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的说课稿

时间:2022-06-25 23:20:45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有关于陋室铭的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那么优秀的说课稿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于陋室铭的说课稿,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于陋室铭的说课稿

  陋室铭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陋室铭》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借“陋室”抒发作者的情怀,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贯穿全篇,极力抒写“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给人以隽永畅达,丰姿绰约的气韵。

  2、教材所处地位和作用

  《陋室铭》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材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联系生活,着重培养一般的阅读能力,课文按照其反映的生活内容编排。第六单元学习五篇文言文和五首诗词,反映的内容为古代生活。《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新教学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在“教学内容和要求”第一部分“阅读”中明确规定: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新大纲规定古诗文的比例由原来的20%上升为30%,强调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学习,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其语文能力。本单元集中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词,目的是让学生在第一册学习古代诗文的基础上掌握鉴赏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材料,提高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教学目标

  根据新大纲要求,结合该课的特点以及所教班级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①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刘禹锡,记住其所处时代及文学地位;认识生字、新词;熟读背诵全文。

  ②基本能力目标:能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内容;掌握赏析古代诗文的基本方法:反复吟诵──疏通文意──品析语言。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祖国古代文化的兴趣,提高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

  4、教学重点与难点

  该文为脍炙人口的骈体文,句式整齐而变化有致,音韵和谐,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是体现朗读音乐美的绝佳材料。再者,该文抒写作者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这含而不露的思想感情不读难以领悟。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重点确定为:反复诵读全文,体会其感情内涵;指导方法,当堂背诵全文。

  古诗文是我国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极讲究铸字、炼句,力求“以一当十”,“一字传神”。引导学生在诵读中反复推敲、细加揣摩文中的妙言佳句,不仅能提高他们遣词造句的能力,而且能不断提高其审美情趣。品析语言是赏析古代诗文的关键一环,而学生却难以把握。因此,我把该文教学难点确定为: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找出自己最喜欢或认为用得最精妙、传神的词、句细加品析并作简要批注。

  二、说教法

  新大纲在“教学中要重视的问题”中明确指出: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地训练技能,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要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尤其是启发式和讨论式,鼓励运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

  据此,依照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突出诵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法。

  “教学千法读为本”,学习文言文必须重视诵读。突出诵读并不是一味地读来读去,而是要注重指导诵读的方法,突出层次,由易到难诵读全文,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确。二是读出节奏。三是读出感情。

  2、创设情境,自主探究的教学法。

  布鲁纳认为,教学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的过程,要求学生利用所给定的材料,主动地进行学习,强调要自我思考和探索事物,亲自去发现问题的结论和规律,成为一个发现者。因此,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一种探究和发现的教学情境,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搜集,分析和判断,从而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

  3、模仿创新,以读促写的教学法。

  对初一学生来说,写作还处在模仿阶段,所以该课采用读写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模仿中创新,提高其阅读和写作能力,体现学以致用的教学思想。

  三、说学法

  教育部出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教学过程”中明确指出: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的学习。据此,教学该课,我确定了以下学法指导及能力培养:

  1、圈点批注学习法。

  指导学生运用圈点符号和批注方法来研读课文,边读边思,及时记下转瞬即逝的心理感受和思想火花,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2、自主探究学习法。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学生学习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学习的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在该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寻疑式”探究和“品味式”探究的方法疏通文意,品析语言,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法。

  采用独立探究与合作学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同伴之间的积极相互影响提高自主探究式学习的有效性,并共享资源与成果。

  四、说教学程序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用具:⑴计算机多媒体 ⑵运用PowerPoint制作的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学习内容产生的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

  唐代著名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是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作者作铭自励,抒写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格调高雅,意境隽永。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共同赏析这篇久为传诵的名文。

  (二)解释题目

  (出示课件1:题解── 陋室,室名,即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读来琅琅上口,易记易诵。)明确了题目的含义,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全文。

  (三)品味赏析

  1、反复吟诵

  此程序的设计是要学生养成反复诵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

  诵读文言文不同于其它文章,我注意指导学生诵读的方法,突出层次,力求达到诵读的三种境界:一是读得准确。 达到这一朗读最基础的层次,关键在于随时正音。二是读出节奏。要达到这一层次,关键在于方法的指导。三是读出感情。这个较高的朗读层次则需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达成。具体设计如下:

  ①学生各自朗读全文,划出读不准的字。

  ②教师范读,学生标注生字读音。

  ③学生齐读,力求做到读准字音。

  ④教师指导,把握轻重缓急,读出节奏。

  对于本文的朗读,仅做到读准字音远远不够。本文使用了大量骈句。(出示课件2 :骈句──相接的两句话字数相等,意思相对。)正确朗读骈句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体会节奏、韵律的音乐美。怎样朗读骈句呢?(出示课件3 :朗读骈句:一要注意节奏。三字句一般为12 式; 五字句一般为212式或23式。分别举例。二是韵脚要适当拖音。列出韵脚。三是相邻的两组骈句间要较长停顿。举例。)

  ⑤教师范读,学生听读,体会节奏、韵律的音乐美。

  (出示课件 4:显示全文内容,句中节奏用斜竖线标出,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下加点,表示要适当拖音,两组骈句间有长停符号。教师伴随舒缓优美的古筝朗诵全文,学生听读。)

  ⑥学生自由读,竞赛读,反复练习。

  2、疏通文意

  此程序的设计在于让学生自主学习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词句,养成随时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我引导学生采用“寻疑式”探究和集体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法。具体设计如下:

  ①独立疏通,提出疑问。

  要求学生首先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试着说出每句话的大概意思,说不通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准备质疑。

  ②集体交流,合作达标。

  要求学生当堂提问,集体交流,解决疑难,解疑后批注。

  ③学生自测,记忆巩固。

  (出示课件5:显示文中重要句,关键字、 词已加上着重符号。学生说出加点字、词的含义,根据自测情况着重记忆。)

  ④朗读全文,体会文意。

  ⑤教师设疑,学生回答。

  本文题为陋室,可结尾为何说陋室不陋,文中哪句话回答了这一问题?说出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全文的主旨句,可它并未出现在文章开头,作者是怎样引出这一主旨的呢?读前三句,说出大意并作简要分析。

  课文是如何来表现“陋室不陋”这一主旨的呢?读中间四句,说出大意并作简要分析。

  最后三句作者以古贤居室自比,引孔子语巧结全文。这是文章的难点。学生思考、讨论后,我适时点拨:作者以古贤自比,一个是隐居南阳而胸怀天下,后出山辅佐刘备,在政治上功效卓著;另一个是在简陋的屋子里写下著名的《太玄经》,在文学史上成就斐然。作者以他们为楷模也表明他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最后引孔子语结束全文,含蓄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⑥表情诵读,体会情感。

  要求学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饱含感情地诵读全文,体会作者身居陋室却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

  3、品析语言

  此程序的设计意在引导学生在反复吟诵的基础上,反复推敲,细加揣摩文中的妙言佳句,提高其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我引导学生采用“品味式”探究的方法。具体设计如下:

  ①反复诵读,挑选自己最喜欢或认为用得最精妙传神的词、句细加品味并作旁批。

  ②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独立品析所得。

  ③挑选小组代表发言,各抒已见,共享成果。

  (四)小结全文

  为使学生对全文内容有一整体认识,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语:全文寥寥81字,共九句,前四句设喻引题,颂扬陋室。中间四句通过描写陋室清幽环境及其人物交往、生活状况,极力表现“陋室不陋”。最后三句以古贤居室自比,引孔子语结束全文,再次含蓄表达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志趣。

  (五)背诵全文

  引导学生抓住提挈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按四层意思,理清文路,快速背诵。

  (六)能力迁移

  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居室(无论是有自己独居的小天地,还是和家人或亲戚、同学合住一室)最值得骄傲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此程序的设计在于联系学生生活,联系语言运用,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而使文言文教学生动活泼起来,并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附:板书设计

  (出示课件5)

  陋 室 铭

  刘禹锡

  斯是陋室 诸葛庐

  → →何陋之有

  惟吾德馨 子云亭

  主旨 托物言志 类比

  陋室铭的说课稿2

  一、眼中有文本,突出教材核心地位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教读课文,它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熠熠生辉。文章采用托物言志的写法,通过对陋室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文章短小精美,对偶工整,虚实相生,言志如诗,韵味如歌。学习这篇文章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文言阅读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二、脑中有目标,彰显文本德馨主题

  新课标对初中阶段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本单元教学要求有:在反复诵读中领会文章丰富的内涵和精美的语言,并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又根据文本特点及学情,我把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了解“铭”的特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诵读品味,理解文章内容及写法;自主合作探究,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句,熟读成诵。

  2、教学难点: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节操情趣,确立高尚的志趣追求。

  三、心中有方法,培养合作探究意识

  (一)教法

  1、朗读法

  2、点拨法

  3、多媒体辅助法

  【设计理念】“朗读是解读文言文的.金钥匙”,本课中,我把朗读教学贯彻到课堂始终,辅以适时点拨、多媒体手段,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二)学法

  1、圈点批注法

  2、诵读品味法

  3、合作探究法

  【设计理念】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学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本节课,学生运用圈点批注法研读课文,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琅琅书声中,品味,理解,感悟。并运用自主、合作、探究法解决难点问题。

  四、胸中有流程,达到授之以渔效果

  本节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采用“探究式”学习方法,通过由表及里、逐层深入的探究,达成教学目标。我安排了以下五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走进陋室

  伴着悠美的古典乐曲,多媒体播放“梅”、“竹”、“松”的画面,教师吟诵经典诗句导入新课,然后教师破题,介绍铭文特点。

  【设计理念】导语重在营造氛围,引领学生进入情境。所以,导入时诗句的点缀既营造了课堂典雅的氛围,又激发了学生与文本对话的欲望。

  (二)朗读感知,踏访陋室

  在此我安排了四读蓄势:

  1、初读(教师范读;学生自读;找出韵脚,男、女生接读)

  2、译读(学生运用“替、留、调、删、补”的翻译方法,借助注释、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

  3、疑读(学生质疑,师生共同探讨。)

  4、畅读(学生流畅的读文后,积累重点文言词句。包括:一词多义、重点语句的翻译等)

  【设计理念】《课标》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本环节注重朗读方法的指导,由易到难,突出层次。学生通过四个步骤的读,丰富了文言知识积累,感知了文本内容,提高了学习文言文的能力,也为进一步品读文章,赏析课文亮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美读品味,欣赏陋室

  1、理内容

  学生品读探究:

  ⑴ “陋室”“陋”的理由。

  ⑵ “陋室”“不陋”的理由。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明确:

  ①环境雅 ②情趣雅 ③心志雅

  2、悟主旨

  (1)文章哪句话能统领全篇?

  (2)教师补充介绍《陋室铭》的写作背景,学生讨论室主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3、明写法

  作者写陋室有何用意?(托物言志)

  【设计理念】“非读无以训练语感 ,非读无以激发美感。”本环节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和品思结合的方式,品尝语言文字的奥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赏文赏情明写法,边读边思悟其间。既让学生深入领悟了文本内容,又培养了鉴赏能力。

  (四)探究感悟,话别陋室 此处插入【课堂实录】

  以“刘公,我想对你说……”为开头说一段心里话,畅谈感受,话别陋室。

  【设计理念】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 “对话”中,感悟到更多的语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从而获得思想的滋养、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学生无数的体验、奇思妙想纷至沓来,从而轻松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

  (五) 积累名篇,铭记陋室

  学生赛背课文,积累名篇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要让学生重视积累,养成博闻强记的习惯。有时读懂一篇文,读破一片心,或许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让学生牢记铭文,慢慢地去品。

  附:板书设计

  陋 室 铭

  刘禹锡

  环境雅

  陋室不陋 情趣雅

  心志雅

  托 物 言 志

  【设计理念】本节课在学生探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这样的板书设计。它是课堂教学的“眼睛”和“灵魂”,是整个教学内容的高度浓缩,也是学生学习思路的精炼再现。

  五、课后谈收获,总结教学得与失

  教学过程,就是引导学生沿着文本语言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精神境界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情感的过程,同时也就是文本语言积淀为学生素养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才是真正的主人。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式学习,读中培养语感,品中揣摩美词,悟中升华心灵,学生的素养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提高,我感觉本节课是成功的。

  1、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爱好,继续培养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感、健全的人格。

  2、学生在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时,有些讨论会偏离中心,教师应适当的调整讨论的进程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效率。

  3、今后教学中继续凸显“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特别是文言文教学,只有真正落实到“读”,学生才能够理解文章。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恳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

  陋室铭的说课稿3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介:《陋室铭》是苏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这是一篇优美的抒情短文,本文通过赞扬简陋的居室,表达了作者不慕荣利,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不求闻达,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全文只有9句,81字,但以其立意鲜明,构思精巧,韵味深长而脸炙人口,流传百世,显示了它永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及依据: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显易懂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教材自身的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掌握文言常用实词,翻译并背诵全文。

  2、技能目标: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3、情感态度目标:理解作者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用时代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观评价古人。

  (三)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及依据:本文篇幅简短,语言优美,音韵铿锵,读起来充满音乐美,学生也会很爱读,因而我把多形式的朗读及当堂背诵定为教学重点,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另一方面又可达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效果。我还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为教学重点和难点,因为这对正在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初二学生而言很有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我班是个学习成绩较好的班级,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对文言文的知识有一定的积累,也形成了较好的阅读习惯。对古诗文的诵读训练以往也进行过,但学生掌握得不太好,因而加强朗读训练,形成良好的语感也就成为必要。前一个单元刚学习完,学生对托物言志的写法的掌握估计不会太难,但需要巩固学习。

  三、说教法学法

  我的教学设计理念是:张扬师生个性,突出学生主体,重视学生感受,强调朗读品味,渗透学法指导,实行合作探究,加强能力培养。在这理念的指导下,我采用导读教学法和提问朗读教学法,并指导学生用以读会意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来学习本课。

  四、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三分钟屏幕展示“教学目标”这一设计,从教的方面来说,它具有“导向作用”(《当代目标教学》张 雄)让学生一起来掌握教学要求,有利于达到教学目的;从学的方面说,它具有“激励作用” (《当代目标教学》张 雄)解决什么问题,达到什么要求,目标明确便于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故事导入并解题:上课之前我为学生讲述本文的作者——唐代诗人、哲学家刘禹锡的故事。唐顺宗时,刘禹锡热心于政治革新,得罪了不少当朝权贵,失败后被贬到和州当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夏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禹锡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撰写了一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争思辩”,他的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策知县又将他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禹锡见到此景,又作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气得脸都发青了,干脆将刘禹锡的房子调到城中一间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连搬三次家,刘禹锡想,此人欺人太甚了,便愤然提笔写下一篇文章,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哑口无言,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陋室铭》。(屏幕显示两幅对联)解题:陋室,简陋的屋子。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文体一般是用韵的。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这个故事的导入,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而且也使学生的情感受到了感染熏陶,为下面理解作者的情怀创设了良好的情境,正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三)初读——感受语言美:针对“铭”这种文体的语言句法特点,我除了要求学生大声读,读正确,读流利外,还特别引导学生从用韵和讲究修辞方面去充分体会本文语言的节奏美和音韵美。朗读前的这一指导,十分必要,充分体现了教书重在“授之以渔”,学习重在掌握学习方法的教学理念。

  (四)再读——了解内容:在学生齐读课文,形成完整印象后,要求学生细读课文,也就是学生自行对照课文注释,查阅工具书,读懂课文。在这过程中,学生可质疑,由学生提出问题,然后尽量让学生讨论解答,达到疏通课文字词的目的。这一设计,在于训练学生运用工具书的能力,也有利于养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学生的自主阅读,交流合作,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原则,符合新的语文课程理念。在这个环节中,老师不是强硬灌输,包办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问不讲,而是发挥主导作用,提醒学生掌握一些重点词句,如:“名”、“灵”、“上”、“入”、“鸿儒”、“白丁”、“丝竹”、“劳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屏幕显示重点词句及意思)。

  (五)三读——领悟内涵:先要求学生边听教师背诵课文,边想像陋室中的画面,体会作者感情,然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启发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用抑扬顿挫的语调,读出感情,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最后在理解文章寓意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教师范读,一方面让学生弥补自己朗读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受到强烈的感染和影响,加深对文章的理解。让学生想像画面,重在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新能力,爱因斯坦曾说过:“想像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而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朗读,则是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也便于创设融洽的教学氛围和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读是思的基础,思是读的途径。在这一环节中,我还设计了下列几道思考题让学生讨论:(屏幕显示思考题)1、在读的过程中,你认为哪两个句子最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你会用什么语气来读?(“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孔子云:何陋之有?”)2、“德馨”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你们想像的画面,用文中的句子回答。(“苔痕……劳形”)3、作者居于陋室却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满感情地描绘陋室,可见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高洁傲岸,安贫乐道的人)4、处在今天这个充满竞争的商品经济的社会中,我们如何看待作者的这种生活态度?(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表见解,教师引导学生择善而从)。5、作者的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没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通过对陋室的情景的描绘体现出来,这是什么写法?(托物言志)。这个环节的实施,我主要采用提问朗读法,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有关语句,学生寻找有关语句的过程,就是学生阅读的实践过程,也就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过程,这是新的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我还鼓励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进行讨论探究,促进学生对话,让思想在碰撞中产生,知识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说过这样一句话,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我们交换后,各自还只是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交换之后,我们则有两个思想。这是我设计这一环节的理论基础。

  (六)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自行设计板书,目的在于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效果,也有利于加深记忆。

  (七)迁移练习(课后作业)让学生借鉴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用一段话来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尽量做到语言优美。通过此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 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的说课稿4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陋室铭》是语文出版社七年级下学期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它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属讲读课文长期以来,都是初中语文的教学内容,因为此文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作者通过对居室环境的描写、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2、教材的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诵读并背诵课文,掌握文意,重点掌握相关文言实词。

  b、技能目标:认识“铭文”特点,理解短文的寓意,体会托物言志的手法。

  c、情感目标:通过理解作者那种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重点难点:

  a、朗读、背诵文言文

  b、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c、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二、说学情

  初一的学生刚刚接触到文言文的学习,虽然有了一个学期的学习文言文的体验,但他们还是觉得文言文比现代文难学,因此本节课的教学就从朗读入手,让学生从朗诵中感受到此文的独特之处。从而获得学习古言文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进而进入到背诵、理解等学习活动中来。

  三、说教法

  据课改理念,本课我主要采用情景导入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他们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四、说学法

  因为此文比较浅显,可让学生借助工具书和注释,自主阅读,然后进行合作探究,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在理解学习时,采用合作探究的方法,这样有利于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五、说教具

  在教学时运用多媒体教学,还可适当运用简笔画,几笔句勒出陋室的外形。

  六、说教学过程

  1、用故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介绍作者及背景

  孟母三迁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唐代的文学家,哲学家、政治家刘禹锡也曾三迁过居室,大家想知道吗?

  刘禹锡因支持王叔文的革新,得罪了当朝权贵宠臣,贬到安徽和州任刺史,按当时的规定,他应住衙门里三间三厦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县是一个趋炎附势的小人,他见刘禹锡被贬而来,便多方刁难他,给他穿小鞋,策知县先叫刘禹锡在城南面江而居,刘不但不埋怨,反而高兴地写了一联贴于门上,“面对大江观白帆,力在和州争思辩”,他这一举动气坏了策知县,又令衙门的`书丞将刘的房子由城南门调至城北门,住房由三间缩小到一间半,而这一间半又位于得胜河边,附近有一排排的杨柳,刘见了又作一联“杨柳青青江水平,人在历阳心在京”,策知县知道后肺都气炸了,又和书丞商量,为刘在城中找一间只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仅半年,刘连搬三次家想到策知县欺人太甚,就提笔写下《陋室铭》,并请人刻于石上,立在门前,气得策知县哑口无言。可见刘写此文,正是他同恶势力进行不屈抗争的表现。要想知道刘的陋室怎样,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笔下的《陋室铭》。

  2、朗读课文

  a、学生自由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b、教师范读课文,注音字音、节奏、语气。

  c、学生齐读课文

  3、引导学生与学过的古诗作比较,找出本文的韵脚(名、灵、馨、青、丁、经、形、亭),从而,认识本文是一篇骈散结合的散文,进而认识铭文的定义和特点。

  4、翻译课文,疏通文意

  (2人一个小组,一人读课文,一人译课文,互相帮助指正,教师巡回指导,然后小组代表疏通文意。)

  5、研读课文,分析口味

  (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回答下列问题 )

  a、开头两句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b、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对陋室进行刻画?

  c、作者的陋室“陋”在哪些地方?

  d、为什么作者又说“陋室不陋”?

  e、由此可以看出陋室的主人――作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f、结尾引入三个古人有什么作用?

  g、你对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情趣有什么看法?

  6、教师点拨:

  a、作者是怎样托物言志的?

  b、讲清:比兴、衬托、类比。

  7、作业

  当堂练习(见课后)

  课后练笔: 仿写(要求押韵,主题明确,积极健康)

【陋室铭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陋室铭》说课稿12-18

《陋室铭》说课稿07-01

《陋室铭》说课稿04-15

《陋室铭》的说课稿05-20

陋室铭说课稿05-11

《陋室铭》说课稿06-21

陋室铭说课稿06-09

《陋室铭》说课稿通用03-27

陋室铭说课稿范文05-08

2016《陋室铭》说课稿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