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课稿模板合集6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把说课稿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评委老师:
您们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义教材八年级下册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下面我从教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四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目标
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会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解决简单的问题;2、经历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和运用过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用意识;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
确定以上教学目标的依据是:
1、基于对课标的理解。新课程标准提出,经历图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究,掌握几何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几何图形基本证明方法和作图技巧;本章目标要求: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探究并证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2、基于对教材的分析。本章是在学习了平行线、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的基础上,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进行探究的;它既是对平行四边形性质知识的一个延续,也是后面学习矩形、菱形、正方形等相关知识的基础。
3、基于对学情的分析。八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探究图形性质的能力,已经接触过逆否命题的证明,具备探究平行四边形判定的基础,但在演绎推理方面还有待加强。
二、说教法
有什么样的教材就有什么样的教法;本节课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教学片段,每个片段的教法我是这样设计的:引入新课,我采用“创设情境”的办法进行教学;定理教学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办法进行教学;定理的运用我采用“学生独立作业、合作交流”的办法进行教学;小结我采用“回顾总结”的办法进行教学。整堂课中,我把“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和教师是组织者、引导着、合作者” 两大理念贯穿始终。
三、说学法
有什么样的教法就培养什么样的学法。通过导入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总结、归纳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定理运用教学培养学生概念运用、独立作业、合作交流的能力;通过小结教学培养学生回顾总结的能力、归纳梳理和语言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流程
依据教学目标、教材内容我设计以下几个环节组织教学:
1、课堂导入。我是这样进行的“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知道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反过来,对边相等、对角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
2、定理教学:①探究指导:学生按照提纲进行探究活动,教师进行必要的板书准备再到学生中巡视指导,了解学情为后续的展示归纳做准备;②展示归纳:逐题抽有问题的学生汇报,生说师写,在发动其他学生评价、补充、完善。教师画龙点睛加以强调。
3、定理运用。此处安排两道练习题,第一题:定理的简单运用,口答。第二题让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再进行汇报展示。
4、课堂小结。通过设计两个问题:①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②还有什么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引导让学生回顾、总结,教师画龙点睛。
5、为进一步巩固概念,我设计了两个作业题。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评委老师!
说课稿 篇2
一、说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农牧文化的交融说的是两宋时期汉族与其他游牧民族文化的交融,重点讲述了宋元时期农、牧民族之间的和战,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相互影响与融合,为后面的内容的展开预设了时代背景。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求知欲强,但知识积累不够丰富,对一些复杂历史现象和名词概念模糊不清。所以在上本课时,老师应当解释清楚各个历史现象和名词,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分析能力。由于八年级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的时期,因此本课的教学方法以活动法为主,试图通过较为活泼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愉快地融入课堂。
(三)教学目标
1.知道辽(契丹)、宋(北宋、南宋)、西夏、金、元朝等政权的更替。
2.掌握澶渊之盟,岳飞抗金、宋金议和等史实及成吉思汗和忽必烈。
3.学会阅读课本和搜集、分析、运用历史资料等方法;学会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的历史思维方法。
4.通过具体史实的学习,认识古代民族间的战与和是农牧文明交融的途径之一;分裂是短暂的,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大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中国各族人们共同缔造的。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农耕文化和游牧文化的交流、交融。
教学难点:理解农牧文化在战争与交流中融合。
二、说教法
本课所采用的教法是活动法和问题法、情景表演法的结合,通过较为活跃的教法使学生融入课堂。我的整节课堂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当时历史史实的展示,通过学生表演的方式,展示4个故事:澶渊之盟、靖康之耻、精忠报国、一代天骄。每表演完一个故事,即进行提问,题型有必答题、抢答题。其中的情景表演,老师事先已经将班里的同学分为四组,同时选出小组长。跟同学沟通好之后,让每一组好好准备所要表演的故事。第二部分是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首先通过讲解农与牧的概念介绍,在此基础上介绍文化交融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日常生活中的表现。以下是两部分内容的详细介绍:
第一部分:故事一澶渊之盟。此历史故事讲的是北宋与辽之间发生战争,北宋虽战胜,却仍旧屈服议和。故事情节展现议和场景:北宋代表团和辽国代表团,坐在谈判桌上。请其他组猜出该故事,得到回答与澶渊之盟相关的一套题的回答权。该套题包括两大题,第一为选择题,包括辽国的建立者、少数民族、都城。第二为澶渊之盟相关内容,包括订立的背景、内容和评价。
故事二靖康之耻。情境再现:金军攻打宋朝至其都城开封,在北宋皇宫内,宋徽宗、宋钦宗及其宗室后妃等面对国将倾覆时的各种表现。人物:金军、宋徽宗、宋钦宗、后妃代表。
同上。题一为金国的建立者、少数民族、都城,以及北宋的建立者、民族、都城。题二为金与北宋关系如何。
故事三精忠报国,情境再现:岳母在岳飞背上刺字精忠报国的场景。人物:岳母、岳飞。
题一位南宋的建立者、都城、民族、统治范围。题二为对宋金和议的评价。
故事四一代天骄,再现成吉思汗登基大典的现场。人物:成吉思汗
题一为元朝的建立者、都城、民族、统治范围。题二为对于元朝统一过程的描述。
第二部分:通过展示教材P105与P107两张图片,说明北宋至南宋的历史发展过程。
通过材料展示,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分别在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这四个方面。
准备两段材料:
(2)宋朝:南宋,有人这样描述昔日汴京的臣民“黄髻小儿,但习歌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 南宋诗人林升也曾作诗“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游牧民族:骁勇善战且注重发展军事力量,革除陈旧体制,任用汉人为宰相,实行汉人朝廷管理制度,注意革除北宋赋役繁重的弊端,减轻人民负担……
问题:两宋为什么被北方游牧民族打败?
(3)材料一:西夏设立中央行政机构,有:中书省、枢密院、三司等。地方行政编制分州、县两级,在特殊的政治中心和军事国防要地有时也设郡、府。 材料二:西夏国王李元昊重视农业生产的发展,大力兴修水利工程。 辽国部分寨堡的民户,迁置州县垦殖,从事农耕。辽代赋税征收的依据,一是“计亩出粟以赋公上”(《辽史》卷59《食货志》。 材料三:观察图中契丹、西夏文字,看它们的字型结构与汉字是否相似?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四:西夏国设立各级学校,以推广教育;实行科举,以选拔人才;尊崇儒学,大修孔庙及尊奉孔子为文宣帝。 材料五:女真人最初招待客人的饮食以肉类为主。后来女真人招待客人有两盘主要食物:一盘盛肉类,以生葱、枣、粟饰之;另一盘茶食,糖粥、粟饭、麦仁饭,皆以枣、粟饰其上。
问题:农牧文化交融的表现
说课稿 篇3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分析问题、总结知识能力。
2、掌握酸碱的区分方法。
3、培养学生的知识衔接、推理、归纳、总结能力。
4、培养学生实验推理论、理论指导实验能力。
二、说课重点、难点:
1、重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
2、难点: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
三、教学方法:实验法、推理法、启发式教学、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为了让学生对酸碱有初步的认识,我对本课题内容讲解上作了调整,将溶液的导电性先作了讲解,让学生了解了什么是酸碱盐,这样对于掌握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有了更好的认识。
复习提问:什么是酸、碱,
结合所学知识引入新课:在上学期的学习中我们掌握到碳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氨水能使无色酚酞变红,在溶液中碳酸、氨水分别以H+、CO32-、NH4+、OH-形式存在,那么能使紫色石蕊、无色酚酞变色的到底是阳离子的作用还是阴离子的作用?电离出的阳离子全是H+是酸,电离出的阴离子全是OH-是碱,从定义中是否隐含着酸、碱在化学性质是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通过提问、假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新课,使学生课程学习目的明确化。
讲叙新课:实验[10-1],要求学生观察实验并记录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观察好,记录好,并做好对比,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从对比,分析中找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结论,启发引导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酸的`共点是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H+,碱的共点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OH-,酸碱在溶液中的存在是以离子的形式存在,与指示剂作用时,酸呈现的颜色变化相同,碱呈现的颜色变化也相同,这说明了什么?探究出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并在脑海中初步形成酸碱在化学性质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五、板书:
1、指示剂能验证物质的酸碱性。
2、
物质 指示剂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酸
变红
不变色
碱
变蓝
变红
3、酸碱与指示剂作用的本质是H+,OH-与指示剂的作用。
练习:练习册P39,同步演练B13题。
作业:探究实验、练习册
说课稿 篇4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上(下)午好!:
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中学体育与健康七-九年级全一册教科书第六章生动活泼的球类运动的第三节排球运动的第三课时——《正面双手传球技术》。
在本次说课内容中我将从教材分析即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教法,教学流程设计方面进行阐述:
一.教材分析即教材地位与作用:本节内容是在垫球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传球技术
排球运动是一项因充满智慧,富于变化而极具观赏性的竞技运动项目,是初中《体育与健康》教学内容中选项学习的组成部分,主要通过发、垫、传、扣、拦网等动作组成的。是一项综合性的体育运动,具有集体性、竞争性强、趣味性浓等特点。通过排球运动,可以发展学生跑、跳等基本活动能力,提高灵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体素质和动作的准确性、协调性,增加内脏器官的功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勇敢顽强、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馁等优良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是一项有很高锻炼价值的运动项目。
本课教学内容是排球运动的传球技术,传球技术是排球运动中最主要的基本技术,是全队能力发挥及进攻的核心作用,起着组织全队相互配合的重要桥梁作用。因此,本课着重学习传球技术中的传球手型、击球点和手指手腕的缓冲控制的正确姿势。为以后的教学竞赛和学生终身体育打下良好基础。
二.课标要求: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对这部分的内容要求是:能够使学生初步掌握排球运动的正面双手传球技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
1.认识目标:通过排球正面双手传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
2.技能目标:通过学习,让90%以上学生基本掌握排球正面双手传球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灵敏性和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在宽松、自由、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练习,并通过游戏学习,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四.本课的重、难点:结合教材内容、学生实际及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为
通过分析传球的动作结构,把传球技术分为:传球手型、击球点和手指手腕的缓冲控制几个环节。要把球传好、准确,关键是传球手型和击球点。所以教材的重点:正确的手型和击球点。难点:手指手腕的缓冲控制。
五.教法学法:为突出重点,有效的突破难点,结合本节具体内容,我选择了如下的教学方法;示范讲解法:用循环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手段;引用游戏贯穿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在快乐中享受乐趣。 练习法:
本课的教学指导思想主要根据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让学生对事物、问题“尝试”和“思考”,强调学习过程和直觉思维,在各自练习过程中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建立良好学习技术动作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与练的兴趣,发展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作用,运用灵活多变手段,做到身心结合,努力达到教学目标。
全课的组织结构不拘泥于过分的统一规整,而以主动练习与教学为目标,力求合理、紧凑、流畅、新颖。
全课教学内容及手段,用循环渐进、分解和组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引用游戏贯穿练习,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体育,在快乐中锻炼身体,在快乐中享受乐趣。
教学器材:
依据教学目标及课的重难点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一)组织教学,激趣导入《导入环节》:(3′)在导入环节,为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内容,我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
1.课堂常规 :整队 点清人数
2.本课的教学内容目标及要求
二.准备活动,跑前热身 5
通过热身跑 徒手操充分活动开学生们身体的各个部位 踝关节 膝关节 腰等 以免扭伤 拉
三.教师示范,讲解要领:《新受环节》:5分钟
让学生自由发挥练习传球。目的是让学生发挥自己所认识,所了解的传球技术
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当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认识排球运动和学习排球的重要性。讲解正面双手传球技术要领《边讲解边示范》
(四)巩固练习环节:学习和发展(20′)
1.徒手练习:围圆圈撒开,徒手做传球动作姿势。
为了使学生把理性的认识转化为动作。学生围圆圈站开,看教师的示范动作模仿练习。同时教师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特别是传球的手型、姿势。
2.结合球自抛传练习
让学生体会正确的手型用力和击球位置。加深学生对传球技术理解。
3.移动中传球练习
安排这一练习是让学生随时做好传球前的准备姿势,并快速起动和移动,来提高控制球的能力,保持好人与球的位置关系。同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创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自我展示:给学生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展示自己的练习成果,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4.过网传球接力(分组练习)
要求学生不仅要做好传球前的准备,而且要在移动中触球,进一步提高控制球和支配球的能力。
(五)合作发挥(7′)
游戏:接力传球比赛
规则:分为四组进行比赛,每组成一路纵队站立,相距15米,排头移动自传至少四次以上将球传给对方后,迅速跑到对方排尾,对方再将球移动传回来,依次进行。最先完成的为胜。
目的是根据本课的内容安排这个游戏,再次巩固传球技术。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协作配合,团结合作的能力。
(六)放松身体,小结本课5′)
配乐放松
1.在教师带领下学生通过音乐来放松,促使学生消除肌肉的疲劳,身心得到恢复。
2.对本课进行小结,学生参与自我评价,宣布下课,收回器材。
在整堂课的教学中 预计达到的练习密度是 30-40%
练习强度;中等强度
通过前面的设计安排,我想应该能达到如下的教学效果:
1 学生能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 难点
2 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情趣和学习能力
3 能够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评价
4 同学间能相互帮助,互相合作,共同提高
以上是我针对课标的要求及教材内容的理解、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效果的预设(或反思)所进行的说课,一定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和不足,敬请各位专家、领导、老师给予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动作要领:
(1)准备姿势
采用稍蹲准备姿势,抬头目视来球,双肘弯曲自然抬起,双手置于脸前。
(2)手型
手触球时,两手应自然张开成半球形,使手指与球吻合,手腕稍后仰,拇指相对,小指在前;传球时用拇指内侧、食指全部、中指的二、三指节触球,无名指和小指在球的两侧辅助控制出球方向,两肘适当分开,自然下垂。
(3)迎球
当球接近额前时开始蹬地、伸膝、伸臂,两手微张,从脸前向前上方主动迎击来球。
(4)击球
击球点应保持在额前上方约一球远,击球部位一般在球的后下方。
(5)用力
传球主要靠伸臂力量,与下肢蹬地力量的协调配合,通过球压在手上使手指手腕产生的反弹力将球传出。
(6)击球后身体重心随击球动作前移,全身放松呈准备姿势状态,准备下一个击球动作。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
《童年乐趣》是语文S版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里的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世界名著《约翰.克利斯朵夫》,作者是法国当代著名作家罗曼.罗兰。课文主要写了约翰.克利斯朵夫童年的一段生活,表现出他有着相当高的音乐天赋,对音乐有着强烈的兴趣。课文以时间为序,记叙了“克利斯朵夫作品第一号”的诞生过程。
本单元要求学生注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想想名家是怎样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这篇课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既是对前面所学的理解文章及写作方法等知识的运用,也是对这些知识强有力的巩固强化。综合学段特点及对文本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嗡、勉”2个生字;积累“惘然、一本正经”等词语。
2、默读课文,了解童年的克利斯朵夫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进一步感知作者叙述故事、刻画人物的方法。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了解克利斯朵夫童年喜爱音乐的故事,认识这个音乐天才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为:学习作者刻画人物的方法。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能自己认读生字,读通课文,会课前预习课文。本课虽然讲述的是克利斯朵童年的乐趣,但他毕竟是天才音乐家,他的感受是与众不同的,可以说与学生生活不太贴近。在教学设计时,我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为了让他们能更投入到对文本的学习中来。在解读文本时,我站在孩子的角度,尊重学生的认知水平,让他们品出自己的味道。
三、说教法与学法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要让学生学会融会贯通。《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略读课文的指导只要提纲挈领,要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名著选文更是一个“引子”。只有借助选文将名著引进课堂,培养学生对名著的阅读兴趣与习惯,才是对名著选文的高质量教学。本课,我适度指导,给学生充分的独立,让学生运用精读的经验学习略读课文。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了情境教学法、阅读指导法、朗读感悟法、分角色表演法等让学生感悟人物形象。
授之以渔不如授之以捕鱼的方法。成功的语文教学策略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自学为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宗旨。因此我设计了一系列的学法指导训练环节,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学生通过默读课文,自主整体感知故事;通过观看图文,自主体会人物形象;通过分角色朗读,师生合作读,带着感情读等朗读的方式,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围绕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的。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上课之前,我让学生唱一首歌曲,上课铃声响后,我顺势导入:“同学们的歌声很动听,看得出来,唱歌使你们精神饱满,为上课作好了准备。的确,音乐让我们身心愉悦,感受快乐,但每一首歌,每一段音乐都来之不易。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与音乐有关,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德国的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克利斯朵夫。”我让学生念克利斯朵夫的名字,观看他的画像,领着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进克利斯朵夫的童年,去体会他的童年乐趣。接着我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巩固对生字的理解。
(二)初读课文,理清文脉
学习一篇课文,首先要把课文的脉络弄清楚,才能去细细品味重点的语句,此环节就是为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的脉络。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课文讲了克利斯朵夫童年的哪些事情?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学生能够按照我的提问去思考,能较快地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逐步养成边读书边思考的习惯。学生反馈后,我在黑板上板书课文的顺序:时间顺序,课文的内容:写乐曲、哼曲子、演喜剧、弹作品。
(三)细读品味,感受乐趣,感悟写法。
次环节是本课的重点环节,按时间顺序,跟随作者的步伐,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品味文本,感受乐趣,感悟写法。让学生找出最能体现克利斯朵夫童年乐趣的句子,想一想:抓住了人物的什么特点来写?然后交流自己的感悟。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我扣住重点词句多次朗读,采用不同的朗读形式,如指名读、小组读,男女生赛读、师生分角色读等,让学生体会小克利斯朵夫对音乐的热爱,拉近学生与课文主人公的距离,感受他的音乐天赋。学习作者运用动作、神态、心理、语言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这样就很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在感受克利斯朵夫童年乐趣的同时,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感悟祖父的爱。在学习课文的第四部分时,我读旁白,让学生分角色读祖父和克利斯朵夫的对话,走进人物的内心。通过采访祖父:你为什么要把他哼的曲子记录下来?切身感悟祖父的爱。从而实现三维目标的达成。由于教学时间的关系,精读课文教学可以更多地“咬嚼”和“解悟”,略读课文教学只能就课文一两处重点内容进行赏析。
(四)总结归纳,学以致用
在本课的最后,我通过板书总结归纳课文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方法。我的板书是这样设计的:先理清文章脉络,板书:时间顺序及四个部分的小标题,在学习时,学到一种描写人物的方法则及时板书。这样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方法就一目了然。为了让学生学以致用,我让他们想一想自己的童年乐趣,学着课文写一写。我还鼓励学生课外阅读《约翰.克利斯朵夫》书中的经典名句,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对于名著节选文,我以选文教学为阅读契机,巧妙设计“课前预热——课上加温——课后升华”的名著热读三部曲;“课前邂逅名著,一见倾心;课上相约名著,刻骨铭心;课后热恋名著,一往情深”。为学生课外阅读打下了厚实的基础,为学生铺设一条高起点的阅读之路。
说课稿 篇6
一、 教材分析
1、地位和作用
乘法的初步认识是乘法知识体系的起点,也是整数四则运算系列中的一个重点概念。学生掌握了乘法的意义,可以帮助理解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意义,为解决相关乘法的实际问题提供依据,也是以后学习表内除法和多位数乘、除法的基础,具有统领全局的作用。
2、编排特点
乘法的初步认识包括游乐园主题图、例1和练习九的第1~4题。教材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境,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
3、学情分析
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时,学生已学习了加法的相关知识,并且也学习了找规律、分类等一些数学认知策略,具备了一些知识经验。学生在生活中有一组一组数的经验,通过一年级的学习,学生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为学习乘法的初步认识奠定基础。有些学生在生活中听说过乘法,有的学生甚至还会背乘法口诀,但不知其所以然,教师若能很好地把学生带入学习乘法的数学园地,一定能激发学生探究乘法的欲望。
《课标》在第一学段具体目标中指出: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四则运算的意义;能够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数学活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根据课标的要求,教材的编排意图和学生的学习状况,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体会乘法的意义,认识乘号,会读、写乘法算式。
2、在经历乘法形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多种感官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乘法的意义。体会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是突破难点的关键。
二、教法和学法
《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针对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教师主要采取操作感知,抽象概括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主动探究乘法的意义。努力实现概念教学成为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一理念。
本节课的教学结构是: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探究体验,经历乘法——应用拓展,巩固乘法——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三、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新,让学生亲近数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概念的引入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关系到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接受。小学生学习概念一般是以感知具体事物,获得感性认识开始的。教师在开课时,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学生喜闻乐见的游乐园场景。“看,游乐园多热闹!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我看见摩天轮有5节吊厢,每节吊厢坐4人;过山车有6排座位,每排坐2人;有3个桌子,每个桌子摆了5把椅子……这样设计,学生感知生活中按一组一组数的现象,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到数学来源于实际生活.教师接着说:“看来,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同数相加的例子.不仅生活中是这样的,其实在同学们摆小棒的游戏中也有这样的问题.”出示例1主题图,“看小朋友们摆了几个什么图形?每个图形用了几根小棒?”学生有了前面的经验,马上就说:左边男孩摆了4把小伞,每把小伞用了5根小棒;右边男孩摆了3个五角星,每个五角星用了10根小棒……教师接着说:“你们会像他们这样摆一组漂亮的图形吗?要记住每个图形的小棒根数相同哟!”从而激发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起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效果。
二、探究体验,让学生经历乘法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低年级学生一般以“概念形成”作为建立概念的主要形式。形成概念是概念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步,这个过程应该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去完成,用自己的头脑亲自去发现事物新的本质属性和规律,进而获得新概念。现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的行为,正确的说,发现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
第一步:感知具体形象。思维始于操作,操作促进思维。学生用小棒摆一组图形,算一算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有的是几个三角形,就是几个3相加;有的是几棵树,就是几个4相加……教师板书同数相加的算式。从而让学生通过直觉思维,将主体感知与动作直接联系,获得关于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感性认识,教师接着问:6个3相加可以写出来,那60个3相加、600个3相加呢?写起来非常麻烦,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动脑思考:怎样表示更简便?通过巧设书写障碍,使学生在写和读同数相加的算式的活动中,亲身感受相同加数相加用加法算式表述确实很麻烦,调动学生进一步探究怎样表示更简便的欲望。
第二步:形成乘法表象。在体验理解乘法意义的过程中,教师应开展直观操作、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概念。教师组织学生观察黑板上的一组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快发现同一个加法算式的加数是一样的,紧接着教师用精炼的数学语言概括:“像这样的加法,还可以用一种新的运算方法——乘法表示。”再以6个3相加为例,“这道算式中相同加数是几?有几个3?”教师用有几个相同加数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会乘法算式的意义,然后列乘法算式。6个3相加用乘法算式表示是:6×3,读作6乘3,还可以表示3×6,读作3乘6,引导学生理解乘法算式的含义,认识乘号。学生自由读、齐读算式,进一步梳理乘法算式的意义。学生把另外几道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通过观察算式,发现同数相加的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教师反问:“有了加法算式,为什么还要用乘法算式呢?”学生结合直观图形和算式的视觉支撑,进行观察比较初步体会到:乘法算式是由几个相同加数相加演变过来的,是几个相同加数相加的简便形式,从而初步体会了乘法的意义。这样的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
第三步:抽象概括乘法。概念形成之后,应及时让学生用语言表述出来,以加深对概念的印象。教师鼓励学生举一反三:像这样的加法算式,你们还有吗?请写成乘法算式。学生根据前面的学习,迁移内化推出其它几道加法算式对应的乘法算式。学生分析加法算式的意义,改写成乘法算式,说改写的思路,初步概括出乘法的含义。接着学生再一次回到游乐园提数学问题,列乘法算式解决问题,进一步巩固乘法的具体含义。
通过以上三步学习活动,学生经历了由几个相同加数相加到乘法运算的过程,学生的思维由直观动作操作到具体形象思维,最后形成初步抽象思维,并把两种思维形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感知了同数相加与乘法的关系。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规律,较好地理解了乘法的意义。
(三)应用拓展,巩固乘法的意义
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概念一旦获得,如果不及时巩固,就会被遗忘。概念抽象概括了,此时须有一个知识内化的过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促使学生的知识在发展中飞跃,学生的能力在巩固中得到发展。本节课在这一环节主要采取直观反馈、推理判断等形式,巩固乘法意义。
1、基础练习。提供生活情境,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给学生提供各种感性素材,使每一道加法算式的意义是唯一的,那么对应的两道乘法算式的意义也是具体的、唯一的,学生容易理解。如做一做:荡秋千。练习九的第1、4题。学生写出加法算式和乘法算式,说一说怎样想的,巩固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图和算式的对照,可以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体会。
2、变式练习。让学生通过推理判断,巩固乘法概念。教师将练习九第3题改编成下题:把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的写出来。学生先仔细观察算式表示的意义,再紧扣乘法的意义来判断是否可以改写,再去写乘法算式。学生开展辨析、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在肯定或否定的思维训练中,进一步感受、理解乘法的意义,形成乘法的初步认识。
(四)课末总结,梳理乘法
课末小结不仅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帮助学生掌握数学思想和方法,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求知欲望。教师小结时问: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像什么样的问题用乘法?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生活,善于思考,虚心学习,会有更多的收获!让学生回忆所学知识的内容,并帮助学生加以梳理,辨清同数相加与乘法之间的联系,促进学生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最后鼓励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用数学的头脑思考问题,激发学生继续探究乘法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