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严》小学语文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简介
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第2单元的《尊严》是一篇略读课文。本课写的是美国煤油大王哈默年轻时的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在路上,他饥寒难忍,但是他拒绝了送到眼前的食品,理由是他不能白吃人家的食物,从这件事可以领会到,只有尊重了自己,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引导学生从年轻人样子容貌形状、行动和语言的句子中,领会到年轻人有抱负的思想;从杰克逊大叔对女儿的发言中,了解到这种自负的难得,是本课讲授的重点和难点。选编这篇课文的目标是进一步训练学生从内容中领会尽想的本领,同时使学生从哈默的故事中受到教育,树立自负、自强、自主的精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本课四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运用“从内容体会思想”的方法,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会人物的品质。
3、情感目标:从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里体会到年轻人自尊的品格,从中感受“自尊者自立”的道理。
二、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处在向高年级过渡阶段,应该逐步掌握阅读方法,形成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四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易形成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这些对学习本课都是十分有利的。
三、教法与学法:
基于教学目标的制定和重难点的提出,结合《新课标》理念,采用自读感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等教学法,努力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新型语文课堂。始终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伙伴的教学理念。
四、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
1、同学们,听到过这么一句话吗?“天有不测风云,人有祸福旦夕”。自然界它会给我们带来丰收和喜悦;可有时它也会给我们带来无情的灾难。(课件)
(1)1959年至1961年我国发生了建国以后最严重的一次旱灾,无数人因饥饿而死亡。
(2)1995年,尼加拉瓜发生火山爆发,使数千名灾民流离家园。
(3)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海域发生了地震并引发了海啸,遇难人数几十万,无家可归的人不计其数。
2、各种灾害过后,面对废墟与荒凉,灾民们饥肠辘辘。看着颗粒无收的田地饥肠哭无泪。除了排成长队,等待救济,他们无计可施。同学们,假如你是一十饥肠辘辘、筋疲力尽的逃难人,有人将食物送到你面前,你会怎么做?(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可是有一个年轻人他没有这么做,这究竟是为什么呢?读完《尊严》这篇课文,你就知道了。板书课题:尊严
(二)自学质疑
l、自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根据阅读提示自由读书感悟,勾画出描写年轻人神态、动作、语言的句子,想一想,从这些句子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同桌相互交流各自读懂的和不懂的问题。
3、质疑问难。
(三)小组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l、小组合作学习。重点通过年轻人的神态、动作、语言,想象他当时的心理活动,体会他自尊、自强的精神。学生在朗读中提出不懂的问题,如食物摆在年轻人面前时,从他说的话里,你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吗?当听说“没活”时,他也会怎么想?当听杰克逊大叔说要他捶背时,他又会怎么想?学生提出问题后再进行朗读。
2、说一说、演一演、议一议(课件)
(1)说一说:让学生自由说出文中自己最喜欢的语句或感受最深的地方。
(2)演一演:在学生自由畅谈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和欣赏即兴表演“对话”部分。
(3)议一议:为什么杰克逊大叔对女儿说:“别看他现在什么都没有,可他百分之百是个富翁,因为他有尊严?引导学生放开讨论,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并联系实际说说自己的体会。
(四)交流收集有关“尊严”格言(课件出示)
尊严就是拒绝乞讨;
尊严就是以自尊赢得别人的尊敬;
人必自敬,然后人敬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
(五)延伸拓展:(课件)
1、模仿格言的写法,拟一条自己的人生格言。
2、课外找一找有关表现一个人有尊严的小故事来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这样的板书设计既简明扼要,又重点突出。
(以上几个步骤的设计,为学生创造了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张扬了学生的个性,实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构建了课内外联系、校内外沟通、学科间融合的语文课程体系,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自主的发展平台。)
【《尊严》小学语文说课稿】相关文章:
小学语文《为了他的尊严》说课稿12-11
小学语文《为了他的尊严》说课稿10-25
尊严说课稿08-19
尊严的说课稿10-30
尊严的说课稿03-31
《尊严》说课稿04-19
尊严说课稿11-26
尊严说课稿11-06
尊严的说课稿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