- 相关推荐
《风雨》的说课稿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风雨》的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风雨》的说课稿 1
一、说教材分析
1、教材简析
贾平凹的《风雨》这篇课文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第三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在整体感悟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揣摩、欣赏精彩的语段,增加语言积累。掌握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并体会其作用。体会写景散文情景交融的特点,探究透过景物描写所传达出的思想感情。所以,教学这篇《风雨》,要在学生学习前面课文所掌握的方法的基础上,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的合作探究过程中,学生运用所学方法,继续巩固单元要求。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新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目标为:
1、知识和技巧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在阅读中积累重点词语和优美语句。
2、过程和方法目标:把握内容,理解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3、思想感情和价值观: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3、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的确定是根据教材的特点、教学的目标及学生的实际;至于教学难点,则是就学生接受而言,学生经过预习,还存有疑问,理解还存在困难的地方。所以,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为:
a、教学重点:1、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技巧及生动形象的语言。
2、 培养关注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教学难点:体会作者描写景物的写作技巧和生动形象的语言。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探究主旨、品味语言。
教师还可借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有利于扩大教学的容量,并且可以使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直观,有利于调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
2、学法
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然后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抓住关键语句精读课文,深入思索,反复咀嚼,领悟课文深长的意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尊老爱幼的思想感情。在学习时,我认为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说教学过程
(一)、如何导入
由大家司空见惯的风雨中的景物,引入新课的学习。
导语:大风暴雨中的景物你也许不知见过多少回,但能像贾平凹如此观察细微、描写精美、让人身临其境的纯属稀罕。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写的《风雨》。 (新知识的学习往往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给新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奠定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以及教师与学生情感上有效沟通的基础,有利于新知的学习。)
(二)、出示目标
(据有关人士分析,有明确目标的学习与目标不明确的学习,效果相差9倍,设计这一步的原因是对教与学起统帅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性。)
(三)、检查预习
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检查预习也是督促学生的一个必要手段。
(三)、导学达标
1、作家作品:
2、贾平凹的散文的特点:
3、初读课文:
本文通过对哪些事物的描写来表现这狂风骤雨的?
4、 精读课文:
课文写“风”,看不见一个“风”字,却写出了狂风的肆虐;写“雨”,不着一个“雨”字,却为我们展现出了风雨夹击的情景。作者采用的是一种什么写法?文章描写风雨,全文却无风雨二字。仔细体味,又觉得无处不在描写风雨,无处不在体现风姿雨态。这种高明手法,令人拍案叫绝。作者主要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来表现风雨,并大量运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方法。一幅幅生动画面像电影中的慢镜头,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角度展现风狂雨猛,形成了整体上和谐的艺术画面 。你能从找出文中这些语言吗?
4、 合作探究: 有人说结尾写到大雨了,你赞同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读课文最后一段,说说文章结尾的场景和情调与前面相比有什么不同?你认为作者写作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5、说一说:我们新疆属于北方地区,一到冬天,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冷”。当冬天来临时,你看到的是怎样的画面,你有什么感受?新疆冬天的图片
出示冬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说说都看到了什麽。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先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再让学生在精读的过程中领悟文本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文中写作技巧的语言体现。接着在合作交流的氛围中领略本文的主旨。最后在学习文章后,能结合生活实际及学到的写作技巧,自我完成一个写作片段,以达到学习本文的目的。)
6、课后作业:
学了本文,你一定收获不少。请依据 刚才你所观察到冬天的景物写一篇片段作文,不少于200字,尽量用上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和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 (该节课的作业设计,既要不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又要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又培养学生平时仔细观察,抓住景物特征的写作能力。)
(四)、说板书设计
及动物们的表现--风大
风侧面衬托 雨雨大
《风雨》的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能听出别人说话中内容或语句的错误,并帮助改正。
2、初步培养专心听讲,细心分辨的习惯。
教学过程:
一、明确听说训练的要求和方法。
1、自学课文。
2、交流小结。
(1)课题是老师和小明对话中的题目。
(2)要求:能听出别人说话中内容或语句的错误,并帮助改正。初步培养专心听讲,细心分辨的习惯。
(3)方法:一是从说话内容上考虑有没有常识性和思想性的'错误。二是从语句上看有没有用词不当、语句不完整、前后矛盾等问题。
二、听句子,指出错误并改正,把改好的句子说一说。
1、我家的小白兔,雪白的眼睛,雪白的毛毛,长长的尾巴,多好看啊!
2、面对碧波滚滚的大海放声歌唱。
3、在联欢会上,李晓红演唱了动听的歌声。
三、听老师和小明对话,指出小明说话中的错误。
1、“一阵雷声突然被我吓了一跳”词序颠倒。
2、“我想,值日生会不会把教室的门窗都不关好呢?”语义表达不清。
四、把改好的话说给大家听。
五、修改生活中碰到的错句。
《风雨》的说课稿 3
一、教材分析
1.背景知识
这是一次专门训练听的能力的听说练习。侧重于训练学生能听出别人说话中内容或语句的错误,并帮助改正。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细心分辨的习惯。
2.教材特点
教材分为三个内容:一是听说要求。二是听说内容,先听句子,提出句子中的错误并改正,再听"老师和小明"的一段对话,指出小明说话中的错误,训练内容由句到段,由易到难。三是听说提示,指出在听别人说话时分辨出正误的具体方法:
(1)认真听别人说话,养成专心听讲、细心分辨的习惯;
(2)可从别人说话的内容中辨别;
(3)可从别人说话的语句上辨别。
二、教学目标
1.能听出句子中的错误并改正。
2.能从给出的一段人物对话中听出错误,并改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能从说话的内容有无常识性、性错误和说话的语句上有无用词不当、语句不完整、前后矛盾等这两方面听了别人说话的错误。
教学难点:能听出一段话中说话人的错误,并改正。从而培养出专心听讲、细心分辨的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
老师和小明的对话录音、事先录制好的句子录音。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揭题,明确训练要求及内容。
1.指句读课题,明确《风雨之夜》是我们要听的一段话的.题目。
2.指名读"听说要求",明确这次听说训练以听为主。
3.指名读"听说内容",明确训练任务。
(1)我们可以分几步来完成这次听说任务呢?
(2)交流后:先听单个句子,再听一段话。汪仅要听出错误,还要知道为什么错,并能改正。
4.学习"听说提示",
(1)学自"听说提示",思考:在听别人说话时,怎样才能分辨出正误?读读划划。
(2)交流后归纳,并板书:
①养成专心听讲、细心分辨的习惯。
②从说话的内容上辨别(常识性、性错误)。
③从说话的语句上辨别(用词不当,语句不通顺、不完整、前后予盾,意思重复……)
5.练习听句子。
(1)教师按顺序播放句子录音。学生指出句子中的错误,并说说为什么错,然后改正。
(2)归纳句子错误类型。
6.练习听一段话。
(1)听录音"风雨这夜"这一段老师和小明的对话,并要求学生边听边在本子上记录出错的地方。
(2)逐句讨论。
(3)归纳句子错误类型。
(4)同桌练习,说一说正确的对话。
(5)指名上台来演一演"风雨之夜",学生都来做评委,看哪一组同学对话中没有语病。
7.,再次明确此次训练的要求,并回顾分辨别人说话正误的方法。
《风雨》的说课稿 4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熟练掌握文中生字词的字音、字义。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朗读、分析文中重点语句,掌握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以及侧面描写的写作手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体会文章中作者所表达的对孩子的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保持童真童趣的天性,能够用孩童的眼光看待世界,发现生活的美 。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文中侧面描写等写作手法并运用。
2、品味文章的语言特色。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含蓄情感,理解作者对童真童趣的赞美之情。
四、教学课时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1、朗读法 。
2、初中语文与信息技术整合,自主、合作、探究法。
六、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课件展示狂风暴雨的'场景后,让学生根据内容谈感受。
作家是如何看待狂风暴雨的呢?今天,我们学习他的《风雨》一探究竟。
(二)、 检查预习情况(利用幻灯片完成)
(三)、作家简介
幻灯片出示作家简介。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思考问题。(课件显示)
(1)、本文共八个自然段,下面请同学们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有些地方应当读得急促一些,而有些语段不甚急速,可以读得舒缓一些,读完并概括每一段的主要描写了什么。
明确:第一段:树林子;第二段:垂柳、杨叶、芦苇;第三段:羊 女孩;第四段:葡萄蔓、苍蝇;第五段:鸟、鸟巢;第六段:废纸、猫、瓦片;第七段:浮萍、鱼;第八段:老头、小孩。
(2)、刚刚我们已经了解了全文的主要内容,虽然本文题目是“风雨”,但是通篇都没有“风雨”二字,这算是跑题了吗?如果没有的话,本文到底有没有描绘出风雨呢?请同学们再看一下课文,找出一两句你认为最能体现出风雨的写得最好的句子来赏析一下,最后我们一起来概括这场“风雨”的特
点。
明确:同学们在赏析的时候,可以从三个角度入手,首先有没有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如比喻、夸张。其次是从什么角度来进行描写的,如细节描写、整体概括。最后也可以从词语这方面来赏析,如运用一系列的动词等等,最后说明这些突出了风雨什么样的特点。
如:那片芦苇便全然倒伏了,一节断茎斜插在泥里,响着破裂的颤声。 这句话是对景物的细节描写,连用了三个动词“倒伏”、“斜插”、“破裂”,既有芦苇在风雨吹打下的形态描写,又有声音描写,形象地突出了风雨的狂乱、强劲。
(3)、那么,总结一下这场“风雨”的特点是什么呢?
明确:时强时弱 狂乱 强劲 。
(五)、合作探究,体会行文妙处
作者究竟是怎样来描写这场“风雨”的呢?
明确:全文总共从三个大方面来描写风雨的景象:一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二是对动物的描写,三是对人的描写。有的是整体的描写,如第一段对树林子的描写,也有具体的细节描写,如第二段对垂柳、杨叶等的描写。就这样,刻画了一场时强时弱,狂乱强劲的风雨,可谓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
(六)、研读探讨,深透理解文意
既然这场风雨这么大,为什么文章最后一段中的孩子们为什么不好好在屋子里面待着,偏偏要折纸船从门缝里放出去呢?作者为什么这么写?
明确:孩子们天性活泼可爱,看待任何事情都充满童真童趣,哪怕是这场肆虐的暴风雨都可以成为快乐的游戏,因此他们才会将纸船放到门外的积水中去。
作者这样描写,一反前文中所弥漫的紧张急迫的情调,给这场暴风雨添上一个温暖的结局,也给文章带来欢喜的情调。
其实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我们应该试着以一种童真童趣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们就会发现这个世界其实很美。希望大家能够继续保持你们的童心,不要被外界世俗所污染,用这样一颗童心,去发现生活的美好。
(七)、拓展延伸,妙笔生花
写一段关于描写风雨的场景。
(八)、课堂小结
结尾处,与前面风雨中无法自主的植物、惊恐万状的鸟畜不同,孩子们天性活泼,看一切都有趣,即便是暴风骤雨也阻挡不了快乐的游戏。至此,揪着读者心的这场风雨总算有了温暖的画面,可以松口气合上书闭目回味了。文末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儿童天真纯洁性情的讴歌和赞美之情,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之后找一个描写对象,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九、板书设计
风 雨
主要描写对象:
树林子;垂柳、杨叶、芦苇;羊 女孩;葡萄蔓、苍蝇;鸟、鸟巢;废纸、猫、瓦片;浮萍、鱼;老头、小孩。
特点:时强时弱 狂乱 强劲
【《风雨》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风雨说课稿范文06-27
《暴风雨的启示》说课稿09-20
直面风风雨雨说课稿10-07
《暴风雨的启示》说课稿(通用6篇)08-11
风雨02-18
六年级语文《暴风雨的启示》说课稿09-27
诗经《风雨》06-26
风雨诗词12-29
风雨·诗经07-11
风雨原文及赏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