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军行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从军行》说课稿(精选10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是进行说课准备的文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从军行》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从军行》说课稿 篇1
说教材
《从军行》是长春版语文第九册第十一板块中的第一课。这一课共有两首古诗:
其一,是一首优秀的边塞诗,反映了戍边将士保卫边境,杀敌立功的雄心壮志,具有昂扬的战斗精神,动人心魄,充满了爱国热情和乐观精神。诗的头两句写景,点出了战争的艰苦环境,景中含情。唐王朝与蕃贵族经常发生战争,由于战争残酷,青海湖上空阴云弥漫,大片大片浓厚的阴云,一直延伸到天边,高耸的雪山笼罩在乌云中,显得暗淡无光。一个“暗”字,以自然景物极力衬托战争的惨烈。远望前方玉门关,显得遥远而迷茫,那大漠间孤零零的城池变得更加孤单了。一个“孤”字说明环境的恶劣、孤立无援,为下文写将士们豪壮的精神面貌,作了有力铺垫。这两句诗,渲染了战争气氛,点出了凄凉艰苦的环境,表达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与艰苦。
诗的后两句转入直抒情怀,描绘了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面貌。将士们身经百战,黄沙把金甲都磨破了,可见战斗是多么艰苦激烈,把所有的战斗生活,都浓缩于七个字中,尽管如此,将士们的报国斗志丝毫不减。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豪壮誓言:不击败敌人,决不回还。
其二,是一首描写边关将士军旅生活的七绝。此诗格调高昂激越,乐观向上。从描写上看,诗人所选取的对象是未和敌军直接交手的后续部队,而对战果辉煌的“前军夜战”只从侧面带出。这是打破常套
的构思。如果改成从正面对夜战进行铺叙,就不免会显得平板,并且在短小的绝句中无法完成。现在避开对战争过程的正面描写,从侧面进行烘托,就把绝句的短处变成了长处。它让读者从“大漠风尘日色昏”和“前军夜战洮河北”去想象前锋的仗打得多么艰苦,多么出色。从“已报生擒吐谷浑”去体味这次出征多么富有戏剧性。一场激战,不是写得声嘶力竭,而是出以轻快跳脱之笔,通过侧面的烘托、点染,让读者去体味、遐想。这一切,在短短的四句诗里表现出来,王昌龄在构思和驱遣语言上的功夫,怎不令人叹服!
说教学目标
本课分两个课时进行,根据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通过对教材的分析,结合课后的练习题,同时针对五年级小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课时,也就是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两首古诗。
2.了解诗的意思,体会诗的意境,感悟诗人的爱国情怀。理解边塞诗歌种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3.通过对比学习诗歌,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诗歌特色。
说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边塞诗歌种诗人的怀乡思亲之情。
教学难点:对比学习诗歌,了解不同作品所蕴含的不同情感和诗歌特色。
说教法学法
1、教法
充分运用尝试教学法,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同时运用“解诗题、知诗人、明诗意、诵诗句”这四个步骤来学习。
2、学法
分学习小组。
说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听说过花木兰吧,花木兰代父从军,,在战场上骁勇善战,猛打猛冲,屡立战功,频频荣升。同时,板书“从军”,同时们怎么理解“从军”(从学生熟知比较感兴趣的话趣人物入手,让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情景状态。同时引入学生思考)
2、在每一个朝代,都有爱国的将士戍守边关的动人事迹,都有仁人志士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我们从刚学过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知道:戚家军和其他抗倭英雄一起,终于解除了我国东南沿海的倭患。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唐代大诗人王昌龄写的《从军行》板书:行。
(自然过渡,使学生平滑过渡到正课学习,同时激起学生的爱国热情,为理解古诗中人物情怀做铺垫)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即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标题有的加上“歌”、“引”、“曲”、“吟”、“歌行”等,都属于乐府诗。
2、让说说对王昌龄有多少了解?引入课题。
(这样设计能使学生初步的了解古诗的特点,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并对作者有初步的了解。)
三、明诗意
整体通读,把握诗境
1、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初步感受古诗意境。
2、同学们刚才在王昌龄的引领下,到唐朝的边塞转了一圈,看见了哪些景物?
3、让学生看图读前两句,有何感受?带上感情读一读。
4、让学生齐读后两句,问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然后用多媒体出示古战场图,感受古诗内容并设置问题:“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体会将士们面对困难,报国壮志不但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
(高年级的古诗教学重点在诗意的.理解和诗境的感悟上。所以要充分的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在看中感悟诗意、在思考中感悟诗意。)
四、体会意境
1、采用小组读、分男女生读、配乐朗读等诵读的方法体会诗的意境。
2、品悟诗情
读了这首诗,在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
请同学们默默地再读这首诗,请你拿起笔来,一边读一边品,推敲推敲这诗中的哪个字饱含了对我们所见的这些景物特别的感情!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能够更好的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以及其在表达思想感情中的作用,进而感悟诗人通过对戍边战士的战争生活的描写及对其杀敌报国壮志的歌颂。)
五、拓展阅读
1、幻灯片出示另外五首从军行
生读这几首诗,根据自己喜好,小组合作学习理解诗句意思,朗读古诗。
2、课后的拓展与运用
(设计目的是通过从画面到诗句的训练途径,培养学生阅读、联想、表达的综合能力。)
《从军行》说课稿 篇2
授课对象:
五年级学生
备课时间:
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
(1)基于识字写字: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2)基于阅读: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古诗。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学习思考,能联系古诗的描写背景和自己的积累,推想古诗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1)基于识字写字:五年级的学生已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在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独立识字。在写字方面,学生已掌握了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生字间的间架结构,重点指导难写的字。
(2)基于阅读:五年级学生已初步掌握默读的方法,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词句,能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中能正确划分断句,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通过古诗描写的环境,领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教材分析
《从军行》这首古诗选自盛唐边塞诗人王昌龄写的,其诗含蓄、深婉、浑厚。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主要写了青海湖上的绵延云彩使雪山暗淡,一座孤单的城镇遥望着玉门关。历经百战黄沙磨穿了铁铠甲,不攻破楼兰始终坚决不回家乡。通过描写边塞悲壮、暗淡的景物,衬托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和艰苦,以及戍边将士不畏艰难守卫边疆的豪情壮志和责任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认读“五千仞岳、蓟北、涕泪、衣裳、襄阳”等词语,正确书写“仞、岳、摩、遗、涕、巫”六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词,感受王昌龄积极向上的爱国精神。
评价任务
1.通过指名读、全班齐读,学生能准确读出本课词语:通过观察提醒、老师范写的方法,学生能规范书写“仞 、岳、摩”等生字。
2.通过自由朗读、默读、边读边想象画面、边读边加上动作体会等形式,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在读中感受王昌龄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从军行》说课稿 篇3
一、出示学习目标
1、学习《从军行》会读并能背诵。
2、通过学习,正确理解古诗意思。
3、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请同学们认真读一读学习目标,并给一分钟时间背诵。
二、预习检测
1、运用四声法读古诗。
2、填空
《从军行》是 代诗人 字 这是一首 诗。
3、请背诵一首你学习过的边塞诗。
4、解释词语
青海 暗 雪山 穿 金甲
5、通过昨天的预习你还有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三、小组合作翻译古诗
请运用我们学习过的翻译五字法翻译古诗
1、小组合作翻译,组员汇报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2、请交流合作讨论“暗”和“孤”有什么作用?
3、小组合作翻译,组员汇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战地记者连线
师生表演,战地记者采访边关战士。体会边关战士誓死保卫祖国的决心。
5、翻译完整首古诗,你能体会到作者是什么样的`情怀么?
指生回答。
四、积累训练
1、观看《唐之韵》短片,让学生了解王昌龄及边塞诗特点,并且出师《从军行》七首组诗。
2、习题巩固
《从军行》共有几首
A.5首
B.6首
C.7首
D.8首
王昌龄被世人称为
A.天家诗子王江宁
B.诗仙
C.七绝圣手
D.诗圣
整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悲观厌世害怕战争
B.不畏艰险建功立业
C.抱怨艰苦不愿出力
D.得过且过不思进取
五、小练笔
出示关于战争的图片,同学们看到这样的场景你想对边关战士所些什么,动手写一写。
《从军行》说课稿 篇4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背诵古诗,理解诗意。
方法与过程:
想象画面,理解诗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感。
教学重点:
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表达的爱国情感。
教学过程:
一、知诗人,解诗题
1解释“从军行”。
“从军行”是乐府曲名。诗题中加“行”、“歌”、“吟”、“引”都是乐府诗。
2.简介作者
王昌龄,唐代诗人,字少白,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称,被称为“七绝圣手”。代表作《从军行》七首,《出塞》。(指名学生背诵《出塞》)
3.介绍边塞诗。
“边塞”指“边关”“边界”,而边塞诗就是描写边疆军事生活的诗。诗中有的展示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争场面,有的表现了将士们英勇无畏,许身报国的英雄气概。
[设计意图]从介绍边塞诗入手导入新课是为了让学生对这类诗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总体感知边塞诗的风格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更为了让学生真正品读《从军行》时能更快地融入此诗特有的情境。
二、品诗句,明诗意
1. 初读,读准字音
2再读,整体感知。
(1)指名读,教师读,齐读。
(2)通过这几遍读,你们能不能感受到诗人在表达—种怎样的情感?
3.研读,读懂诗意
(1)以小组为单位,结合注释,带着自己对这首诗的初步感知,把诗读懂。
(2)指名谈对诗句的理解。
[设计意图]古诗教学最重要的是领悟诗的大意,感悟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而把诗初步读懂是这一切的前提,此环节中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的学习时间,感悟理解诗的内容,初步体会诗的情感。并注重了合作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最后大家将自读自悟及讨论的结果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把自己逐步置身于古诗的意境当中,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了准备。
三、想意境,悟诗情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指名读,教师随手将“暗”“孤”加上点,再请同学读。
(2).通过这两句诗,通过这“暗”“孤”,你的脑海中有了一个怎样的画面?这样的画面让你的`脑海中又涌现出哪些词?
(3).请你走进这个画面,你是那个遥望玉门关的战士,你心中会想些什么?
(4).将你的体会融入诗句,读这两句诗。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你从这两句中又读出了什么?为什么?
引导学生抓住“黄沙“百战”“穿”等重点词语去体会环境的艰苦,边地的荒凉,战争的残酷,时间的漫长。抓住“终不还”去体会将士们保家卫国的决心。
(2).教师用语言去渲染情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诠释,用自己的朗读去表达。
3.感受此诗的艺术技巧。
(1).—、二句的写景对表现边疆将士的形象有什么作用?
(2).小结: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的高度统一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突出特点。
[设计意图]古诗的用词极其精妙,所以这个环节注重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在反复诵读中走进诗的画面,从而使学生的心灵与文本产生碰撞,去理解。感悟文字背后的意思。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营造氛围,让学生在入情入境中用诵读去展示自己的感受和情感,与诗境融为一体,并自然而然地达到熟读成诵的目的。
四、拓展延伸
1.边塞诗是唐诗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雄浑开阔的边塞诗让我们通过历史再次走进了那些弃家入塞,许身报国戍边战士们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运用古诗五步学习法:解诗题、知诗人、读诗句、明诗意、悟诗情,我们来自学王昌龄的《从军行》其五。
2.学生看老师发的资料,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合作交流,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体会作者的感情,朗读古诗。
3.你还知道哪些爱国诗篇?
(1)学生背诵王昌龄的《出塞》,陆游的《示儿》,再次感受爱国情感。
(2)有感情的背诵《从军行》。
五,作业
1.默写古诗《从军行》。
2.收集其他的爱国诗篇,读一读,背一背。
《从军行》说课稿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理解古诗大意。
过程与方法:
结合画面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中所蕴含的爱国感情,并受到感染。
教学重难点:
1、抓住重点字词,结合画面引导学生理解诗意。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将士们的忠心报国的豪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导入。
中国几千年的慢慢历史长河中,每一个朝代都会有战争的刀光剑影,刚刚同学们看了硝烟弥漫的古战场。能说说你们的感受吗?
生1:我体会到了战士们为了国家不顾一切的精神。
生2:我觉得战争是残酷的,但这些军人为了国家的安定,他们宁愿牺牲自己也在所不惜。
这两位同学都说得不错,同学们,这些场景在文学上也留下了它们的印记,描写战争的诗歌在我们中国的诗坛上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首《从军行》。(板书课题)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在学习古诗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诗人王昌龄。找学生读一读,谁来说说你从中了解到什么?王昌龄(约公元698-756年),唐代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京兆长安(今西安)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早年曾漫游四方,去过边塞,他的边塞诗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世称王龙标,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安史之乱时被杀害。现存诗一百八十一首,作品有《王昌龄集》。(学生回答时老师适当点评,讲解一些写作背景。)
今天学的《从军行》就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虽然他没有参加过战争,但他在边塞生活很多年,他与战士们情同手足,所以他写出许多流传千古的边塞诗。
三、整体通读。
1、请同学们认真听朗读,然后小声跟着读。
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自由读古诗。(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
3、学生齐读古诗,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对读,师生对读。
四、理解诗意,体会诗情。
1、同学们虽然这首诗离我们已经很久远了,但我们通过读,想,悟也会知道这首诗的意思情感,请同学们再读读这首诗,通过同桌交流,结合课文的注释了解诗的意思。
(青海湖上空的乌云把祁连大雪山都遮暗了。驻守边疆孤城的战士,向西遥望就是玉门关。将士们在沙漠中身经百战,连铁甲战衣都磨破了。他们下定决心,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
2、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请同学们结合图画,再读读这句诗,在读这句诗的时候你想到了什么?(青海、雪山)青海湖本是碧波荡漾,美丽宁静的。(课件出示青海湖图片)雪山指祁连山,它海拔四千至五千米,终年积雪,银光闪耀,异常壮丽。这一青一白两道风景,本应带给我们纯洁的美感,可为什么作者用了一个“暗”字呢?板书“暗”。(风云变幻,转眼间长云翻滚,高原气候变幻大,气候恶劣,黄沙漫天,地理环境差,还有战事不断,连年的烽火,四起的硝烟,也遮暗了雪山。)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心情读读这句诗。
3、让我们随着诗人来看看第二句,当你读这句诗时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孤城 遥望)这句诗中哪个字更能打动你的心扉?(孤)板书“孤”,(课件出示画面)假如你身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会怎么想呢?(特别想家)是啊!大漠荒凉,只有呼啸的狂风和漫天的黄沙相伴,守边的将士怎能不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所以眼前的景物让他们感到——茫茫的大漠,无边的戈壁,人迹罕至,前有劲敌,后无援军,城中的将士可谓是孤军奋战,怎能不倍感孤独,正是——
4、小结:诗人移情入境,用“暗”和“孤”向我们展示一幅孤寂、荒凉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边塞气候的——恶劣,环境的——艰苦,将士对家人的——思念。
5、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黄沙百战穿金甲。读到这句诗你想到了什么?(课件出示第三句图景) “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战事很频繁?——“百战”是指打了一百次吗?不是,在古诗里“百、千、万”都是虚指,表示很多很多。还能从哪个字看出来战事频繁?——“穿”,板书“穿”,在这里穿不是穿衣服袜子的意思,而是——磨破,把铁片做的`战衣都磨破了,你觉得是什么磨破了战衣?(敌人的刀剑),可见敌军的强悍,战斗的艰苦,还可能是什么磨破的?(黄沙)长时间在沙漠里摸爬滚打,可看出战事的频繁,战斗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
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他们发誓——“不破楼兰终不还”。(课件出示第四句)不打败入侵的敌人,誓死不回家,“终不还”可见他们决心之大。他们为什么不回家呢?(因为他们要保卫国家) 是啊!没有国家哪有小家。刀光剑影,九死一生,将士们为保家卫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是没有什么能撼动他们的铮铮誓言,他们发誓——
豪壮的誓言中你感受到将士们一颗什么样的心?(报国的忠心)
7、可是将士们啊!你的家人日夜为你牵肠,苦盼与你团聚,你为什么终不还呢?(国破家必亡,有国才有家!)
好一个博大的心胸,好一个顶天立地的真英雄,好一群铁骨铮铮的热血男儿!只有这些铁骨柔情的将士,才有了国泰民安;没有黄沙漫漫下的忠魂铁骨,又怎能有万家团圆?有心中这坚定的信念做支撑,昏暗的雪山可怕吗?(不可怕,擦掉“暗”),大漠的孤单可怕吗?(不可怕,擦掉“孤”)敌人的刀剑可怕吗?(不可怕,擦掉“穿”)此刻震撼我们心灵的只有这豪壮的七个字“不破楼兰终不还”,板书“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就是士兵,这就是军人,这就是唐朝最可敬的人,请同学们带着对将士们的崇敬之情大声地朗读这首诗吧!
五、拓展延伸。
1、正是有了这千里黄沙下的累累忠骨,才有了我们现在幸福安定的生活。此时此刻你想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说些什么?
2、短短28个字,让我们领略了绵延千里的边塞风光,更让我们感受到了边关将士奋勇杀敌,舍身报国的积极进取精神。这就是王昌龄留给我们的边塞诗,它激励着世代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豪情。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朗诵这首诗吧!
3、最后请同学们欣赏王昌龄的《出塞》和王翰的《凉州词》。
板书设计:
从军行
暗 孤 穿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军行》说课稿 篇6
设计理念:
以学生的“学”为主,让学生在自读自悟的过程中不断理解、感悟、体验、积累,教师则从中起指导、引导、诱导、辅导的作用,使学生自主、主动、生动地学习。
教学目标:
1、学会本首诗中的生字、新词。
2、理解诗意,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中的感情。
教学难点:
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 情境引入课题,出示课题。
1、同学们,老师今天带来几幅画,大家想看看吗?大家请看大屏幕, 课件出示图画。
2、看了这几幅画,同学们想知道画中讲了什么吗?好,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古诗——《从军行》(板书课题),这首古诗讲的就是有关这几幅图的故事。
二、解诗题,知诗人。
1、《从军行》就是从军歌,是乐府诗题,这类诗大多描写边疆军事生活。《从军行》是王昌龄边塞诗的一个总题目,在这个题目下一共有七首小诗,今天我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首。
2、说说你对这首诗的作者王昌龄有多少了解?
王昌龄,唐代诗人。中过进士,做过官。擅长写七言绝句,以边塞诗著名。诗多描写边塞征战,既表现了将士弃家出塞、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精神,又写出了战斗生活的艰辛、征人的悲惨遭遇。有些诗还生动地描绘了雄伟苍茫的边塞风光和战斗场面。这类诗写得气魄雄伟,声调铿锵,语言精确,用心理描写展现军人爱国立功和思乡怀土的内心世界。他的诗气魄宏大,特别能鼓舞斗志。
三、整体通读,理解诗意。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读通顺。
2、我们读古诗,不仅要读得正确、流利,而且要注意停顿,读出节奏美。(课件出示标有停顿的诗句)
3、找出诗中的两个生字,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学习两个生字。
①记住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
②理解字义,并组词。
4、合作交流,理解重点字词(青海、雪山、玉门关、穿、金甲、楼兰)。结合课后注释理解或请教老师、同学。
四、品读古诗,体会诗情。
1、理解体会第一句。课件出示第一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这一句描写了几个景物:(青海长云雪山,师板书)师说诗意,生读诗句。首句写边疆地理位置和环境(板书:环境恶劣)。一个“暗”字,给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品读此句,读出沉重压抑之感。
2、理解体会第二句。课件出示第二句描绘图景,观察图上景物,(孤城 遥望)师说诗要意,生读诗句。这句写形势的险恶,他们征戍在边疆前沿,回望祖国只见玉门关一座孤城(板书:思念家乡)。读出孤寂、忧伤的语气。
3、看图读前两句,你有何感受?(青海、长云、雪山、孤城烘托边塞战场环境的苍凉荒芜)带上感情读一读。(戍边将士艰苦、孤寂的生活,怀念家乡。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4、过渡语:尽管环境这样恶劣,乡情这样深切,守边将士又是怎样做的呢?
5、出示第三句图景,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黄沙”、“百战”、“穿金甲”说明了什么?“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 “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短短七个字,我们可以看出环境的险恶,战争的频繁,以及将士们不畏艰险、英勇战斗的英雄形象。品读第三句,读出低深、忧抑的语气。
6、金甲尽管磨穿,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连年战争和大漠风沙的磨炼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将士们豪壮的誓言。齐读末句,读出激昂、坚定的'语气。
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是——
为了让我们的子孙不再遭受战争伤痛,我们发誓——
为了祖国的威严,我们发誓——
五、体会意境,品悟诗情
1、出示全景图,让学生看图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一起回到唐朝的西北边陲,再一次将所想到的、见到的、听到的,留在心中。
音乐起,老师诵读古诗。记住了吗?
3、背诵古诗。齐背,指名背诵。
4、同学们,让我们牢记戍边的将士,学习他们奋勇杀敌、许身报国、建功立业的积极进取的精神吧。让我们随着《精忠报国》的音乐,再次大声地朗读这首古诗吧!
《从军行》说课稿 篇7
一、导入新课
1.展示导入:
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首古诗了,你喜欢哪一首呢,为什么?一起来谈一谈吧!
预设:
(1)我喜欢《咏柳》,因为贺知章在诗里描绘的春景真是美不胜收!我来背一背吧!
(2)我喜欢《村居》,因为高鼎在诗中写的童真童趣令我向往!我也来背一背吧!
2.展示导入:出示句子: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清]林则徐
谈一谈你的理解?
预设:
若用现代语言表达,即“只要有利于国家,哪怕是死,我也要去做;哪能因为害怕灾祸而逃避呢。”此联已成为百余年来广为传颂的名句,也是全诗的思想精华之所在,它表现了林则徐刚正不阿的高尚品德和忠诚无私的爱国情操。
3.同学们,一首好诗往往蕴含一种心情,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读懂诗里的历史,便能体会诗里的心情。
4.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军行》。
(1)你知道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吗?
(2)以前我们有没有学过这位诗人的诗词呢?
(3)谁能为大家介绍一下诗人王昌龄呢?
预设:
王昌龄,字少伯,汉族,河东晋阳人,又一说京兆长安人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认真读古诗,解决生字问题,练习划分节奏,初步感知古诗的内容。
2.出示朗读要求:
(1)自读古诗,边读边理解诗句意思,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
(2)想一想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诗句的大意。
3.学习词语:
从军行:乐府曲名,内容多写边塞情况和战士的生活。
玉门关:古关名,故址在今甘肃敦煌西北。
楼兰:西域古国名,这里泛指西域地区的各部族政权。
预设:了解诗中的地名,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诗意。
4.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听一听朗读,分享你的断句成果吧。
讨论主题:
(1)怎样可以读通古诗。
(2)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尽快读懂古诗。
从军行
[唐]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预设:
探究古诗的断句,根据节奏感进行划分标记。
吟诵,抑扬顿挫,要注意重音与停顿韵味,在停顿的地方将韵母的'音发得饱满一些,会有更好的诵读效果。
三、感知诗歌,初步体会
1.反复读,将诗读通顺,读流利,读出一定的节奏和韵律。
2.诵读古诗,整体感知。
(1)《从军行》是边塞诗。边塞诗又称出塞诗,是以边疆地区汉族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开始兴盛,唐即进入发展的黄金时代。
(2)小声自读,边读边理解诗句的意思,和同学分享理解诗意的好方法。
3.同桌探究:理解诗意的好方法有哪些?
预设:
(1)借助注释。
(2)联系上下文。
(3)想象画面。
4.小组同学说一说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四、感知体会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1)想象一下 “长云”是怎样的情景呢?
预设:满天都是云。
(2)为什么会“暗”雪山呢?
预设:云朵把雪山都遮挡着隐隐的,暗下来了。
(3)你在这样的意境下想到了什么?
预设:
我想到了戍边的战士们艰苦、孤寂的生活。
我觉得他们肯定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2.“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你在这诗句中体会到什么?
(1)“穿金甲”就是把战衣铠甲都磨破了。
(2)预设:
我体会到了戍边时间漫长,边塞荒凉。
我体会到了战事频繁,战斗艰苦。
(3)理解“终不还”的意思吗?
预设:誓死不回家。
(4)战士们这样艰苦为什么“终不还”?他们有着怎样的誓言呢?
预设:保卫边疆,这是他们的铮铮誓言。
3.理解这首诗的意思,重点组织语言说一说“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意思。
预设:塞外身经百战磨穿了盔和甲,不打败西部的敌人誓不回还。
五、交流展示
1.了解古诗背后的故事,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诗,体会诗句要传达的情感。听老师分享王昌龄写这首诗前的经历。
预设:当时民族之间战争的态势:唐代西、北方的强敌,一是吐蕃,一是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一镇兼顾西方、北方两个强敌,主要是防御吐蕃,守 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诗里描绘了边塞将士在漫长而严酷的战斗生活中誓死杀敌“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2.结合书上的插图和注释,将你读到的诗中的场景描绘出来,请尝试用一段话描绘这首诗呈现的画面,并随后谈一谈你对诗句的感悟。
六、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默写古诗,并谈一谈自己的理解。
七、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从军行》说课稿 篇8
教学目标:
①理解李白送别诗的特色,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②熟背全诗
教学重点:
理解李白这首送别诗的特色
教学难点:
把握“孤蓬”这一诗歌传统意象,掌握重要的表达技艺
教学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比较赏析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朋友离别总是让人伤感的,离别也可以是美丽的。
二、评讲: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3.“青”“白”颜色词的选用的表达作用?
写出了色彩明丽的送别环境。
4.总结:
诗人运用工整的对偶句,动静结合,写出了送别环境中山雄伟的静态美和水潺潺流动的动态美,描摹了一幅寥廓秀丽的图景,虽是别离,却全不见缠绵悱恻的哀伤情调,反而给人以色彩明丽、节奏明快的感觉。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理解“孤蓬”这一意象。
蓬草随风飞转,飘泊无根,而离别远行之人,本如蓬草,离开了家乡也就如同离开了根,随着生活遭遇之风而飞转,前路漫漫而迷惘,更着一“孤”字,怜惜愈甚。此联表达了作者对朋友飘泊天涯的深切关怀。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1.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比喻的修辞手法,天空中的一抹浮云,随风飘浮,好像友人即将远离,行踪不定,任意西东;远处一轮红彤彤的夕阳徐徐而下,似乎不忍勿勿离开大地,好像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
2.诗人表现这种感情的手法是怎样的?
有景有情,情景交融,描写了一幅离别的画面,表达了对友人的留恋之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1.本诗结尾有什么特色?
以场景作结,衬托手法。
2.效果如何?
班马,离群的马。诗人离别之情却不明说,却以写马衬托。连马儿临别之时也不禁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
三、课堂小结:
评价诗人送别诗的情感基调。
新颖别致,不落窠臼。诗中青翠的山岭,清澈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相互映衬,色彩明丽。自然美与人情美交织在一起,有声有色,气韵生动。诗的节奏明快,感情真挚而又豁达乐观。
四、布置作业:
1.赏析“横”和“绕”的表达作用。点拨:如将“横”字改为“矗”和“屹”有何差异?
“矗”“屹”写出了山的挺立与高耸,但却少了雄伟的气势。“横”字写出了山的横亘与绵延,写出了青山横亘外城北面的雄伟气势,突出了山的静态美。
2.赏析“绕”字的表达作用。点拨:如换成“流”字如何?
“流”字用得过平,没有写出送别地点的突出的地貌特征。而“绕”字却写出了波光鳞鳞的流水缓缓绕过城东潺潺而过的特征,突出了水流的动态美。
五、板书设计:
动静结合有声有色以景衬情情景交融
《从军行》说课稿 篇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
2、感悟诗的意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受到爱国思想的教育。
重点难点
1、理解诗句意思,在反复诵读和融情想象中,感悟诗中意境。
2、品味诗人笔下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与誓死杀敌爱国之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出示组图(边塞),这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想到学过的那些古诗。
2、这就是我国西北大漠的风光。也就是边塞。当时大唐,一些游牧民族,却时常侵扰边境,引发战争。将士们就驻守在这,戍守边关,保家卫国。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他常年随军,跟随将士们一起生活,一起经历战争,所以他写了很多关于行军打仗的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写的一首《从军行》。
板书:从军行(读题)
二、读题释题,作者简介
1、说说题目意思。介绍“行”古诗的一种体裁。
2、作者介绍。七绝圣手。(圣)学习其中一首《从军行》。
过渡:写了边塞什么情况和战士们怎样生活,
三、读通古诗,弄懂大意
1、读通古诗。要求:自由读诗,仔细读,争取读正确。
2、指名读。引导读出节奏、韵味。(标节奏)
3、读懂古诗。回顾方法:注释、看图、工具书、联系上下文…
自读自悟:利用这些方法理解,不明白标出。
4、交流理解。指明说大意。
适时补充:青海(出示青海湖图片),玉门关(图片)
穿(磨穿磨破),百战(百→许多次,三千尺,高百尺)
四、品读古诗,体会情感
1、出示学习任务:默读古诗,拿起笔,把令你印象深刻的字词圈画出来,思考:通过这些字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又听到了什么?会想到些什么?简要在书上写一写。
2、明确方法。根据学生圈画的字中途提示:如“暗”,你仿佛看到(乌云密布、硝烟滚滚),听到(万马奔腾),想到(戍边将士环境恶劣)
3、学生继续体会。
4、交流汇报。如:“遥望”(哪里望、望什么、望得到吗?四处地点,它们在哪,出示地图,介绍四个地方:海拔3000多米、人迹罕至,终年积雪、绵延千里,我军戍边营地孤单一城,军事要塞、国家边境。两地数千里、快马加鞭、五天五夜——望不到,为什么望?——了解军情。要塞?张骞、李广、唐僧。出示图片)
边说感悟边读。(指导读)
5、一起来体会后两句,找到了什么印象深的字词?
预设:“穿”(将士们战斗时打得英勇,打得顽强,打得艰苦,铠甲破烂、血迹斑斑,战场厮杀、出示战争视频)
“终”(坚定决心,发誓不胜不回——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豪情、情怀?听到豪言壮语)
“不还”(为什么?有国才有家,有家才可回)
即使破楼兰,可以还吗?(唐诗中去找: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李白: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王翰: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明白什么了?誓死保卫、戍守保卫、爱国之志,但仍是发出铮铮誓言)
6、相对战士、诗人说点什么。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通过这首诗,让我们仿佛看到了1300多年前,战士们奋勇杀敌、保家卫国的场面,也让我们感受到了诗人爱国之情。
《从军行》组诗共7首课下收集读读,有描写了些什么。
板书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孤城/遥望/玉门关。遥望穿
黄沙/百战/穿金甲,誓死报国爱国之志
不破/楼兰/终不还。终不还
《从军行》说课稿 篇10
学习目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尝试赏析诗歌。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圈划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并摘录到书上)
1、边塞诗:是唐代诗歌的主要题材。以边塞军旅生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辛。代表诗人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等。
2、《从军行》是乐府《相和歌辞平调曲》旧题。内容叙述军旅战争之事。本诗体现了出征将士报国御敌,以身许国的壮志。
3、王昌龄:盛唐时期著名边塞诗人,字少伯,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称。
(二)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读出节奏。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
2、理解诗意,感情朗读。(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找出诗中体现边塞风光的景物,思考:这些景物组成一幅怎样的画面?
2、 抓住“暗”“孤城”体会诗的前两句表现的戌边将士的思想情感。讨论:这样的场面给人一种怎样的感觉?
3、 面对如此残酷的战争,将士们的心情是怎样的?
4、 前两句的景物描写与后面有什么关系呢?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赏析提示
第一、二句写出了形势的危急。“青海”地区,是唐代经常与吐蕃作战的地方;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着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战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一方面,背景是昏暗的。长云,指横在天际的云,把雪山都遮蔽,因而天色就比较昏暗了。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战士所在的地方,又是孤城,又是被围困的,不但远离中原,而且远离玉门关,可见其形势是如何凶险了。
第三、四句由情景交融的环境描写转为直接抒情。“黄沙百战穿金甲”,是概括力极强的诗句。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于此七字中概括无遗。但是,金甲尽管磨穿,将士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消磨,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壮的誓言。上一句把战斗之艰苦,战事之频繁越写得突出,这一句便越显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
纵观全诗,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两句形成鲜明对照。第三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觉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本诗在抒写戍边战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使得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这首诗歌最突出之处。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从军行》说课稿】相关文章:
从军行说课稿11-24
从军行的课件03-28
从军行诗歌07-03
从军行的诗意08-19
从军行的教案08-27
改写从军行11-26
王昌龄从军行11-02
《从军行》王昌龄10-27
王维《从军行》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