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灯下漫笔》说课稿
《灯下漫笔》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四单元的第一篇讲读课文,编者将本单元的四篇定位为“说理性散文”。“说理性散文”具有浓厚的思辨性和人文性,与高一册第二单元和高三册第三单元以记叙描写为主、重抒情的散文相比,是思维水平上的提升,与高五册第一单元“哲学随笔”相呼应,体现了教材编排的内在逻辑,也符合高中生认知由感性向理性发展的规律。基于这种认识,可以确定本单元的教学意义是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进一步巩固散文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人文意识。作为单元的起始课,《灯下漫笔》对于本单元教学目标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灯下漫笔》选自鲁迅先生早期杂文集《坟》,原文分“谈古”和“论今”两部分,选文是“谈古”部分。尽管选文与鲁迅的其它杂文相比,没有复杂的背景,语言朴实、叙事简洁、文脉清晰,但由于鲁迅先生的叙述方式比较独特、所传递的思想比较深沉,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相当的距离。在教学过程中对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的解剖和对深沉思想的领悟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语言敏锐的感受能力,养成深入观察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进而发展的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一、学生的知情结构及与文本的契合点
从知识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学生已经接触较多复杂散文,有一定的鉴赏意识,但这种意识只是概念化的模糊的影子,还不具备有意识的解读、鉴赏的能力,特别是面对难度较大的,这种能力往往显得很苍白软弱。当然,这种模糊的影子已经可以使学生敢于面对这类,至少在这类面前不会有畏惧感。
从情感结构的角度看,高二年学生已经基本摆脱初中生的稚气,其认知能力与情感能力都已经达到了相当的水平,基本摆脱以自我为中心的情感和认知倾向,可以并且愿意把目光更多地转向社会、历史、文化,关注人生和人性,关注人类整体的生存价值和意义。这种知情结构和认知意愿为本文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心理基础,也是文本和学生心理结构的一个最佳契合点。
结合大纲要求、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1)抓住关键词句多角度研读品味,把握结构、理清行文思路,概括主旨。
(2)学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情理交融的特点,进一步培养散文鉴赏的能力。
2.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掌握文中由小及大的构思特点,了解鲁迅杂文语言的特点和规律。
(2)教学难点:学习事情理融为一体的风格,体会作者深刻的思想及其实现意义。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1.串讲法。对于鲁迅的,串讲法是更合适的选择。一方面,鲁迅的从语言到思想都有很强的时代性和独创性,学生难以把握要领,读懂其内在的深沉含义;同时,鲁迅作为文学大师,字字千钧,在看似平淡的语言表达过程中都蕴含着丰富的技巧,如果浮光掠影式的阅读往往会遗漏掉很多我们不愿被遗漏的有价值的东西;另外,对于散文佳作,如果将阅读教学还原到阅读的本原状态精读细品,更能品出味道,获取滋养。
当然,这种串讲并非老师唱独角戏,而要求教师要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平等参与在学生解读文本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进入课文,进入作者的思想,在文本情境和理趣的帮助下,领悟作者深沉的思想,获得能力的提升。
2.讨论法。讨论、研究是在对文本熟知的前提下的一种理性的提升,对于精品散文来说,研究与讨论必不可少。它可以促使学生在研究讨论的过程中养成分析问题的意识,将模糊的阅读鉴赏意识转化为一种能力,并迅速地巩固下来。
根据文本的特点,除了继续强化“圈点批注”等语文常规学习方法外,还应该引导学生掌握揣摩、品味的.学习方法。
三、教学过程的安排及其认知意义阐释
阅读,特别是精读,一般都可以按“感知、理解、鉴赏、评价、吸收、运用”的过程来进行。基于这种认识,本课准备分三步走,前两步在课内完成,第三步引导学生的课外自主完成。第一步是“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理清思路”,第二步是“领悟感情、概括主旨、评价特色”,第三步是“拓展阅读、交流讨论、迁移提升”。
第一步:品味语言、把握结构、理清思路。在以串讲的过程中,应从语言入手,通过对语言的解读逐步理清作者的思路和的结构。以下以第一部分为例说明串讲的过程及要点。
1.串讲、研读第一部分(1-5段)。
标题。从语法结构入手把握标题的特征:①偏正式结构,核心是动语素“笔”,意为“写作”,②修饰语“漫”,体现了内容和作者思绪,③修饰语“灯下”,渲染写作氛围,也可以透露出作者写作时的心境。[说明:标题一般都短小精悍,有助于对的把握,应培养学生养成分析标题的习惯]
第一段:①明确的叙述对象是“钞票”和“银元”;②关联词在结构中的重要作用,“连……也……”、“至于……,则不必……,也……”、“除了……之外,都是……,而且”、“但……”;③体会鲁迅先生叙述的层次性。[说明:展示内在的逻辑结构美和情感美是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这种展示应该结合不同的文本特点随机选择。汉语虚词在结构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让学生明确。如有可能,可以再举《祝福》中的关联词的使用以加深印象。]
第二段:①上一段结尾写“受到打击”,下段以“就是……”承接,段与段之间的过渡自然;②对民众心理的精准描摹,本段的写作意图是“停止兑现”后民众的普遍心态是“降格以求”,但作者没有直接写,而是经过了几个层次的铺叙,体会这种写法的妙处及对作文的启发意义,这种叙述节奏的控制其实是一种情趣。③品味“溜”和“不讲爱国了”,体会鲁迅语言的风格:经常在叙述的过程中顺手一击加以讽刺。[说明:阅读是一个综合的心智活动过程,阅读过程中意义的建构必须借助一定的情境,而这种情境只能在对语言文字的解读中生成。]
第三段:①作者为什么要写到自己?②文学化的语言,对恐慌的类比联想,使语言更具形象性。③由第一段的“沉重累坠”到本段的“沉垫垫地,性命的斤两”反映了民众怎样的一种心理变化?[说明:对整体意义的把握是阅读的最终目的,但是这种整体把握必须建立在对所有局部语言准确理解的基础上。]
第四段:作者为什么可以从“降格兑钞而非常高兴”联想到“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它们有什么内在的联系?(心理变化类似)
第五段:这一段与第四段之间是什么关系?(本段以“假如……”开头对第四段的判断进行假设性的心理分析与论证)[说明:借助强有力的逻辑结构可以摆脱割裂文本阅读的缺陷,提高学生的对整体把握的能力。]
2.串讲、研读第二部分(6-11段)(略)
3.串讲、研读第三部分(12-14段)(略)
4.在串讲的过程中理清作者的思路和的结构,并引导学生学习“由小及大、由事入理”的结构特点。
第一部分(1—5):由兑钞小事引出“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这一深刻思想。
第二部分(6—11):回溯历史,紧扣史实,将中国历史总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第三部分(12—14):讽刺现实,展望未来,发出对第三时代的召唤。
第二步:概括主旨、领悟感情、评价特色。在师生一起对的深入研读后,学生对已经没有阅读的障碍,对的内容与思想也有基本的了解,但这仍然是一种局部的、感性的认识,必须通过研究和讨论形成对整体而理性的认识,而研究和讨论是以问题的驱动的,所以必须精心设计问题,诱发学生研究讨论的兴趣。
1.针对课文的定向讨论:的谈论对象有哪些?有什么观点态度,下了什么结论?在下结论的同时又蕴含着怎样的情感?
启发引导过程:这个问题涉及的主旨,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和对作者观点态度和情感的把握能力。
[①对象:中国人(百姓),统治者(一种暴力),中国社会(时代)。
②结论:对于中国人,作者认为“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和“我们极容易变成奴隶,而且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对于统治者,作者没有明确地说出,但我们根据可推断出:统治者对百姓只是进行期瞒、压迫、剥削、杀戮,从来没给过他们做人的资格。对于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社会可以直截了当地概括为两个时代,即“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
③情感:作者对百姓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对统治者饱含憎恨,无情地鞭挞、揭露和嘲讽;对中国社会的未来充满热切的期待。]
2.开放式的课堂讨论:作者把中国历史概括为两个时代,联系课文及自己的知识储备谈谈你是否同意这种概括?你觉得作者所号召的第三时代是什么时代?
(三)板书设计
板书一:
板书二:
中国百姓——极易变为奴隶,变了之后还万分欢喜——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统治者——对百姓期瞒、压迫、剥削和杀戮——憎恨、鞭挞、揭露、嘲讽
中国社会——想做奴隶而不得、暂时做稳了奴隶——对第三样时代热切期盼
(四)作业设计
1.有评论家认为,鲁迅杂文集《热风》中的杂文更接近“感”,而《坟》中的杂文更接近“论”,往往“以细密的逻辑层层推进,说理充分”,请结合原文进行具体的阐释。
2.主题阅读:在互联网上查找并阅读有关“国民性”的,写一篇《灯下漫笔》的读后感。
【鲁迅《灯下漫笔》说课稿】相关文章:
鲁迅《灯下漫笔》说课稿08-10
鲁迅《灯下漫笔》说课稿汇编12-22
鲁迅《灯下漫笔》导读12-06
鲁迅的灯下漫笔散文12-08
《灯下漫笔》说课稿11-04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03-31
鲁迅《灯下漫笔》写作特色介绍12-02
鲁迅灯下漫笔的读后感12-20
高二语文《灯下漫笔》说课稿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