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高中数学说课稿8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1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既是初中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在知识上的延伸和发展,又是本章集合知识的运用与巩固,也为下一章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教学作铺垫,起着链条的作用。同时,这部分内容较好地反映了方程、不等式、函数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相互转化,蕴含着归纳、转化、数形结合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能较好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探究能力及创新意识。
(二)教学内容
本节内容分2课时学习。本课时通过二次函数的图象探索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通过复习“三个一次”的关系,即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以旧带新寻找“三个二次”的关系,即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关系;采用“画、看、说、用”的思维模式,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品味数学中的和谐美,体验成功的乐趣。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节教材的特点和高一学生的认知规律,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理解“三个二次”的关系;掌握看图象找解集的方法,熟悉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能力目标——通过看图象找解集,培养学生“从形到数”的转化能力,“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观察、分析、探求的学习激情、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及主体作用。
三、重难点分析
一元二次不等式是高中数学中最基本的不等式之一,是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重要工具。本节课的重点确定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要把握这个重点。关键在于理解并掌握利用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方法——图象法,其本质就是要能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认识方程的解,不等式的解集与函数图象上对应点的横坐标的内在联系。由于初中没有专门研究过这类问题,高一学生比较陌生,要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本节课的难点确定为:“三个二次”的关系。要突破这个难点,让学生归纳“三个一次”的关系作铺垫。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一)学法指导
教学矛盾的主要方面是学生的学。学是中心,会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不断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本节课主要是教给学生“动手画、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善提炼、勤钻研”的研讨式学习方法,这样做增加了学生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机会,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了教学的主体;只有这样做,才能使学生“学”有新“思”,“思”有新“得”,“练”有新“获”,学生也才会逐步感受到数学的美,会产生一种成功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只有这样做,课堂教学才富有时代特色,才能适应素质教育下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要。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设计的指导思想是:现代认知心理学——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应把学习看成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学生应与一定的知识背景即情景相联系,在实际情景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同化和索引出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这样获取的知识,不但便于保持,而且易于迁移到陌生的问题情景中。
本节课采用“诱思引探教学法”。把问题作为出发点,指导学生“画、看、说、用”。较好地探求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五、课堂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观察、概括和探究能力,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理论联系实际、循序渐进和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兴趣,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探索过程中,由学会走向会学,由被动答题走向主动探究。
(一)创设情景,引出“三个一次”的关系
本节课开始,先让学生解一元二次方程x2-x-6=0,如果我把“=”改成“>”则变成一元二次不等式x2-x-6>0让学生解,学生肯定感到很突然。但是“思维往往是从惊奇和疑问开始”,这样直奔主题,目的在于构造悬念,激活学生的思维兴趣。
为此,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请同学们解以下方程和不等式:
①2x-7=0;②2x-7>0;③2x-7<0
学生回答,我板书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2
函数的单调性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函数的单调性》,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3节。函数是高中数学的课程,它是描述事物运动变化的模型,而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的一大特征,它为我们之后的学习奠定重要基础。
2、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通过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已经对函数的增减性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在高中阶段,用符号语言刻画图形语言,用定量分析解释定性结果,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为后续函数的学习作准备,也为利用倒数研究单调性的相关知识奠定了基础。
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1)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单调函数的意义;
(2)会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2.过程与方法
(1)培养从概念出发,进一步研究性质的意识及能力;
(2)体会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由合适的例子引发学生探求数学知识的欲望,突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
重点:
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判断和证明简单函数的单调性。
难点:
1.函数单调性概念的认知
(1)自然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化;
(2)常量到变量的转化。
2.应用定义证明单调性的代数推理论证。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及特征。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一)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y=-x、y=|x|,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讨论这些函数图像是上升的还是下降的,由此引入到我的新课。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检查学生掌握基本初等函数图像的情况,而且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通过学生自主探究,从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中构建新概念,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二)讲授新课
1.问题:分别做出函数y=x2,y=x+2的图像,指出上面的函数图象在哪个区间是上升的,在哪个区间是下降的?
通过学生熟悉的图像,及时引导学生观察,函数图像上A点的运动情况,引导学生能用自然语言描述出,随着x增大时图像变化规律。让学生大胆的去说,老师逐步修正、完善学生的说法,最后给出正确答案。
2.观察函数y=x2随自变量x变化的情况,设置启发式问题:
(1)在y轴的右侧部分图象具有什么特点?
(2)如果在y轴右侧部分取两个点(x1,y1),(x2,y2),当x1 (3)如何用数学符号语言来描述这个规律? 教师补充:这时我们就说函数y=x2在(0,+∞)上是增函数。 (4)反过来,如果y=f(x)在(0,+∞)上是增函数,我们能不能得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呢? 类似地分析图象在y轴的左侧部分。 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从正、反两方面领会函数单调性。师生共同总结出单调增函数的定义,并解读定义中的关键词,如:区间内,任意,当x1 仿照单调增函数定义,由学生说出单调减函数的定义。 教师总结归纳单调性和单调区间的定义。注意强调:函数的单调性是函数在定义域某个区间上的局部性质,也就是说,一个函数在不同的区间上可以有不同的单调性。 (我将给出函数y=x2,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让学生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让他们描述函数图像的增减性,慢慢得到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1练习1:说出函数f(x)=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上的单调性。x 练习2:练习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①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的增函数。 ②定义在R上的函数f(x)满足f(2)>f(1),则函数是R上不是减函数。 1③已知函数y=,因为f(-1) 1我将给出一些具体的函数,如y=,f(x)=3x+2让学生说出函数的单调区间,并指明在该区间x 上的单调性。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函数单调性定义,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图像、定义),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五)布置作业 必做题:习题2-3A组第2,4,5题。 选做题:习题2-3B组第2题。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可以获得不同的发展,因此要设计不同程度要求的习题。 二次函数的图像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二次函数的图像》,下面我将围绕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三个问题,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学重难点分析、教法与学法、课堂设计五方面逐一加以分析和说明。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高中数学必修1,第二章第4.1节。二次函数的图像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生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的时候已经学习过有关内容,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另一方面,二次函数解析式中的系数由常数转变为参数,使学生对二次函数的图像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能培养学生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标教学理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知识与技能 理解二次函数中参数a,b,c,h,k对其图像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对二次函数图像平移的研究方法,能迁移到其他函数图像的研究。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的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思想的作用,感受到数学中数与形的辩证统一。 三、教学重难点分析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我将本节课的重难点确定如下 重点: 二次函数图像的平移变换规律及应用。 难点: 探索平移对函数解析式的影响及如何利用平移变换规律求函数解析式,并能把平移变换规律迁移到其他函数。 四、教法与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 基于以上对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本节课我采用启发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和讨论法。学生可以在多媒体中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启发式教学和讨论法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能力。 2、学法分析 新课改理念告诉我们,学生不仅要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怎样学习,为终生学习奠定扎实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通过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方法进行学习。 五、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本课的三维目标,并突破重难点,我将设计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我的教学。 (1)知识导入 温故而知新,我将先从之前学习的知识引入,给出一些函数,比如y=x2、y=2x2,让学生作出这些函数的图像,然后让学生比较这些函数图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由此引入我的新课。一方面让学生总结复习已有知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另一方面,使学生在自己熟悉的问题中首先获得解题成功的快乐体验。 (2)讲授新课 例1:画出函数y=2x2,y=2(x+1)2,y=2(x+1)2+3的图像 让学生画出他们的图像并观察函数图像的特点,再让学生与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图像进行对比,得出结论: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ax2+bx+c,先将其化成y=a(x+h)2+k的形式,从而判断出y=ax2+bx+c是如何由y=ax2变换得到的。 前面的练习和例题,基本涵盖了二次函数图像平移变换的各种情况,启发并引导了学生将实例的结论进行总结,得出y=x2到y=ax2,y=ax2到y=a(x+h)2+k,y=ax2到y=ax2+bx+c(其中,a均不为0)的图像变化过程,即a>0开口向上,a<0开口向下;h正左移,h负右移;k正上移,k负下移。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把对图像的感性认识转化为了数学关系,这种从特殊到一般的学习过程有利于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3)巩固练习 我将组织学生进行练习,完成课本44页1-3题。通过这种练习的方式,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二次函数中参数对图像的影响。 (4)归纳总结 我先让学生进行小结,然后教师进行补充,在这样一个过程中既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也有利于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一定的了解,可以进行适当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过程做好准备。 (5)布置作业 略 一、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节知识是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形》的第一节内容,与初中学习的三角形的边和角的基本关系有密切的联系与判定三角形的全等也有密切联系,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也时常有解三角形的问题,而且解三角形和三角函数联系在高考当中也时常考一些解答题。因此,正弦定理的知识非常重要。 二、学情分析 作为高一学生,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基本的三角函数,特别是在一些特殊三角形中,而学生们在解决任意三角形的边与角问题,就比较困难。 教学重点:正弦定理的内容,正弦定理的证明及基本应用。 教学难点:正弦定理的探索及证明,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解三角形时判断解的个数。 根据我的教学内容与学情分析以及教学重难点,我制定了如下几点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目标:理解并掌握正弦定理的证明,运用正弦定理解三角形。 能力目标:探索正弦定理的证明过程,用归纳法得出结论。 情感目标:通过推导得出正弦定理,让学生感受数学公式的整洁对称美和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 三、教法学法分析 教法:采用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和合作交流为前提,以“正弦定理的发现”为基本探究内容,以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让学生的思维由问题开始,到猜想的得出,猜想的探究,定理的推导,并逐步得到深化。 学法:指导学生掌握“观察——猜想——证明——应用”这一思维方法,采取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的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对任意三角形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在问题情景中学习,观察,类比,思考,探究,动手尝试相结合,增强学生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布疑激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一节课有个好的开头,那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本节课由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工人师傅的一个三角形的模型坏了,只剩下如右图所示的部分,∠A=47°,∠B=53°,AB长为1m,想修好这个零件,但他不知道AC和BC的长度是多少好去截料,你能帮师傅这个忙吗?”激发学生帮助别人的热情和学习的兴趣,从而进入今天的学习课题。 (二)探寻特例,提出猜想 1.激发学生思维,从自身熟悉的特例(直角三角形)入手进行研究,发现正弦定理。 2.那结论对任意三角形都适用吗?指导学生分小组用刻度尺、量角器、计算器等工具对一般三角形进行验证。 3.让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得出猜想: 在三角形中,角与所对的边满足关系 这为下一步证明树立信心,不断的使学生对结论的认识从感性逐步上升到理性。 (三)逻辑推理,证明猜想 1.强调将猜想转化为定理,需要严格的理论证明。 2.鼓励学生通过作高转化为熟悉的直角三角形进行证明。 3.提示学生思考哪些知识能把长度和三角函数联系起来,继而思考向量分析层面,用数量积作为工具证明定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4.思考是否还有其他的方法来证明正弦定理,布置课后练习,提示,做三角形的外接圆构造直角三角形,或用坐标法来证明。 (四)归纳总结,简单应用 1.让学生用文字叙述正弦定理,引导学生发现定理具有对称和谐美,提升对数学美的享受。 2.正弦定理的内容,讨论可以解决哪几类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3.运用正弦定理求解本节课引入的三角形零件边长的问题。自己参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激发学生知识后用于实际的价值观。 (五)讲解例题,巩固定理 1.例1:在△ABC中,已知A=32°,B=81.8°,a=42.9cm.解三角形。 例1简单,结果为唯一解,如果已知三角形两角两角所夹的边,以及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都可利用正弦定理来解三角形。 2.例2:在△ABC中,已知a=20cm,b=28cm,A=40°,解三角形。 例2较难,使学生明确,利用正弦定理求角有两种可能。要求学生熟悉掌握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时解三角形的各种情形。完了把时间交给学生。 (六)课堂练习,提高巩固 1.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45°,C=30°,c=10cm(2)A=60°,B=45°,c=20cm 2.在△ABC中,已知下列条件,解三角形。 (1)a=20cm,b=11cm,B=30°(2)c=54cm,b=39cm,C=115° 学生板演,老师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解答。 (七)小结反思,提高认识 通过以上的研究过程,同学们主要学到了那些知识和方法?你对此有何体会? 1.用向量证明了正弦定 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2.它表述了三角形的边与对角的正弦值的关系。 3.定理证明分别从直角、锐角、钝角出发,运用分类讨论的思想。 (从实际问题出发,通过猜想、实验、归纳等思维方法,最后得到了推导出正弦定理。我们研究问题的突出特点是从特殊到一般,我们不仅收获着结论,而且整个探索过程我们也掌握了研究问题的一般方法。在强调研究性学习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积极性,使数学教学成为数学活动的教学。) (八)任务后延,自主探究 如果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及其夹角,要求第三边,怎么办?发现正弦定理不适用了,那么自然过渡到下一节内容,余弦定理。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 一、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和作用 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是立体几何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二面角的概念发展、完善了空间角的概念;而二面角的平面角不但定量描述了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同时它也是空间中线线、线面、面面垂直关系的一个汇集点。搞好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系统地掌握直线和平面的知识乃至于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学大纲明确要求要让学生掌握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和运用。 2、教学目标 根据上面对教材的分析,并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特点,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二面角及其平面角的概念,并能初步运用它们解决实际问题。 (2)进一步培养学生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的化归思想。 能力目标: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为重点。 (1)突出对类比、直觉、发散等探索性思维的培养,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通过对图形的观察、分析、比较和操作来强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教育目标: (1)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来自实践,并服务于实践,从而增强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2)通过揭示线线、线面、面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本节课教学的重、难点是两个过程的教学: (1)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的形成过程。 (2)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的发现过程。 其理由如下: (1)现行教材省略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方法的发现过程,没有反映出科学认识产生的辩证过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相悖,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困难,非常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动手能力的培养。 (2)现代认知学认为,揭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对学生学习新知识是十分必要的。同时通过展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给学生思考、探索、发现和创新提供了最大的空间,可以使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进而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大胆求索的精神,这样才能全面落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 在设计本教学时,主要贯彻了以下两个思想: 1、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通过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有利于学生主体精神、创新能力健康发展的宽松的教学环境,提供学生自主探索和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他们创新思考,亲身参与概念和方法的形成过程。2、坚持协同创新原则。把教材创新、教法创新以及学法创新有机地统一起来,因为只有教师创新地教,学生创新地学,才能营建一个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良好环境。 首先是教材创新。 (1)在二面角的平面角概念引入上,我变课本上的“直接给出定义”为“类比——猜想——操作——定义”,也就是变封闭的、逻辑演绎体系为开放的、探索性的发现过程。 (2)在引入定义之后,例题讲解之前,引导学生发现寻找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方法,为例题做好铺垫。 (3)重新编排例题。 其次是教法创新。采用多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包括问题解决法、类比发现法、研究发现法等教学方法。 这组教学方法的特点是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发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基础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这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数学,用数学,不仅强调动脑思考,而且强调动手操作,亲身体验,注重多感官参与、多种心理能力的投入,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 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益,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据本节课的教学需要,确定利用《几何画板》制作课件来辅助教学;此外,为加强直观教学,教师可预先做好一些模型。 最后是学法创新。意在指导学生会创新地学。 1、乐学: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不断强化自己的创新意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成为学习的主人。 2、学会: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学生要注意领会化归、类比联想等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学会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 3、会学:通过自已亲身参与,学生要领会复习类比和深入研究这两种知识创新的方法,从而既学到知识,又学会创新。 三、程序安排 (一)、二面角 1、揭示概念产生背景。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生明确数学概念的学习目的和意义时,就会对概念的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营造了创新思维的氛围。 问题情境1、我们是如何定量研究两平行平面的相对位置的? 问题情境2、立几中常用距离和角来定量描述两个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为什么不引入两平行平面所成的角? 问题情境3、我们应如何定量研究两个相交平面之间的相对位置呢? 通过这三个问题,打开了学生的原有认知结构,为知识的创新做好了准备;同时也让学生领会到,二面角这一概念的产生是因为研究两相交平面的相对位置的需要,从而明确新课题研究的必要性,触发学生积极思维活动的展开。 2、展现概念形成过程。 一、教材分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它不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而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形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积极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同,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况,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也初步形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因此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 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和逆向思维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过程分析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可以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故事内容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马上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形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形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接着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因此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老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这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己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这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这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接受,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能力。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在此基础上,我提出:探究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还有其它方法吗?我们知道, 那么我们能否利用这个关系而求出sn呢?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又有,能否联想到等比定理从而求出sn呢? 设计意图:以疑导思,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营造一个让学生主动观察、思考、讨论的氛围、以上两种方法都可以化归到,这其实就是关于的一个递推式,递推数列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是研究性学习和课外拓展的极佳资源,它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对学生的思维发展有促进作用、 5、变式训练,深化认识 首先,学生独立思考,自主解题,再请学生上台来幻灯演示他们的解答,其它同学进行评价,然后师生共同进行总结。 设计意图:采用变式教学设计题组,深化学生对公式的认识和理解,通过直接套用公式、变式运用公式、研究公式特点这三个层次的问题解决,促进学生新的数学认知结构的形成。通过以上形式,让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以此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竞争意识。 6、例题讲解,形成技能 设计意图:解题时,以学生分析为主,教师适时给予点拨,该题有意培养学生对含有参数的问题进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 7、总结归纳,加深理解 以问题的形式出现,引导学生回顾公式、推导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回答,然后老师再从知识点及数学思想方法两方面总结。 设计意图:以此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归纳概括能力。 8、故事结束,首尾呼应 最后我们回到故事中的问题,我们可以计算出国王奖赏的小麦约为1、84×1019粒,大约7000亿吨,用这么多小麦能从地球到太阳铺设一条宽10米、厚8米的大道,大约是全世界一年粮食产量的459倍,显然国王兑现不了他的承诺。 设计意图:把引入课题时的悬念给予释疑,有助于学生克服疲倦、继续积极思维。 9、课后作业,分层练习 必做:P129练习1、2、3、4 选作: (2)"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这首中国古诗的答案是多少? 设计意图:出选作题的目的是注意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四、教法分析 对公式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与理解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方法,理解公式的成立条件,充分体现公式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我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把整个课堂分为呈现问题、探索规律、总结规律、应用规律四个阶段。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地反映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思维活动得以充分展开,从而优化了教学过程,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五、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三种推导方法的研究,使学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掌握了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错位相减:变加为减,等价转化;递推思想:纵横联系,揭示本质;等比定理:回归定义,自然朴实。学生从中深刻地领会到推导过程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敏锐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通过精讲一题,发散一串的变式教学,使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形成了技能。在此基础上,通过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不断创新的思维品质。 一.说教材 1.本节课主要内容是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等概念,根据约束条件建立线性目标函数。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地位作用:线性规划是数学规划中理论较完整、方法较成熟、应用较广泛的一个分支,它可以解决科学研究、工程设计、经济管理等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简单的线性规划是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基础上,介绍直线方程的一个简单应用。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线性约束条件、线性目标函数、可行域、可行解、最优解等概念,能根据约束条件建立线性目标函数。 了解并初步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力求对现实世界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数形结合、等价转化等数学思想,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4.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和用好图解法 难点:如何用图解法寻找线性规划的最优解。 二.说教学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发学生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学生素质。根据这样的原则和所要完成的教学目标,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如下的教学方法: (1)启发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实验、探索、归纳。这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采用“从特殊到一般”、“化抽象为具体”、“化静为动”的方法。这有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主动建构;有利于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也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 (3)体现“等价转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这样可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三.说学法指导 教给学生方法比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尽可能地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进行了以下学法指导:观察分析、联想转化、动手实验、练习巩固。 (1)观察分析:通过引例让学生观察化旧知为新知,造成学生认知冲突。 (2)联想转化:学生通过分析、探索、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动手实验:通过作图、实验、从而得出一般解题步骤。 (4)练习巩固:让学生知道数学重在运用,从而检验知识的应用情况,找出未掌握的内容及其差距。 四.说教学程序 1、导入课题: 由一个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转化为在此平面区域内一二元一次数的最值问题,造成学生认知冲突。 3、导学达标之一:创设情境、形成概念 通过引例的问题让学生探索解决新问题的方法。 (设计意图: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逐步分析,学以致用,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提高学生数学的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后老师逐步引导,动手实验,化抽象为直观。从而得到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并对比引例给出相关概念:线性约束条件、目标函数、线性目标函数、线性规划、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并能根据引例提炼线性规划问题的解法——图解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从而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和总结归纳的能力。) 4.导学达标之二:针对问题、举例讲解、形成技能 例一:课本61页例3 (创设意境:,练习是使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实际又运用于实际,同时使学生进初步应用线性规划的图解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6.巩固目标: 练习一:学生做课堂练习P64例4 (叫学生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用多媒体展示,并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考虑取值范围。造成新的认知冲突,从而研究探索,得到整点最优解的一种求法。) 练习二:为了赚大钱,老张最近承包了一家具厂,可老张却闷闷不乐,原来家具厂有方木料90m3,五合板600m2,老张准备加工成书桌和书厨出售,他通过调查了解到:生产每张书桌需要方木料0.1m3、五合板2m2,生产每个书橱需要方木料0.2m3、五合板1m2,出售一张书桌可获利润80元,出售一个书橱可获利润120元。老张却不知如何安排?(电脑显示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力求学生能够对现实生活中蕴含的一些数学模式进行思考和作出判断。) 7.归纳与小结: 小结本课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什么?(由师生共同来完成本课小结) (创设意境:让学生参与小结,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有利于加强学生记忆和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习惯) 8.布置作业: P64. 2 五.说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为表格式,这样的板书简明清楚,重点突出,加深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便于记忆,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高三第一阶段复习,也称“知识篇”。在这一阶段,学生重温高一、高二所学课程,全面复习巩固各个知识点,熟练掌握基本方法和技能;然后站在全局的高度,对学过的知识产生全新认识。在高一、高二时,是以知识点为主线索,依次传授讲解的,由于后面的相关知识还没有学到,不能进行纵向联系,所以,学的`知识往往是零碎和散乱,而在第一轮复习时,以章节为单位,将那些零碎的、散乱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并将他们系统化、综合化,把各个知识点融会贯通。对于普通高中的学生,第一轮复习更为重要,我们希望能做高考试题中一些基础题目,必须侧重基础,加强复习的针对性,讲求实效。 一、内容分析说明 1、本小节内容是初中学习的多项式乘法的继续,它所研究的二项式的乘方的展开式,与数学的其他部分有密切的联系: (1)二项展开式与多项式乘法有联系,本小节复习可对多项式的变形起到复习深化作用。 (2)二项式定理与概率理论中的二项分布有内在联系,利用二项式定理可得到一些组合数的恒等式,因此,本小节复习可加深知识间纵横联系,形成知识网络。 (3)二项式定理是解决某些整除性、近似计算等问题的一种方法。 2、高考中二项式定理的试题几乎年年有,多数试题的难度与课本习题相当,是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 试题,考察的题型稳定,通常以选择题或填空题出现,有时也与应用题结合在一起求某些数、式的 近似值。 二、学校情况与学生分析 (1)我校是一所镇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不好,记忆力较差,反应速度慢,普遍感到数学难学。但大部分学生想考大学,主观上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2)授课班是政治、地理班,学生听课积极性不高,听课率低(60﹪),注意力不能持久,不能连续从事某项数学活动。课堂上喜欢轻松诙谐的气氛,大部分能机械的模仿,部分学生好记笔记。 三、教学目标 复习课二项式定理计划安排两个课时,本课是第一课时,主要复习二项展开式和通项。根据历年高考对这部分的考查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设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并掌握二项式定理,从项数、指数、系数、通项几个特征熟记它的展开式。 (2)会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 2、能力目标:(1)教给学生怎样记忆数学公式,如何提高记忆的持久性和准确性,从而优化记忆品质。记忆力是一般数学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础。 (2)树立由一般到特殊的解决问题的意识,了解解决问题时运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3、情感目标:通过对二项式定理的复习,使学生感觉到能掌握数学的部分内容,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有意识地让学生演练一些历年高考试题,使学生体验到成功,在明年的高考中,他们也能得分。 四、教学过程 1、知识归纳 (1)创设情景:①同学们,还记得吗? 、 、 展开式是什么? ②学生一起回忆、老师板书。 设计意图:①提出比较容易的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组织教学。 ②为学生能回忆起二项式定理作铺垫:激活记忆,引起联想。 (2)二项式定理:①设问 展开式是什么?待学生思考后,老师板书 = C an+C an-1b1+…+C an-rbr+…+C bn(n∈N*) ②老师要求学生说出二项展开式的特征并熟记公式:共有 项;各项里a的指数从n起依次减小1,直到0为止;b的指数从0起依次增加1,直到n为止。每一项里a、b的指数和均为n。 ③巩固练习 填空 设计意图:①教给学生记忆的方法,比较分析公式的特点,记规律。 ②变用公式,熟悉公式。 (3) 展开式中各项的系数C , C , C ,… , 称为二项式系数. 展开式的通项公式Tr+1=C an-rbr , 其中r= 0,1,2,…n表示展开式中第r+1项. 2、例题讲解 例1求 的展开式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并求的第4项的系数。 讲解过程 设问:这里 ,要求的第4项的有关系数,如何解决? 学生思考计算,回答问题; 老师指明①当项数是4时, ,此时 ,所以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是 , ②第4项的系数与的第4项的二项式系数区别。 板书 解:展开式的第4项 所以第4项的系数为 ,二项式系数为 。 选题意图:①利用通项公式求项的系数和二项式系数;②复习指数幂运算。 例2 求 的展开式中不含的 项。 讲解过程 设问:①不含的 项是什么样的项?即这一项具有什么性质? ②问题转化为第几项是常数项,谁能看出哪一项是常数项? 师生讨论 “看不出哪一项是常数项,怎么办?” 共同探讨思路:利用通项公式,列出项数的方程,求出项数。 老师总结思路:先设第 项为不含 的项,得 ,利用这一项的指数是零,得到关于 的方程,解出 后,代回通项公式,便可得到常数项。 板书 解:设展开式的第 项为不含 项,那么 令 ,解得 ,所以展开式的第9项是不含的 项。 因此 。 选题意图:①巩固运用展开式的通项公式求展开式的特定项,形成基本技能。 ②判断第几项是常数项运用方程的思想;找到这一项的项数后,实现了转化,体现转化的数学思想。 例3求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 解题思路:原式局部展开后,利用加法原理,可得到展开式中的 系数。 板书 解:由于 ,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之和。 而 的展开式含 的项分别是第5项、第4项和第3项,则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分别是: 。 所以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为 例4 如果在( + )n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系数成等差数列,求展开式中的有理项. 解: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分别为1, , , 由题意得2× =1+ ,得n=8. 设第r+1项为有理项,T =C · ·x ,则r是4的倍数,所以r=0,4,8. 有理项为T1=x4,T5= x,T9= . 3、课堂练习 1.(20xx年江苏,7)(2x+ )4的展开式中x3的系数是 A.6B.12 C.24 D.48 解析:(2x+ )4=x2(1+2 )4,在(1+2 )4中,x的系数为C ·22=24. 答案:C 2.(20xx年全国Ⅰ,5)(2x3- )7的展开式中常数项是 A.14 B.14 C.42 D.-42 解析:设(2x3- )7的展开式中的第r+1项是T =C (2x3) (- )r=C 2 · (-1)r·x , 当- +3(7-r)=0,即r=6时,它为常数项,∴C (-1)6·21=14. 答案:A 3.(20xx年湖北,文14)已知(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是128,则展开式中x5的系数是_____________.(以数字作答) 解析:∵(x +x )n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和为128, ∴令x=1,即得所有项系数和为2n=128. ∴n=7.设该二项展开式中的r+1项为T =C (x ) ·(x )r=C ·x , 令 =5即r=3时,x5项的系数为C =35. 答案:35 五、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1、这是一堂复习课,通过对例题的研究、讨论,巩固二项式定理通项公式,加深对项的系数、项的二项式系数等有关概念的理解和认识,形成求二项式展开式某些指定项的基本技能,同时,要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强化方程的思想和转化的思想。 2、在例题的选配上,我设计了一定梯度。第一层次是给出二项式,求指定的项,即项数已知,只需直接代入通项公式即可(例1);第二层次(例2)则需要自己创造代入的条件,先判断哪一项为所求,即先求项数,利用通项公式中指数的关系求出,此后转化为第一层次的问题。第三层次突出数学思想的渗透,例3需要变形才能求某一项的系数,恒等变形是实现转化的手段。在求每个局部展开式的某项系数时,又有分类讨论思想的指导。而例4的设计是想增加题目的综合性,求的n过程中,运用等差数列、组合数n等知识,求出后,有化归为前面的问题。 六、个人见解 一、教材分析 1·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在学习这节课以前,我们已经学习了振幅变换。本节知识是学习函数图象变换综合应用的基础,在教材地位上显得十分重要。 y=asin(ωx+φ)图象变换的学习有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正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加深学生对函数图象变换的理解和认识,加深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中的应用的认识。同时为相关学科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规律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是对周期变换、相位变换先后顺序的调整,对图象变换的影响。 ⒊教材内容的安排和处理 函数y=asin(ωx+φ)图象这部分内容计划用3课时,本节是第2课时,主要学习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以及两种变换的综合应用。 二、目的分析 ⒈知识目标 掌握相位变换、周期变换的变换规律。 ⒉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归纳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⒊德育目标 在教学中努力培养学生的“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⒋情感目标 通过学数学,用数学,进而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具使用 ①本课安排在电脑室教学,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计算机,所有的计算机由一套多媒体演示控制系统连接,以实现师生、生生的相互沟通。 ②课前应先把本课所需要的几何画板课件通过多媒体演示系统发送到每一台学生电脑。 四、教法、学法分析 本节课以“探究——归纳——应用”为主线,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总结规律,并能应用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要方式,把计算机使用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新知、探究未知,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掌握数学,并能数学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预备知识 一、问题探究 ⑴师生合作探究周期变换 ⑵学生自主探究相位变换 二、归纳概括 三、实践应用 教学程序 设计说明 〖预备知识 1我们已经学习了几种图象变换? 2这些变换的规律是什么? 帮助学生巩固、理解和归纳基础知识,为后面的学习作铺垫。促使学生学会对知识的归纳梳理。 〖问题探究 (一)师生合作探究周期变换 (1)自己动手,在几何画板中分别观察①y=sinx→y=sin2x;②y=sinx→y=sin x图象的变换过程,指出变换过程中图象上每一个点的坐标发生了什么变化。 (2) 在上述变换过程中,横坐标的伸长和缩短与ω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 (二)学生自主探究相位变换 (1)我们初中学过的由y=f(x)→y=f(x+a)的图象变换规律是怎样的? (2) 令f(x)=sinx,则f(x+φ)=sin (x+φ),那么y=sinx→y=sin (x+φ)的变换是不是也符合上述规律呢?请动手用几何画板加以验证。 设计这个问题的主要用意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图象变换的过程,了解周期变换的基本规律。 设计这个问题意图是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观察图象变换的过程,以便总结周期变换的规律。 师生合作探究已经让学生掌握了探究图象变换的基本方法,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主探究相位变换规律,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归纳概括 通过以上探究,你能否总结出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一般规律? 设计这个环节的意图是通过对上述变换过程的探究,进而引导学生归纳概括,从现象到本质,总结出周期变换和相位变换的一般规律。 〖实践应用 (一)应用举例 (1)用五点法作出y=sin(2x+)一个周期内的简图。 (2)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完成y=sinx到y=sin(2x+)的图象变换 (3)请动手验证上述方法,把几何画板所得图象与用五点法作出的简图作比较,观察哪些方法是正确的,哪些方法是错误的。 (4)归纳总结 从上述的变换过程中,我们知道若f(x) =sin2x,则f(___)= sin(2x+),由f(x)→f(x+a)的变换规律得从y=sin2x →y= sin(2x+)的变换应该是_____. (二)分层训练 a组题(基础题) 如何完成下列图象的变换: ①y=sin3x→y=sin(3x+1) ②y=sin(x+1) →y=sin(3x+1) b组题(中等题) 如何完成下列图象的变换: ①y=sin3x→y=sin(3x+1) ②y=sin(x+1) →y=sin(3x+1) ③y=sinx →y=sin(3x+1) c组题(拓展题) ①如何完成下列图象的变换: y=sinx →y=sin(3x+1) ②我们知道,从f(x)到f(x)+k的变换可通过图象的上下平移(k>0上移)(k<0下移)|k|个单位得到。那么由y=f(x)→y=af(x)+k的变换中,振幅变换和上下平移变换是不是也有先后顺序呢?请通过实例加以验证。 让学生用五点法作出这个图象是为了验证变换方法是否正确。 给出这个问题的用意是开拓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 这个步骤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这个问题的解决,是突破本课难点的关键。通过问题的解决,让学生理解如果先进行周期变换,而后进行相位变换,应特别关注x的变化量。 a组题重在基础知识的掌握, 由基础较薄弱的同学完成。 b组比a组增加了第③小题, 重在对两种变换的综合应用。 c组除了考查知识的综合应用, 还要求学生对新问题进行探究, 有较大难度,适合基础较好的 同学完成。 作业: (1)必做题 (2)选做题 作业分为两种形式,体现作业的巩固性和发展性原则。选做题不作统一要求,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课后研究。 六、评价分析 在本节的教与学活动中,始终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进行设问和引导,关注学生的认知过程,注意学生的品德、思维和心理等方面的发展。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重视问题探究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考虑不同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发展层次,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调节与反馈: ⑴验证两种变换的综合时,可能会出现有些学生无法观察到两种变换的区别这种情况,此时,教师除了加以引导外,还需通过教师演示和详细讲解加以解决。 ⑵教学中可能出现个别学生无法正确操作课件的情况,这种情况下一定要强调学生的协作意识。 附:板书设计 【有关高中数学说课稿模板锦集八篇】相关文章: 兰亭集序说课稿模板锦集8篇06-13 有关学习计划模板锦集6篇01-22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八篇03-15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9篇03-14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5篇03-13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六篇01-11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10篇01-08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7篇01-08 有关会议方案模板锦集九篇01-07 有关赠与合同模板锦集10篇08-17 篇二:高一数学必修一说课稿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3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4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5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6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7
高中数学说课稿 篇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