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时间:2024-10-29 13:09:35 晓凤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范文(通用16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范文(通用16篇)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

  各位评委老师好,我说课的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方面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必修一第二单元,本单元是古代记叙散文单元。学习本单元,既可以从中领略古人的才华和品德,又可以欣赏和借鉴叙事艺术。本文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围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晋两国人马自动撤退的故事。

  关于文言文的学习,《课程标准》有两方面的要求:一是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二是体会作品中蕴含的民族精神,汲取民族智慧。

  依据课标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考虑到学生实际情况,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左传》有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知识。

  2、能力目标: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知识,分析烛之武的形象。

  教学难点:对烛之武高超说辞艺术的赏析。

  二、说教法和学法

  《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就是让老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同学们自觉主动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分析,共享学习成果。高中的同学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大部分同学对文言文有一种畏惧心理,缺乏兴趣。本文是高中第一篇文言文,老师更要做好引导,使学生树立学好文言文的信心。因此,我准备采用情境教学法和讨论分析法学习本文。

  情境教学法就是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组织形式多样的朗读,寓教学内容于具体形象的情境之中,让学生获得感同身受的效果。讨论分析法就是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开展积极的讨论,让他们自己去分析,去感悟,老师可合理启发补充。

  学法上,除了诵读法,归纳法外,还要采用提要钩玄法,抓住关键词语,探求精深的道理,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但教有法而无定法,还要依据课堂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丰富课堂,在教学中需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以阅读课文、归纳文言知识为主;第二课时以分析课文、鉴赏人物形象为主。

  三、说教学过程

  下面介绍具体的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设计的导语是(为了国家安危不计个人恩怨,这需要怎样的胸襟?孤身一人深入秦军大营,这需要怎样的勇气?以一番说辞巧妙化解亡国之危,这需要怎样的智慧?读完《烛之武退秦师》,你就会找到答案。)此导语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诵读感知、疏通文本

  文言叙事特有一种简洁之美,学习时要注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同时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

  3、疏通文本,解决不理解的字句子。

  4、分角色朗读,进一步体会。

  (三)讨论分析,鉴赏课文

  1、理清思路: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晋师撤离

  2、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他是怎样出场的?

  分析战争的背景和原因:两点“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烛之武的说辞共125个字,语言非常精炼,含义丰富,可分为五层:(学生讨论,理解内容,分出层次)

  1)站在秦国立场上,博得秦伯好感,为进一步说服秦伯提供可能。

  2)说明亡郑利晋,保郑利秦,动摇秦亡郑信心。

  3)进一步利益诱惑,使秦舍弊求利,放弃原有做法。

  4)再以历史上晋对秦的背叛,离间秦晋联盟。

  5)从历史说到将来,指出晋的贪婪将威胁到秦的发展。

  4、鉴赏人物形象

  你最欣赏的是哪一个人物,理由是什么?

  郑伯——礼贤下士,从谏如流。

  佚之狐——识人才的伯乐。

  烛之武——官微人轻,怀才不遇,临危受命,不避艰险,深明大义,才智超群。

  秦伯——以利为重,亦敌亦友,变化难测,政治手腕了得。

  晋侯——以利为重,以“不仁”为借口,沉着应对,有政治家的风度。

  5、人们评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提示:本题为开放题,只要自圆其说即可。

  观点示例:

  ⑴志士:烛之武的外交才能通过佚之狐的话得到了充分的肯定。“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一个“退”字,尽显烛之武的才华。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以“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和对国家形势与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感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出使秦师。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勇士:两方交战,生死未卜;出使秦师,成败难料。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

  ⑶辩士:烛之武在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寥寥数语就说服了秦君,凭三寸之舌劝退强敌,可见,烛之武是一位辩士。

  所以说,《烛之武退秦师》一文展示的烛之武是一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是一个勇于出使,直入敌营的勇士,是一个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能够使学生迅速的抓住课文要点和文章的结构脉络。在板书上我力求节俭明了,既点名本课的重点,又方便学生理解。秉持着这种理念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

  烛之武退秦师

  开端——秦晋围郑——出使缘由

  发展——临危受命——深明大义,以国家为重

  高潮——劝退秦师——智勇双全,不卑不亢

  结局——结盟、协防、撤军——不辱使命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假如你是一位外交官,接受一个任务——利用美日邦交矛盾,瓦解美日联盟,你会怎么做?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鞠躬!

  反思:文言文的学习有“文”“言”两个方面,本设计“文”“言”并重,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效果。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2

各位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的说课题目是《烛之武退秦师》,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点难点、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几个方面阐述我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烛之武退秦师》是鲁教版第一册第四单元“昨日的战争”中的一篇讲读课文,是先秦历史散文《左传》中的名篇。本篇所记述的是秦晋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临危受命,巧妙利用秦晋矛盾,凭三寸不烂之舌,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离散秦晋盟约,劝退秦师,智走晋师,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文章内容生动有趣,情节波澜起伏,人物忠义智勇,辞令精妙绝伦,是一篇历史散文佳作。

  该课的地位和作用:

  《烛之武退秦师》是高中语文第一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学习先秦历史散文,学习本单元,要在重视诵读和背诵上;掌握文言词语的含义及其在课文中的用法;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并能用现代观念加以审视。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

  二、说教程

  (一)说学情:

  1、学情分析:经过初中阶段与必修一一单元的文言文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背诵,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的学习中来。不过,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这就需要上课多花时间在语法的介绍上面。并且要通过听读、示范朗读、充分调动学生读书的兴趣,以读带动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自主地进行文言知识的总结归纳。

  (二)说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阶段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

  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基础认知目标:了解《左传》有关知识,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2)基本能力目标:理解关键词句的含义、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内容。

  (3)思想教育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不顾,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诵读复述课文,背诵课文,在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理解词句,积累文言实词、虚词、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和特殊句式。

  教学难点:理解情节的基础上分析烛之武这一中心人物形象。

  三、说教法: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串讲法,文言文词语的积累仍是学习文言文的重点。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3、语言、动作,形象激情的教学方法。

  四、说学法:

  学情分析

  刚踏入高中的学生,古文学习的兴趣还有所缺乏,学习的方法还比较单一。针对这一现状,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进行学法指导。

  学法指导及选择的依据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A、参照注解大体理解,大声诵读增加语感,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B、圈点、勾画、批注,疑点、重点、难点、能力点,养成读书好习惯。

  C、正确的诵读,激情讨论,理性分析。

  五、说教学过程

  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两个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适宜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我通过讲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的事,从而引导进入新课。

  (二)介绍《左传》及出示春秋时期形势图和秦晋围郑图介绍相关背景。

  (三)整体感知设置以上预习的依据是:大纲要求培养学生自学语文的'习惯,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学习课文也是如此,先对课文整体感知,然后再精读细研。

  1、听读全文,纠正字音。

  2、自读全文,提出要求:圈点勾画不理解的句子,批注有疑问的内容。

  3、理清文章的思路,把握文章的内容。

  4、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尝试用现代汉语复述课文。

  (四)师生共同总结概括本文的结构,以总结本节课的内容:

  第二课时

  (一)再次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的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二)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个性。分析人物形象——————烛之武

  1、根据上节课概括的文章的结构,引导分析烛之武说辞的四层意思,体会高超的语言艺术。

  2、根据情节发展,分析人物形象,展开讨论,每组推举代表发言。

  板书设计: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劝退秦师———————转危为安

  补充说明:教师教学预案只是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对教学的一种预设,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上,灵活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次序等。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3

  教学目标

  1、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1、借助语境推断文言词语的意义。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疏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二、关于《左传》

  教师补充: “左氏之传,史之极也。文采若云月,高深若山海。”它是继《春秋》之后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细而又完整的编年体史书。《左传》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

  三、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正音

  ①生字: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②多音字:朝(zhao)(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 逢(páng)(人名逢孙)

  ③通假字:“知”通“智”

  2、提问《烛之武退秦师》记叙了春秋时期的一件什么事?

  ——秦晋围郑,郑国危在旦夕。烛之武奉郑君之命,只身前往秦国,说服了秦君,免去了一场战祸。

  四、简介秦晋围郑形势图

  1、 晋郑彼邻,秦如攻打郑国,“越国以鄙远。”当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南面,离新郑也不远。大军压境,郑国危如累卵。当时,秦、晋、郑三国的关系十分复杂,

  2、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 :晋献工卒,晋国陷入内乱。次子夷吾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以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即晋惠公。这就是课文中所言“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3、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 :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这就是文中“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秦晋两国之间的关系从此出现了裂痕。

  4、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 :这一年,晋公子重耳(长子)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这就是课文中“以其无礼于晋”一事。

  5、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 :是年四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6、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

  五、学生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

  六、布置作业

  1.反复阅读课文。

  2.借助注释、工具书疏通文章。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使之流利上口,起到增进对课文理解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提问:请同学们翻译下列句子,并简述与其相关的史实。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

  (3)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1)应译为: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况下,又与楚国结盟。“以其无礼于晋”则指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出亡途中路过郑国,郑文公不礼之事。“且贰于楚也”指公元前632年城濮之战前郑文公背晋助楚,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城濮之战,楚败,郑文公又与晋侯结盟之事。

  (2)应译为:况且,您曾经对晋惠公有恩惠,他也曾答应把焦、瑕二邑割让给您。然而,他早上渡河归晋,晚上就筑防御工事拒秦,这是您知道的。“且君尝为晋君赐矣”指的是公元前651年秦穆公拥立夷吾为晋惠公之事,“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则指夷吾公元前651年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而即位之后又反悔之事。

  (3)应译为:假如没有那人的支持,我就不会有今天。这句话则指秦穆公在公元前636年帮助重耳成为晋国国君之事。

  二、指导朗读,理清思路,简析文意

  1、检查朗读情况,采用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的形式,抽查生字、多音字、通假字的掌握情况。

  2、教师作朗读常规指导:文言文朗读应特别注意停顿、语速、重音、语气等。

  3、放录音(提醒学生要认真听)

  4、齐读(速度较现代文要慢,句读要清)

  5、指导学生诵读、理解

  第一自然段诵读指导: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是本段关键一句,语速要较慢,尤其是“且”处应稍作停顿,“也”字要拖长声音。此句读完,稍作停顿,再起后句“晋/军函陵,秦/军汜南”。“晋”“秦”之后要略作停顿。因为“军”在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当“驻扎”讲。

  提问:本段仅25字,却道出很多内容,有哪些?

  ①秦晋围郑,来势凶猛;弱小郑国,危如累卵。

  ②“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既道出了秦晋围郑的原因,又暗示郑国有机可乘,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了伏笔。

  第二自然段 诵读指导: “国危矣”要读出心情沉重之感。“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要读得坚定,露出胸有成竹之意。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是烛之武对只能虚度人生的无可奈何慨叹,要读出伤感的基调,而郑伯,面对烛之武的牢骚,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不满,而是从谏如流,反省自己,情真意切,因此,郑伯之言一定要读得心平气和。

  提问:面对为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

  ①佚之狐出谋划策,力荐烛之武。

  ②郑伯从谏如流,情真意切,感动了烛之武。

  ③烛之武面对郑伯的诚意,深明大义,承担了赴秦说秦师的重任。

  第三自然段 诵读指导:

  ①本段是全文的重点段落。烛之武“夜缒而出”,只身赴秦,以他的能言善辩说服了秦君。他的义无返顾,他的胸有成竹,他的不卑不亢、侃侃而谈都需要在诵读中表现出来,例如“秦、晋国郑,郑既知亡矣”一句,要读得心平气和,诚恳可信,博得秦君好感。充分表达出烛之武欲扬先抑的论辩技巧。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句,是言亡郑只对晋国有利。但烛之武采用的是以退为攻的论辩技巧,因此要读得平缓而又委婉。但“言用亡郑以陪邻?”这一反问句,语调要略高一些,反问语气要读出来;然后缓而较轻地读出“邻之厚,君之薄也”。因为这几句话意在动秦伯之心,点明秦晋联盟的虚伪性。

  ③“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句,则是烛之武另换角度,从礼仪上引诱秦伯,态度要更加诚恳,用中速读,“若”字要拉长些,注意“共其乏困”中“共”的读音。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则是烛之武在析之以利害,诱之以利益之后更为成功的说服,即职责晋国的背信弃义和贪得无厌,因此读时要有激愤之感,速度较前要快,尤其是“夫晋,何厌之有?”“若不阙秦,将焉取之?”两句的反问语气一定要读出来。接着用平缓、诚恳的语气读出“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句。

  提问,在此段中,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本段的中心是烛之武说秦君,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第四自然段诵读指导: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微”后果作停顿,因“微”是连词,表假设,为“假如没有”之意,“夫人”的“夫”是指示代词,为“那”。“因人之力/而取蔽之”句“因人之力”后要略作停顿。

  提问:本文是如何结尾的?

  ——以晋文公再风云突变中,头脑前行,毅然撤军作结。而这也正是烛之武所想达到的目的。

  小结:秦晋围郑,郑危在旦夕,佚之狐的力荐可谓慧眼识英雄,烛之武临危受命,夜缒而出,智说秦君,秦穆公心悦诚服,秦军乃还。晋文公面对风雨突变,亦毅然去之。郑国忠于转危为安。全文处处注意伏笔照应,故事情节波澜起伏,繁简得当,有始有终,层次井然,烛之武的智勇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溢于字里行间。

  三、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质疑,对课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句解难。

  2、归纳“若、说、辞、鄙、微、之”的义项。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①提问:烛之武是本文的中心人物,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评价。

  ——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聪慧机智。他的不计个人得失,处处为郑国安危着想的爱国主义精神,他的义无返顾赴敌营的信心和勇气都值得我们学习。

  ②集体背诵全文。

  二、归纳基础知识

  实词:

  1、贰

  ①“二”的大写。(例:国不堪贰,君将若之何?《左传隐公元年》)

  ②副职 (例:其内任卿贰以上。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③不专一 (例:贰则疑惑。《荀子解蔽》)

  ④离心,背叛(例:夫诸侯之贿,聚于公室,则诸侯贰。《左传》)

  ⑤再,重复。 (例: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

  ⑥从属二主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鄙

  ①边远的地方 (例:《为学》:“蜀之鄙有二僧。”)

  ②庸俗,鄙陋。(例:《左传庄公十年》:“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③看不起,轻视。(例:《左传昭公十六年》:“我皆有礼,夫犹鄙我。”)

  3、许

  ①准许。 (同现代汉语)

  ②答应,听从。 (例:“许之。”、“许君焦、暇……”)

  ③赞同。 (例《愚公移山》:“杂然相许。”)

  ④约数 (例:《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

  ⑤表处(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4、阙

  ①què 古代宫殿前两边的高建筑物。

  ②què 城楼

  ③què 皇宫,引申为朝廷

  ④quē 通“缺”

  ⑤jué 挖掘,引申为侵损,削减。

  5、微

  ①细小,轻微(同现义)

  ②衰败 国势衰微。

  ③卑贱(例:《史记曹相国世家》:“参如微时,与萧何善。”)

  ④幽微,精妙。 微言大义(成语)

  ⑤隐蔽,不显露。见微知著(成语)

  ⑥如果没有。 (例:《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

  6、敝

  ①坏,破旧。(例: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使史更敝衣草屦。”)

  ②谦词 敝人

  ③疲惫 (例:《资治通鉴》:“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④损害,衰败。 因人之力以敝之。(本文)

  “说”“辞”见课后第三题。

  虚词

  1、以

  ①以其无礼于晋 (因为,连词)

  ②敢以烦执事 (拿,用,介词)

  ③越国以鄙远(表顺承,连词)

  ④焉用亡郑以陪邻? (表顺承,连词)

  ⑤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把,介词)

  2、而

  ①今急而求子 (才,连词,表顺承)

  ②夜缒而出 (表修饰,连词)

  ③若亡郑而有利于君(表顺承,连词)

  ④朝济而夕设版焉。(表转折,连词)

  3、焉

  ①子亦有不利焉。(语气词,表陈述)

  ②焉用亡郑以陪邻?(疑问副词,为什么)

  ③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疑问副词,怎么能)

  ④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⑤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代词,之)

  ⑥永之人争奔走焉 (兼词,于此)

  “之”的意义和用法见课后第三题。

  词类活用

  ①晋军函陵 (名词作动词) ②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使郑亡,动词使动用法)

  ③邻之厚,君之薄也 (“厚”“薄”都是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④越国以鄙远(鄙,意动用法,以……为鄙;远,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名词活用作时间副词)

  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西”均为方位名词作状语;封,名词活用作动词,作疆界。)

  通假字

  ①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通“倍”) ②共其乏困 (共,通“供”)

  ③何厌之有?(厌,通“餍”,满足) ④秦伯说 (说,通“悦”)

  ⑤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古今异义:

  ①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行的人;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

  ②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以为,古义:把……作为;今义:认为)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夫人,古义:那人;今义:一般人的妻子)

  ④亦去之 (去,古义:离开;今义:往,到)

  文言句式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介词结构后置

  ③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有何厌”。

  ④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国势严峻 秦晋围郑

  中心人物 临危授命 弃积怨担国忧

  亡郑有利于晋

  烛之武 说服秦伯 借秦立场

  存郑无害于秦 离隙秦晋

  郑秦结盟

  大功告成

  晋师撤离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4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汇,包括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

  能力目标

  1、理清叙事脉胳,掌握情节特点,能抓住关键词语概述文章主要内容。

  2、初步了解《左传》的叙事特色,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于运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德育目标

  学习烛之武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得失,以国事为重,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2学情分析

  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的珍珠生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已掌握一定的步骤,能够结合课本注释翻译全文。而且经过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本文的独特之处,容易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地加入到了解大意,归纳相关知识点,背诵的学习中。

  3重点难点

  为了落实巩固学生的文言文基础知识,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设置了以下教学重点:

  1、疏通文意,熟读成诵。

  2、积累文言词汇,包括常见的实词和虚词及特殊文言句式。

  为了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让学生走进古文的世界,品悟文化内涵,提高阅读水平,培养鉴赏文言文的'能力,我设置了以下教学难点:

  1、分析烛之武精美的说辞,

  2、把握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激趣质疑

  我用孙子兵法中的“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上等的军事行动是用谋略挫败敌方的战略意图或战争行为,其次就是用外交战胜敌人,再次是用武力击败敌军,最下之策是攻打敌人的城池)来导入新课,目的是引出《烛之武退秦师》,激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兴趣。

  环节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

  1、让学生自由朗读全文

  2、借助工具书,参看导学案提示、课本注释,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出全文大意。

  第一段:秦晋围郑

  第二段:临危受命

  第三段:智退秦师

  第四段:晋师撤离

  我设置以上环节的目的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总是由一般到特殊,或由整体到具体。通过自读,让学生初步感知了解课文内容。

  环节三熟读课文,归纳重点

  1、学生代表范读,全班齐读,熟读全文

  2、在熟读的基础上,疏通文意。

  2、小组探讨有异议的问题,合作交流,归纳总结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由于文言文文意较难理解,所以我把疏通文意作为教学重点,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

  环节四精读课文,深入探究

  教师设问:

  1、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

  由此问题引出文章的第一段,分析战争的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2、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第二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师的?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我由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重点研读文章第三段,分析烛之武精美的说辞,多角度把握烛之武形象,突破本文的教学难点。

  学习指导:

  (1)重点阅读第三段,对人物语言进行圈点批注。引导学生从自己最有感觉的地方入手,记下自己的感悟。抓住关键词语,作好圈点勾划。(自由地读,深入地读,感悟作品语言的魅力,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2)围绕烛之武说辞进行理解,感悟,评析,赏析。学生阅读品味,教师随机指导。(新版教科书文言文部分的注释相当详尽,学生通过注释参读课本基本上能疏通文章,教师只须适当点拨即可。因而教师应放下心寻找有“阅读”的教学切入点。)

  (3)交流批注,感悟语言的魅力:请某位学生来谈谈自己喜欢的语言部分:好在哪里?怎么点评的?其他学生认真地听,并选取觉得合理的作好旁批。

  环节四研读感悟,拓展解析

  1、学习小结,认识升华

  提问:你认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

  通过此问题,培养学生冷静、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集思广益,博采众长。

  2、名家点评,开拓视野

  清金圣叹说:“妙在其辞愈委婉,其说愈晓畅。”

  清林云铭评论说:“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

  我设置此环节的意图是让学生自己解读,感悟说辞的魅力。学习名家点评,开拓视野。

  环节五及时反馈,查漏补缺

  1、课堂检测

  为了及时反馈学生对本课文言知识的掌握情况,巩固落实重点文言知识,我设置了这一环节。

  2、布置作业

  (1)背诵全文;

  (2)完成课后练习二、三

  由于此文外交辞令精妙绝伦,叙事详略得当,是一篇值得大家学习和借鉴的优秀散文精品,所以我要求学生背诵全文。

  设置练习二,意在让学生了解古代汉语词汇与现代汉语词汇的不同特点。

  练习三意在让学生进一步探讨课文内容。

  5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犹如一份微型教学设计,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设计板书时我紧扣文章标题《烛之武退秦师》,突出了烛之武为什么退秦师?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三个问题,来展现文章内容。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5

  (一)知识目标

  1、学习本文精彩的人物语言——说理透辟,善于辞令,以及起伏跌宕,生动活泼的情节。

  2、掌握文章中出现的古汉语常识,注意多义词在不同语境中的不同意义和用法。

  (二)能力目标

  1、训练学生古文句读能力和概括能力

  2、通假字的准确识别运用

  (三)情感目标

  1、正确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了解烛之武说服秦伯的方法——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方法,认识烛之武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烛之武人物形象的把握。波澜起伏,生动活泼的情节。

  难点: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解决办法

  1、注意与已有知识联系,初中已学过《曹刿论战》,对《左传》有了一些了解,要在此基础上有所拓展。要使学生有意识地关注《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上的地位,并自己参看有关书籍。

  2、引导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对《左传》的语言特点有所了解。

  课时安排

  3课时

  学生活动

  1、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原文。

  (2)参考有关资料,对《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有所了解。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特别注意对烛之武这个中心人物的把握。

  (4)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

  2、课内采用讲析与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疏通课文,把握课文的结构。

  2、了解背景知识,作家、作品。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2、时代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发生的原因有二点。其一,郑国曾二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跑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时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即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化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3、主要人物介绍

  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了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所处危险境地,需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从谏如流,情真意切,并欲扬先抑,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4、本文学习的知识点

  (1)熟悉课文,达到背诵。特别注意把握课文的支撑句:

  ①秦、晋围郑,……且贰于楚也。

  ②吾不解早用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③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吾其还也。

  (2)准确分辨一词多义。如若、论、辞、鄙、微、之等。

  (3)注意通假字:共——供;说——悦;知——智;

  (4)正确把握词类活用词。如:鄙、东、西、敝、军等。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1、预习课文

  (1)通读全文,作必要的阅读标记,查阅工具书,自行疏通课文。

  (2)标出课文的结构层次。

  (3)了解《左传》在先秦文学史中的地位,及《左传》的语言特色。

  2、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讨论题:

  (1)烛之武不拘形象从哪些情节中可以看出?

  (2)从本文的写作特点中,看《左传》文学的价值。

  (参考答案)

  关于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在第二部分中“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暗写烛之武在年轻时并没有得到重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流露出他满腹的委曲和牢骚。这一情节的描写,使在郑国危于旦夕之际,郑伯由于佚之狐的推荐看到的一线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用自责化解了烛之武的不满,使他只身卦秦。文章在有张有弛,曲折有致中显示烛之武不计个人得失,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精神。

  再有,在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第三部分中,说理透辟,文章的主旨,决定了文章必须着意描写人物语言,使辞令引人入胜。陈辞先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秦、晋围郑,郑既知之矣。”再说明亡郑只对晋国有利,对秦国有害无益。

  第三部分,烛之武说退秦师。

  烛之武首先向秦穆公承认郑国处在危亡的境地,把这件事放在一边不再谈。然后一面说明秦国灭郑则无益而有害,舍郑则有益而无害。一面举出事例,说明晋国不可信赖,秦国不应与晋国共事,晋国得到郑国,必将进而损害秦国。烛之武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根据事理和事实,把秦灭郑和秦与晋共事的害处分析得十分透彻,终于说得秦穆公不仅撤兵回国,而且留下一部分人助郑防御晋。

  第四部分,晋师撤离郑国。

  当晋国的监军秦国成为郑国的盟友后,晋侯毅然撤军。说帮伯而退晋师正是烛之武所要达到的目的。

  总结、扩展

  本文是一篇记述古人辞令的散文。郑国被晋、泰两个大国的军队所包围,国家危在旦夕,烛之武奉命说退秦军。他善于利用矛盾,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一番说辞,使说服了秦君。撤出围郑的军队,并派兵助郑国防守,致使晋军不得已撤退,从而解除了郑国的危机。这篇文章,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这篇文章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公元前630年郑国利用秦、晋矛盾,说退秦国围郑之师,瓦解秦、晋联盟,保住了郑国的历史事实。

  《左传》的文学价值很高,作者善于突出事物的重要环节,善于用简洁的语句写出复杂纷繁的过程。《左传》对战争的描写尤为出色,它注意从政治上分析各方力量,写出战争的性质和起因,并由此在开始便预示出战事的胜负。在叙述交战过程时则详略有致,曲折生动,形象逼真。《左传》还善于用精炼的笔墨刻画出人物的细致动作和内心活动,使人物跃然纸上。《左传》中有许多外交辞令也很出色。这些对后代的文学,特别是对叙事、议论的文字影响甚大。

  本文烛之武的话虽系外交辞令,但说得透彻在理,实事求是,层层深入,简明得体,令人信服。与战国时代纵横家的危言耸听是不一样的。《左传》的作者能用少量文字把这些复杂曲折的意思记载得十分清楚,这种精炼的文笔很值得学习。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6

  教学重点:

  因声求气,通过诵读把握文章的人物形象,抓住左传笔法的神韵。

  教学难点:

  诵读,推究人物心理状态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秦晋之好:春秋五霸之一的秦穆公,他的夫人是晋献公的女儿;晋献公的儿子晋文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他的夫人文嬴,是秦穆公的女儿。由于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人称两家联姻,就叫“互结秦晋”,或称为“秦晋之好”。

  二、说背景

  1、春秋形势图

  2、结合课文第一段,学生梳理背景。

  时间:九月甲午

  事件:晋秦围赵

  原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部署: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三、文言学习诵读法介绍:因声求气

  1、古人论述朗读在学习中的重要性: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宋朱熹

  “大抵学古文者,必要放声疾读,只久之自悟;若但能默看,即终身作外行也”清姚鼐《尺牍》。

  “如《四书》、《诗》、《书》、《易经》、《左传》、《昭明文选》,李、杜、韩、苏之诗,韩、欧、曾、王之文,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得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趣。二者并进,使古人之声调拂拂然若与我之喉舌相习,则下笔时必有句调凑赴腕下,自觉琅琅可诵矣”清曾国藩《家训》

  2、气:

  含义之一:指作者发话的口气声气,遣词造句的特点;作品里一个个人物说话的口吻。

  含义之二:情绪和感情态度、思想、气质等。

  四、三步诵读法:首正其音,次通其意,再求其气。

  1、齐读全文,正音、掌握节奏

  共gōng通“供”说yuè通“悦”知zhì通“智”

  缒zhuì阙quē逢páng孙

  2、通其意,诵读,用一个字概括各个人物之间的关系。

  五、求其气

  1、用经典论述引出《左传》特色,点明本文学习重点:通过个性化语言揣摩人物。

  “《左传》叙事中人物的行动、对话构成了表现人物的主要手段,而绝少对人物进行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描写。通过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言行,人物性格得以展现,形象得以完成。”袁行霈《中国文学史》

  2、学生三人一组分别揣摩佚之狐、烛之武、郑文公语言中的语气、感情。

  (1)“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2)学生诵读,点评

  (3)三个句子里分别寄寓的感情:

  于国事之忧心焦虑(“危”),对烛之武的信任(“必”);才不能用,牢骚满腹(“也”“犹”、“矣”、“也已”);真切自责,指明利害(“是,过”、“不利焉”)

  3、诵读、研讨烛之武说退秦穆公的一段话

  (1)投影古人总体评价烛之武言辞的评论

  如此辞令,真无一字不妙,无一着不老靠圆密。春秋时祖此者甚多,此不特千古辞命之祖,亦千古处难济变之师也。拜服,拜服!【明】魏禧《左传经世钞》卷四

  退秦词令,势透机圆。【清】浦起龙《古文眉诠》卷三

  烛之武为国起见,说秦之词,句句悚动,有回天之力。其中无限层折,犹短兵接战,转斗无前,不虑秦伯不落其彀中也。【清】林云铭《古文析义》卷一

  (2)依据“无限层折”说,学生诵读本段,讨论本段究竟有几层意思。(在赏析中解决重要字词)

  明确:第一层:内容上讲郑国必亡,语气上则体现以退为进的沉着真挚;

  第二层:内容上讲亡郑利晋,语气上则显出平稳、严正;

  第三层:内容上讲存郑利秦,语气上则体现高亢、诚恳;

  第四层:内容上挑拨离间秦晋关系,语气上则显得慷慨激烈。

  (3)引前人具体分析烛之武言辞的评论印证本段的绝妙

  篇中前段写亡郑乃以陪晋,后段写亡郑即以亡秦,中间引晋背秦一证,思之毛骨俱竦。宜乎秦伯之不但去郑,而且戍郑也。【清】吴楚材、吴调侯《古文观止》卷一

  得势全在秦、晋围郑,郑既知亡二语,先令人气平了一半;以后纡徐曲折,言言刺入秦伯心窝里去。词令之妙,一至于此!其悦而且戍也,固宜。【清】过琪《古文评注全集》卷一

  皆从利害上立言,反反复复,似深为秦筹者,委婉入情,令人自为心折,极辞令妙品。

  【清】余诚《古文释义新编》卷二

  4、诵读、赏析晋文公的`一段话

  (1)“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2)借助“仁”、“知”、“武”三字赏析晋文公形象

  明确:在秦军改而帮助郑国时,晋文公表现出了清醒的认识和理智的判断,(知恩能报求仁义、维持盟国展智慧、战未必胜见谋略),因而语气上应当读出晋文公英明睿智的沉稳自如。

  六、拓展迁移:(运用对对联的方式总结人物形象)

  1、古人言“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烛之武所言所行是也。诵读课文,结合文中各个人物的性格、行事,仿照例句自己拟一副对联。

  如:郑文公诚心悔前过佚之狐慧眼荐英才秦穆公度势盟郑

  烛之武大义缒虎穴烛之武巧言退秦师晋文侯审时班师

  2、“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孙子兵法谋攻》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小结:哲人说:读史使人明智。那么学完《烛之武退秦师》,我们又懂得了什么智慧呢?我想,一是告诉我们外交言辞的重要性,也就是如何说服别人,如孙子所说“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二是明白在国家大义面前,我们应该有“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正气磅礴。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7

  教学目标

  1、梳理基础知识,掌握重点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现象。

  2、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识记文中的文言现象。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参考

  语文教学参考书 鼎尖教案

  授课方法

  点拨法,巩固法

  教学辅助手段

  多 媒 体

  无

  专用教室

  无

  教学过程设计

  教

  学

  二次备课

  二、教学过程:

  阅读下文,完成7~11题。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 下列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越国以鄙远 越国:国名 B. 若不阙秦 阙:亏损,削弱

  C. 唯君图之 图:考虑,谋划 D. 不知 知:同“智”

  8. 对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兵,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

  ①晋国贪得无厌,时时图谋扩张领土。

  ②晋国经常背信弃义,不足依赖,秦不应与之共事。

  ③晋楚两国有相互勾结以排挤秦国之势。

  ④秦晋灭郑,有利于晋,不利于秦。

  ⑤郑国朝秦暮楚必将亡国,只有跟随秦国,郑国才有出路。

  ⑥秦郑交好,有利于秦,不利于晋。

  A. ①③⑤ B. ②④⑤ C. ①②④ D. ②③⑥

  9. 烛之武的.话中表现外交辞令中婉曲表达方式的是( )

  A. 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C.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 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三、课堂小结

  10. 烛之武劝说秦伯退师的理由,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秦军欲越过晋国并看不起远方的郑国,这实际上是很困难的事。

  B. 相邻的晋国实力雄厚了,实际上自己的力量就削弱了,保留下郑国对秦也是会有好处的。

  C. 秦对晋侯有过恩赐,但晋侯回国后就违背承诺,并迅速筑墙防守。

  D. 如让晋占领了郑,那么他们还要扩张势力,势必危及秦的安全,这种损秦肥晋的做法,实不足取

  11、见导学案

  【翻译略】

  【解析】

  7. A解析:越过晋国。

  8. C

  9. B解析:其中的“敢”是个谦词,“执事”也是对对方的一种尊称。

  10. A解析:文中没有“看不起”的意思。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理解和掌握文中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培养文言文语感

  3、赏析人物形象,把握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结构,概括内容

  2、鉴赏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难点

  1、积累文言常用词,培养文言文语感

  2、在学习本文塑造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借鉴写法

  教学方法

  诵读、提问、讲解、质疑、探究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借助工具书,通读全文,读准字音,断准句子

  2、结合注释,再读全文,翻译课文,画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难点(字、词、句)

  3、初步了解故事情节,概括段落大意,把握人物形象

  4、阅读相关资料

  (1)作家作品《左传》及其艺术特色

  《左传》的作者,相传是鲁国的史官左丘明。但由于文献不足,迄今尚无定论。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为“十三经”之一。因为《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所以它们又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当然,也有人认为《左传》是一部独立的自成体系的历史著作。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成为历代散文的典范。《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背景介绍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为了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

  晋国为什么要联合秦国围攻郑国呢?这是因为,秦国当时也要争夺霸权,也需要向外扩张。发生在公元前632年的城濮之战,事实上是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争。一方是晋文公率晋、宋、齐、秦四国联军,另一方则是以楚国为主的楚、陈、蔡、郑四国联军(郑国名义上没有参战,实际上已提前派军队到楚国)。两年后,当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时,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更重要的是,这时的秦国也有向外扩张的愿望,所以,秦、晋联合也就是必然的了。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通读课文

  范读正音,注重重点字的读音,句子的点读

  学生齐读一次

  三、疏通文意,落实实词、虚词、语法等文言基础知识

  1、让学生读第一段

  明确重点字词:贰、军

  句子:以其无礼于晋

  2、学生分角色朗读第二段,教师提问题

  学生回答、点评,明确重点词、句子

  3、集体朗读第三段,教师讲解,引导背诵

  实词:鄙、厌、说等略

  4、学生朗读第四段,师生共同疏通文意,落实文言知识

  5、指导学生诵读全文,增强语感,进一步熟悉课文,试着背诵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翻译全文,归纳语言现象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题

  3、积累文言知识

  4、把握故事情节,注意人物语言

  第二课时

  一、再读课文,分析导入

  英国政治家帕默斯顿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我们没有永

  恒的盟友,也没有永恒的仇敌,只有永恒的利益。”此语用来诠释

  这篇课文的内涵及其恰当。

  二、理清故事情节,进行整体把握

  第一段:秦晋围郑(指出围郑的原因)

  第二段:临危授命

  讨论探究

  1、佚之狐的话对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侧面表现烛之武的才能

  2、郑伯是如何说服烛之武的?(学生作答)

  第三段:说退秦师

  分组讨论探究:烛之武为什么能说退秦师?

  明确:这篇文章对烛之武的善于辞令,写得极为出色。他去说服秦伯,虽然目的是求和,但决不露出一点乞怜相。他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头头是道,使人信服。他在说辞里处处为秦着想,使秦伯不得不心悦诚服,不仅答应退兵,而且助郑防晋。

  (1)处处为秦着想。

  首先,烛之武开门见山说:“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承认郑国已处于危亡的地步。但作为郑大夫的烛之武却没有半句为郑国乞求的话,相反,却以“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来表明为秦着想的立场。先分析了“越国以鄙远”的难处,接着谈了亡郑实际上是增加了别国(晋)的土地,扩展了别国的势力,而邻国势力的增强就意味着秦国势力的削弱。接下来又分析了存郑对秦有益无害:“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利一害,推心置腹,不由秦伯不动心。

  (2)充分利用秦晋的矛盾。

  正当秦伯在考虑灭郑、存郑对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充分利用这一契机,进一步为秦君分析:“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利用秦晋之间的离间双方。这番话不由得秦伯不深思。接着烛之武又把话题引向未来,预言晋国此后的动向:“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缺秦,将焉取之?”指出晋国贪得无厌,灭郑之后,必将进而侵犯秦国,秦晋的矛盾将进一步尖锐化。由于晋国当时已成为中原霸主,秦伯对此不能不存有戒心。烛之武的这篇说辞戳到了他的痛处,终于促使他下定决心,改变主意,退兵助郑退晋。

  第四段:迫晋退兵

  三、在把握文本的基础上,分析讨论烛之武人物形象的写作技巧,分组讨论、探究、提问、总结

  烛之武的形象:(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四、拓展思考

  学生联系全文,概括本文写作上的特点

  明确: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起伏

  (3)详略得当

  五、课堂小结(学生总结)

  六、作业

  结合本文的叙事方法和塑造人物形象的技巧,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记叙文,字数不限。

  板书设计

  情节发展:秦晋围郑临危授命说退秦师晋军撤离

  写作特点:伏笔与照应详略得当波澜起伏人物形象栩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通过研读课文,品味语言,体会烛之武辞令之妙,让学生感悟他语言的力量及其语言背后的那颗爱国忧国之心,同时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材料拓宽写作思路。

  教学重点:

  烛之武辞令之妙,爱国之深。

  教学难点:

  从不同角度运用所学材料,学以致用,以一当十。

  教学方法:

  互动研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烛之武退秦师靠的不是千军万马,也不是张飞的一声大吼,更不是杨六郎的一杆长枪,而是靠他的三寸之舌处处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他是如何站在秦的立场上为秦着想却使郑国转危为安的呢?

  二、齐读课文第三段,思考烛之武的一番话是站在郑国的立场上吗?为什么?

  1、学生回答

  2、老师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语言现场,感悟烛之武辞令之妙

  把第三段还原成烛之武和秦伯的对话,走进语言现场。

  烛之武:“郑既知亡矣。”

  秦伯:“那你来干什么?”

  烛之武:“为了您呀!”

  秦伯:“此话怎讲?”

  烛之武:“我忧心如焚,我寝食难安,因为亡郑对您不利呀!”

  秦伯:“请讲。”

  烛之武:“秦晋两国相距很远,晋国和郑国才是近邻,越国以鄙远,您该知道管理它的难度,实际上是增加了邻国的土地,邻之厚,是不是越发显得君之薄呀?这不会是您此行的目的吧?”

  秦伯:“当然不是,我该怎么做呢?”

  烛之武:“存郑倒是对您有利呀,您可以把郑国作为东道主,秦国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物资,累了可以在郑国歇歇脚,渴了可以在郑国喝口水,这样不好吗?”

  秦伯:“是呀,我——”

  烛之武:“您也许还记得,应该也不会忘记,晋国曾经做过过河拆桥、忘恩负义的事吧?”

  秦伯:“可不是,想想我都来气,背信弃义的家伙!”

  烛之武:“像这么一个不靠谱的家伙,又那么贪得无厌,您说,他灭郑后,能善罢甘休吗?东灭郑,西呢?西呢?该进犯秦国了吧,您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险吗?”

  秦伯:“先生您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呀!否则,我还蒙在鼓里呢!来人,退兵!”

  秦晋围郑为利而来,烛之武退秦为利而来,秦伯退兵为利而退,晋侯退兵为利而退,利是目的,退是手段。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烛之武为郑而来却为秦着想,利也;存郑亡郑想的还是利;回顾历史展望未来说的`都是利。烛之武用他的三寸之舌,用他的智慧和胆识,巧用一利字让郑国转危为安。

  3、假设谈话方式,让学生比较

  假如烛之武一开始就挑拨离间,结果会如何?假如烛之武直接求秦退兵,结果又如何?

  4、小结烛之武的语言艺术:

  以退为进欲擒故纵示之以弊诱之以利

  回顾过去晋不可信展望未来晋不可靠

  5、教师小结:明明为郑而来,却处处替秦着想,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技巧性,也是语言产生的力量;当时机成熟时再行挑拨离间之计,更容易彰显语言的力量,退秦也更易成功。危如累卵的郑国转危为安,一场危机就这样在烛之武的三寸之舌下化解了,没有动一兵一卒,不战而屈人之兵,语言的技巧语言的魅力呀!

  三、烛之武在强秦面前不卑不亢,成竹在胸,这份自信来自哪里?

  1、学生回答

  2、师生小结

  有勇有谋有胆有识审时度势辩才十足爱国忧国不计得失

  正是:危亡之际挺身行宝刀未老史留名

  单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国虎狼兵

  四、如果把这则材料运用到我们的作文中,可从哪些角度来运用呢?

  1、学生回答

  2、出示课件给学生更多运用角度

  语言的力量口才与成功

  爱国位卑未敢忘忧国苟利国家生死以

  机遇与准备才能与机会发现人才伯乐和千里马

  选择个人与集体个人与国家大我与小我

  手段与目的隐忍不发知错能改双赢

  有志不在年高天生我材必有用如何应对逆境

  ……

  3、出示例文,给学生更好的写作指导

  伯乐不来,我自荐之

  毛遂自荐说服楚王,解了邯郸之围,展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邹忌主动拜见齐威王,以自身的体悟劝齐威王广开言路,使齐国不必用兵就可战胜敌国;曹刿主动请见鲁庄公,抓住战机一鼓作气,打败强大的齐国。此三者都是主动推销自己,展现自己的才华,利国利民利己。而郑国烛之武是三朝老臣皆不得重用,虽有满腹经纶却不懂得毛遂自荐,不懂得给自己寻找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若没有佚之狐的慧眼识英雄,恐怕要永远湮没在历史风尘中了。伯乐不来,我自荐之。只有主动推销自我,主动表现自我,才能实现人生的价值,创造人生的辉煌。

  机遇与成功

  当机遇没有来临时,仍要积极准备,完善自己,把自己磨砺成金子,机会一旦来临,便会闪耀于史册。烛之武三朝为官,满腹经纶,却一直不得重用,这使得他到了七十多岁的高龄,仍有满腹牢骚。其间忍受的寂寞痛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但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以惊人的毅力来砥砺自己,饱读经书,关心时事,终于在人生的最后时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为自己人生划上一个完美的感叹号。烛之武用自己毕生精力、一生的才能等待这样一个机会,当这个机会出现时,他毅然把握住这个机遇,不仅化解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和生灵涂炭的悲剧,还为自己的人生挥洒了精彩的一笔,还让自己成为历史星空中璀璨的明星。由此观之,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唯有胸中有竹才能把握机遇,创造成功。

  有志不在年高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烛之武就是一匹蓄势待发的老骥。也许他也曾因人生虚掷而悲哀过感伤过,但他并没有放弃对国家与人民安危的关心。我们可以想象出多少个日夜他翻看竹简的手势与眼神,想像出多少次他侧耳细听,焦急地渴盼着能从王宫中传来征召自己的声响。如果没有对国家朴实的爱与时刻准备着为国家效力的心,一个小小的“弼马温”,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怎么能对晋国的历史、对晋国国君的为人那么清楚,怎么能对秦伯的心理、对秦-晋之间的恩怨又是如此了然。可见,即使烈士暮年,他依然一刻不停地关注着天下形势,从没有放弃过济天下苍生的理想。只要国家需要,只要自己一息尚存,不管命运对自己如何不公,仍会挺身而出,为国家为苍生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光和热。真是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活百岁!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感悟的是语言的力量,传承的是爱国精神,运用的是语言文字,学到的是说话的艺术,愿我们都做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六、作业:

  利用比干、韩愈和魏征、邹忌、触龙等相关事例,写一篇以“忠言不逆耳”为题的文章。

  七、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以退为进

  示之以弊退秦利秦退

  诱之以利

  挑之以史围郑晋退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0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烛之武形象分析。

  3、烛之武如何退秦师。

  4、归纳整理文言文常见字词、句式。

  过程与方法

  1、问题式。以问题层层推进,梳理故事情节。

  2、探究式。烛之武退秦师原因及现实影响力。

  3、对比式。烛之武、邹忌、魏征、触龙等说话艺术之对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烛之武临危授命,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

  2、通过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学会如何与人交流、沟通。

  教学重难点:

  1、烛之武如何劝退秦师。

  2、烛之武的说话艺术带给我们的启示。

  3、重点文言词语及句式。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及有关文学常识。

  2、相关故事背景。

  3、梳理故事情节。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秦王威风八面的朝堂,蔺相如轻启三寸不烂之舌,挫败秦王夺璧的阴谋,使宝璧平安归赵;在群儒唇枪舌剑的进攻面前,诸葛亮轻动三寸不烂之舌,折服东吴的饱学之士,使孙刘迅速结盟;在郑国危如累卵之际,老迈的烛之武轻摇三寸不烂之舌,虎狼之师不击自退,铁桶之围不攻自破。

  烛之武在剑拔弩张的敌对情势下,是如何说服秦伯不仅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护郑国的呢?带着这个疑问,我们一同走进《烛之武退秦师》。

  巧设悬念,利用阅读期待,激发学生急于阅读课文的欲望。

  二、了解《左传》

  《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主要记载了东周前期240多年间各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方面的一些事件,是研究我国先秦历史很有价值的文献,也是优秀的散文著作。《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外交辞令,记事条理清楚,详略得当;写人简洁生动,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是历代散文的典范。

  《左传》别名《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

  《春秋》三传 (解说《春秋》) 《左传》《公羊传》《谷粱传》

  三、推进新课

  该环节主要是疏通情节,在文中寻找关键句,由学生自主完成。

  (一)烛之武如何退秦师的?

  明确: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郑知之矣)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文言句式及词语

  ①邻之厚,君之薄也。

  ②敢以烦执事。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何厌之有?

  ⑤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分组朗读第三段。

  (二)烛之武为什么要退秦师?(齐读第一自然段,然后由学生回答。)

  ①以其无礼于晋。

  ②且贰于楚也。

  补充故事背景: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在此之前,郑国做了两件对不起晋国的事。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结果楚国大败。

  (三)烛之武退秦师的结果如何?

  ①秦伯说,与郑人盟。

  ②乃还。

  ③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④吾其还也。

  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四)齐读一、三、四段。

  以上教学环节,引导学生从诵读和寻找关键句中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脉络线索。

  四、结束新课

  对照板书,回忆故事情节。一、三、四段读熟。

  五、布置作业

  1、背诵一、三、四段。

  2、整理文言词语及句式。

  板书设计

  ①欲扬先抑,以退为进。

  ②阐明利害,动摇秦君。

  ③替秦着想,以利相诱。

  ④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⑤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上堂课内容,并归纳总结文言词语及句式。

  2、分析烛之武形象,并延伸讨论说话艺术的现实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以烛之武“ 怎么退——为什么退——退的结果”三个问题引出文章相关语句,

  再次熟悉情节。并归纳一些词语用法及宾语后置句。

  敢以烦执事。

  焉用亡郑以陪邻?

  以越国以鄙远。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邻之厚,君之薄也。

  之何厌之有?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焉且焉置土石。

  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宾语前置句

  何厌之有?(“之”提宾标志词)

  ①何陋之有?

  ②莲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菊之爱,同予者何人?

  ④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推进新课(从文本出发,逐步引进社会和人生。)

  (一)朗读第二段,思考:

  烛之武究竟何许人也?(学生探讨,分析其个性化及爱国情怀)

  ①佚之狐:“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侧面描写)

  ②(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语言描写)

  ③(烛之武)许之。

  ④(烛之武)夜缒而出。(动作描写)

  明确:

  ①才华横溢、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②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③不卑不亢、机智善辩的辩士、外交家。

  (二)烛之武为什么会成功?

  ①烛之武——委婉,抓住对方心理。

  ②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

  ③郑君——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1

  【学习目标】

  1、在掌握字词句的基础上熟读成颂,并把握文言文的特殊性。

  2、同时要在着重了解烛之武说退秦师的理由的同时,注意欣赏包括本文在内的《左传》的文学价值,如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如果说在社会发展的总趋势之下,大凡事物总是现在的比过去的好的话,那么大家能不能想一想,在文化艺术的某些方面,有没有与一般规律相反的情况呢?(这样一来一往的问答,并不难引导学生想到西方文艺复兴时期以罗马为代表的雕塑,比如据说维娜斯女神的断臂今人就无法设想能够补得很好,以及中国古代的文言文似乎不是今人可以写出当时那样的水平的。然后接着说。)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册的第一篇文言文,看它究竟有哪些方面的精美以至妙不可言呢!

  二、让大家听本文的录音带或教师以较高的水平先把课文诵读一遍。

  三、承接第二单元所学的`“理清思路”理论,实际上也就是本课后面的练习题二,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问题,而实际上等于在熟读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理解各段大意。

  1、文章的第一自然段是说“秦、晋两国为什么围攻郑国”的问题;

  2、第二自然段是说“郑伯是怎样说服烛之武”的问题;

  3、第三自然段是说“烛之武是怎样说服秦伯退兵的”;

  4、第四自然段是说“晋文公为什么不愿向秦进攻的原因”。

  在上面问答练习的基础上,可让学生以多种形式诵读。

  四、让学生在已经看过课本中注释的情况下提一提文中还有哪些实词的意义不清楚,还对哪些虚词的用法或古汉语现象不理解。这其中由学生提也好,由老师问也好。

  1、第一段中两个“于”均解为“对于”之意,两个“军”字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现象,当“驻扎”讲。且“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两句均为古汉语中所谓省略句,即均在“军”字之后省掉一个介词“在”,而就这一点,已能证明古今语言形式上的不同习惯,这对让学生逐渐习惯看文言文是大有好处的。

  2、在第二自然段中应让学生弄清楚:“言于”当“告诉给”讲;“若使”中的“使”当“让”讲;“臣之壮也”中的“之”是典型的结构助词夹在主谓结构之间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例句;“也已”不仅注释上有“已,同‘矣’”的字样,关键是要解释这种“语气词连用”的古汉语现象;从“今急而求子”中不难看出,根据上下文,“而”在此只能当副词“才”讲;至于“是”通常在古文中多当代词“这”讲,只是为了上下文意思的通顺而把它整个译作“这是”罢了;最后“然郑亡”一句,和今意相对照,显然是个被动句。

  3、第三自然段:“夜缒而出”里的“而”强调是起前对后修饰作用的,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地”;“若亡郑”中“亡郑”是“亡”的使动用法;“越国以鄙远”一句的注释中虽然说明了其中的“鄙”,“边邑”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而“远”是形容词活用为“远地”的名词用法,但整句意义的通俗理解应该是“越国以远鄙”;“邻之原,君之薄”中的两个“之”直译时,还是应当看作是起“取消主谓独立性”作用的;“夫晋,何厌之有”中的“之”此时是起“动宾倒置”标志作用的,即意义上应看作“有何厌”;“既东封郑”一句应强调就其直译而言,“既”当“等到……以后”或“已经”之类意思讲,“东”是古汉语中典型的名词当状语,译作“向东”,“封”,名词“疆界”,此处当动词用,译作“作疆界”,而“郑”作为句子的补语,也是以名词当状语的形式理解的,应译作“以郑”,于是整句的确切直译应该是“等到向东以郑国作了疆界以后”等。

  4、最后一段中则应该让学生承认,看过书上的有关注解之后,剩下的就没有什么可感到难解的地方了。

  上述程序之后即宜让学生在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全文,其中不乏用多种形式背诵。比如教师先领背、分段集中背等,因为字面意思过得较为彻底了,所以背诵起来就应该相对容易。同时在熟读背诵的过程中,有意识地让学生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表达反映在遣词造句、语言组织上的精妙,比如可以对比同样或类似意思表现在古今语言形式的不同上,应该承认文言文形式上的言简意赅和音韵方面的朗朗上口等,而这些,也正是《左传》等的文学价值。

  五、课后练习

  关于多义词辨析的题。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2

  教学过程:

  1、导入:本学期我们学了哪些文言文?

  《陈涉世家》——我们认识了有着鸿鹄之志的陈胜

  《唐雎不辱使命》——我们认识了有着凛然正气的唐雎

  《出师表》——我们认识了忠心耿耿老臣诸葛亮

  今天我们接着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刘勰《文心雕龙》他就是烛之武。今天我们来学习《烛之武退秦师》。

  2、早读要求同学们对照注释熟读课文,大家读好没有?下面来检查一下。

  3、检查:你能说说本文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吗?温馨提示:讲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秦晋围郑——临危受命——说退秦师——秦晋撤退)

  还不行的,以给上面四个方面补词的形式完成。谁围郑了?什么情况下受命?

  鼓励学生读懂这么多不错

  4、是怎样说退秦师的?看书用自己的话回答。看来同学们对课文还不熟悉,不要紧,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是:弄清文章大意,初步感知课文浅析烛之武劝说的艺术和形象

  5、出示学习目标:弄清文章大意,初步感知课文

  浅析烛之武劝说的艺术

  6、结合注释自由读课文。齐读课文。

  7、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口头翻译课文。要求:不会翻译的字词请圈起来并举手,老师会走到你身边告诉你。等会儿看谁翻译得更流利。教师巡视

  8、落实字词句翻译。词的翻译,课件展示文段中加点的,口头翻译,词不离句;句的翻译在导学案上,笔做。

  9、同学们都很积极。我想,能解决别人的问题,那叫能读书;如果读书中还能自我思考,提出问题,那叫会读书。同学们在阅读本文中,有没有迸出的一两个疑惑呢?请写出来,也可以直接在课文旁边批注。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孔子

  学贵有疑。——朱熹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爱因斯坦曾说过

  如学生不能提,教师抛出自己的'问题——如为何要打郑,烛之武是怎样出山的,怎样劝说的?为什么劝说秦王而不直接劝说晋王?对这些问题不解决,鼓励学生课后查阅资料或寻求帮助,有意留下空缺,也为节约时间。

  10、本节课我们不解决,相信大家会带着问题查资料,问别人,如果是那样,你真的是个做学问的人了。

  11、烛之武师如何去劝说强大的秦王的呢?打出进攻路线图,问:假如你是烛之武,我是秦王,你将怎样劝说我?此部分不花太多时间,只是为下面的精讲过渡。

  12、齐读第三段,并再次口头翻译本段。你认为哪一句说辞最能打动秦王?想想烛之武劝说采用了什么技巧?

  先读,再口译,再谈看法。此部分精讲,花大部分时间

  13、在这一探讨中总结烛之武劝说的艺术。示弱、离间、利诱、现实警示

  逐步深入步步紧逼转移矛盾

  板书

  14、对联结束。打出:

  1、诸葛亮伶牙俐齿舌战群儒

  烛之武能言善辩说退雄师

  其实我们还可以用文中人物来作对子

  2、佚之狐______________________

  烛之武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穆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晋文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是个怎样的人,《左传》有何特色,请听下回分解。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

  示弱离间利诱现实警示

  逐步深入步步紧逼转移矛盾

  17、当堂练习。

  一:选出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A越国以鄙远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B唯君图之发愤图强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与郑人盟海誓山盟

  二:翻译下列句子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三:理解课文,用课文中原词填空

  在烛之武劝说秦王时,表明围郑的结果是□□□□,如果亡郑的结果是□□□□,过去秦王对晋王有恩惠,晋王也许下诺言,而现在晋王却□□□□,更气愤的是现在晋王不断扩张领土,势必会□□□□。

  四:两题选作其一。

  1、哲人说,读史可以明智。读完本文我们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2、假如在标题“烛之武退秦师”的“退”前再加个字,除开加“说”外,你还会加什么?说说理由。烛之武(说)退秦师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烛之武退秦师的前因后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诵读、交流的方法品味烛之武的言辞。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学习他爱国、临危不惧、充满智慧等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烛之武说服秦军退兵的具体内容和逻辑性。

  2.难点:分析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三、教学方法:

  诵读体味法、小组讨论法和问答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正式上课之前,老师想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有一次周总理在接待一位美国记者的采访时,这位美国记者无意中发现周总理的桌子上竟然放着的是美国的钢笔,所以这个时候他便以几分嘲讽的口气问道:请问总理,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要用我们美国产的钢笔呢?这个时候周总理他幽默地回答道:这是我的一个朝鲜朋友送给我的战利品,我本来想着无功不受禄,但是他说让我收下做个纪念,我不好拒绝,于是就留下了。这位美国记者听到周总理的回答之后是哑口无言。周总理用他的智慧挽救了国家的外交尊严。而在中国古代,同样也有一位人物用他的智慧挽救国家于水火之中,这个人就是烛之武。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烛之武退秦师》这篇文章,看一看烛之武是如何运用他的智慧挽救国家命运的。

  【板书:烛之武退秦师《左传》】

  (二)整体感知

  1.(资料积累。)

  《烛之武退秦师》一文选自《左传》,同学们对《左传》了解多少呢?(……)嗯,同学们说到了“春秋三传”、编年史。没错,《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作者是左丘明。《左传》和《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了解说《春秋》而作的,所以它们被称作“春秋三传”。《左传》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的先后为序,非常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的内政外交等大大小小的史实。

  《左传》不仅是我国最早最完备的编年史,也是先秦著名的文学作品,是历代散文的典范。在写作特点上,同学们知道《左传》有哪些特点吗?(……)没错,《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人物辞令,它记事条理清楚,详略适宜;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2.我们在上节课已经梳理了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关键句式。现在,请同学们诵读本文,思考文章的`四个段落围绕“退”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好,同学们的诵读还是很流畅的。那这四个段落围绕“退”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呢?第一排这位同学,请你来回答。(……)嗯,你说第一段写的是为何退,第二段写的是谁来退,第三段写的是怎样退,第四段说的是退的结果,你的概括非常准确,请坐。

  【板书:为何退;谁来退;怎样退;结果】

  通过这位同学的准确概括,我们已经理清了全文围绕“退”字所描写的四部分主要内容。

  (三)深入研读

  1.接下来我们就正式进入文章,看看这四部分都是如何展开的。我们知道《左传》在记事时条理清楚,详略适宜,文论家对它有“言简而要”的,首先请同学们浏览第一段谈谈为什么要退?

  明确:好,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因为秦晋两个大国围住了郑国,郑国为了自己的国家不得不想办法摆脱这样的困境。

  除了秦晋围郑以外,同学们还能从第一段中得出哪些?第二排的同学举手最快,来说说你的理解。(……)。嗯,你说第一段还交代了秦晋围郑的原因以及秦晋驻军的地点,那你能再展开一些作具体阐述吗?(……)好,你的思路很清晰,请坐。这位同学说,秦晋围郑的原因是因为“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意思是“郑国曾经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然后秦晋两国的驻军地点,一个在函陵一个在氾南。

  好,第一段所交代的内容我们都梳理出来了,请同学们结合这些信息思考一个问题,郑国在当时被两个大国围困的情况下,为何还能够退秦呢?第三排这位同学你来说。(……)嗯,你说首先是因为秦晋围郑的理由,“郑无礼于晋,且贰于楚”,这两件事都与晋国相关而与秦国利害关系并不大,所以郑国可以争取说服秦国退兵;其次是因为秦晋两国的驻军地点,一个在函陵一个在氾南,他们是分开驻扎的,所以郑国有机会单独与秦国接触,从而说服秦国退兵。非常好,你的思维很敏捷,请坐。

  2.第一段围绕“为何退”所描写的具体内容已经分析完了,请同学们浏览第二段并思考,郑国处于被困的危难局势,这样的情况下烛之武为何会出面去说服强秦退师?

  明确:靠窗这位同学,你来说。(……)嗯,你说是因为郑文公的劝说才使得烛之武愿意出面,那郑文公具体是如何劝说烛之武的?(……)好,你找到了,郑文公对烛之武说“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意思是:我没有及早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但是如果郑国灭亡了,这对您也是没有好处的!于是烛之武就答应了去劝退秦军。你的思路非常正确,请坐。

  3.到这里我们已经把第一段“为何退”、第二段“谁来退”都分析清楚了,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看看烛之武是“怎样退”的。请同学们诵读第三段,按学习小组讨论,烛之武都使用了哪些方法来说服秦伯退军。

  明确:好,看来各小组都已经有结果了。第二组举手最快,先请你们组的代表来说。(……)嗯,你们组认为烛之武见到秦伯后首先用了个以退为进的办法,你们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呢?(……)很好,就是这一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请你结合这句话再具体阐述一下。(……)嗯,你们组的分析很到位,请坐。第二组认为烛之武首先说“郑国已经知道自己要灭亡了”,目的是解除秦伯的戒备心,进而表达出自己是设身处地在为秦国的利益着想,一下子就拉进了二者之间的距离。

  【板书:以退为进】

  第一组,你们接着来说。(……)你们组认为从“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这句话可以看出烛之武接下来分析了灭亡郑国对秦国没有好处反而有害,然后在“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这句话中又许诺如果秦国放弃围困郑国,那么郑国以后将会为来往的使者提供便利,对秦国也是有好处的,以此来劝说秦伯。那你们组找到的这两个点可以分别用哪四个字来概括呢?(……)非常好,可以分别概括为“晓之以弊”、“许之以利”,你们组的分析也很透彻,请坐。

  【板书:晓之以弊;许之以利】

  还有哪个组要来分享讨论成果的?第四组,(……)嗯,你们组找到了烛之武挑拨秦晋关系的句子,是哪几句呢?(……)不错,就是“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以及“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这两句。这两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挑拨秦晋关系的?(……)很好,先是从回顾历史的角度,说“秦伯呀,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答应给您焦、瑕这两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到晋国,晚上就筑城防御”,实在是不守信用;说完历史,又展望未来,说“晋国怎么会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的土地亏损,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如此一来,就使得秦晋之间关系破损。第四组的思路也很清晰,请坐。同学们,烛之武如此巧妙地挑拨秦晋关系,我们又可以用哪四个字来加以概括呢?(……)非常好,就是“巧施离间”。

  【板书:巧施离间】

  在烛之武的一番劝说之下,“退秦”的结果如何呢?(……)没错,秦国退兵,并且还与晋国结盟。

  4.烛之武退秦师的整个过程我们已经梳理完毕,从这件事当中,烛之武给同学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明确:好,课代表,你来说。(……)嗯,你说烛之武是个爱国之士。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很好,烛之武原本是怀才不遇的,但是当国家遇到危难时他却深明大义,不计个人安危,挺身而出挽救了国家命运,你的分析很正确,请坐。除了爱国之外,烛之武在强大的秦国面前又是怎样的呢?左边这位同学,你来补充。(……)非常好,在强秦面前,他不卑不亢,能言善辩,充满智慧,你的分析也是对的,请坐。这两位同学分别分析了烛之武爱国和智慧的形象,总结起来,可以说烛之武是一个爱国、勇敢、充满智慧的外交家形象。

  (四)总结升华

  同学们,今天的课到这里已经接近尾声了。这节课我们都有哪些收获呢?好,请课代表来总结本节课的收获。(……)很好,你的总结很全面,请坐。这节课我们先是一起了解了《左传》的相关知识,明确了烛之武退秦师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包括“为何退、谁来退、怎样退以及退的结果”四个方面,重点分析了烛之武说服强秦退兵的过程,最后总结了烛之武的人物形象。

  (五)布置作业

  1、在课后,请同学们反复诵读本文,进一步体会烛之武说服秦伯的逻辑过程。

  2、本文在写作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特点,请大家选择一两个方面谈谈你的看法,形成一篇小短文,下节课分享和交流。

  好,同学们,下课!

  (结语:我的试讲到此结束。)

  五、板书设计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为何退

  谁来退 以退为进

  怎样退 晓之以弊

  结果 许之以利

  巧施离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4

  教学要求:

  1.掌握若、说、辞、鄙、微、之六个文言词的用法。

  2.在理解字词句的基础上读懂课文,并体会其写作特点及烛之武说秦的语言艺术。

  3.熟读并背诵全文。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段即说秦部分。

  教学难点:

  体会人物对话的语气及特点。

  教学课型:

  讲读课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和讲读第一、二段。

  教学步骤:

  一、引入课题和释题(5分钟)

  1.标题重点释“退”和“师”两个词,然后理解标题的含义。

  2.简介《左传》。这可让学生自己完成,师只作扼要的补充。

  二、展示并简释教学要求。(5分钟)

  三、初读全文,处理生字读音,试析文章的结构和层次。(4分钟)

  原则上计划由教师完成,也可视具体情况抽学生来完成。

  四、讲读第一段(10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译释由学生完成,师只作扼要补纠和简要分析。分析内容包括伏笔手法和语句深意,全段作用。

  3.让学生齐读全段。

  4.处理练习一之中的第1小题,要求学生试译回答,然后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五、讲读第二段(15分钟)

  1.抽生朗读本段,注意生字词读音。

  2.讲析本段

  ① 重点讲析三个文言词“若”、“之”、“辞”的用法和人物对话。

  ② 字词句的理解仍然注意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完成为主,师纠补为辅。对要求掌握的三个文言词的用法要板书列于黑板上,对话部分要让学生试作语气练习。

  ③ 小结的内容包括情节的曲折性、写法的详略和表达的特点。

  3.生齐读本段,然后处理相关练习。

  4.指导学生背诵本段。

  六、指导并检查学生背诵这两段。(3分钟)

  七、指导学生预习后面的两段。(3分钟)

  方法是读熟和背诵(包括生字词读音的认定)

  (下课)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第三、四段。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5分钟)

  1.检查前两段的背诵情况及对内容的理解。

  2.检查三个文言词的用法。

  3.检查三、四段的通读情况。

  二、讲读第三段(25分钟)

  1.讲读重点包括“说”、“鄙”、“之”三个文言词的用法和关键语句的语气及特点。难点是说辞的语言艺术性。

  2.语句的疏通仍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重点部分的教学方法同前课时。说辞的艺术性借助于层次的划分去理解。讲析完毕注意让学生齐读全段。

  3.处理课后相关练习,方法同前。

  4.布置学生试背本段。

  三、讲读第四段(10分钟)

  1.抽生读文。

  2.讲析方法

  基本方法同前,注意强调“微”和“之”的用法。分析重在晋文公话语的结构特点。切莫忘末尾要齐读本段。

  3.背诵本段。

  4.处理课后练习一(4)

  四、小结全文(5分钟)

  1.写作特点

  ① 结构线索:单线,时间为序。

  ② 写法:详略分明,详写说辞,略写情节。

  ③ 表达:语言(对话)描写为主。

  2.文言文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① 熟读成诵。

  ② 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下课)

  附:板书设计

  说退 军队

  ↑ ↑

  13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注释

  要求:

  1.若、说、辞、鄙、微、之

  2.字词句,写作特点、语言艺术。

  3.熟读、背诵。

  第一课时:若、辞、之第二课时:鄙、微

  若鄙

  1.(仿佛若有光)似乎、好像 1.(蜀鄙之僧哉)边远的地方

  2.(若使……)假如 2.(越国以鄙远)边境

  3.(若毒之乎)你 3.(肉食者鄙)浅陋

  辞微

  1.(辞曰)推辞 1.(则名微而众寡)微小

  2.(辞去)告别 2.(微闻有作作索索)暗暗地

  3.(不辞劳苦)推托 3.(但微颔之)稍微、略微

  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如果没有,如果不是

  之

  1.(辍耕之垄上)到、往(谓动)

  2.(子犯请击之)他们(秦军)(动后作代) ★释词译词要诀:★译法要诀:

  3.(是寡人之过也)的.(名前作助) 实词看上下文 直译为主,

  4.(臣之壮也)不译(主谓之间) 虚词看语法 意译为辅。

  第三课时

  朗读、背诵训练和完成课后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全文(10分钟)

  1.朗读要求:对话的朗读要表现人物的情绪和思想、态度。叙述朗读要体现伏笔和照应这样的写作手法运用上的作用。

  2.朗读要逐段进行,要结合课文的练习进行。

  二、背诵指导(15分钟)

  1.在朗读熟读的基础上进行,还要注意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注意背诵要讲究方法,长段要分层,特别是要注意容易混淆出错的地方的区别方法,训练要突出重点,力争在课内完成。

  三、完成课后练习(15分钟)

  1.审题、做题方法的指导。

  2.注意为答案找理由。

  四、师生一起交流总结本课文学习的方法、心得。(5分钟)

  师最后作归纳:

  1.知识要点的学习。

  2.学习方法的运用。

  (下课)

  教后记:

  1.文言文讲读课教学须强化读背的训练,把教与读和背有机统一起来。

  2.文言虚实词的教学要结合文言文的语法知识的教学进行,确保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学会方法,掌握其中的规律,直到能够举一反三。

  3.教学步骤要简明扼要,安排要有条不紊,特别是要根据教学的重难点和教学内容与规律合理规划和分配好各步骤的教学时间。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5

  【教学目标】

  1、学习查找资料和分析讨论的方法;

  2、了解文中“说辞”的魅力,增加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形象的把握。

  【教学难点】

  《左传》的语言特点。

  【教学设想】

  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学生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我做过的课堂小调查显示,多数高一新生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因此教师应该把学生带进那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只有让同学们也意识到这一点,才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改变对文言文的看法。

  《烛》的故事背景对学生们来说非常陌生,要想让他们了解烛之武的大智大勇首先得让他们理解郑国所处的'危难。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总结收集方法,尤其要学会利用信息化数字图书馆,使他们的自读能力得到切实提高。

  小组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被各个学科在课堂上广为应用,然而如何操作才更有效率,是老师们更应该考虑的问题。本课希望加强教师在其中的点拨作用,在学生们自主、合作、探究的时候在投影幕(或黑板)上给予过程指导。

  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课尾设计的拓展延伸和课堂练习应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

  电脑投影的内容不应该是板书的替代品,围绕教学设计的课件也应该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与人文精神的结合。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

  CAI(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自古以来,英雄在人们的心目中总是占有重要位置,他们或为民排忧,或为国解难,他们或平凡,或伟大,他们有的不为人知,有的永载史册。

  孙子兵法云: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兵法的最高境界。烛之武何能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就解除了秦晋两国对郑国的围困?这里面有着怎样的大智大勇,让我们共同探讨!

  (互动设计1:让学生回顾初中所学《曹刿论战》以唤起对《左传》特点的回忆,再结合课文注释①及文后补白所选《中国文学答问总汇》中对《左传》的介绍,说说“我所知道的《左传》”。)

  教师补充点拨: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赡完整的编年史,也是优秀的散文典范。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它被称为《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汉书》所记,始于汉哀帝时的刘歆。按儒家经学传统,先师所言为“经”,后师所言为“传”,以“传”解“经”,为汉代官学通例。此书被认定为解《春秋》之“传”,便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实际上,此书乃是一部自成一家的编年体史书,不能说它是“依经作传”,但其记事之详赡多有助于说明《春秋》。因此,也不能说它与《春秋》毫无关系。

  《左传》相传也是春秋时左丘明所作,但历来对此多有异说。现在看来,《左传》作者实难确指。它与《国语》一样,并非成于一人之手。但它既以《左传》为名,或与“左氏”有某种关系。说它的大部分史料可能出于左丘明的传诵,大概是比较可信的。

  《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终于鲁哀公27年(前453),比《春秋》增多27年。它大约成书于战国初,与《国语》之成书同时或稍后。二书在思想倾向上也基本一致。不过,《左传》比《国语》有新的发展。民本思想更加鲜明、突出。

  《左传》中记写了众多的历史人物,据不完全统计,约在一千四百人左右。这些人物包括了春秋时代社会各阶级、阶层的成员,有天子、诸侯、卿土、大夫,也有将相、武臣、学者,有说客、祝史、良医、商贾、娼优,也有宰竖、役人、盗贼、侠勇等等。各种历史人物,形形色色,多彩多姿。其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物有较详细的事迹记录或鲜明的形象描绘。整部《左传》,犹如一幅人物层现叠出的彩画长卷,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春秋时代的社会历史面貌。

  (解说:此为引导学生走近《左传》,力求对《左传》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

  二、自主·合作·探究

  互动设计2:

  了解相关背景:

  投影秦、晋、郑三国地理形势图,以便对照讲解。

  补充介绍与本文有关的几点史料:

  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齐僖公三十年)。导致事情爱生的原因有两点。其一,郑国曾两次得罪过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公元前632年晋、楚之战中,郑国出兵助楚国,结果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后郑国虽然派子人九出使晋国,与晋结好,郑伯甚至与晋侯“盈于衡雍”,但最终没有感动晋国。其二,晋秦两国联合攻赵国,是因为晋秦都要争夺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这样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也就必然了。

  互动设计3:

  整体把握:

  指导学生初读课文后,思考:

  1、文章所述何事?

  点拨:这篇文章记叙了秦、晋联合围攻郑国时的一个故事。郑国被两大强国包围,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退兵。烛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晋之间的矛盾说服了秦伯,分化瓦解了秦、晋的联盟。秦伯不但不再围郑,还与郑人盟,派兵戍之。晋国迫于压力,也不得不撤兵,郑国亡国的危机消除了。

  2、事中涉及哪些人,请初步扼要评价。

  学生思考讨论。指名几位学生回答:

  点拨:烛之武是中心人物。虽然“臣之壮也,犹不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国难当头,他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以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消除子郑国的危机;不卑不亢,委婉曲折,步步深入,说服了秦伯,具有较强的感染力。

  佚之狐,慧眼识英雄的伯乐。“若使烛之武见秦军,师必退;,说明佚之狐对烛之武的外交才能有足够的了解,对郑、秦、晋三国的形势有充分的洞察力和预见性。

  郑伯,勇于自责者。当郑国处于危险境地,需烛之武退秦师时,烛之武却流露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的满腹委屈与牢骚。面对此,郑伯先是“是寡人之过也”以自责,动之以情;接着设想假如郑国灭亡的话,对烛之武也无好处,晓之以理,这种透彻的分析,诚意的表白,终于感动了烛之武,使之临危受命,义无反顾赴敌营。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 16

  【教学设想】

  1、由于学习文言文要付出比现代文更多的认识努力,因此通常同学们对文言文大都敬而远之。调查显示,多数同学都不大了解所学文言文的内涵,不了解那些隐藏在陌生语言下面的更深层次的人类的智慧,笔者力求引导学生走进文言文这个丰富多彩的世界。《烛之武退秦师》一文中说辞语言十分精彩,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引导学生意识到这一点,就可能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从而逐步改变其对文言文的看法,培养起对文言文的阅读兴趣。

  2、《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对同学们来说非常陌生,可以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

  3、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只是一个引导者,把课堂还给学生是很必要的,所以教学过程中,更多是学生的小组讨论,教师适当的给以点拨,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培养了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

  4、诵读是语文教学中一种重要的手段,在文言文中的作用尤其不可低估,所以本堂课自始自终以诵读为教学手段和依据,在诵读中赏析课文、分析人物。

  5、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语文课堂应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因此结尾设计讨论发言就是让学生乐于探讨并且有话可说,学有所得,并能学以致用。

  6、背诵一直是学生一个头疼的问题,所以笔者尽量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背诵课文,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强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兴趣。

  【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在诵读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和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4、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5、学习古人国难当头,不计个人安危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生朗读预习→师范读→生朗读梳理→师引导生朗读赏析→生朗读巩固→师引导生朗读背诵

  【教学内容及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了解《左传》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了解与本文内容相关的历史史实。

  3、诵读课文、整体感知,正音,借助注释梳通文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1995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这个故事可谓是“一夫敌百万之师”的现代版。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有过无数这样的人物:张仪、苏秦、诸葛亮。今天我们将去拜访他们的“祖师”,请同学们翻到《烛之武退秦师》。

  2、《左传》其书《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以《春秋》的记事为纲,以时间先后为序,记叙了上起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下迄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7年),共二百五十五年的历史,详细地记述了春秋时期各国内政外交等大小事实。《左传》突出的特点就是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常常是寥寥几句,就能使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不仅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而且还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为后世叙事散文树立了典范。“传”意为注释,《左传》为给儒家经典《春秋》所作的注释性文字。《左传》也称《左氏春秋》、《春秋左氏传》,与《公羊传》、《谷粱传》合称“春秋三传”。

  3、史书体例:

  ⑴ 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⑵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⑶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⑷ 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⑸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⑹ 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4、相关资料:(在课文赏析中涉及到时给学生做补充)

  ⑴ 秦立晋君公元前651年,晋献公卒,晋国陷入内乱。晋国大夫里克杀了晋献公的庶子夷齐、卓子。并派人迎接公子重耳,重耳不就。后又派人迎接献公次子夷吾,夷吾采纳大臣吕省、卻芮的意见,厚礼贿赂秦国,答应割让晋河东之地予秦。于是秦穆公拥立夷吾为君。

  ⑵ 惠公背约公元前650年,晋惠公借秦国之力即位后,对割让土地之事非常后悔,就派大臣丕郑赴秦国,以先君之地不得擅许为由食言。

  ⑶ 重耳过郑公元前637年,晋公子重耳在齐国居五年后,离开齐国。经曹、宋路过郑国。郑国大夫叔瞻劝郑文公要以礼待重耳,郑文公却以“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为由,不听叔瞻劝告,对重耳不礼。

  ⑷ 郑楚结盟公元前632年4月,晋楚争霸中原,战于城濮,楚军大败。晋文公尊周攘夷,成为春秋霸主之一。 当时,郑国处四战之地,无险可据,又自无礼于重耳之后,故背晋助楚,因此,郑文公曾到楚国怂恿楚成王出兵作战。楚败,郑文公内心恐惧,又派大夫子人九到晋国请罪求和。五月,晋侯、郑伯盟于衡雍(今河南原阳西)。晋文公受周天子册命与四方诸侯盟于践土(在衡雍之西),晋文公为盟主,郑参与践土之盟,但晋、郑间的隔阂并未消除。郑既怂恿楚国出兵攻晋,又盟于晋,这就是文中所言“且贰于楚也”之“贰”。《烛之武退秦师》发生在公元前630年,与城濮之战仅隔两年。因此,秦、晋围郑可以说是城濮之战的余波。

  二、课文学习

  1、师范读课文。

  2、生自由诵读课文。(注意字音、停顿。)

  3、生齐读课文。(师点拨字音、停顿。)

  4、生结合课文注释初步梳理课文。(边轻声朗读,边梳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赏析课文。(前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教学过程

  一、整体感知

  1、生概述本文的故事。(1~2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师引导大家概述。)

  2、学生分小组讨论归纳各段段落大意。(用四字短语概括)每组选代表发言,师引导大家筛选归纳:

  第1段:秦晋围郑。

  第2段:临危受命。

  第3段:智退秦师。

  第4段:晋师撤离。

  二、课文赏析

  第1段:

  1、生齐读第1段。

  2、师示范串讲梳理第1段。

  (为学生后文的接龙串讲做示范。)

  3、留时间学生质疑问难。

  (让学生在字词上得到落实。)

  4、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为后文学生的讨论归纳做示范)贰:从属二主;军:名词活用作动词,驻扎;以其无礼于晋: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以其于晋无礼”。

  5、师引导学生串析本段:“晋候、秦伯围郑”阐明形势:兵临城下,形势严峻。“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阐明原因:两事均与晋利害相关,与秦关系不大,秦可以争取。“晋军函陵,秦军氾南。”阐述两军驻扎位置:两军分兵驻扎,郑有机会单独与秦接触,为烛说秦埋下伏笔。

  6、师引导学生2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2段:

  1、男生齐读本段。

  2、女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佚之狐言于……师必退。”

  ① 形象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未见其人,先闻其名(声)(即“才”)。

  ② 在此也可窥见佚之狐知人善任的一面。

  ③ 还可窥见郑伯善纳谏的一面。

  ⑵ 辞曰:“臣之壮……也已。”进一步刻画烛之武的形象,是一位满腹才华,却未能被重用的大臣,人物形象更鲜活。

  ⑶ 公曰:“……”许之。

  ① 郑伯首先自责,体现了明君风范,然后以国家利益、形势与个人利益的透彻分析感动了烛之武,可谓善于做思想工作。

  ② 烛之武最终应允,决定以国家利益为重,只身去见秦伯,体现了他深明大义的一面。

  ④ 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⑷ 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已”:通“矣”,句末语气助词;佚之狐言于郑伯曰:介词结构后置句,还原后的正常句式应为“佚之狐于郑伯言曰”;辞曰:省略句,补充完整后为“(烛之武)辞曰”;是寡人之过也:判断句,“也”字表判断。

  ⑸ 师引导学生用5分钟即兴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在诵读中理解课文。(后2段)

  2、领会和学习本文详略得当、波澜起伏、善用伏笔和照应的写作技巧。

  3、体会烛之武的游说技巧。

  4、理解和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5、分析各人物的形象。

  教学过程

  一、课文赏析

  第3段:

  1、一生范读本段。

  2、生借助注释细细梳理本段。(因为本段集中刻画了烛的形象、表现出其高超的游说技巧,所以让学生细细品味)

  3、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⑴ “夜……秦伯”:说明形势危急,烛不畏危险。

  ⑵ 烛说秦伯运用了高超的攻心术: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坦言知亡,避其锐气:郑既知亡矣。)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亡郑只对晋有利:邻之厚,君之薄也。)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舍郑会对秦有益:君亦无所害。)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之所知也。)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⑶ 秦……乃还:秦权衡利害,决定退兵,但却派人留守要塞,体现其老奸巨猾的一面。

  4、生质疑问难,师点拨引导学生解决问题。

  5、学生同桌讨论归纳,师引导学生归纳本段知识点:亡:动词的使动用法;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鄙:名词的意动用法;封:名词的意动用法;厚: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薄: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乏困: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东:名词活用做状语;陪:通假字,通“倍”;共:通假字,通“供”;厌:通假字,通“餍”;说:通假字,通“悦”;阙:通假字,通“缺”或“掘”;以为:古今异义词,古意:把……当作;今意:认为。行李:古今异义词,古意:出使的人;今意:出行时带的包裹。东道主:古今异义词,古意:东方道路上的主人;今意:请客的主人。乏困:古今异义词,古意:缺乏的东西;今意:精神不好。何厌之有:宾语前置句,还原后应为:有何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介词结构后置,还原后应为:若亡郑而于君有益。

  6、师引导学生结合烛的游说步骤即兴背诵本段。

  第四段:

  1、女生齐读本段。

  2、男生接龙串析本段。

  师点拨:

  晋文公以“不仁”、“不知”、“不武”的理由退兵,看似冠冕堂皇,其实,“不仁”只是一个借口,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攻郑。“不知”是实质,“知”是理智,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是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不武”是因为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所以,说到底,晋的退兵,是“利”字使然。

  3、学生讨论归纳本段知识点:敝: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知:通假字,通“智”。夫人:古今异义词,古意:那个人;今意:成年男子的配偶。去:古今异义词,古意:离开;今意:到,往。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判断句。

  4、师引导学生即兴背诵本段。

  二、人物形象分析

  由学生分小组讨论后发言,师引导学生归纳:

  1、烛之武:

  ⑴ 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

  ⑵ 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

  ⑶ 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2、郑伯:

  ⑴ 善于纳谏。

  ⑵ 勇于自责。

  ⑶ 善于言辩。

  3、秦伯:贪婪,自私,不讲信用,见利忘义。

  4、晋文公:贪婪,但理智,能隐忍不拔,随机应变,审时度势,雄才大略。

  5、佚之狐:慧眼识才的伯乐。

  三、本文的写作特色

  师引导学生讨论后归纳:

  1、伏笔与照应。

  2、波澜不惊。

  3、详略得当。

  四、生小组讨论后谈学习本课后的启发

  分两种层面来展开:

  1、本文给我们的启示。

  2、结合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比如:世贸谈判、朝核问题……)

  【附】

  1、秦晋围郑形势图:

  2、板书

  秦晋围郑

  烛 临危受命

  之 智退秦师

  武 第一步、欲扬先抑以退为进退

  退 第二步、阐明利害动摇秦君秦

  秦 第三步、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师

  师 第四步、引史为例挑拨秦晋

  第五步、推测未来劝秦谨慎

  晋师撤离

  【教学反思】

  一位伟人曾说过“不会善待自己民族文化遗产的民族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民族”。史书典籍是一个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所以读史书就是去了解继承我们民族的文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吸收人类进步文化”。并且也明确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具备初步地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内容和要求”中也明确规定“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文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所以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初中的文言文教学主要停留在读读背背的层面上,而这是高中的第一篇文言文,所以更加注重学生文言文阅读习惯的培养,引导学生用现代观念来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本教案在设计过程中还原学生的主体地位,就是为了让学生与课文达到零距离的接触与交流,从而让学生认识到文言文学习落脚点。进一步达到学有所获,变“老师强迫我学”为“我想去学”、“我要去学”。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中,实现了学生、教师角色的还原转化,所以在老师的导演下,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了文言文的学习过程来,学生普遍觉得在热烈轻松地讨论氛围中收获不小,并且第一次感到原来古文还可以让自己学到很多在现实生活中实用的一些知识和道理。这几堂课上下来,笔者觉得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找到了学习文言文的趣味所在,也让学生基本摸清了文言文学习的方法和规律,可以说预期的目的基本达到。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还是有一些地方还需改进,首先就是学生不知道学习文言文的重心,所以刚开始让学生起来赏析时,开始几乎是在概述故事,后经过点拨才基本明白;其次,学生对文言文的知识点概念模糊,所以在开始归纳知识点时显得有些不知所措;第三,在谈启发时,学生开始时也有些茫然,有些不知从何入手,后经引导才明白。这些都说明面对新的学生,必须作好学生的情况了解,在备课中切实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

【高一语文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获奖说课稿】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03-04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课稿02-26

《烛之武退秦师》的说课稿07-11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精选14篇)10-25

《烛之武退秦师》说课稿9篇12-31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03-07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02-26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12-12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