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时间:2024-01-23 11:30:07 业辉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通用15篇)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珍贵的教科书》是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记叙了在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役中,延安小学的师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学习的故事。课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分“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四部分展开叙述。着重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语言生动感人,结构紧凑,感情强烈,读后催人奋进。与课文第十一自然段内容相配套的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张指导员牺牲前的情景。

  二、说教学目标

  对应课标第二学段的“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这一目标要求,本单元安排了“试着提出不懂的问题,并和老师同学一起讨论解决”的训练重点,课标在第二学段还提出了“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的阅读目标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战争年代艰苦的学习条件,感悟张指导员奋不顾身保护教科书的英勇行为,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从而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2、默读课文,试着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的实际,结合单元导读提示,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对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从而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背景,感受师生对书的渴望。

  四、说教学策略

  课标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为体现这些新的理念,实现即定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以多种形式的自主读书、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活动,最后激情朗读,并结合自身感悟进行情感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五、说教案

  课堂结构:复习导入——合作探究,朗读体验——激情朗读,总结全文

  (一)复习导入

  先听写五个词语(艰苦、渴望、振奋人心、争先恐后、完整无缺),让学生这几个同桌互相说说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再指名一个学生复述。在此是希望学生在复习字词的同时又回顾课文内容,让学生整体感知全文内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先同桌互说再指名回答,是为了面向了全体,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接着教师引读回顾第一部分内容,为下一步的学习探究做铺垫。

  (二)合作探究、朗读体验

  整节课以学生的研读、交流感受、朗读作为课堂互动的主体部分,为学生提供较为充足时间、空间,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语文实践活动。

  教学中围绕“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展开多层次的读。第一是围绕问题读。让孩子们自己默读、合作感悟,“找一找、画一画”,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几个关键处。第二是引导感悟读。在学生抓重点词、句如“振奋人心”“争先恐后”“节省”“完整无缺”“念叨”等词的理解与感受后,激情朗读,使学生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第三是想象补充读。通过文本中的插图及对文本中多次出现的省略号的理解,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读书方法。通过这堂课,我充分地认识到:多读,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丰富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而且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反复地读、忘情地读,带上表情、加上动作读,边读边想边品味,学生在想象中感受,在感受中领悟,达到了“情动而辞发”的效果。

  (三)激情朗读,总结全文

  归纳问题:看板书回答“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总结全文。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2

  一、教材分析:

  《珍贵的教科书》是小学语文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课文,这是一篇叙事的文章。主要记叙了在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争中,延安小学的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及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课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分“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四部分展开叙述。着重记叙了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献出了自己宝贵生命的感人事迹。语言生动感人,结构紧凑,感情强烈,读后催人奋进。与课文第八自然段内容相配套的有一幅插图,表现的是取到书时高兴的往回走,更加突出了指导员为护书而牺牲时的壮烈。

  二、学情分析:

  本课涉及的内容为战争年代的事,学生对那段历史不太了解,宜采用多种手段让学生认识那段艰难的岁月,这样才能更好的理解课文,通过本课的学习,应让学生了解到在战争环境中学习的艰难,从而体会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应珍惜。

  三、教学目标:

  依据本单元的导读重点“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的要求,结合该课文属革命传统教材,本身又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确定的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学习边读边画边想边练,再把自己的'感受、文章的感情读出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体会张指导员的舍身护书的牺牲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

  四、教学重难点:

  依据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的实际,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结合对重点词句的理解,理解为护书而牺牲的经过,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教学难点是:了解当时的背景,感受师生对书的渴望,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五、教学策略:

  课标指出:语文课要以人为本,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为体现这些新的理念,实现即定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时我组织学生进行以多种形式的自主读书、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活动。还要结合训练,在练习中促进感受悟,感受悟中结合训练,必须兼顾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使之达到和谐统一。最后激情朗读,并结合自身感悟进行情感延伸,从而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语文课的开放性和语文课与社会、与人生相结合的特点。

  主要教法:

  1、范例结合引导探索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师精讲、学生多练,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主要学法:

  1、主动学习法:举出例子,提出问题,让学生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

  2、反馈补救法:在练习中,注意观察学生对学习的反馈情况,以实现“培优扶差,满足不同。”

  六、教学设计:

  课堂结构:复习导入,质疑导向—合作探究,朗读体验,情感升华—感受激励,激情延伸

  1、复习导入,质疑导向

  课始,首先检查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情况,听写五个重点词语(艰苦、渴望、振奋人心、争先恐后、完整无缺),起到回顾课文内容的作用。接着是让学生自由读读课文,三年级学生应按照一定的阅读要求去完成读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通过“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巧妙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直入中心,为学生体验情感奠定了基础。

  还要边读边按照“背景”“事件”“影响”,让学生练习自主分段。同时,三个主要词的出现,让学生一目了然,既锻炼了他们的分段能力,又初步理解课文顺序和大概内容,方便后续的分析学习。

  2、合作探究,朗读体验,情感升华

  首先,做好铺垫,进入情境。以课件强烈的战争画面和丰富的课件内容冲击学生的视觉和心灵,使学生很快在情感上走近课文,激发他们学习的愿望。

  其次,抓住重点读,想象体会。这篇课文中有些词语并不深奥,表面意思也不难理解,但它用得十分精妙,耐人寻味,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我引导学生进行解一解、想一想、比一比,体会其用词的准确性和精神实质。(根据课文第一段内容填空)练习题:“没有(xx),就(xx);”用“最困难的是没有书”和文中的三个困难句作比较,突出句中的“最”字,让学生了解在战争环境中能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十分困难的,从而体会到教科书是十分珍贵的这一教学难点,也让学生感受到课文用词的准确性。这些潜移默化地引导,让学生逐步学会抓住关键词读书。

  接着引导感悟读。“找一找、画一画”,让学生抓重点词、句如“振奋人心”“争先恐后”“节省”“完整无缺”“叨念”等词的理解与感受后,激情朗读。使学生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是非常渴望的所以珍贵,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显得珍贵,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如本文中有这样一句话“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比较:书被“压”在下面——指导员的血肉之躯在上面;书“完整无缺”——指导员却身负重伤。让学生进行比较,体会到指导员的舍身护书。还有就是张指导员身负重伤,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这些都说明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

  最后想象补充读。通过文本中的插图及对文本中多次出现的省略号的理解,激发学生边读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渗透读书方法。还注意各种动画练习题,让学习不再枯燥,变成有趣的活动,这样学生会更生动的学会本课重点。比如本文重点段中运用的省略号,一共有八个,每个用法都不同,我加上了连线动画配以音乐、掌声,让学习更富有童趣,也对本文的标点进行了理解。

  3、感受激励,激情延伸,通过上面省略号的练习,引出指导员的话“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完成:

  (1)省略号表指导员的话没有说完就牺牲了,你们知道他要说的是什么吗?

  (2)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情绪,一齐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3)小结激情,朗读课题: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所以这书是特别--珍贵的!齐读标题。

  (4)拓展结课:读了这捆珍贵的教科书的故事,你觉得孩子们拿到带血的书会怎么说?怎么做?而这些又让你想到了什么?

  七、说教学板书:

  我的板书设计先根据刚开课导入时的阅读要求进行分大段,理清课文结构顺序,再分析课文重点词句,突出为什么“珍贵”的四点原因。板书如下:

  渴望

  珍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印书

  贵指导员用生命护书

  的激励前进

  教一、背景(1~2)

  科二、事件(3~11)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3

  一、把握课标,说教材

  《珍贵的教科书》一课这篇课文主要记叙了在革命战争年代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事,说明了学习环境的艰苦和教科书的珍贵,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期望。全文以“教科书”为线索,以“珍贵”为核心,展开故事情节。

  1、教材地位

  本文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二单元组的一篇讲读课文。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了解叙述的顺序”学习本组课文,要指导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想想文章的叙述顺序,通过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本单元训练重点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⑴情感目标:教育学生学习革命先辈的奋斗精神,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⑵知识和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教学难点: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及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经过,理解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二、发挥主导,说教法

  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课我力图在结构上有所突破,改变了惯有的教师问,学生答,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学习的局面。我采用的教法是“导学法”,重视在“导”字上下功夫,如:理解教科书的珍贵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我提出相应的问题:为什么张指导员和“我”取回来的教科书是珍贵的教科书?然后组织讨论。学生要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对全文有深刻的理解。我启发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观察插图,展开讨论。小组选代表回答,其他成员互相提示、补充,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地还给学生,我只在关键处、重点处以及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后无法解决的地方给予适当的点拨、引导,帮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

  三、确定主体,说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我把课堂教学和学生的参与状态、合作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等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学生的学为教学出发点,让学生积极参与,大胆求索。本课我指导学生运用如下的方法进行学习:

  1、质疑探究法

  心理学研究表明,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读书有所疑,方能有所思,读有所思,方能有所得。教学中我鼓励学生质疑并提示根据课文质疑的方法:从课题、从字词句、从课文矛盾处(如:为什么张指导员身负重伤,那捆教科书却完整无缺呢?)

  2、合作学习法

  现代社会既分工又合作。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和合作能力是社会的需要,也是学习本身的需要。例如在教学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部分,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其中一名学生大声读课文第七至十自然段,其余三名边听边用“----”画出张指导员说的话,用“▲”画出描写张指导员护书动作的词语。然后在小组交流讨论,这样有利于培养主动学习过程的`合作性,以弥补独立学习之不足,增进学生之间情感沟通与智力互补,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3、情感体验法

  在学生理解了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让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中的我,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使学生跨越时空的界限,有设身处地之感,更能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珍惜来这不易的幸福学习生活的情感。

  四、合理安排,说程序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什么叫“珍贵”,生活中你将什么视为“珍贵”的?

  2、初读课文,理清顺序

  ⑴轻声朗读每个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意思。

  ⑵设计导读提纲,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叙述顺序。然后从提纲中筛选出最重要的词语来作为每个大段的小标题,分别是: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并板书

  3、细读课文,理解“珍贵”

  ⑴文章从四个方面来写教科书的“珍贵”,找出最能表明教科书珍贵的语句,再读一读,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的。

  ⑵文章哪一部分最使你感动的?

  ⑶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部分最令人感动。默读第七至十自然段。

  ⑷小组合作学习。四人小组中一名同学读课文,其他三名边听边用“----”画出张指导员说的话,用“▲”画出描写张指导员护书时动作的词语。

  ⑸有感情朗读课文。

  小结:年轻的张指导员为保护这些珍贵的教科书献出了生命,这些来之不易的教科书显得尤为珍贵。

  4、布置作业

  ⑴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张指导员话未说完就牺牲了,请你想像他想说些什么?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4

  教材分析

  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展现出自身道路的特点与风格。中国原始文化星罗棋布,多姿多彩,先后经历了旧石器时代与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诞生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春秋战国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变动的时期、百家争鸣是这一变动的思想反映。秦汉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形成时期,奠定了大一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教学目标

  【唯物史观】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实的区别。

  2、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掌握西周分封制;

  【时空观念】

  了解中国古代的远古时代的历史分期问题;对中国早期的历史发展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史料实证】

  通过多种形式让学生去感悟历史(图片、史实、有条件的可以有实物);通过制作表格、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解释】

  1、通过思考、探究“山顶洞人的生活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比较的能力及阅读、识图和语言表达能力。

  2、结合相关材料分析并归纳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家国情怀】

  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中国是人类的发源地之一,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珍视人类文化遗产的意识。

  2、懂得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等与古代早期政治制度有着密切的关系,加深对中国国情的认识,理解中国当今改革的必要性和挑战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及早期国家的形成发展的过程,夏商周的制度

  2、难点:中华文明发展的原因探究

  教学准备

  结合实际情况,本课教学中我准备采用讲述法、提问法、图示法、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教学手段,在听觉和视觉两方面同时带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通过启发式教学,使学生积极思考,达到传授知识、思想教育和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利用“导入框”提问:人类是怎样产生的?我们中华大地最早的人类到底产生于什么时候?当时的人们过着什么样的生活?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用这一系列的问题来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本的第一子目,划分了我国石器时代的分期,并指出相关的内容。并完成相关的表格。

  (一)石器时代的划分

  (1)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北京人。

  ①他们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2)新石器时代:距今约1万年。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修建村落,生活逐渐稳定。

  (二)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河姆渡原始农耕: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纳后,教师总结:

  1、地点:长江流域的浙江余姚

  2、时间:距今约7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家畜(猪)

  7、原始手工业:陶器、简单的玉器、原始乐器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图画归纳出半坡原始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学生讨论归后,教师总结:

  1、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距今约五六千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耒耜、石刀、渔叉等

  4、农耕作物:粟

  5、定居生活:半地穴式房子6、原始饲养业:猪、狗7、原始手工业:陶器、纺线、织布、制衣

  (3)大汶口原始居民:学生阅读教材归纳了解以下知识:大汶口出现贫富分化,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

  二、从部落到国家

  本子目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

  合作探究:

  1、你对神话(即黄帝时期有关发明的各种神话传说)有什么看法?认为哪些是可信的?哪些带有神话色彩?怎样看才更为科学?

  2、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是从什么时候算起?后世为什么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3、你还听过哪些有关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什么样的人才能被选为部落首领?(禅让制)

  学生小组之间合作探究交流解决上述问题,加深对课文的认识。

  三、商和西周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约公元前20xx年,禹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王朝----夏。

  提问:此时的夏朝已经不是一个部落而是一个国家。为什么?(让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归纳总结:部落是按血缘结合在一起的;国家按地区来管理的,禹治水成功后,就把天下分为九州,派“九牧”去管理,这表明夏已具有国家的职能,而不是靠氏族的血缘关系来维系。还有一点值得同学们注意的就是:禹死之后,由他的儿子启以世袭制而不是“禅让制”的形式继承了王位。

  1、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

  提问:王位世袭取代禅让制,这是一种退步呢,还是一种社会的进步呢?为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讲述:传说中,禹一方面奉行“禅让”同时也积极培植儿子启的势力,禹死后,虽推举伯益为首领,但启凭借实力夺取了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从而结束了这种军事民主制的历史,此后王位世袭制确立,它通过“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形式,保持着王位在家族内部的承继,“家天下”的局面从此确立。奴隶社会是阶级社会的开始,它用“天下为家”的局面打破了原始社会的平等和无剥削压迫的“天下为公”的局面,但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因为奴隶社会形态的出现是建立在生产力高于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基础上。

  2、夏商的中央地方制度

  教师简单讲述:夏商时从中央到地方就已经建立起行政管理制度;最高的时国王,中央有相、卿士,地方封侯、伯,有臣属的方国。奴隶制的等级关系已初步确立。对后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有直接影响。

  (二)西周的分封制

  公元前1046年,武王发动了灭商的总攻击,纣王逃回王宫,自焚而亡,商朝灭亡。武王建立周王朝,定都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⒈、主要内容及特点

  提问:西周建立后,为什么要建立分封制度呢?怎样分封的?分封制有什么特点?(可以先给出学生以下两段材料)

  材料一据史料记载,周武王病死后,子成王诵继立。成王年幼,武王弟周公旦辅政,而带兵驻守在殷都周围的管叔、蔡叔等贵族怀疑周公有夺取王位的意图,对周公极为不满,致使纣子武庚有机可乘,拉拢二叔,又联合东方的徐奄等部起兵反周,经过三年苦战,才被平定。战后,周公意识到分封势在必行,在“吊二叔之不咸”之余,“封建亲戚,以蕃屏周”。材料二据史料记载,周初封建的诸侯,主要是同姓(姬姓)子弟;《荀子·儒效篇》说: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也说:“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皆举亲也。”

  学生通过阅读材料,回答刚才的问题。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材料和观察课本提供《西周分封形势图》,得出以下认识:

  对象:周朝对建国的元老、功臣、亲属和先世的后代等进行大分封。

  目的:加强和巩固西周的统治,“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含义:在周朝时期,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给诸侯的制度。

  诸侯的权力:官员任免权、征派赋役、建立武装

  诸侯的义务:镇守疆土、缴纳贡赋、随从作战、朝觐述职等。

  诸侯与周王室的关系:周天子是最高的统治者,诸侯是天子的臣属,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

  2、作用及发展演变

  引导学生从教材进行概括: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形成“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国力强盛。

  教师进行进一步拓展:

  首先,分封制大封同姓子弟、功臣及古帝王之后,让他们在自己的诸侯国内享有一定的特权,能够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政治、经济以及文化方面的建设,这就避免了类似于管叔及蔡叔的事情的发生,暂时地满足了西周奴隶主贵族的欲望及要求,缓和了奴隶主贵族之间的矛盾,起到了“稳定政局”的作用。在分封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要“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或“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罚”的方针,广求“殷先哲王”的“保民”办法。通过这些措施,极大地缓和了征服者与被征服者的矛盾,降低了殷民及其他族人的反抗情绪,起到了“镇抚各族”的作用。周王室的统治范围扩大。

  其次,在西周王朝的四周分布着肃慎、山戎、鬼方、羌、濮越等少数民族。这些少数民族经常性地侵扰西周的边界,掠夺财富,而西周在这些边界建立诸侯国,派王室贵族等直接管理,一方面直接加强了周王室的统治力量,对一些少数民族以及一些外族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另一方面有利于该地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边疆地区与王畿之间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交流,加速先进文化及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从而为抵御外侮,巩固边防提供坚强的物质后盾,起到其应该起的作用。像太王长子太伯和次子仲雍渡江南下,在太湖沿岸建立吴国。他们与当地人民结合,不但对开发吴越作出了贡献,而且还加强了对巴、濮、越、邓等部的控制。最终使周王确立天下共主的地位,孕育了中华民族统一的基础。

  诸侯受分封的土地理论上在其死后可由周王室收回重新分配,但一般是世袭,一些诸侯国的势力日益强大。春秋时期,随着井田制的瓦解和争霸战争的发展,周朝王室衰微,“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取代,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丧失,“分封制”开始破坏。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取消“分封制”,秦王朝在全国推行单一的“郡县制”。

  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实行了宗法制度,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

  (三)西周的宗法制

  提问:什么是宗法制?

  1、含义

  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渊源于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父权家族和宗族制度,是在中国古代宗族国家制度的形成过程中,为调整人们之间的血缘亲属关系,维护其伦理道德秩序和社会等级制度,逐步建立起来的一种家族和宗族集团的法律规范。

  提问:宗法制基本原则及特点是什么呢?

  2、特点及基本原则

  让学看以下图表,然后让学生回答。利用《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宗法制度的特点和基本原则;明确大宗、小宗的概念,大宗、小宗之间的关系。

  最后教师结合《西周宗法制度示意图》和《西周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讲解宗法制度是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宗法关系,建立了一套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统治制度。这是一种从嫡长子继承制为基本特征的权力分配制。宗法制的基本规则,是将每个宗族中的嫡长子一支确立为大宗,居于同宗中的支配地位或主导地位;而把其他庶子分立为小宗,处于大宗的从属地位或次要地位;宗主照例由大宗担任,并且世袭继承。因此,宗法制从一产生时起,就是基于确定继承顺序的需要而形成的一种等级制度,以巩固奴隶主的统治。

  (教师讲解图后,讲一步归纳要点如下)

  ①嫡长子继承,其余子分封。

  ②构成了“王臣公,公臣大夫,大夫臣士”的等级制度。

  ③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构成统治阶级,士以下的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

  3、实质及作用

  提问: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如何?宗法制度实质是什么?

  西周实行宗法制原则下的分封制。周天子以“受命于天”自居,号称“天之元子”,是天下同姓宗族的大宗,居于至高无上的绝对支配地位。其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则作为小宗被分封为各地诸侯。各地诸侯在各自封国内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王位也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庶子则作为小宗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在自己封地里又是同姓宗族的大宗,其封爵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他庶子作为小宗分封为士。这样,根据宗法制与分封制,便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宗主贵族构成的金字塔式的等级制结构。各个等级之间的相互关系,既是大小宗关系,也是上下级关系。每一个等级都必须服从上一个等级,并有义务尽其纳贡、服役等责任。周天子位居金字塔顶端,不仅是所有姬姓宗族的大宗,而且通过“同姓不婚” 、“娶于异姓”的联姻原则,又成为有甥舅关系的异姓宗族的共主。于是,宗法等级制度遂成为确立社会等级秩序、维护宗主贵族统治的政治法律工具。

  关于宗法制的作用和对后世的影响,可留课下上网或去图书馆查找有关资料自己获取和了解。

  (四)井田制

  1、概念: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实质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瓦解原因:

  (1)直接原因:先后进行了税制改革,在客观上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战国时期,商鞅在秦国大举变法,在法律上废除了井田制,对土地私有制给予全面肯定。

  (2)根本原因: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产力的进步、牛耕技术和农具的不断改革,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5

  教学目的:

  一、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

  三、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在读懂自然段的基础上,了解自然段之间的联系,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教学准备:

  录音机、教材录音带、幻灯片

  教学课时: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学习生字、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

  1、读课文预习内容。

  2、出示并理解课题:珍贵的教科书。

  3、随录音读课文,并思考预习中的问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读生字,划出生字新词。

  2、自学生字(2分钟)。

  3、听写生字。

  4、理解生字新词。

  (1)指名看拼音写词语。

  (2)指名扩词。

  (3)理解生字难词,指名造句。

  嗓门:指嗓音、声音。

  必须:一定要。

  恨不得:表示强烈的迫切希望。

  三、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齐读课文,思考预习内容的问题。

  2、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从事情四要素来理解)其中哪部分最感动人?

  3、课文围绕什么来写?按什么顺序?

  4、按照课后思考2题给课文分段,指导学生理解段落依据。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读熟课文,思考课后题。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齐读全文,思考本文围绕“珍贵的教科书”写了哪些内容?

  2、提问课文怎样分成各大部分?从回答中列出线索(板书):盼书→取书→护书→激励前进。

  二、指导理解课文。

  (一)分析第一段(1-2)。

  1、过渡:为什么要盼书?指名读。

  2、找出盼书的句子。为什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指导学生理解当时学习条件、学生学习态度,并指出可理解的句子)

  3、简介背景。

  4、张指导员带来什么好消息?大家对这个消息有什么反应?

  5、小结并过渡:盼来了书本却还有什么事要做?

  (二)指导学习第二段(3-6)。

  1、分角色朗读。思考:书有什么来历?取书的原因?

  2、理解指导员的话:“?”“!”有什么用?

  3、小结:联系第一段理解这一段写了取书的`原因和取书的经过。

  (三)阅读第三段(7-10)。

  1、过渡:取完书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恨不得……”小组读。思考:取书回来发生了什么事?

  2、张指导员是怎样保护书的?划出句子。

  3、小结: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四)自学最后一段。

  1、范读。思考:这段只有一句话,主要讲什么意思?

  2、张指导员用什么换来的教科书有什么作用?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四、作业。

  读熟课文,完成课后题。

  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起因

  盼书:渴望

  经

  取书:关怀、争先恐后、恨不得

  过

  护书:趴、压、完整无缺

  结果

  激励前进:生命换来、没有说完的话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6

  课文《珍贵的教科书》出自xx,其原文如下:

  【课文】

  1947年,我们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我们仍然坚持学习。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一天下午,老师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咱们有书啦!”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

  指导员接着说:“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

  “书还在刷所呢!”指导员微笑着说,“因为情况紧急,印刷所准备转移,所以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我去!”“我去!”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最后决定让我跟指导员去印刷所取书。

  书领到了。我和指导员每人背上一捆,高兴地跨着大步往回走,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把书发给同学们。

  正在这个时候,三架敌机从东北方向飞来,在村子上空盘旋着,嘶叫着。突然一架敌机呼啸着向我们这边飞来,一个俯冲,投下了一颗炸弹。

  “快卧倒……”指导员刚喊出口,轰隆一声,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觉自己头部受了伤。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指导员,指导员……”喊了好半天,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我扶他坐起来,激动地说:“指导员,书都在这儿。走,我背你回村。”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多少年来,那捆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前言】

  《珍贵的教科书》主要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全文

  围绕教科书的“珍贵”,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展开叙述。教学时应结合课后思考题,紧扣“珍贵”,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故事内容与学生生活反差大,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

  【学习目标】

  1.认识9个字,会写14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1.启发谈话,情景导入。(略)

  2.简介背景,营造氛围。(略)

  二、速读课文,审清题意

  1.读题、解题。

  2.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思考:“珍贵的教科书”主要“珍贵”在哪里?并勾画出“珍贵”含义的词句。

  三、略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勾画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

  2.思考: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四、细读课文,扩展想像,理清故事情节

  1.运用“读、画、议”的方法导学第一段。

  (1)导读:你准备把重音放在哪些词语上?为什么?讨论突出这些重点词语的'理由。

  (2)故事发生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板书:炮火连天),你们联系看过的电影电视,想像一下当时的情景。

  (3)在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同学们学习条件非常艰苦,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4)思考:强调“没有书”是“最困难的”,和“珍贵”有什么联系?

  小结:延安小学的学生没有教科书,这是他们学习上最大的困难。因此,他们急切地盼望着能得到教科书。(板书:盼)

  2.自学第二至六段。

  (1)导读:第二至六段写“取教科书”,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2)边读边思考:张指导员带来了什么消息?大家为何那么高兴?为什么“今天必须有一个人和我一块儿把书取回来”?

  (3)学生提出问题、讨论、归纳。(板书:情况紧急、取)

  3.研读第七、八、九段。

  (1)学生默课文,边读边思考:“我们”领到书回村时心情怎样?为什么会有这种心情?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什么情况?(板书:敌机轰炸)张指导员在危急中是怎样做的?(板书:护)画出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语句。

  (2)体会感情,指导朗读。

  4.研读第十段。

  (1)导读:自由读,边读边想。读第一遍,画出描写人物神态和语言的词句;读第二遍,想像张指导员当时的思想;读第三遍,琢磨张指导员说话的语气,想像他没说完的话的意思。

  (2)品味重点语句。

  a、文中“好半天”是什么意思?从“好半天”“微微睁开”说话断断续续可看出什么?(板书:生命垂危)把孩子们的书看得比自己生命还要重要,表现了张指导员什么精神?

  b、文中“轻轻地”“微弱的”说明了什么?“摇了摇头”结合上文说说他知道什么?

  张指导员两眼望着那捆书(板书:望),在生命垂危的最后时刻他想的是什么?前两个省略号表示说话断续,后一个省略号表示话没说完,如果他能说下去的话,会说些什么?张指导员在这种时候的希望是什么?

  (3)师生讨论小结。

  5.研读第十一段。

  (1)学生自由读。

  (2)学生讨论、归纳。

  6.速读全文,深入理解。

  (1)思考:教科书的“珍贵”除了体现在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外,还体现在哪些方面?

  (2)梳理课文叙事顺序。

  (3)谈谈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7

  《珍贵的教科书》主要记叙了在1947年保卫延安的战争中,延安小学的学生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献出自己的生命,说明教科书的珍贵及当时学习环境的艰苦,体现了革命先辈对后代的殷切希望。

  【教学要求】

  1、深入理解课文,使学生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和小学生坚持学习的精神;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的关怀,学习革命前辈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崇高品质;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2、在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础上,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根据提示,学习给课文分段,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会本课14个生字,积累词语12个,会用“坚持”、“必须”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难点】

  在读懂每个自然段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找出与课后思考练习2提示的内容相应的自然段,渗透给课文分段的初步训练。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准备】

  训练用题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简介时代背景

  1947年春天,蒋介石在全面进攻解放区的计划破产后,为挽救其垂死的统治,实行所谓的重点进攻;进攻陕甘宁边区的国民党兵力达到23万多人。西北人民解放军在陕甘宁边区的部队只有两万多人,因而敌军曾先后占领过我军主动放弃的延安和陕甘宁边区的所有县城。中国共产党疏散了延安的学校、医院、机关、居民。《珍贵的教科书》讲的就是当时,延安小学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在炮火连天的环境中,小学生们坚持学习的故事。(简介时代背景,目的是为学生能够深入的理解课文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自己读课文,完成下列四个句子的填空。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延安小学的学生(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后来同学们听到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由于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在取书回村的路上,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那捆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以上内容一定要在同学们自学,认真读书的基础上完成,目的`一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二在初步了解课文内容;三在为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的训练做好准备。)

  三、读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完成课后思考·练习2的任务

  1、认真阅读每个自然段,弄清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在这里,注意教给学生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归纳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2、讨论:课文中哪些自然段是讲下面内容的

  ⑴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

  ⑵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

  ⑶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

  ⑷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以上这个练习是渗透分段训练。在教给学生运用抓重点词语的方法来归纳每个自然段主要内容的基础上,然后再看看哪几个自然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完成本项训练。如:第1自然段,重点说了四个“没有”,而最困难的是没有书。这是渴望得到书的原因。第2自然段,直接点明了多么渴望每人有一本教科书啊,这是渴望得到书的心惰;并具体说了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对我们说:“咱们有书了!”我们都高兴得跳起来。第3自然段说印书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的纸里节省下来的。使同学们更加急切地想得到书。第4自然段讲到:“我亮开嗓门喊起来,快把书发给我们吧!”这是“渴望”的进一步表现。这四个自然段都是说的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那么就可以把这四个自然段归并为一个内容,就是第一个小题的内容: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下面几个小题都这样一步步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归纳,为突破分段这一难点打下良好的基础。)

  第二课时

  一、激情,解题,引入

  1、运用课前#三年级# 导语,启发谈话,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同学们,每学期一开学,你们都能按时领到崭新的,图文并茂的教科书,学习起来多么方便啊!当你拿到崭新的教科书时,你感到它的珍贵吗?在解放前,在战争环境中,要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不容易啊,要付出很大的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那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了《珍贵的教科书》就知道了。

  2、出示课题,解题

  板书:珍贵的教科书

  提问:什么叫“珍贵”?(非常宝贵的,特别好的,价值大的,意义深的。)

  全文并没有“珍贵”二字,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

  二、通过各种训练,理解内容

  1、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在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的?(1~4自然段)

  ⑴理解“渴望”一词:

  ①“渴”是什么意思?(迫切的)

  “望”是什么意思?(希望)

  “渴望”一词是什么意思?(迫切地希望)

  ②出示训练题板,仿例填空。

  (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加深对“渴望”一词的理解,并学习运用词语。)

  “我们”为什么这么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因为没有书,学习条件非常艰苦。)

  ⑵从哪一自然段可看出同学们学习条件艰苦,他们又是怎样顽强地坚持学习的?

  ①默读第1自然段。

  思考:当时,同学们学习有哪些困难?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出示训练题板,填空:

  没有(xx),就(xx);

  没有(xx),就(xx);

  没有(xx),就(xx);

  没有(xx),就(xx)。

  ②读一读填好的词句,按上述句式回答问题。(通过填空,使同学们清清楚楚地看到当时学习条件的艰苦以及他们又是怎样克服困难的。前面括号里填的内容是当时遇到的困难,“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后面括号里填的内容是怎样克服这些困难的。“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就拿黄土块代替”;“就抄一课,学一课”。)

  ③比较下面两个句子:

  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最困难的)是(一直)没有书,抄一课,学一课。

  提问:第二句多了“最困难的”、“一直”两个词,与第一句比较,意思有什么变化?

  (通过这项训练,不但使同学们一目了然地看清楚当时的困难和同学们是怎样克服困难的;还通过句子的比较,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突出的困难是没有书;从而使同学们体会渴望得到教科书的迫切心情。)

  ⑶怀着“渴望”得到书和听到有书以后的兴奋心情朗读2~6自然段。

  2、读课文,看看哪些自然段讲的是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

  (7~10自然段)

  ⑴提问: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带着什么语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危急情况,读出语气。)

  ⑵自己读第9自然段

  ①体会两处省略号的用法

  进行讨论:

  “快卧倒……”(表示说话声音被打断,因为当时情况非常紧急,非常危险,指导员的喊声刚出口,就被炸弹的爆炸声打断了。)

  “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伤昏迷后发生的事情。)

  ②指导朗读

  (“快卧倒……”情况紧急,说话声音被打断,读时声音要快些。“我两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等我醒来,才发现自己头部受了伤。”省略了我昏迷后发生的事情。读时不要和下文连接太快,要稍适停顿。)

  ③找出指导员身负重伤的句子。

  ④根据“趴”、“一动不动”、“完整无缺”、“压”、“染红”等词语,启发学生开展想象;想象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体会张指导员用生命护书的崇高精神。

  ⑤理解重点词语“完整无缺”。

  a、完整无缺的书是什么样子?

  b、这捆书是什么情况下完整无缺的?

  c、这捆书怎样会压在张指导员的身子下面?

  d、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⑥提问:张指导员醒来后,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引出第10自然段)

  ⑶读第10自然段

  ①理解:“书……书……”省略号表示什么?(说话断断续续)

  ②引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因为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没有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的语气,指导朗读,并想象张指导员要说的话的内容,补充完整。

  ③“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前两个表示指导员伤势严重,说话断断续续,后一个表示话没有说完就牺牲了。)

  ④启发学生想象张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补充完整,进行思想教育。

  ⑤指导朗读。

  (根据省略号表示的不同意思,读出不同的语气,还要指导学生读出张指导员说话时微弱的但充满责任感的语气。)

  ⑷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总结提问:这篇课文为什么用“珍贵的教科书”做题目?

  引导学生回答:

  ①在艰苦条件下得到的书。

  ②书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党中央节省文件用纸而印制的。

  ③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来之不易。

  ④那捆教科书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从以上四方面体现出教科书的珍贵。)

  3、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自己练习读课文。

  2、指名读。

  二、学习本课生字词

  1、自学生字词:

  (提出自学的要求: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找出字的偏旁部首;学习书写,知道每个生字的笔顺笔画;对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要通过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

  2、汇报自学生字词的情况。

  3、重点指导:

  读音:嗓、隆

  字形:“持与待”“嗓与槡”“恨与很”“爆与瀑”“睁与挣”“须与顺”(区别)

  书写:隆:右半部中间不要丢掉“一”。

  须:左边不要写成“川”。

  爆:最后一笔是“丶”。

  4、巩固练习:

  ⑴写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须(xx)印(xx)弹(xx)

  轰(xx)弱(xx)爆(xx)

  ⑵数数下面的字是几笔写成的。

  移(xx)印(xx)恨(xx)

  弹(xx)弱(xx)睁(xx)

  三、作业

  1、读课文。

  2、练习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8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并理解本课的新词。

  2、按要求预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们手中的课本,你们的课本是怎么得到的呢?(学生答:每个学期开学老师发的)

  师: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书已经破了,是不珍惜的缘故,之所以不珍惜是因为你们觉得它来得来的容易,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延安小朋友得到一本书时多么不容易,甚至要牺牲生命。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介绍背景: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指导员是怎样用他的生命和鲜血换来那些珍贵的教科书的呢?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课文。

  2、检查预习

  (1)以开火车的方式读课文,其他学生纠正纠正错误读音(教师强调易错音,加强区分记忆)。

  (2)遇到生字指名给生字组词(教师可补充)。解释词语并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个词进行造句。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的。

  炮火连天:炮弹爆炸后的火焰与天空相接,形容战斗激烈。

  渴望:迫切地希望。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后: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叨念:因为牵挂而不住地说。

  俯冲:以高速度猛地向下冲。

  3、概括内容

  (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什么内容?(教师提示用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来用简单的四五句概括内容,动笔迅速写下来。)

  (2)小组互读,讨论,选出的概括。

  (3)小组展示。(要求速度和质量,展示前三组举手的。)

  (4)教师总结并示范概括文意,目的是让学生找到不足处加以改正,进而提高。

  四、细读课文

  1、指名读第1自然段,思考讨论:延安小学的同学们“顽强地坚持学习”表现在什么地方?

  “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表现在战争环境、条件艰苦。)

  师:正是因为这么艰苦的条件,所以“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正因为渴望每人得到一本书,所以……(出示小黑板填空)

  (因为)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

  ①(所以)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有书啦!”以上内容转自小精灵网

  ②(所以)我们觉得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得(跳起来)。

  ④(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

  2、指名小组上讲台分角色朗读2——-6自然段的对话,要读出那种激动、高兴和迫切的心情。

  3、学习第8~11自然段:

  (1)指名读第8自然段体会“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可以看出。

  “高兴地跨着大步”、“恨不得一步赶回村子”这些词句,生动体现了“我们”当时的心情是既高兴又急切。

  (2)师:“我”和张指导员领到书后怀着高兴和急切的心情往回赶时,途中发生了什么情况?

  指名让学生朗读课文,然后排列老师给的句子,帮助学生理清故事发展的来龙去脉

  读后请排列下列句子,并加上标点。

  ①我头部受了伤

  ②那捆教科书还压在指导员的身上

  ③炸弹爆炸了

  ④发现指导员伤势严重

  实际排列顺序是:③→①→②→④

  (3)再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深入体会重点段内容。

  看课文第108页插图,想象“我”从晕倒至醒来这段时间内,张指导员是怎样舍身护书的?

  (通过看插图和想象帮助学生体会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精神。)

  (4)划出课文中记述张指导员护书的语言和动作的句子,具体加以体会。

  A句:“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子下面,被鲜血染红了。”

  指导学生体会:“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一方面展示了张指导员的献身精神,一方面突出了教科书的珍贵。

  B句:“快卧倒……”,“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引导学生体会两处省略号表示的意思。

  “快卧倒……”——表示张指导员的话还没有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昏过去了,此后的事不知道了。

  (5)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生命保护教科书?他的话语做了回答。请同学们自读第11自然段,认真体会这段中的语言部分。

  A句:指导员才微微睁开眼睛,嘴里叨念着:“书……书……”

  这里的省略号表示张指导员断续的说话。指导员身负重伤,刚刚苏醒的第一句话就是“书”,可见指导员心中想到的不是自己只有书,书在其心中占了重要位置。

  B句:他轻轻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省略号表示张指导员声音微弱,断断续续。这是指导员临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这句话表达了指导员对同学们的心愿,寄托着革命前辈的殷切期望。这捆教科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它是十分珍贵的。

  (6)学习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带着下面问题,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理解内容学生自学并讨论:

  ①“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什么?

  “指导员没有说完的话”是指指导员对学生们寄予的无限厚望。

  ②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

  指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方面:一是来之不易,是用党中央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还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这个期望还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发愤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五、拓展延伸

  以“我和先辈比童年”为题写一个一二百字的小短文。通过忆过去,说现在,谈未来,激发学生热爱今天幸福生活的感情。

  六、总结:

  这篇课文记叙了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的事迹我们应该珍惜今天的幸福的学习生活,因为它是用我们先辈的鲜血换来的。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9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字,会写13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保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的困难和张指导远射申报户数的可贵精神。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掌握本课13个生字,积累新词。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渗透给课文分段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每当新学期来临,每当我们手捧崭新的课本,你们的心情一定是既兴奋又激动的。是啊,一本本教科书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多大的便利。然而,在解放前,在险恶的战争环境里,要想得到一本教科书是多么不容易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流血牺牲。那时的情况是怎样的呢?我们学习《珍贵的教科书》一文,就知道了!

  学生齐读课题。

  二、释题质疑。

  1.看了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2.归纳学生的问题:

  (1)为什么称教科书是珍贵的?

  (2)文章描述的故事发生在什么时代?

  三、介绍时代背景(学生交流汇报)

  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在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一捆教科书而英勇献身。

  四、提出自学要求,指导学生进行自学。

  1.初读课文,动笔画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及不理解的地方。

  2.借助字典自学生字新词。

  (1)读读生字的字音。

  (2)弄清每个字的偏旁部首、笔顺笔画。

  (3)练习用生字组词。

  3.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出序号。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自然段是讲下面内容的。

  (1)战争环境中,我们渴望得到印好的教科书。

  (2)情况紧急,“我”和张指导员需要立刻去印刷所取书。

  (3)在回村的路上,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

  (4)用生命换来的教科书和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一直激励着我前进。

  五、检查自学情况,进行重点指导。

  1.读下面的词语,要求读得准。(指名读)

  环境代替顽强桌椅俯冲延安锅烟叨念艰苦卧倒

  2.说出下面生字的部首。

  替(曰)卧(臣、卜)凳(几)省(小)顽(页)

  3.理解下面的词语。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俯冲:以高速度猛地向下冲。

  争先恐后:争着向前,唯恐落后。

  珍贵:价值大,意义深刻,宝贵的。

  完整无缺:十分完整,没有缺损。

  叨念:轻声地、反复地说。

  珍贵:十分宝贵。

  激励:激发、鼓励。

  六、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不懂的问题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什么事?事情是怎样发生的?

  2.再读课文,深入地了解写作顺序和主要内容。

  七、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通过理解词语、理解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提高朗读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对课文的主要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学生练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呢?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

  二、讲读第1自然段。

  1.指名读这段,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2.思考讨论,小组学习。

  课件出示:

  (1)延安小学的同学“顽强地坚持学习”表现在什么地方?(表现在战争环境、条件艰苦)

  (2)从哪些地方看出延安小学的学习条件十分艰苦?完成下列表格:

  第二句中的三个分句,每个分句都是。

  (3)默读思考: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带来的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课件出示重点句帮助理解。

  A: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啊!

  要让学生体会出:一方面说明当时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突出无书的困难,因此大家渴望每人都能有一本教科书,体现了教科书的珍贵;另一方面,在大家十分渴望教科书时,张指导员告诉大家有书的好消息,所以说这个消息是振奋人心的。

  B:“同学们知道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印文件用的纸里节省出来的!”

  引导学生体会出:书是来之不易的,是毛主席亲自关怀,是党中央用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出来的。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对延安小学学生的关心。用“没有……就……”连接的。前半句讲的`是困难,后半句讲的是克服困难的办法。

  写这些困难一方面表现了延安小学学生克服困难,坚持学习的顽强精神,一方面也说明了教科书的珍贵。

  (4)体会重点句第3句的意思

  课件出示:“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对比出示以下两句,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比较课文中这样写好在哪?强调最困难的是没有书,为下文突出渴望得到教科书作铺垫。

  3.总结第1自然段的段意。

  讨论明确:这段主要写延安小学学习条件艰苦,师生渴望得到一本珍贵的教科书。

  三、学习课文2-6自然段。

  1.课件出示思考题:

  从课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同学们渴望得到一本教科书?

  2.学生自学、讨论交流。

  3.汇报。

  教师引导学生抓住“兴高采烈”“高兴地跳起来”“争先恐后”等词语深入体会同学们渴望得到教科书的心情。

  4.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练习用因果关联词语填空。

  (因为)我们多么渴望每人都有一本教科书!

  ①(所以)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有书啦!

  ②(所以)我们觉得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③(所以)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跳起来)。

  ④(所以)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

  5.再次读课文,指导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课文。读出张指导员、“我”、同学们的激动、高兴的心情,体会延安小学学生渴望有书的迫切心情,还要注意本段四个感叹号在表达人物感情时所起的作用。

  6.归纳、总结第2-6自然段的段意。

  (同学们听到有教科书的消息异常高兴,张指导员决定“我”去领书。)

  四、学习第8-11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几个自然段作者主要讲了几个意思?可以分成几层?

  2.讨论分层情况:

  第一层(8)主要写“我”和张指导员取到书后高兴和急切的心情。

  第二层(9-10)遇到敌机轰炸,张指导员用自己的身体保护书而英勇牺牲。

  第三层(11)张指导员的临终叮嘱一直鼓励我前进。

  3.提问:在回村的路上,遇到了什么情况?带着什么语气朗读?(引导学生体会当时的危险情况,读出语气。)

  4.体会第9自然段中两处省略号的用法。

  (“快卧倒……”表示说话声音被打断。“我的耳一阵轰鸣,就什么也不知道了,…”省略我被炸伤昏迷后发生的事情。)

  5.找出指导员身负重伤的句子。

  6.根据“趴”“一动也不动”“完整无缺”“压”“染红”等词语,启发学生想象指导员用生命保护教科书的情景,体会张指导员用生命保护书的崇高精神。

  7.重点词语“完整无缺”的意思,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1)完整无缺的书是什么样子的?

  (2)这捆书是怎样完整无缺的?

  (3)这捆书为什么会压在张指导员身下?

  (4)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的希望是什么?

  8.指导学生想象张指导员因为伤势过重,生命垂危,没有力气、说话断断续续的语气。想象张指导员说话的样子,练习朗读。

  五、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六、总结提问。

  课文为什么用《珍贵的教科书》做题目?

  (引导学生回答:〈1〉当时条件艰苦〈2〉在主席关怀下,党中央从印文件的纸里节省出来的印刷的〈3〉书是张指导员用生命换来的。所以,书来之不易,十分珍贵。)

  七、作业布置。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第二自然段,学习这段话的写法,把“今天,我们的学习条件非常好”的意思写具体。

  板书设计:

  珍贵的教科书

  盼书→取书→保护→激励

  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精读课文,课一开始,我就通过提问“教科书为什么珍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学时,我把握教学重点,采用了多种形式的“读”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充分体现了“以读为本”的教学理念。

  我通过板画“一捆书”来吸引学生的兴趣与关注点,让学生先感受到我们的书普通而易得,然后突出“珍贵的”这一关键的字眼,激起学生对珍贵原因的关注,从而激起读书的欲望。二是围绕问题读。让孩子们自己读书、感悟、发现,“找一找,画一画”,初步找到了文中的几个关键处。三是引导感悟读。通过抓重点词、句“完整无缺”找、“压”“最困难”“渴望”“毛主席的关怀”“党中央印文件的纸里节省”的理解与感受,同时通过补充介绍背景,孩子们一步步明白了因为这些书不但是在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孩子们非常渴望的,而且印书用的纸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从党中央印文件的纸中节省出来的,更是张指导员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书的珍贵。四是想象补充读。通过回看这捆书,想起哪些人,应该记住些什么,激发学生根据当时的情景,想象补充并写出指导员未说完的话,并进行多次的交流读,从而让学生在补充读中领悟到教科书寄托着老一辈的激励。在备课时我担心,怕学生无法真正领会革命先辈那种崇高的思想境界,教学时,我和学生一起读、一起演、一起感动,自己也像置身炮火连天的小山村,脑海中是活生生的张指导员,不用再刻意地讲解,一切都水到渠成,让我深深地感到用真情来激发孩子们学习的情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0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战争年代学习条件的艰苦,了解革命前辈对下一代学习的关怀。

  技能: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内容。

  情感:教育同学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教科书的珍贵,通过朗读来领会和理解文章的内容。

  教学难点:

  懂得省略号在句子中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投影,录音机,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启发谈话,导入课文

  同学们,一开学俺们就会发到许多新书,这些新书是俺们学习时必不可少的教科书。(板书:教科书)

  (从同学生活实际动身,引出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后,同学们会有什么想法

  (同学考虑后自由交流)

  对俺们来说,一本教科书随手可得,一点儿也不稀罕,然而大家是否知道在那战争年代,它又是显得很珍贵.(板书:珍贵的)

  (同学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

  放录音,提要求

  (1)听清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想一想,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同学按要求听录音,边听边想.)

  (让同学带着问题去听课文录音,有明确的目的)

  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

  轻声自由读课文,找一找课文哪几节具体写"张指导员用生命和鲜血维护教科书的"

  (同学轻声自由读,同桌交流.)

  (让同学通过交流找到重点段.)

  用一个词语概括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1

  【内容简析】

  本篇课文主要记叙了解放战争时期,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感人故事。全文围绕教科书的“珍贵”,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展开叙述。教学时应结合课后思考题,紧扣“珍贵”,引导学生读书思考,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情感,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因故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反差较大,教师可作适当的背景介绍。

  【设计理念】

  整体入手,重点体会,避免零敲碎打、串讲串问,保证学生读书思考、质疑讨论的时间,深入体会人物情感,指导读出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会认“延、境”等10个生字,会写“珍、移”等13个字,理解生字词的意思。

  2、通过读书思考、质疑讨论,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的'学习生活。

  3、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感受战争年代读书学习的困难和张指导员舍身护书的可贵精神。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课文朗读录音等。

  【教学时间】

  2~3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问题导入,简介背景

  1、读课题,想一想:看到这个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2、简介故事背景。

  二、读通课文,学习生字

  1、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出示生字卡片,检查学生预习生字词的情况。

  3、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理清顺序,重点感悟

  1、说一说:课文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叙述顺序。)

  2、课文中哪一部分内容你最受感动?(引导学生默读第9—11自然段,画出感受最深的词句,并说说体会。)

  3、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献身的可贵精神。

  (1)“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①“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

  ②把句子改成“那捆书压在他的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好不好,为什么?

  (2)抓住张指导员牺牲前说的话,结合课文插图,引导体会,并指导读出感情。

  四、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复习生字词。

  2、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课文是按“盼书→取书→护书→激励”的顺序进行叙述的,并且重点学习了“张指导员舍身护书”这一部分内容,体会到了教科书的珍贵。这一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其他部分的内容。

  二、继续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1~7自然段,想一想:从哪些地方还可以看出教科书的珍贵?

  2、组织讨论交流,教师相机抓住重点词句引导体会。

  (1)“我们多么渴望有一本印好的教科书啊!”

  ①“渴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我们”渴望有一本教科书?(联系第2自然段内容,引导体会当时学习条件的困难。)

  ②朗读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当时盼书的迫切心情。

  ③把“渴望”换成“盼望”或“希望”好不好,为什么?

  (2)“印书用的纸,是党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

  ①“节省”什么?

  ②党文件重要不重要?党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印书,说明什么?

  3、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抓住“激励”一词,引导体会句子的意思。

  三、归纳小结,畅谈体会

  引导学生联系今天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体会。

  四、质疑问难,讨论交流

  1、学生提出不理解的问题,教师组织交流讨论。

  2、引导学生总结提问题的方法。

  五、指导书写余下的生字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2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七个要求会认的字,掌握十一个要求会写的字。认读并理解本课的新词。

  2、按要求预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战争年代的艰苦条件下学生坚持学习的艰难和张指导员不怕牺牲、光荣献身的.精神,懂得要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懂得教科书为什么珍贵。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请举起你们手中的课本,你们的课本是怎么得到的呢?(学生答:每个学期开学老师发的)

  师:我发现很多学生的书已经破了,是不珍惜的缘故,之所以不珍惜是因为你们觉得它来得来的容易,可是,你们知道吗?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延安小朋友得到一本书时多么不容易,甚至要牺牲生命。今天我们就一块来学习《珍贵的教科书》。

  板书课题

  二、整体感知

  1、介绍背景:课文记叙的故事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延安。党中央和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毅然于三月中旬放弃延安,以后在延安西北战场上消灭了蒋军十多万。延安小学的转移正是在胡宗南部队猖狂进攻的时候,所以当时环境十分险恶。就是在这种险恶的条件下,延安小学的学生仍然坚持学习。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献身,指导员是怎样用他的生命和鲜血换来那些珍贵的教科书的呢?下面我们就开始学习课文。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正确读写“板凳、代替、嗓门、印刷所、俯冲、轰隆、爆炸、叨念”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3、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生字词。

  2、整体了解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一)导入,介绍时代背景

  1、“教科书”是什么?(学习用的课本)

  2、板书:

  3、怎样才称得上“珍贵”?

  (意义深刻,十分宝贵,特别好的价值大的。)

  每到开学,我们都能拿到崭新的教科书,可在那战火硝烟的年代拿到一本教科书是多难呀!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课所讲述的事情发生在1947年春天,蒋介石反动派为了挽救自己即将灭亡的命运,命令胡宗南部队进攻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延安。面对强大的敌人,党中央毛主席采取以退为进、诱敌深入的方针,于3月份主动放弃了延安。延安小学也转移到一个小山村里。让我们看看当时孩子们的学习条件有多艰苦吧。

  (二)范读课文了解大意

  听读课文并思考: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读后明确:课文主要写了延安小学的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三)默读课文,理解层次

  1、提出默读要求:按照“思考·练习”2的内容提示边读边想,给课文分段。

  (1)明确:

  第一段(第1-第4自然段)

  第二段(第5-第6自然段)

  第三段(第7-第10自然段)

  第四段(第11自然段)

  (2)引导学生把段意概括为小标题。

  明确:盼书、取书、护书、激励

  (四)自学课文

  1、思考:为什么说教科书挂珍贵的呢?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2)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3)边读边想。思考老师提的问题。

  2、学生读课文,按要求自学。

  (五)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读后正音。

  2、讨论: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

  3、让学生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炮火连天:形容炮火十分猛烈。

  渴望:像口渴的人要喝水那样迫切地希望得到。

  亮开:本课指放开嗓门,使声音响亮。

  嗓门:嗓音

  振奋人心:使人精神振作、奋发。

  争先恐怕:争着向前,惟恐落后。

  恨不得:表示一种强烈迫切的希望。

  嘶叫:马的叫声。本课指飞机发出的尖锐刺耳的声音。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盘旋:这里指打着圈子飞行。

  叨念:因惦记或想念而不断地谈起。课文指轻声反复地说。

  (六)作业

  1、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把带这些生字的句子读一读,理解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思考课后题1。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课文讲了哪些内容,了解课文叙述的顺序。

  教学步骤:

  (一)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说说词语的意思

  2、各自小声读课文,读后指名口述本文所讲的故事。

  3、导入:为什么教科书是珍贵的?我们打开书,在课文中找到答案。

  (二)讲读第一段

  1、指名学生读第一段。

  2、读前提问:在战争环境里学习,条件非常艰苦,遇到什么困难?哪一个困难比较突出?为什么?

  读后明确: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没有黑板,就用锅烟灰在墙上刷一块;没有粉笔,就拿黄土块代替。最困难的是没有书,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3、讨论。

  (1)学生答:遇到困难是没有桌椅、没有黑板、没有粉笔、没有书。

  (2)学生答:没有书的困难较突出。

  (3)教师问:你是从哪个字看出来的?

  (4)学生答:最困难的是没有书的“最”字。因为他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4、教师引读:“是啊,当时条件多艰苦啊,没有桌椅,就坐在地上,把小板凳当桌子;……我们只能抄一课学一课。”

  5、学生练读第一自然段。想作者为什么要把当时艰苦条件和同学们克服困难写具体?

  明确:突出顽强学习精神,衬托教科书珍贵。

  6、教师:在那炮火连天的战争环境中,孩子们多想有一本教科书啊!请同学们自由读2、3、4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用什么语气、感情读的?为什么这样读?你想到了什么?

  7、讨论交流

  (1)这里的“渴望”是什么意思?能不能换成“希望”或“盼望”?为什么?这又说明教科书怎么样?

  明确:渴望比希望、盼望的程度强烈,如果换成希望或盼望,说明教科书没有那么珍贵。

  (2)“同学们知道这书是怎么来的吗?是在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印书用的纸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省出来的!”

  这段话如果不用问旬开头该怎么说?张指导员为什么要用问句开头?

  明确:用设问句式引起注意。

  后两句都用感叹号,表达张指导员什么心情?这又说明教科学怎么样?

  明确:珍贵

  (3)“节省”是什么意思?“党中央……省出来的.”又说明什么?

  明确:说明毛主席、党中央非常关心孩子们的学习,甚至把孩子们用的教科书看得和中央文件同样重要,体现了下一代的殷切希望。同时也说明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学是非常不容易的,这些教科书确实是珍贵的。

  8、练习读张指导员和“我”的对话,读出兴奋激动的感情。

  (三)讲读第二段、第三段

  有书的喜讯让孩子们无比幸福,我和张指导员去取书的途中又发生什么事呢?同学们读课文第二段、第三段。

  1、自由读课文,画出能体现我和张指导员高兴和急切得到书的心情的词语。想为什么要写这些?

  明确:突出书的珍贵。

  2、讨论:

  (1)敌机投下炸弹以后,张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2)“我”醒来以后看到了什么?

  (3)张指导员身负重伤,生命垂危时最惦记的是什么?这些都说明了什么?

  明确:“完整无缺”的意思是一点没有损坏。可见在危险出现的一刹那,张指导员置个人生死于不顾,想到的是保护那捆教科书,在他看来书比他的生命更宝贵。表现他不怕牺牲的高贵品质,也表达他对下一代殷切的希望。

  这里几处省略号,它们各代表什么意思?

  “快卧倒……”(表示话没喊完。)

  “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表示我已昏迷。)

  “书……书……

  “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将来”后面的省略表示张指导员没说完就牺牲了。)

  “张指导员,张指导员……”(表示接连不断。)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4、学生练读。

  5、小结:张指导员为了保护教科书而身负重伤,英勇牺牲,临终还嘱咐“我”要好好学习。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

  (四)理解第四段课文

  1、指名学生读这段。

  2、讨论:

  (1)为什么说那捆教科书是“用生命换来的”?“激励”是什么意思?激励“我”前进的力量是什么?读这句话要表现出什么样的感情?

  (2)为什么那捆教科书和指导员没说完的话能一直激励我前进?

  明确:张指导员以生命为代价保护教科书,希望我们好好学习,将来为解放全中国、建设新中国做贡献,使“我”多年来不能忘怀;每当想起就感到责任重大,必须加倍学习,努力工作。

  3、指名学生练读第四段。

  (五)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布置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造句:

  (1)振奋人心

  (2)恨不得

  (3)没有……就……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使学生了解战争环境中坚持学习的艰难,懂得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教学步骤:

  (一)让几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生读后,师生共同对朗读情况做出评价。(主要从有感情方面考虑一定要结合课文内容说出理由。)

  (二)提问

  1、课文讲了怎样的故事?

  明确: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2、为什么说张指导员和我取回的教科书是?

  明确:教科书的珍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它来之不易,比如它是用党中央印文件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指在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它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好好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三)默读课文,回答问题

  指导员关心同学的学习是通过“书”来表现的。要求同学默读课文二至四段,按下列提纲有条理地答出:在什么情况下?指导员怎么样?

  1、听到有书。

  2、情况紧急。

  3、敌机轰炸。

  4、生命垂危。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布置作业

  以《读“”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一、盼书 渴望

  二、取书 关怀

  三、护书 趴 压 完整无缺

  四、爱书 用生命换来

  激励我们前进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4

  教学目标:

  1、深入理解文章的内容,能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第二、三部分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教学书的来之不易,感受党及指导员对“我们”的关怀与殷切期望,体会我们队教科书的渴望与珍爱之情。

  3、体会张指导员的舍身护书的牺牲精神,教育学生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爱护书籍,努力学习。

  教学重点:

  解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英勇牺牲的经过,从而懂得教科书的珍贵。

  教学难点:

  让学生明白教科书为什么是珍贵的。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谈话导入

  1、谈话:上节课我们读了一个发生在解放前,在战争环境中的感人故事,它就是—————《珍贵的教科书》,回忆故事按照发生发展的顺序写了哪四部分?指名学生发言

  2、教师小结:昨天我们重点学习了盼书阶段,了解了他们的学习条件非常艰苦,知道他们非常非常渴望拥有一本教科书!就在一天的下午,他们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一些珍贵的教科书。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课件出示:现在请同学自由读课文3~8自然段,思考:

  (1)这些珍贵的教科书是哪儿来的?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当时革命根据地的生活条件十分艰苦,纸张十分缺乏,能印出教科书是非常不容易,这些教科书确实来之不易————是珍贵的。)

  激情朗读:党中央的文件是用来指导革命的,这书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多么珍贵啊!再来读读。

  (2)孩子们对书是多么的渴望,想想一下,现在指导员告诉他们有书的消息,并且这些书是毛主席的关怀下印出来的,是党中央从文件用纸里节省出来的,他们会怎么样?从课文中画出反应同学们心情的句子?用“~~~~~~~~~~~”画出来。

  2、出示句子,读书填空

  张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宣布:“我们有书啦!”

  我们觉得这真是个(振奋人心)的消息。

  我们听到这个消息都高兴地(跳起来)。

  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喊着要去印刷厂取书。

  从这些词中,你体会到什么?振奋人心什么意思?同学们为什么争先恐后呢?

  3、表演理解“兴高采烈、振奋人心、争先恐后”

  4、知道学生练习分角色有感情的.朗读本段

  5、师:捧起课本,把我们兴奋、急切的心情融进课文中,齐读3—8

  6、指导朗读,通过刚才的理解,我们深刻感受到同学们得到教科书后激动、高兴的心情,你能读出他们的感受吗?谁能,大胆地举起的手,我们请几个同学来分角色朗读3—7自然段。(读出张指导员、“我”、同学们的激动、高兴的心情,体会延安小学学生渴望有书的迫切心情,还要注意本段四个感叹号在表达人物感情时所起的作用。)

  7、归纳、总结第3-8自然段的段意。

  (同学们听到有教科书的消息异常高兴,张指导员决定“我”去领书。)

  一颗炸弹在我们身边爆炸了,(播放爆炸声)我晕过去了,而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指导员可能???(死了、受伤了)张指导员在垂危之时还想着什么?(书)

  三、学习第三部分

  1、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阅读8——11自然段,思考:找出这一部分中哪一句话直接写出了张指导员护书的呢?

  2、出示句子:指导员趴在离我不远的地方,一动也不动。那捆书完整无缺地压在他身下,已经被鲜血染红了。

  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1)“完整无缺”是什么意思?在句子中具体指什么?从中可以体会出什么?

  (2)试想,如果爆炸了,你第一时间想的是什么?会怎么做呢?

  可见他把这教科书看得比生命还重要,同学们现在你们再看这捆书,为什么称它为“珍贵的教科书”啊?

  生:因为它是张辅导员用命换回来的。

  (3)那么朗读这句话应抓住哪些词呢?

  一动不动完整无缺被鲜血染红(学生朗读,个别读,齐读。)

  (4)教师指导朗读:看到张指导员一动不动,我的心情如何?(痛苦、伤心)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看到书能完整无缺,“我”感到一丝欣慰,然而较多的是我对指导员的担心与心情的悲痛,所以读时语调低沉些,语速放慢些。(齐读)

  3、过渡:同学们,炸弹爆炸,威力大吗?有多大?谁来说?是啊,炸弹是有极大杀伤力的,然而那捆书却完整无缺地保留了下来,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

  看看画面,想象一下,当时指导员是怎样护书的。(出示图片)(学生自由想象,交流。)

  4、这些都说明了什么?指导员把书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

  5、刚才的发言,老师感受到大家已经进入了画面,目睹了这一幕悲壮的情景,作者同样心如刀割,我们看了这个片段后,想一想指导员和我的话该怎样读?师范读,指名读,齐读。

  出示句子:

  (1)我扑到指导员身上大声喊到:“指导员,指导员?”

  (2)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

  指名读第(1)句(指导朗读:担心、害怕,一遍又一遍,声音越来越响,指导后个别读,齐读)。

  指名读第(2)句后指导:指导员身负重伤,身体极度虚弱,连说话也需要积蓄全身的力量,说话时断断续续不连贯。

  (学生之间互读,互相点评,齐读)

  读到这,你有什么想对张指导员说的呢?

  6、同学们再看,这三句话中,都有省略号。我们有说过,省略号表示什么呢?那这边的省略号分别表示了什么意思呢?我们来做个小练习,老师上面有一些选项,你们来选,开始吧!不懂可以和同桌讨论一下。

  第一句:表示反复说的统一句话。

  第二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不连贯。

  7、没说完的话写在后面。

  8、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师:让我们把指导的话深深地记在心里,酝酿好情绪,一齐来读一读最后一段。 小结:教科书上凝聚着前辈的鲜血,也寄托着他们对后代的期望。所以这书是特别——珍贵的!

  三、总结全文,感情升华

  1、为什么珍贵?

  指导学生体会:教科书的珍贵主要体现在下面两方面:一是来之不易,是用党中央印文件节省下来的纸印刷的,它还是烈士用生命保护下来的;另一方面这捆教科书上,寄托着先烈们的期望。这个期望还将永远激励着后代发愤学习,为实现人类美好的理想而奋斗。

  师:课文读到这里,你们明白教科书为什么珍贵了吗?(师利用板书进行总结。)

  2、师:正因为那鼓无穷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前进,若干年后,你们猜猜文中的“我”会变成怎样一个人?

  生:交流、汇报。

  师:你们的想象力真丰富,在指导员的崇高精神的激励下,我们相信他一定会一直前进、前进。

  3、师:作者学习的情况和你有什么不同,从中你受到什么启发?(随机)师总结:与延安小学的孩子们相比,我们生活在幸福的和平年代,我们更要懂得爱护书籍、努力学习、报效祖国。

  师: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的人虽然走了,但那捆用生

  命换来的教科书还在,指导员牺牲前未说完的话还时时响在耳边,它们就像有一种无穷的力量一直激励着我前进。(板书:生命换书激励前进)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 15

  (课件1)很高兴今天能和咱们市三小三(x)班的孩子共同上课,看到大家活泼可爱的面孔,老师特别喜欢,那么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老师希望大家能以(课件2)声情并茂的朗读,发自内心的表达,专心致志的书写,展示出自己最好的一面。大家能做到吗?真棒!

  一、导入新课(课件3)

  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书?(语文书)它还有一个名称叫“教科书”,在我们的书包里还有数学、英语、科学等许多教科书,对于我们来说,每学期开学学校分发各科的教科书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而在1947年的延安,孩子们要得到一本教科书,却要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读书》这一主题单元的第三篇课文《珍贵的教科书》,伸出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板书)齐读课题两遍,孩子们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是呀!老师的心中也产生了这样一个大大的问号,(板书)就让我们在今天的课堂中去寻找答案吧。

  二、明示目标(课件4)

  胸中有目标,学习有方向。一起来看看这节课的学习任务:

  1、认字8个,写字9个,练习独立识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教科书的珍贵,珍惜今天幸福的学习生活。

  (你朗读的声音真好听,老师特别喜欢)

  三、学习课文

  (一)自主读识

  1、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请大家轻轻地把书翻到47页,自己试着再读读课文(课件5)要求:

  ① ②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解决。标出自然段序号。

  2、看到大家读的那么专心,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收获不小,一起说说课文总共几个自然段?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张指导员为保护教科书而光荣牺牲的事。)

  3、能把一篇课文用一句话概括出来是一种力,反过来,能透过词语看到文字蕴含的意思,更是一种领悟,先来看看这些词语你会不会读?(课件6)

  ①词语都会读了,老师想请教大家一个问题,“争先恐后”是什么意思?没关系,找找它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出现的(第七自然段)(课件7)自己读读这两段话,什么是争先恐后,读出这种语气,注意标点(看来联系上下文是理解词语的好方法)。

  ②(课件8)看看这两个同音字,我们怎么区别呢?看看他们在课文中形容什么的?(第一艰形容环境困难,第二个坚指的是坚持不放弃)

  ③学习“励”描红

  过渡:这到底是一套怎样的书,值得我们的指导员用生命去保护它呢?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

  (二)合作读议:

  1、为什么说教科书是“珍贵的”?(课件9)要求:

  (1)默读课文,思考:你从哪几自然段体会出教科书的珍贵?把相关的句段画出来。

  (2)同桌互相读读你画出的句子,再谈谈自己的感受。

  交流重点:

  谁来说说你画的是第几自然段?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老师和你有同感!

  生1:学习二自然段(课件10)

  1、是啊!在这样的条件下能有一套教科书就显得弥足珍贵!请同学们齐读这段话,注意红颜色的字。

  2、从你们的`朗读中老师仿佛看到了当时哪种艰苦的环境,孩子们是多么渴望有一本书呀!因为缺少,所以珍贵(板书:我们渴望)

  3、大家再看这短话是围绕哪句来写的?我们前面学过这种写法叫(总分)大家可以在自己的作文中用到。这样能使文章显得更条理清晰。

  继续交流,还有同学画别的段落吗?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你真会读书!

  生2:学习第四自然段(课件11)

  1、请大家来看这段资料,谁来说说从资料中你知道了什么?

  2、师:在那么艰难的环境中,党中央节省出纸来给我们印书,这书凝聚了国家领导人对孩子们的关心,多么特别,多么珍贵的教科书呀!因为特别所以珍贵。(板书:领导关心)

  再来说说你还从哪一段体会出教科书的珍贵?读一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这一段确实非常感人。

  生4:学习10 11自然段

  师:我们在护书回来的途中遭遇不测,(课件12)出示张指导员的话,“快卧倒”来看第一句话,这是指导员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对谁说的(单击)我们来听听当时的情况,你有什么感受?这时候指导员一句铿锵有力的话提醒了我读(第十自然段)“书书”这句话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指导员为保护书身负重伤,苏醒后首先问书怎么样)我们常说命比天大,可是在指导员的心中是(生书比命大)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他用自己的身体护住教科书,书完好无损,指导员却身负重伤。

  这是指导员说的最后,齐读,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指名读)

  话没说完,指导员就慢慢地闭上了眼睛,慢慢地停止了呼吸,他牺牲了,他想对我们说什么呢?(课件13)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打败敌人,为我报仇,为国争光。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祖国出力,就只能靠你们了。

  生: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

  这就是我们的指导员:(师生接读)

  当危险来临时,指导员首先想到的是我的安危,他高声喊道当他为保护教科书身负重伤,从昏迷中醒来,他用微弱的声音问道

  当我要背他回村,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断断续续对我说

  多么珍贵的教科书呀!因为生命所以珍贵!

  四、读练结合

  师:老师想此时此刻,大家心中一定有许多话想对张指导员说,请拿起笔把他写下来。(课件14)

  ①指名读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我们的课接近尾声了,可张指导员的光辉形象以及他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深深地印在我们每个人的心里,让我们以此为动力,好好读书,天天向上!(课件15)

【《珍贵的教科书》说课稿】相关文章: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06-21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04-27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04-21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反思03-18

《珍贵的教科书》的教学反思09-21

四年级语文《珍贵教科书》说课稿06-28

《珍贵的教科书》优质教案范文08-25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5篇07-28

《珍贵的教科书》教案(通用11篇)10-10

《珍贵的教科书》教学设计(5篇)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