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文说课稿三篇
作为一名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说课稿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语文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少年闰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重新收录在课本中的。从这次重新收录中,我们可以看出,经典名篇所散发出来的魅力是叫读者不可抗拒的。这是一篇精读课文,,采用倒叙的方法,一开始就把所要介绍的人物介绍出来,然后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的特点,逐步回忆,依次叙述,一步一步地刻画了一个经验丰富、聪明能干、机智勇敢、健康可爱的海边农村少年形象。
二、说学情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学习,已经具备了一些理解课文的能力。但由于这篇课文写作的时间在上个世纪初,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内容上有一定的困难,再加上学习的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距甚远,这也增加了理解上的难度。老师在讲述本课时,往往不敢放手,生怕有理解不到位的地方。而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老师要关心个体差异和个同的学习需求,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意识。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认识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的,我们要求学生异口同声的回答同一个问题,说同一个标准答案,这显然没有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同样也激发不了他们学习的兴趣,学生不仅没有学到知识,也对学习失去了兴趣,这种教学是得不偿失的。那么,自主、合作、探究就成为我们在课堂上应该新遵照的准则。
三、教学目标
根据单元重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拟定如下教学目标:
1、学会的生字词、多音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2、了解闰土是个机智勇敢、聪明能干、健康可爱、经验丰富的农家少年,学习作者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感受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
3、初识鲁迅,了解鲁迅先生的文学成就。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四件稀奇事,揣摩人物语言、动作,体会人物的特点。
2.进行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的第十六段,领悟其中蕴含的含义及情感。
五、说教法和学法
根据课标提倡人文、自主、合作、探究、创新的精神,并结合本单元的重点,确定如下的教学方法:我的教学思路是快速阅读课文,理出脉络,总体感知人物的个性特点和事件;接着深入学习有关段落,体味少年闰土的性格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样设计,学生对学习的内容一目了然,学习目的明确了,学生的主动性就被调动出来了。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朗读方式来学习,在理解中朗读,在朗读中加深理解,讲读密切结合,学生深深体会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较高。同时,我积极改变以往阅读教学面面俱到、串讲串问的传统做法,以学生的研读为主体;探究发现为手段,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在重点词句的研读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人。
六、说教学过程设计及理论根据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对闰土的喜爱之情,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在第一课时学生已认识了生字词,读通了课文,了解了课文大意,并学了一至五自然段。因此,我一开课的第一个教学环节是创设情景,让学生在复习与回顾课文内容中导入新课。我一边出示一边听我的配乐介绍第一自然段的内容。我这样处理,有情有景,可以很快地把学生引入课文所描述的特定的情境当中,从而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愿望,从而加深了对闰土的印象。
(二)、整体感知
教学伊始,我设计了一个填空:( )的少年闰士,开放的填空,给了学生开放的思维空间,激起了学生读文的兴趣和自信。在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后通过交流,学生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来感知教学内容,少年闰土的形象就在他们的脑海中凸现出来。我在对重点词句的研读教学中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究--自己发现特点,寻找最能体现性格特点的地方,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读思结合,动静配合,在研究中获得了成功的快乐,把学生真正当做了课堂上的主人。
(这一部分结合教案、幻灯片来讲 内容为教案的二三部分)以评价代讲,以画代讲,以读代讲,提高课堂效率。
在教学“捕鸟”这一部分时,我用演示,同学评价老师的做得好坏,在评价的过程中,学生必定会看书。从书中寻找好坏的理由,这样,学生就必须要认真读书,缜密思考,他才能知道并讲得出好坏,这样不仅避免了单调的讲解,学生也学得兴趣盎然。
在教学“刺猹&qut;这一部分时,我采用了以读代讲的方法,让学生去给读书的同学评价,“他哪里读得好,你为什么读得好&qut;或者“他哪里读得不好,为什么?你觉得应该怎么读&qut;。这个评价的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帮助别人理解了,同时也加深了自己对课文的理解,真正体现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在教学“海边拾贝”时,(出示许多漂亮的贝壳)我采用欣赏、谈感受来体会闰土的知识丰富,农村生活的丰富多彩。
在教学“看跳鱼儿”让学生用多媒体展示画,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三)研读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重点拨亮学生思维过程
学习了四件稀奇事后,学生对闰土的人物特点有了比较鲜明的印象,但对“我”与闰土之间的感情却没有深入的体会。
在教学突破难点时,对“啊,闰土的心早有无究无尽的稀奇的.....高墙上的四角天空&qut;这句话的理解,需要点拨,在教学这种难点句子时,我在学生充分地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1、无穷无尽的希奇事指哪些?2、“我&qut;往常的朋友指谁?3、高培上的四角的天空“又指什么?为此,我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落实本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分别带着赞美、钦佩、向往的感情反复读中心句,读中悟情,强化重点训练,营造情感的氛围,使学生的情感与“我”的情感产生共鸣,达到“课将尽而情真浓”的境界。
(四)争辩研读,开放创新
此环节,我以“在当时社会,如果让你选择,你想做闰土还是文中的‘我’”为话题,让学生分正反方来辩论。这样把辩论活动引入课堂之中,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而且使学生的参与变得真情投入。他们的情感、兴趣、个性、思维、人格等在争辩、交流中得以反映,充分展示学生的心灵自由,同时争辩是学生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课堂是学生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我们在课堂教学中理应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真正当家作主站起来。同时,学生在争辩中,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对当时社会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五)课后拓展
我建议孩子们课外好好地去读一读鲁迅写的《故乡》原文。运用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了解人物内心的方法来体会长大后的“我”和闰土的内心活动,然后同学之间交流中年闰土是怎样一个人。将课内的学习方法用于课外的阅读实践当中,达到课内外的有机结合。
(六)说板书
简洁而明了的板书,突出教学重点,展现了写人记事一类的特点,充分的凸现人物形象。
七、总结
总之,我在体现新课标精神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积极的、努力的尝试。当然,也还存在着很多不足,比如:如何在开放性课堂学习活动中,真正让全体学生都能各有所获,得到语文素养的提高,语文能力的发展;在语文积累,有感情朗读指导,教学环节过渡等方面也还需要改进。为了让学生得到发展,我愿努力探索。
语文说课稿 篇2
一、 教材分析:(说教材)
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身边的科学”。《棉花姑娘》一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童真的童话故事,课文主要讲了棉花姑娘病了,它请求燕子啄木鸟等给自己治病,可它们心有余而力不足。正当蚜虫们得意的食棉花姑娘的汁液时,七星瓢虫把它们一扫而光。棉花姑娘又快乐地生活着,吐出了雪白的棉花。这篇课文寓生物常识于生动形象的故事之中,语言符合儿童特点,对学生了解科学知识有较强的启发作用。同时,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有助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学习了本文,能让学生对科学常识产生浓厚的兴趣,有留心观察、探索和发现身边的科学常识的愿望。树立起保护益虫和益鸟的意识。
二、 教学目标:
1、学会三会字“姑、娘、盼、治、啄、蚜”,会写“请”字。
2、能正确的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好请求的语气。
3、了解课文的主要意思,能说出文章的主要内容。
4、体会请求别人帮忙要用礼貌用语“请”。
三、 教学的重难点:
重点:认识7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对课文内容进行总体把握。
难点: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好请求语气。
四、 设计理念:
1、“以人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重视让学生在自主地参与和学习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
2、“以读为本”,加强读书实践。《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首先是读书实践,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
3、推进综合性学习,努力实现目标间的渗透,注重读、感悟、应用相结合。
五、说教学过程
(一) 棉花图片导入:
1、直接导入:出示“棉花”。你认识棉花吗?请你来说说关于棉花你知道些什么?棉花又白又可爱,和小姑娘一样漂亮,我们亲切地称她为“棉花姑娘”,落实“棉花姑娘”的轻声。识记“姑娘”两个字。(简洁、自然地导入,让孩子马上关注到文本中来,而且又能参与进来,通过对棉花了解地交流,孩子既长了知识,又是对口头表达能力地锻炼。)
2、 课件出示棉花姑娘图,夸夸棉花姑娘。(这样设计,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借助直观画面,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口头表达能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 三遍课文总体把握文章,把文章读正确。
1、 初步感知。示范读,问你听懂了什么?把孩子的回答汇总成文章的主要内容,根据主要内容填空。(第一遍范读,目的在于让孩子在静心倾听中,对文本有一个总的初步印象,在交流中落实文章的主要内容。)
2、自由读课文。落实字词关。(在字词学习中,我以五步教学法为基础,根据形声字、象形字地不同特点来进行教学,在巩固环节设计了游戏“七星瓢虫吃蚜虫”。并做了相应《语文课堂作业本》上的书面练习,旨在扎扎实实落实生字新词关。)
3、 齐读课文。落实难读句子。(落实生字新词后,在齐读一遍后,我把重点落实在句子的读通读熟上,通过出示三个难读的句子来检测孩子能不能把课文读正确。)
(三)品读课文第一段。
1、仔细看图,观察得出“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长满了许多可恶的蚜虫。”个别读,请小朋友听一听哪位小朋友读地好,跟读。(本着要最大限度地应用好课本这个教学资源的理念,让复杂、抽象的`文字表达有直观图进行依托,我让学生仔细观察了图片,让孩子直观地感受到棉花姑娘生病了,很难受,当一只只蚜虫在那儿飞来飞去,有小朋友甚至会失声叫出来,有了这种直观感受,那读出感情来应该容易多了。)
2、此时,棉花姑娘有什么感受,她最想做什么呢?引出“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示范读,齐读,展示读。(让一年级孩子体会棉花姑娘的深深地期盼心情,可能有些难度,因此我选择了范读。)
3、让你感到最难受的事情是什么?怀着难受的心情读读第一自然段。(任何情感的体验最强烈地应该是自己的感受。)
(朗读能力的培养不能离开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这一阶段主要是通过引导学生在体验、想像中生发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感)
(四)品读第二自然段。棉花姑娘先请谁来给她治病呢?
1、自己读一读第2自然段,用横线划出棉花姑娘和燕子的对话。
2、出示:棉花姑娘说:“请你帮我捉害虫吧!”让女孩子做做棉花姑娘,男孩子当当燕子,你会帮她的忙吗?评一评,读一读。
3、出示:燕子说:“对不起,我只会捉空中飞的害虫,你还是请别人帮忙吧!”燕子后来有没有帮棉花姑娘的忙,为什么?
4、在你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你能用好“请”吗?当你美术课忘记带水彩笔了,想向别人借时,你会说:( )当你把橡皮弄丢了,想请同学帮忙找一找,你会说:( )
(在低段语文以读代讲的理念下,让学生当当棉花姑娘和燕子,在评、议中,孩子能够迅速找到技巧,读出感情。在生活化的情境中,让孩子学会用礼貌用语“请”。)
5、看来“请”字地作用可真大,我们一起来写一写吧。
①仔细观察“请”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说说该注意的地方。
②师范写后,学生练写。
③把写地好的字放到投影仪里,让学生评、议。(
(让学生从看到说再到写,再反馈评、议,掌握汉字一般的结构规律,为写好汉字打下基础。)
(六)连起来读读第一、二自然段,会背地站起来背一背。
语文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早上好!
我说课的篇目是《淡之美》。
第一个板块——教材分析
说教材
教材有三个亮点。
一、恬淡淡泊的思想之淡美
《淡之美》是人教版职高语文第二册第二单元第二篇课文。
课文向我们展示了生活中方方面面的“淡之美”,展现了作者对“淡之美”的理解,表明了他的一种审美情趣和人生态度。
作者借“淡之美”表达的审美情趣、人生态度,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和价值取向一脉相承。他推崇淡妆女孩、早春西湖、水墨画等,都与“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以少胜多、含蓄蕴藉的传统美学理念相吻合;他推崇淡泊的物质欲望,与传统道家儒家的“清净无为”“安贫乐道”“淡泊明志”“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思想精髓一脉相承;其实淡到极致,就是“无”,是“空”,作者看淡情感与物质欲望,这与禅宗佛家的“四大皆空”“色即是空”的禅理不是相通的吗?所以,作者说求淡之美,得禅趣,不亦乐乎。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生命真谛。这篇可以启迪学生如何去做人,以何种心态走好人生之路。
由于年龄与生活体验方面的差异,要调动学生的直接和间接生活体验,以期使学生对作者的“淡美”思想产生共鸣。
二、客观辩证的语言之淡美
这篇文章是说理散文,行文从容舒缓,语言清新优美,富有思辨性,突出的特点是对比手法的运用。作者在浓与淡的对比中突出了淡美的的特点,自然而然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也不一概否定浓的积极作用——事实上也否定不了,显得说理客观辩证。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抓住对比手法,让学生体会如何选择比较的对象,如何使比较的语言有分寸不偏颇,而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可采取朗读和仿写的方法,加深学生对语言的体会,学习语言的运用。
本文的语言也不是没有瑕疵的,不知是作者的原因还是编者的原因。可选几个语句,修改之后让学生对比效果,磨练语感,并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文本的思想。
三、水到渠成的结构之淡美
这篇文章结构典型,很有借鉴作用。文章开宗明义,态度鲜明,从各个层面广泛深入地阐述“淡之美”,并上升到人生与禅理的高度。态度鲜明,取材广泛而又典型,形散神聚,值得学生借鉴模仿的很多,为降低难度达到好的效果,可要求学生作开头的训练。
模仿《淡之美》的开头,写作《浓之美》、《举手投足之间》的开头。
第二环节——说教学目标
教学的对象是10文秘(1)(2),学生相对而言,语文成绩较好,说与写的能力都比较强。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采取多媒体手段,节约时间,安排一个课时完成。
知识目标:领会各层面的淡之美的内涵,理解人生淡美境界的内涵。(文章内容)
技能目标: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以及如何运用好对比的写作方法。 (单元写作训练的要求是:观点 材料 方法)
情感目标:对作者的“人生淡美境界”产生共鸣或者提出商榷的意见。(单元主题:人生真谛)
我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品味语言,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难点确定为:深入体会作者的淡泊人生观。
第二个板块——说教学策略
为了突破重点,解决难点,顺利达成教学目标,我结合教材特点和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乐于表达,乐于交流的学习特点,本堂课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教法:激趣导入,分解难度,讲练结合,评价激励
学法:朗读感悟,自主探求,合作学习
第三个板块——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以“淡”字组词,淡漠、冷淡、淡雅、淡泊、淡淡……
再以“淡淡”组词组,通过组词组,明确“淡淡”可以修饰气味、颜色、情感等。
(这一导入,既调动了学生的情绪,活跃了学生思维,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把一个抽象的“淡”字具体化,为接下来的教学活动蓄势。同时,让学生明白,“浓”“淡”是相对而言的,“淡”也与其他一切事物一样,具有两面性,作者在这里也所表达的是他所理解的美好积极的一面。导入3分钟。)
二、【感知】课文开宗明义,一开始就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作者是如何阐述这一观点的?
(1)用了生活中的哪些素材,阐明“淡之美”?美在哪里?
(2)用了什么方法来阐释“淡之美”?一一梳理出做比较的对象。
(3)一读课文,仿照例举,梳理内容:
淡妆女孩,较之 ,美在
明确:淡妆女孩,较之浓妆女孩,美在本色自然
早春西湖,较之人工西湖,美在朦胧自然
水墨画,较之工笔画,美在含蓄;较之油画,美在简约
茶,较之咖啡,美在怡悦惬意
恬淡的感情,较之浓烈的感情,美在洒脱轻松
淡泊的物质欲望,较之强烈的物质欲望,美在轻松少烦恼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梳理出六部分的内容,并勾画出这些层面的“淡美”特点。
这个句式,可以让学生快速进入文本,感知课文内容和写作手法。为达成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走好第一步。 10分钟。)
三、【品味】上一环节,已经明确对比的表现手法,是本文突出的特点。在浓与淡的对比中,突出了淡美的特点,自然而然表明自己的态度,用语不偏颇,很有分寸感。
1、哪里看出是对比?
明确:(1)“比”之句
淡比之浓,……
没画出来的,要比画出来的,……
(2)比较词:最 更
……,才是最美的西湖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于身心似乎更有裨益
(3)并举两个相反的事物
西方的油画,……而中国的水墨画,则……
咖啡是浓的,……茶则是淡的了,……
看得浓一点,……;看得淡一点,……
2、在对比中已经作者的态度,在对比中已见作者的语气。
3、都是做比较,但是作者对比较之物的态度其实是不一样的,有否定,有肯定。
淡妆女孩,早春西湖,是通过否定浓妆女孩和人工西湖(贬义、未必多感兴趣),突出前两者的淡美(有韵味,最美);
水墨画和茶,是通过肯定工笔画油画、咖啡(毫无意义,是美;浓到好处,不易;是无法比较的),在比较中突出水墨画和茶的淡美(更耐思索,似乎更难,宁可倾向于淡);
在浓和淡的生存方式上,作者选择了淡,(更有裨益,自然是积极主义了,也未始不是又一种的积极)
在感情和物质欲望上,作者选择了淡,(倒不如像水一样倒是宁可淡一点的好 看得淡一点)
(这一环节,落实教学重点,学习对比手法的运用。采取同学之间交流分享互相补充的方式,活跃气氛,节约时间。完善板书。10分钟)
四、【质疑】三读课文,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淡美人生境界”的内涵。
1、“淡,也是一种生活方式”,具体是怎么样的生活方式?从文章中归纳。
2、作者倾向于恬淡的感情关系和淡泊的物质欲望。你赞同他的这种人生态度吗?
明确:
第一个问题:
行事、感情、物质欲望,都是顺其自然,不在意成败得失。
第二个问题:
鼓励学生抓住课文中的语句去赞同或者反驳。如‘看得淡一点,你也许可以洒脱些,轻松些’,年轻的同学是不赞同的,宁可要甜蜜的感情负荷;‘密如胶漆的朋友,反目成仇’,很多同学是有类似的经历的;让学生畅所欲言。
夫妇子女的感情也要看淡,有些同学是有疑问的,引导学生反思同学朋友之间的“不虞之隙”,反思父母对于子女的“求全之毁”。
作者看淡感情,与他在文革中的经历很有关系,是被朋友亲人伤害之后的一个老人的感悟。不必全部赞成。
在结合生活直接经验阐述之后,让学生调动间接经验,讲讲古人的“淡美人生境界”。学生一般提到的是:安贫乐道的颜渊、淡泊明志的孔明、采菊东篱的陶潜。
总结:对于淡泊的人生观,老师的看法是:文中说,物质的欲望是人的本能,是与生俱来的。淡泊的人生观,只是对这种“欲望膨胀无限大的本能”的一种调节,以达到身心的平衡。
诸葛亮“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一淡一浓并存于一身,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自得”,也有“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的“金刚怒目”。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达淡然,源自他一生坎坷的仕途。
淡是对浓的一种稀释,在我们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对物质过于追求,对心灵过于忽视,追求淡之美,是焦躁的心灵上吹过的一阵清新之风。
(落实情感目标。通过联系生活谈体验,语文课程植根于现实生活,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开启了学生情感的闸门,实现情感态度内化。10分钟)
五、【拓展】四读课文,浓和淡都是一种人生方式,你的取舍是如何的呢?读12-13小节,以此小节为例,另起一对浓淡之物进行对比,仿写一段语句,表明自己的态度。
“……是浓的,……。有一种……。……则是淡的了, 尤其……。所以,……和……是无法加以比较的。但是,若我而言,宁可倾向于……。”
(这段文字,呈现比较对象,描述,举例;呈现比较对象,举例,描述;在描述中暗含比较,表明观点。结构完整。学生可以从诗歌风格、人物性格、花朵颜色、饮食口味等等方面去选择比较对象。
这是一个迁移性的语言练习,意在让学生通过练习,拓展思维,学习对比的写作方法。同时在语言实践中进一步感受作者的语言美和节奏美,积累句式,丰富语言,把课文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
从学生的完成情况看,这个设计的难度是合理的。用时5分钟,就有同学完成,示范朗读,师生评价,未完成的同学课后完成。)
六、【延伸】学习不能始于课堂,止于课堂。一份好的作业,就把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1、文章开头“淡,是一种至美的境界”开宗明义,仿照这种写法,写作《浓之美》《举手投足之间》的作文开头。
2、本文的语言清新优美,但也不是没有瑕疵,在欣赏下列句子的同时,请对比下面三组中的句子,联系上下文,选择你感觉最好的一项。
(1)( )
a.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地无声,容易被人接受。(课文)
b.淡比之浓,或许由于接近天然,似春雨,润物无声,容易被人接受。(网文)
(2)( )
a.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课文)
b.虽然苏东坡时代的西湖,并不是现在这种样子的,但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改文、网文)
c.即使苏东坡时代的西湖,是现在这种样子,但作为真正欣赏西湖的游客,他对那些大红大绿的,人工雕琢的,车水马龙的浓丽景色,未必多么感到兴趣的。(改文)
(3)( )
a.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才是最美的西湖。(网文)
b.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课文)
c.识得西湖的人,都知道只有在那早春时节,在那细雨、碧水、微风、柳枝、桨声、船影、淡雾、山岚之中的西湖,才是最美的西湖像,像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展现在你眼前。(改文)
(这份作业,胶印好,课后发给同学。第一题,选择《浓之美》,是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选择《举手投足之间》,是因为这是单元作文的选作题目之一。
第二题,语句的比较,暗含分层理念,学生根据自己的预感去做判断,引导学生质疑课文的权威,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自修自习课上,可与感兴趣的同学讨论答案。2分钟)
第四板块:说教学板书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最精华的体现。在这堂课中,我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了这个词语式的板书,力求突出重点,做到简明,概括。让学生获得更鲜明的印象和有关知识。
淡 美
淡妆的女孩 本色 自然
早春西湖 (否定浓,肯定淡) 朦胧 自然
水墨画 (对比) 简约 含蓄
茶 (肯定浓,选择淡) 怡悦 惬意
恬淡的感情 洒脱 轻松
淡泊的物质欲望 (选择淡) 轻松 少烦恼
禅
第五板块:说教学评价
上《淡之美》,我也力求达到一种淡美的境界,自己上得轻松自然,学生上得轻松活泼。立足文本,把时间留给学生,使学生在本堂课中达到会读会学会用。
课堂反馈:设计操作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体性得到体现。
作业反馈:附后。
教学反思:预设过多,生成不足。
说课完毕,谢谢!
【【推荐】语文说课稿三篇】相关文章:
《语文》说课稿11-09
语文荷花说课稿03-22
语文《离骚》说课稿11-13
语文上册识字说课稿11-12
学校语文热门说课稿11-03
散步语文说课稿03-22
《荷花》语文说课稿03-11
《赶海》语文说课稿03-11
小学语文《观潮》说课稿10-12
《离骚》说课稿推荐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