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说课稿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声赋》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材分析】
首次接触到苏教版的教材,对教材的编排非常喜欢,觉得这是比较接近语文课的一种教材。《秋声赋》在本册课文中被编入第四个文本研习专题:笔落惊风雨。这一安排体现了编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我在教材处理时会借助对文本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薰陶。
这一专题的编排有一个特点引起了我的注意,那就是编者在概括诗词赋时分别使用了这样三句话:“诗从肺腑出”、“词别是一家”、“文以气为主”。我认为诗词文均是作者肺腑喷出之“气”,编者这样说只是一种话语表述的方式,我们在处理教材时可把此作为互文见意来理解,绝不能曲解,把这三句话作为三者的不同特点以至误导学生。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熟悉《秋声赋》这篇文章;
2、在朗读中体会赋文的特点;
3、通过对文章的学习,初步了解欧阳修;
【教学重点】
同目标1、3。
【教学难点】
课文的二、三段用语典雅,引经据典,体现了赋的特点。可也正因为如此,学生在学习中很可能会象文中的童子那样“垂头而睡”。
【教法设计】
针对教学目标,本课在诵读的基础上,以问题带动学习的参与,生成课堂。
【教学过程】
一、以课文在全册的位置分析导入
二、诵读
1、范读,整体感知(如能找到好的诵读资源最好,否则由老师范读)
2、学生读,扫清字词障碍
3、师生边读边议,找出文章的思路:
夜读――闻秋声――童子所见――欧阳子所感(此为文章主体部分)――童子昏睡(在此环节,可顺便解决赋体文的特点问题)
三、问题设计:
1、欧阳子对秋声的描述如此优秀(千载以下,此文仍在传诵即是明证),可童子们为何听得“垂头而睡”呢?
2、如何才能把“课”讲得更生动,你能帮欧阳子出出主意么?
[对问题一的讨论,要紧扣文本。在讨论的起始,为了活跃气氛,可以以现实中的语文课堂来与之比较。可这这个问题的设计,主要是要学生通过细读文本,来突破对课文难点的学习。教师要发挥导向作用。
对文本解读发现的答案举例:
(1)欧阳子是夜读有感,发而为文;而童子没有感觉,是在欧阳子的指使下被动听“秋”;情感基础不同。
(2)欧阳子采用赋体来形容秋声,童子没有这么丰富的知识积累,故而不懂;文化基础不同。
(3)欧阳子历经沧桑,而童子风华正;人生感悟不同。
[对问题二,只作为学生对文章学习的感悟与吸收,属发展范畴。如课堂不能完成,也可留作课外作业]
四、小结
本部分为对课文内容短小精致的描述,是老师上课重点“灌”的内容。说到这里,我认为,高中语文课的学习,其精粹内容,对文化的'传承,绝对以老师的“灌输”为主,学生讨论,课堂生成都只是为下面的“灌”打基础,以使“灌”的过程自流流畅,水到渠成。仅仅停留在“生成”的课堂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浅层次的课堂。
五、作业
在熟习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结合课本详细的注释,翻译全文。
(本次作业即是对第二课时所做的预习。第二课时预计在第一课熟悉文章、了解作者的基础上,从文字细节上去“读”课文,以解决文言文学习中的知识积累问题。)
【《秋声赋》说课稿】相关文章: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11-05
欧阳修《秋声赋》赏析11-20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11-05
欧阳修《秋声赋》文言知识11-24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赏析05-14
欧阳修《秋声赋》原文及翻译03-08
欧阳修《秋声赋》全文翻译赏析09-02
欧阳修《秋声赋》名文翻译与赏析09-02
欧阳修《秋声赋》阅读答案及译文赏析12-27
《赤壁赋》优秀说课稿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