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总归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说课稿9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说课稿 篇1
【教材分析】:
《圆的认识》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实验版第十一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主要内容是认识圆的特征和学会画圆。这部分知识是小学最后一个平面图形的教学,是在前五种平面图形的基础上进行安排的,是为进一步学习圆的周长和面积,以及为下学期学习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做好准备,起到桥梁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班有57名学生,大多数学生对图形教学非常感兴趣。,敢于动脑、动手。但是有部分学生,特别是留守生,在家未能得到父母的关爱,形成不爱动脑筋的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实行小组合作式教学。
【目标定位】:
根据教学内容的安排和学生原有知识经验及认知规律,结合“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我初步拟定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 认识圆的特征,了解圆的各部分名称。
2、 学会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与直径。理解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3、 使学生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操作步骤。
目标定位后,我结合学情分析确定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认识圆的特征。
2、掌握同圆或等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
教学难点:
掌握圆的正确画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圆纸片,直尺、圆规。
【教法运用】:
依据教材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宗旨。本节课以小组合作为主要形式,通过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积极主动去建构新知,尽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操作、观察、交流、质疑、概括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学会与人交流,学会与人分享,学会反思,实现不同的人都有不同的发展。
【教学过程】:
基于上述设想,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知识的“再创造”,我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以下的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为了增强课堂的凝聚力,复习引入的时候我就动用了课件,出示了一组图形,让学生直观感受,从中找出与众不同的图形,找出“圆”。再让学生说出区别于其他图形的理由:圆不是由线段围成的图形(是由曲线围成的),而其他图形是由线段围成的。接下来我又用圆形钟面、硬币等实物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圆”,激发学生说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是圆形,从而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二、动手操作,学习圆的特征
在这一部分的教学中我主要分为三个环节:
(1) 认识圆心。请学生们拿出课前已备好的圆形纸片,引导他们按不同的方向对折手中纸片,看看能发现什么。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学习,再在全班交流汇报。老师在大家的众多发现中,突出肯定“许多折痕都相交于圆中心的一点”,并不失时机的告诉学生这个点叫做“圆心”,用字母“O”表示,让学生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点上“点”,用“O”表示出来。之后在“圆周上、圆外、圆中心、圆中任意地方”点一“点”,让学生辨误,强化对“圆心”的认识,了解“圆上”的概念,为学习半径和直径做好准备。
(2) 认识半径。请学生在自己的圆周上任意定几个点,再用有刻度的直尺量一量圆心到圆上这任意一点的距离,请同学报出测量结果,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很容易的就能发现“同一个圆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老师再用课件演示,连接圆心和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这个圆的半径,半径一般用字母“r”表示,从而揭示半径的概念。让学生在自己的圆形纸片上用字母“r”表示出半径来。引导学生探究:在同一个圆里可以画多少条半径。从而掌握“在同一圆里可以画无数条半径,所有的半径长度都相等”这一基本知识。
(3) 认识直径。引导学生观察手中圆形纸片,动手描一描这些折痕,通过实践活动,感知直径的特点,并让学生练习画直径。让成功者告诉其他学生“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用字母d表示,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并感染其他学生。随之老师用课件揭示直径的概念,让学生也在圆上表示出来,并通过比一比在单位时间内画直径,看谁画的多?量一量你又能发现什么?通过画、量、想等心智活动,让学生自主发现直径有无数条且长度都相等。最后请学生观看课件,并让学生探索出在同一个圆里,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2倍,这样通过半扶半放的教学,实现知识的“再创造”。
在学完半径、直径、圆心的概念后我安排了两个小练习,目的是强化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提高运用半径与直径的关系进行计算的能力。
三、学习圆的画法
(1)、了解画圆的工具和使用方法
画圆的工具很多,这里着重介绍圆规。圆规有两个脚,它的一脚有针尖,另一脚装有铅笔或粉笔,针尖一脚固定在一点上,右手握圆规,左手按住纸,不要用力过大,另一脚旋转画圆,教师边讲边示范。
(2)、掌握用圆规画圆的步骤
第一步:把圆规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第二步: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选好的一点(即圆心)上。
第三步:把装有铅笔尖的一只脚旋转一周,圆就画好了。
(3)、练习画圆
1、学生自己随意画圆。
2、学生动手按指定的半径与直径自己画圆。
四、拓展延伸,强化理解。
学习了半径、直径、圆心,通过辨析比较,深化对概念的理解。结合半径、直径的特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设计两个层次的练习:
(1) 判断题与填空练习,强化对概念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题。
设计这组练习的目的是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思维,并把所学知识延伸到课外,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学生的运用意识和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信心。
【评价反思】:
本节课我教学的基本思路是:教师既是这堂课的设计者、引导着、也是这堂课的参与者,而让学生成为这堂课的主人,让他们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在这堂课中,我没有刻意去追求教学过程的完美,而是顺着学生的思维走,灵活把握,适时点燃学生求新知的欲望,让学生在反思中成长,在享受成功中成熟。在这堂课中,我遵循数学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的原则,给学生很大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走进生活,办他们树立解决问题的信心,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让学生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出课堂,这才是我们课堂教学所要追求的目标。
我的说课完毕,请各位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后的景象。用“越
____
越______”“渐渐地”说句子。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教学重点:感受雷雨前、雷雨中的情景。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雷雨中的描写。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这儿有一则谜语.:
有位老兄脾气大,爱发怒的就数它.
发起怒来大声吼,伴着成串泪珠下.
(注意打一自然现象)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二、初读课文,识字。
1、自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努力做到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习生字“压、乱、垂、虹”。
(1)开火车读词。(带拼音,去拼音)
(2)联系文中的句子巩固识字。如: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一条彩虹挂在天空。
三、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1、请同学分自然段轮读读全文。
2、课文读地很流利,现在我们也来看一看,课文除了有八段文字,还有两幅图画。这两幅图分别描绘的是什么景象。(生:雷雨中和雷雨后)
3、那缺一幅描绘什么时候的图画啊?(生:雷雨前)
教师随即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4、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那几个自然段分别是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学生默读课文,试着把描写“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三个部分划分出来。)
四、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自由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边读边想像,雷雨前的景象是什么样的?
2.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3、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
(1)“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抓住“黑沉沉”、“压”体会。(乌云黑沉沉,还有什么也黑沉沉?“谁能做个压的动作。”)
师问: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雷雨前天气非常闷热,一丝风也没有,接着天气发生了什么变化?
知道朗读句子:“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可以比较体会。)
大风刮来,还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说后有感情地读。
(4)这么大的风,就连蜘蛛-------“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抓住“垂”研读体会。)
是啊,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5)大风过后,接着就是闪电和雷声。
引读句子:“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词语、句式训练)
体会“越______越______”用的生动形象。(体现出一个有弱到强的过程)
学生用“_____越______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4、课文1~3自然段描写的是雷雨前的景象,实际上每段话都告诉了我们一个下雨前的自然现象,你能用一个词语形容一下吗?
第一段:乌云密布
第二段:狂风大作
第三段:电闪雷鸣
5、其实下雨之前天除了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电闪雷鸣,还有一些其它的现象也是表示要下雨了呢?
提示:①燕子拍拍翅膀低飞。②蚂蚁搬家。
还有关于雨前征兆的谚语呢:①乌鸦唱晚,风雨不远。
②鱼儿出水跳,大雨要来到。
6、让我们想象着雷雨前的景象,有感情的朗读这三段吧!
五、学习1—3自然段雷雨中景象
过渡:一阵电闪雷鸣之后,雨紧跟着就下起来了。
1、自由读4~6自然段,感觉一下它的来势汹汹。
(1)指导读“哗,哗,哗,”,如果去掉标点怎么读。
(2)重点指导读雨的变化。
雨有什么变化?(下雨—雨大—雨小)你从哪些句子中发现的?
反馈,随机指导朗读。
(2).齐读雷雨中部分,注意根据老师的提示,读出雨的变化。
雨下起来了——雨越下越大——雨渐渐小了
3、练习:(1)把“渐渐地”放在下列句子中合适的位置。
小树长高了。
天色暗下来。
我懂得了妈妈的用心良苦。
提问:“谁能看着画面试着用‘渐渐地’说一句话?
六、写字指导。
1.出示“我会写”中的“垂”,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生观察交流,说书写时应注意的笔画。)
重点指导:“垂”。(“垂”字上边的撇要写得短而平,下面的横逐渐加长,最后一横又要缩短。)
七、总结
同学们,一场常见的大雨,作者却能把这场雨的前、雨中的景象描绘的如此淋漓尽致,可见,肯定是经过了非常仔细的观察,才能把文章写的这么美,我想:我们也要像作者一样做个生活的有心人,做个细心的观察者,你一定会有精彩的发现!
八、作业
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学习这种积累的方法,把自己喜欢的或者精彩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重点词语下面做一个小标记。
板书设计:
前(1-3)乌云大风闪电雷声
18雷雨中(4-6)下起来——越下越大——渐渐地小了
后7、8
说课稿 篇3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小松树和大松树》是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寓言故事,讲的是山上的一棵小松树觉得自己长得很高,瞧不起山下的大松树。风伯伯批评了小松树缺乏自知之明,盲目骄傲自大的行为。全文共有4个自然段。课文配有两幅插图,形象地描绘出课文中小松树、大松树、风伯伯的样子,使学生易于理解故事内容。本课共用三课时来完成教学,下面我说的是第二课时的内容。
2、根据新课标对一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
(1)巩固生字读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风伯伯的话,知道小松树为什么惭愧地低下了头。
过程与方法:
以读为主,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
3、教学重难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风伯伯对小松树说的话。
二、说教法学法
1、读中感悟法
《语文新课程标准》又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我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自读、品读、表演读、感情朗读,通过多种方式的读理解课文内容。
3、自主探究法
采用自主探究学习的方法,能促进学生精神的唤醒和潜能的开发,让每个学生都能尝到成功的喜悦。根据本课的特点,让学生自主读书、表演、评论,懂得做人要谦虚,不可盲目自满,看不起别人,从而感悟课文的内涵。
三、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边读边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了谁的事?(小松树 大松树 风伯伯)
〔让学生认读生字词,能巩固生字的音和形,同时能使学生更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为学习课文作好铺垫。〕
(二)指导朗读,感悟体验。
1、精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问:读完了这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谁能用“(谁)长在(什么地方)?”的句式说说。
(2)谁来帮小松树和大松树找找家?
师简笔画“大山”,指名将图片“小松树”和“大松树”贴在相应的地方。
(3)齐读第一自然。
[利用贴图和简笔画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下文打下基础,同时采用变换句式练习说话的方法,让学生感悟、体验,了解同一种意思,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2、精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看来,小松树和大松树是邻居,那它们一定经常在一起说话聊天。这一天,小松树和大松树说了些什么呢?
(1)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边读边想:你从小松树的话中知道了什么?(小松树认为自己长得高,看得远,很骄傲。)
(2)你是从哪些词语中读出小松树很骄傲的呢?指导读有关词语。(要读出小松树骄傲的样子,“多高哇”、“很远很远”应加重语气读。)
(3)让学生说说除了看出小松树很骄傲外,还看出他怎么样?(没礼貌,瞧不起人。)指名读读有关词语,(“喂”、“你呢”等词)让学生学小松树说话的语气。
(4)指导朗读。让学生一边读一边把小松树说这些话时的神态表演出来。(自由练读、指名读、齐读,读出小松树骄傲、神气的样子。)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通过对重点词的感悟以及演一演小松树骄傲的样子,可以充分发挥学生阅读的积极性、自主性、创造性,让他们在动情的语文实践中积淀语感,增强体验。〕
(5)看图讨论:如果你是大松树会怎么样?大松树听了小松树的话以后,生气了吗?它在想些什么?(看图说说)
[采用假设的方法,让学生装扮大松树,把自己的生活经验引调出来,将自己的做法和大松树的态度进行比较,体会大松树对小松树的爱护和宽宏大度。]
3、精读第三自然段。
过渡:大松树心胸宽广,不和小松树计较。可小松树的话被风伯伯听到了,它是怎么说的?
(1)自由读、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问:风伯伯的话你们听懂了吗?(指名说说)
(2)让学生将黑板上的贴图——小松树从“山上”拿下来,与大松树比一比,从而体会小松树之所以高是借助了大山的力量。
[让学生把两棵松树放在同一水平线上比一比,能够形象直观地了解两棵松树的高矮,使学生更易于理解风伯伯的话。这一环节的设计,既突破了本课的难点,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指导朗读。(让学生装扮风伯伯,对小松树说几句话。)
4、精读第四自然段。
(1)小松树听了风伯伯的话后,——(生齐读第四自然段)
(2)小松树为什么“低下了头”?(理解“惭愧”的意思)
(3)你能学学小松树的样子吗?
(4)引导学生想象:小松树低下头会想什么?会对大松树说什么?(同桌讨论、交流)
〔文章没有直接写出小松树认错的话语,这给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思考和想像的空间。在这里,我让他们代表小松树,再给大松树说句话,引导他们在相互交流中,利用原有的知识,补足文章省略的信息,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获得思想的启迪。〕
(三)总结全文。
1、分角色朗读全文。(学生自由选择角色,戴上头饰,进行分角色朗读。)
[学生是认知和发展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在组内自由挑选喜爱的角色,戴上喜爱的头饰,给予学生充裕的时间分角色朗读课文。我们会发现孩子们个个都是天生的艺术家。]
2、说说学了课文以后懂得了什么道理。
[这一环节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受到思想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同时可以让学生初步了解,像这样通过一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的文章,我们称为寓言故事。]
(四)巩固练习。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检测学生掌握字词的情况和理解课文的程度,看看是否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五)板书设计。
[采用师生画图贴图的方式板书,图文并茂,色彩鲜明,有助于学生理解和记忆课文内容。]
8.小松树和大松树
贴风伯伯图 贴小松树图 惭愧
画大山图
贴大松树图 高得多
说课稿 篇4
一、教材分析
1、教学内容
本课是篇具有诗意美的散文,连串的短语使文章的节奏相当紧凑,像波涛一样,一浪接一浪,对生命与力量的赞美,由此特征,倾泻而出欲止不能。基于这个特点本次课的教学主要内容是品味铿锵语句,传达的勃发的生命激情,咏叹出的高原生命的热烈颂歌,民族魂魄的诗性礼赞,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
2、教材的地位、作用
《安塞腰鼓》是苏教版国标本十一册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还有《姥姥的剪纸》《牛郎织女》两篇课文,纵观这一单元的体系编排,我们不难发现,教材的精心旨在通过体味作者对民间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进一步认识生命的力量和人生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素养,为今后学生阅读、欣赏、审美鉴赏打下基础。本课同时通过体会排比、叠句等修辞手法的精妙,理解其对文章表达的作用,并通过写作训练让学生学会运用这些方法。本课在学生的审美体验、能力培养上,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3、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学习排比、叠句手法,理解其作用;品味理解文中有关语句表达的深刻思想感情。
b、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欣赏能力,学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c、情感目标:品味排比句式的节奏、气势与激情,感受安塞腰鼓所宣泄的生命力量,激发学生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体会本民族的深厚文化底蕴。
4、教学重点、难点
本文既用写实的笔触描绘了气势磅礴的腰鼓表演,塑造了可触可感的艺术形象,又用更多的笔墨写意。如何引导学生借助文字描绘再现形象领略意境是教学的难点;引导学生品读描绘形象、揭示内涵的排比句,从不同角度、层面感受安塞腰鼓的所宣泄的生命力量,并发表对课文的见解即教学的重点。
二、教学思想
安塞腰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具有20xx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豪迈粗犷的动作变化,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分体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按照新课标的解说,语文教育的特点是人文性、实践性和民族性。人文性主要凸现人类对存在意义的思考,对真善美永恒的 追求和对自由、自觉、超越的意向与价值取向。实践性是实现课程理念转变的突出特点,实践的内容和对象,不只限于教材,还应包含丰富的语文学习资源在内的自主亲历探索与创新,注重听说读写思能力的综合训练等。民族性则包含了汉字书写、语法结构、思想文化、表述形式等特点。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应该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因此,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作为本课的基本任务,发挥语文课堂具有的形象性、情意性、动态性等特点,把握学生的思维和情感流动的过程,有机渗透生命情感的教育,使学生个性得到生动活泼的展示。在教学中采用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设计原则:主动性原则、情境性原则、协作性原则、体验性原则,而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中从多维度、多层次为学生设置情境,重视学生的从文字中体会美好的的意境,培养欣赏能力,并且从美好的意境中感悟人生。
三、教学方法
基于本课的特点,以声感人是主线。教学设计思路为:先从声像体验安塞腰鼓的魅力,再朗读进一步从文字上品味作者创造的意境,然后思考讨论从中领悟的对生命力和人生的认识并拓展训练。因此,本文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为:创设情境、诵读指导、品味语句、讨论合作等,配以多媒体课件辅助。其中于以诵读、赏析、讨论为重。课型为赏析合作式。
真正的诗歌是需要反复咏唱的,这是《诗经》以来的传统。反复和排比是制造节律、渲染气氛、抒发感情的必要手段在里,每一句“好一个安塞腰鼓”的出现都有新的感觉、新的内涵、新的情景。对学习《安塞腰鼓》而言,不断地诵读必定能带来精神的愉悦。
“安塞腰鼓”所表达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但“诗无尽解”,不同的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因而要指导学生通过品读课文,感受其中所渲泄的激情和生命力,每个人从中有所发现有所认识。通过讨论合作,表述自己对人生的思考。
四、媒介的运用
1、 利用媒体引导学生更好、更快地进入文本情境。
2、 利用录像填补学生生活体验的空白,更好地感悟文章主题。
3、 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资源的拓展与扩充,变理性讲解为形象感知。
4、 利用媒体引导学生进行认识的重构,真正促进学生思想力的变革。
五、教学流程
一、 情境导入
1、 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这黄土高原上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
2、 (播放腰鼓的声音)听!安塞腰鼓响起来了,此时,沉寂在你心中的画面也一定活起来了、舞起来了、动起来了,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二、 感受“搏击”
1、 这奇伟磅礴的安塞腰鼓啊,是“搏击”出来的。板书:(搏击)你能找到直接描写后生们搏击的句子吗?、
2、 交流并出示: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3、 一连用了三个搏击,你能读好吗?这三个搏击有什么不同?再读好句子。
4、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搏击啊,让我们沉下心来,去字里行间寻找后生们搏击的身影,倾听他们搏击的声音,把握他们的搏击的脉搏。细细读文5—16小节,划出相关句子。
交流并相机学习:
学习5—8小节。(重点学习一组排比句)
(1) 读读这组排比句,你有什么感受?(有气势、有节奏、都是比喻句)
(2) 能把他们读好吗?练读。
(3) 指名读第一句:“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
(4) 指导:想象一样骤雨是什么样的雨?(很大,很急,噼里啪啦的声音)这里把鼓点比作了骤雨,一边想象一边把这句话读好。
(5) 读这段文字时,要联系前后,对照着读;联系生活,想象着读,你才能读好。照着这个方法,自己练读其他几句。
(6) 指名读,齐读。
(7) 这是作者笔下的炽热、火烈的舞蹈,想亲眼看一看吗?(播放录像)
(8) 你能照着这段文字的形式与韵味也写一写。仿写________一样,是____________。
(9) 你能把你写的句子读好吗?指名几位同学,顺接文中的排比句,完成新的一组排比。
(10) 引读: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
(11) 变换句式读,这腰鼓,燥热了——,飞溅了——,亢奋了——
(12) 怪不得作者由衷的赞叹——好一个安塞腰鼓。
学习9—11小节。
(1) 指名读。
(2) 这里两段话中用了六个“隆隆”,为什么要反复?
(3) 把你体会到的送到句子中,读好。
(4) 男、女生读。
学习15小节。
(1) 指名读,你有什么感受?
(2) 变成诗的形式读。
(3) 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这个词上——“战栗”
(4) 什么是战栗?能给它找个近义词吗?
(5) 令人战栗的到底是什么?(生命的力量、强盛)
(6) 齐读12小节,感受生命的强盛和活跃。
六、 升华“搏击”
1、 这黄土高原的后生们,搏击的仅仅是腰鼓吗?读读文章的17小节。
2、 你觉得他们还在搏击着什么?结合课前搜集的黄土高原的资料说一说。
3、 学生交流。
4、 (播放黄土高原影像)师旁白:这就是黄土高原,这就是“一道道山来一道道水,风刮起黄沙飞满天”的黄土高原;这就是“荒河裸露无寸土,可怜江山贫到骨”的黄土高原;这就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人类无法生存土地的黄土高原。
5、 你能说说他们还在搏击什么呢?(贫穷、命运、土地、生活,人生)
6、 在他们无所畏惧的搏击中,人是有希望的,命是有希望的,脚下的土地也是有希望的……
7、 一齐读好17小节。
8、 师读:18—20
9、 播放安塞腰鼓的声音。
10、这安塞腰鼓,将把中华民族的子孙,把我们带到何方?
说课稿 篇5
一、说教材分析。
“物体的质量”是苏科物理八下第六章《物质的物理属性》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包括“三个知识点、一个探究活动”。三个知识点分别是“质量的概念、质量的单 位、天平的使用(质量的测量)”、一个活动是“探究物体的形状、物质状态的变化对物体质量大小的影响”。“质量”是物理学中重要的物理概念,(20xx版)物理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知道质量的含义”,只限于了解的层面,要求较低,只要学生能认识“物体所含的物质有多有少,质量是表示物体所含物质多少的物理量”即可。
基于以上的认识,把本节课的重点定位为“质量的单位、质量的测量(天平的使用)”,难点定位为“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的理解”上,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几点:
1、通过教师介绍、学生阅读、举例、比较以及学生的亲身体验,形成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能进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
2、借助实物和说明书了解天平的构造,能辨别天平使用中的错误并通过实践操作学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测物体的质量;
3、通过练习初步感受物体质量单位的大小,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会估测日常生活中常见物体的质量;
4、通过探究活动,在了解物体的形状、物质的状态以及地理位置与物体质量大小无关的基础上,理解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二、说设计思路。
从 学生身边的生活物品入手,创设问题情境、引入质量的概念,设计练习进行估测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借助实物和课本中的信息快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 过自主学习,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互助协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边实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渗透科学方 法,培养综合能力、创新精神。
三、说教法、学法分析。
学 生对于质量及其单位在小学和生活中就已经有所接触,因此在进行本节课的教学时从学生身边中熟悉的事例入手,通过问题的创设,引导学生进行举例、分析比较, 通过比较分析形成质量的概念;对于“天平的使用”的教学主要采用“自主学习(阅读说明书)、小组交流讨论、上台展示、同伴评价、教师追问、演示、师生共同 归纳梳理”等环节展开,进行重点突破;而对于探究活动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引领,提出一些注意事项,要求学生先设计实验方案,在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放手让学 生独立操作、完成,注意引导学生感悟“对于给定的物体,其质量不随物体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对于不同的物体,其质量一般又不相同,因此质量是物体自身的 属性”,从而有效地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1、一根铁钉和一枚大头针相比,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2、我们使用的课桌和板凳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3、我们的物理课本和使用的作业本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物理课本和我们的课桌在构成上有何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通 过学生熟悉的物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讨论、比较让学生形成比较完整的认识:所有的物体都是有物质组成的。组成不同物体的物质可能不 同、物体的形状和用途可能不同、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多少也可能不同;通过比较培养学生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思维能力,进而引入质量的概念。(板书课题:物体的质量)
质量: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二)创设问题情境、进行质量单位的教学:
1、问题:你能说出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吗?你能将这些单位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序吗?(学生回答:吨、斤、量、钱、公斤、克、千克。引导学生对已有的经验进行总结是学习物理的一种方法,在交流讨论中要注意有反映大小的数值和反映物理意义的单位)
2、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介绍国际制中质量的单位以及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板书:主单位:千克,符号“kg”)
1、常用单位:克(g)、毫克(mg)、吨(t)。
2、换算关系:1t=103kg; 1kg=103g; 1k=103mg。
说明:斤、量、公斤在我国民间使用,不是国际制中的单位。
反馈练习:
1、一枚药片的质量为5×10—4kg= t;一头鲸鱼的质量为1。5×105kg= t;
2、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 )
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
3、请估测下列物体的质量:一只苹果、一只鸡蛋、你身体的质量、橡皮的质量、课桌的质量
设计意图:通过及时反馈让学生在活动中练习、在练习中巩固,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质量的理解,同时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物品进行估测、密切了生活与物理的联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且培养了学生的估测能力,并且为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提供铺垫。
(三)以钢笔质量的估测为契机进行过渡、引入托盘天平的教学。
问题:请估测一下你手中钢笔的质量,先写在演草纸上。然后让学生汇报自己的估测结果,学生的估测结果会有很大的出入,抓住时机进行追问:“谁的估测结果最接近真实值呢?我们如何判断?”学生自然就会想到借助工具进行测量,进而引入托盘天平的使用的教学。(板书:质量的测量——托盘天平)
设计流程:学生阅读说明书、对照实物了解天平的构造——同桌交流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动手实践操作——学生演示(走上讲台)边演示边语言表达——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纠正——共同总结、归纳使用方法、深化认识。
设计意图:采用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在活动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暴露问题,通过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及时评价,加深学生的认识、进而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
(四)探究质量是物体的物理属性。
问题1:请同学们猜一猜当冰块完全熔化成水之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生1:变化。
生2:不变。
学生一定会存在两种观点,继续追问:如何验证我们的猜测?生:实验!
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方案、汇报实验的具体步骤以及根据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然后动手操作、收集证据进行论证。
设计意图:实验操作之前给足学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时间,让学生经历真正的思维过程。这样设计让学生经历“猜测、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论据、进行论证“的过程,虽然简单,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兴趣、增强积极的情感体验,体会科学的探究过程。
问题2:猜一猜你手中的橡皮泥(民团)形状改变之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在这个探究活动中增加“先估计一下橡皮泥质量”环节)
设计意图:充分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潜在因素,增加探究的趣味性,对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的形成也是一个刺激,让学生处于要学、爱学、好学之中,使能力的培养寓于知识的运用之中。通过活动的设计,不断地使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与提高,以增强学好物理学科的信心。
在两个探究活动之后教师补充讲解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位置也没有关系,最后归纳结论。
板书: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小结:通过生生互动、回顾的方式完成
五、说教学反思。
在 进行教学设计时,试图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渗透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在教学中发现,要想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发挥出最大的教学效益,让 自主学习走向深入,离不开教师的帮助、指导和纠错,既要使学生独立思考,又要帮助学会去发现知识获得的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水平的提高。教师教师既不能过多 地干预,又要适时地介入,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作用,又必须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挥者和合作者,比如“在天平的使用教学中学生上台演示环节,在具体的测量物品质量的过程中,学生为了使天平再次平衡调节平衡螺母”,这是绝对不允许的。
而学生就没有发现这个错误,此时就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对此错误进行相关的点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加强学生信息收集、论证、结论和知识的梳理的指导,加强学生对学习结果进行综合与评价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实现知识的建构。比如“如何用最简练的语言归纳天平的使用方法、提升学生的认识也需要教师的指导、进一步总结出‘归零’、‘左物右码’、 ‘增减砝码、调节游码’等”。从而增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上进心,鼓励学生不断进取,进而进行更积极的学习。
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翻滚是一项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之一,它是学习较复杂技巧动作的基础。同时也是生活中一种遇到危险时的自我保护的方法,碰到危险时能及时、灵敏地进行翻滚则能有效的保护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本次课授课年级为四年级,根据小学体育课程标准,四年级学生属于水平二的范畴,则本次课学生的学习内容应是在原来已掌握的翻滚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学生的翻滚能力的内容。
根据课标的要求,本次课学习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翻滚的作用和意义——保护自己;2、技能目标:初步学习前滚翻的动作方法,学习保护与帮组的方法;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团结互助的精神。
根据以上的学习目标本人确定了本次课的学习内容为: 前滚翻重点:团身紧,滚动圆。
难点:用头的后部着垫,团身紧向前滚动。
口诀:一蹲二低三团身
两手撑垫成蹲撑
两脚蹬地快低头
团身滚动像圆球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组织纪律性较强,但情绪变化较大,运动能力有一定发展,运动系统发育不成熟,肌肉力量和协调性较差,学生对动作的模仿能力较强,且好奇、好学。想象创造力丰富,学习兴趣易激发。由于兴趣是人对某种事物积极探究的认识倾向,是对事物的注意而引起的感情状态,是出于对某些事物的好奇而产生的。所以说要想保持学生的这种好奇心,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的设计出能吸引学生、使之产生好奇的教学情景。本次课我通过创设情境、教师示范、纠错与帮助、指导学生示范等内容来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法
1、创设情境 :由一开始"小刺猬遇敌",到一系列"小刺猬摇篮"、"小刺猬看天"等诱导练习来进入"小刺猬学本领".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及好奇心,学习前滚翻这一技术动作。
2、教师讲解示范:教师标准、完整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小学生具有超常的模仿能力,天生的好表现致使他们敢于模仿,乐于模仿。
3、学生展示:小学生天生爱表现自己,()能得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是他最大的荣誉,所以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动作,是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之一。
四、说学法
采用模仿法、分组讨论学习法、自我展示、自我评价法等,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营造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的学习氛围,让学生通过多练习,多思考,不断提高动作质量,体验成功的乐趣,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五、教学程序
1、 准备部分。
按人体的运动规律,人体的运动状态是一个逐渐增强的过程。课的开始的热身运动是必不可少的。是为了让学生的身体状态适应下面课的运动强度,预防运动损伤。
2、学习技能部分。
(1)诱导练习:在教学中,老师通过情境导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辩析能力,同时也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尝试练习:在学生思考或找到解决的方法之后,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师生、同学之间互动学习,给学生自由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大胆体会和创新翻滚的动作。
(3)教师讲解示范:教师标准、完整的示范动作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让学生建立一个正确的动作概念。
(4)小组练习:两人一组,互相帮助练习,并纠正对方动作,提高动作完成质量。
(5)学生展示:由于学生表现欲强,在尝试练习过后,给学生提供一个自我表现舞台,充分展示创新的成果,同时也给其他学生提供一个互相学习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游戏
游戏:十字接力,发展学生奔跑能力。
4、恢复身心部分。学生经过上面的练习,身体的运动状态和心肺功能都处在较高的水平,为了使学生的这种状态降下来,恢复到常态。本人安排了放松舞蹈很好的使学生在柔美的音乐声中身心得到恢复。
最后简要小结本次课的教学过程,感谢同学们与老师完成了一节丰富多彩的体育课,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应用到今天所学到的技能。
六、说场地器材
场地器材:体操垫20床;
场地:一个篮球场。
说课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徐万,是勐阿镇中学的体育老师。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耐久跑》。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预设与反思这六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耐久跑是初中田径教学的主要教材,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直至工作后都要学到和用到的,它在其它许多体育运动项目中都会被广泛的运用。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同时对学生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活动意识有良好的影响。因此,无论在知识上还是情感教育方面,这节课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我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通过对教材的分析,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学生知道合理分配体力的方法,途中跑时做到轻松自然,节省体力和加深呼吸克服“极点”现象;
②过程与方法:学生能积极参与到耐久跑的体育活动,学会熟练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发展耐力素质。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耐久跑,发展有氧耐力,促进身心发展;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毅力和坚持到底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3、教学重、难点。
根据教材特点、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实际,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分别为: 重点:
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难点:克服“极点”现象是耐久跑的难点。
二、说学情
耐久跑的主要功能是培养坚强的毅力和创新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适应能力。本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他们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泼好动,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而我的学生又是农村的孩子,学生喜爱上体育课,但大多数学生害怕耐久跑,耐力差,怕苦、怕累、缺乏毅力,因此在进行耐久跑练习时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
八年级学生已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采用以下教法:
1、游戏导入法:运用录音机和兔子舞游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示范讲解法:
3、合作探究法
4、点拨、引导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活动中提升耐久跑的感悟能力。
四、说学法:
1、尝试学习。
2、小组合作。
3、自主学习法。
4、实际训练法。
(依据:鉴于教材特点和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学生的学习过程当作发现的过程来组织教学)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约2分钟)
1 集合
2 整队
3 清点人数
4 检查服装
5 宣布本节课内容
6 安排见习生
(二)、准备活动(约4分钟)
活动通过队列队形变换和反口令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
(意图:刚开始上课,学习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反口令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
(三)、热身运动(约7分钟)
1、沿着圆圈跳兔子舞,播放音乐《兔子舞》,通过优美的旋律,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感受到体育课的乐趣。
2、行进间跑的专门性练习
(意图: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行进间跑的专门性练习,让学生尽情地体验,达到热身的目的)
(四)、示范讲解技术要领(约7分钟)
1、首先身体和心理都要放松,上体正直,重心平稳,步幅与快速跑相比较小,速度匀速,摆臂放松,呼吸放松自然。
2、讲解耐久跑中弯道跑技术要点
3、弯道原地摆臂练习
4、耐久跑的呼吸方法:练习耐久跑时,为了保证身体对氧气的需求: ①、呼吸必须有相当的频率和深度,用鼻和半张开口的同时呼吸;
②、一般采用跑两步一呼吸,或跑三步一呼吸的方法。
(意图:农村学生的基础较差,有的学生天天在跑,可是他们跑步的姿势和方法都不正确,因此,我设计了此环节,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耐久跑的技术要领)
(对象:全体学生)
(五)、耐久跑练习(约14分钟)
1、匀中速弯道→直道途中跑
(意图:让学生在实际练习中体会跑的动作要领)
2、集合纠错讲评
(意图:有的学生从理论上已经懂得了技术要领,但在实际跑的过程中,还是会有明显的错误,通过讲评,让那部分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改正)
3、讨论:同学们再跑步时经常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意图: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到学习过程的愉悦。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六)、“极点”和第二次呼吸(约6分钟)
在练习耐久跑时,可能遇见这样的现象:当跑出一段距离时,会感到腿发软、呼吸困难、肌肉酸痛、动作迟缓、情绪低落的情况,如果是一个健康的人,这是一个正常的现象,这种状态叫“极点”。这时只要稳定情绪,加深呼吸,调整跑速。“极点”就会消失,继续跑下去,身体会感到轻松许多,呼吸正常,进入一种稳定状态。这就是“第二次呼吸”;在锻炼中不断克服“极点”,才能逐步提高人体机能。 (耐久跑中的普遍现象,学生会以为是自己不适合这项运动,通过讲解,学生的激情高涨,为下面的练习和今后的锻炼提供了精神支柱)
小组合作:两组弯道变速跑、追逐跑,两组圆圈接力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七)、放松(约3分钟)
深呼吸、慢走、做广播操整理运动
(意图:一定要做好放松运动,这样一是防止受伤,二是为以后进行活动打下好的基础)
(八)、小结。(约2分钟)
1、学生自己谈学了本节课的感悟。
(老师的感悟不能代替学生的感悟)
2、老师寄语:亲爱的同学们:练习耐久跑能使心脏收缩力加强,提高心脏供血能力,促进心脏、肺、血液循环系统的发展,提高有氧代谢能力,还有助于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因此,健身长跑是走向终身体育的较好方法。
3、下课常规。(收回器材、师生再见)
六、说预设与反思
预计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在耐久跑的过程中充分体会跑的正确姿态、呼吸节奏与跑的协调配合;学练中能调整情绪,竞赛中能克服心理障碍,善于合作,提高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学会合作与竞争;达成人人参与,小组合作、竞争的良好氛围;
预计课的练习密度为40-45%,心率平均值120—160次/分之间,运动量为中等强度。
我也知道,我的学生基础不够好,因此我的设计基本涉及到所有的学生,不过我也相信,其中有一部分学生理解不够深入,因此,我让学生课后写一篇自己关于耐久跑的感想和这节课的得失,课后自己跑步时多体会,不懂的再问。只要努力,就不用担心不会。
我的课说完了,谢谢大家!
说课稿 篇8
我说课的题目是《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上海教育出版社初中思想品德六年级第四课《热爱科学 学会学习》第一框节。下面我就从设计理念、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和对教学效果的预测等方面向各位专家、老师说说我是如何进行《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的教学设计的。
一、说设计理念
体验是最真实、最感性的一种内心感觉,它能内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引发学生的道德行为,使知、情、意、行在品德形成过程中成为和谐的整体,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利于体验的良好环境,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愉快地学习,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这是我设计《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一教学内容所要遵循的理念。为让学生切实体验、感受到科技的神奇,落实设计理念,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学生竞赛等环节来引发、增强和拓宽学生的体验。
二、说教材
1.说课题在课程中的地位
本单元的第一框节《科技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主要强调科技的发展的重要作用,讲述三个内容:(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2)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3)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通过对当今世界科技成果的介绍,使学生感受到现代生活处处有科技,科技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创造着人们的生活,对现代科技发展有更充分的了解,从而为 “建设和保卫祖国努力学好科学知识”做好铺垫。
2.说教学目标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体验、感受科技的神奇,让学生在感受和体验的过程中形成能力和掌握知识。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大作用,懂得建设和保卫祖国需要科学知识,并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采摘智慧果活动,感悟“生活中处处有科学”,通过课前调查、交流讨论等活动,尝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同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为祖国奋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3.说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依据: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对现代科技发展情况的介绍,主要让学生体验、感受科技的神奇,而科技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是学生能够而且是最为直接的感受。
4.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依据:在教学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体会、感受科技神奇的同时,也要发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为祖国奋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
三、说学情
学生对现代科技有着浓厚的兴趣,具有较强烈的表现欲。学生通过参加我校经常开展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以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和收集、分析信息的能力,这为本节课采用活动教学的形式提供了较有利的条件。
四、说教法
(1)本课的教学方法是体验法和探究法。为实现预设的教学目标,我将以引导学生体验探究为主,采用活动的形式实施教学。
(2)教学手段:借助电脑等多媒体辅助教学。
五、说学法
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对资料的搜集、整理、交流和展示,学会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让他们在感受科技的魅力的同时,享受亲历知识产生过程的快乐。
情感体验法:让学生带着对社会生活的体验进入课堂,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生活体验去感受科技的魅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认识。
六、说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出示旧塑料瓶
问:在你的眼中,这些旧塑料瓶是垃圾还是宝物?为什么?
教师引导:科学把这些“垃圾”变成了“宝物”,在现代生活中科学也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究欲望。
(媒体出示课题) 第四课 热爱科学 学会学习
第一框 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环节一: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学生活动: 采摘智慧果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赛,看哪个小组采摘得“智慧果”最多)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竞赛,感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现象,他们的背后都蕴含一定的科学道理,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出示标题):1、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环节二:科学技术对社会经济生活的重要作用
出示瓦特的照片
说一说:你能说说瓦特的故事吗?
引导归纳:
发现蒸汽有强大的力量 改良蒸汽机 蒸汽机的广泛运用
(科学发现) (技术进步) (推动生产和社会进步)
出示材料,问:产量提高100倍和效率提高600倍的原因是什么?
设计意图: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帮助学生交流、分享、体验和提升生活经验,让大家分享探究和获取知识的快乐,实现教学过程在具体情境中的动态生成
(出示课题):2、科学推动着生产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学生活动:
调查与交流:生活中的科学……
(出示课题):3、科学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讨论,学生感受到科技影响着自己的生活、改变并创造着自己的生活的'同时,自己的表达、合作、探究的能力得到了展示,这对培养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自信心有着重要意义,而且又能较好地落实教学重点。
出示图片:先进的军事科技
播放视频:神舟七号
讨论、交流
(出示课题):4、建设和保卫祖国需要科学知识
环节三: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阅读天地:
思考:1、科学家们学习科学知识的目的是什么?
2、你最钦佩科学家们的哪些精神?
3、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应如何向科学家们学习?
(出示课题):5、为建设和保卫祖国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不但感受到科技的神奇,也要激发热爱科学的兴趣和情感,鼓励学生树立为祖国奋发学习科学知识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从而实现难点的突破。
环节四:课堂小结
收获园:
学了本课,我的收获是……
课外实践:
我是小小发明家……
设计意图:相信自己也有能力进行科技发明和创新,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热情
七、说对教学效果的预测
1.通过教学,我预计会达到以下教学效果:
(1)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了科技的魅力,对科技对经济社会和人们生活的影响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热爱科学、崇尚科学、勇于创新的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2)学生体验到了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并获取知识的快乐,这对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思想品德》课的兴趣和效率有着重要意义。
2.可能出现的问题:
(1)学生对一些科技常识掌握的不够,导致课堂讨论活动的深度不够。
(2)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很高,所查找和展示的资料比较丰富,导致教师对每个活动时间分配不好。
说课稿 篇9
课文是以志愿军对送别的朝鲜人民谈话的口气写的,追述了许多难忘的往事,赞颂了中朝两国人民比山高比海还深的情谊。从内容上看,课文共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前三个自然段)各段结构基本相同:开头讲述送别的情景,而后回忆几个人或几件事,最后抒发感情,用反问作结。这部分是教学重点。每个自然段分别具体介绍了一位人物的感人事迹。这三个自然段用有代表性的典型人物的感人事件,充分说明了志愿军为什么称朝鲜人民为“亲人”,在送别时与朝鲜人民难舍难分的眷恋之情。;第二部分(后三个自然段)描写了列车开动时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告别的动人场面,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人民依依不舍的深情。课文在表达上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借助典型事例来体现两国人民的真挚深厚的情意;二是采用多种句式将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课文的语言感情真挚强烈,抒情性强,通俗易懂。本课编写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受到中朝人民伟大友谊的熏陶感染;二是让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这也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三、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进入五年级以后,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语文阅读能力。首先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能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在阅读一篇时,能初步把握的主要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以上这些能力的具备,为学习本课打好了基础。但是,本课所描写的内容是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之前的特殊环境下的事件,由于学生对历史知识了解上的局限,对于体会文中所表达的中朝人民之间的深厚情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用常态的教学手段很难实现这一教学目标,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教学时注意对背景的介绍,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使用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帮助他们体会所要表达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
(一)具体目标:
1 知识与能力: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理解“封锁、雪中送炭、深情厚谊、唯一、噩耗、同归于尽”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课文重点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以读为主,读中悟情。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二)教学重点:
体会中朝人民的深厚友谊,这份伟大的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无比真挚与坚定。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中朝人民为什么能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情谊。
五、媒体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手段在越来越广泛的领域中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帮助,显示出了它在教学中的独特优势和作用。
《再见了,亲人》一课一直是小学语文高年级中的经典课文,被无数的优秀教师以自己不同的诠释演绎过无数次。对于这样一篇已经被成功演绎过了的老经典,还有必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重新设计吗?我个人认为,很有必要。
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电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片模糊而空白的。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述的事件无疑是感人的,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的孩子们来说,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如果要使学生们从情感深处体会和接受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就必须使学生对那段历史的背景和经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此外,要使学生能更好的体会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也需要给他们创设一个离别的氛围和环境。
以前我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了解背景一般采用课下学生自由搜集资料,课上互相交流,教师进行补充这样的方式进行。这样做的弊端是,学生了解的途径比较单一,课上交流时受年龄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限制,往往效率较低,费时耗力。同时,作为信息时代的孩子,他们接触的是一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单凭教师的语言引导和简单的图片展示等等手段,已很难激发他们的热情。此时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就显得不可或缺。信息技术手段可以将背景资料以录像、图片、文字等不同的方式重组后呈现给学生们,同时还可以一并纳入课堂教学中需要使用的练习等内容,在既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增大课堂的容量,本课媒体的使用在达到重难点的突破和教学目标的实现这两点实效的基础上,还原给学生们一段真实的历史,这些都是传统的教学手段难以达到的。
六、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本文的题目“再见了,亲人”,是整篇的题眼。全文都围绕告别的主题展开描写。所以,对课题的理解非常重要。在上课伊始,请学生先谈一谈对“亲人”这个词语的理解,初步理解普通意义上“亲人”的含义,为深入领悟本课中“亲人”的意义做好铺垫。再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初步体会亲人分别时的感受,最后,带着这种初步的体验朗读课文题目。借助学生的情感经验,初步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题,体会突出重点字词对表达感情的作用,为后面情感升华后真情的诵读打基础
(二)了解主要内容,介绍写作背景。
学习一篇课文,要想深入理解的内容,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写作背景的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们简单概括的主要内容后,结合理解“志愿军”这一特殊名称,插入了对的背景的介绍。
对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那段悲壮的历史,我们这一代人更多的也只是在电影中才有所了解,而对于十一二岁的孩子来说,更是一片空白。作者用深情的笔调描述的事件无疑是感人的,但是对于没有经历过那段血与火的历史的孩子们来说,毕竟是遥远而又陌生的。在上课伊始,他们甚至分不清解放军和志愿军的区别。如果要使学生们从情感深处体会和接受这份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真情,就必须使学生对那段历史的背景和经过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因此在这里我们运用一段录像资料(播放第一段录像),给学生们展示了这场战争发生的时代背景及整个过程,同时也点明了“志愿军”这支特殊的军队产生的历史背景及特殊意义,为学生能深入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作铺垫。
(三)鼓励学生质疑: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明白“学贵有疑”的道理,并且在学习中真地落到实处,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因此在这一环节中向学生渗透阅读方法的第二层境界——读出问题。请学生把预习时遇到的拿不准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体现以生为本的理念。同时,教师对学生的提问做出恰当的处理和评价。在教学中,有个学生提出了一个能统领全篇的问题: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没有血缘关系,为什么还称为亲人?我立即抓住了这个突破口,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寻找答案。这里我设计了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小组内充分发言,谈出自己的感悟。
(四)交流感受,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深入体会的思想感情。
这一环节是突破教学重点的关键环节。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手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我先请大家观看一小段当时的教学录像(播放录像:与大娘话别的一段朗读录像)在这一个小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画面的出示,补充了描写的空白:战士与大娘相拥而泣,那份依依不舍通过画面表现得淋漓尽致,立即感染了学生,学生们发自内心的恳求饱含深情。他们此时的感动溢于言表,接下来画面的感染和音乐的烘托,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依依不舍的离别情境,使得最后那个女孩的朗诵充满激情,感动了每一个人。这种激情的涌动和真情的迸发是以往传统教学手段难以实现的,而信息技术手段利用自己多媒体化的优势将画面和音乐有机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情感,才使课堂上学生的朗诵激情荡漾,极好的突破了教学重点。
(五)情感升华,激情诵读。
在这一环节中,我们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再现了离别时的真实场景,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我也请大家一起回到半个世纪前,一同感受一下中朝两国人们那依依不舍的深情。(播放第三段录像)这段录像资料再一次填补了描写的空白——场面的描写。我们来看看孩子们在这样动人场面的感染下的表现。(播放录像:齐读最后三个自然段)我们都知道,朗读课文时,齐读容易限制学生个性的展示,因为要顾及其他同学,所以语气语速的把握都受到限制,很难读出感情。可是我们看到,在刚才的齐读中,学生的感情表达非但没有受到限制,还更加的淋漓尽致,这说明此时的学生在情感上已经产生了共鸣,他们的诵读是情感交融后的合鸣,既真挚又感人。教学的重点又一次得到了突破。
(六)补充资料,突破难点。
信息技术手段在这节课上,除了很好的帮助我们突破了教学重点之外,在解决教学难点上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朝人民为什么能建立起这样深厚的情谊?课文中更多地讲述了朝鲜人民对志愿军战士的深情厚意,其实,在朝鲜人民为志愿军战士无私奉献的时候,志愿军战士也为朝鲜人民奉献着自己的青春、热血和生命。这一点作者并没有过多的着笔,那么学生在理解这深情厚意产生的原因时就难免会困惑及片面。要想解决这一难点,单凭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通过课文里的语言文字来体会,很难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因此我提前为学生准备了一份战后的统计资料,为了使这份统计的资料生动并有说服力,我再一次选用了视频的方式。让我们也来一起看看这份触目惊心的数字吧。(播放第二段录像)我相信这一串英雄的数字,这一串英雄的名字,也一定触动了大家,那么我们的孩子们的表现是什么样的呢?请大家看看当时课上的情景(播放课堂录像录像)我想不用我再说明什么,孩子们的朗读证明了一切,信息技术手段不但使教师突破了难点问题,而且使学生再一次突破了教学重点,使我们的课堂达到了高潮。
七、教学反思
在进行本次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时间研究之前,我校已经在不断地进行着这方面的尝试,我们在这一课题的引领下,确立了我们学校的子课题:“信息技术与语文阅读教学整合的模式研究”。在课题研究中,我们也进行了几次整合课的实践。我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并不是所有的课文阅读课都适合与信息技术进行整合。要进行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的研究,在确定实验内容时,要选择适合整合的,才能使我们的实践研究有成效。那么,什么样的才适合进行整合呢?通过与同事们的研究讨论,我自己在心里有了一个自认为合理的标准——写景以及说明性的更加适合整合。可是在进行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又认识到,如果只把信息技术手段在这样一个狭窄的范围内应用,那么信息技术手段的众多优势在语文学科中岂不是无用武之地?我认为,拥有众多优势的信息技术手段应该在语文学科中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在本次教学研究中,我选择了一篇以抒情为主的来进行尝试。
教学实践表明,我的设想是正确的。
在本节课上,我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和它的多媒体化的特点增大了课堂的容量,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的思想感情提供了足够的背景资料。这些背景资料的展示,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朝鲜人民之所以为志愿军战士不惜牺牲生命的原因这一教学难点,为他们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提供了有利的情感线索。此外,离别时刻的画面,深沉压抑的音乐背景等媒体的运用,很好地为学生们创设了离别的模拟情境,对于烘托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氛围起到了良好的作用。达到普通教学手段所不能实现的教学效果。
这次教学尝试,改变了我保守的教学观念,那就是信息技术在语文学科中有着广阔的空间。我们的小学语文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还处在初始的阶段,每一次成功的尝试,都给我们注入了极大的研究活力,在这条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会不断的实践,不断的完善,力求找到一条完美的途径。
教学是一门有缺陷的艺术,没有哪一节课能称得上是完美的教学。同样,我的这节课还存在着值得探讨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中,还有待于我们继续研究,力求使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整合更有实效。
【【推荐】说课稿模板集锦九篇】相关文章:
《离骚》说课稿推荐12-05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离骚》说课稿模板12-05
《木兰诗》说课稿推荐12-05
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集锦9篇06-09
《过秦论》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12-27
游子吟说课稿推荐12-11
《短歌行》说课稿推荐12-05
【推荐】水教案模板集锦五篇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