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时间:2024-11-26 10:35:21 偲颖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听听那冷雨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通用10篇)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1

  《听听那冷雨》是苏教版高中语文课本必修二“慢慢走,欣赏啊”专题第四模块“一花一世界”中的一篇文章。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会聚在一起,编织成一曲情感委婉浓郁、意境深广幽远、旋律节奏优美的文字乐章。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感受的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

  “慢慢走,欣赏啊”这一专题的学习关注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的方式对文学作品之美的鉴赏品味,关注学生在鉴赏活动中的个性解读、多元解读,和对阅读的空间的开拓创新。而《听听那冷雨》一文的学习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尤其侧重于对文学作品的意境美的鉴赏。

  鉴于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我把这篇课文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过程与方法:

  自主学习,反复诵读,与文本直接对话,并结合自己的体验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深沉的乡愁和强烈的爱国情思,培养高尚的情操。

  教学重点:

  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

  关于教学方法

  一、点拨法。

  今天我们提倡并需要的课堂师生关系,是“共享”关系。“共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 “对话”是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以至共同分享。在“共享”的课堂氛围中,学生既是学习者又是建构者。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碰撞,应该是“对话”的主旋律。在“对话”与“共享”的过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他在“对话”与“共享”中发挥着其他参与者(学生)所无与伦比的引领作用。

  那么,在教学中我们不应把学生的大脑当成一个个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空荡荡的.容器,而应看作是一支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火炬,它一旦被点燃必将闪烁着智慧的火花、创新的光芒。因此,教师的引导点拨,更多的是体现在尊重学生思考的权利,并给学生提供一个个发表独立见解的机会。正如点拨教学法的倡导者蔡澄清先生所说:“点者,点要害,抓重点也;拨者,拨疑难,排障碍也。既点且拨,导引学者自求而顿悟也。”

  二、反复阅读,互动讨论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强调反复阅读,是为了让学生深入到文本内部,打消与文本的陌生感,与文本建立起亲密无间的对话关系。这是学生实现对文本个性解读、多元解读的基础,也是促成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前提。在教学中我把它分解为体验性默读和多形式朗读。

  互动讨论则是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的主要形式。通过倾听、理解、反思、交流的这个对话过程,学生实现了心灵的远游,建构了对文本的多元解读。

  三、活动体验

  本课的教学中设计了涵泳美读、品味赏析、体验描述等活动体验的方式,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让学生与语言“亲密接触”,在品味中积累,在鉴赏中应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使学生充满兴趣地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

  关于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从经典古诗中体会意象的主观色彩。

  杜甫《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归纳:心喜而雨润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归纳:心乐而雨酥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归纳:心苦而雨寒

  蒋捷《虞美人听雨》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归纳:雨作为抒情物象贯穿一生一世

  过渡:何时暖,何时寒?--心暖时暖,心寒时寒。

  二、解题

  当我们面对“听听那冷雨”这个题目的时候,会获得哪些信息,会有哪些想法,会有哪些问题?

  1.是谁在听?听者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冷雨”是本文的一个核心意象,作者为什么要写“冷”雨?是怎样来描写的?

  3.在冷雨中,听者听到了什么?

  三、进入文本,品味语言,体味意境美。

  1.自由诵读。

  2.学生大声地、声情并茂地读自己喜欢的语段,然后说出喜欢的理由。

  a再现情景b赏析手法c品味语言d体味情感

  3.引导学生鉴赏语言,体味意境美

  a句式特点b修辞手法c关键词句d朗读吟诵(美读)

  语音的轻重语速的缓急断句、停顿

  当我们恋恋不舍地从《听听那冷雨》的艺术世界里走出的时候,心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冷雨”,请根据自己的阅读感受口头描述“我心中的冷雨”。(提醒学生既要深刻感悟文本,又要紧扣活动要求中的关键词--“我心中的”,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五、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2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章中体现的淡淡的乡愁

  2、体会文中的雨情、雨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教学重点

  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

  鉴赏表达技巧,学会表达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学习方式:活动体验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从音乐《雨声》导入。学生寻找古诗词中的写雨的诗句,品味意境。如此优美的意境我们用散文的语言可以表达吗?

  二、课文分析:1、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把握文章脉络。2、品读嗅雨、观雨、听雨的相关文字,体会意境、情思。

  三、品味语言:本文语言凝练华丽,文字典雅而富于弹性,巧妙地熔古典语汇与白话于一炉,善于通过汉语的象形和音韵特征来渲染情感,把握徐疾交错的节奏。

  四、借鉴运用:

  1、借鉴表达:作者在本文采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来渲染和强化对大陆故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首先,作者将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紧密结合,穿插运用。其次,作者采用了大量的.比喻、对照、联想、烘托等表现手法。(顺及:余光中散文的特点)

  2、体验运用:听相关雨声,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口头表达。

  五、布置作业:

  1、展开充分的联想与想像,借鉴本文的表达技巧,描写一个雨景,300字左右。

  2、找出文章中写雨的诗句,注意积累。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理解、体会作者对祖国家乡的一片深情,对人生的感叹。

  2、通过研读课本,体会文章深厚的中国文化底蕴。

  3、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1、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2、修辞手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

  1、对课文内容的解读。

  2、对时代背景的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作者和时代背景:

  1、作者简介。(略)

  2、时代背景:写于1974年,当时大陆正是“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

  二、词语  三、熟读课文,将课文划成三部分,并归纳大意:

  第一部分: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

  第二部分: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

  第三部分: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

  作业:

  熟读课文,写小作文:《雨中致余先生》,300字以上。

  第二课时

  三、课文研讨

  《听听那冷雨》是余光中的散文代表作品,正如《荷塘月色》之于朱自清,《喝茶》之于周作人一样,文章集中地反映了作家的创作主张及艺术风格。本文通篇写雨,写愁,写离怨,通过那蒙蒙细雨来凸现自己的思国爱国感喟生命之情思。

  (一)结构及内容分析:

  1、第一部分研讨:写雨季引起“他”对祖国故土浓郁的牵挂和坚定的信念。

  ⑴第一自然段里有一句话点明了全文的思路,请找出这句话。

  ——雨里风里,走入霏霏更令人想入非非(板书)

  ⑵“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这种感觉,不知道是不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黑白片的味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是“从安东尼奥那里来的”?

  ——比喻,通感(感觉变味觉)。

  ▲补充:钱钟书《谈艺录》中论述“通感”:

  在日常经验中,视觉、听觉、嗅觉等往往可以打通或交通。譬如我们说“光亮”,也说“响亮”,把形容光辉的“亮”转移到声响上面,就仿佛视觉和听觉在这一点上无分彼此。在视觉里仿佛有听觉的感受,在听觉里仿佛有嗅觉的感受,这就是通感。

  作用:赋无形于有形,生动可感激发想象。

  例子:

  目光锐利(视——触)耳朵太长(听——视)

  笑声很甜(听——味)声音响亮(听——视)

  味道很浓(味——视)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荷塘月色》)

  字字清脆,声声宛转,如新莺出谷,乳燕归巢。(《明湖居听书》)

  “黑白片的味道”比喻单调乏味。作者写此文时,正是大陆的*后期(1974),安东尼奥当时拍了一部反映当时中国现实的纪录片,调子很灰暗。可见作者由此表达了对中国历史和现实的担忧。

  ⑶第二三自然段里,从哪几句话可看出作者对祖国的一片深情?其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二十五年,┅┅严寒里竟有一点温暖的感觉了。”比喻,拟人,移就。

  ⑷“然则他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有两种。一是因久离祖国而产生的强烈牵挂,二是因中国的形象;“向心力”指中华民族的向心力,表达了作者在担忧和困惑后对祖国的坚定信念。

  ⑹为什么作者通过“汉字”坚定了对祖国的信念?

  ——因为“汉字”是世界上最独特最丰富的语言(从“雨”及“雨”部可看出),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和向心力的集中体现。只要这种语言不断绝,中国就永远挺立。历史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小结)本文开篇,作者便将在凄风冷雨中产生的印象融人了对历史与现实的喟叹:“雨里风里,走入霏霏令人更想人非非。”这语言简赅,新鲜,把现实与想象和谐地化为一体,成了全文的主线。作者不沉溺于历史的“杏花春雨”,也不轻信来自官邸或酒肆的传言。他思索、辨析:“日思夜梦的那片土地究竟在哪里呢?”“在报纸的头条标题里吗?还是香港的谣言里?还是傅聪的黑键白键、马思聪的跳弓拨弦……”。作者通过对“雨”的联想,通过对中国历史与现实的思考,表达了对祖国的思念、担忧和信念。

  第二部分研讨:写嗅雨,观雨,听雨,从多方面表达因离开祖国而引起的人生感悟。

  ⑴把第二部分分成两个层次,注意找到过渡句。

  ——过渡句是“雨不但可嗅,可观,更可以听。”以此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写雨可嗅,可观,表达对中国风景、中国文化的追思。第二层次写雨更可以听,表达作者漂流异乡的凄迷之感及得到的安慰。

  ⑵第五自然段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集体朗读后讨论)

  ——排比,叠字,通感,比喻,拟人。

  ⑶写美国一段有何用意?

  ——反衬。突出中国风景之美,表达对祖国的情思。

  ⑷个别朗读“台湾湿度很高┅┅恐怕是谁也说不清楚。”体会其中的中国文化况味。

  ——着重从国粹中的水墨画引发诗意联想,来描述雨给予作者的历史邈思和文化感悟。

  ⑸“一打”“二打”“三打”概括了作者怎样的.遭遇?

  ——少年时,热情受挫;中年时,漂泊动荡;老年时,远离祖国。

  第三课时

  三、课文研讨

  3、第三部分研讨:回到台北的现实,续写听雨,表达因时光、青春流逝而引起的凄冷感悟。

  ⑴把此部分分成三层,并归纳层意。

  ——写在台北的瓦屋里听雨,不时引起对祖国风情的回忆。

  ——写时光流逝,瓦屋不再,伤感地回忆起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

  ——回到眼前的现实中来,感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并再次点题。

  ⑵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层,体会作者对雨的细致生动的描写和怀恋祖国的感情。

  ⑶联系全文,谈谈你对“前尘隔海。古屋不再”的理解。

  ——“前尘隔海”是因远离祖国而发出的悲叹;“古屋不再”是因青春不再而发出的叹息。这是全文的感情基调。也是“冷雨”之所以“冷”的主要原因。

  在这部分,作者着重写了“听”雨。因时光的流逝,连瓦屋听雨也成了历史,其中对人世沧桑的感喟不言自伤。日式古屋听雨的妙不可言,令人念起祖国江南雨声,而台北突然进入了公寓时代,提醒作者时光飞逝,雨中漫步的初恋时代早已成为回忆。雨连着台岛与大陆,连着悠悠的历史与难尽人意的现实,连着自己可叹的一生,雨交织了作者对于祖国故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

  (二)写作特点:

  1、在千岩竞秀之中,时时流露博学和奇思,处处融入真情至性。

  2、在笔法上融贯古今,出入中外,冶各家于一炉。他的作品,除了惊叹其

  感染性强烈与意象丰富、思绪细密之外,兼具绚烂夺目的视觉美感与音节铿锵的听觉美感。

  (三)主题思想:

  远离大陆的作者,通过在台北听雨及其产生的丰富联想,抒发了他对于祖国家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表达了他对祖国及其悠久文化的挚爱。

  四.小结:

  1、研讨课文第一题:

  ——参考答案:文中的冷雨交织了作者对于祖国故乡、对于人生的一片愁思愁情,故而使已使人都感到“冷”。具体感悟,可由学生依据自身体验作多元回答。

  2、补充阅读,在此基础上写一首怀恋家乡的短诗,在班级展示。

  材料一:台湾以“乡愁”为主题的诗歌(略)

  材料二:中国古代的“乡情诗”(略)3交流写“雨”诗句。

  《听听那冷雨》中相关诗作

  原文: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轻尘也都已不再。

  相关诗作:

  1、《绝句》志南(宋)

  古木阴中系短蓬,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2、《送元二使安西》王维(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3、《清明》王维(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4、《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宋)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消魂。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原文:中国诗词里“荡胸生层云”,或是“商略黄昏雨”的意趣,是落矶山上难睹的景象。

  相关诗作:

  1、《望岳》杜甫(唐)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点绛唇》姜夔(宋)

  燕雁无心,太湖西畔随云去。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

  第四桥边,拟共天随往。今何许?凭栏怀古,残柳参差舞。

  原文:不过要领略“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的境界,仍须回来中国。

  相关诗作:《钟南山》王维(唐)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原文: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相关诗作:

  《虞美人听雨》蒋捷(宋)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小结:在以后的学望大家注意积累,学会搜集同题材资料,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4

  教学目标:

  1、在反复诵读中体会文中的情思、意境和独具魅力的语言。

  2、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3、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4、通过反复朗读,进行整体感知,从而体会文章独具魅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我知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方自己的故乡,故乡之于我们,就如同母亲一样。曾经爱过,就永远爱过,永远不能忘怀。尽管可能会因为岁月的漂泊而变得沧桑,但那曾有的思恋,却永远不会改变,因为它藏在心的深处,时不时的浮上来,温暖我们一生的梦。那么在这种思恋中再加上一点雨呢?一点冷冷的雨,又会怎样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入余光中的“冷雨”中,寻找那一份久违的感动。

  (二)作者介绍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之后,就一直在、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他是中国文坛杰出的诗人与散文家,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

  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这篇散文,看一看里面又包含着怎样的一段情缘呢?

  (三)夯实基础,检查字词

  惊蛰仓颉氤氲米芾羯鼓寒濑惊悸淅沥滂沱

  揪(揪住)锹(铁锹)啾(啁啾)愀(愀然)

  (四)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而且是冷冷的雨)

  (五)总体把握,有的放矢

  大家预习了这篇文章,觉得好懂吗?它的语言不好理解是很正常的,因为我们的作者不仅是一位散文家,而且是一位诗人,他是用一种诗歌的语言来写诗的,并且文章中化用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但是它的主旨却是十分明确的,因为无论他写到美国、还是,最后他的落脚点总是回到中国,回到大陆的,这就很好的表现了他的那种深深的家国之思。

  那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进入今天的学习。

  (六)内容解析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总结文章的语言特色(叠词叠句),抓住最后两句话,提问为什么躲不过整个雨季?联系学生想家心理思考为什么连思想都是潮润润的?

  明确:以雨开头,告诉我们,有时虽然可以暂时排遣心境,但是那分游子思乡的牵挂却是无处不在的。他也想家啊。

  2、下面就需要大家的思绪跳一下了,看第二段前六个字,跳到了哪里?()这一段作者写了现实中的雨吗?(不是,而是写了与雨有关的字。其实我们汉字是世界上表意最丰富的一种文字,比方说这里的霜雪云霞的美丽,雷电霹雹的骇人。在这里作者就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赤子之情。比如“磁石一般的向心力”)

  3、那么就让我们来听听那冷雨吧。读第三段找出里面表现雨的感性的句子。“空蒙而迷幻”是视觉;“薄荷的香味”、“淡淡的土腥气”是嗅觉;“冷”是触觉。讲了女性的雨,而女性又是最感性的,是一场多情的雨。

  4、我们在看看其他的地方是否也给了作者同样的感觉呢?于是作者又写了美国。让学生迅速阅读第四段找出描写美国西部,落基山美在哪里,并思考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此处写了美国西部多沙漠,干旱,落基山胜在石,在雪,在红的土,白的云。虽然这里很美,但是毕竟是在异国他乡,他的心是漂泊的,是没有寄托的,只有当他的脚步站在中国的土地上心里才觉得踏实。只有那种“白云回望合,清霭入看无”的境界才属于中国,这里用美国反衬出“云气氤氲,雨气迷蒙”的情调,又一次回到了我们中国。而且讲到了米芾父子的山水画,只有这种情调才更像我国的山水画,才更有古中国的情韵。这里作者有一次借传统文化表达了对大陆的眷恋。

  5、如果上面四段主要写了雨的视觉和嗅觉,那么下面的部分将主要写到“听雨”。(找学生阅读第五段)回答问题:

  (1)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

  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

  (2)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

  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

  (3)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

  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

  (4)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

  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6、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七)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通过体味文中的意象“冷雨”把握作者的情感。

  体味文章语言,感受意境之美。

  课时:

  一课时

  设计思路:

  本文融注了浓厚的情感,体现了作者高超的行文技巧。学习此文重在感受,因此我设计此课尽量多的运用诗意的语言、贴切的音乐、深情的朗诵来让学生沉浸于其中,达到以情动人的目的。在设计中原则是紧扣文本教学和学生主动感知相结合。

  步骤:

  一、布置预习

  预习:早读课深情朗读本文,初步感知课文。

  二、导入

  音乐:播放佟铁鑫演唱的《乡愁》,让学生跟唱一遍。并且说说自己的.感受。

  过渡:解释乡愁中的意象与情感关系,由此提问本文运用的核心意象是什么。

  三、自由感知

  沉浸:播放马思聪的《思乡曲》,配乐让学生自由的朗诵本文。

  四、互动设计

  交流:学生互相交流朗诵感受

  发言:学生挑选最受感染的段落,谈感受,并且配乐深情朗诵。

  五、文本阅读引导[重点]

  过渡:文中写“听雨”的段落在哪里?

  感受:教师配乐范读部分段落,学生配乐朗读

  串讲:共同分析这几段中的意境之美,扣住文本来分析。(具体略)

  六、阅读拓展

  拓展:展示古典诗文中运用意象“雨”的例子,略加分析

  展示表达思乡愁绪的常见意象

  七、作业

  朗诵感受。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主旨,体会作者情感,进一步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2.品位文章生动而富有韵味的语言。

  3.赏析文本精彩的语段。

  4.在充分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描述“我心中的冷雨”。

  5.找出文本中直接引用或化用的有关写“雨”的诗句,查找原诗背诵,并说说作者这样行文的好处。

  6.搜集古今中外写“雨”的诗歌或文章片段,并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与雨相关的诗歌或散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余光中先生于在山东大学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大家把它读一下:(投影)

  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一个中国人,如果他一直墨守传统的话,那他就是一个孝子;如果说他一直向西方取经而不回来,那他就变成了一个浪子。孝子当然不会发扬光大,而浪子则一去不回头。往往是回头的浪子才能成气候,因为他能够融贯中外,吸收外来的营养,又能保留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那么,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说法呢?这主要和他的人生经历有关。就让我们共同来走近他。(投影余光中照片,师介绍人生经历)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祖籍福建,1949年随父母去了香港,1950年迁居台湾,之后,就一直在台湾、香港和美国之间辗转漂泊,1974年,他到香港中文大学任教,并于同年写下了《听听那冷雨》这篇散文,1992年,终于得以回到他思念已久的大陆。余光中热爱中国传统文化,他说“中国,最美最亲的国度”,他说“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其实,我们对余光中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就学过他的一首诗——《乡愁》,现在还能背下来么?(引导学生背一下,同时投放课件)

  《乡愁》(投放课件)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呵,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在这首《乡愁》中,作者选择了哪些意象,表达了哪些具体的情感呢?

  小时候邮票母亲亲情

  长大后船票新娘爱情

  后来呵坟墓母亲亲情

  而现在海峡大陆乡土情、爱国之情

  作者借助一系列有代表性的意象,比如邮票、船票、坟墓以及那一湾浅浅的海峡,表达了他与大陆母亲的割舍不断的牵挂,这是他的诗歌。而在他的一些散文中,他同样借助一些意象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优美的一篇《听听那冷雨》。(投影标题)

  二、感知课文内容

  1、我们接触一篇文章的时候,首先接触的是它的题目,因为,题目中往往包含着文章的主要意象,大家看看这篇文章的题目具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呢?(具备)那本文中主要的意象是什么呢?(雨)

  2、作者通过“雨”主要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明确:思乡之情,思念故土。)

  3、这一情感在文章中是如何体现的呢?请简要分析

  注意:学生抓住文章中的关键句,言之成理即可,但不能牵强附会。过程中注意点拨。例如:

  (1)第一段,“不过,那一块土地是久违了……安慰孺慕之情。”中,要抓住“久违”、“牵连”、“分担”、“孺慕”等关键性的词语进行点拨。并点明这是直接抒情的句子

  (2)第五段用美国的落矶和中国的山进行对比,最好让学生读一下,仔细体会一下个中滋味。然后回答问题:①从听觉上来说,作者听出了什么?(明确:首先是美感,然后听了“疏雨滴梧桐”和“骤雨打荷叶”是一种凄凉、凄清、凄楚。岛上听雨则多了一层凄迷。)②这两种感觉是否相同呢?(明确:不同。凄迷更多了一种怀乡之痛在里面。)③作者写到了少年听雨,中年听雨和白头听雨实际上表明的是什么?(明确:其实作者听雨,何尝不是听得人生呢,这三个阶段给人的感觉一定是不相同的,少年时候,年幼无知,在灯下听着雨声,听着故事,给人一种温馨,中年听雨,一个“客舟”表明了那种漂泊异乡的沧桑,老年听雨在僧庐下,却想到了亡宋之痛,想到了祖国的分裂状态,心中多一种浓浓的伤感。)④思考最后一句话“窗外在喊谁”?谁在喊呢?(明确:是故乡在呼唤漂泊的游子。)

  (3)接下来作者又写了雨韵,写到了雨的音乐,又一次讲到“那古老的音乐,属于中国”,讲到了听雨屋,讲到了“日式古屋里听雨”,大家看一下两个日式古屋里听雨听到的是同一种雨吗?

  明确:不是。前一种听到的是台风台雨,雷雨,暴雨,西北雨,写到了凄凉的秋意,听到这些的时候,作者那颗平静的.心再也无法宁静,只剩下了一份凄凉,惆怅,冷湿的情怀。后者从春雨绵绵,听到了秋雨潇潇,从少年听到中年,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而且是回忆的音乐,于是自然地想到了江南,想到了四川。

  但是是梦总会醒的,是回忆总会回到现实的,于是他又无法不回到70年代的台北,回到那个黑白的公寓时代,瓦的音乐成了绝响,美丽的蝴蝶飞入了历史的。记忆,现在真的不需要了吗?并不是的,生活富足了,可是色彩却单一了,情韵没有了,只剩下一张黑白的默片,表达了作者的一种深深的遗憾,一种家国之痛的遗憾。

  4、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怀念和追思,而这种情感又是通过通篇的“雨”表现出来的。那么,作者为什么要选择“雨”作为他表达情感的依托?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请大家思考一下,然后回答。

  (明确:选择“雨”作意象是为了表现缠绵悠长的故国之思。)

  “冷”有两层含义:

  (1)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人的外在的实在的感受。

  (2)表现作者远离大陆内心产生的凄凉。

  三、概括主旨(小结):

  请大家把文章的主旨概括一下,写在你的本子上,注意语言要贴切、简洁。

  明确:作者通过对雨的细腻感受的描写,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思乡之情,表现了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四、体会情感,拓展延伸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而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请大家仔细聆听一下自己内心的冷雨,然后做一下口头交流。

  (生发言,师适当点拨)

  五、布置作业:“我心中的冷雨”:

  要求:(1)“我心中的”,一定要融入自己的主观感受和理解。

  (2)描写要生动、细腻,能够体现出情感与冷雨的共通之处。

  (3)字数:300字以上。

  六、板书设计:

  听听那冷雨

  冷凄凉思乡之情

  雨缠绵思慕传统文化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7

  一、教材分析:

  《听听那冷雨》选自人教版选修12《中国现当代散文鉴赏》第六个专题《天涯赤子心系中华》。本专题所选课文均为海外游子心系祖国,通过文章演绎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思乡之歌的散文。

  文章特点:文章以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感悟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表达了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意趣、永恒理想的追求。文章写的典雅、细腻,极富诗情画意。作者以高超的艺术手法把景物写的很有层次性和美感,通过栩栩如生的描摹,把听觉、视觉、味觉等感官的感受写的生动可感,读着文章就像和作者一起体验生活,有着身临其境之感。行文中,作者决不忽略文字的美感价值,注意词语的音韵美,化古求新,别具一格。

  因为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应抓住最突出的特色,精研细思,从而积累知识,培养学生对美的领悟能力。所以本课的学习重点我拟定为领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运用语言的技巧,而后者也是难点。基于此,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熟练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余光中作品中浓浓的家国之思。

  2、通过品味“听雨”部分,集中体会余光中笔下“雨”的美及深刻含义。

  过程与方法

  1、突出朗读的作用,通过朗读仔细品位文本诗性的语言。

  2、运用启发、提问、拓展、思考、讨论等,让学生体会余光中先生那浓浓的家国之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涵咏品味中,培养学生对祖国、家乡以及中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意境,鉴赏语言。

  教学难点:领悟作者思想感情。

  三、学情介绍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学生在初中就已经学习过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对这样一位作家进一步的了解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无疑是很有帮助的。经过近三个学期的高中语文学习以后,学生已有相对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对生命和生活也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会自己去发现美、赏析美,因此要求学生能在上课前作充分的预习,对文章涵咏品味。

  四、教学方法

  “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教师的点拨是必要的,但不能以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独立阅读。”因此,这一堂课,在教法上我采用以下方法:

  1、诵读法

  设计依据:诵读是鉴赏散文绝不可少的环节,通过诵读感知内容,品味语言,能更好地体会作者通过颂扬豆腐所抒发的情感。

  2、发现、感悟法

  余光中先生的散文以其独特的体验,浓浓的乡思,淡淡的乡愁,拨动着读者的心弦,表达了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思。引导学生通过发现、体会文中精彩的.语言与意境,来感受他的创作特点。

  3、积累探讨法

  通过本文的学习,锻炼学生的赏析能力,训练写作,引导学生积累相关诗词,鼓励学生搜集研究作者相关资料,拓宽知识层面。

  五、教学思路

  对于这篇文章,我紧紧扣住单元学习重点,即“整体感知,揣摩语言”,设计了两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整体感知,梳理字词,理清线索;第二课时是揣摩语言,品味语言美,体会作者内心情感。

  六、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配合音乐带感情导入本节课文:1974年春寒料峭的台北,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有一位诗人穿梭在厦门街的长巷短巷,潇潇的冷雨打在伞上也滴落在他心里。《听听那冷雨》表现出的是他漂泊半生的无限感慨,更有那剪不断理还乱的绵绵乡愁,这就是余光中先生的散文《听听那冷雨》。(组织优美语言直接导入课文)。

  2、美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1)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听那冷雨》是一篇具有语言美韵律美的散文,理解这种散文的其中一种重要的手段是有感情地朗诵,这种方法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容易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所以接下来是安排学生进行分段有感情朗读的环节,我会要求学生在理解所要朗读的段落主要讲什么内容,揣摩作者在文字中所要表达的感情的基础上进行有感情的朗读,并要求其他学生在听的过程中也思考这些问题,并在学生分段朗读后指出不足之处。

  (2)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在学生读完一遍课文后,对全文一定有了一种整体性的感知,那么接下来的任务就是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主旨,对全文结构及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因此接下来就是让学生划分文章层次环节。文章的各个段落中都会有一些提示的语句,一些过渡句或重点句,我会在这方面给出提示,让同学们分组交流讨论,各小组组长给出答案以及为什么这样分,通过师生讨论确定文章层次段意,从而完成全面地理解课文的课时任务。在这里给出板书:

  雨中穿巷(现实)——→雨之浮想(想象)——→梦醒回家(现实)

  3、品读课文,领略本文的语言艺术

  (1)《听听那冷雨》,其实是作者在不同地方观雨、嗅雨、听雨、体味雨的经历,它把这种经历描绘得如此动人散文之美,美在情感,美在意境,也美在语言。他用了哪些语言艺术来达到这种效果?设计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受本课的第一个教学重点:语言之美。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集体讨论。找出文章优美句子,进而教师点拨,概括出本文的语言特点:大量运用叠音词,既形象地表现了事物的特点,又使文章富有音乐美;精心炼字,用“泻”“洗”“浮”“画”等动词把月光的神奇作用写活了;使用比喻、通感、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使文章生动形象,引用古诗词来使文章言简意丰。

  (2)根据题目,应抓住听雨来重点研读。因此要求学生精读课文5——10自然段。我准备示范研读第5段,其余4段要求学生按小组汇报研读成果。第5段可设计如下问题:在哪里听雨?表达的是怎样的情感?所运用的表达手法?理解化用蒋捷《虞美人听雨》:此词从“听雨”这一独特视角,表现了诗人少年、壮年、晚年三个人生阶段不同境遇、不同况味的不同感受请分别将它们写出来?余光中为什么要引用蒋捷的这首词呢?结合选段谈谈你的看法。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地方化用了诗词?设计这几个问题目的明显,就是老师给出理解第5自然段的线索。在回答最后一个小问题时,考略到学生知识储备,不要求一一答出诗句出处,教师可适当讲解学生不知道或者不懂得的诗句。

  (3)学生分组研读6——10段,指出各段里体现的情感以及所用的表现手法?

  4、设疑讨论,领会情感:

  上个环节体会了优美的语言,从这些优美的语言中中,你体会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学生应该体会到作者对雨的赞美,进而升华到对故乡、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更有对现实、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5、内容小结,重申主题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6、布置作业:

  余光中用一场冷雨向我们展示了他内心凄凉缠绵的思乡之情。他满怀的愁绪可曾勾起你的一丝感伤呢?其实,人人心中都有冷雨,比如说,“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是李煜心中的冷雨,表达了深切的亡国之恨;“十年生死两茫茫”是苏轼心中的冷雨,表达了他对妻子深深的悼念之情;而“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是辛弃疾心中的冷雨,抒发的是他心中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那么,你心中的冷雨又是什么呢?以“听雨”为题,写一篇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

  附、板书设计

  写作方法:叠词情感:对故土、祖国的深切怀念和追思

  长短句对传统文化的深情依恋和赞美之情。

  修辞

  化用古典诗词

  画面美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8

  一、说教材

  1、本文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听听那冷雨》这篇文章在以往的语文教材中是没有的,其在高一整一年的学中代表的是现代散文的意境之美。通过对这篇文章的学,要让学生理解及掌握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及作者纵横驰骋的联想方式的运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文中的重要词语,学作者纵横驰骋的联想方式的运用。

  能力目标:

  品析文章极富魅力的语言,体会文中描写的优美意境。

  积累中国古代山水诗,品味祖国的山水之美。

  根据自己的经历,借鉴文本的表达技巧,能够写出情景交融的文段。

  情感态度及世界观

  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

  在体会语言美的同时陶冶情操。

  3、分析教材的编写思路:

  余光中的散文开拓了现代新散文的意境。在他的文中现代的小说、电影、音乐、绘画、摄影等艺术手法都被拿来丰富作者的感性世界。在本文中更是淋漓尽致地将各种感官的感觉联系在一起,使形象在奇妙的联想中得到凸现。所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冷雨,变得无孔不入,连同那情思一起在“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的通感中产生了一种朦朦胧胧的新感觉。读者也被带入了“连思想也都是湿润润”的意境之中。

  本文的结构特点是:

  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重点及难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文章主旨。

  关键:分阶段由感性到理性、由低级到高级对作品进行鉴赏,在整个过程中要注意鉴赏方法的概括、提炼和积累。

  二、教法、学法的阐述

  品味法。读者沉潜到作品的深处,对作品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开放所有的感官,做到眼观其文领略其视觉美,口诵其声领略其音韵美,心惟其意领略其情理美,因此其审美体验是多维立体的。在对本文鉴赏的起始阶段里、感性阶段中,同学们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采取较灵活的方式,或闭目品味,悉心感受;或击案叹服,盛赞“名篇”;或声情并茂,高声吟哦,逐步进入阅读感受阶段,体验品味阶段,领悟判断阶段……鉴赏散文的意境美、细节美,鉴赏小说的情节美、环境美和人物美,都可以通过涵泳品味获得对作品美感的把握。

  品读法。在初步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诵读,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关键要做到情随声出,声情并茂。学生可以通过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叶圣陶语),曲曲传达出作品蕴蓄的美感。《听听那冷雨》如琵琶曲般顿挫峭拔,非常适宜于涵泳、美读。

  比较法。把《绿》和本文放在一起,要求学生对于文章(选段)的主题、结构、表达技巧及语言风格等项中的若干点进行比较,指出同异,进行鉴赏或分析。

  三、教学过程

  1、教学思路与教学环节安排:

  过程:导入,作者介绍,检查预(读音、字型练),解题,内容解析(朗读全文、分析具体语言),内容小结、重申主题(总结本文的同时与前文加以比较)。

  积累式与分析式

  人的类属性认知特点:人类的`认识总是依循着从“个”到“类”的过程。(指导性原则、互动性原则、层递性原则、心因性原则、操作性原则)

  ①教育社会的互动与角色定位。通过共同研究、讨论、探究促使师生双方都获得发展。

  ②认知过程和认知策略的发展性教学。将传统意义的传承式教学转变为探究式学,使学生在语文学过程中掌握类属化学策略与方法。

  ③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肩负经典文化传承重任的同时,通过认识、研究、探索等学活动发展传统文化,创造适合于未来时代的新文化。

  ④教育应使每个人都能利用种种信息,收集、选择、整理、管理和使用这些信息”。 ——《教育——财富蕴藏其中》

  2、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安排

  ①学生朗读《听听那冷雨》:注意声调和节奏。全篇以抒发游子思乡之情为主,朗读时语气宜气短声细为主,语调宜升降曲折为主;在快、舒缓节奏中,适当加入沉稳、强疾节奏。

  ②学生分组讨论自己最喜欢的一段,深入理解作品蕴藉的意境美;总结时,老师可在旁加以点拨。

  ③口头讨论或以文本形式,比较、总结《绿》和《听听那冷雨》的境界。

  ④课后同学自行出份有关课内字词的练,交换考核。

  ⑤写作实践:根据本文内容以《我心中的冷雨》为题,仿写一段有关“雨”的短文。

  3、重点、难点处理:主要以同学讨论、老师适时点拨的方法。

  4、教学手段辅助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多学科整合的特点,主要利用多媒体加以辅助。在课件中以中国传统水墨画为背景,配合全文的主旨体现,并且可陶冶情操。在学生朗读后播放朗读示范,进一步加深美读的效果。比较两篇文章后,用多媒体以图表的形式,加以清晰化。

  四、教学效果

  学生在品味品读比较的过程中感受到了音韵美意境美进入作品境界,感同身受,既读懂了作者的情感,又陶冶了自己的情操。还学得了品读和写作的方法。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听听那冷雨》是高中语文教材第二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选为“山水神韵”,作者从大自然的景物中获得心灵的韵味。本篇承接着上文《赤壁赋》古文的经典,开启着下文《再别康桥》现代诗的浪漫,是一篇富含神韵的散文。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因此能理清文章的“形”,也就能把握住文章的“神”。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和高考《语文科考试说明》中也都明确规定,高中生必须“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所以本篇中“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体会文章的借景抒情的特点”是本篇教学的难点。

  本文的语言优美,深情,富含古韵,而文章的语言又是体现文章主旨的基础,所以“熟读文章,找出精美句子进行评析,体会语言的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真正要让语文的教学课堂由过去的讲堂变成学生学习的学堂,就必须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优化教学方法。本课以电化教育辅助实施情感教学法。语文教学不仅是种认知活动,也是一种情感活动,它贯穿教学的全过程,直接影响到教学效率的提高。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学生会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射,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行为,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绪氛围。

  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的、生动的、具体的形象。运用电化教育优化演示,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帮助学生进入和理解意境。出色的朗读,和谐的音乐伴奏,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案或图画,这些做法都是强调情感的作用,以情感启迪人的思维。在进入本课之前,用电脑出示资料图片配合教师介绍时代背景,然后播放和谐的音乐,教师范读精彩段落。文配以图,文配以乐,创造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艺术鉴赏能力。

  三、说学法

  我们现在的语文教学在弘扬人格精神,增强学生的.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方面还有明显的不足。学生不是作为自觉的学习者能动地走上主体位置,而是教师把他们当做主体。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我在课前预习时布置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绘出自己心中的“冷雨”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形象思维能力。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谁的画更符合文章的意境,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只做简单的启发和引导。以图带文激发兴趣,以图带文加深理解,图文结合使学生体会到借景抒情的特点。另外,熟读文章,深挖教材蕴含的艺术美、思想性,是学生逐渐明白文章的感情是通过“冷雨”这一形象表现出来的,要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

  四、说教学程序

  本课的教学过程如下:

  1、结合资料图片介绍时代背景;

  2、播放音乐朗读课文,创造形象的艺术氛围,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学生熟读文章,体会文中“冷雨”实写和虚写的语句,学生回答问题;

  4、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画出心中的“冷雨”图;

  5、分组讨论谁的图更符合文章的意境;

  6、小结文中所体现的意境,或概括文章的主旨,体会作者借景抒情的艺术特色;

  7、布置学生作业,及时总结,预习下节《再别康桥》及时迁移本节课的文学鉴赏能力。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1、课文特色:

  余光中散文的重要主题是他在诗歌中反复吟唱的乡思乡愁、故国之恋。《听听那冷雨》是一篇诗质的散文,作者调动了听、视、嗅等多种感觉方式,将少年生活的回忆、古诗画的意境和现实观感等汇聚在一起,通过对台湾春寒料峭中漫长雨季的细腻描写,真切地勾画出一个在冷雨中孑然独行的白发游子的形象,委婉地传达出一个漂泊他乡者浓重的孤独和思乡之情,通过中国古典诗词在文中的化用表现了一个远离故土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文化的依恋和赞美。

  2、教学目标:

  基于本文的特色,我对这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朗读、讨论和分析,重点品味“听雨”部分,体会余光中作品中浓浓的乡思乡愁;

  (2)从写作手法角度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3)从本文化用的中国古代诗词中体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赞美、对大陆的眷恋

  3、教学重点:

  突出朗读的作用,通过有感情地朗诵、鉴赏本文诗化的语言,使学生深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涵

  4、教学难点:

  文章内容跨度较大,学生往往读完之后不知所云,要引导学生如何由浅入深地从分散的内容中去集中体味“冷雨”的含义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朗读讨论交流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在这个动态的过程中,突破重难点主要是给予学生充分的阅读和思考时间,通过默读、齐读和单独请学生朗读的方式,并在课堂上展开讨论交流,老师适时点拨,再利用多媒体课件介绍作者的经历和思想,深入理解本文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特色。

  三、说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自由诵读理解文章主旨

  (一)导入

  对于这篇课文的导入,我先以余光中的三句名言“我的血系里流着一条黄河的支系”、“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来引出余光中这个人,接着与学生回顾初中的旧知识——曾经学过的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并与学生一起背诵,让学生对余光中作品中的思乡之情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学生后来对这篇散文情感的理解埋下伏笔。

  (二)整体感知

  听朗读录音思考

  1、全文12段,题目是《听听那冷雨》,哪些段落直接写了雨景(听雨),哪些段落没有直接写雨?

  写雨——1、3、5、6、7、9、10、11、12

  未直接写雨——2、4

  2、未直接写雨的段落又写了什么呢?

  学生集体朗读讨论后做答

  第2段写中国的文字

  第4段写美国丹佛他山的景象

  3、这些段落既然没有写雨可以删去吗?

  第2段是写文化中的雨(“美丽的中文不老”“一个雨字”)

  第4段由美国的景象联想到台北、中国的雨情雨韵,初看不是写雨,而实际是处处写雨,不能删除。

  4、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些地方哪些时代的雨?

  (三)研读探讨

  1、快速阅读,请学生从听雨的这些段落中找出你觉得写得较好的能够体现作者情感的句子,从修辞和情感角度赏析(可分组讨论交流)

  典型句子赏析:

  第一段:

  大寒流从那块土地上弥天卷来,这种酷冷吾与古大陆分担。不能扑进她怀里,被她的裾边扫一扫吧也算是安慰孺慕之情。……

  ——祖国大陆,只有雨成为海峡两岸间的联系

  第三段:

  ①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

  ——诗一般的短句中,充盈着欢乐与舒畅的情韵

  ②雨气空蒙而迷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薄荷的香味,浓的时候,竟发出草和树林沐浴之后特有的腥气,也许那尽是蚯蚓和蜗牛的腥气吧

  ——从视觉、嗅觉、味觉中感觉雨的美:迷离、清新怡神、清醇本真的美

  第5—11节是全文写听雨的主体部分,写作者自己一生听雨的辛酸感觉

  ①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的僧庐下,

  ——化用蒋捷的词《虞美人》,用意在于作者处境和蒋捷相同,都是饱经风霜,面对潇潇冷雨,想到自己的一生,用听雨来概括自己的人生,发出悲欢离合总无情的感慨。作者命意于冷雨,把思念大陆凄迷的感觉,诗化为“风吹雨打”的漂泊人生。

  ②王禹偁在黄冈,破如椽的大竹为屋。据说住在竹楼里面,急雨声如瀑布,密雪声比碎玉,而无论鼓琴,咏诗,下棋,投壶,共鸣的效果都特别好。

  ——内心向往自由,期盼回大陆听那古老的音乐,这是比照自己内心的落寞孤独。

  ③“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采用拟人,抒写内心的灰暗惆怅

  ④但不久公寓的时代来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

  要听鸡叫,只有去诗经的韵里找。现在只剩下一张黑白片,黑白的默片。

  ——台北的雨,因为遭遇无瓦无树的公寓时代,已经没了雨的`音韵,成了黑白的默片,反衬自己身处异乡内心的疼痛。

  第十二段:

  ①一位英雄,经得起多少次雨季?他的额头是水成岩削成还是火成岩?他的心底究竟有多厚的苔藓?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

  ——以三个问句,反复强调他已等待很久,

  ②厦门街的雨巷走了二十年与记忆等长,一座无瓦的公寓在巷底等他,一盏灯在楼上的雨窗子里,等他回去,向晚餐后的沉思冥想去整理青苔深深的记忆。

  ——与开头呼应,从听雨联想到雨巷的情境。“等他回去”是诗人心欲回归的苦想与苦苦等待,这是一个既无法实现又挥之不去的望乡的梦,奈何一个愁字了得!

  ③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

  ——作者用这三句话结束全文,把梦碎难圆、此梦绵绵无绝期的痛觉写到了极致。

  3、由上一个问题探讨总结题目中听听那冷雨中“冷”的含义:这篇文章从头至尾都流露出作者对故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思念,作者选择了“雨”作为情感表达的依托,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强调一个“冷”字?

  明确:“听听那冷雨”中的“冷”,字面上突出在春寒料峭里的雨给的外在感受,内在的“冷”则是作者远离祖国大陆而产生的内心的凄冷。作者在最后一节写到听不到雨声,作者的心中是失落的,其实更是为25年没有回到祖国感到深深遗憾和感伤。

  补充材料:在课件上放出余光中先生的两段语录,和学生一起朗读出来,

  “在二十一岁那年离开大陆,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因为我的好朋友都忽然不见了,然后我投入一个陌生的地方,要重新来过。而且一个人到了二十一岁,记忆已经很多了,所以这件事情念念不忘,成为我的一个心结,一个中国结。”

  “乡愁是根深蒂固的人之常情,但不完全由地理造成。一个人多年后回到故乡,仍然可能乡愁不断,因为他所熟悉的故乡已经改变了。我当年离开内地:掉头一去是风吹乌发,回首再来已雪满白头。这乃此生最大伤痛。幸好那时我已21岁,故土的回忆,文化的濡染已经深长,所以日后的欧风美雨都不能夺走我的汉唐魂魄。”

  这两段语录很明白地坦露出了余光中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让学生更加了解余光中这个人,贴近他的内心世界,从而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作者于这篇散文中所蕴含的真情实感。

  (四)课堂小结:

  这篇诗质的散文,以听雨(清明时节的雨)为主线,将横的地域感(从美国,到台湾,到大陆)、纵的历史感(从太初有字,到亡宋之痛,到公寓时代)、和纵横交错的现实感(人到中年沧桑过后的洞明人生,现代都市对传统意趣的破坏,对永恒的理想追求)交织成一个形象密集、书写瑰丽、情切意浓的美的境界。不管岁月的漂泊带给人们多少的沧桑,但那种家国之思却永远都不会改变。

  第二课时赏析语言体会写作特色

  一、导入

  诗人余光中用诗一样的语言描绘着自己心中的冷雨,也听着看着嗅着这冷雨,有人说他的语言晦涩难懂,有人说他的语言典雅深沉,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这语言,看一看你是什么样的感受。

  二、教学过程:

  (一)余光中的语言之所以难懂是因为他语言带有诗的特质,走近看实际就是借助了一定的手法,那么他都运用了什么样的手法呢?又达到了怎样的效果?

  找典型的句子来说明写作特色及表达效果

  1、长短句的运用

  长句:①雨在他的伞上这城市百万人的伞上雨衣上屋上天线上雨下在基隆港在防波堤在海峡的船上

  ②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长句一气呵成,连绵不断,表达了丰富的内容,仿佛如歌的行板

  短句: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短句参差跳跃,简洁干脆,具有珠落玉盘的效果

  2、叠词的运用

  ①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

  ——五处叠词形象地描述着春雨的绵绵,烘托着作者乡愁的缘起

  ②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

  ——这里三处用叠词,把听暴雨的感觉写的逼真细腻,把内心的凄楚也烘托得恰如其分

  ③至于雨敲在鳞鳞千瓣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

  ——轻轻重重轻轻,叠词一用,雨的音乐感顿生,使读者似乎能听到雨敲打在瓦片上的声音

  总之,大量叠词在《听雨》中很好地起到描述感觉、暗示心绪的作用,具有音乐美和绘画美。

  3、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拟人、比喻、通感、对偶、排比

  ①想这样子的台北凄凄切切完全是黑白片的味道,想整个中国整部中国的历史无非是一张黑白片子,片头到片尾,一直是这样下着雨的。

  明确:比喻,整个中国的近代史以及如今未能统一的现状都给人一种凄冷的味道,不能让人释怀。

  ②“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明确:比喻、拟人化的手法,将朴实的事物写得具体形象可感,写出了雨天的情趣

  ③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

  明确:用通感的手法,听觉通触觉,让读者感受到雨声听起来温柔而舒适,富有美感。

  ④杏花。春雨。江南。

  明确:独词成句,强调突出,引人注意,引人思考。作者以对汉字的钟爱来倾注真切的家国之思,赤子之情

  4、化用诗句,韵味十足

  默读课文,勾画出你认为引用或化用了古诗的句子,化用的作用是什么?(小组讨论)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

  那里面是中国吗?那里面当然还是中国永远是中国。只是杏花春雨已不再,牧童遥指已不再,剑门细雨渭城轻尘也都已不再。

  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回到台北,世人问起,除了笑而不答心自闲、故作神秘之外,实际的印象,也无非山在虚无之间罢了。

  云缭烟绕、山隐水迢的中国风景,由来予人宋画的韵味。

  选择典型句子分析:

  (1)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杜甫

  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姜夔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王维

  回扣原文,作者引用这些古诗句目的是什么?

  明确:借对中国风景、中国山水的赞美,表现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从而传达出对大陆的眷恋

  (2)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李清照

  余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想到这首诗的?

  明确:凄凉,凄美,凄楚乡愁

  (3)一打少年听雨,红烛昏沉;再打中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三打白头听雨在僧庐下,这便是亡宋之痛,一颗敏感心灵的一生:楼上,江上,庙里,用冷冷的雨珠子串成。

  不同的年龄听雨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明确:少年年幼无知,在灯下听雨,听故事,温馨。中年漂泊异乡,沧桑。老年是面对的是国家的分裂,浓浓的伤感。听雨也就是听人生。

  (二)写作特色总结

  小结:余光中的文化内涵相当深厚,他的这篇《听听那冷雨》运用多种写作手法,并将原汁原味的唐宋诗歌化用在课文之中,却丝毫不给人以斧凿之感,相反,它能引领我们自然进入古典的情境,让我们跟随他的脚步一起品味了雨的味道,观赏了山水中雨的风景,聆听了雨的声音,充分感受了雨的意境,体味了一位漂泊在外却对祖国文化情有独钟的古稀老人对祖国的深深眷恋与热爱之情。

  (三)作业:

  拓展阅读:余光中作品《从母亲到外遇》、《当我死时》。

  “大陆是母亲,台湾是妻子,香港是情人,欧洲是外遇。”我对朋友这么说过。

  大陆是母亲,不用多说。烧我成灰,我的汉魂唐魄仍然萦绕着那一片后土。那无穷无尽的故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她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她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她做江湖。不但是那片后土,还有那上面正走着的、那下面早歇下的,所有龙族。还有几千年下来还没有演完的历史,和用了几千年似乎要不够用了的文化。

  ——《从母亲到外遇》

  (四)备课反思:为何这样设计的考虑

  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因为优美的语言像诗一样,所以就带有了含蓄朦胧的特点,再加上学生没有离家漂泊的切身感受,古典文化的积淀不够,也就相应的带来了学生难以读懂的问题。而对于老师,如此长篇幅的散文,如何把握,引领学生抓住重点,既领略文章之美又学会赏析理解散文,实在是有些不好入手,甚至难以下手,难教。

  难懂难教不是意味着不学不教。我力求从语文本身的特点入手,先整体上把握文章的思路,结合散文的特点进行理解,让学生能够理解这篇散文的主旨。因为读懂是第一步,也是学生进一步赏析的基础。其次,进入美感品读,让学生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粗浅的赏析,再告之以方法,理性的赏析品味。最后,因为余光中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再从活用诗句的角度进行个别赏析,最终理解文章中自始至终的意境,也为学生的古典文化做一个积累。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相关文章:

《听听那冷雨》说课稿09-19

听听那冷雨美文01-13

听听那冷雨教案08-31

《听听那冷雨》全文04-25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09-04

课文听听那冷雨的教案09-20

《听听那冷雨》教学反思04-20

听听那冷雨优秀教案05-30

《听听那冷雨》的教学设计07-09

优美散文《听听那冷雨》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