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分享的快乐》。本课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让学生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
一、学生实态与教材分析:
当代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较优越,生活在被父母宠爱的环境里,自我中心的意识较强。他(她)们较为自私、任性,欠缺礼貌,一切都以自我为中心,自理能力较弱。他们有愿意与周围的人真诚交流的意识,但却因不会沟通而容易和他人冲突。
《分享的快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的内容。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共欢乐”,本课在设计中力求让学生体验在集体中讲求团队精神,体验由共同分享所带来的快乐,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从而学习到合作与分享,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因此我把此次教学活动的目标定为
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互相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三年级的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
二、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完成教学活动
三、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一两件自己喜爱的物品。运用了实地考察、搜集及准备苹果、橘子和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策略:
针对学生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尚浅并偏重于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师生多方搜集相关信息,扩充课文内容。尝试结合学生以及身边其他人在学校、社会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事例的体验中,学习合作与分享,培养合作精神。
五、活动环节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针对学情,教材、新课程标准等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下五个环节:
(一) 歌曲导入,缩近距离(二) 合作交流,感知分享(三) 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四) 回归生活,体验快乐(五) 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 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随机引出话题:“同学们,听到大家愉快的歌声,老师的心情也变的轻松愉快起来。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份快乐和别人分享,你将有两份快乐。(教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快乐。”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二) 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这时我会适时引入活动一“我们的分享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突破。首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畅谈感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好东西和别人分享才快乐。最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比感知分享的快乐。我会先将准备好的苹果让一个学生吃,接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吃橘子。让学生分别畅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 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二:“同学们让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一起来画一画、拼一拼,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形成新的作品。”
在小组展示后,我将提问“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如何?”最后进行总结。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从个体之间的分享扩展到集体生活中。
(四)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学生感悟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基础上,我将随机出示实地考察的录像,“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不,这些老人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假如你帮助了他,他会怎么想?” 这样,让学生懂得当别人需要的时候,用自已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或者主动去关心他人,让学生们谈谈帮助后的心情怎么样,感受到这样也是一种快乐。最后我还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和别人分享快乐的事情。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分享的理解。
(四) 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新课程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这一环节,我会先给学生讲《盲人点灯》这个故事的开头,而后让学生去猜测故事结尾。在此,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开展“我们一起做剪报”的趣味活动,各小组自定一个主题,做剪报,做完后进行成果展示,让学生谈在做的过程中,大家是怎样商量的。体会分享有助于合作,有助于学会做事。引导学生明确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不仅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 教学理念
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八、课堂上生成的亮点:
1、本课在通过让学生着力于“体验”,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从欣赏他人心爱的物品------体验分享他人的物品----收获到了分享他人的快乐。在学生感悟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基础上,我将出示实地考察的录像,拓展教材,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 当别人需要的时候,要用自已的力量去帮助他人,或者主动去关心他人,从而升华情感,变成亲身感受,意识到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去伸出友爱的手也是一种分享。生成新的教学内容,就是贴进生活,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分享的理解。
2、从孩子的生活经验出发,本课的活动过程是着力于“体验”,创设了“生活化的课堂”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亲身体验主动获得的情感资源,只有亲自获得的情感才是真正的情感,在教学中才是应用教学的有效的情感.
3、在教学中,采用了播放实地考察的录像,融入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了情境,又在实例中进行再次感悟分享的情感,体会他人需要的时候,该怎么办。及时生成新的教学资源
4、在活动中,我通过运用创设情景引入教学法,活动激趣教学法、媒体感受教学法,游戏体验教学法,能够让学生快乐的融入教学活动,在活动中接受新知和体验感受,相辅相成,愉悦课堂。
本课的教学设计完全从孩子的经验出发,通过认真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教学中的亮点,及时把握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创设了生活化的有效的课堂,几个活动的设计遵循孩子认知的内在逻辑环环相扣、层层深入,从欣赏到体验,从体验到感受,从感受到分享,把学生的情感体验推向高潮,让他们在体会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分享,自育自悟,使三维目标得以有效地融合。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框有关消费者权益的内容,是经济常识中的重要内容,与生产、交换、分配的有关内容一道共同构成经济常识的基本结构。而且它的有关生活消费的知识与每一个人有密切的关系。如现代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依法享有那些权利;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后应该怎么办?通过什么途径解决有关消费者的争议,等等。因此,了解本课的基本内容,对于提高青少年作为消费者的基本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教学目标
①知识方面: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现代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依法享有的权利和应履行的义务,知道有哪些机构是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懂得依法解决消费者和经营者争议、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般程序。
②能力方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学生透过现实经济生活中纷繁复杂的现象,认清问题的本质,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求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目的在于提高依法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能力,也要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同各种损害消费者权益、弄虚作假、坑蒙拐骗等违法经营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提高学生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具体表现在:一是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增强自己作为消费者的权利意识,在自己权利受到损害时,能够运用法律武器,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二是自觉运用法律武器,同危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现象作坚决的斗争。三是作为消费者既要享受合法权利,又要遵守社会公德,尊重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3、教学重、难点
消费者权利的主要内容,权利实现的形式和途径
4、教材的处理
由于学生对日常的消费情况有一些感性认识,有一定的亲身经历,因而,对本课的处理,我运用“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分析、讨论,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运用讲解法,启发提问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的达到教学目的,我把教材分为三部分,即第一部分:为什么——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客观依据;第二部分:是什么——消费者合法权利有哪些内容;第三部分:怎么样——消费者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权益?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是艺术,是科学,它的本质在于创造,这需要课堂教学的规范性,更需要创造和有所实践,针对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教法:
1、目标分层教学法
2、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方法
3、启发性教学法
4、创造性思维培育法
通过采用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的学习,通过对教材和课堂教学的学习,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分析综合能力,发挥老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三、说学法
针对本课的特点,指导学生用以下方法去学习
1、分析归纳法;
2、讨论法;
3、知识迁移法。
这些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通过幻灯片:《一个真实的故事:阜阳劣质奶粉事件》,提出问题:如此恶劣的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作为国家、企业和消费者个人该怎么办?
2、介绍阜阳劣质奶粉事件中,国家和企业采取的行动,提出问题:上述材料中,工商部门、奶粉生产厂商、消协三者为什么都采取了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动?
3、引出消费者合法权利产生的客观依据。
4、消费者个人作为权利直接行使者,就更有必要保护自己的权利了。那么怎么保护?
5、引出消费者权利的内容,并通过播放小品的方式,请学生找出主人公被侵犯的几个权利。
6、提出问题: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时候,应该怎样维护?
7、首先要有立法,使保护有法可依。介绍我国保护消费者权利的法律体系。
8、提出问题:是不是只要立法就可以了?要是有人违法怎么办?介绍保护消费者的执法机构。
9、提出问题:了解了可以依的法,了解了可以求助的机构。那么具体应该按照什么样的途径来实现消费者的维权目的?介绍解决争议的途径?
10、提出问题:消费者的权利是不是没有限制的呢?指出懂得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是法制社会的基本准则。
11、课堂练习。
12、课堂小结。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本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语文教材第一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课作者凭借着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创造力,在四个不同的季节立画四个不同的太阳,表达了作者善良的心得与美好的心愿。这样的课文有景,有情,有境。在写法上才有并列的形式,让人读来朗朗上口,其间运用形象拟人的手法,充满了儿童情趣,从训练角度来看本文是对学生感知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熟记语言,创造训练语言的好课文。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挂,街”等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理解“温暖,冻僵”等词语。
(2)过程方法目标:学生用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在集中精读,赏读中积累词汇,获得语感美。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作者画太阳体会作者美好的心愿。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太阳的含义。
二、说教法:
情景教学法:理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文中春,夏,秋,冬四季的情境。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与美丽的画面中进入课文的意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朗读欲望,更加深入形象的感受理解课文。
朗读教学法:“读”时理解课文,体会作者思想感情的有效手段。通过不同形式的读,不同要求的读,引导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语言训练法:学以致用,不管如何学最终是要回到自我表达,这样才能使文本变成自己的知识,为以后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说学法
与教学相应,以学生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质疑,探索,感悟,朗读。
四、说教学流程:
1、组织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由于我上第二课时,当然少了新鲜感。学生很容易厌烦,所以刚开始时的组织教学就会显得尤为重要。所以我在刚进教室时就与学生做了一个有趣的游戏,我拍手或做其他的动作,要求学生和我做相反的动作,这样他们会兴趣大涨。有了这样好的状态,那么学习的动机就会极易被调动起来。
2、感受课文形象,领悟课文神韵
学生在萌生“激情”之后,紧接着就是让学生去认识、去感受课文描写的形象。文学巨匠巴尔扎克说过:“作家必须看见他所要描写的对象。”因此,在引导学生从进入“品读”的过程中,我总是饱蘸着感情,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去描绘,用图画的、音乐的、表演的艺术形式,在学生面前再现课文描写的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形象。并在感受课文,领悟课文中,紧抓学生看,听,说,读的训练,同时注意各部分的衔接过渡,力求毫无雕饰,自然流畅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我先范读课文,让学生注意聆听,并提出要求,“看看自己可以听到什么?”在听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感受课文的感情还可训练学生的听话能力。随后的教学中我没有按照课文顺序与四季顺序来进行教学,而是在学生读完课文后先说出自己读懂了什么?并随机设计问题“为什么他要画不同的太阳送给不同的季节”然后顺着学生的回答进行教学。如:学生回答“冬天画了红红的太阳是让冬天变得暖和。”
我先让学生观看冬天的图片,听冬天呼啸的北风,这样孩子们很快的进入情景,感受到的冬天的寒冷。我有随机问道“你们站在操场上的时候有什么感觉”“活动方便吗?”在学生回答之后,我出示“冻僵”一词,自然而然学生就理解了这个词语。然后又让学生观看冬天出现红太阳的场景,学生自然感觉到温暖,也就理解了为什么冬天画了红红的太阳,同时也在音乐中感受到了欢乐喜悦的情绪,这又为朗读做好铺垫。在此后的衔接上我出示一个夏天的图片,上面画有红红的太阳,我问学生“现在这个红太阳你还喜欢吗?”答案不用多说,之后便进入夏天部分的教学,我按照“观看情境——联系想象——朗读感悟”的方法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
接着进行秋天与春天的教学,这部分我主要让学生感悟语言,训练语言。为了让学生有话可说,我准备了大量的关于春秋两季的图片,美丽图片自然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看了图片之后会有话可说,这一有意识的让学生抒发情感的语言训练,学生自会深刻地领悟“春天是个多彩的季节,秋天是个金黄的季节”,教学难点也被轻松突破。最后结合图画抓住“邀请,多彩,香甜”等词进行朗读教学。使观察,想象,朗读相结合,进而落实教学重点。
3、在领悟课文的基础上移情
在学生通过观察图画,聆听声音,感情朗读中已被文本深深的吸引。这是他们已经是学习的主人,这是我顺势总结四季为什么画不同的太阳的原因,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认为画太阳的孩子的孩子是一个什么养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回答引出“有爱心,善良”这样学生体会到了作者美好的心愿,情感目标自然达到。
4、在表达情感的语言中训练抒情
学生感受加深了,情感自然会被调动起来,这是趁热打铁播放音乐《种太阳》在学生快要产生疲劳的时候音乐会让他们为之一振,当然听的过程中要求他们注意歌词,在音乐声中学生情感是很容易被激发的,随后一句“你想画什么样的太阳送给谁?”这时候语言成了学生抒发感情的最好渠道,各种奇思妙想便会涌动而出,这样既训练了说话又真正变文本为自己所用。
说课稿 篇4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选自语文版高中第二册课本中的第三单元的参阅课文《巩乃斯的马》。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作者将对马的描写和自己对生命的思考有机结合起来,非常具有震撼力。观照出马的精神与灵魂,寻找到人生存应具有的自由勃发、酣畅淋漓的生命状态,是人与自然互相激发领悟,融合的最好见证。因此借助于这特定的物来表现这特定的情感,如蜻蜓点水般地处理为课外自读,很是遗憾。在教学过程中本人力图从独特角度切入,运用多媒体手段,设计成一课时的讲读课,调动学生品读课文的积极性,进入另一个广阔的精神世界。另外本单元所选课文均为散文,在这之前已针对文体特征已训练过三篇文章的解读方法,因此分析语言三美及文辞内涵成了本课最为重要的目标了。
学情分析:
我任教的两班,学生阅读主动性很差,感性认识尤为苍白。对于动物是有一番形体认识,至于动物所投射的精神世界,他们是毫无深入认知的兴趣。因此得多费时在品析美文,感受语言三美上,将学生引入这天地的大美之中。
教法学法:
1、采用启发引导式、循序渐进式教学原则,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采用引导、讨论、交流、归纳知识的方法。
3、采用关键词突破法、分解语段探究法,针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
4、培养学生用直观的情境分析问题的意识。
5、指导学生用类比、对比等解读方法,使未知知识与已有知识发生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 认识生字,读准课文
2, 学习抓住典型场面进行描写,以突出主题的写作手法
能力目标:
3,增强美文美言的审美能力,文辞内涵的理解力
情感目标:
4, 感受“巩乃斯的马”的可爱,进一步体会作者作者感悟自由生命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1, 学习有关“马”的两个典型的场面描写
(主要利用其中生动有效的语段来训练学生捕捉内容要点、品析语词、提升内涵的理解能力及对美文美言的审美鉴赏能力)
2,体会“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的契合
(本环节主要是通过鉴赏托物言志散文中的文学形象,来完成文章主题的理解)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辅助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
1, 要求学生认真读课文,感受“马”的精神
2, 思考文章的脉络及作者观点态度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发现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好一幅天高野阔的西部草原风光!马作为广阔草原上“茫茫天地间的一种尤物”,接受了文明的洗礼,保持了自由的生命力,是人类的朋友?还是奴隶呢?下面周涛先生带领我们坐上时间快车,走进西部草原,走进《巩乃斯的马》去感受下天地之大美,文辞之大美。
二,通读课文,体验美
学生通读课文之后,谈谈自己此时从文中能读到哪些内容?
(这环节主要是针对初读课文的了解程度有个定位,以便针对备课时预设的三个问题切入引导上心中有个底)
共设置了以下三个问题进行课堂教学讨论:
1.简述作者的写作思路
2.作者对牛、驴、骆驼和马的态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3.课文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型场面来写马,是哪两个场面?这两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具体解析:
1,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就是说如果我们要进入文章的意境,作者的思路宛如我们旅游的路线,请同学说说文章的思路是怎样的?
(这环节通过多位学生口述、互相补充、串说,老师提示学生再按文章段落顺序联系到一块,这样会比较顺利地达到预定目标,主要是训练学生的整体阅读能力、语言概括整理能力)
师生明确:开篇写自己“一直对不爱马的人怀有一点偏见”,写自己喜爱马,用牛、毛驴、骆驼的丑陋、奴性衬托出马的魅力,然后集中赞美和描写马,突出地描写冬夜雪野纵马奔驰,感受生命的自由和对压抑的挑战。再通过对马的观察,集中刻画夏日暴雨下群马狂奔场面,赞扬马外在的力量和美及展现的中华民族龙马精神。最后用“我想,即便我一直固执地对不爱马的人怀一点偏见,恐怕也是可以得到谅解了吧。”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2, 作者对牛、驴、骆驼和马的态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这问题主要是为马的下面出场作铺垫,也为对马的无限钟情蓄势。阅读的段落不长,此环节主要是通过集体朗读,筛选相关信息便可得出答案)
3,课文中作者运用了两个典型场面来写马,是哪两个场面?这两个场面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读出这些语段并交流自己的感悟。
(这环节安排个别读、小组读,小组讨论并陈述感悟,提示学生抓住其中的动词、形容词来分析作者的情感。学生可多样选择,答案的陈述不必拘于文中段落顺序,收集支言片语的分析连串而成。这样发言的场面会更活跃些,学生毕竟没过骑马但有见过马跑的状态,大略会找到骑马时心情变化的语词,进行联想为什么去骑马?骑马会有何特别的感受?等等。但据实说我们的学生是说不到人类深沉的生存状态或民族精神状态这一层面,这些分析还需我按段落逻辑作串讲解析)
①参考:
如学生喜欢第6段,即冬夜旷野雪地上纵马狂奔的场面,其实这是1970年作者在一个农场接受再教育时忍受不了精神的压抑,想通过纵马狂奔来宣泄情感的场面。
比如文中如此描述:“随着马的奔驰、起伏、跳跃和喘息,我们的心情变得开朗、舒展、压抑消失,豪兴顿起……感受自由的亲切和驾驭自己命运的能力,是何等的痛快舒畅啊!”
“这种生命的强力冲动抗拒着阴暗低沉的气候,在压抑环境中使人重温到自由式的快乐。”
这些语句我配上相应画面,让学生更容易了解到这层面的含义,就不难理解作者为何如此钟情于马了。
如学生喜欢第14、15段,即“夏日暴雨群奔”场面,用相关图片展现意境,将要求学生将此段散文改写成诗歌。
(此环节考察学生在已有的辞章描绘和情感熏陶下,捕捉关键信息,重组文辞的.能力。因为诗文的内容几乎是文中的语句,只对语句作了些文字上的增删、调整)
“现在,我需要这样的激情/
作一匹马,在原野奔跑、吼叫/
我从远方来,我到远方去/
暴雨的长鞭抽打我/
低沉的怒雷吆喝我/
瞬间即逝的闪电刺痛我/
马群啊,像队队尖兵,像神勇的大将/
冲杀在古战场/
雄浑的马蹄奏响了大地的鼓点/
苍劲的嘶鸣惊心动魄/
生命的华彩乐章!/
暴雨停歇,马群消失/
我的激情如一匹马/
血液里有奔腾不息的性格/
我要腾空!”
(并要求学生对诗作作些点评,尽可能多角度地理解到主题思想这一层面)
又如第15段的文字:“雄浑的马蹄声在大地奏出的鼓点,悲怆苍劲的嘶鸣、叫喊在拥挤的空间碰撞、飞溅,划出一条条不规则的曲线,扭住、缠住漫天雨网,和雷声雨声交织成惊心动魄的大舞台”。
(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动词感悟群马狂奔下的状态,这样也会更容易引入我们老师对语词更高更深处的挖掘分析,这节文字中也涉及到通感这一修辞的表达效果)
赏析:用“碰撞”与“飞溅”来表现声音的力度和跳跃感,用“曲线”来记录声音的轨迹,充分表现了作者的语言美。这些词与“划出”“扭住”“缠住”等词将声音从听觉转化为视觉,生动地描写出马群奔腾的骠悍气势,无不体现周涛先生的语言之大美。
②小结:总之,这一场面,作者进一步展示了这种生命力的冲动达到极致时酒神式的狂乱奋发的境界,生命的潮流在自然的鞭策下纵横驰骋,所有的外界的羁绊都视而不见了。这种人生不朽的壮美和潜藏其中的忧郁,不得不让人联想到自古中华民族精神中的英雄豪气和进取精神。
③,分析到这里可让学生接受下音乐的熏陶,一起朗读以上精彩片段
④,进一步揣摩语言:
a,马能给人以勇气,给人以幻想,这也不是笨拙的动物所能有的。在巩乃斯后来的那些日子里,观察马渐渐成了我的一种艺术享受。
(本句为第8段中语句,恰好对冬夜旷野纵马这一场面之后的评价性语句,进一步揣摩此句,更能加深言辞内涵的理解)
b, 哦,巩乃斯的马,给了我一个多么完整的世界!凡是那时被取消的,你都重新又给予了我!
(本句出现在第13段,是在马已被确立为在竟争中强者这位置后,作者已带领读者进入真正喜欢马的境界,又重新给马定位,骑上马给读者有一种“风萧萧兮易水寒”的悲壮之概)
(总之,设计这两个典型场面描写为教学重点,目的是考察及训练的能力涉及到:领会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模块、句式仿写模块、炼字分析效果模块、多样化阅读效果的比照、整理有效信息表达成文等)
4,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让学生谈感受,得联系中国历史上与马有关的朝代所展示的精神。
“我久久地站在那里,发愣、发痴、发呆。我见到了,见过了,这世间罕见的奇景,这无可替代的伟大的马群,这古战场的再现,这交响乐伴奏下的复活的雕塑群和油画长卷!我把这几分钟间见到的记在脑子里,相信,它所给予我的将使我终身受用不尽……”
(此环节让学生自由谈感想,老师不用对他们的评价表示态度,因为这环节设计纯属一个过场,估计能完整说上的为数不多,再说课堂时间所剩也不多了,特此安排到作业拓展题上,作为此环节的一个延续,让学生在课外找些相关资料,填补空白,加深理解)
总之,对于作者来说,马这优美而不羁的精神正是这种西部气质的象征,在那个与世隔绝、生活单调、充满潜伏危险的年代,他只有一个乐趣(看马),看马“不像书可以被焚,画可以被禁,知识可以被践踏,马总不至于被驱逐出境吧?”
这样,我们才观赏到了作者从巩乃斯草原中找到了这“奔驰的诗韵,辽阔草原的油画,夕阳落照中兀立于荒原的群雕,大规模转场时铺散在山坡上”的马。
(此部分结语我特选文中部分语句,对马的精神和人的情感有个评价,让学生能更有意识地感受作者言辞之大美,并配上相关图片,显得更直观些,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
5,板书设计: 雪夜骑马狂奔
广阔壮烈
夏日群马奔腾
对自由的向往追求。
对激情的肯定、对生命的赞赏
6, 课堂小结
本文是周涛的代表作,也堪称中国作家中写马写得最好的一篇。这并不是因为作者见到了天底下最好的马,而是因为他很好地写出了心中的马。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的优秀散文,文题中的“马”即是作者所托之物,巩乃斯则是“马”所活动的环境。
7, 拓展作业:
作者在文章中说:“纵览马的历史,还会发现它和我们民族的历史紧密关联着。”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和认识。课外收集、阅读一些与马有关的历史传说、故事、诗歌、散文等,与同学交流读后体会。
教学反思:
感悟提高,升华美
本课内容主要是围绕如何体会冬夜旷野雪地上纵马狂奔和夏日暴雨下马群奔放这两个场面的语言美及渗入纸背的精神内涵的分析,设计成一课时,以点带面地结束了全文的进一步分析,似乎会仓促些,这其中留给学生也许有很多疑问:作者生活的那是个怎样的时代?“文革”期间知识分子们的命运到底何去何从?那个时代的后遗症给当代社会影响如何?似乎将马的精神在这两个场面中就孤立地单纯地提升到民族这一层面上理解,对一部分感性认识不强的同学的确会难。所以这些时代相关知识的介绍在课外还得再作安排,比如观看“文革”的一些纪录片,感受知青们的压抑生活气息。至于马的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契合这点,电视剧《汉武帝》《孝庄秘史》《康熙王朝》等大可介绍给学生课外观看,这样会让理解难度降低很多,但事实上能如此置疑的学生也不多,另一部分还属难于启口的。
虽课上安排多种读法,多种析题的方法,能训练到位的学生面积还是不大,这稳定而不扩大的面积,实在遗憾。还有一些是启而不发,引而不动处于迷糊状态下的学生仍是片难以开垦的处女地。
以上只是我对本节课一些不成熟的思考,恳请各位评委、老师批评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5
(第二课时)
一、 说教材
1、教材简析
《跟踪台风的卫星》是义务教育苏教版第六册第五单元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科学童话。作者用拟人化的手法,讲述了第三代气象卫星紧紧地跟踪、监视台风的动向,为人类预防台风袭击,减少损失做出了贡献,从而形象地向小读者展现了最新的科技成果。
全文共有8个自然段,可分三部分。第一、二自然段为第一部分,写台风发现一颗气象卫星在紧紧地监视它,非常恼怒。第三至七自然段为第二部分,写狂怒的台风妄想扑灭气象卫星,甩掉气象卫星却遭失败,最后又想摧毁城市仍未得逞,形象地说明了气象卫星的特点与作用。第八自然段为第三部分,写台风在气象卫星的跟踪、监视下束手无策,只得落荒而逃。
本文情节生动,语言活泼,读来情趣盎然,引人入胜,在形象的童话情境中传播了科学知识,是加强语言训练,激发科学兴趣的好教材。
本单元编选两篇科学童话,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从小爱科学、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富的志趣,《跟踪台风的卫星》作为继《水上飞机》后的第二篇科学童话,它起着对这一教学目的的巩固、延伸、加强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教材编排的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a.学会本课10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b.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主要作用。
(2)技能目标:a.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朗读。
b.能用谈笑风声造句。
c.能说出气象卫星跟踪台风的经过。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为社会造福的志趣。
3、教学重、难点
三年级学生对科学知识了解还很少,因此通过学习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及动作使学生了解第三代气象卫星的特点和作用,并激发学生从小学科学,长大用科学为人类造福的志趣,是本课教学的重、难点。
4、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属于转折点的学生,累积了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对科学知识了解很少,已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已经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具有一定的合作学习能力。
三、说教法
(一)以读代讲法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加之本文故事性强,情节饶有趣味,语言生动活泼,为此,我采用以读代讲法,感情朗读贯穿全课教学。以读代讲采用不同形式的读,不但可以培养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感受课文的语言美,使学生能目视其文,口发其声,心同其情,耳醉其音。
(二)直观教学法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无意注意和形象思维占很大的优势,因此本课教学时充分运用了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向学生展现了台风的危害、卫星的图画等,以突破重、难点教学。
(三)情境教学法。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于亲,教师只有在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生动、形象的情境,并通过恰当的方式把学生完全带入这个情境之中,才能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才能让他们学得兴趣盎然,在教学本课时我采用这样的语言谁来当当这狂怒的台风?你这么自豪是为什么呢? ,不知不觉的把学生带入情景,再让学生男女生分角色读,师生角色读,让学生边演边学,其乐无穷,这正是《新课标》所提倡的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学生在轻松愉快,非常感兴趣的氛围中自主高效的掌握了知识。
四、说学法
(一)探究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则诱发探索。因此,我把质疑、释疑作为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中我抓住教学的疑点、难点,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启发鼓励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生中最有价值的本钱。
(二)合作学习法
我们培养的是新时期的人才,他们除了自身要努力学习,勇于创新外,还必须具备真诚的态度、开朗的性格及善于与人合作的精神。因此,我在教学本课时,让学生小组讨论、分角色朗读等方式学习,让他们集思广益、互相切磋,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相互借鉴。
五、说教学程序
教学程序是否安排的科学合理,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为了顺利达到教学目标,我分两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学习生字词,帮助学生读通读顺课文,初步理清文章思路,理解课文内容。第二课时,进一步加强技能目标的训练和完成情感目标,也就是完成本课的重、难点教学。
下面,我着重讲第二课时的教学
(一)谈话激趣,直观导入
导语:小朋友,你们见过台风吗?是的,咱们海南就是经常刮台风的,台风对我们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相示出示台风造成危害的图画)但现在,聪明的人们已经制造出了气象卫星,它为人们及时报道了台风的情况,使台风对人类的危害减少了许多,你们瞧!这就是气象卫星(相机课件出示气象卫星图画),这样,通过谈话激趣,导入本课,气象卫星是怎样报道台风情况的呢?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这篇有趣的科学童话:17跟踪台风的卫星(板书)
(课一开始,我通过自己富有感情的语言和形象的图画,把学生对课文的兴趣提起来了,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 就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给调动起来了,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一)精读课文
面对狂暴的台风,气象卫星害怕吗?(相机板书:台风 卫星 ) 让我们来看看他们斗争了几个回合?请大家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台风是怎么发动攻击的?卫星又是如何应对的?(生读课文,分小组学习,合作完成教师的问题)
(台风和卫星斗争了几个回合?这是一个有一定难度的问题,因此我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共同研究,集中集体的智慧,共同交流切磋品尝学习的收获,分享学习的快乐。)
在学生汇报完问题答案后,我让学生对台风和卫星一回合一回合的比拼进行学习,我设计的意图是想让学生像在看动画片一样的氛围中学习,把每一个自然段都衔接起来,于是把读贯穿始终,我是这样做的:
1、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过渡语:就这样台风和卫星进行了四个回合的比赛!
哇!卫星和台风的比拼肯定很精彩。
A、齐读①②自然段。
B、课件出示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生分角色读,引导学生理解盯住时刻(相机板书:大声嚷,笑了笑)
2、学习第三至七自然段。
过渡语:听了小卫星这么一说,台风可生气了,谁能找出一个表示台风生气的词
(1)课件出示台风嚷的内容,请一生面带狂怒的表情读,齐读。
(2)课件出示小卫星的话,师读。气象卫星态度怎么样?(坚决)
(3)引读第4自然段:看到气象卫星态度那么坚决,台风他怎么样呀?划出描写台风的词语。(相机板书:猛扑、扑不着)
(4)男、女生对读第3、4自然段(指导读出台风的厉害,不可一世的语气;卫星的态度坚决,拒不放弃的语气)
(这一环节我通过师生分角色读,巧妙的把学生带入角色,让学生完全进入课文,再来一次男女生分角色读,更加深了学生对课文角色 的体会。)
(5)过渡语:猛扑是扑不到小卫星了,台风就想把小卫星怎么样呢?(指名回答,板书: 甩)
A、全班齐读课件出示的对话。
B、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台风有没有把小卫星甩掉?
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重点抓住无意仍然来理解。(板书:甩不掉)
c、课件出示小卫星说的话,师生分角色读对话
(6)过渡语:扑也扑不到小卫星,甩也甩不掉小卫星,这时候的台风会是怎样的呢?
a、引导全班读第6自然段第一句话,(相机板书: 扑向城市)画出描写台风的词语,请生演一演。
B、台风那么狂暴,小卫星有什么反应呢?说了什么?课件出示小卫星说的话,指名读(相机板书 : 报告行踪)
c、你这么自豪是因为什么呀?齐读第六自然段剩下的内容
d、看画面理解谈笑风生的意思,用谈笑风生造句。
3、学习第八自然段
过渡语:经过了前三轮比拼,最后台风怎么样了?
齐读第八自然段(相机板书: 泄气而逃 紧追不舍)
4、小结
齐读全文,说说小卫星的作用以及跟踪台风的经过。
总结语:小卫星厉害吗?那么厉害的小卫星是谁制造的?(人类)对!是人类用科学技术发明创造的!所以,小朋友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更多的知识,将来发明创造出更多有益于人类的东西。
(在教学本课时,我用课件出示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直接刺激学生的视觉,让学生产生读书的欲望,以读贯穿全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读,让孩子去触摸感性的形象,通过台风和卫星的对话、神态和动作,认识到台风是有性格的,卫星是有特点的,同时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了知识的熏陶,希望能将艺术的美和科学的真理和谐地统一到一起。)
5、拓展延伸
1、写一句话赞扬小卫星。
2、收集有关卫星的资料。
(叶圣陶先生在几十年前就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而这一拓展延伸的教学环节,就是让学生来到学校不仅仅只获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为了变得更聪明。)
六、说板书
这一板书设计,我主要板书台风和卫星的四个回合比赛的情况,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台风和卫星各自的特点,以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
附板书:
17 跟踪台风的卫星
台风:大声嚷 猛扑 甩 扑向城市 泄气而逃
卫星:笑了笑 扑不着 甩不掉 报告行踪 紧追不舍
说课稿 篇6
说教材
《制作电子报》是新时代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四年级下册中的内容,以制作电子报的相关知识:编辑文字、文字分段、插入图片、插入文本框、插入艺术字、插入剪贴画、插入自选图形为基础,通过制作一份完整的电子报,强化版面设计的能力。
在之前的练习中,学生在综合练习时出现很多问题,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版面设计,要么页面松散,要么页面溢出,针对这个问题,我设计了一份简单的电子报强化训练学生制作电子报的能力,这份电子报中包含的内容不多,文字、图片、边框是学生比较熟练的知识,先从简单开始,培养学生注重版面。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学生学会对电子报的版面进行设计;
学生熟练插入图片、调整图片;
学生学会制作边框。
能力目标:
增强学生使用已有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会欣赏。
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生能熟练运用已学编辑技巧。
难点:学生学会设计版面。
说教学过程
1.导课
师:我们之前学习了制作电子报的相关知识,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知识制作一份简单的电子报。
(板书):
电子报
爱心呼吁——关爱动物
2.布置任务
师:我们把书翻到第7页,一起回忆一下,制作电子报之前要先干什么?
生:版面设计。
师:对,我们要先设计版面,电子报占一张页面,考虑好标题和选择的图片要放在页面的哪个位置。
师:接下来你们先看一下我做的这份“爱心呼吁——关爱动物”。
(电子教室展示电子报)
师:仔细观察这份电子报的版面。
师:仔细观察这份电子报有没有你们不会的内容?
生:边框不会。
1)教师介绍边框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制作一条边框;
3)学生制作电子报:爱心呼吁——关爱动物;
4)教师强调:制作过程中有你们都解决不了的问题举手问我;
5)教师巡视指导。
6)教师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这节课的内容,设计成几个问题进行板书。
(板书):
1.你如何调整文字的位置?
2.边框能改变长度吗?能移动吗?
3.你做这份电子报时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 哪些操作?
4.你做什么时感觉很难?
3、作品展示
1)选择三份电子报,其中两份中有大多 数学生都出现的错误,另一份制作比较完美;
2)先展示一份有错误的,学生评价;
3)再展示那份好的,学生评价;
4)最后展示另一份有错误的,学生评价。
教师总结大部分学生制作中出点的错误。
总结
1).你如何调整文字的位置?
2).边框能改变长度吗?能移动吗?
3).你做这份电子报时都用到了我们学过的哪些操作?
4).你做什么时感觉很难?(其他学生给出解决的建议)
说课稿 篇7
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泉水》。《泉水》是一篇短小精悍、平凡却温馨感人的美文。故事讲述的是清泉从石缝冲出来,流向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带给伙伴温暖甘甜的泉水,给朋友带来快乐和帮助。文章无华丽的词藻,但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却告诉人们在他人需要帮助、温暖时我们应伸出热情的双手,献上火热的心,让这个世界充满爱。
根据教材编写意图和新课标的教学要求,结合学生思维情感、认知发展的需要和教学的实际情况,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 认识“哦”等八个生字,学会本课生字“瓦、泉、然”等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理解课文中所给词语“天然水塔”。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学会关心别人,懂得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热情的双手,在他人需要温暖的时候,献上一颗火热的心。
本课的重难点是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泉水乐于奉献、无私帮助别人的可贵品质。
这篇课文分两课时教学,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读通课文,理清层次,下面我具体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
一、联系生活,谈话激趣
上课伊始,我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丁冬、丁冬”的泉水声,随后问学生这是什么声音?学生回答:泉水声。然后,出示山泉图片,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提问:“你见过泉水吗?在你眼中,泉水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此处要求学生结合已有的生活经验,谈谈泉水给自己怎样的感觉。估计学生会说泉水很清凉、清澈、甘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聆听一个有关泉水的故事。引读课文第一自然段。通过学生生活经验引入课文,使学生对泉水有了个性化的感受,为后续课文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品读对话,感悟真情
板块一 理解文本,初悟真情
学生自读课文2至5小节,思考泉水一共流过哪些地方,遇到了哪些同伴,自读后指名回答。通过回答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梳理课文脉络,了解课文写了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山间的平地、山坡的果园、静静的山谷遇到了姐姐、杜鹃花、果树、画眉鸟。
随后让学生分段来体会泉水带给伙伴的快乐、指名分段朗读,在读的过程中让学生想象感受泉水流过这些地方时给这些伙伴带来了什么,如果没有泉水,这些伙伴又会怎样。在个别读和讨论过后,估计学生会有这样的回答:泉水流进山腰的水池给姐姐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泉水,泉水让姐姐能够喝上甘甜的泉水,清澈的泉水可以让姐姐洗澡、做家务。此处相机理解“天然水塔”的含义。清澈、明亮的泉水流进山间的平地,给美丽的杜鹃花当镜子。甘甜、清凉的泉水流进山坡的果园给果子充足的水分让他们长得更大更甜。清脆、响亮的泉水声可以为画眉鸟伴唱。
这一部分的设计,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挖掘文本含义,更深入地感受到泉水带给这些伙伴的益处,从而感悟泉水那种乐于奉献的精神。然后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内容。
板块二 想象表演,温暖心田
在分析完课文内容后,要求同桌两人来分角色表演,通过表演想象让学生能将自己对文本的理解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更好地诠释。
板块三 设计问题,深入感悟
观看完表演后,教师提问:如果你是泉水,在为别人奉献了这么多之后,你的心情怎样?这一问题的设计,使学生能走进泉水的内心,进入一个角色的转换,真正地从内心去感受泉水给他人带去帮助、温暖时内心的那份甜蜜、快乐,从而使学生理解帮助他人、快乐自己的含义。
板块四 反复读文,升华情感
在学生以第一人称感悟泉水内心世界后,再次出示“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让学生饱含深情地朗读好这些句子,让学生再次通过读感悟泉水高尚的人格魅力。在这一浓烈的情感氛围中引读课文第六、七节。
三、想象练说,训练语言
在课文最后,结合最后两个自然段,我设计了一处想象说话训练,让学生说一说泉水还流过哪些地方,给哪些人带来了快乐?
在练说的过程中,把爱扩散、放大,让学生感受到人间处处需要爱,人间处处充满爱。
四、回归整体,升华中心
为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我设计了一处整体回归,让学生结合板书,再次感受泉水在他人需要帮助和温暖时给予的热情和快乐,结合课前的提问,再次提问:此时,你眼中的泉水有了怎样的变化。相信学完课文学生对于泉水的感受不会在是表面的形象,会更关注泉水内在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最好小结:每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都会遇到困难,让我们学会关爱别人,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伸出你热情的双手,献上你火热的心,让他人感受到世界的温暖与爱心。
作业设计:写一写你给他人提供帮助的事例。
说课稿 篇8
一、说教材
《春联》是一篇介绍春联的小品文。本文用生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春联的作用、种类、特点及读背春联的好处,中心突出,通俗活泼,短小精焊,语言生动优美,是引导学生赏读春联,感受春联丰富多彩、情致优美,讲究对仗、用词精当和抑扬顿挫、和谐动听的好文本,从而使学生熏陶、感悟,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无穷奥妙。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理念、这篇教材的及学生学习语言的特点,我设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会背诵文中的五副春联,知道大概意思。
3、初步了解春联的特点,通过朗读感受春联的美,领略祖国语言的无穷奥秘,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二、说教法
1、创设情境,在良好情境中学习课文
施教之功,先在激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伊始通过故事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来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并且要为学生创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兴奋起来,为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课文作好准备。再让学生融入浓浓的文化气息中,在这样的情境中赏读课文,品味春联内容之美与形式之美,感受汉民族语言文字魅力,了解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2、赏读感悟,在阅读感悟中欣赏春联
对春联丰富多彩、情致美好的内容之美的欣赏以及对春联对仗之美、声律之美的品味,都要建立在学生对春联阅读、感悟、体验的基础上。在学生找到课文中的春联后就尽情地诵读这些透着美的文字,插上想像的翅膀,借助绚丽的图片,将春联描写的美妙意境描述出来,这是以读促悟。再引导学生带着理解读好这些对联,这是以悟促读。
在读中领略春联所表现的丰富多彩、情致美好的内容。在美美的朗读中,学生自然体会到了春联讲究对仗及具有声律美的特点,这时,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将这一点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即可。语文的教学重在让学生积累,在本课教学中教师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和提供积累优美语言文字的机会。
3、自主探究,把学习的权利交还给学生
教学中,我采用边学习边练习的方法,以巩固今天的所得,让学生在练习中学生进一步体会到了春联内容丰富,对仗工整,读起来抑扬顿挫的特点,并掌握了使用文字的一些技巧。在练习中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一些自我表现和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在自由平等、自主探究中自己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求得发展,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更高,教学效果更好,更能激发他们课后再学习。
三、说学法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教会学生学会学习,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对,因此我非常重视学生学法的指导。对于这篇课文,学生运用以下学法:
1、朗读感知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朗读应贯穿于教学活动中。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春联讲究,讲起来抑扬顿挫、和谐动听,运用诵读法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2、积累内化法。
语文课程标准特别重视积累,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春联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一种文化形式,值得学生去传承与发扬,因此运用积累内化法也是学习春联很好的方法。
3、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法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中“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的教育理念,我精心设计自学指导,让学生根据自学指导学习课文,在教学时以读为主,在读中品味字词,在读中赏析语句、设想情境,在读中揣摩情感,让学生全面、全程地参与到每个教学环节中,突破本节课的重难点。
在教学中,既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渗透课堂自主学习的意识,又要在语文的阅读理解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能力。自主探究是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我精心设计了两个自学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的学习方式学习。巧妙的引导学生做到自由阅读、自己感悟、互相交流、不断提高。
四、说教学程序
这篇课文的教学我打算分以下五个模块来进行:
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出示目标
二 、复习旧知,整体感知
1、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课文都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哪些知识?
(板书:作用 种类 特点 )
看来,春联的学问还真不少呀!读读春联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呀!
三、总结
文章为我们介绍了春联的内容以及特点,还告诉我们读春联是一种很好的学习,让我们对春联有了许多了解。同学们,明年春节的时候,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注意一下周围的春联,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哟!
四、作业:以“春联”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
以上是我对这篇课文教学的初步构思,当然课堂是动态生成的,我将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学定教,不断调整预设,让学生真正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
【【热门】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相关文章:
学校语文热门说课稿11-03
小学语文热门课程说课稿11-03
《冰花》说课稿范文01-15
《离骚》说课稿范文12-09
体育说课稿大全体育说课稿范文11-11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06-12
兰亭集序说课稿范文汇编5篇05-09
关于数轴说课稿范文02-22
苏轼水调歌头说课稿范文03-16
《雨巷》说课稿范文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