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说课稿
教学内容
《折叠》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下册《数学与生活》的第二节内容。
学情与教材分析
1.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自我发展意识,对与自己的直观经验相冲突的现象、对有挑战性的任务很感兴趣,因此在学习活动的安排上除了关注数学的用处之外,设法给学生经历做数学的机会,使他们能够在这些活动中表现自我、发展自我,初步形成并学会用数学去思考。此外,五年级学生酷爱把自己当成探索者、研究者、发现者,并且往往当自己的观点与集体不一致时,才会产生纠正自己思想的欲望,所以教学内容在难度上应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鼓励学生间相互评价、相互提问,营造出互动的学习气氛,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是从学生生活周围熟悉的物体入手,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展开图形的关系,不仅要让学生了解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展开图形围成,还要让学生明白立体图形可以通过不同的展开方式形成平面图形,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自己动手操作,经历和体验图形的变化过程,使学生了解研究立体图形的方法,同时也为平面几何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经历折叠和展开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过程与方法:通过想一想、画一画、做一做、练一练等操作活动发现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能正确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经历展开与折叠的过程,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
判断平面展开图所对应的简单立体图形。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分析
根据本节课教学的总体构想,结合学生的实际,制定以下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自主合作→主动探索→延伸训练→小结归纳→布置作业
一、想一想
出示教科书第38页的图形,并让学生观察图形。按虚线折叠成一个封闭的立体图形,它的形状像什么?(学生小组交流讨论,合作,教师引导学生先想象这个平面展开图折叠以后像什么。)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合理的引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来。
二、画一画。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这个问题进行拓展,首先将附页3图1中的各个图形标上号码,长方形从上到下依次为1,2,3,4,5,左边的五边形为6号图形,右边的为7号图形。然后,提出问题:
(1)与图形6相对的是哪个图形?
(2)和图形1相对的是哪个图形?借助想象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通过折叠后的小房子来确定天窗和门的位置,然后在平面图上画出来(天窗可以在平面图中上数第二个或第三个长方形内,门可以在第一个或第四个长方形内,也可以在两边的五边形内。)
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也让每个学生动手,初步建立学生的空间观念,唤起他们的学习欲望。
三、做一做。
动手操作,将附页3图1剪下,按虚线折叠后,形状是一座小房子。
提出问题:你画的天窗和门的位置合适吗?
设计意图:问题的提出主要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后主动思考的意识。
四、试一试
让学生计算出小仓库的实际占地面积。
一个小仓库的形状就是你叠出来的样子,而它各边的实际长度是图中相应长度的100倍。这个小仓库的底面积是 平方米。
设计意图:通过这一环节的训练,主要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开拓学生的思路,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把学生对图形认识由直观感知提升到理性思维的层面.
五、练一练(课件出示)
1、第39页第1题。
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作出最初的判断,然后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并交流,得出结论。
2、第39页第进一步让学生体会立体图形和它的平面展开图之间的对应关系,允许学习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解决问题。
3第40页第三题学生独立动手完成,教师课件演示。
设计意图: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掌握本节课所要学的内容,学生急欲需要寻找一块“用武”之地,此时适当的巩固性、应用必不可少。通过习题的.解答,让学生利用已学知识,作出解答,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渴望和信心。
六、教师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这节课的目的是希望学生通过想象、动手操作,得到关于平面展开图通过折叠得到一个简单立体图形的过程,及平面展开图与立体图形的对应关系,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表达能力。
七、布置作业
课后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做一个你喜欢的立体图形,并在班上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以致用,巩固提高。
设计思路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是空间与图形学习的一个重要课程目标。空间观念的发展依赖于学生的实践操作活动,而操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不可少的途径,因为本节所涉及到的立体图形和平面展开图的研究方法有很强的操作性,因此,本节课的教学,我把着眼点放在如何“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获得知识。从学生以有的认知知识出发,以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突破重难点。由教师创设情境,启发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探索,交流讨论,对比分析等探索活动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动态演示出展开与折叠过程中,让视觉、听觉、触觉等许多器官协同参与活动,使学生有较多的机会通过丰富的图形符号感知及实物操作的探究活动,不断丰富归纳和类比的经验,使空间观念得以形成和巩固。随着学习的进行,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可以要求学生先思考想像,然后通过动手操作来验证学生对图形的空间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