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1-07-31 08:01:1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

说课稿 篇1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作用

  七年级第五课《自我新期待》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部分,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形成比较清晰的自我整体形象。《发现自己的潜能》是第五课第二框,是在第一框教学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教育学生运用发展的眼光展望潜在的自己。在本框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多方面的潜能,使学生对潜在的自我树立更多的信心,和学生一起探讨发掘潜能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学以致用。通过教学也为第三框引导学生根据自身实际确立努力目标而奠定了基础,因此,本框在第五课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知道开发潜能的一些方法与要求。

  能力目标:学会在小组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分析自我潜能的能力,提高自我反思、自我激励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使大家都感受到人的潜能的巨大,从而培养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意志坚强的品质。

  3、教学重点、难点

  依据新课改理念,结合我校学生实际情况,我认为本框的两目内容都既是教学重点又是教学难点。其中包括了解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能够对自身的潜能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学会发掘潜能的方法,学以致用,制定并实践开发潜能的计划。

  因为七年级学生在新的学校、新的班集体中,随着学习竞争日益激烈,学习压力的增大,很多学生早早的失去了自信心,部分学生甚至产生自卑、厌学情绪。同时,初中生的自我意识开始增强,会不断对自己提出一些与之相关的基本问题,尤其是对自我能力等方面。因此,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有哪些潜能以及如何科学、有效的开发自己的潜能,树立自我信心,过积极上进的生活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且通过教学也可以让自卑、厌学情绪的学生认识潜能、发掘潜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但同时,学生对潜能不甚了解,潜能这一话题往往会令学生感到遥远、神秘,更不懂如何发掘,教学有一定难度。

  4、课时安排

  二、说教法

  1、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故事导入法,活动探究教学法,情感体验教学法辅之以多媒体来进行教学。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尊重学生,认真倾听,使学生的内心世界能向老师和所有同学敞开,多给学生时间用于交流、体会、回忆自身情况,让学生从活动中提高对潜能的认识,在审视自己中不断建构对自己信心、能力的认识。

  2、教具准备

  ①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②四人小组准备一把小剪刀、2-3张长5厘米、宽4厘米的纸片、一段1厘米长的透明胶。

  ③事先排练小品《同学会》

说课稿 篇2

  教材特点: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本课介绍了人类探索生命起源的历程,重点介绍了近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成果和达尔文的进化论。上承第一课“近代物理学革命”,下启第3、4课“近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和影响”,在专题七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学情分析

  存在的优势:

  1、学习资源:有关生物进化方面的探究资料丰富易得(网络视频、电视节目、生物书籍、科幻小说等)。

  2、学生兴趣:本课题内容与人本身密切相关,学生兴趣浓厚。

  3、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思想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和表现欲。

  4、学识基础:学生历经《初中科学》课的学习,已基本了解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内容。学生历经人民版历史必修Ⅰ、Ⅱ、III的学习,已初步感知了19世纪英国乃至世界的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走向,为探究进化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奠定了良好的知识背景。

  存在的不足:学生在理解能力、学习态度等方面存在个体差异。

  解决的对策:

  充分利用学生的优势资源,发挥他们的学习主体性,将相对简单的内容交给学生自主完成,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一些理解性较强的问题作比较详细的讲解,注意用浅显的道理帮助他们理解。

  教学目标

  教学指导意见:

  基本要求: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感受达尔文等科学家尊重事实、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发展要求: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说明:“千年话题——谁创造了万物”和“近代生命科学的成果”二目为学生课外阅读内容。

  知识与技能

  了解达尔文、赫胥黎及其进化论观点。了解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学生自己阅读书籍、报刊、广泛收集关于达尔文、赫胥黎的资料,感受科学家研究科学的基本方法。

  (2)通过全班同学交流汇报活动,认识到达尔文和赫胥黎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课堂中参与学习和讨论的过程,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对于科学探索的热情。

  (2)通过对达尔文和赫胥黎理论的形成与内容分析与讨论,感悟达尔文和赫胥黎可贵的科学品质。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教学难点:探讨进化论确立的历史条件和主要影响。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确立依据:《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教材内容、高一学生的年龄特征、思维规律、历史知识储备等综合因素确定的。

  教法学法

  1、教法:采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创设情景,形成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学习的场景。

  2、学法: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相结合。

  依据:教材内容较为抽象、简略;适应高中学生思维能力、自学能力较强,不愿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知识的特点;以情境问题导学可以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预设:

  本设计围绕进化论的提出的社会背景、主要观点及影响展开。基本思路是:按照“查找资料——课堂交流——分析概括——提升认识——启迪引领”的程序组织教学。

  课前需将学生分三个小组查找关于达尔文和赫胥黎的以下资料:生平、主要贡献、趣事和名言,并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彼此借鉴。

  说明:1.课前查找资料可充分调动学生对生物学家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向科学家学习的热情、对科学的好奇,并产生探求的愿望。2.由对进化论及生物学家本人的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自己确立对科学、人生、社会的责任和义务。

  互动式导课

  设计:1.学生聊聊中西方关于人类起源的种种传说。

  2. 这些说法是否可信?为什么这种思想能存在上千年之久?

  3.右边组图,反应了人类是如何产生的?

  说明:1.互动式入课,为整节课互动教学奠定基调;2.传说新奇,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3.图片教学,形象直观,直接进入主题。

  分组讨论:进化论提出的社会背景

  设计:提供图片及相关文字史料,由学生梳理达尔文及赫胥黎所生活的时代特征,进而分析进化论产生的社会根源。

  意图:1.整合教材,复习已学内容;2.掌握分析历史阶段特征的基本方法(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3.提升认识,把握科学理论与时代的关系。

  进化论的主要观点

  设计:依据课前搜集的资料,并结合初中科学相关内容,由学生在讨论整合的基础上派代表阐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不足部分由其他学生完善。并提供情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进化论的理解。

  说明:1.进化论主要观点是本节重点内容,学生广泛参与,凸显主体地位,加深对进化论观点的理解。2.以直观的图片及示意图,减轻文字材料给学生带来的枯燥感。

  分组讨论:哪些个人因素促使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论?

  说明:1、妙解“人”,激活课堂。2、运用组合材料,激活历史信息,体会科学家的科学精神,并初步感悟“如何处理勇气与科学、个人梦想与个人命运之间的关系”,落实知识目标和情感目标。

  合作探讨1:达尔文的命运

  为什么同样是质疑神学观点的科学家,达尔文却没有象以往的科学家那样遭到残酷的迫害?

  教学反思

  课后思考1:万物归向何方?

  思考:目前生命万物生存的地球环境正在遭受破坏, 很多生物正在快速灭绝,面对这一切,是留在地球还是向外星移民?为此作为拥有高等智慧的生命——人类该做些什么?

  1、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等.

  2、大力发展航天技术、空间技术,探索未知的外星世界等.

  课后思考2:我们该有怎样的世界观?

  达尔文最后也信神——万年他曾说:“我承认原始的生命是造物的神造的,如果没有一个终极的原因,宇宙就不能存在。”

  达尔文是进化论的奠基人,但却避不开近亲成婚的悲剧。他娶了青梅竹马的表姐为妻,诞下10个孩子却非死即病。到老才恍然大悟,明白近亲会被大自然淘汰。

  贯彻新课程核心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

  体现建构性、生成性、多元性、科学性。

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一起游戏快乐多》。本课从人与人之间互动和共生共存的角度,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会合作,感受与伙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一、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我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将本课目标为以下三个:

  1、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喜欢和同学一起学习和游戏的情感。

  2、行为与习惯:养成活动中守规则、团结合作、注意安全等良好行为习惯。

  3、知识与技能:能选择自己喜欢的游戏,游戏时有勇气尝试挑战,知道游戏时要团结合作,遵守规则,注意安全。

  4、过程与方法:用实践体验、观察比较、探究讨论等方法经历活动过程,初步感受集体活动中规则的作用。

  二、教学重、点

  二年级的学生仍具有较强的自我中心意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合作意识。难点是:让孩子们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

  三、教学方法

  针对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在教法上,我主要采用创设情景、小组合作等活动方式。

  四、教学准备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孩子们将准备一两件自己喜爱的物品。我将准备西瓜、橘子。以及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倡导教师应是学生的支持者、指导者、参与者。因此,我将本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下五个环节:

  (一)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二)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三)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四)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五)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下面我依次为大家进行介绍。

  (一)歌曲导入,缩近距离

  课前,引导学生唱《拍手歌》,上课伊始,随机引出话题:“同学们,听到大家愉快的歌声,老师的心情也变的轻松愉快起来。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有一份快乐和别人分享,你将有两份快乐。(教师板书)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快乐。”这样一开始,就和学生拉近了距离,与学生融合在一起。

  (二)合作交流,感知分享

  这时我会适时引入活动一“我们的分享日”这是这节课的教学难点,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突破。首先在小组内介绍自己喜欢的东西。接着我会引导学生畅谈感受。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好东西和别人分享才快乐。最后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对比感知分享的快乐。我会先将准备好的西瓜让一个学生吃,接着让孩子们在小组内分吃橘子。让学生分别畅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对比,让学生理解分享是一种快乐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共同体验,分享快乐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为此,我准备这样引入活动二:“同学们让我们在小组内共同合作一起来画一画、拼一拼,把各自的想法互相交流,形成新的作品。”

  在小组展示后,我将相机提问“孩子们,通过这个活动,你有什么收获?你的心情如何?”最后出示萧伯那的语言进行总结(教师板书)。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进一步从个体之间的分享扩展到集体生活中。

  (四)回归生活,体验快乐

  回归生活是品德课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学生感悟到分享是一种快乐的基础上,我将随机出示课本33页的图画,“俗话说的好,一个好汉三个帮,一个篱笆三个桩。这不,这些孩子碰到了困难,我们该怎么办?假如你帮助了他,他会怎么想?”这样,让学生懂得当别人需要的时候,把自己的东西分给他人一些,或者借人用一用,也是一种分享。最后我还将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和别人分享快乐的事情。这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加深了学生对分享的理解。

  (四)故事延伸,共享快乐

  新课程一个特点就是给学生留有自由发展和创造的空间。在这一环节,我会先给学生讲《盲人点灯》这个故事的开头,而后让学生去猜测故事结尾。在此,我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体验,引导学生明确分享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享不仅为了别人,也是为了自己。

  六、板书设计

  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特点。我设计出了这样图文并茂的板书。它暗示着愿分享之花开在每个学生心中。

  七、教学理念

  最后说一下我的设计理念。我以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心理、生理特点,以及在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活动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与主动性。力求把教学活动与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在参与合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使学生形成新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说课稿 篇4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长颈鹿请客》是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一册第七单元中的课文。是一篇听说训练课文。这篇听说训练是看图编故事。是让学生通过想象,连贯性地讲述。其中小猫,兔子,山羊,公鸡吃的事物前要加上适当的形容词,在讲述长颈鹿和小动物时要用上礼貌用语。

  2、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编排的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如下目标:

  (1)能看懂图意并展开想象,知道小白兔、山羊、公鸡、小猫各爱吃什么。

  (2)能看图有顺序地、连贯地说几句话,并注意用礼貌用语。

  3、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有顺序地连贯地说几句话。

  (2)了解四种小动物各爱吃什么。

  教学难点:(1)知道长颈鹿请客时,请客人们吃什么。

  (2)几句话说得连贯,有次序,会使用礼貌用语。

  4、课时安排:本课计划1课时完成。

  5、教具准备:幻灯片,小黑板,动物贴画,动物头饰。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

  这是一篇生动活泼、故事性强的课文。采用“故事导入——出示图片——指导说话——分角色表演”的训练模式。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情景教学法,利用幻灯,动物贴画,动物头饰等教具,让学生看看说说,演演说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2、学法。

  在学法上,引导学生以“看、说、想、演”为主要方法,让学生眼、口、手、脑并用,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和说话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吴老师在上课之前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有一只可爱的长颈鹿。它可爱劳动啦!它通过劳动,获得了好多好多的果实。它想:我要把我的好朋友都请来,让它们跟我一起分享劳动的喜悦。今天长颈鹿把它的好朋友请到一(2)班教室来了,大家愿意和长颈鹿一起招待它的客吗?

  运用故事导入,亲切、自然,把小朋友引到故事中了,激发了小朋友学习的兴趣,紧紧抓住了小朋友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地、主动地参与学习。

  (二)看图说话

  1、请小朋友看书上的图,说一说长颈鹿请来了哪些客人。(指名说,并一一贴到小动物)

  2、客人来了,长颈鹿请客人吃些什么呢?

  (三)老师讲故事

  让我们听听长颈鹿是怎么说的:

  “开饭啦,开饭啦!”长颈鹿喊道,我给小白兔的盘子里放上红红的,我给小山羊的盘子里放上绿绿的,给小公鸡的盘子里放上银胖胖的,给小花猫的盘子里放的是新鲜的。

  这样设计,运用贴画,主要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他们的兴趣。老师代说长颈鹿的话,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说话训练

  (四)说话训练。

  1、听长颈鹿说完后,你知道长颈鹿给小白兔的是一盘什么颜色的东西?给小山羊的呢?给小公鸡的呢?给小花猫的呢?

  2、长颈鹿给好朋友的都是它们喜欢的东西,你能帮长颈鹿招待它们的客人吗?想一想:每个小动物面前应该放上什么?

  (1)指名移动投影片;

  (2)指名将小动物爱吃的东西贴在每个小动物面前。

  3、贴后,请小朋友说一说,长颈鹿请()吃()。

  (1)分句指名说。

  (2)连起来按顺序说一说,长颈鹿是怎样招待这四位客人的。

  4、具休训练

  (1)长颈鹿请小白兔吃()的萝卜,请小山羊吃()的青草?请小 公鸡吃怎样的虫子?请小花猫吃()的鱼?

  (2)连起来说四句话。

  5、想一想,长颈鹿客人吃东西时,会不会一声不响,把食物放在客人面前?它会对客人说些什么呢?客人们看到长颈鹿这样热情地招待自己,又会说什么呢?

  这一环节的设计,采用从易到难的形式,意图有三:一是从易到难,小朋友说起来不会太困难;二是让学生能在每个动物吃的东西前面加上适当的形容词,能把句子说得生动一些;三是让学生会说文明礼貌用语,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

  (五)讲故事

  1、按照提示讲故事。

  2、自由练说,小组说,到班上交流。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注重对差生的扶持,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

  (六)分角色表演。

  1、你能把《长颈鹿请客》的故事演出来吗?

  2、先自由练,后到班上分角色表演。

  这一环节的设计,是让学生将说与演结合,将学到的知识融入到生活中去,同时也是用动物头饰等儿童喜欢的辅助教具,更好地培养他们的说话能力。

  (七)小结

  小朋友,这个故事好听吗?从这个故事中你学到了什么?

  这样设计,为的是让学生能说出自己想说的内容,培养他们敢说,爱说,想说,有话可说。

  四、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可以体现一堂课的重点,突破课文中的难点。这一课中我设计了如下板书:

  小白兔贴画 山羊贴画 公鸡贴画 小猫贴画

  萝卜 青草 虫子 鱼

  我之所以设计这样的板书,是因为我考虑到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将小白兔、山羊、公鸡、小猫、萝卜、青草、虫子、鱼都设计成为贴画,这样一来学生通过画的颜色、形状等就可以直接进行说话训练,看上去一目了然,在具体的说话训练中,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

说课稿 篇5

  桥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 《桥》

  本节课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桥》第十册第四组第十六课

  一、教学内容

  《桥》是一篇小小说,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高风亮节、果决的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含。

  根据本文的内容和表达的特点,我设计了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咆哮、狂奔、狞笑、拥戴、清瘦、沙哑、放肆、豹子、呻吟、搀扶、祭奠、乱哄哄、势不可挡、跌跌撞撞”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归纳主要内容。

  4.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教学理念:

  让学生有独特的学习感受,就应该让学生潜心涵泳、诵读体味。特别是第一课时,要让学生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以诵读体味为主要教学形式,注重诵读中涵泳、意会、体悟。并在读中了解课文大意、抓住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能与文本、作者充分的'进行对话,为下一节课学习做好准备。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在上课时要求学生分三个层次的读课文:一读课文,正音,读通课文。二读课文,了解大意。三读课文,品析主要人物。一读课文,正音,读通课文,对一些难理解、难写的字词,重点指导读写,扫除学习课文中的障碍,发挥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作用,使学生能很快进入文本。二读课文,让学生能更流利的读文,更好与文本对话,归纳出的大意,对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再在这个整体认识的基础上,提炼出主要人物——老汉。第三次读文,有感情的读课文重点部分,就是有让学生抓住主要人物老汉的言行,感悟老汉的伟大。(这部分主要在第二课时完成。)让学生在了解之前扫除阅读障碍,使学生能更好的感悟文本。在学习课文时潜心涵泳、诵读体味,读中感悟、启思中说写、促使学生在言和意的体会中进行感悟、内化、转换。在教授课文时,我采用由整体到部分的方法,让学生在了解的大意后,体会老汉的不简单;再细读文中,感悟老汉的伟大。使老汉的形象一步一步浮现出来,越来越清晰。从而使老党支部书记的高大形象印在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情感生发,激起了对老汉的敬佩之情。达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和谐统一。

  三、教学过程

  (一) 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都见过桥。谁来说说你见过的桥?(板书:桥)刚才同学们介绍的这些桥都是架在水上或空中便于通行的建筑物。我们的汉字常是一词多义,这个“桥”除了指我们常见的这些便于通行的建筑物外,还有什么意思呢?(形状如桥梁的)

  对,我们曾学过的《跨越海峡两岸的生命桥》中的“桥”就是指比喻能起沟通作用的人或事物

  今天我们来学习《桥》这篇课文,看看那这里的“桥”又是指什么呢?

  (二) 初读课文,正音,读通课文。

  1.学好一篇课文必须会读。读课文就像上台阶一样,第一级台阶就是把课文读通、读顺,第二级就要能流利地读课文,第三级台阶就要求我们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我们学习课文就要这样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地走。首先我们来爬第一级台阶,在读课文之前大家要先标出自然段的序号。在读的过程中如果有不认识或者拿不准的字,请查字典弄清楚。请大家放开声音,大声读课文吧!

  2.学生读课文。

  3.同学们读得非常投入,说明我们都很会读书。老师想请一位平时在全班读书方面锻炼较少的同学来读一读课文的1—6自然段。大家说谁来?(生读)大家来评评他读得怎么样?(相机正音、学习词语)(再请3位同学读书)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我们把读书过程中的拦路虎,都清除了,这次请大家流利地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了什么?

  2..刚才同学们读了课文,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什么?(指名说主要内容)

  深夜,当洪水袭来时,老村支书记冒着生命危险,不存私念地指挥一百多号人有秩序地过桥,最后自己和儿子却被洪水卷走了。

  (四)三读课文,品析主要人物。

  1.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一位伟大的老汉,课文哪些地方是写老汉的?(7-22)其他地方写了什么?

  2.我们来默读课文,在读的时候边读边想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很深,用笔画出来,想一想为什么让你感受很深。(生读课文)

  3.来!说说再一次读了一遍课文之后,课文的什么地方给你留下了特别?(生读印象深刻的句段,师相机指导朗读)

  4.通过刚才的读,你们觉得老汉是个什么样的人?

  5.学习课文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感受的内涵;不深入到字里行间,我们就无法理解老汉的言行。让咱们再一次带着自己对的感受,深入到课文的字里行间,和村民一起去感受这场灾难,和老汉一起去挽救村民。请大家发放声读7——22自然段。

  (五)小结

  我们以知道老汉是个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人,我们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老汉的这些高尚的品质呢?下节课接着学习!

  四、教后反思:

  在本轮的教学后,我反思全教学过程,认为我基本完成第一课时的任务,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对老汉的形象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主要是我做好了以下三点:

  1、在课堂中突出基础知识的训练。其实在本轮教学中,我花了大量的时间给学生正音、结合语句理解字、词的意思,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磨刀不误砍柴工”。让学生扫除学习障碍,很快进入文本、抓住的主要内容。

  2、读的层次清楚,学生任务明确。在教学中,三个层次的读,让学生每次读的任务明确,效果好,大多数学生在三次读后都能基本回答课后的问题,对人物的形象有了一定的了解。

  3、给足读的时间。课堂时间很宝贵,我还是让学生多次的读长,时间的读,让他们潜心涵泳、诵读体味,所以自然而然的进入文本,与文中人物产生共鸣。

  在教学中,我认为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读的落实固然重要。如果上课的时候,先给学生讲讲抗洪抢险的故事,播放几组真实的镜头,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自然而然地释放自己情感,然后再开始学习课文。这样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如音乐、图片、多媒体和同类的等等,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氛围,这样学生就能更快的进入文本,了解人物的特点,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多思考。

说课稿 篇6

  拿到这篇文章,我首先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写的是住在机关四合院的“劳动者们”种太阳花的事全文共四个部分,分别交代了种太阳花的原因,太阳花从种子落地到一齐开放的过程,单独一朵太阳花的生命极其短促,来年还种太阳花,通过作者记叙种太阳花的经验和感受,表露了人对花的爱恋,花对人的启迪。

  在第一课时中,我主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带领学生把课文的四个部分的内容了解清楚;二是根据课后生字表和课文重难点勾画重点字词,并布置学生查阅资料,初步理解字词的含义;三是引导学生读课文,用多种方式读熟课文,做第二课时的铺垫。

  本节课开课,我先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然后请学生画出描写太阳花美丽的句子,抓住“闪”等词语,“像彩霞那么艳丽,像宝石那么夺目”句子分析试图一边把学生引到美的情境之中,激起学生积极参与和学习的欲望,一边通过读重点语句,细读悟情,挖掘太阳花的美,在了解太阳花生长过程的同时,感受人对花的依恋,同时体会作者的观察的细致,描写的生动。

  接下来,进入下一个重点也是全文的难点:太阳花美且经久不衰,是什么原因呢?让学生再读第三部分课文,然后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引导学生逐层深入地理解太阳花经久不衰的原因,就是太阳花不怕困难,乐观向上,主动让位的品质。

  最后通过仿写练笔,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感受到人文关怀,体会到做人的道理,升华主题。

【【推荐】说课稿模板集合六篇】相关文章:

《离骚》说课稿推荐12-05

初中地理说课稿模板《北京》说课稿12-29

【推荐】三年级语文说课稿模板集合七篇10-07

《离骚》说课稿模板12-05

《木兰诗》说课稿推荐12-05

小学音乐说课稿模板12-27

《过秦论》优秀说课稿模板12-28

《短歌行》说课稿推荐12-05

游子吟说课稿推荐12-11

【推荐】学习计划模板集合九篇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