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说课稿

时间:2023-10-13 11:37:19 美云 说课稿 我要投稿

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12篇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说课稿准备工作,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音乐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音乐说课稿模板12篇

  音乐说课稿 1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卖报歌》是我国著名音乐家聂耳根据旧上海一个小报童的真实生活经历创作的一首歌曲。歌曲为五声宫调式,四二拍,基调乐观活泼,形象单纯,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这三段歌词在演唱时要进行不同的情感处理。因此,本节课我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重视音乐情感体验,鼓励音乐表现为基本理念,培养学生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生动地表演歌曲内容。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创设特定的音乐情境,引导学生聆听和学唱歌曲《卖报歌》,在生动的歌声与表演中表达出对小报童生活经历的感受。

  (2)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能用心感受歌曲情感,学习小报童在艰苦的生活环境中所保持的乐观、自信、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技能目标:通过歌曲情感的表现,训练学生通过音色、力度、速度、表情、动作等音乐要素的变化得到体现。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参与,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正确的评价能力。

  (三)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演唱歌曲。

  (2)能对歌曲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教学难点:

  (1)后十六节奏的正确演唱。

  (2)使用打击乐为歌曲伴奏。

  (四)教学准备:

  录音机、磁带、课件、报纸等与多媒体相结合。

  二、说学情: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两年来的学习,掌握了一些基本节奏,积累了少量的学习经验和方法,有一定的'探索新知的能力,但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更要求我要利用学生的已有学习经验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完成教学目标。

  三、说教法:

  本课我通过运用故事法、听唱法、谈话法等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吸引学生,为他们提供了充满自信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体验音乐的机会。同时充分利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之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整个教学活动成为师生之间不断进行思维交流与心灵沟通的过程。

  四、说学法:

  1、体验感知法:通过体验旧社会贫苦的孩子小报童的悲惨生活经历及他对待这种生活那种乐观向上的态度,从而感受到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学习小报童乐观自信的对待每一天的学习生活。

  2、自主探究式学习法:通过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比较选择最适合体现歌曲内容的演唱方法,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与表现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让学生观看视频图片,从而引出一位特殊的卖报人物——解放前旧社会穷苦人家的孩子——小报童,然后我以讲故事的形式来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把学生带入解放前旧社会这个环境当中,使学生懂得音乐来源于生活。接着,我再设置一个疑问——真正触动著名作曲家聂耳的是掩藏在小报童单薄破旧的衣衫后闪闪发光的东西——就是对待悲惨生活的态度,那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用心听了歌曲后就会感受到的,从而自然的引出课题《卖报歌》,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内容及情感,为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作了必要的铺垫。

  (二)聆听学唱,突破难点

  1、不同方式的两次聆听歌曲的第一段。

  2、填词演唱,发现节奏问题,并进行节奏念白。

  3、学唱第二段时,后十六的节奏再次应用。

  4、学唱第三段,让学生自行突破。

  说明:这样循序渐进教唱既遵循了音乐学科的特点,又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

  (三)介绍、使用打击乐器

  1、引导学生认识打击乐器——沙锤。

  2、唱、奏两种形式体验音乐快乐的情绪。

  说明:唱、奏、两种形式的体验音乐,会把同学们的愉悦推向了高潮,完成了最初设定的激发学生对于音乐喜爱的情感目标。

  (四)动作创编——动作表现与歌曲的情感结合

  1、尝试对歌曲的表演创作。

  2、分组进行,教师巡视帮助。

  3、分组表演,进行评价,改进提高。

  说明:新课标中鼓励音乐创造,注重个性发展,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五)教学评价

  在生生互评,师生共评的评价过程中,能使学生达到感受自我,正确评价自我的目的。

  音乐说课稿 2

  课题:歌曲《苇叶船》

  资源简介:

  苇叶船出自于湖南文艺出版社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教材分析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八月中秋、除夕之夜,漂泊异乡的游子们特别盼望欢聚和团圆,思念之情犹为强烈。音乐最能抒发情感。湘版音乐教材四年级下册第十一课就以“团圆”为主题。《苇叶船》表现了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手牵手共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让学生从体验“根相连”的情感。歌曲旋律简单,歌词通俗朴实,为了让歌词更流畅,可引导学生改动歌词“梦里我们把手牵”。

  一、教学目标:

  能用亲切自然的声音学会演唱歌曲《苇叶船》,通过学唱歌曲,体验大陆与台湾小朋友手牵手,盼望祖国早日团圆的深切感情。

  二、教学过程 :

  1.上课前学生听音乐走进教室。

  [设计意图:从一首欢快的音乐入手,让学生的情绪自然融入到音乐课堂中,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

  2.唱《折纸船》

  (意图:结合三年级已学过的一首盼台归的歌曲相结合,引入到今天的新歌学习,因为两首歌曲有个共同点就是盼台归)

  3、出示中国地图,学生找出台湾的位置。

  (利用地图则使学生对台湾的认识更形象、更具体。)

  4、朗诵歌词——为歌曲演唱做好情感铺垫。

  5.模唱旋律,强调声音位置,为演唱好歌曲做准备。

  6.分角色演唱。(贴切体验两岸人民相思情)

  三、拓展欣赏《那不勒斯舞曲》(淡化传统教学模式,感受音乐旋律线条美,情境美,开阔学生思维)

  四、学生在《大中国》的.歌曲声中走出教室情感延伸,升华了本课德育主题主题。

  设计理念:

  新课程体系强调,音乐教育应具有发展性,要满足每个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摒弃传统的封闭式课堂。要求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都具有开放性,既要关注知识技能目标,更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苇叶船》这首歌曲以通俗的语言讲述了大陆与台湾的小朋友手牵手共盼祖国早日统一的心愿。歌曲旋律简单朴实,意境深远,歌词“河流归大海,苇叶根相连”很好地表达了“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台湾与大陆根相连”的深刻内涵。

  音乐说课稿 3

  一、说教材:

  本课我所执教的课是小学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2课《儿童圆舞曲》。《儿童圆舞曲》是一首稍快而活泼的歌曲。节拍四三拍,歌曲以的稍快的速度、明快的旋律,表现了少年儿童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与技能:学唱歌曲,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过程与方法:在音乐的伴奏下,准确把握乐曲的节奏;学会跳一段集体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协调的`动作能力和与他人沟通的能力。

  根据本课的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进一步感受、体验圆舞曲的律动。

  教学难点:学习圆舞曲的基本舞步,学跳集体舞。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教唱、练习、舞蹈等教学法,以学生为主体,利用跳唱结合,让学生感受圆舞曲音乐的旋律美,感受圆舞曲的风格特点。

  2、学法:学生自主学习并且自由发挥。采用练唱练跳的手段,让学生在跳与唱中感受圆舞曲的特点。通过分组进行创编,表演,在交流和协作中,加深对音乐的体验。

  三、说设计理念

  音乐是积聚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学生创新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认识,我设计了本节课——学唱《儿童圆舞曲》。

  四、说教学过程: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注重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本课的教学过程我是这样思考的:它由导入新课、学习歌曲、歌表演这三部分组成。过程如下:

  本课我采用欣赏《杜鹃圆舞曲》的片断导入新课,挖掘学生已有的对圆舞曲特点的了解,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情境,增加学生对圆舞曲学习的兴趣。

  导入完新课以后,我遵循音乐是听觉的艺术,从聆听入手学唱歌曲,第一次听录音的范唱,让学生聆听音乐,了解歌词的内容。第二次教师有感情的演唱,激发学生听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节拍情绪的理解和感受。

  在歌曲旋律唱会后,学生自然地就能演唱这首歌曲,知识技能的掌握渗透在歌曲学唱之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短时高效的学会歌曲。

  为了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智,在学会歌曲以后,我设计了舞蹈创编这个教学环节。舞蹈创编就是学生对音乐的再度创作,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学生的身心、肢体与音乐密切结合,让学生在创编合作中体验快乐,表现快乐。

  在教学中,有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和同行提出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音乐说课稿 4

  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创造,是人类基本素质和能力的一种反映。众所周知,音乐艺术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教学中,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教学中,体验音乐、表现音乐、鉴赏音乐、创造音乐,才能促使学生各方面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学生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是体现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即以学生为本,是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今天我以《送别》一课和大家共同探讨现代教学思想及教学策略。

  一、说教材:

  该歌曲出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作曲家李叔同,作于1915年。歌曲属于李叔同早年创作的“学堂乐歌”,是朋友之间挥手相送的骊歌,一段式的歌曲C大调,中速深情,表达一种依依不舍的诚挚感情。

  (一)教学目的:根据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和我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们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育期,思想日趋成熟。根据其特点,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角度出发,我将本课的目标定为以下三个:

  1.能力目标:学会用恰当的声音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2.知识目标:通过学习这首歌曲,了解学堂乐歌的有关常识和正确掌握附点四分音符的时值。

  3.情感目标:让学生懂得珍惜情感。

  (二)教学重点: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我将采用情景质疑的方法创造情景,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情绪表现。

  (三)教学难点:

  中的附点节奏和音准

  二、说教法与学法:

  基于新课标的教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进行音乐创造,提倡学科综合,根据我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基本情况,我采用了欣赏法、讲授法、自主学习法、发现法和练习法等教学方法。在学法方面,我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能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方法是很重要的,根据这一学段的学生思维特点,我将引导学生采取讨论法、小组合作法、自主探究法、实践法等进行自主学习。

  三、说教学手段:

  为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我为本堂课准备了如下教具:多媒体、音响设备、钢琴。

  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为本堂课设计了导入;进入主题,展开学习;主题延伸、扩大视野;创造情景,升华情感;结束五个环节。其中“进入主题,展开学习”是本堂课的重点部分。下面请跟我一同走进教学过程进行策略分析,在这里,将呈现我的教法和学法指导。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首先我采用歌曲导入法:以校园民谣《敢问路在何方》、《好汉歌》为切入点导入“五四“时期的学堂乐歌,由学堂乐歌自然过渡到本堂课主题——《送别》。利用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动机。

  (二)进入主题,展开学习

  1.介绍词曲作者

  在这一环节里我会采用欣赏法与讲授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在介绍《送别》创作的历史背景,介绍词曲作者及作品风格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送别》,比较形象直观地引导学生走进作者,让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和美学思想。

  2.歌曲学习

  首先让学生哼唱并熟悉C大调音阶,对歌曲调式有初步感知与认识。

  然后播放歌曲《送别》,让学生完整而充分的聆听作品,自主感受音乐,哼唱旋律,用模唱法锻炼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听觉能力,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

  这首歌曲的难点句是:

  。我会在钢琴上反复弹奏,让学生多次演唱,掌握音准。并与5 2 3| 4 7|1 ———|对比。正确掌握好附点四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节奏。最后,以个人和小组方式检查,检验学生是否真正掌握。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朗诵歌词,对歌曲的处理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进行演示,对处理得恰当的小组给予合适的表扬,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适当的表扬和鼓励会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理解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三)主题延伸、扩大视野

  音乐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艺术“家族”的主要成员,是学校课程体系的组成部分,无论在文化领域、艺术领域还是教育领域,音乐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这里,通过分析理解《送别》在电影《城南旧事》中的.作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

  《城南旧事》是1982年女作家林海音改编的同名电影,《送别》因在影片中作为主题曲而广为人知。我将播放电影片段,学生会看到在电影那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中,《送别》的旋律随着淡淡哀伤的情节的发展数度响起,和电影里小英子的眼神一起,深深地镌刻在人们的心上,此时学生会感受到歌曲在影片中的隐约、哀婉之美。

  (四)创设情景,升华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对他人、对人类、对一切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激起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这一环节里,我让学生思考并抢答关于友人、亲人离别时的诗歌,古云:“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在此创造情景,升华情感,将常人之间的离别之情延伸开来,是为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友情,尊重父母长辈,与同学、朋友和睦相处,养成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团结合作的良好品德。

  (五)结束

  在师生共鸣达到高潮处,我和学生声情并茂地吟咏歌词:“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一斛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汉代《毛诗序》对音乐记载:“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语言穷尽的时候歌声情不自禁响起,全体师生在情景交融中再次有感情地演唱《送别》这首歌结束本课。

  五、教学启示

  总之,本方案的设计,力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着眼于学生的主动发展,致力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的研究,淡化学科边缘,通过充分的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音乐素养。依托音乐本身的魅力,影响学生人生观、审美观、价值观的形成。全面影响学生做人、做事的态度,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意识、探究精神。从目标的提出、到过程的安排、学习方法的确定、乃至学习成果的呈现。

  音乐说课稿 5

  1、说教材:

  《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来设置的:

  知识目标: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自信、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红蜻蜓》,表达对童年生活的向往。

  技能目标:学生能专注地聆听歌曲,乐于用自己喜欢的表现形式表现音乐,认识渐强渐弱记号、换气记号,能初步感受合唱的效果并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情感目标:感受歌曲深情的情绪以及勾起心中美好的回忆,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说教学重点:

  感受音乐情绪,能用亲切、优美的声音深情地演唱歌曲,培养良好聆听习惯,感受童年带来的美好回忆。

  4、说教学难点:

  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的第三段歌词。

  二、说教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

  四、根据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我把此堂课的教学过程设计如下:

  一、情境创设

  播放《森林狂想曲》片断。提问学生听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由此把学生带入童年的美好的意境中,牢牢抓住学生兴趣,为接下去课堂的进行做良好的铺垫。

  二、歌曲教学

  1、让学生初听《红蜻蜓》伴奏。并提问:它描写了什么?给了你怎么样的感受?

  2、钢琴伴奏学生有感情朗读歌词

  3、听范唱

  4、学唱歌曲

  三、对比体验快速演唱

  用不同的速度演唱歌曲,由此让学生体会不同的速度节奏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是不同的。

  四、二声部合唱

  欣赏不同语言演唱的合唱曲《红蜻蜓》对比合唱与齐唱。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通过两声部歌曲的合唱学习,体验二声部合唱歌曲所表现的和声效果,学习合唱知识,练习二声部合唱技能。

  《停顿。》在整堂课中,我注重个体性与整体性相结合,这种结合体现在既有一些学生的自信表演,也有群体性的合作演唱;体现在小组化的探究与整体的共鸣。本堂课最重要的一点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愿望,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对比、体验,找到解决的方法。达到提高学生学习的正确性、简捷性、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这就是我对本课的粗浅认识,有不当之处还请各位领导和老师们提出宝贵意见,谢谢!

  音乐说课稿 6

  教材分析:

  交响乐《场景》出自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的芭蕾舞剧《天鹅湖》。这首交响乐以其优美的旋律闻名于世。乐曲形象地为我们塑造出美丽的天鹅的形象,乐曲时而婉转悠扬,时而紧张有力,宛如一位美丽的天鹅公主在诉说身世。作者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伟大的作曲家。这部芭蕾舞剧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教学目的:

  1.了解芭蕾舞剧《天鹅湖》,感受其音乐魅力。

  2.通过欣赏乐曲,感受乐曲所描绘的情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

  3.了解舞剧概念,掌握不同乐器音色,并了解其在乐曲作用。

  教学重点:

  欣赏音乐,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想象力和理解力。

  教学难点:

  准确理解音乐内涵,辨别乐器音色,懂得音乐中乐器的运用与乐曲情感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听《四小天鹅》

  师:刚才这首乐曲叫什么名字?想一想这四只小天鹅的心情是怎样的?

  2.师:这首交响乐的作者是谁?出自哪部舞剧?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柴科夫斯基《天鹅湖》中另外一首舞曲《场景》

  二.展开

  (一)感知音乐处理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冲突迭起的戏剧氛围。

  1.配合舞剧画面欣赏《场景》,感受乐曲情绪。

  师:我们看到女演员穿着白色的裙子,舞姿优雅,像不像美丽的白天鹅?

  3.介绍作者及故事简介

  柴科夫斯基无疑是古典舞剧最杰出的大师,浪漫的情怀,抒情的乐音,再加上戏剧化十足的结构,固执而又纯粹的俄罗斯风味。这就是老柴的音乐,真正为芭蕾舞注入优美旋律的最杰出代表。

  芭蕾舞历史长河中最耀眼的一颗明珠——《天鹅湖》。《天鹅湖》大概是柴科夫斯基笔下最受人们欢迎最令人感到亲切的作品了,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感。

  在这部力作中,几乎与舞蹈完美交融的音乐充分地体现了作曲家的抒情性。创造性的思维和细腻的细节处理佐以高超的作曲技巧,刻画了白天鹅奥杰塔这个芭蕾舞的经典形象。王子齐格弗里德、黑天鹅奥杰丽亚以及恶魔的形象也性格分明,各具特色。在出色地勾画出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内心的同时,也正是“交响”化的也正是“交响”化的处理成功地营造了一个色彩丰富、冲突迭起的.戏剧氛围。

  (二)理解音乐

  1.聆听欣赏音乐

  师:让我们闭上眼睛,去倾听天鹅公主的诉说.并且唱出你所听到最熟悉的一段音乐。

  2.学生哼唱老师写出旋律,揭示主题

  师:很好,这就是这首乐曲的主题,大家一起来哼唱一下。

  3.再次欣赏主题部分,并说出使用了什么乐器,归纳旋律、情绪特点。

  师:在旋律速度、节奏、情绪上都有什么特点,它主要使用了什么乐器?

  生:速度较慢节奏舒缓,优雅略带忧郁。使用的是双簧管。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乐曲由双簧管以动人的音色奏出温柔而略带忧伤的天鹅主题,描绘了天鹅纯洁端庄而略带哀婉的形象,使人仿佛看到静静浮游的天鹅。

  4.赏乐曲展开部,说出使用乐器名称,体验情绪。

  师:这段乐曲演奏主题旋律时使用了什么乐器?

  生:圆号

  师:它的音色和情绪是怎样的

  生:浑厚有力,激动不安的情绪

  5.欣赏高潮及尾声部分。辨别乐器音色及所表现的情绪。

  师:高潮部分使用什么乐器?表现的情绪又是怎样的?

  生:全乐队,悲愤、愤怒。

  师:尾声部分呢?

  生:使用双簧、大提琴。情绪忧伤、悲哀。

  师:在乐曲的尾声部分作者再次用双簧管和大提琴演奏了主题的片断。结束全曲,好像天鹅公主怀着忧伤的心情渐渐离我们远去。

  6总结并完整欣赏《场景》

  师:通过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场景》这首芭蕾舞片断。我们学会辨别不同乐器的音色,在这首乐曲中,作者演奏了五次乐曲的主题,并且每次都用不同的乐器演奏,使乐曲所表现的情绪围绕这一主题不断变换。

  三.综合巩固

  1.了解有关天鹅的其它音乐.

  师:关于天鹅有许多的动人故事,大家还能想起来什么故事?

  生:丑小鸭、

  师:大家了解这么多有关天鹅的故事,知道有关天鹅的音乐吗?

  生:圣桑《天鹅》

  师:很好,下面我们来欣赏这首《天鹅》听听他给我们带来的又是怎样的感受?

  1)《天鹅》

  师:它主要用了那些乐器?

  生:大提琴、钢琴

  师:这两件乐器分别代表什么?

  生:大提琴代表天鹅,钢琴代表湖水。

  师:这首曲子带给我们的意境又是怎样的呢?

  生:优雅、哀怨、委婉。

  师:对,听到这首曲子悠扬、婉转、动人。你喜欢这首曲子吗?听完你的心情如何?

  生:心情平静,精神放松。

  师:对,它能使我们烦躁的心情平静下来,放松我们的精神。特别是你感到疲倦、烦躁、甚至伤心时都可以听这首曲子,所以这类古典音乐可以陶冶我们的情操,放松我们的心灵,而现在的流行音乐使用繁多的电子音乐,用歌词限定了乐曲所表现的内容,而这首《天鹅》我们高兴时,悲伤时都可以拿来欣赏,使就是古典音乐所特有的魅力,如果大家喜欢,我可以多找这样的音乐来欣赏,它可以帮助我们在学习疲惫的时候精神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更好地进文化知识学习。

  音乐说课稿 7

  一、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音乐欣赏课,主要欣赏《马刀舞》《小步舞曲》两首风格迥异的乐曲,一首激烈昂扬,一首舒缓优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并且两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在许多电影电视中出现过,通过以往的记忆学生更容易理解欣赏乐曲,《马刀舞》富有xx的快节奏的音乐能够很好的提高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欣赏热情,以优雅的舞步体会《小步舞曲》。

  (二)教学对象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乐欣赏能力,对于音乐的节奏,旋律的起伏变化以及演奏乐器有一定辨知能力,对于电影电视媒介中常出现的但没有留意的音乐在欣赏的时候更能够提起欣赏兴趣。

  (三)教学环境的分析

  本节课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和课堂实践活动来配合欣赏教学,从而更好的达到课堂教学的目的和效果,所以需要配备多媒体设施的教室,桌椅的摆放要预留出一片开阔的空间为课堂实践活动做准备。

  二、教学目标

  (一)欣赏管弦乐《马刀舞》,古钢琴独奏《小步舞曲》。通过迥异的风格对比讨论分析不同风格的音乐描绘的是怎样不同的场景,利用哪些元素来表现出不同的场景。

  (二)欣赏的过程中利用音乐软件辨别管弦乐的演奏乐器,通过舞蹈的形式体会小步舞三拍子的音乐特点。

  (三)在《马刀舞》中感受紧张激烈的战斗气氛,在《小步舞曲》的舒缓典雅中翩翩起舞。

  三、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两首乐曲的特色欣赏与对比分析

  (二)教学难点:课堂实践活动中三拍子的小步舞与《小步舞曲》音乐的节拍要

  四、教法、学法分析

  《跳起来》是一节生动有趣的欣赏课,四年级的学生欣赏能力正处于萌芽状态,所以本节课以学生“自主讨论探究”为主,老师“知识情景引导”为辅,通过老师的情景引导,语言提示让学生去发现欣赏过程中的亮点。在欣赏过程中采用不同角度,不同方式的.体验欣赏教学方法,《马刀舞》从单纯音响和现场演奏两个角度去欣赏,不同的欣赏效果对比非常明显,更容易使学生理解乐曲,《小步舞曲》从听音乐欣赏到以舞蹈的形式来体会乐曲,使学生融入到音乐当中,感受乐曲的魅力所在。《马刀舞》欣赏过程中让学生了解管弦乐的知识,以对乐曲的听觉记忆为线索,共同探讨总结所听到的乐器,老师对其进行整理,将知识点慢慢具现化,由讨论到总结到梳理层层进行,加深学生对该知识点的记忆。《小步舞曲》以舞蹈活动为主,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师生共通过合作,老师来领舞带动全体学生,舞蹈的同时,用肢体与综合感官来理解音乐。最后全体学生共同讨论欣赏后的对比总结,让学生从老师的引导中渐渐独立能够把自己在欣赏中的所感所想进行总结。

  五、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整合点

  1、以描绘战场的视频资料导入,激烈的战争场景与教学内容主题相契合,更好的

  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兴趣。

  2、以音频与视频两个角度去欣赏音乐,单纯的音频资料熟悉音乐,演唱会的音响将音乐立体的展现给学生,加深记忆和理解。

  3、利用ppt文件,展示管弦乐队的整体画面,使学生有一定印象,利用动态的动画图片构成管弦乐队的缩略图,将管弦乐的分布简化,使学生能系统的记忆其分组,利用texxtbook软件为学生展示乐队中的各组别的演奏乐器,既能展示乐器外形,又能聆听乐器的音色,加深学生的记忆,拓宽学生音乐视野。

  六、课后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内容较多,所以在课堂环节的分配和时间的把握上老师要仔细的拿捏,虽然,两首都是舞蹈音乐,但是《马刀舞》节奏太快,不适合学生进行舞蹈配合,所以尽量用《马刀舞》提升课堂气氛,小步舞的教授要分步,由易到难,由单人,到双人配合,建议将该课分为两个课时。

  音乐说课稿 8

  一、教材分析

  我说课的题目是《一把雨伞圆溜溜》,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的小学五年级音乐课本第十册的第四课。通过准备分析,我对本课有以下了解:

  1、本单元的主题是《四季》,课中的四首作品表现的正是人们在四季生活,学习,工作中的缩影。本单元的第一课时学习的演唱歌曲是《童心是小鸟》,欣赏的歌曲是《四季歌》,这两首歌曲都是描写一年四季中大自然的变化,激起了孩子们的共鸣,引发了他们的独特感受。《一把雨伞圆溜溜》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是一首描写在夏天的雨中,同学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歌曲。曲调欢快活泼,歌词十分风趣。

  2、本课出现了几个难点分别是附点节奏,休止节奏,切分节奏,要求学生唱得清楚,准确。

  3、学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进行创作表演;

  4、用模仿,重复的方法创作旋律。音乐课程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及职能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具有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音乐课程要求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培养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扩与转换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对象是五年级学生,他们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对音乐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唱简单的曲调。但学生的音乐知识参差不齐。对于一些对音乐兴趣不浓,积极性不高的孩子,我在教学过程中以创编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合作探究法,快乐探究法,直观教学法为主要教学手段,并及时地以语言来启发和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对于那些有一定音乐基础,悟性较高的孩子,我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为他们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大胆想象、讨论、参与和评价。对于表现丰富,活泼好动的孩子,尽量让他们主动参与活动创编,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唱好休止,附点,切分节奏。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欢快,诙谐的声音,用头声和弱声演唱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让学生在音乐表演中相互合作,相互配合,感受到愉悦。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歌曲,教育学生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复习《童心是小鸟》,引导学生用喜悦,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创设良好的音乐氛围。(〈童心是小鸟〉这首歌曲是上一课时学会的新歌,在这里演唱起到的是复习的作用,对学生也是一个开嗓的练习,要求学生歌唱的气息均匀,要进入歌唱的状态。)

  (二)情景导入

  1、根据本课的教学目标,我为课堂的每一环节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制作了一套课件,将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喜欢雨天吗?(课件出示下雨的情景)在这场雨中,正发生着动人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听听吧。故事导入:在夏天的某一天,三个小伙伴在回家的.路上,突然遇到了一阵大雨,但是只有一个孩子有伞,他们会怎么办呢?(运用课件把孩子们带入到虚拟的情景中,在具体情景的启发下有效的学习。)

  (三)学唱新歌

  1、聆听范唱

  (1)聆听范唱,揭示课题。设问:同学们,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是怎么做的?他们的情绪怎们样?(引导学生说出:三个小伙伴在大雨中共用一把雨伞,他们在一起嘻嘻哈哈笑个不停口,心里很高兴。)老师总结:是啊,他们的心里一定比吃了蜂蜜还甜,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友情的温暖、团结的力量。

  (2)你们感受到了吗?我们再来听一遍。(再次感受歌曲旋律)

  2、学习歌曲

  (1) 指导学生用“啦”音唱旋律。要求学生声音要轻,要有共鸣。

  (2)教师范唱第1——15小节的旋律,请学生说出旋律的特点,节奏上有什么规律。(这一段旋律的难点就是休止符号的运用,每一句唱完后都有两个休止符号,可以请学生在休止的地方,用拍手,拍肩,和同桌击掌来掌握节奏。“同学们,还有哪个地方难唱?对,还有第一句和第三句,分别有一个八度大跳的旋律,听老师唱一遍。”老师要作好示范,要求学生音要唱准。

  (3)教师范唱后半部分的旋律学生跟唱,请学生提出难唱的地方。(学生会找出以下难点)

  (4)重难点的突破:出示附点节奏,提问:同学们,下雨的时候,雨点打在房顶上的声音是怎样的?对,是嗒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用雨点的声音来唱节奏,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唱一遍。出示休止节奏,雨下小了,打在雨伞上面有嘀嘀嗒嗒的声音,我们一起来模仿小雨打在雨伞上的声音,小伙伴探出脑袋看一看,雨是不是下小了。出示切分节奏,这一条节奏学生可能没有提出来,老师可以提出来,这一条节奏同学们唱得不是很好,我们一起来一遍。提示:女孩子可以仰一下小辫子,男孩子可以摇一下头,表现切分休止节奏。这几条节奏是这首歌曲的难点,分别练习。老师及时发现孩子们学习情况,请学的快的孩子帮助学的较慢的孩子,体现新课标里的合作学习。

  (5)唱全曲,点评学生的优缺点。“同学们学得很认真,这么快就把歌曲的基本旋律唱准了,但是附点、休止、切分节奏还需要加强,我们再来一遍。” 处理歌曲:同学们,我们怎样让歌曲更好听?(引导学生说出要有感情的演唱)歌中的孩子们会有怎样的感情呢?(引导学生说出欢快、有趣的感情)前面1——15小节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引导学生说出笑起来,眉毛扬起来,声音应该在高声位置);后半部分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演唱?(引导学生说出要有强弱对比,声音要有起伏)

  3、表演歌曲

  (1)老师带领学生随乐表演唱。

  (2)“同学们的歌声真美妙,动作也很优美!老师从你们欢快的歌声和绽开的笑脸中感受到了同学之间团结和纯真的友情。大家能不能开动脑筋,和你的小伙伴团结合作,用歌唱,舞蹈,情景表演,绘画等方式把我们歌曲的意境表现得更美好,更生动?

  (3)小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展示表演,学生互评,及时给予表扬。

  “你们的歌声悦耳动听,舞蹈欢快活泼,表演情真意切,画也非常漂亮,无论是哪种表现形式,都把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家真是多才多艺。

  (三)、课堂小结

  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渡过了愉快的一节课。在这一节课中我们学会了歌曲《一把雨伞圆溜溜》,连较难的休止、附点、切分节奏也唱得很准确;不仅如此,欢快,活泼的情绪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强弱起伏的旋律把歌儿唱得更加生动优美;更重要的是大家在团结合作中成功地把歌曲的意境表现了出来,更真切的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和纯真的友情。希望大家在学习、生活中也能像歌里的孩子一样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音乐说课稿 9

  一、说教材

  1、教材的选择:大家都知道,具体形象思维是幼儿思维的典型方式。而且随着年龄的发展,小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更加喜欢直接用耳朵去听,用眼睛去看,用手去触摸。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因为幼儿时期,兴趣是其学习活动中最强烈的心理因素,幼儿一旦有了学习兴趣,就能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且能取得较好的效能,因此,任何活动都应重视兴趣的培养。因此,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正如《纲要》中所说的,“即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或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而此活动〈好听的歌〉既来源于幼儿的生活,而且本教案,从教材的选择到教法的设计,较多的考虑了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使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气氛中自然地潜移默化地掌握了各种物体发出的各种不一样的声音,把语言、科学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即加深了幼儿对诗歌本身的理解,又有效的提高了科学活动的能力。还使他们对优美动听的声音产生了好奇心,平时更加善于用自己的感官去观察这个奇妙的世界。

  2、目标定位:活动的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小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我确立了以下几个目标:

  并在活动中,使活动呈现趣味性、综合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中。充分的课前准备为活动的成功开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说教学程序

  我采用环环相扣组织此活动程序,活动步骤为:

  激发兴趣——动手探索——幼儿交流——观看多媒体——欣赏诗歌(游戏)——音乐游戏(好听的歌)——延伸活动

  (一)、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活动一开始,我就给幼儿创设了一个自由宽松的活动环境,准备了很多能发出声音的物品,“小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你们看看都有什么啊?

  这些东西可好玩了,还能唱出好听的歌呢?而且每个东西唱的都不一样呢,小朋友想不想听?从形式和内容上都吸引了孩子。因为幼儿以无意注意为主,有意注意才开始萌芽,简明的导语直接切入主题,丰富的物品,旨在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培养幼儿的有意注意。

  (二)、动手探索

  根据小小班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在第二环节,我为幼儿安排了动手探索,为每组幼儿提供了很多能发出各种不一样声音的物品,供幼儿动手操作。在这个活动环节中,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在自由宽松的活动气氛中,幼儿敲敲,打打,拍拍,按按,听听,比较各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幼儿获得的经验是很零碎的,单一的,那怎么给幼儿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呢,让他们了解每种物体发出的不同的声音呢?

  (三)、幼儿交流

  于是,在自由探索过后,我就采取让幼儿自由介绍自己玩了什么,发出了什么声音,和别的声音一样吗?这样的方式对幼儿获得的经验进行整理。由于物品在幼儿的手里,幼儿模仿的声音和结合实物进行,还可以请其余的小朋友学一学,说一说,他模仿的像不像,避免了单一性。

  (四)、观看多媒体

  小小班幼儿注意时间短,兴趣稳定性差,新异、强烈以及活动的刺激很容易引起他们的注意。除了这些物品可以发出好听的声音,大自然也有很多奇妙的声音呢,那他们的声音又是怎么样的呢?小朋友想不想听听?采用多媒体教具,把幼儿带入了奇妙的声音世界,让幼儿听一听,猜一猜,学一学。能再次吸引幼儿注意,激发活动的兴趣。视觉听觉的完美结合,促进了幼儿的思维的发展。

  (五)、欣赏诗歌(2遍)

  将幼儿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用诗歌的语言表达出来,诗歌语言简单,节奏明快,幼儿易懂易读,在诗歌欣赏2遍之后,采用师生问答的方法,加深幼儿对声音的记忆,同时也为后面的音乐游戏奠定基础。

  (六)、音乐游戏(好听的歌)

  把〈小动物怎么叫〉改编成(好听的歌),和幼儿表演唱,使幼儿情绪到达最高潮,艺术融入科学,达到比较完美的统一。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音乐说课稿 10

  一、说教材:

  本节课湖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级上册的课程内容,内容以建筑为教学题材,通过欣赏、制作教学活动,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以及基本的美术素养。

  根据初中学生的心理和学习特点,依据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以及我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A、知识目标:欣赏一些经典建筑的形式美;了解纸质手工制作的一些基本方法;了解美术中常用的一些艺术语言等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一定的感知能力、审美能力和评述能力,并通过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来进行学习与交流,培养学生一定的创新意识、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

  C、情感目标:通过师生的交流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感化学生的心灵,增强学生自信心,学会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团结协作。

  D、德育目标:通过学习,培养学生一定的爱国主义情操,懂得尊重先民的艺术成果与劳动成果,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逐步形成热爱本民族文化,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情感和态度。

  依据新课程改革美术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我将教学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A、教学重点:建筑艺术形式美。

  B、教学难点:建筑与音乐的关系。

  二、说学法:

  我校是一个农村完中学校,学生一般的'时间都会花在他所谓的主科身上,但爱玩是小孩的天性,所以本节“造型·表现”课主要采用感受美——了解制作方法——实践制作——分享成功喜悦等环节,发展学生的评述能力,实践创新能力等,让学生在玩中学。让学生在一种宽松的情景下学习,自发地产生探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三、说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达到全面提高的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探究学习、启发式与谈话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为有效地实现教学方法,我主要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之所以采用这几种教学方法的原因,是因为我想通过这几种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动脑能力、学会参与学习的能力,实现“先学后教”的理念。

  四、说教学过程:

  导入:播放经典建筑图片,配合适当的音乐,营造课堂气氛。

  第(一)个环节——欣赏与评述:

  请同学简单评述所收集到的建筑图片,主要是让学生在没有上课之前先去了解一些有关建筑方面的知识。有时一些知识不一定要全部集中在课堂上讲,而且我们课堂上所讲的内容也不一定讲得很全面,让学生多接触一些知识很有必要,此中可以培养学生在各个方面的提高。

  通过老师的开门见山(歌德——凝固的音乐)可以揭开课题神秘的面纱,让学生了解本课学习的主要方向。

  通过两个提问,“你们在建筑上看到了哪些节奏?”、“你们是如何欣赏建筑艺术的?”,层层引导进入课题的重难点,通过这样的师生对话,形成一定的师生互动,以期提高课堂的气氛。

  第(二)个环节——制作方法:

  让学生了解利用纸质盒子或饮料罐通过重新设计制作出建筑物的方法。对这个环节的处理上,主要通过提问与讨论绵形式出现,不直接给出答案,因为这样的纸质手工制作,学生已有一些原有知识,现在提问只不过是让学生回忆或再现其制作的方法而已。

  第(三、四)个环节——艺术语言、教师示范: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学,或通过小组讨论后解答问题,从中老师进行提示与总结。

  ·为了体现作品的艺术性,我们在制作地时候应考虑哪些艺术语言?可以举例说明吗?

  ·谁能从老师制作的这座房子,谈谈它采用了哪些艺术语言?

  ·有谁听到了音乐?

  ·有谁看出我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一系列问题的提出都是在引导学生将前面的知识得以回顾。通过一定的示范,可以使老师所要传达的信息表达得理明了一些。

  第(五)个环节——学生尝试:

  请同学将收集到的盒子,罐子进行一定的制作,让它变成一座建筑物。

  本环节主要是让学生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操作,将所学知识得以消化,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及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第(六)个环节——作品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谈谈创作理念、成功之处或不足。

  第(七)个环节——课堂延伸:

  教师将作业粘贴在板上,加上树、花、草……,让它变成一个小区或学校。

  同学们回家也可以把本组的作业进行一定规划、制作出一个小区或一个学校的效果作品。

  第(八)个环节——课外延伸:

  将各组的作品进行一次评比,并进行展览。

  音乐说课稿 11

  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十送红军》。我从四个方面进行阐述,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课选自人音版七年级教材第十四册第三单元《长江两岸》,本单元主要是学习长江两岸的民歌,这是第一课时唱歌课。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风格《课程标准》从音乐学习的角度入手,将课程内容划分为四个领域,即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

  表现是实践性很强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内容,是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表现包括演奏和演唱两方面,其中对于演唱的要求是:能主动地参与各种演唱活动,养成良好的唱歌习惯。能够自信地、有表情地演唱歌曲。积极参与齐唱、轮唱及合唱,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能够简单分析歌曲的特点与风格,表现歌曲的音乐情绪和意境。能对自己、他人、集体的演唱作简单评价。聆听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知道其主要种类、风格也是我们音乐探求的目的。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初步的音乐审美感知能力,他们特别喜欢唱歌,愿意合作交流,能够大声的演唱歌曲,对音乐的学习表现出极大的.探索热情。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对学生的了解,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认知、能力目标:能够用深情怀念的情绪演唱《十送红军》;情感态度价值观:喜欢我国江南地区的民歌级民间音乐,乐于主动了解江南地区的音乐文化。引导学生聆听和感受音乐,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歌曲演唱情绪的理解、把握。为了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在一节课中采用的方法很多,我主要用以下几种方法:

  1、范唱法:范唱,能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共鸣。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唱出歌曲所要表达的情感,能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使学生在听觉上保持对音乐的热情,对学生的情感投入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从而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作为一个音乐教育老师,在唱歌课教学中应力求通过范唱这一鲜明的艺术形象诱发学生兴趣,引起美感,产生共鸣,使学生感受美、体验美、鉴赏美,在审美的过程中既学到知识,又提高素质。因此,在导入环节中,我先范唱歌曲,激发学生兴趣。在学唱歌曲时,再欣赏歌唱家的演唱,使学生置身其中,聆听并感受音乐,并在此基础上学唱歌曲,表现音乐。同时,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我会走进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学唱,解决问题;

  2、启发、讨论法:对本节课的难点--歌曲情感的理解,采取教师启发,师生讨论法,加深学生对于歌曲情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

  (二)学法指导:体验式音乐学习:是指在从“体验”中实行对“音乐知识”的学习。音乐教学过程是一个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学生参与体验音乐的过程。没有学生主体参与体验,就难有真正的音乐教学。只有当学生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自己亲身主动地去体验、领悟、探寻,与音乐融为一体,才能对音乐知识、技能技巧真正理解和掌握,才能实行对音乐的欣赏与创造。

  最后,我来具体说说教学过程。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引人入胜;

  2、学唱歌曲,演绎音乐;

  3、查找音乐,拓展延伸

  音乐说课稿 12

  一、教材分析:

  《我的祖国》是湘版音乐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内容有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华,各族儿童幸福的家》,欣赏管弦乐曲《英雄的诗篇》以及合唱《我的祖国》。我选择了学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和欣赏《我的祖国》作为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国歌是代表一个国家的歌曲,我国的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聂耳作曲,情绪慷慨、激昂,它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各个年代不断前进。歌曲《我的祖国》是电影《上甘岭》的插曲,歌曲的表现形式是独唱和合唱,在歌曲的欣赏中充分体验独唱的优美、感受合唱的气势雄伟。从而让学生在演唱和欣赏中培养学生对祖国更加深厚的感情。

  二、学生情况:

  六年级学生通小学阶段的音乐学习,不仅在音乐的感知、与欣赏方面有了一定的基础,而且在音的强弱、高低、快慢甚至是情绪感受方面的能力都有所加强,对乐曲能做语言性的描述,逐步掌握了正确的演唱姿势和方法,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演唱活动,对自己和同学的演唱能作出评价。国歌对所有的学生来说很熟悉,但要想唱好国歌并不容易,六年级学生在音乐方面有了一定的感知能力和听辩能力,对祖国有比较深厚的爱国情感,并能通过自己的方式表达爱国情感。

  三、教学目标: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六年级的学生能用自然的声音、准确的节奏和音调有表情地参与演唱活动,需用适当的方法表现音乐的情绪,并对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作出评价,根据听辩、体验音乐的要求和学生实际能力,拟订了以下目标:

  1、能认真听赏歌曲《我的祖国》,能哼唱歌曲旋律,感受歌曲的基本情感。

  2、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来历及歌曲的词作者田汉、曲作者聂耳。

  3、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四、教学重点:

  其中:能学会用明亮的声音有感情地、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是本课时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

  课程标准要求六年级的学生要准确的演唱歌曲。本课时的教学目标中对演唱的要求是准确地演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国歌要唱好必须处理好歌曲的弱起,于是我设定了弱起的学习作为本堂课的教学难点。

  六、教学法设计: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感受与鉴赏、表现、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音乐教学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整体。只有在教学中将其融合,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本课教学通过系列情感体验、表现活动把握四个领域,让学生感受祖国的深重苦难,激发学生爱国的情感,运用看--说--赏--唱等方法在活动中加强对祖国情感的深化。看是运用农村远程资源网站上的课程资源让学生感受音乐情绪,说是要完全激发学生的思维来表达对祖国的情感,赏是在引导的基础上在音乐中感受情绪,唱则是用歌声唱出学生对祖国爱的心声。

  七、教学过程:

  (一)教学具准备

  为教学过程我准备了:远程教育课程资源,音乐《我的祖国》,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以及自制课件。

  (二)环节安排

  整个环节我安排有:看--说--赏--唱四大部分。

  (三)说教学流程

  一、看:

  升国旗。

  运用课程资源中的升国旗的课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再一次真切的感受升国旗时的庄严和自豪。农村教育课程资源网上的资源非常丰富,播放资源网上的课件--升旗仪式。学生在看升国旗的过程中不自觉的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在第一感官上感受祖国。

  图片资料

  教学的情感最能带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而图片资料能充分的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教学中,让学生充分感受新中国的成立不容易,祖国为我们创造的环境不容易,全国人民共同面对灾难不容易。我们要更爱我们伟大的祖国,让我们说出对祖国的爱。

  二、说:

  在在观看了升旗仪式后,学生有了不少对祖国的感慨,让学生适时的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对祖国的情感。

  在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学习感受,引导学生表达出自己的爱国情感。情感再积蓄之后需要表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爱国情感,充分交流内心的情感,才能为唱好歌曲做出铺垫。(课件)

  三、赏:

  听赏歌曲《我的祖国》

  1、听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因为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因为这种特征,更明确了音乐教育中,发展听觉是最重要的事情。在听歌曲《我的祖国》中,先让学生了解相关的背景,让学生知道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抛洒热血、牺牲生命,帮助朝鲜人民击退了侵略者,换来了祖国的安全和朝鲜人民的自由、独立。

  学生聆听歌曲,课程资源网上的老师的做法让我对学生听的要求有所体会,让学生在听的时候有所指向,带着问题听:注意歌曲的演唱形式是什么?它的情绪是怎么样的?

  学生能从歌曲中感受祖国的壮丽与美好;再让他们体会这种美好生活来之不易。能有今天的安定、美好的生活,是靠千千万万的英雄先烈付出献血甚至生命得来的。我运用激情、激趣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歌曲、体会歌曲,并在音乐的变化中体会音乐情绪的转变。

  2、跟唱

  播放歌曲的第一段,学生跟唱。

  听赏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国歌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会在不自觉的过程中跟唱歌曲。老师运用指挥欣赏法带领学欣赏《国歌》,为继续学习演唱国歌做准备。

  四、唱

  音乐课程标准解读中提到:歌唱教学是音乐教学的基本内容之一,也是学生最易于接受和乐于参与的音乐表现形式。国歌对学生来说虽然熟悉,但要想唱好国歌并不容易。

  介绍歌曲的创作背景,并知道词曲作者。在这里,我借助了中央电教馆资源中心的课程资源对两位音乐家进行简单的介绍,并让学生了解国歌被确定的背景。

  1、模唱歌曲

  播放录音,并请学生轻声跟唱全曲。

  初遇难点,提出解决的方法:

  本堂课的难点之一:弱起。

  方法一:在国歌中,第一、二、三句的歌词中有弱起,我要求学生在听赏歌曲的时候要注意观察老师的手势,用老师手势来提醒学生弱起,在老师的手势指挥提醒下跟琴唱好弱起。

  方法二:请学生在弱起(休止符)处用唱"恩",再加上后面的歌词,熟悉之后将唱改为默唱,如此反复,巩固弱起。

  方法三:这个方法是方法二的演变,在弱起处演唱"恩"用点头的方式代替,也能达到攻破难点的效果。

  2、再次演唱全曲,处理好歌曲的情绪。

  歌曲的情绪是由歌曲的音乐符号以及歌曲本身的调性决定的。

  跟老师琴声演唱全曲。

  《国歌》在演唱时应该用坚定有力的声音,并以进行曲速度来演唱。通过刚才的情绪引导让学生感到了祖国的伟大,可以直接要求学生演唱出国歌的情绪,特别是在有重音记号的地方要表现出相应的力度,此处由老师示范重音的演唱:"中华民族到了"以及"前进!前进!前进!进!"学生在老师的示范中体会重音,体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力量,再由学生表现这种力量。

  歌曲的情绪变化还能通过渐强记号和渐弱记号来表现,国歌中有三个连续的"起来"的变化就是由渐强记号来体现情绪的变化的。老师用琴声的变化来展现渐强的力度变化,学生模唱,从而体会到祖国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繁荣。

  3、齐唱国歌,表现歌曲

  "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是歌唱教学中期望达到的重要目标。

  在老师琴声的带领下整体齐唱歌曲,要求学生用坚定有力的声音演唱出国歌的雄壮,唱出中国人的自豪,唱出中国越来越强大的骄傲。同时还要求学生的声音圆润、集中,克服喊唱。

  4、表现歌曲:

  利用远程教育资源网上的课件让学生参与表现升国旗,表现升旗时的庄严,并用骄傲、自豪的声音演唱国歌,以达到表现歌曲的效果。

【音乐说课稿】相关文章:

音乐说课稿12-18

关于音乐的说课稿11-14

关于音乐的说课稿11-14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7

小学音乐说课稿11-16

音乐说课稿集锦03-03

音乐说课稿模板03-31

年级音乐说课稿11-29

音乐说课稿范文07-21

音乐巨人贝多芬说课稿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