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说课稿7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时《方程的意义》,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等四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先说说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在学习了整数、小数的认识及四则混合运算以及用字母表示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主要通过具体情境让学生理解等式、方程的意义及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对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数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后面学习解方程、用方程解决问题的基础。
第2点:教学目标
根据对教材的初步分析与理解,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打算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并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过程与方法:经历从生活情境到方程模型的构建过程,使学生在观察、描述、分类、抽象、交流,应用的过程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增强符号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充分享受学习数学的乐趣,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
2、 本课的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含义,会列方程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
难点:会用方程表示事物之间简单的数量关系。
二、教法和学法
《课标》中指出:重视学生已有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找结果、解决问题。我主要采用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表象,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通过积极思考、自主探索、比较分析、合作交流等活动获取新知,培养孩子勤于动手动脑的能力;另一方面,为了充分发挥孩子的主体地位,我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集体展示等活动,引导学生掌握思考问题的方法。三、教学过程
围绕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打算从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自主探究,感知意义;巩固练习,深化意义;总结提升,评价自我;拓展运用,回归生活;共五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因此在课的开始我安排了学生来认识天平这个公正的大法官,感知天平的原理和用法。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天平感兴趣,进而也会对今天将要学习的知识产生更大的期待。
(二)、自主探究、感知意义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内容的呈现应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同时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和记忆,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基于这些认识这一环节我将分以下几个层次进行教学。
1、认识等式。出示天平图,左边放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同时提出问题:小明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砝码,你能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物体质量吗?揭示等式的含义。追问:如果从天平的左边拿走一个砝码,这时候还能用等式表示物体的质量关系吗?用什么样的式子表示呢?学生可能出现用50<100,或100>50两种式子。板书式子。
2、认识方程。首先教学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示质量关系。提出问题:在天平的左边放一
物体。这个物体放下来,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式子表示左右两边物体的质量关系?同时让学生感悟未知数可以用一定的字母表示,播放录音:介绍“你知道吗”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未知数平等地参与运算经历了漫长的过程。组织学生交流怎样用式子表示。对于可能出现的三种算式x+50=100,x+50<100,x+50>100及时的板书;其次,分类比较揭示方程的意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类的依据,交流反馈各种分类的情况.在此基础上揭示方程的概念。这样由 “ 扶 ” 到 “ 放 ”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思考、动口说一说,培养了学生探究新知的思维品质,促进思维的发展。为了有效的让学生区别方程和等式的概念,出示判断一组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等式来深化理解方程的意义;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处处充满数学。最后安排用方程来描述生活中的一些数量关系。5本书共用去100 元,每本书价钱是 y 元,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5y=100 ;有一袋面粉 50 千克,吃了 X 千克,还剩下 15 千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 50-X=15 。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社会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通过对简单情境中等量关系的方程描述,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三)、巩固练习 深化意义
认知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把教材知识转化为自己认知结构的过程,为实现这个过程,还需要通过有效的练习来突破重点,为此我安排了这样的一组练习。第2页的试一试、练习第三题、辩一辩。如判断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等题目来深化对方程的意义的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有利于加强学生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四)、总结提升 评价自我
最后组织学生说说收获,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成功的喜悦。说说存在的不足,同时又再一次的反思了自我。
(五)拓展应用 回归生活
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实际问题可用方程表示其数量关系,请同学们列举出来。 布置这题作业。
【设计意图】是让学生自主设计练习,进行知识的再创造,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使学生充分感受数学与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的应用意识。
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首先我对教材做简要说明。《雪孩子》是小学语文实验教材第一册第19课。这是一篇动人的童话故事,课文以连环画的形式出现,让每个人都感触到雪孩子善良的心灵。本篇是首次出现不注拼音的课文,这对教学是一种挑战,同时让学生尝试自己阅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借助图画阅读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教学应整体考虑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基于对这一理念的理解,综合考虑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奇的特点,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为:
1、知识与能力:会认10个字,会写3个字,学偏旁“子”字旁。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及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
3、教学重难点
由于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我确定本课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朗读课文。
因为学生首次接触不注拼音的课文,因此难点确定为借助图画进行阅读,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成就感。
二、说学情
学生经过半年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识字能力,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感悟力还不够。孩子具有好奇、爱探索、易受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鲜的事物所吸引。
三、说教法
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首先,教学时主要采用情景教学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识字。运用多媒体,将学习内容直观形象地展现出来。同时,我还采用了指导观察法,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明确提出了“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这一要求,在教学中,让读贯穿始终,以读带讲,在读中发现问题,在读中探究,加深情感体验。为了激励学生的学习信心,我多次进行鼓励、欣赏,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乐趣。
四、说学法
“教是为了不教”。新《课程标准》一再提醒我们: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需要和行之有效的学习方式。因此,识字方面我让学生尝试自主识字,四人小组合作识字,交流识字方法,让学生自主质疑,合作解疑,快乐地学习。而对于部分拼音学习还不扎 实的学生,建议他们借助图画阅读,还可以猜读、跳读等,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收获自学成功的乐趣,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五、说教学过程
我打算利用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根据导入——新授——运用的思路进行。第二课时是在第一课时基础上练习巩固,指导书写,并拓展延伸。据此,我将对第一课时进行详细阐述。
1、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好的开头,成功一半。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先用多媒体课件创设大雪覆盖山川、房屋、田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回答:看到什么景物?学生会说天上下着纷纷扬扬的大雪,地面上、房屋上、树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找出这是课文哪段内容,然后进行指读第一自然段。
接着课件出示课文的第二幅插图,问学生兔妈妈在堆什么。学生会说堆雪孩子。顺势我板书“雪孩子”,并指导认识“孩”字。
紧接以一个问题引入第二段:兔妈妈为什么要对雪孩子呢?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读第二段,培养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阅读习惯。在学生交流读书收获的过程中,板书“小白兔”,学习“让、起、玩”三个字”。
最后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之间会发生什么故事呢?你们想读一读吗?”调动起学生的读书兴趣。
2、图文并茂,自读课文。
为了突破本课没有注音的难度,在初读课文时,我充分利用课件明确学习任务,让孩子仔细看图3——8,想想每幅图上画了什么。再图文对照,圈出不认识的字,同桌合作交流不认识的字的方法,给学生充分自主学习、探究的时间。
3、合作学习,纠正读音。
由于低年级识字量较大,不是单单在课堂上就能解决的了的,因此,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尤为重要。在检查识字时我采用认读雪花生字卡片的游戏形式进行,这样就又一次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我还将课文中的10个生字结合课文内容编成一首短小的儿歌。(兔妈妈,她赶早,连忙出去找食物,小白兔,点旺火,合上眼晴睡大觉,着了火,化成灰,自己全都不知道,雪孩子,把她救,从此变成白云美。)将生字的语言环境改换了,就很好地检测了学生的掌握情况。
4、入情入境,朗读感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重在自悟。我通过让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指名读,小组读等一系列读的活动,让孩子把课文读通读顺,巩固了生字学习,为精读课文做好铺垫。然后进行评价读,让学生参与评价,相互激励,共同进步。这样既让学生感悟了课文的情感,又培养学生鉴赏美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以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的身份出现,为学生架设探究的平台,给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空间。
5、细读重点,品味情感。
通过问题“雪孩子和小白兔玩的高兴吗”,引导学生读好“他和雪孩子又唱又跳,玩的很开心”一句,并鼓励学生用“又、、、又、、、”来说短语、句子,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通过问题“雪孩子融化了去哪里呢?”,让学生找出相关句子读一读。指导学生读好“他飞到了空中,成了一朵白云,一朵很美很美的白云”,并启发学生思考这云为什么很美。也许学生会说因为雪孩子救了小白兔,做了一件好事,也许会说雪孩子飞到天空中,因为他心地善良。如果学生说的不理想,教师总结:当小白兔家里发生火灾时,雪孩子冒着危险勇敢救出了小白兔,这种舍身救人的品德是多么高尚啊!
通过创设“当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该怎么办”的情境,让学生畅所欲言,使学生一方面感受雪孩子有一颗美好的心灵,学习它乐于帮助别人的可贵精神,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了口语表达训练和思想道德教育。
6、答疑解惑,拓展延伸。
教师问学生:雪孩子化了,他到哪里去了呢?你们想知道雪孩子怎样变成白云的吗?然后播放课件演示雪与云的变化过程,让学生理解雪孩子被火烤了,温度升高,化成了水。水又成了水蒸气,最后变成了白云。然后让学生根据生活的经验,说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化?
有的学生可能说到:夏天里,我吃雪糕,含在嘴里雪糕一会儿就化了;我们把糖含在嘴里,糖慢慢地就化了;要是把塑料碗放在火炉上,就烧化了,变黑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应用的领域,让学生联系周围的生活学语文。在这里我抓住学生朗读中的独特感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搜集生活中的信息,在生活中寻找“化” 的现象。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了重点词“化”,扩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孩子的表达能力,同时也是语文运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的特点。
7、作业分层,因材施教。
作业一:让学生编个小故事《雪孩子回来啦》,进行思维拓展,既积累了语言,又完成了本课的情感目标。
作业二:流利地复述故事。主要针对学习一般的学生。
六、说板书设计
在板书设计方面,我力争简洁、明了,既点明了本课的教学要点,又方便学生理解识记。达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附板书:
救 化
小白兔 雪孩子 白云:善良、助人
开心:又唱又跳
总之,在教学中,我坚持“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训练主线”的原则,力求将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教育熏陶紧密结合,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每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学有所获。以上不足,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说课稿 篇3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蔚蓝色的地球》。我是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以及教学过程这五个方面来进行说课的。下面我分别从这五个方面爱进行一下说课:
一、 教材分析:
《蔚蓝色的地球》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的第一课。本课题旨在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并感受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之产生崇敬精神的同时,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关于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和探索,基本上分为两个层面:
(1)首先,围绕地球是什么,教材从地球的形状、大小、我们人类眼中的地球等方面让学生明白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什么样,人们是怎样来认识地球的。
(2)关于人类对地球的探索,教材通过从古到今,从人们早期的想象和人们的直觉到人类曾经漂洋过海的亲身实践,再到人类在太空上的科学探索,让学生感受人类探索地球的过程是漫长的。
二、 教学目标:
1、 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等常识,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
2、 知道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3、 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三、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知道有关地球的形状、大小等常识和在探索地球中的主要人物和事件。
2、教学难点:感受人们在认识地球中所经历的漫长求索,激发学生对进一步认识和探索地球的兴趣和愿望。
四、教法和学法。
1、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_ XXjxsj. =}
3、充分开展探究活动,精心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五、教学过程设计。
在本节课中,我主要分了五个环节来进行教学:
(一) 猜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好的开头,是一节课成功的标志。在开始上课时,我设计了猜谜语活动,先让学生互猜谜语,然后我课件出示谜语,在学生猜出谜底是地球时,我相机导入新课。通过师生互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 学习第一部分“从太空看地球”
我从学生都照过像这一现象入手,让学生进行设想:如果我们给地球照相,应该怎么照。在学生自由畅谈给地球照相的方法后,我请学生展示收集的地球照片。然后我又课件出示了学生还没有搜集到的地球照片,让学生来领略地的美丽与神奇。再组织学生根据欣赏的照片进行讨论交流:地球上的蓝色、黄色和白色各是什么,让学生对地球有更充分的认识。最后,让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和观看从太空看地球的视频录象,让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上第一位从太空看地球全貌的人以及古希腊人对地球的测量,从而让学生了解地球基本情况:即地球的形状是圆的以及地球的大小。
(三) 学习第二部分:“人类对地球的探索”。
在导入后,我让学生阅读教材94页的内容,自主学习后,小组交流讨论,从古到今,人类是怎样对地球进行探索的。在学生回答后,让学生自由阅读教材95页了望台的内容,并组织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麦哲伦环球航行的资料。交流结束后,让学生上台展示自己和课本内容不一样的资料,再组织学生看航行路线图和麦哲伦一起做一次寰球旅行,让学生了解人类在探索地球的过程中付出的艰辛和努力,同时感受人类的科学探索精神,对之产生崇敬的精神,以此来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四)设计了活动 “知识抢答”,通过学生的抢答,活跃了课堂气氛,也更进一步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五) 结束课题。
最后,我向学生介绍了三本书籍,并课件出示了三本书籍的作者及内容简介情况,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科学书籍,来进一步激发学生认识和探究地球奥秘的兴趣和愿望。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知识内容
(1)从教材体系上看
《氨》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四章第四节《氨 硝酸 硫酸》,本课时《氨》是在学习完硅、氯、硫和氮的氧化物之后,对氮元素的另一种化合物氨进行研究,形成了完整的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体系,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的作用。本课时也为后面学习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积累了感性材料,是学生认识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重要基础,因此本节课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从内容安排上看
《氨》是中学阶段学习的唯一一种碱性气体。
(3)从意义上看
氨与生活息息相关,学习氨的用途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2.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难点为喷泉实验及氨与水的反应。
3.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
了解氨的物理性质及喷泉实验的原理。
掌握氨的化学性质。
体会氨在生活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发现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改进后的装置进行实验,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创新意识。
二、学情分析
1.已有知识
在此之前完成了氧化还原反应和部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学习,对学习物质的方法有一定了解。
2.能力储备
具有一定的化学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心理特征
好奇心强,参与意识强,喜欢动手操作。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学方法:采用情景教学法、实验探究法和归纳总结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我所强调的是情景教学法和实验探究法,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导入新课,并通过实验探究突破教学重难点。
学习方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讨论利用他们已有的知识对新知识进行建构,使学生在沟通中创新,在交流中发展,在合作中获得新知。
四、教学过程
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程序,一共分为五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小结、反馈练习、课后探究。
1.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提供生活素材,我采用一则关于液氨泄漏事故的新闻,同时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2.新课教学
(1)总结归纳氨的物理性质
多媒体展示空白的物理性质表格,通过强调新闻的关键字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氨的物理性质,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化学与生活是紧密相连的。
(2)演示喷泉实验
接下来我将充分运用新闻中氨气泄露时消防员向空中喷洒水的措施,提出问题“水是不是能够吸收空气中弥漫的氨气?”接着通过演示喷泉实验来探究氨气的溶解性。
①喷泉实验演示前
我将逐次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来观察实验,增强学生的有意注意,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②喷泉实验演示时
我采用改进后的实验装置,与课本上的实验装置相比,该装置的左边具有快速制备氨气的装置,右边具有尾气处理装置。实现了把氨的制备、收集、尾气处理、氨的喷泉实验等操作串联在一起的一体化实验装置。
■
③喷泉实验演示后
我将让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形成喷泉的原理,最终学生得出喷泉形成的关键在于形成压强差。从而得出结论:氨气极易溶于水。为了让学生充分掌握喷泉实验的原理,我将知识进行迁移:让学生思考前面学过的气体SO2和Cl2的溶解度不大,那幺它们能不能设计出喷泉实验?如果能,需要什幺试剂?以此来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3.氨与水的反应实质
引导学生观察喷泉实验中另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圆底烧瓶内的溶液呈红色,学生很容易得出是圆底烧瓶内的氨与胶头滴管挤出来的水发生了化学反应,而且产生了OH-,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质量守恒以及电荷守恒得出还有NH4+,此时我将提出问题NH4+与OH-结合生成什幺?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的资料与卡片得出结论:氨与水反应形成氨水的重要性质,通过以上的实验探究突破难点,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去体验课堂,并获取知识,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4.氨与酸的反应
提出问题:氨溶于水呈碱性,那氨能不能与酸反应?以此来引导学生学习氨的另一个性质。我将演示魔棒生烟小魔术。接着揭示反应的本质是氨与酸反应生成铵盐晶体的性质,以实验为载体来突破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这样不仅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实验发现新知识的学习能力。而且此过程也体现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符合关注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教学理念。
5.氨的用途
性质决定用途,我将引导学生根据前面所讲的氨气性质让学生总结它有哪些用途。这样的设计意图在于培养学生学会用理论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使学到的知识不再空洞乏味,也让学生所缺乏的理论联系生产、生活的能力得到训练。
五、课堂小结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流程引导学生进行一个简单小结,重点强调氨的化学性质及喷泉实验原理。
1.反馈练习
为了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整个学习活动中,同时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了三道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来考查学生对氨的物理性质和氨化学性质的掌握情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实践中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2.课后探讨
课堂上的练习仅仅只是针对本节课内容,不能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因此在学完本节课后,我希望学生可以通过课后实验探究例如“课本中的喷泉实验只有一种颜色,我们可不可以设计一种具有两种或者两种以上颜色的喷泉实验?”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小组讨论以及网上查找资料,扩充自己的知识面,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参考文献:
师学军,王君莉.氨的喷泉实验的创新设计[J].实验教学与仪器,20xx(11):35.
说课稿 篇5
一.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在本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章内容作为高中数学中仅有的两章解析几何知识的第一章,是属于解析几何学的基础知识,不但是进一步学习圆锥曲线以及其他曲线方程的基础,也是学习导数,微分、积分等的基础,在解决许多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本节教材是本章教材三大部分的第一部分中的重要内容,是本章环环紧扣的知识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节课“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本节教材“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中以及代数、解析几何、立体几何中都有着重要而广泛的应用。例如:求最小值问题,对一些新知识新概念的定义,建立方程的问题等等,立竿见影,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都可以简便迅速地解决问题,还可使学生形成完整的直线这部分知识的结构体系。
2、本节内容的具体安排及编写思路:
出于简洁性的考虑,教材编写单刀直入地直接提出核心问题,并给予解决的方法。我编写本节教案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课题,降低难度,教给学生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激发学生去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作适当的点拨、引导,让学生逐步逼近目标,充分展示数学知识产生的思维过程,让学生均能自觉主动地参与进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地位都得以充分体现,然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得出结论,享受成功的喜悦和快乐。对教材上的例10、例11,由于是直接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较易,故我让学生直接去阅读、去理解,熟悉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但对例11的稍许变化,却抓住不放,通过例11的'解法的启示,激发学生进一步去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去探究二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利用有限的时间和学生刚成功的那一股学习的惯性,对教材进行拓广,让学生对归纳总结出的公式有更加深刻、透彻的理解和掌握,达到灵活应用的目的。
3.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结构特点,并能熟练准确的应用这一公式,达到理解掌握知识的目的。
2)、学会寻找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思维过程及推导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3)、教学中体现数形结合、转化的数学思想,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在研究讨论问题时的数学技能和实际动手能力以及思维的严密性。
4)、教学中鼓励同学相互讨论,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熟练的应用公式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是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
二.学情分析:
我所在的学校——四川省渠县中学,虽然是一个国家级重点中学,但同时又由于渠县是一个农业大县,一个国家级贫困县,80%以上的学生来自偏远的乡村及山区,教育理念和教育水平都较落后,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基本上都是在死记硬背、囫囵吞枣中渡过的,很少在数学上享受过真正意义上的研究问题、探索发现问题的乐趣,都习惯于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善于自己开动脑筋去研究问题、探索问题。鉴于此,我们在教学中正逐步采用探索式教学,引导学生自己理解、掌握知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的目的。
三.主要教学构想:
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自然引入课题,降低教材难度。主要由学生去探究,去发现,去讨论,去归纳总结得到公式,再辅以适当的例题、习题帮助学生熟悉公式,学会运用。特别是引导学生对例11的进一步探究,既拓广了教材,又进一步加深了同学们对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方法的理解。从而达到探究——讨论——归纳总结——完善结论——牢固掌握——灵活运用的目的。
四.教学过程:
1.创设问题情境:
实例:某供电局计划年底解决本地区最后一个村庄的用电问题,经过测量,若按部门内部设计的坐标图(即以供电局为直角坐标原点,正东方向为x轴的正半轴,正北方向为y轴的正半轴,长度单位为千米),得知这个村庄的坐标是(15,20),离它最近的只有一条直线线路通过,其方程为:3x–4y–10=0,问要完成任务,至少需要多长的电线?(如图4—1所示)
〈字幕出示题及图,让学生阅读、理解、思考,约2分钟〉
引入课题:
[师讲]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读题和理解已经知道,这实际上是一个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的问题,也即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讨论的问题。
2.解决问题情境:
[师继续讲]下面,请同学们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自己想一个办法来解决此问题,甚至不一定要求结果,只要得出一个思路即可。
〈让同学思考、讨论约5分钟,然后让学生自己举手回答,老师点评,约10分钟〉
学生可能的回答:
[答一]拉一根绳子量一下即可。
[师问]可以,但哪里去找那么长的绳子?还有其它办法吗?
可能会有学生众补充:测距仪!测距仪!
[师肯定]好办法!将来肯定是做工程师的材料!请坐下。
[师继续]但如果由于条件的限制,我们手里仅有纸、笔及三角板(或直尺),能不能发挥我们的数学特长,用所学数学知识来解决呢?
可以肯定,被开方式是一个二次项系数为正的二次函数,x0又不受限制,应该有最小值,从而︱PQ︱有最小值,此最小值即为所求。
[师肯定]好思路!既利用了直线方程设出了直线上的一点,又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得到了一个二次项系数为正的二次函数,且不管根号的影响,大着胆子求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求出的最小值开平方即得结果。但要考虑两个问题:①求出的二次函数的最小值有无为负数的可能?②此种方法的运算量是否偏大?同学们可利用课后时间试着推演一下。
[答三]要求点P到直线上的点的最短距离,即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由点到直线距离的概念,直接过点P作PQ垂直于直线于Q点,则线段PQ的长即为所求。(如图4—2所示)
Q的坐标,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出:︱PQ︱=9
[师肯定]好思路!直接运用了刚学过的直线的方程,二直线的交点,二直线垂直的条件,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用到了解析几何的基本方法。在有数据做具体运算时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但仍有一定的运算量。不信,同学们下来后又可验算一番。
[答四]可能预习过教材的同学
过P作PQ垂直于直线于Q点,则PQ即为所求,再过点P分别作轴、轴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于M,N点(如图4—3所示)
[师肯定]方法相当不错!既有数形结合的思想,构造的思想,又妙用了解析几何中坐标的概念,直线上的点的概念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知识。但为什么如此做呢?(老师分析、归纳):该做法充分运用了点P的坐标的意义,通过体现点P的坐标,发现过P作轴、轴的平行线时与直线有二交点,这二交点与点P自然而然地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又由于这二交点在直线上,从而可得二交点的坐标,再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进一步得到直角三角形的三条边长,至此,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得到点P到直线的距离|PQ|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但仍显得有一定的运算量。
(如果学生还有其它解法,老师可在黑板上随机应变地板书。)
(如果学生一个方法均未想到,老师可作如下引导:字幕逐条显示,图形中的线段依顺序逐一显示
①什么是点P到直线的距离?
过P作直线的垂线,垂足为Q,则|PQ|即是点P到直线的距离。(如图4—4所示)
②点P的坐标的意义如何?
过P分别作轴、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K、I,则有向线段KP、IP的数量即为点P的坐标。
③体现一下点P的坐标如何?
发现,过P作轴的垂线时,与直线有一交点N,且N点的横坐标与点P的横坐标一致,而N点在直线上,从而由直线的方程可得N点的纵坐标,进而得线段PN的长。
受此启发,过P作轴的垂线PI时,由于与直线无交点,故作PI的反向延长线与直线交于点M,从而点M的纵坐标与点P的纵坐标一致,且横坐标通过直线的方程也易求得,线段PM的长也就求得了。
④眼前一亮,直角三角形MPN已浑然天成,且MN的长也可由两点间距离公式求得,从而由直角三角形面积公式可求得|PQ|的长。
3.点到直线距离公式的推导:〈15分钟〉
[师讲]通过前面[答二]、[答三]、[答四],我们都遇到了同一个拦路虎,即运算量较大的问题,而我们今后将会遇到大量的类似问题,如果都如此运算,未免太浪费宝贵的时间。此时此刻,我们多么需要有一个简便的运算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公式来解救我们!
下面,就让我们去探究这个公式吧,用我们今天的辛苦去换取我们明天的简捷吧!(暗示公式的存在,激发同学们探究的兴趣,增强同学们探究成功的信心。)
[出示问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果已知某点P的的坐标为(),直线的方程是Ax+By+C=0,(如图所示),怎样由点的坐标和直线的方程去直接求点P到直线的距离?
[师讲]下面,仍然请同学们自己想办法解决此问题。(可以让前面一排的同学转过去与后面的同学每四个人一组进行讨论解决。老师到同学们中间去巡视,了解同学们的思路,及时的加以点拨,同时也对同学们的探究方法和探究能力做到心中有数。)
[老师估计]由于有前面的[答二]、[答三]、[答四]或老师的引导作铺垫,(这个铺垫非常重要!故前面占用了较多的时间也不可惜!)故大多数同学可能会按[答四]的方法做:老师可以作预见性的字幕板书,在大多数同学完成后再出示。如有同学按[答三]的思路做,老师提示,运算量太大,一般不采用。
过点P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R();作轴的平行线,交于点S()。(如图4—5所示)
此时,可能同学们会大舒一口气,但老师紧接着进一步提出:“诸位,考虑到A,B为零的情况没有?请进一步考虑一下A,B为零的情况如何?”
抓住同学们思维不慎密之处,体现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同学们的思维可能又重新活跃起来,进行分类讨论。
说课稿 篇6
一、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的设计
(教材的处理)
布封的《马》是一篇介绍马的科学小品,语言文字优美,又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用文学的笔调,描绘了马在两种生存状态下的不同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在无限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情感,引导学生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感悟动物身上所折射出来的可贵精神。
(二)知识和能力。积累生动的词语和优美、深刻的语句,提高对不同体裁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三)过程和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做到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根据单元教学重点结合本文特点:制订以下三方面教学目标:
1、激发阅读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和欣赏能力。
2、品味积累文章中的精彩词句。
3、深入领会文章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达能力。
4、领悟和初步掌握对比手法(对比是本文写作的一大特色,其一“家马”与“野马”的对比贯穿文章始终。通过品读分析,得出“野马比家马更美”,探究概括出两种马的特征。通过形象鲜明的对比可以感受到家马的苦难,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抓住后半部分疑难重点句深入品读探究,进一步感受家马被人类摧残、劳役,沦为人类恶性的奴隶的悲哀。从而达到“激发学生珍视生命、关爱动物,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上的教学目标。另外一处对比是“野马”美貌部分,作者用它和另外七种动物作了对比,盛赞马的高贵姿态。突出野马的外形的美,从而反衬人类扼杀了马的自然的天性的美。引人深思。我把第4点作为本课教学的重点,第3点:疑难句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的感悟和表达能力做为本课的难点。采用一课时完成。
二、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运用。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词汇丰富,对动物的描写精当、传神。语言文辞优美,含义深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我准备采用:创境激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等方法进行教学。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实践活动,指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科学训练,全面提高语文能力。我根据本课教学目标和内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发展水平出发,应用多种教学手段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以创境激趣法,问题引导法,指导归纳法进行教学。使他们在教师的主导下围绕中心问题发表各自的意见,相互交流,相互争议,激发他们主动获取知识,培养健康情感。
三、学法的点拨与指导。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我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质疑为主线”的教学思路,进行学法的指导,采用了圈点批注法(预习笔记),主体思维法,小组讨论法,语言赏析法。在指导过程中,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然后根据一系列紧扣教学目标的问题,使学生自主地思考、分析、讨论,从而解决问题,并在课文赏析后完成迁移性练习进行巩固。使学生从感知到理解,从感性到理性,从学会到会学,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四、教学程序设计。
首先,创设情境,导入激趣,听背景音乐二胡曲《赛马》问学生,脑海中浮现出了什么画面?然后幻灯打出辽阔草原上万马奔腾的壮观场面,出示课题及作者,让学生从听觉、视觉各方面获得直观感受,激发学习本文的兴趣,为文章的感知理解打下基础。
其次,感知文章,把握主题。
第一步,先在二胡曲《赛马》的背景音乐下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读。通过配乐朗读,把无声的文字变为有声的语言,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
第二步,然后检查学生预习(预习时要求学生读通文章,并画出自己喜欢语句,作批注写出喜欢的原因,即采用圈点批注法做预习笔记),疏通字词,本文生字词较多,须落实。这是读通文章的前提。
第三步,接着课堂提问:
①布封为我们介绍了几种马?谁更美?
②他们分别有什么特征,文中具体表现在哪里?
第四步,让学生带着疑问自由读,主体思维,组织语言回答。第一个问题较简单,可点名让学生直接回答,第二个问题较难,可提示学生从文章中找重点词句回答。因答题信息较广,采用小组合作交流后共同汇总归纳的形式,既提高了学习效率,又培养了合作精神。(学生充分交流反馈后归纳用幻灯显示出来)。
第五步,紧接着提问:如果你是一匹马,你会选择哪种生存方式,为什么?
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小结:作者布封也与我们一样,在文中,无不显现出他对“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再次,质疑探究,深入品读。
在学生基本把握文章主题及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重点词句含义,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和自由表达能力。
出示四个问题:
1、如何理解文中“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这句话?
2、第二段中为什么说“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稠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3、家马的苦难表现在哪些地方?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说说。
4、本文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请找出来,并说说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写“家马”部分的几个句子是难点,只有读了这几个难点,才能深入领会家马的苦难,把握作者的感情倾向及本文主题。让学生细读,从读中品,从品中读,教师可巡视并寻机参与其中点拔引导。回答前两句的基础上,从部分到整体,整理出第3题答案,最后用幻灯归纳打出。对比是本文最为突出的写作方法。最后一题培养对这种手法的把握能力。
接着:赏析语言,积累迁移。
1、赏析精美语言。用“我喜欢一句,因为”的句式,回答交流(有预习的圈点批注充分准备)。第二步,由文本迁移,通过问题的思考,再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2、有人说,马是人类的朋友,而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结合本文谈谈的你的看法?(培养学生自由表达能力)
3、延伸练习,课后作业。
介绍你熟悉的一种动物,请抓住其特征(可仿照文中用对比手法),并在描述中渗透自己的情感。通过此练习,将知识转化为能力。
说课稿 篇7
一、说教材
1、说课内容:
五年级第二学期(试验本)第53页 “表面积的变化”。
2、教材简析: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及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的计算。本次实践活动《表面积的变化》主要是研究几个相同的正方体(或长方体)拼起来,得到的立体图与原来几个正方体(长方体)表面积之和的关系,发现并理解其中的变化规律,培养空间观念。
教材分为两个大的版块:拼拼算算和拼拼说说。拼拼算算中三个活动,第一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用两个相同的正方体拼出长方体,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第二个活动,是引导学生用3个、4个甚至更多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一行,拼成长方体,探索拼成后的长方体的表面积的变化规律。第三个活动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体验到不管怎么拼,每次都会减少两个长方形面的面积;而减少的面积越少,拼成的大长方体的表面积就越大。三个活动都是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并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拼拼说说,主要是引导学生应用前面发现的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教学目标:
(1)利用表面积等有关知识,探索多个相同正方体叠放后表面积的变化规律,激发主动探索的欲望。
(2)通过解决包装问题,体验策略的多样化,发展优化思想。
(3)在操作、观察、分析等活动中,综合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物体表面积的问题,发展空间观念。
(4)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法选用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规律特点,遵循数学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的原则,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倡导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为主线。通过拼拼、算算、观察、说说、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与问题情境中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强化学生合作学习、自学思考,充分发挥学生的天赋和创造才能,保证课堂训练的密度。本节课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力求借助这些手段节约时间,突破难点,提高效率,并在恰当时机给与科学的评价,以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
三、学法选用
根据五年级儿童的特点以及本课的特点,把本节课学生的学法定格为:动手操作法、发现学习法、讨论学习法等。在摆弄学具的过程中,学生的思路会随之展开,这样学生在亲自获取的丰富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就能逐步地展开探索,逐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逐步学会利用学具进行学习掌握了多层次的观察对比的方法。
四、总体设计
根据教学目的、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我设计如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体验生活。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新课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一堂课成功的起点。本节课一开始从生活实例引入,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了设计包装盒的情境,先带着学生走进商场,观察常见的包装盒,再通过问题“为什么我们所见到的都是用这种样式进行包装呢?” 需要我们学习一些新的本领来解决这个问题,这样把数学与生活实际联起来,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起来有用处,就容易激发兴趣,为学习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二)、拼拼算算、体验规律
叶圣陶先生曾说:“当教师像是帮助小孩走路。扶他一把,要随时准备放,能放手就放手。”在这个环节我共安排了3个活动。活动一:观察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的变化情况。这一环节通过让学生动手摆一摆、看一看、指一指,想一想这些活动,让学生体会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体验到两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后表面积减少了原来两个面的面积。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际操作,让多种感官协同活动,使具体事物形象在头脑中得到全面的反映,同时结合思维活动,促进空间观念的形成。活动二:用若干个相同的正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通过学生把几个正方体拼成较大的长方体,边操作、边思考,进一步发现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初步感到这个变化存在着一定的规律。经历了动手操作这一过程,使学生头脑中有“拼”这一过程,建立了空间观念。学生完成表格时,由于表格是2、3、4、5个正方体及省略号,所以学生摆了由2、3、4、5个正方体拼成长方体的情况后,就急于表现,忽略了表格中的省略号,其实体验是不够的。于是我又设计了一个问题,用挑战性的语气提问:如果用6个、8个拼是个什么情况,再操作验证,从而使学生把关注点落到找寻规律上,能把表格中的数据综合起来看。通过这些引领,学生的空间观念也得到了培养。活动三:用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拼成大长方体,表面积的变化情况。学生的动手操作是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动手操作,在活动中了解三种拼法:将上下面相拼包装、将左右面相拼包装、将前后面相拼包装,增强体验。通过动手操作、观察、直观思考、合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体验发现物体拼摆过程中表面积的变化规律中,提高空间观念的积累水平,发展数学思考。
(三)、拼拼说说,运用规律
要达到学生掌握知识,最终发展能力的目的,学生的思维就必须经过反复多次,循序渐进的实际应用。 这一环节我要求学生把8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有哪些不同的方法?哪种拼法表面积最小?这个环节的“拼拼说说”,是运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生前面的规律体验深刻,学生才能灵活运用。把8个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拼成一个长方体,哪种拼法表面积最小?是应用前面拼正方体或长方体的经验:重叠的面越多,表面积减少越多;两两相拼的次数多,减少的面积也多。这两条经验要灵活地、综合地应用,才能得到理想的方案。这对空间观念和思维能力是很好的锻炼。接着,又通过把一个面积较大的长方体和一个面积较小的正方体拼成一个图形,并计算所拼图形的表面积后有什么发现?得出不管怎么拼,都是减少了2个正方形面的面积。
(四)、总结全课、深化目标
新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新课进行总结,这种总结既有知识的总结,又有学习方法的总结,这样做,会对整课的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的作用,帮助学生把新知识纳入到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同时,增强学的目标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思考能力和概括总结的能力。
总之,根据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学设计中力求体现知识的迁移作用和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教学理念,发挥科学评价的作用,促使学生良好智力结构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以上是我就教学设计所作的简单说明,望在座各位给予指导,谢谢!
【【精选】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相关文章:
精选会议方案模板集合七篇12-14
【精选】观察蚂蚁日记模板集合七篇02-01
【推荐】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10-07
精选学期教学总结模板集合七篇11-24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离骚》说课稿模板12-05
精选小石潭记教案模板集合七篇02-19
精选英文商务邀请函模板集合七篇02-14
精选劳动仲裁申请书模板集合七篇12-06
精选员工离职申请书模板集合七篇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