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登山说课稿

时间:2020-11-27 17:50:0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登山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登山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登山说课稿

  说教材

  《登山》是人教社九年义务教育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通过记述列宁隐居在普罗宁,有一天,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近路。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他仍旧走那条小路的经过,赞扬了列宁同志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本文有以下两个特点。第一是:这篇课文记述列宁和巴果茨基一天内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因此在一篇文章中含有两个起因、经过、结果,这点是不同于学生常见的写事文章,需要渗透,为抓课文的主要内容做好铺垫。第二是:课文主要用巴果茨基和列宁的几次对话,将两次登山有机地串成了一条线。第一次登山通过人物的对话,突出了列宁主动选择走险路的过程。第二次登山时则通过人物的对话,不仅突出了与第一次登山的不同之处,而且揭示了中心思想。文路清晰,层层深入,充分反映了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本课的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列宁两次走险路的经过,学习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品质。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提高阅读能力。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目标一是根据这篇课文所反映的中心思想来决定的。课文通过记述列宁两次走那条险路的经过,赞扬列宁自找苦吃,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列宁的这一精神从他决定走险路时就充分体现出来了,而决不只是表现在下山时。虽然第一次走险路有为了看日出的原因,但经过钻研教材,深入分析,联系全文来看,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已经充分体现出这位革命领袖的勇气和魄力,说明了列宁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这是应该把握的基调。

  教学目标二是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决定的。“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人教社八册教材中的阅读重点训练项目之一。是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进行概括能力训练的课例。《登山》作为这一训练项目的第二课,起着巩固、强化训练的作用。因此,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所学方法进行训练,对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的训练。

  教学目标三是根据课后“思考·练习”5题制定的。这篇课文人物对话较多,因此,可以训练学生分角色朗读,对文中的重点段落进行有感情朗读的训练,促进学生在读中加深理解,在读中表达情感。

  教学的重难点是:

  重点:同目标一、二。

  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出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在锻炼意志。

  课前准备:

  师:投影片;有关列宁的材料。

  生:阅读有关列宁同志的文章,了解时代背景。

  说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明学习目标。

  请学生读课题,启发学生结合登山对起因、经过、结果提出问题:为什么登山?怎样登山?登山的结果如何?教师明确学习目标:了解了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就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如何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呢?这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第一个问题。列宁到底为什么登山呢?这是我们要研究的第二个问题。

  (通过这样质疑,想达到三个目的:

  1.弄清了这几个问题,也就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为抓主要内容作了铺垫,将文路、教路和学路结合起来。

  2.从学生质疑入手,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探究中心的兴趣,有利于促主体性发展。

  3.将写事文章的一般规律与具体课文相结合来质疑,既避免了学生随意性,起到了导疑的作用,又能围绕重点,颇有味道。)

  二、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主动锻炼意志的品质。

  这一过程可分三部分进行。

  (一)抓住“就走”,了解列宁是主动选择走险路的。

  请学生带着问题(质疑提出的)读第二段,初步感知这段的主要内容,在交流自学情况后,教师让学生找到描写路险的句子,通过“路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和“路宽只能容一只脚,一边是峭壁,一边是深渊。”的比较,再利用书上插图的直观效果,引导学生体会出这条近路太窄太险。并假设如果你面对这样的险路会怎么样呢?(害怕、不走、返回)可列宁是怎么决定的呢?学生读书找出后启发学生再次比较:“我们走那条小路吧。”和“我们就走那条小路吧!”在语气上什么不同?从而体会出列宁选择走这条险路的决心大,态度坚决。

  (二)抓住“您能过去吗?”,体会列宁的勇敢。

  教师提出问题:当巴果茨基对列宁说:“您不能从这儿过”时,列宁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呢?带着问题读11至15自然段。自学交流后,启发学生思考:列宁为什么反问巴果茨基呢?他的问话中含着什么意思呢?并进行填空练习“您能过去吗?您____,我____。”(您能走过去,我就能走过去。您不怕危险,我也不怕危险。……)学生进一步体会出列宁是那么勇敢,那么充满自信。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3至13自然段,指导学生读出列宁(问路时)着急—(选路时)坚决、自信的语气变化。

  (三)抓住“向前走”,体会列宁坚强的意志和勇于战胜艰险的勇气。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列宁跟在巴果茨基后面走,他在最危险的地方停住了,他害怕了吗?巴果茨基让他“往回走”,他听了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学生找到课文的第17自然段。教师抓住“站立了几秒钟”,“定了定神”,让学生展开想象:此时列宁会想些什么?抓住“向前走”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走?说明了什么?从而体会到列宁没有被危险吓倒,没有在害怕面前退下来,而是战胜了害怕,勇敢地走过险路,表现了列宁迎难而上的品质和坚强的意志。

  这时,通过师生合作朗读15至17自然段,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同时抒发学生对列宁勇敢的精神和坚强的意志的赞美之情。

  教师启发学生体会列宁走过了险路,登上了山顶,看到了日出壮丽景色的心情,并练习有感情地朗读第18自然段。

  三、通过学习列宁第二次登山的经过,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一)抓住“仍旧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从哪看出列宁他们走了两次这条险路呢?”引导学生对“仍旧”加以理解,再次体会列宁主动找苦吃。请学生边读第三段边找出第二次登山与第一次有哪些不同?并看图想象,下山时,列宁会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克服的?从此事,你对列宁有什么新的认识呢?

  (二)抓住“每时每刻、随时随地”,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

  为什么回来时不必走这条险路,列宁仍旧走呢?列宁是怎么解释的呢?教师由此问题导入理解中心段的学习。让学生边读边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再思考:“每时每刻”、“随时随地”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联系全文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地锻炼意志的?(学生自选板书中的内容,自选句式来说。)从而体会到列宁不愧是一位革命领袖,他自找苦吃,以苦为乐,自觉地锻炼意志。并通过有感情朗读来体会。

  四、在归纳段意的基础上,学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

  练习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训练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促进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精心设计归纳段意的训练。

  归纳段意不是这节课的重点,却是抓住主要内容的基础。因此,设计了三种训练形式来归纳段意,目的是用归纳段意进一步突破难点,抓住重点,为抓主要内容铺路搭桥。

  课文共分三段。学习第一段,请学生边读边想: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学生独立概括段意。

  学习课文第二段时,开始引导学生围绕着“为什么登山?怎么登山?结果如何?”自学,初步感知主要内容。最后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出示投影,让学生通过比较选择段意。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二段段意: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

  第三段段意是在学生读懂内容,体会中心后,采用填空练习概括的。

  第三段段意: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二)精心设计抓主要内容的训练。

  抓课文的主要内容是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由于学生年龄小,概括能力较差,所以有一定的难度。针对这一问题,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发挥在引导学生在迁移中用方法,发现规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上。为此,设计了以下训练步骤。

  首先引导学生回忆归纳段意有哪些方法?(归并法,抓重点句,连重点词、串问题答案等)启发学生比较:归纳段意和抓主要内容有什么不同?(归纳段意是把相同意思的几个自然段段意归并在一起;抓主要意思是把各段段意归并在一起。)接着请学生把三段段意连起来说一说,告诉学生这就是《登山》一课的主要内容。然后出示投影,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你发现了什么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

  出示投影(一)

  列宁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隐居在普罗宁。列宁为了看日出,主动走了一条危险的小路,登上了山顶。下山时,为了锻炼意志,列宁仍旧走那条危险的`小路。

  学生读后发现“为了躲避沙皇警察的搜捕”一句是隐居的原因,与登山关系不密切,是次要内容,可以删去。学生迁移运用了舍次留主的方法。

  出示投影(二):学生读后发现这段话中“列宁”出现了三次,人称重复,可以将第2个、第3个删去或将第3个换成“他”。另外“危险的”出现了两次,可以删去第2个。

  出示投影(三):引导学生读后发现,连段意后段与段间不连贯,可以通过添加词语的方法,使段间衔接自然。

  通过几次的训练,不仅使学生学会了抓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抓主要内容呢?学生运用了串问题答案,连重点词语等方法抓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这样的训练,开发了学生求异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潜能。

  说板书设计

  “不必走” “仍旧走” 列宁

  为什么: 登 “往回走” 向前走 自觉

  怎么: 山 “不能走” 跟着走 锻炼

  结果: “太危险” “就走” 意志

  此板书设计为落实教学目标服务的。课题左边是学生质疑内容,也是抓课文主要内容的线索。中间部分抓住巴果茨基和列宁对话的四个关键点(语言文字训练点),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全文的角度,体会列宁自觉锻炼意志的精神。右边部分高度概括了学生体会到的本文的中心思想。

  特别提出的是,要发挥板书的多功能作用,充分利用板书为教学服务。如可用左边的问题,引导学生采用串问题答案的方法来抓主要内容。又如利用中间部分的板书,引导学生联系全文,自选一组内容,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的。不仅体现了从整体着手的思路,而且重点突出,层次清晰。

  说特色

  创造性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如何以课堂为主渠道,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教育呢?在《登山》一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对凭借教材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做了一点探索。

  1.抓住“难点”,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引导学生理解列宁第一次登山不光为了看日出,而是锻炼意志,这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并不急于让学生在第二段学习时就领悟到这一点,而是在学习了第三段理解了中心句后,精心设计了联系全文,自选内容(板书),说说列宁是怎样每时每刻,随时随地锻炼意志的训练,使学生通过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加深对中心的体会。

  2.抓住“异点”,开展创造性的语言实践活动。

  在练习抓主要内容的训练中,教师的着眼点不是让学生掌握一种方法,而是启发学生多想几种方法练习抓主要内容。在学习抓主要内容的过程中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潜能,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一次次去发现问题,一步步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不仅获取了知识,培养了概括能力,而且启迪了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学期登山说课稿】相关文章:

四年级下学期语文《猫》说课稿03-25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10-12

小学语文说课稿《荷花》04-06

小学语文《称赞》说课稿【精选】03-24

人教版小学语文说课稿01-19

小学语文说课稿《琥珀》03-22

人教版小学语文《桥》说课稿12-23

苏教版小学语文《绝句》说课稿11-30

小学语文下学期试卷分析08-03

《赶海》小学语文说课稿【精选】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