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民间乐器说课稿
一、说教材
依据人音社课标本普通高中音乐鉴赏教材的体例,在领略了我国东西南北中多彩民歌的腔调情韵后,就进入了我国丰富的民间器乐单元。在这一版块中,教材安排了鼓吹乐和丝竹乐两部分内容,旨在通过学习,引导学生对代表性的民间器乐种类有所了解,并对这些乐种的音乐特点和文化特征有所体验与感悟。同时,正如课标中指出的,“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是高中阶段重要的教学内容”,它不仅可以增进学生对祖国音乐艺术的热爱,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同时也成为理解世界多元文化的重要基础。
在《丝竹相和》这节中,教材以我国最具影响力和代表性的两个民间器乐乐种: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为切入口,选择了各自的代表性曲目《中花六板》和《娱乐升平》为主要教学素材,充分体现了“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编写意图。
二、说学情
对于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高中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都接触过,对演奏乐器、基本情绪、风格有一定的了解。由于他们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思维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和提高,因此,本课的教学需要根据高中课标的新要求,充分考虑高中生的具体实际,在教学内容、要求和方式上体现出有别于小学、初中的新发展。
三、说设计思路
我的处理是,考虑到学生正是生活在江南地区,江南丝竹可谓家乡的音乐,我将其定为本课教学的重点。同时兼顾广东音乐,以便于学生在对两个乐种的欣赏比较中,进一步丰富对丝竹乐的感受和理解,保证必要的.信息广度。
教学要求上紧密围绕“丝竹相和”这一课题,以学生比较容易产生共鸣、容易参与的丝竹乐器音色的感受、体验为主要切入点,在此基础上,突出一个“和”字,一方面引导学生关注乐器间的呼应与合作,另一方面更深层次的领略作品中所蕴含着的和谐、谦让的人文内涵。
四、说教学目标
具体的教学目标有三点:
1、感受、体验江南丝竹的艺术魅力(放慢加花和支声复调),体会其和谐、谦让的社会文化内涵。
2、了解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体验其音色特点。
3、能听辨、区分有代表性的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的设计上,我将本课分为四个部分:导入——丝竹乐器听辨——丝竹乐曲赏析——丝竹风格区分。
具体步骤与意图如下:
㈠ 课前音乐《江南好》,配合风情图片
(意图:营造氛围,作好进入音乐课堂的心理准备。)
㈡ 导入
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的演奏形式——重奏、合奏的主要类型——本课主题“丝竹乐”
(意图:将丝竹乐置身于民间器乐的大背景中,前后联系,温故知新)
㈢ 丝竹乐器听辨
竹笛、二胡、扬琴、高胡(运用多媒体视听结合、纯听觉辨别相结合)
小结并过渡:不同地区的丝竹乐风格各具特色。把握其中主要乐器的音色是分辨不同地区丝竹乐的基础。
(意图:与学生的先前经验建立联系,并为后续的听赏奠定基础。)
㈣ 丝竹乐曲赏析
1、江南丝竹《中花六板》(重点)
⑴ 欣赏《中花六板》片段,问题引领:这段乐曲中主要有哪些乐器?
⑵ 点出曲名,简介江南丝竹。
⑶ 结合作品分析江南丝竹艺术特色。
观察曲谱,发现每小节第一拍、第三拍的第一个音有什么特点。
对比演唱骨干音旋律和二胡声部旋律。发现旋律特色。
⑷ 小结放慢加花、支声复调特点。再听片段感受。
⑸ 从分析基础上感悟江南丝竹艺术特色的人文内涵。
⑹ 复听全曲(乐队演奏视频)。问题引领:用自己的语言形容江南丝竹带给你的感受。
⑺ 小结江南丝竹:小 细 轻 雅
(意图:突破以乐器音色为主要教学线索的传统,引导学生关注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在兼顾音乐性的同时,增强教学的人文性。)
2、拓展欣赏江南丝竹《欢乐歌》主题(乐队演奏视频)
3、广东音乐《娱乐升平》(略)
⑴ 简介广东音乐
⑵ 欣赏《娱乐升平》片段。问题引领:这段乐器中主要有哪些乐器?
⑶ 简介高胡。突出表现力丰富,是广东音乐的灵魂乐器。
⑷ 对比聆听《娱乐升平》和《平湖秋月》感受高胡丰富的表现力和不同的情绪基调。
㈤ 丝竹风格区分
听辨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
三首作品片段:《旱天雷》《丝竹调》《彩云追月》
㈥ 小结
六、说学法
在本课中学生的学习活动重要为“体验”和“比较”。“体验”:身体性参与(用自己的耳朵听、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脑思考)。“比较”:音色、情绪、风格等方面的比较,以利于学生形成对音乐深刻的印象。
七、说教学反思
1、师生互动的充分性和从容性不够。
2、对“和”—作品技术背后的文化内涵的引导方式还可再改进。
3、学生参与方式还可进一步丰富,参与的机会可进一步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