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4-19 10:04:32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5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

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第四节——《动能和势能》。本节教材在学生学过功的知识的基础上,直接从功和能的关系引入了能量的初步概念。学生对能量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本课内容为学习《机械能及其转化》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动能、势能的概念。

  (2)让学生掌握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了解利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物理问题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

  (2)在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对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培养学生分析与归纳概括物理规律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形成尊重事实、探索真理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

  (1) 理解动能和势能的概念;

  (2) 探究决定动能、势能的因素。

  (四)教学难点:用控制变量法探究决定动能、势能大小的因素。

  (五)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斜面、带孔的小车、木块、钩码、直尺、不同质量的小球、一盆松软的泥砂等。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求知欲更强,认识事物的兴趣更浓,他们喜欢探索自己熟悉的或与所学知识有关的生活现象、科学事件。

  三、教法和学法分析

  新课程理念认为:在注重知识技能的同时更应该注重过程与方法,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法:实例教学法和实验探究相结合。

  学法: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进行实验探究的方法 。

  教学手段:以实验教学为主,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课堂效率 。

  四、教学过程设计

  本节课的设计,在教学环节安排中注重了知识点的条理性和层次性。在教学方法上,注意了密切联系实际,从问题的提出、概念的引入以及结论的出现,都以学生的生活经验或者实验探究为主线,具有一定的启发性。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视频(激发学生好奇心),学生看完后会感到迷惑不解:“小小的飞鸟为什么会撞伤坚硬的飞机?”由此引出课题:《动能和势能》。 第二环节:合作学习,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观察两幅图(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分析:风、汽车是否做了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引出能量的概念。

  1、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简称:能

  能量的单位: 焦耳, 简称:焦, 符号是: J

  2、动能

  (1)在讲解动能的概念时,先用多媒体展示两幅图(图一: 风吹着帆船航行, 流动的空气对帆船做功。图二:流水推动水轮转动,水对水轮做功)。让学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得出:“运动的物体能够做功,他们具有能量”,引出动能的概念。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具有动能的物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探究一: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老师提出问题:狂风能撼动大树,而微风只能摇动树叶,说明动能有大有小,你能猜想一下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先让学生猜想(鼓励学生,敢于猜想才会有发明创造),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设计实验,(此时,老师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然后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展示本人在教学中的片断)。记录数据,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最后进行交流评估。(整个探究过程重在培养学生的设计实验和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3、重力势能

  (1)“重力势能”的概念难以理解,我让两个学生做以下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析:被举高的钩码做了功,具有能量。引出重力势能的概念。然后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具有重力势能的物体(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探究二: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在探究“重力势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让学生猜想,设计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探究,学生可以自己选择实验器材,也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器材设计实验),再让两个学生上讲台进行演示实验(学生边演示边讲解)。然后记录数据,分析思考,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主导作用。)

  4、弹性势能

  (1)启发归纳:多媒体出示一幅射箭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弹性势能的概念: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有的能叫弹性势能。

  加深理解:你能举出物体具有弹性势能的例子吗?(张开的弓、拉开的弹弓、弯曲的撑竿、压弯的跳板、形变的网球及网球拍等。)

  (2)老师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得出决定弹性势能的大小的因素:弹性势能的大小与材料及弹性形变的程度有关。弹性形变的程度越大,物体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5、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统称势能。 与其他形式的能一样,动能和势能的单位也是焦耳,符号是J。

  (学习这一内容,始终是尊重学生的想法和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循序渐进得出相关知识)

  第三环节:感悟收获,课堂小结。

  让学生说说本节课有什么收获?老师加以归纳总结。 (学生通过对本节课知识的回忆和概括,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

  第四环节:布置作业,巩固升华。

  课堂反馈:

  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入课题时提出的问题:“小小的飞鸟为什么会撞伤飞机?”(使课堂首尾呼应)。

  练一练:

  1、下列物体具有何种形式的能量:

  升空的火箭: ;

  正在下落的雨滴: ;

  被拉长的橡皮筋:________________;

  在水平铁轨上行驶的火车___________ ;

  被起重机吊在空中静止的货物 _________。

  2、 唐诗中有“不尽长江滚滚来”的诗句,这动人的诗句生动、形象地反映

  了这条大河蕴藏了大量的 能。

  3、一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物体的( )

  A.动能增加,势能减小 B.动能、势能都减小

  C.动能不变,势能减小 D.动能、势能都增加

  4、思考:如果一块石头静静地躺在高山上,它是否具有能量?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分析资料:城市道路上的最高行驶速度v(km/h)

  同车型的限制车速不一样?(让学生体验学有所用的喜悦)

  五、板书设计

  为了使学生对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

  15.4 动能和势能

  1、能量:物体能够对外做功,表示这个物体具有能量。

  能量的单位:焦(J)

  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2、动能影响因素:质量、速度

  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叫重力势能

  重力势能

  影响因素:质量、举高的高度

  3、

  弹性势能

  4、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 转化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知识的条理性、层次性,注意了密切联系实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研究新课标,深层次挖掘教材,虚心向同行学习,提高教学水平。我深刻地领会到“教无定法,学无止境”。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石缝间的生命》是作家林希写的一篇托物言志的散文,字里行间涌动着对高昂生命力的赞颂。作者运用象征的手法,借讴歌石缝间的生命,把从自然现象中得到的启示延伸到了人类生活,用石缝间的生命象征了困境中人类的拼搏精神。本文文质兼美,有很强的感染力。我从教材、目标、过程、方法、评价五个方面来谈谈这篇课文教学的设想。

  一,说教材

  《石缝间的生命》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八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的一篇

  自读课文。本单元所选课文的主题是“面对逆境”,要求学生通过阅读,领悟到,面对逆境必须保持不屈不饶的精神,让学生在接受挫折教育的同时,达到这样一种共识:一个人身处逆境,不要怨天尤人,过于悲伤、沉沦,而应该顽强拼搏,奋力前进,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文本适合八年级学生阅读,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的教育。

  本文教学的重点是作者“托物”所言之“志”,通过对石缝中三种生命:野草、蒲公英和松柏的描述,告诉人们在面对逆境时,要像野草般看重“生”的权利;像蒲公英般战胜环境,成为强者;像松柏般改变环境,开辟天地,证实自己的价值。也启迪人们,越是在困厄的境遇中,越要顽强拼搏,努力向上,严峻的生存环境是扼杀不了自然界的强者的。

  二,说目标

  八年级的学生正在慢慢摆脱稚气,他们愿意把目标转向社会和自然,开始关

  注人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这些都是文本和学生心理结构的最佳契合点。

  在《课程标准》的要求下,结合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我拟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通过诵读、圈画、讨论,认识石缝间三种生命的顽强生命力,培养学生在逆境中奋勇拼搏的精神。(重点)

  2,理解并学习象征手法,感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难点)

  三,说过程

  这是一篇主题鲜明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喊口号、说空话,在教学

  中要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的字里行间,通过圈画和反复诵读,真正领悟文字背后作者要传递的信息,对“面对逆境要顽强”有深刻的感受。

  1,用来展示大自然丰富的景观,让学生打开视野,欣赏自然界壮美的景色。领略自然界的精彩,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无处不在,为下面课文的学习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学生以主动积极的心态投入对课文的学习中。

  2,整体感知课文,发现生命。学生通过快速浏览课文,跟随作者的目光,发现石缝间三种生命具有共同的性格特点:倔强。以“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为什么“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为本堂课的主问题,引出对课文内容的探讨和思考。

  3,精读课文,认识生命。学生圈画出作者着力表现生命倔强的句子和关键词语,反复有感情地诵读,认真品味。如描写野草,文中抓住了叶子的特点“三两片”、“长长”、“细微”、“瘦”、“自己生长”等等,学生反复诵读,然后去挖掘这些文字背后所具有的内涵。

  4,联想迁移,拓展思维,感叹生命。解读文本最后一段,明确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通过形式,出示有关名言,全班齐读、感悟。

  四,说方法

  对学生进行顽强拼搏精神的教育,容易变成空洞的说教,起不到应有的效果。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教学语言来营造教学氛围,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等等,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的内涵。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结合生活体验,实实在在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切忌拔得过高。在学生朗读、交流、体会课文内容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美好情感的熏陶。

  五,说评价

  1,教师可以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逆境中拼搏者的事迹。这个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由文本解读走入生活,在生活中学习和体会。

  2,交流学生积累的有关名言警句。

  3,请学生用“面对困境,我会……”的格式写一段话。

  整篇课文,通过对“撒落到天涯海角”的石缝间的生命的描述,赞美了石缝

  间的生命倔强和崇高的品格,阐述了生命的内涵就是拼搏,启示我们要做驾驭生活的强者。

  综观整个教学设计,我将以文本为起点,以生活为范畴,以学生主体活动为手段,充分体现学生在教育中学会生活,在生活中学会教育的大语文观。

说课稿 篇3

  教材与学生情况分析:

  《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是全日制培智学校教教材,它以活泼的舞蹈节奏,明快、流畅的曲调,童话般的歌词,形象地表现了儿童们游戏时欢快的神情和神态。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方整性乐段体,容易记忆和学唱,也有利于学生进行歌词和动作的创编。本课是在前两个课时学生学唱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和学习了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通过“生日舞会”的形式复习舞蹈,进行集体舞表演和简单的创编拓展,把其它动物编到歌曲中,把其它动物的动作编到舞蹈中。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有九名学生,其中五名是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他们的节奏感和肢体协调能力都较好,有较强的模仿能力,还有简单创编的能力,但是其中一名没有语言能力。有四名是智力障碍的孩子,其模仿能力和肢体协调稍差,在老师的指导和提示下能够模仿简单的动作和动物的叫声。有两名语言能力较好,有两名发音有点模糊不清。

  我将本节课的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三点:

  (一)知识目标:

  1、复习舞蹈,进一步感受歌曲的韵律感。

  2、通过跳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能跟着音乐有表情地律动,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3、培养邀请的礼仪。

  (二)技能目标:能够在学会唱《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和学了舞蹈动作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创编。

  (三)情感目标:

  1、通过集体舞,培养学生整体配合的意识,增进和同学之间的友谊。

  2、从音乐中感受感受人类和动物相处轻松和谐的气氛。

  教学重点:

  1、通过复习集体舞《洋娃娃和小熊跳舞》,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

  2、在复习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歌曲的拓展和创编。

  教学难点:

  歌曲的拓展和动作的简单创编。

  教学环节:

  一是复习,我是分成五个步骤层层递进复习的。

  第一步,复习前两个课时学唱的《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首歌。老师弹琴伴奏,学生边唱边用拍手、拍腿、跺脚的节奏拍打方式来进行歌曲的复习。

  第二步通过奖励学生唱的好,带学生去“城堡”玩,要求用“进退步”走着去的方式,复习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这个舞的基本舞步。

  第三步,通过比一比洋娃娃跳得好还是小熊跳得好的方式分别让洋娃娃和小熊复习各自的动作。

  第四步,老师扮演洋娃娃邀请小熊一起跳,进行洋娃娃和小熊合作舞蹈的配合示范。

  第五步是让全部小熊去邀请全部洋娃娃跳,进一步巩固合作跳舞。

  二是拓展,这个部分是这个课时的其中一个重点和难点。我通过把“小猫”设计成来参加我的生日舞会的一位特殊的客人的形式,通过把一位学生化妆成“小猫”的方式,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情绪高涨,全身心地投入到难点的学习中来。我通过伙伴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把自主学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难点。这一部分我是分两个大的步骤来完成的,分别是教“小猫”唱歌和教“小猫”跳舞。

  首先是教“小猫”唱歌,这个环节我设计以下五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让“小猫”来做小老师教“小熊”和“洋娃娃”学“喵喵喵”叫和学手的动作。

  第二步,我带领学生一起把“喵喵喵”编进歌曲里,把“小熊”改成“小猫”,我带领学生一边唱一边改,“洋娃娃和小猫跳舞,跳呀跳呀喵喵喵。他们在跳圆圈舞呀,跳呀跳呀喵喵喵。小猫小猫点点头呀,点点头呀喵喵喵。小样娃娃笑起来啦,笑呀笑呀哈哈哈。”

  第三步,让“小熊”和“洋娃娃”来做小老师教“小猫”唱歌。这里,我弹琴,学生自己来唱,一边唱一边拍手,然后唱到“喵喵喵”的时候把手的动作做出来。

  第四步,我问小猫“小猫,你学会唱歌了吗?”让“小猫”出来唱歌给大家听,表示小猫已经学会唱歌了。

  在教会“小猫”唱歌之后,接下来就是教“小猫”跳舞了,这个环节我通过设计以下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我作为洋娃娃来教“小猫”跳舞,和小猫一边唱一边做动作。让小猫初步学习动作。

  第二步,请一位“洋娃娃”邀请“小猫”跳,进一步让小猫学习动作,也培养了洋娃娃的创编能力。

  第三步,在“小猫”学会跳之后,让另外一位“洋娃娃”来邀请“小猫”跳舞,培养其模仿能力。

  三是综合集体舞表演。

  在大家教会了“小猫”唱歌和跳舞之后,“小熊”、“洋娃娃”、“小猫”一起来跳集体舞。让学生自由去邀请伙伴跳舞,可以“小熊”邀请“洋娃娃”,也可以“洋娃娃”邀请“小熊“,也可以去邀请“小猫”。想邀请谁就邀请谁,给予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利。在邀请的时候我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邀请语。大家在欢乐的载歌载舞中结束这节课的内容。

  四是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生日舞会复习了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集体舞,在舞会中,我们还教会了“小猫”唱歌跳舞。教育学生要爱护小动物,人和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策略:

  1、成功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开始上课,我通过用第一人称,自己扮演洋娃娃的手法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童话世界中,从始至终抓住“生日舞会”这个主题,学生觉得很新奇很兴奋,每个孩子都能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活动中,学习的情绪高涨,“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孩子们始终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我改变教学形式,交替使用个别化教学、伙伴教学和合作学习。另外,教学的评价形式也是多样化,不仅有老师对学生的评价,还有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评价还带有争议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意识,使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2、和谐沟通的教学环境。

  在课堂上创造一个和谐的教学环境,有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是进行有效教学与管理的重要因素。从头至尾,我都和学生一起表演,一起唱歌,与学生平等相处,配合非常默契。在学习过程中,我给予每个孩子表演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表演积极性。还引导孩子们对歌词和动作进行创编,及时给予孩子们充分的表扬和肯定,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和成就感。在语言的沟通中,我还注重学生的语言渗透,培养孩子们邀请的礼仪和礼貌用语,同时,还给予适时的矫正,既锻炼了孩子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又补偿了学生们的生理缺陷。

  3、把学习的自由时间还给学生。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把大量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亲自表演及多种形式的反复练习,以主人翁的身份,真正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创编的活动中发展他们的思维,丰富他们的知识和技能。

  教学反思:

  我觉得在这节课里既有优点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优点有以下几点:

  1、通过用第一人称,自己扮演洋娃娃的手法把学生带入到一个童话世界中,从始至终抓住“生日舞会”这个主题,每个孩子都能全神贯注地参与到活动中,学习的情绪高涨。充分调动了每一个孩子的积极性,有充分的互动性。

  2、在拓展改歌词和创编动作的部分通过先让“小猫”做小老师教同学们学“喵喵叫”,再让同学们做小老师教“小猫”唱歌跳舞,把自主学习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之间有更多的交流互动,降低学习难度,突破难点。

  3、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都很注重对学生的评价和鼓励,并通过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和鼓励。

  需要改善的地方有:

  1、在教唱歌曲时,疏忽了对学生进行歌唱的指导,例如:唱歌不要喊唱;我们参加生日舞会的心情怎么样,我们也应该以怎样的情绪来唱歌。

  2、在综合表演的部分,对个别差点的学生的辅导不够。

  3、总结部分有点笼统。

说课稿 篇4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青岛市幼儿素质发展课程用书,大班《语言表达》中的诗歌《快乐的小屋》。我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纲要>中提出“让幼儿理解简短的文学作品内容,初步感受其语言美,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诗歌《快乐的小屋》语言朴实、短小精悍,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它以清新的语言、拟人化的手段,形象生动的描述了小动物们利用自己的特长、本领让小屋变成快乐的小屋,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一个内容。诗歌鲜明的结构特点,拟人化富有人情味的语言风格,给幼儿清楚明了的记忆和想象线索,便于幼儿理解和感受,能够充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这朗朗上口的诗歌能很快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源于生活的.题材能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因此适合大班教学。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小动物能运用自己的特长为别人制造快乐。

  2、能力目标: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能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3、情感目标能够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1.活动重点:理解诗歌内容,知道小动物能运用自己的特长为别人制造快乐。

  2.活动难点:有感情的朗诵诗歌,并能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使活动的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协调统一,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特做以下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

  教师在活动前引导幼儿了解各类动物和他们的特长。

  物质准备:

  1、课件《快乐的小屋》,教学挂图一幅,舒缓的背景音乐,

  2、教师绘画一幅大森林的背景图,并将诗歌中的角色:小朋友、小屋、萤火虫、小蜘蛛、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和小蚂蚁制作成可以粘贴的卡片。

  五、说教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课件的出示,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集中幼儿的注意力,便于幼儿理解、易于记忆。如:出示小屋:引导幼儿观察你觉得这是一间什么样的小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间美丽的小屋变成一间快乐的小屋吗?

  2、谈话法。由师生互相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所组成。恰当的问题有助于活跃幼儿的思维,启发学习,有利于幼儿获得新知识和发展幼儿的智力,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习惯。

  3、知识迁移法。在幼儿已具备的知识基础上,利用提问的方法,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如:这些小动物他们用什么办法让小屋变成快乐的小屋的呢?了解小动物们运用自己的特长来打扮小屋。

  六、说学法

  1、多种感官参与法。在活动中通过眼看、耳听、脑想,学一学、说一说等多种方法获得知识体验。幼儿学习语言的表达能力主要通过听这一途径,所以在活动中,我让幼儿多听,从而也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2、讲述法。让幼儿多讲、反复讲,练习次数增多,从而来记住和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3、表演法:通过幼儿的肢体动作表现诗歌的寓意,更加深了对诗歌的意境感受与理解。如:念到你扮演的小动物,你就做相应的动作。

  七、说教学活动设计

  一:出示课件引起幼儿观察讲述,激发学习诗歌的兴趣

  设计提问:出示小屋:你觉得这是一间什么样的小屋?你有什么好办法让这间美丽的小屋变成一间快乐的小屋吗?(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自由讲述)(这里两个提问唤起幼儿已有的经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为幼儿提供说话的欲望和积极性,为接下来的教学作铺垫。)

  二、欣赏诗歌,引导幼儿理解诗歌内容。

  1、放课件:快乐的小屋。教师:用鹅卵石搭建的小屋虽然漂亮,可我觉得还不够完美,看,屋子里黑黑的,窗子上光光的,周围也没有花草,如果是你,你会怎样装饰这间小屋?这间小屋也吸引了一些小动物们,它们也想来装饰这间小花屋,咱们来看看都有谁好吗?(出示图片:蜘蛛,小蜘蛛会怎么装饰小花屋,它有什么本领?)逐一出示小麻雀、纺织娘,蛐蛐、小蚂蚁图片,并用诗歌中的语言说每一个小动物怎样打扮小屋。

  2、完整欣赏课件:这些小动物都用自己的本领帮助了小花屋,大家都感到很快乐,很高兴。我们把这些小动物做的事编成一首诗歌好不好?

  (这个环节中有效地运用课件,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了孩子,从理解到感受,使幼儿已有经验与新经验之间建立有机联系,为他们创设了一个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让他们在“回答提问、自由讨论、

  的过程中学习、理解诗歌内容,让幼儿在互动式、开放式、直观式的教育活动中,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

  三、学习诗歌,能用动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

  1、播放背景音乐,师朗诵诗歌。(背景音乐的运用能让幼儿更好的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从而能更有感情的朗诵诗歌、感受诗歌)

  提问:这些小动物他们用什么办法让小屋变成快乐的小屋的呢?教师边讲边出示相应图片,加深幼儿对诗歌内容的印象。分析小动物制造快乐的共同点,了解小动物们运用自己的特长来打扮小屋。(这个环节,在孩子回答的过程中教师出示相应的动物图片,帮助幼儿记忆理解诗歌)

  2、师:让我们一起来试试小动物的好方法好吗?幼儿朗诵(根据幼儿朗诵情况及时地指导)

  3、幼儿进行诗歌表演。教师鼓励幼儿大胆表演,及时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表扬、肯定。请小朋友来表演一下好吗?念到你扮演的小动物,你就做相应的动作。(此环节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进一步巩固诗歌。促进幼儿积极思维、锻炼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突破了重难点)

  四、联系生活,理解什么是快乐。

  1、师:在这首诗歌里你体会到了什么?(快乐)对,大家帮助了小花屋,把小花屋装扮的更漂亮了,大家都觉得很快乐,小花屋也觉得很快乐。那在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什么是最快乐的?你做什么事情时会觉得很快乐?(幼儿自由回答)

  2、教师小结:刚才小朋友说了那么多快乐的事情,对,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了人再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所以我们要做一个快乐的人。刚才小动物们装扮了一间快乐的小屋,那我们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装扮一间属于自己的快乐的小屋?

  3、老师在活动区也准备了一间小屋,我相信用我们的双手装扮的小屋,小朋友们会更快乐。跟音乐出教室。(本环节为幼儿提供了情感迁移的机会,通过谈话,幼儿知道小动物们利用自己的特长、本领让小屋变成快乐的小屋,进一步理解了帮助别人,为别人付出了,人再感到快乐的同时,自己也会很快乐,所以要做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教育活动的结束,如果能引起幼儿将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迁移到幼儿实际生活中,那么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教育价值是无价的。)

说课稿 篇5

  一、分析教材、分析学生

  《熊猫妈妈听电话》是一篇的童话故事。以熊猫妈妈听电话的方式,写了她的孩子在不同国家演出时,受到了各国人民的欢迎,也把中国人民的友谊传到了世界各地。课文写熊猫妈妈三次接听电话,三个孩子分别从日本横滨、法国巴黎、美国纽约向妈妈讲述他们的演出受欢迎的情景。全文共7小节。第1到6节写了熊猫妈妈与孩子之间的三次对话。第7节是熊猫妈妈夸自己的孩子点明中心。本堂课的学习内容1到4小节,前两次的电话对话。

  在朗读上,大多数学生能做到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部分学生还能读出句子的语气。通过老师的指导朗读,学生能体会小熊猫的高兴激动的心情,对朗读逐渐产生兴趣。在语言表达上,多数的孩子能够比较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看法,并且可以把语句说通顺。

  二、教学目标的确立

  1、认知目标:要求学生根据拼音读准“响、请、讲、束、争”等5个生字,描摹汉字“请、讲、争”。但本节课的重点则放在了“争”的书写。

  2、能力目标:分角色朗读课文,并读出句子的语气;句式训练,练习把话说完整、说规范。

  3、德育目标: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体会到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策略

  1、说实施步骤

  课文的1-4小节可分为两个部分,这两部分在语句和结构上相似。学习是通过对第一部分读正确,划句子,数一数,想一想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通过掌握这种学习步骤,进行小组自学具有相似结构的第二部分。

  在这堂课的设计上,我主要是以识字为基础,抓住了学生的朗读和说话训练。在课文的1—4节的学习当中,我主要以对话为主,指导学生读出句子的语气。例如,在“妈妈,我是丽丽。我来到了日本横滨。朋友们送给我一束雪白的樱花”这句话的指导上可以从兴奋激动的语气上范读引导,以及出示美丽的樱花图片,以让孩子更容易的读出句子的语气。其实,训练孩子朗读的形式有很多种,关键是老师的范读,小老师的师范及老师过渡语的精练,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说话训练也是本节课的训练重点。因此,我分别在这两部分指导朗读的时候,加入了“想一想”这个环节,既促进了朗读,也能同时让学生体会熊猫心情进行说话的训练。例如:“朋友们送给丽丽这么美丽的樱花,如果你是丽丽你会怎么想?”

  在朗读、理解课文上我都应遵循由教到放的过程。在指导学生学习第1到2节时,要适时教会他们一些朗读方法;接着用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孩子自己体会其中的乐趣。

  学生在自读课文、交流识字方法时,教师应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作个别指导,及时掌握学习动态。学生在交流发言时,教师要耐心、仔细地倾听,用多种方法表扬、鼓励学生,让学生大胆说,放心说,说出自己的所悟所得。及时调控教学节奏及教学气氛,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里学知识,学本领。

  2、说教法与学法

  我主要围绕以下五个环节展开教学的。

  (1)猜谜语,揭示课题。一上课,就让学生猜谜语,把学生的注意力紧紧地吸引住。同时创设机会让学生来说说喜欢熊猫的原因,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整体感知,学习生字。听录音,说说你听到了些什么?然后用“谁从哪里给熊猫妈妈打电话”的句式练习说话。这样对课文的内容有了整体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学习生字,学生易学易记,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3)、老师指导,学习课文内容。通过“读、划、数、想”的学习步骤知道学生学习课文1、2小节。使学生通过反复的朗读和说话有所感悟,让学生了解对话的内容,明白中国的国宝熊猫为什么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从而真正懂得熊猫妈妈说的话“我的娃娃真好,把中国人民的友情送到了世界各地。

  (4)小组自学课文内容。通过1、2小节的指导学习,培养了学生自己通过“读、划、数、想”的方法,用小组学习的形式来进行自学课文的3、4小节。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朗读的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5)复习巩固,强化积累。在复习巩固词语时,设计了媒体动画,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习得。

  3、说学法

  对于生字的新授上主要采用“在语言环境中识字,遇到较难的字指名说,容易的字开火车”的方法。

  至于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课文的朗读、语文能力培养方面,则需要在师生共同学习,共同探讨中得以实现。要深入学习课文、理解课文的精妙之处,光靠学生的自学、小组讨论是不够的,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深入学习,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读读悟悟、练练说说,从课文中汲取文化营养,积累语言,提高能力。

  四、教授过程中的尝试

  这篇课文,我借助多媒体的有效运用来提升文本直观度,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感知能力。同时避免老师机械、重复地领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阅读、理解、感悟三者互为作用,互相促进,不能为阅读而阅读,重感悟是语文新教材的特点之一,强调人文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感受到当别人有困难应该主动帮助的道理。

  语文能力本质上是实践性的,而不是认识性的,脱离语言运用的实践活动,语文能力的发展将会是一句空话。因此,把朗读和说话练习当作教学关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举一反三,进行知识迁移,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实用的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相关文章:

实用的二年级语文说课稿范文合集五篇10-08

《范仲淹的故事》说课稿范文12-08

《冰花》说课稿范文01-15

《离骚》说课稿范文12-09

体育说课稿大全体育说课稿范文11-11

人教版《搭石》的说课稿范文12-21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合集六篇07-09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合集九篇06-25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合集10篇05-16

琵琶行的说课稿范文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