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推荐度:
- 相关推荐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通用11篇)
作为一名老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1
一、课文简说:
《蒙娜丽莎之约》用生动的语言,向我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二、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2、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三、教学本课的重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四、教学设计意图:
1、谈话、赏画导入。教学开始向学生介绍《蒙娜丽莎》,通过观赏图画,谈感受,使学生对《蒙娜丽莎》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2、读课文,感受名画。本课是略读课文,所以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我采用以下教学思路:
⑴初读课文,粗知大意:
先让学生速读课文,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大致理解有关词语,并了解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学生提供交流时间,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读书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⑵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第二遍布置学生读课文,让学生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让学生充分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体会她的舒畅温柔、哀伤、亲切和矜持。引导学生重点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学习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是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在教学过程中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即重点讲解第六自然段,然后让学生自己学5、7两段。学完画像这部分后,鼓励学生当小小解说员。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这课的重点,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即: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引导学生交流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3、回扣前文,加深感悟。在学完了5-7自然段后,我们再回顾全文,让学生不仅能从具体的描述中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还让学生体会到从排队等候中也能感受到这幅名画的魅力。
4、课尾引入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和制作一个卡片,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
一节课上下来觉得还有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对于名画,学生很难从专业的角度去审视,所以应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本课的语言生动,文字流畅,而我在引导学生多读多想多体会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2
一、说教材:
《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作者王克难先生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了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并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了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与本组教材的主题“感受艺术的魅力”一脉相承。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是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读记生字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本课的重点是: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
本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二、说教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
被点燃的火把。”为了点燃学生的思想火把,我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
1、引导自读自悟法:我紧扣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2、创设情境法: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直观形象展示《蒙娜丽莎》的魅力。
三、说学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本课我教给学生以下方法:
1、诵读法——自读自悟,读中感受。
2、讨论法——积极参与,总结规律。
3、合作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紧扣新课标和教材,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我将本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为三大板块。三大板块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浑然一体:
(一)激趣导入,发现“美”
好的开始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上课伊始,我就巧妙地利用“班班通”出示视频以及图画《蒙娜丽莎》让学生欣赏,问:你觉得这幅画给你什么感觉呢?使学生对《蒙娜丽莎》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二)品读课文,感受“美”:
这是本课的重要环节,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感受《蒙娜丽莎》的美,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步骤。
步骤一,萧伯纳说过:“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我们彼此交换,每
人可拥有两种思想。”让学生围绕“你喜欢这幅画的哪个部分,为什么喜欢?”这一问题,进行小组讨论,集体交流,感受《蒙娜丽莎》魅力所在。抓住神秘的.微笑,紧扣四个“有时”,通过配乐指名读、范读、齐读等方式读出美的感受。再班班通出示视频,总体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步骤二,通过问题质疑,引导学生从游客排队等候观画这一侧面描写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并指出这幅画对我的巨大影响。步骤三,我国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因此,我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当一回小小讲解员,介绍这幅名画。让学生在扮演中得到快乐,达到乐知的效果,同时也起到巩固课内知识的作用。
(三)课外拓展,延伸“美”
课尾引入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和制作一个卡片,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说应用:
“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学校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大量优质教育资源的应用,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实效、高效。利用“班班通”教学,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本课教学在“班班通”应用方面主要体现在:
1、利用多媒体营造氛围: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一开课我就出示名画课件,用形象生动的画面营造了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整堂课的兴趣。
2、利用多媒体巧妙解疑:
为了突出本课的重点,我利用多媒体动画出示蒙娜丽莎魅力的具体部位,化抽象概括的语言文字为形象具体的可感画面,有利于学生理解。
总之,“班班通”以其生动形象的呈现方式,丰富多彩的教育资源,为学生,
也为我们教师开拓了一条通往更广阔天地的道路。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愿借助“班班通’,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3
《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这篇文笔洗练,是一篇介绍名画的经典之作。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预设、学法指导、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几个方面对本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首先,我们来看教材。
一、教材分析
王克难先生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着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着蒙娜丽莎那淡雅而又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理解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来进行生动的语言表达。同时让学生自读自悟,提炼主要信息,在练习复述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学习语言运用;在多次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这一名画的非凡魅力。
二、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方法,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另外,对于第三学段的学生不仅要理解内容,体会思想,而且要初步领悟的基本表达方法。根据“三维”目标,结合本文的特点,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面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融合在一起的写法,以及按照简要—具体—细节的顺序介绍事物的方法。
2、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而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是本课的重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关,我准备采取:
三、教法预设
1、朗读感悟法
2、提炼信息法
3、自主合作探究法
来进行教授,而学生们
四、学法指导
以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通过集体多向的交流感悟主旨,圈点勾画,抓关键词的方法推敲语言文字。反复诵读积累言语样式。
本课的`教学流程,我主要分五部分为大家介绍:
五、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一)激趣导入,齐读课题
教师激趣导入,介绍画家达芬奇以及画作《蒙娜丽莎》的原型,突出达芬奇是一位旷世奇才,为后文体会《蒙娜丽莎》的画作价值做了铺垫。齐读题目之后,设置了质疑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部分(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蒙娜丽莎这个词在文中多次出现,但形式上不同,在学生快速浏览课文的同时,从标点入手,找出不同。
ppt:下面三个蒙娜丽莎,分别表示什么?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设计意图:《课标》中指出: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不同标点的不同用法。这是课文的第一次读,初步浏览课文,难点在于理解带引号的蒙娜丽莎到底是什么意思,这也是整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学生理解了这一点,也就明白了全文的中心。】
第三部分(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这一环节我分为三个板块,第一个版块简要介绍
默读课文,在文中用“________”将表格的答案画出来
画作名称
画家
类别
收藏地
现展出地
学生画完之后根据表格,简要介绍一下这一伟大画作。在这一板块中我还要求学生,调整顺序,介绍画作。
【设计意图:这是课文的第二次读,默读课文,对名画有一个初步认识。简要介绍这幅名画,将从连续性文本初步提炼成非连续性文本,再将非连续性文本还原成连续性文本。根据表格,再来介绍这幅画。语言没有定式,调整顺序再来介绍这幅画,培养学生组织语言的能力】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4
一、简介:
《蒙娜丽莎之约》用生动的语言,向人们细致地展现了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天才的想象力。先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用精炼而饱含激情的语言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了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整篇文章文笔洗练,文字浅显流畅,可谓介绍艺术品的传神之作。
二、目标:
1、感情地朗读。对照画面,了解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2、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三、本课的重点对照插图:
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引导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四、设计意图:
1、谈话、赏画导入。开始向介绍《蒙娜丽莎》,通过观赏图画,谈感受,使对《蒙娜丽莎》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的愿望。
2、读,感受名画。本课略读,所以体现高年级略读的'特点。让自读自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永恒美。采用以下思路:
⑴ 初读,粗知大意:
先让速读,借助拼音把读正确,大致理解关词语,并了解内容,理清叙述顺序。提供交流时间,主要写了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读书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做铺垫。)
⑵ 再读,感受名画魅力:
第二遍布置读,让找到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图文对照让充分感受蒙娜丽莎微笑的神秘,体会她的舒畅温柔、哀伤、亲切和矜持。引导重点交流从哪些具体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作者看到这幅画想到了什么。作者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体会作者怎样把蒙娜丽莎描写生动的。在过程中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即重点讲解第六自然段,然后让自己学5、7两段。学完画像这部分后,鼓励当小小解员。
(设计意图:这部分这课的重点,设计突出了重点,即: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引导交流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3、回扣前文,加深感悟。在学完了5-7自然段后,们再回顾全文,让不仅能从具体的描述中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还让体会到从排队等候中也能感受到这幅名画的魅力。
4、课尾引入达·芬奇的另一幅名画《最后的晚餐》,和制作一个卡片,借此培养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五、不足之处:一节课上下来觉得还好多地方做得不到位,对于名画,很难从专业的角度去审视,所以应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本课的语言生动,文字流畅,而在引导多读多想多体会方面做得还很不够。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5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烘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此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局部,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局部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同学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和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布置同学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同学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向往《蒙娜丽莎》
今天,我们将通过阅读课文,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这幅画是世界艺术瑰宝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让人们百看不厌,也一直为世人所津津乐道。这幅画到底画些什么,有哪些特点,有什么艺术魅力呢?认真读课文就可以找到答案。
板书课题:
蒙娜丽莎之约
二、走近《蒙娜丽莎》
1、自身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带注音字的字音:
肖 xiào 像、恬 tián 静、矜 jǐn 持。
2、同学快速默读课文,要求:
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和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走进《蒙娜丽莎》
1、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同学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2、从同学们惊奇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对照插图,把课文中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局部找出来,仔细阅读具体描写画像的局部,边读边考虑《蒙娜丽莎》的美体现在哪里?
根据同学的回答,总结:
红润的脸颊、柔顺的黑发、柔和的眼神、鲜活的肌肤、神秘的微笑、端庄的身姿。
(以上环节应重视同学阅读语言文字后的独特感受。让同学不拘形式,畅所欲言。)
3、能否用你的朗读把你的感受表达出来?生自由试读:
⑴ 引导同学感受画的整体:
(第五自然段。)
这是一个鲜活的女子,我们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那幅画不大……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老师仿佛看到了她那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这个画面似真亦幻,谁来读一读?
(指导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读到这儿,你一定会在心里默默地称奇,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⑵ 引导同学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
(第六自然段。)
同学找到有关句子,出示: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让人觉得略含忧伤,有时让人觉得十分亲切,有时又让人觉得有几分矜持。
指名读,评价。
(围绕“舒畅温柔”“略含忧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
再指名读,齐读。
小结并过渡:
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⑶ 引入资料:
500年来,人们一直对《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莫衷一是。不同的观者或在不同的时间去看,感受似乎都不同。有时觉得她笑得舒畅温柔,有时又显得严肃,有时像是略含忧伤,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yé)揄(yú)。在一幅画中,光线的变化不能像在雕塑中发生那样大的差异。但在蒙娜丽莎的脸上,微暗的阴影时隐时现,为她的双眼与嘴唇披上了一层面纱。而人的笑容主要表示在眼角和嘴角上,达·芬奇却偏把这些部位画得若隐若现,没有明确的界线,因此才会有这令人捉摸不定的“神秘的微笑”。法国巴黎卢浮宫公布蒙娜丽莎的微笑包括了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和2%的愤怒。这一结果是由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所大学应用“情感识别软件”分析出来的。
⑷ 看了这则资料,你有什么想说?
(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丰富的想象 。)
⑸ 达·芬奇精湛的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
(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溢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4、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过渡:
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⑴ 同学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⑵ 同学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① 从“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看出来的。
② 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③ 队伍移动很缓慢。
5、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过渡:
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只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
(出示第八自然段。)
⑴ 指名读。你感受到了什么?
⑵ 激情朗读:
(同学齐读第八自然段。)
引导理解最后一句:
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局部。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心灵的震撼以和印象的深刻。
四、延伸《蒙娜丽莎》
1、文章为什么能把画像介绍得如此生动、形象?
(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如梦似幻的迷人微笑,不只描写了自身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
2、学习课文的写法,写一段文字向同学、老师介绍自身喜欢的艺术品。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欣赏名画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欣赏绘画的能力。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活动设计
1、查阅资料,了解有关“蒙娜丽莎”的相关资料。
2、通读全文,了解大意,并在文中划出疑难语句。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两节课中,我们欣赏了中外名家所演奏曲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幅世界名画《蒙娜丽莎》。
二、介绍达·芬奇
达·芬奇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最著名的巨匠,他不仅是一位天才的画家,并且是大数学家。科学家。力学家和工程师,是一位多才多艺。全面发展的人。他有着多方面的才能,对人类作出过多方面的贡献。他不仅会画画,雕塑,建筑房屋,还会发明武器,设计过世界上第一个飞行机。他又是一个医学家。音乐家和戏剧家,而且在物理学。地理学和植物学等其它科学的研究上也很有成就。他道德高尚,举止温雅,且体格健壮,力量过人,据说他一只手就能轻易地折断马蹄铁。他左右手都会写字。作画,他用左手写的字是反向的,人们只有在镜子里才能看懂。
达·芬奇出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芬奇镇,这是一个景色秀丽,风景如画的地方,展现出一派田园风光:山坡上有葡萄园,山谷里耸立着四季常绿的树木,潺潺的溪水和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构成了一曲欢快悦耳的音乐。在这样美丽的自然环境的熏陶下,达芬奇的观察力和感受力都逐渐敏锐和丰富起来。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1、看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说有什么感受?
(1)笑得有时觉得舒畅温柔
(2)有时又觉得严肃。安详
(3)有时略含哀伤
(4)有时甚至显出讥嘲和揶揄
2、阅读课文,看看作者的分析。(读课文时要注意字词的读音。)
四、深入分析课文
1、作者从哪几个角度来说明《蒙娜丽莎》的?(由远及近。由上到下。由局部到整体)
2、阅读课文后,你觉得蒙娜丽莎美在哪里?说说你的理由。
3、蒙娜丽莎的微笑让你感到了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4、如果单是一幅蒙娜丽莎的肖像画而没有身后的背景作为陪衬,那《蒙娜丽莎》还会有多少神秘感?
在“蒙娜丽莎”之前,肖像画一般是没有背景的,在这里画家打破了一般肖像画的局限性,使人物处在了远山。丛林。闪光的水池等背景之中,这一背景朦胧。安静,充满诗意,与蒙娜丽莎的精神生活和谐一致,更好地衬托了人物的内在气质。更为有趣的是,当我们集中看左边时,觉得远景下降而人物上升,集中看右边时,又觉得远景上升而人物下降,富有变化。
五、拓展延伸。
1、14—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中心意大利,当时宣扬“提倡人权。反对神权,提倡个性自由。反对人身依附”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作者达·芬奇,意大利人。整个文艺复兴时期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天才不限于艺术,在数学。机械工程。医学。地质学。建筑学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贡献。
3、《蒙》是达·芬奇最负盛名的肖像杰作。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以一个年轻女性温雅的微笑,揭开人性觉醒的旗帜,赞美生命的可爱。集中而又充分地表达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热情地讴歌美与人生。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1、能认读“矜持、璀璨”等词语,积累“难以捉摸、转瞬即逝”等成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图文对照,抓住重点词句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3、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二、教学重点:
感受世界名画《蒙娜丽莎》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三、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时间:
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吟读,导入新课
1、同学们,这是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出示图片),你看有许多人在等待,他们在等待什么?咱们一起来读一读屏幕上的小诗:
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一群灰鸽飞来/在我们身边大摇大摆地散步/ 有的好奇地歪着头看着我们/猜想我们在做什么/它们猜得到吗/大家正在等着探访/那刚从巴黎飞来的世界著名的美丽女子/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地超出了我的想象/不知过了多久/终于看到了她/近了/更近了/终于跟她面对面了/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面带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2、读了这一首小诗时,你体会到作者和人们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在等待?(仰慕、期盼、兴奋……)
3、是呀,人们在仰慕和期盼中等待,这等待就是为了这样的相遇。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作者的——“蒙娜丽莎之约”(板书课题,齐读) (二)速读,整体感知
1、快速地朗读课文,在读正确,读通顺的基础上,想一想:课文哪几段着重向我们描绘了这一幅世界名画。(生自由出声读课文)
2、检查词语:肖(xiào)像、脸颊、悄然、 难以捉摸 矜持 沐浴 璀璨 转瞬即逝
3、课文哪几段着重向我们描绘了这一幅世界名画?
(三)细读,感受魅力。
1、细读课文5—7自然段,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划出句子,写写批注。
2、 随机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句子一:她的脸颊放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在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1)你是从哪些词体会到这幅画的魅力?(板书:逼真的形象)
这段描写让你想起了哪些词语呢?(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似真亦幻……)
怪不得作者说——(生读)“近了,更近了,蒙娜丽莎就像真人一样慢慢地走进你。”
怪不得作者说——(生读)“我随着队伍慢慢地走近她,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2)奇异是什么意思?(奇怪,与一般的不同)仅仅是看一幅画,作者的内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起伏呢?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蒙娜丽莎之约》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组教材的主题是“感受艺术的魅力”,即让学生感受音乐、绘画、戏剧等各种艺术形式的美,培养他们热爱艺术的情操,受到美的熏陶。这篇文章文笔洗练,是一篇介绍画作的经典之作。王克难先生用诗意盎然的语言,描述着画作中蒙娜丽莎温婉、优雅、端庄的形象;作者展开丰富的想象,解读着蒙娜丽莎那淡雅而又神秘微笑背后蕴含着的复杂情感。本课的教学要体现高年级略读课文的特点,结合单元训练,抓住重点,让学生自读自悟,在读悟的过程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本课教学重点是对照插图,在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在文章中品味蒙娜丽莎那包含着复杂情感成为千古奇韵的神秘微笑。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读直接描写画像的段落,感受画作和文章语言的魅力,不断积累语言。
二、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肖像、悄然、矜持、难以捉摸、脸颊”等词语。
2.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悟《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按照一定顺序进行观察的方法和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3.朗读课文中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受到美的熏陶,积累语言。
4.结合课文内容和相关资料,介绍画作。
三、教学重难点
对照画面,重点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通过品读,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表达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学生按照统一要求预习课文。
2.教师准备:达·芬奇及其画作的资料;CIA课件、画作。
五、教学时间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检查预习。
1.谈话导入。
2.检查字音(多媒体出示):肖像、悄然、难以捉摸、矜持、脸颊
(1)指名读词语,教师相机正音。
(2)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文中虽然没有生字,但对于“悄、捉摸,颊”这几个字,学生在朗读中容易出现错误,教师有必要强调。“肖、矜、”等字是渗透性识字,学生只要借助拼音认识即可。】
(二)明确任务、感受魅力,感悟写法。
【设计意图:对于略读课文而言,教学要整体求略,部分求精,求精的部分必是文章的重点内容。本环节中,重点引导学生交流作者描写画作的部分,也就是文章5、6、7自然段。在体会画作魅力的同时要注意感受作者语言文字的魅力,学习作者介绍画作时的观察顺序和表达方法,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积累语言,内化语言。】
1.默读连语接,找出学习要求。
2.出示自学提示,学生按照要求自学。
多媒体出示学习要求:“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哪些描写中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标画出相关语句,并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这是文前连接语中的问题,以此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学生整体理解课文,感受画作的魅力。学习时给学生留一定的时间,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形成自己富于个性的理解。】
3.全班交流,感受画作的魅力。
预设一:引导学生从参观的人多等语句中感受这幅画的魅力所在。
——“我们都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
——“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他才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
引导学生理解“排着长龙一样的的队伍”等语句,说明参观的人多,从侧面衬托出画作的魅力。
预设二:交流第五自然段的相关语句,感受画面的逼真。
(1)抓住关键语句体会画面的栩栩如生。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2)读课文第五自然段,注意作者按照什么顺序进行观察。
(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
(3)相机指导朗读。
预设三:交流第六自然段介绍画面中人物面部表情的部分,感受画作魅力,感悟写法。
(1)在学生交流的同时,让学生结合插图体会蒙娜丽莎神秘微笑背后蕴含丰富的情感。
“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2)让学生反复品读描写蒙娜丽莎微笑在作者心中感受的句子,感受画作的魅力和语言的魅力。
(3)作者采用什么表达方式把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描述出来的?(展开丰富的想象)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预设四:从第七自然段相关语句中感受画作的魅力。
【设计意图: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从文章的'语句中体会,画面采撷了多种美的元素,集美、智慧、永恒三位为一体,增加了画面的艺术性和神秘感】
4.小组交流,全面感受画作的魅力。
(1)四人小组交流:文中还有那些语句表现了画作的魅力?
(2)师小结。
【设计意图:文中有许多描写反映了《蒙娜丽莎》这幅画作的魅力,课堂时间有限,无法进行全员交流,设计此环节的目的是给学生更大的交流空间,鼓励上课没有机会交流的同学充分发言,在合作交流中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取得更高的效率。】
5.以读代讲,体会作者欣赏画作后的深刻感受。
引读最后一段。
(三)揭示课题,总结写法。
1.作者为什么以《蒙娜丽莎之约》为课题?
2.教师根据板书总结文章表达、观察方法。
(四)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积累文中语言。
1.自由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直接描写画作的部分。(课文5、6、7自然段)
2.把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几遍,试着背一背。
【设计意图:遵循“得意、得言、得法”的教学理念,教学中抽出时间让学生自由诵读直接描写画作的5、6、7自然段,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五)创设情景,介绍画作。
1.创设情景,让学生以解说员的身份介绍画作。
师:假如中法两国经过多次交涉,这幅画能在宁夏展出,在我们的上课现场展出,由你来担任画作解说员,把这幅画作介绍给同学和来自全国各地的老师。
2.教师出示画作,学生口头练说。
提示学生介绍的方法——可以整体介绍画作,可以介绍画作的部分内容,还可以介绍关于画作的创作背景及相关资料。
3.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略读课文的教学要体现“一课一得”的教学思想,本堂课的教学把落脚点放在介绍画作上,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准备时间,让学生把课堂上积累的语言,学到的表达方法观察方法进行运用。】
(六)拓展延伸。
多媒体出示达·芬奇其它画作。
紧扣本单元“感受艺术的魅力”这一训练重点,让学生感受绘画艺术魅力,受到艺术的熏陶。
(七)布置作业(三选一)。
1.搜集关于《最后的晚餐》的有关资料,欣赏画作。
2.选择一幅画作进行介绍。
3.搜集、欣赏其他艺术形式,感受艺术魅力,办一期手抄报。
【设计意图:作业设计围绕单元训练重点,由易到难,学生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相应作业继续感受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热爱艺术的情操。】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样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
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安排学生查阅达芬奇的资料,搜集蒙娜丽莎的画册、照片、挂历等,欣赏一下这幅世界名画。
2.教师准备此画的挂图。
3.组织学生事先相互交换传阅,对名画有初步的认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美妙的乐曲,令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让人百看不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介绍的是有关意大利文艺复兴巨匠达·芬奇的名画《蒙娜丽莎》。
2.师生交流有关达·芬奇以及《蒙娜丽莎》的资料。
3.出示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
读了课题有什么想问的吗?(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设计意图:学生将收集的资料交流,利于课文学习,对名画有初步认识。]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要求: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反馈交流。
课文先是描述了大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队等候欣赏《蒙娜丽莎》的心情和此画来纽约展出的原因;接着介绍了《蒙娜丽莎》画像,具体介绍了画的尺寸大小,人物的外形,特别详细描写了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和神秘的微笑,以及她优雅的坐姿、交叠的双手和幽深茫茫的背景;最后告诉大家,蒙娜丽莎给人带来心灵的震撼,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默读交流,感知文章脉络,为下文学习做铺垫。]
(三)再读课文,感受名画魅力
1.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具体介绍了这幅名画,找到课文5──7自然段。
2.出示《蒙娜丽莎》的图画,让学生自由观赏,谈谈体会。
3.从同学们惊叹的眼神中,老师感受到你们对这幅画的喜爱,说说你感受到了什么?(同桌交流说说感受最深的一点)
4.课文是怎样具体介绍《蒙娜丽莎》这幅画的呢?选一个你最感兴趣的方面,细细读一读,体会体会,说说自己的感受。
5.全班交流,感受名画的魅力。
提问:你从哪些描写中看出了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呢?
(1)引导学生感受画的整体。(第五自然段)
A:引导读句子“我随着队伍──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
体会:几百年来,《蒙娜丽莎》这幅画几经辗转,最后被收藏在卢浮宫。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课件补充资料:
“它曾经先后被珍藏于不同的王宫,甚至还被拿破仑拿走,在自己的卧室里挂了好多年。1911年,一名意大利人把它偷回了意大利。二战期间,法国人为了避免此画落入纳粹之手,曾多次转移。这幅画能够来到纽约展出是多么不容易,也是多少人渴望的事情啊!”
等待终于变成了现实,“近了,更近了──我终于跟她面对面了”迫不及待的心情跃然纸上。虽然经过了五百多年,她仍是那么恬静、淡雅,怪不得作者说心中涌起一种奇异的感觉。
B、引导读句子“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体会: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而且更令人称奇的是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一切似真亦幻。
过渡:你还从哪儿感受到了这幅画的魅力?(微笑)自古以来,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直是个谜,她的微笑到底神秘在哪儿?
(2)引导学生观察肖像画的面部表情。(第六自然段)
引导读句子“那微笑──几分矜持”。
体会:当我们凝视达芬奇的传世名画《蒙娜丽莎》时,常常被那带有三分柔情、七分迷离的微笑所迷惑。她的微笑时隐时现,难以捉摸,引发人们无穷的猜测,她优雅的神态中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女人宽容丰厚的情感是那样令人动容,然而又是那样无法解读。
小结并过渡:紧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耐人寻味的神秘的微笑,达芬奇用他天才的想象力和神奇的画笔,让蒙娜丽莎的微笑成为永恒美的象征。
(3)引入关于“蒙娜丽莎的微笑”的资料。
(4)看了这些资料,你有什么想说?(体会达芬奇的精湛技艺和作者丰富的想象)
(5)达·芬奇的精湛技艺除了体现在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上,还体现在哪儿?(引出第七自然段)
第七自然段,重点指导观察蒙娜丽莎的身姿、服饰与她身后的背景。特别是她的右手。刻画得极其清晰、细腻,她身后的背景充满着幻觉般的神秘感。
6.作者用优美生动的语言细致地向我们描述了蒙娜丽莎的美丽神韵,让我们感到蒙娜丽莎仿佛就在我们面前。作者不仅描写了自己看到的情景,而且融入了丰富的想象,你能找到这样的句段吗?
7.同学们,我们随着作者的目光欣赏了蒙娜丽莎的风采,蒙娜丽莎的形象一定深深地印在你的脑海里,假如你是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讲解员,你会怎么向参观者介绍这幅画呢?(学生准备后做讲解员介绍)
[设计意图:这部分教学是这课的重点,教学设计突出了重点,即: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如幻的妩媚微笑,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教学时注意勾画出插图描写的文字,引导学生交流细节描写中感受到什么。]
(四)回扣前文,加深感悟
1.过渡:我们从作者对蒙娜丽莎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了她的魅力,你还从哪里看出蒙娜丽莎的魅力?
2.学生再读课文,找到1──4自然段,从人们的等待中感受蒙娜丽莎的魅力。
3.学生自由读后全班交流:
(1)句子“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
(2)这幅画从卢浮宫前来纽约,来之不易。
(3)队伍移动很缓慢。
[设计意图:感受等待也是一种美丽。体会名画的来之不易。]
(五)总结升华,激情朗读
1.过渡:同学们可真会学习,不仅从作者的具体描述中感受到蒙娜丽莎的神奇魅力,还能够从等待中看出画的魅力。怪不得作者在最后说:出示第八自然段
2.指名读。
引导理解最后一句:蒙娜丽莎的生动、美丽、温柔、神秘,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为我灵魂的一部分。这句话写出了蒙娜丽莎给人心灵的震撼以及印象的深刻。
3.引导激情朗读。
4.课文还有一幅图,也是达芬奇的作品,叫《最后的晚餐》,它是世界最著名的宗教画,关于这幅画,还有一个非常生动有趣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后去查找有关的资料。
[设计意图:在总结基础上感情朗读,让学生在艺术魅力的激发下读出内心的赞叹。教学时宜提倡自由读,读出个性化,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感受到的融合在一起。]
(六)结语
今天,当我们站在蒙娜丽莎面前,一切是那么神秘而又奇异,她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圣洁光辉照耀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同样,他也成了我们灵魂的一部分。
[教学思考:本课教学时要时时关注插图,让文章的描写和插图结合起来,真正感受达芬奇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教师要借此培养学生对绘画艺术的兴趣和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对蒙娜丽莎的微笑诠释应该是不确定的,如果教学中学生的感悟言之有理均要认可,并启发学生不同角度、不同光线去看蒙娜丽莎的微笑。]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1.读读记记“探访、交涉、风采、赴约、淡雅、捉摸、衬托、幻觉、深远、有朝一日、大洋彼岸”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对照画面,了解课文中具体描写画像的部分,学习作者把看到的和想象到的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写作方法;
3.感受世界名画的魅力,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对照插图,把具体描写《蒙娜丽莎》画像的部分找出来,欣赏蒙娜丽莎神秘莫测的美丽神韵和那如梦似幻的妩媚微笑;
2.引导学生从蒙娜丽莎的面部表情以及她的坐姿、双手和背景等具体的描写中体会世界名画的魅力。
课时划分: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检查:
1.(配乐欣赏一组世界名画)。美妙的乐曲让人回味无穷,杰出的画作令人百看不厌。有这样一幅画(出示《蒙娜丽莎》画像),自从她诞生500年以来,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国人民不断探寻的目光。1963年,这幅画远渡重洋来到美国纽约展出,我国作家王克难先生十分有幸亲眼目睹她的风采,并用他那生动而细腻的笔触,把自己看到的和想到的写了下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她。
2.板书课题:蒙娜丽莎之约(齐读课题)
3.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这篇课文,有几个字容易读错,老师摘录了出来(出示),谁来读?
肖像脸颊悄然难以捉摸矜持
二、明确任务:
1.下面我们来学习本文。首先请同学们读读阅读提示。
2.学生自读阅读提示。
3.我们先来按照第一项要求进行。(多媒体出示自学要求)
4.学生读“默读课文,想一想,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这幅世界名画的魅力?”(学生自学)
三、感受魅力,领悟写法。
师:分享是快乐的,我们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先看前4自然段有没有。
学生汇报:
1.“……我无论如何都不会想到,有朝一日,她能从大洋彼岸飞来与我们相约。我猜想今天来“赴约”的人一定很多,但队伍之长还是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师:你很善于发现,这几句话没有直接介绍画作,而是通过描写参观的人多衬托出画作的魅力,这样的描写方式我们称之为——“侧面描写”(板书:侧面描写)
师:还有没有侧面描写?
2.“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前排着队,队伍像一条长龙,大家都在静静地等着。”(这个比喻句,把参观队伍比作长龙。从人多、场面盛大可以看出画作具有魅力。)
3.“听说美法两国多次交涉,她才能暂时离开巴黎的卢浮宫前来纽约。”(从这句中可以看出她是多么珍贵,由此可以体现出她的魅力。)
过渡:作者不光从侧面进行描写,还直接介绍了画作,直接介绍画作的描写方式又叫——“正面描写”(板书:正面描写)
4.大家看一看哪几个自然段是正面描写?
生:第5、6、7自然段。
师:那我们就重点交流这3个自然段。谁先说?
5.生:第五自然段中“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一头黑发轻松地垂落双肩。她的眼神是那样柔和与明亮,嘴唇看来不像是涂抹的色彩,而是真的血肉。仔细看她的颈项,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①提问:读这几句话,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回答)
②出示第五自然段中的语句“她的脸颊泛着红光……”(语句+图片)
③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达·芬奇这幅画画得怎样?你会用什么词?(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似真亦换、逼真……)
师:理解了这些内容,谁愿意读读这一自然段?(出示完整的第五自然段,指名学生读此段)
④大家看看这一自然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指名回答)
生a:从“随着队伍慢慢走近她……近了……更近了……”可以看出是由远及近的顺序。(板书:远——近)
生b:从“那幅画不大,大概三英尺长……”可以看出是由整体到局部。(板书:整体——局部)
过渡:弄清了作者的观察顺序,老师还希望大家动情地朗读屏幕上的`这段话,引读“她的脸颊泛着红光……”
6.大家再看看第6、7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语句表现出画作的魅力?
生:“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舒畅温柔,有时……”
师:是看到的还是想象到的内心世界?(明确并板书:想象到的)
①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当你面对着这样的微笑,读着这段文字,心里是什么样的感受?(作者观察细致,对《蒙娜丽莎》的喜爱,达·芬奇画技高超……)
②师:达·芬奇用高超的画技揭示着任务的内心世界,作者王克难先生则用动情的、诗意盎然的语言为我们揭示了蒙娜丽莎那神秘微笑背后的情感。这段话老师也很喜欢,大家听老师读一读。(配乐范读)
③学生配乐齐读。
④是啊,蒙娜丽莎那常人难以企及的神秘微笑是达·芬奇天才想象力的表现,读——
生:“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⑤同学们再读读这段文字,作者仅仅写了想象到的内容吗?(明确并板书:看到的)
生:“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微挑的嘴角……”
指名读此段前四句话,齐读最后一句话。
师: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概括蒙娜丽莎的微笑,你会用什么词?(难以捉摸、神秘……)
四、合作交流:
师:刚才我们重点交流了第5、6自然段,感受着画作的魅力。这篇文章里还有一些语句也表现着蒙娜丽莎的魅力。重点看第7自然段。用一个词来概括:生命力
师:蒙娜丽莎温柔、端庄,笑容神秘,她的美已经超越了时空,超越了国界,属于全人类。难怪作者会激动地说——
出示第8自然段,生齐读:“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我虽然在她面前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分钟,她却在我的心底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她已经成了我灵魂的一部分。
五、回顾整体,揭示课题。
1.下面我们再看看课题,明明是作者欣赏画,为什么课题中要用一个“约”字?
2. “约”(预约、心灵之约……)
六、创设情境,开展小练笔。
1.师:或许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那就是与蒙娜丽莎相约。假如中国政府与法国政府多次交涉,这幅画得以远渡重洋来到我们中国展览,让你担任这幅世界名画的解说员,你会用怎样的语言介绍她呢?动手写一写。
2.学生进行课堂小练笔。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 11
【教学目标】
1、轻声朗读课文,感知大意,感受名画的魅力。
2、学习作者展开想象进行描述的写作方法。
3、了解《蒙娜丽莎》在人类文化中巨大价值,记住艺术大师达芬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设计理念】
略读课文的教学,教学时间一般为一个课时,因此教学内容的取舍尤为重要。面面俱到,只能是蜻蜓点水、过眼烟云;精挑细选,有所侧重,便能以一代十、点石成金。
【教学步骤】
一、相约蒙娜丽莎
(指着板书好的课题,神秘地)蒙娜丽莎是一位美丽的女子,与这位美丽的女子约会,你要显示出自己的礼仪和修养,千万不要惊扰蒙娜丽莎。
请同学们轻轻地读一读《蒙娜丽莎之约》。
哪几个自然段给我们描述了这位美丽动人的女子?(第5到7自然段)
二、亲睹世界名画
1、微笑(她的双唇和嘴角引发人们丰富的想象)
出示:
《蒙娜丽莎》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世界上有多少人能亲睹她的风采呢?
“蒙娜丽莎”是全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她的光辉照耀着每一个有幸看到她的人。
指名读。齐读。
更令人惊叹的是(出示):
大名鼎鼎的戴高乐总统每当心情烦躁时,总会前往卢浮宫欣赏《蒙娜丽莎》,出来后便满面春风,原先的烦恼荡然无存;而蓬皮杜总统则公开承认无法克制对《蒙娜丽莎》的心驰神往之情。世纪伟人邱吉尔晚年有幸亲抚《蒙娜丽莎》时,竟无法控制颤抖的手指。
教师读。
我们不禁要问:《蒙娜丽莎》为何有如此巨大的魅力?她的魅力到底在哪呢?(微笑,永远的微笑,神秘的微笑)
谁来读读写蒙娜丽莎微笑的句子?指名读后出示:
蒙娜丽莎那微抿的双唇,……是那样耐人寻味,难以捉摸。
①这段话中描写蒙娜丽莎微笑的词语有哪些?(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
“矜持”是什么意思?(拘谨,拘束)
②蒙娜丽莎的微笑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还有很多很多,叫人难以捉摸,人们称之为“神秘的微笑”。正是这神秘的微笑,打动了成千上万一睹芳容的人。谁来读读这段话,读出这种神秘。
③眼神和嘴角组合成的微笑,怎么会蕴含着那么复杂的情感呢?作者真的看到了她的情感了吗?(作者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恬静、淡雅、舒畅温柔、略含哀伤、亲切、矜持”这些情感不是作者看到的,而是作者由画面展开的想象。)
④作者这样展开想象去描写有什么好处呢?(想象能让平面变得立体,让静止变得鲜活,这样的描写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名画的魅力,还能使文章更吸引人。)
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作者也展开了想象?
2、面容(脸颊-黑发-眼神-嘴唇-颈项)
读后出示:
她的脸颊泛着红光,……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这段话描述了蒙娜丽莎的面容,哪句话是作者展开的想象?(你会怀疑血液真的在里面流动。)
我们仿佛看到了她一头乌黑的长发,柔和明亮的眼神,真实的嘴唇,更令人称奇的'是颈项里的血液也仿佛在流动,一切似真亦幻。
指导朗读这段话。
3、局部(身姿-服饰-背景)
读后出示:
蒙娜丽莎的身姿和交搭的双臂使她显得大方、端庄。……蒙娜丽莎更加美丽动人。
这段话里其实也有好些地方展开了想象。如“好像沐浴在阳光里,格外明亮动人”,“富有生命的活力”,“衬托出特有的生命力”,“充满幻觉般的神秘感”。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描写,使蒙娜丽莎的形象鲜活起来,也让没见过这幅画的读者们都想一睹“蒙娜丽莎”的风采。
指导朗读这段话。
三、感谢达芬奇
睁大你的双眼,不要眨眼睛,我们来看看这幅世界上最杰出的肖像画。出示“蒙娜丽莎”画作的图片。
(指着画面)所有亲睹“蒙娜丽莎”的人都得感谢一个人。这个人是谁?(达芬奇)是他,让所有亲睹过“蒙娜丽莎”的人产生了丰富的想象,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课文中有两处地方提到了达芬奇(出示):
她,就是诞生于达芬奇笔下,而永远微笑的“蒙娜丽莎”!
达芬奇凭着他的天才想象力和他那神奇的画笔,使蒙娜丽莎转瞬即逝的面部表情,成了永恒的美的象征。
指名读,齐读。
达芬奇不仅仅是一位伟大的画家,还是一位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多才多艺的艺术大师、科学巨匠、文艺理论家、大哲学家、诗人、音乐家、工程师和发明家。
达芬奇简直就是一位传奇人物!课后,同学们可以去查阅一些达芬奇的生平事迹,除了《蒙娜丽莎》,他还有哪些杰出的作品?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相关文章: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12-06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9篇12-09
《蒙娜丽莎之约》说课稿(9篇)12-09
课文《蒙娜丽莎之约》教案(精选10篇)07-23
《蒙娜丽莎之约》语文教学反思03-22
六年级语文《蒙娜丽莎之约》评课稿10-30
《蒙娜丽莎之约》读后感11-07
生态之约作文08-07
花海之约作文08-03
灵动之约作文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