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 篇1
今天,我向大家展示的说课内容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八组“科技成就”中的课文《呼风唤雨的世纪》,如何使学生学懂并学好这篇课文,把作者要传达出的信息灌注到每位学生的心里呢?下面,我就从教材理解、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教学流程以及教学板书五个板块进行说课。
第一板块、我来说说自己对教材的理解:
我觉得这是一篇说明性很强的课文,文章蕴含的信息量很大,语句简洁而不乏生动,贴近学生的实际,可读性非常强。课文指出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能让学生深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科技类的文章注重的是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能够获得一定得知识,或懂得一定的道理道理。学生在学完上组偏向记叙和抒情类课文之后,对此类新鲜的文章形式充满了好奇心。且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与他们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相信他们对本课的学习会抱有浓厚的兴趣。
所以在第二板块中,我基于以上对教材的理解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诸如:会写本课的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地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等教学目标。
由于这是一篇科普类的说明性文章,因此,让学生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是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这篇课文我准备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大致是对课文新的生字词的掌握;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体会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重点学习课文1.2自然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积极性、自主性。”依据新课标和文本的特点,我来着重讲讲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语言简洁、条理清楚地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阅读感受;
2、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3、学习课文中运用的作比较的说明方法
第三板块、我来说说教学教学策略及教法学法: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戈说过:“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我确定本节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所以我采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朗读感悟法
通过有层次、有重点、个性化的朗读,读出课文要说明的一些科技发明对象,使学生产生浓厚的探寻知识的兴趣,实现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2、合作探究讨论法
通过对20世纪科技发展成果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获得更多的科技前沿的信息,增强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养成学生热爱科学、关注科学的习惯.
3、搜集资料法
课文中讲述的科学技术发展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因此我们教师要为学生搭建一座从课内走向课外的桥梁,去搜集更多的相关知识,丰富学生的只是储备。
“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会学生发现真理。”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学生获得知识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主动参与和互相学习,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过程,强调一些学习习惯的养成,在兼容并举中力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合作性、发展性、创造性,从而达到激发兴趣、理解陶情、启迪心智、感悟积淀的四重境界。
第四板块、我来说说教学流程:
我将课文分为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第一个环节,激趣导入,温故知新
课一开始,我和学生先回顾了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听写生字词,学生自查或同桌交换订正,保证学生对基础字词的掌握和巩固。接着请学生齐声朗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同学们,上节课我们知道20世纪是个呼风唤雨的世纪,那它的呼风唤雨到底体现在哪些地方呢?今天这堂课我们就继续来学习和探究科技给我们带来的非同凡响的`变化。这样通过对前面学习的知识的复习,先把学生的记忆思维唤醒,对接下来的学习就比较有利了。
第二个环节,精读感悟,合作探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所以在这一环节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技术的作用,指导学生在讨论中掌握知识。我准备分三个步骤来讲:
1、我先请学生解决上课伊始提出的问题:20世纪的呼风唤雨在课文的哪些地方可以体现?学生大部分都能找到在第4自然段。于是我请学生自由朗读该段,找出具体有哪些科技的变化。(让学生带着目的朗读课文,能较好地避免出现无意识的读的情况,效果往往也更佳。)
2、读完该段,我请学生起来回来问题。文中清楚地罗列了一些科技成果:登上月球、潜入深海、探索原子核的奥秘、电视、程控电话、因特网及民航飞机、飞速火车和远洋船舶等。针对这些科技术语,我请学生先在小组内进行讨论,理解它们的意思。有些实在不懂的词语,则可以再全班交流的时候提出来,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这里,我认为学生对大部分的科技成果都能理解,只有“原子核的奥秘”、“程控电话”等可能存在疑问。这样一个讨论的过程,不仅学生能学会独立思考、互助合作的学习方式,而且增强了生生对话、师生对话。
3、在第二步的基础上,我请学生朗读该段最后两句话,让学生谈谈对“科学在不改变这人类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在改变着人类的物质生活”的理解。学生结合上一句话能够领悟,科技的进步改变了世界,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舒适和方便,这不仅仅是物质方面的进步,更是精神层面的享受啊。
第三环节,回顾历史,继往开来
1、我把自己的疑问抛给学生,带领学生进行思考:“课文中说科技改变了人类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那过去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又是怎样的呢?”学生会用第3段的内容进行回答,于是就自然而然地进入这段的学习。
2、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朗读,让学生自行体会,没有科技的社会里,人们的生活非常的简朴。通过交流讨论,学生可以找出,当时人们的物质生活是“依赖自然的农耕社会。”具体的体现在“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没有收音机,没有汽车”。我请学生想象一下,如果他们生活在那样的社会,生活会是什么样。通过和现实的对比,学生可以想象那种生活的无趣和枯燥。此时我借机反问学生:但是文中提到他们那个时代“顺风耳”、“千里眼”和腾云驾雾的神仙。难道这不是很幸福吗?这样设计就让学生承担起了为老师解决问题的任务,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通过在这段中筛选信息,可以找出,哪些都只是人们的“幻想”,并不是真实的,最多只能作为他们给自己精神上的愉悦。
3、通过第3.4自然段的学习,学生们对过去和现在的科技水平的差异有了一个较好的理解,此时我顺势引导他们这两段的写法运用了怎样的一种方法来写,相信答案很快就能从学生的口中说出。这样就让学生通过课文具体内容的学习掌握了“对比”这种方法。
4、我引导学生:“历史上的人们曾经幻想纷纷都变成了现实,我们现在科技发展的非常迅速,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日新月异。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为我们开启了未来的大门。同学们一起来朗读第5自然段。”请学生谈谈感受,启发他们对学习科学技术的重要性的认识。最后用课文末尾的话作结:在新的世纪里,现代科学技术必将继续创造一个个奇迹,不断改善我们的生活。
第四环节、拓展迁移,大胆想象
在学完了课文后,学生对科技发展状况的热情还未消退,头脑中肯定有很多自己知道的,而文中却没提到的知识。我就给学生提供一个畅谈的机会,让他们先在小组内交流讨论,然后自由发言,可以谈谈自己知道的最新科技成果的相关知识,也可以发挥对未来科技发展的想象,开动脑筋,发挥创造性思维,畅所欲言。(这样可以在本堂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为学生提供一个小的口语交流机会,把课内与课外相融合,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拓展了语文学习的空间,为学生学语文、用语文创设了广阔的舞台。)
第五环节、作业设计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给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学生提出问题,并且带着问题读书,读中解决问题,这仅仅是阅读教学的浅层目标。而带着疑问走出课堂才是创新型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一节好课的结束应该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开始。我布置的作业是:
1、参照课后的“小练笔”,把这篇课文读给爸爸妈妈或长辈挺,请他们说说科技发明带来的变化,再把他们说的写下来;
2、继续去搜集一些科技发展方面的材料,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
第五板块,我来说说这堂课板书的设计
板书是微型的教案,力求简洁清晰,这个板书设计主要是为了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做到一目了然,能够抓住文中的重点词,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领悟中心的作用。
登上月球电视
潜入深海20世纪程控电话
洞察天体呼风唤雨的实际因特网民航飞机
探索原子核高速火车远洋船舶
各位评委,以上便是我对《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课文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肯定存在很多等待改进和完善的地方,恳请各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 篇2
一、教材特点及主要内容:
这是一篇讲读课文。它展示了20世纪的一些科学成就。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的世纪,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
二、选此课文的意图:
一是学习文章的说明方法,提高阅读能力。二是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科学的情感。
三、本课教学的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达到正确读写;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3、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四、本课的教学重点:
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五、教法学法:
将教学方法确定为用朗分析、主题讨论、合理畅想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激发关注科技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六、教学设计过程说明:
第一课时:
1、教学可从解题入手,借助工具书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
2、让学生初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其间穿插生字的认读,力求使学生从整体上了解课文内容,理解课文的思路。初读课文后,可以让学生就文中不理解的词句互相质疑、解疑,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第二课时:我主要彩霞以学生的读、说等实践活动为主,引导学生默读,抓住课文的中心句: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围绕这句话在读中理解为什么说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
抓住体现呼风唤雨的句子进行教学,突出文章的重点段3、4自然段,引导学生围绕20世纪前后,人们的生活变化进行展开讨论。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储备谈一谈农耕社会是臬的社会,神话中的“千里眼”,“顺风耳”和“腾云驾雾”是什么样的本领,猜想一下古时后的人们还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幻想。然后结合自己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近一百年中人们有哪些美好的愿望和幻想变成了现实。
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让学生齐读之后,自由畅想、交流,激起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学习科学、探索科学的兴趣。
最后分析全文围绕哪能句写的达到回应全文。
1、体现了阅读教学从整体到部分,再从部分回到整体的教学思路。
2、既体现了以学定教,又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了解初步的文章的写法融入到课文当中。举事例,作比较围绕哪一句话写的,渗透从读中学写,体现读写结合。
板书设计:反映教材内容,简明扼要,启发性强。
至于教学设计成功与否,还有待于在实践中检验,最后恳请各位领导、老师能够指出教学中的不足,让我早日进步,尽快地走进更加美好的教学境界。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呼风唤雨的世纪》是九年义务四年级小学语文 第7册第8组中的第1篇课文,文章的作者仅用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唤起学生热爱科学、学习科学和探索科学的浓厚兴趣。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语文阅读基本功训练的重点本组课文训练项目及教材的特点,我确定了这些教学目标:
1认识5个生字,能正确朗读16个词语。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能说出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
4.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产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根据课文的内容及本单元对学生的要求,重点: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难点: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课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注意主体的参与,发展思维,培养学习能力,以达到教学目标,使用的方法为:情境教学法、直观演示法、合作探究法,品词析句法、以读带讲法. 2、学法:指导学生运用读、思、划、议、说,同桌互学,小组合作等方法
三、说教学流程:
怎么样教学这节课呢?我采用: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抓住重点,深悟课文—拓展延伸,情感升华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我们齐读课题。课题的意思和文中第一段的意思完全一样,这句话是课文要表达的主要意思。我们一起把这句话写下来,我写在黑板上,你们写在笔记本上。
设计依据: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自然引入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生词,读通课文。
2.默读全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用“”划出来。
(三)、抓住重点,深悟课文。
1.直入中心,引导质疑。(出示:20世纪是一个呼风唤雨的世纪。)这句话自成一段,简要地点明了课文的中心。学生齐读语句,教师引导学生针对这句话质疑。
2、.细读第二自然段。引导学生理解设问句。理解“发明”和“发现”、“一百年”和“上百万年”的区别。
3.指导学生自学第三、四自然段。
自学提示(出示课件):
动笔画画:划出描写人类在上百万年的历史中的生活状态和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发展成就的语句。
用心想想:课文用了什么方法向我们介绍了20世纪人类科学技术成就的,用这样的方法写有什么好处?
理解重点句子:20世纪的成就,真可以用“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形容。
结合第四段内容,进一步理解“发明”和“发现”。(课件出示相关图片)
体会对比的说明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体会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的变化和好处。
学生举出其它的科技成就。(课件出示展示科技成就的图片。)
总结写法和说明方法运用的好处。
4.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1)齐读。思考:你认为20世纪是一个怎样的世纪呢?
(课件出示)20世纪是一个 的世纪。
(四)、 教师总结:
同学们,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要把生活变成科学的梦,然后再把梦变成现实。”要想让我们的梦变成现实,我们小学生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将来长大了钻研科学,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课标实验教材四年级上册第29课《呼风唤雨的世纪》,这篇文章是中国科学院院长 路甬祥先生写的一篇科技类说明文,文章仅用了短短的几百字就清楚地介绍了20世纪一百年间的科学技术的发展历程,展示了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和灿烂前景。
二、说教学目标
针对本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中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日益增加,但他们的认识能力有限,对文字描写的景象难以形成深切体会,这一年龄特征,以及新课标对本年段的基本要求,我将本篇课文安排为两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认识5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理解“呼风唤雨”等16个词语的意思。
2、了解科学技创造的奇迹及威力。
3、感受科学技术发展的惊人速度及变化。 这里,了解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一些含义深刻的词语和句子是第一课时的教学难点
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是
1、品读课文,体会语言简洁,条理清楚的表达特点,能联系生活实际,谈出自己的阅读感受。
2、激发热爱科学的情感以及学习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第一课时的教学流程、设计意图以及教法学法进行具体阐述。
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开端,注重课前的有效预习,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所以我在课前布置学生预习:预习课文勾画自学生字词,标记自然段序号;尝试理解词语,收集的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
课堂教学过程如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的好,能起到架桥铺路的作用,为了引起学生兴趣,我课件播放20世纪出现了新生事物的录像资料,引导学生们说一说,从而引出这些是20世纪出现的,有人就把20世纪称为“呼风唤雨的世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9课。师板书,生读题。理解呼风唤雨和世纪的意思,然后让学生质疑,为什么说20世纪是呼风唤雨的世纪。
这一环节我采用创设情境法导入新课,由课题质疑,带着问题去读,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文本,更能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并要求把预习中勾画的`难读的生字词多读几遍。
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识字和写字在中年级仍然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要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我在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后,就用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词。以检查的形式指名读一读,及时纠正读错的音,并让学生说一说哪些地方该注意?如:哲翘舌音,程、耕、控是后鼻音要读到位等,接着让学生开火车读、赛读、齐读巩固字音。
3、让学生交流汇报识字方法及对生字新词的理解。
4、指导书写难写、易错的字。因为,中年级课标指出通过老师指导,能够掌握难写、易错的字;所以,这一课我就重点指导“幻”这个字,指出这个字要和“幼”比较注意写正确,教师边说边范写,需要注意的笔画用红粉笔写出,引起学生的注意。接着学生练习书写,注意提醒学生养成正确写字姿势,把字写工整、清楚,教师巡视指导。
5、默读课文思考问题。中年级课标中提出, 随着年级的升高,应逐步加重默读训练。因此,我让学生边默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课文主要是围绕那一段写的?每个同学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对文本都会有不同的感受。教师只要进行有效点拨即可,对他们个性化的回答都要给予肯定。对于回答精彩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学生们才会增强自信心。学生们通过默读,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全班交流汇报,引导他们找出课文告诉我们20世纪科学技术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变化。以及课文是围绕第一段来写的,这一句是本课的中心句。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自由朗读、默读的方式先整体感知课文,带着问题读,从而使学生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为后面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三)精读课文第1-4自然段,体会变化。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步骤进行教学:
1、教师范读第1--4自然段,范读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好的范读能引起学生的想象,能带领学生深入文本,激起学习课文的欲望。
2、读一读,想一想。学生进行自由朗读,边读边想: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地方不理解的?并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记号。
3、议一议。学生读完后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阅读感受。
4、根据学生的汇报,我用课件出示重点问题:20世纪有哪些了不起的成就?
生:20世纪使人类的生活发生变化了吗?怎样的变化?
(1)让学生默读3、4自然段想一想在小组内讨论。
(2)学生交流,各自谈感受,教师做引导。
如:古时候的“千里眼”现在有了,如望远镜、视频。它能让千里以外的人彼此看得到,还有一些可视电话也是。如:古时候的“顺风耳”,现在有了,那就是程控电话,它可以让两个相距很远的人很快听到对方的声音。还有手机、录音机都是神话中的“顺风耳”。 如::古代的人想腾云驾雾,没能实现,只能靠幻想,而现在我们可以腾云驾雾了。你只要坐上飞机就可以了。如:以前的人想着飞到月亮上去看看,就有了“嫦娥奔月”的故事。现在我们的飞船已经登陆月球,做了很多实验。
根据学生汇报引导小结后,让学生展示课前布置收集的有关20世纪重大科技发明的文字和图片资料,齐读第三自然段前四句话。
(3)20世纪,人类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变了自身的生活,这变化的速度是如此之快,范围是如此之大,内容是如此之多。引用文中的一句诗来形容课件出示: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引导学生先从字面上来理解是“忽如”说明速度很快。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很多的梨花都开了。 然后联系上下文体会出 20世纪,在整个人类上百万年的历史中是很短的,但是变化是很多、很大、很快的。 指导齐读要读出变化速度之快,内容之多,范围之广。
(4) 第二自然段后泡泡里的“‘发现’和‘发明’有什么区别”这一问题非常值得关注。我先让学生结合已有经验说说二者的区别后就暂且放下,到第四段时又引导学生在具体语境中找出哪些人类登上月球是为了探索奥秘是发现;电视,电话,因特网火车等是发明。这样学生通过说说、读读、找找,主动参与学习,真切、轻松地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
5、用赞美自豪的语气再读课文,把课文美美的读一遍
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读中感悟法,合作交流法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充分读的基础上在读中感悟,在读中交流,在读中让学生把问题提出来,又把问题还给学生,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同学们有大量的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倾听他人的意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总结、延伸
师:20世纪,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进步,使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人们如何评价这个世纪,如今人们还取得了哪些科技成果?我们下节课接着学。同时,也请你准备好需要交流的资料,下节课,欢迎你展示。
这样的疑问,用“激发新疑点”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了从另一个角度去探询的热情,为第二课时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
板书设计。
呼风唤雨的世纪
人类
幻想 现实
千里眼 视频
顺风耳 电话、手机、
腾云驾雾的神仙 飞机
【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说课稿】相关文章: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5-26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7-18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6-11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02-07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集合02-07
呼风唤雨的世纪说课稿范文06-09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03-08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教案02-10
呼风唤雨的世纪优秀作文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