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劝学说课稿

时间:2020-10-26 17:04:2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

  荀子劝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

  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1、导入:以《花未眠》中“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入手,引出人不能因为能力有限自然美无限就停止审美,停止审美意味着死亡的结论,使他们更深刻的明白,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自然导出新课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舆、跬步、骐骥、锲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5、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6、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7、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荀子劝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去学习。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他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对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帮助。《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

  二、基于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首先说教法:学生通过前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其次说学法:

  1、让学生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自问自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正确并流利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借助工具书,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理解文意。

  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句读准确,字正腔圆,流畅,并熟读成诵。

  五、说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说教学流程:

  结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还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设计的导语是:

  (二)荀子简介

  (三)解题:“劝”的意思为鼓励,劝勉,在文中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四)接下来我将以三个活动贯穿本堂课,用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掌握和深入学习。

  活动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虚词,疏通文意。具体操作如下:

  1,听录音,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错误,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并强调易错的字词,如槁暴,輮以为轮的輮,金石可镂的镂等,并趁机让学生释义。最终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在黑板右侧板书重点字词)

  活动二,四人小组合作制定本文提纲,明确文本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大部分同学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既学习是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停止的。进而提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论点出现的规律,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

  2,根据以上结论,四人小组合作,自列提纲,充实论据。明确学习的意义是用了四个比喻句,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句,方法态度用了十一个比喻句。

  带领学生以学习的意义四个比喻为例,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

  找出蓝——青水——冰直木———轮木——直金——利(并板书)

  上面提到的前两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后两个是改变自己。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对“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的学习,并由学生补充完整板书。

  3,由此得出本文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并提问学生:比喻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可以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七、说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现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处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八、说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研讨与练习。预习新课。

《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相关文章:

荀子劝学拼音版04-11

荀子《劝学》学生读后感12-08

荀子劝学篇读后感04-06

荀子《劝学》读后感(3篇)12-13

荀子《劝学》读后感3篇12-13

荀子劝学读后感2篇09-26

荀子劝学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11-11

荀子《劝学》韩愈《师说》比较阅读附答案11-09

荀子的名言02-15

关于荀子的名言03-25

论文-AI自动生成器

万字论文 一键生成

输入题目 一键搞定毕业范文模板
AI原创 低重复率 附赠査重报告

点击生成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荀子劝学说课稿范文

  荀子劝学说课稿1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主要是先秦诸子散文,其篇目的顺序安排也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定,前面两篇分别是孔子的《论语》和《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而《劝学》则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讲述了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为什么要选择这篇呢?首先,荀子是继孔孟之后先秦儒家学派的最后一位代表人物,而且,《劝学》是荀子对学习观的理解,所以放在这个位置,对于已经熟悉高中学习方式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

  基于此,我确立了本文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重点文言知识,积累文言词汇。实词如:劝、中、就、假、绝等等,虚词如:而、焉、以、其、之。

  (2)掌握比喻论证的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根据这些教学目标我确立了本文的重难点:

  1.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理解比喻的含义及其内在联系。

  二、说教法:

  学生通过前一单元的文言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我所教授的班级中有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地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句式活用、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饿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4、在授课的同时注意提醒学生背诵课文的技巧。

  三、说学法:

  由于初高中对文言文的掌握程度的要求有所不同,高中要求得更深,所以,这对于部分学生特别是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来说,听不懂,看不懂的挫折感可能会更加严重,这时候,学生只有从教师身上得到肯定,才能建立起自信心,也才能调动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另外,学生的年龄层决定了他们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的特点,所以,在学生的学法上我设定:

  1、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更多的学生发表见解,并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

  2、学生在学习本文时将遇到一些知识障碍,如“虽有槁暴,无复挺者,鞣使之然也”生词比较多,又是判断句式,学生比较难于理解,所以教师更做好点拨工作,首先让学生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尝试翻译重点句子,从而教给他们处理这类问题的能力。

  3、学会辨析词义,并对重点字词的意思进行归纳总结。

  四:说教学程序

  布置预习:预习《劝学》,找出比喻句,思考每一段的比喻句的含义和它们的内在联系。

  1、导入:以《花未眠》中“人感受美的能力是有限的”入手,引出人不能因为能力有限自然美无限就停止审美,停止审美意味着死亡的结论,使他们更深刻的明白,学习不能因为没有止境就停止学习。自然导出新课

  2、解题。包括:

  (1)、“劝”的意思为鼓励,并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中的句子(国人皆劝),起到统领全文的作用。

  (2)、荀子简介,复习孔子和孟子的相关知识。

  3、听磁带并对照注释,正字正音。主要有:輮、槁暴、舆、跬步、骐骥、锲根据预习,学生对不理解的字词进行质疑,其他同学答疑,教师进行点拨。

  4、找出第二段中的五个比喻句,并分析其含义和内在联系。“青,取之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輮木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说明事物经过一定的变化可以得到提高和发展,并且能够改变原来的状态。

  5、约五分钟时间给学生按照论证过程尝试背诵。

  6、仿照第二段的分析方法,尝试以相同的方法分析第三、四段的比喻句的内在联系7、归纳:本文的设喻有什么特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情或现象作为喻体设喻方式多样(类比、对比、正面、反面)设喻与说理结合紧密,形式十分灵活

  7、总结:《劝学》以“劝”字统领全文,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三个角度说明了“学不可以已”的论点。

  五、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散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出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荀子劝学说课稿2

  一、说教材

  《劝学》是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三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是《荀子》的开篇之作,主要论述了学习的`重要意义,劝导人们以正确的目的、态度和方法的去学习。也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如果他们能很好的掌握课文的深层含义,对他们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文言文的信心有很大帮助。《高中语文教材大纲》要求我们:继续熟悉常见的文言实词的一般用法,了解常见的文言句式,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而本文又是一篇文言文阅读课文,从文体上讲,又是一篇典型的总——分式议论文,所以,这篇文章的教学既要担负起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的任务,又要把在精读课中学到的知识延伸,能力迁移,形成基本技能的双重任务。

  二、基于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荀子》及相关知识,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显文言文,理解重点词句含义,以及初步的研究分析能力。

  (2)掌握背诵的技巧。

  3、德育目标:了解学习的意义、态度和方法,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观。

  三、说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学习本文以喻代议、寓议于喻的设喻方法。

  四、说教法、学法

  首先说教法:学生通过前一个单元的文言文知识的学习和积累,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基础,而且大部分学生已经能够在教师的点拨下较准确地分析文言文的各种特殊现象,比如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古今异义等,所以拟定采用以学生自读和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突破重难点。主要的教学设想是:

  1、抓住学生好新好奇的特点,利用幻灯片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使其集中注意力,并激发其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从教育学的角度来讲,以思维训练为中心,通过提问、讨论、学生质疑学生答疑、教师点拨的方式授课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解决文字障碍,并掌握文言知识,特别是重点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3、以文章的脉络为基础,在自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在每段中找出比喻句,并引导学生得出比喻的含义和他们的内在关系,把教师的认知结构轻松转化成学生的认知结构。

  其次说学法:

  1、让学生学会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自问自答,培养学生学会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正确并流利使用工具书的方法。借助工具书,学生能够更好更快的理解文意。

  4、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地方:句读准确,字正腔圆,流畅,并熟读成诵。

  五、说课时安排:两课时

  六、说教学流程:

  结合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的确立,把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还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设计的导语是:

  (二)荀子简介

  (三)解题:“劝”的意思为鼓励,劝勉,在文中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

  (四)接下来我将以三个活动贯穿本堂课,用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合作探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完成对文本基本内容的掌握和深入学习。

  活动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解决重要实虚词,疏通文意。具体操作如下:

  1,听录音,学生正音正字。

  2,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3,同桌互读,互相纠正错误,以此保证每个学生都能熟练的朗读课文。

  4,指名朗读,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字音和句读。并强调易错的字词,如槁暴,輮以为轮的輮,金石可镂的镂等,并趁机让学生释义。最终达到疏通文意的目的。(在黑板右侧板书重点字词)

  活动二,四人小组合作制定本文提纲,明确文本的论点、论据以及论证方法。

  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画出表达作者观点的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作者要表达的主要观点。大部分同学可以找出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既学习是不能因为任何理由停止的。进而提问,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的?

  明确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和方法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由此可以引导学生总结论点出现的规律,一般出现在段首或段尾。

  2,根据以上结论,四人小组合作,自列提纲,充实论据。明确学习的意义是用了四个比喻句,学习的作用用了五个比喻句,方法态度用了十一个比喻句。

  带领学生以学习的意义四个比喻为例,要求学生找出本段论述的事物及其特点。

  找出蓝——青水——冰直木———轮木——直金——利(并板书)

  上面提到的前两个比喻都论述了学习的意义在于提高自己,后两个是改变自己。从论证思路可以看出,本段可以分层:①人只要不断学习,就能得到发展、提高;②人只有博学,才能增长知识,培养品德,锻炼才干,即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用同样的方法,四人小组合作完成对“学习的作用”和“学习的方法态度”的学习,并由学生补充完整板书。

  3,由此得出本文的论证方法是比喻论证。并提问学生:比喻论证有什么好处?

  明确:可以让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七、说教学设计依据:

  通过学生的讨论、质疑和答疑,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这样循序渐进,能发现重难点,使其迎刃而解;又有利于学生从大处入手,品味细微知识,并形成好的阅读习惯,逐渐形成一个学习系统。

  八、说课后作业:

  背诵全文。研讨与练习。预习新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