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时间:2023-05-04 23:24:54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3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3篇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2、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②简述“三国同盟”“三国协约”的组成国,了解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形成的严重后果;③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④以凡尔登战役为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⑤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历史影响。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②通过充分发挥历史地图、图画、资料的作用,培养学生多动手查资料,勤用脑想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③坚持“论从史出”的科学历史观,运用史实分析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②通过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学习,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为争夺世界霸权、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非正义的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

  ③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的罪恶,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进步的现代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二、说教法

  利用萨拉热窝事件的故事性,引发学生兴趣,自然过渡到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提供了导火线。同时利用历史地图、文字、图片、影视等资料,让学生对如: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导火线”引发的地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三、说学法

  指导学生利用网络等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投影显示)斐迪南大公遇刺画面

  这就是萨拉热窝事件,它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这名塞尔维亚青年为什么要刺杀斐迪南大公?引起这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

  2、学习新课:

  第一框题: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增强故事性(观看萨拉热窝事件的影片、出示斐迪南像),启发讲述,双边活动。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

  (2)在讲解第一框题时重点讲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31页小字部分),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矛盾异常尖锐。让学生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让学生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第二框题: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引发的地点(观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自然过渡到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为大战提供了导火线。(阅读133页“火药桶”的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使学生获得以下信息:大战的爆发时间、地点、交战的双方、起因。

  第三框题:空前的灾难

  讲解凡尔登战役(指导学生阅读134页小字部分描述;观看凡尔登战役的影片),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使学生了解凡尔登战役的时间、地点、双方、结局及对此战役的称呼。

  同时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新式武器(幻灯片展示)及造成的后果。

  大战的结局(观看幻灯片展示)——同盟国失败

  讨论: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次,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3、最后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讨论,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4、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从课题入手,理清历史发展线索,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板书设计(略)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2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授课的内容为华东师大版本教材世界史下册第一单元第7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下面是我对本节课在学案设计方面的几点做法,根据我校“学案导学——交流展示——巩固提升”的教学模式,我的历史学案设计主要分了六大板块:

  第一板块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课堂探究和课后反馈所要达到的程度,它为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使学生明白了学什么的问题,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动力。在目标设计时,我尽力做到目标的具体化、层次性,符合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规律。另外注意使用一下可操作性的行为动词,比如本课设计了三个目标:1、知道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组成情况,2、了解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导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3、简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这里就用到“知道”、“了解”、“简述”、“认识”等行为动词。

  第二板块学法指导

  学有方法,方能事半功倍。设计学案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的学习有章可循,如果说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那么方法就是路标。在这一板块中,我的具体做法就是:首先告诉学生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这样学生在学习时就能有的放矢,抓住本节课的核心。然后教给学生从哪些方面去把握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交待本节课可能用到的学习方法有哪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运用这些方法。

  第三板块课前热身

  所谓课前热身,就是要求学生在预习时要掌握的内容,这些都是本节课最基础的知识。只有掌握了这些内容才能有利于突破本课难点,我设计的这一板块是以知识填空的形式呈现,进一步让学生明确基础知识中的要点。

  第四板块课堂探究

  课堂探究是整个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这一节板块的具体做法围绕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设计一些值得探究的问题,问题的设计注意层次性,遵循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规律。比如本节课我就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1、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分别是怎样形成的?分别以哪个国家为核心?2、试画出两大军事集团的大体位置示意图,想想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带来了什么后果?3、结合本课和所学知识,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请阅读课文后回答下列与萨拉热窝事件相关问题

  (1)比一比:看看谁的'口才好?讲讲什么是萨拉热窝事件?

  (2)想一想:萨拉热窝事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有什么作用?

  (3)谈一谈:在萨拉热窝事件中,19岁的塞尔维亚青年普林西普刺杀了奥国王储弗朗茨斐迪南,但却引发了一场规模巨大的世界大战。对普林西普与一战的关系,人们有这样一种看法:普林西普是导致一战爆发的罪魁祸首。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学生依据这些问题进行学习,主要从以下几环节来完成:

  一、自主学习:上学生自主完成力所能及的问题,同时对疑难问题做出标记,有新的疑惑可写出来留在组内讨论解决。

  二、合作研讨:经过自主环节仍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在小组讨论时争取解决,小组讨论的目的是要达到组内资源的共享。通过小组讨论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或讨论中产生的新问题由小组记录员写到本组小黑板上。由其他完成的小组帮助解决。

  三、展示讲解:由组内小主持抢题,对抢到的问题,由本小组展示,本组小主持可以选派小组代表发言,也可以全部同学参与展示。展示完毕后请求其他小组给予评价,记录员负责记录评价得分。

  四、课堂总结:这一环节我一般是引导学生梳理基础知识,抓住知识点,编织知识结构。多采取学生尝试总结,教师引导补充的方式进行。目的是让学生体会知识升华的过程,找寻总结历史知识的规律。

  第五板块巩固提升

  这一板块主要是对课堂学习的反馈,也是对本节课基础知识的进一步落实。这一板块我的具体做法是选择一些有利于目标达成的题目,做到问题目标化。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题目设置要注意有梯度,难度要做到适合不同层次的学生,既有利于大多数同学掌握基础知识,又能为学有余力的同学提升能力。为达到这一目的,我这节课就设置了必做题和选做题。

  第六板块学后记

  主要是让学生记录本节课学习心得,可以是收获,也可以是上完这节课后产生的疑惑。当然也可以是对教师提出的建议和意见。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做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还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潜力,坚决做到学生能做的事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能回答的问题老师坚决不讲。这节课我采取的是班级“小老师”,组内“小主持”的方式,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风采,教师只是当好“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要大胆的把一切学习的权力都交给学生,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乐园里自由驰骋,健康快乐的成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1、地位: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规模的战争,它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成为人类历史的转折点。首先,一战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产物,是长期以来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总爆发。它改变了欧洲、亚洲的政治格局,使欧洲对世界的领导地位开始削弱,并促使帝国主义国家在新的力量对比上建立了新的国际关系体系: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次,在战争中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有力地冲击和威胁资本主义制度,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2、作用:本课是培养学生多种能力的有效载体。它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与经济之间关系的验证,可使学生受到辨证唯物主义思想的教育,对国际关系的分析,有利于学生树立维护祖国利益的观念。有助于学生用正确的思想观念分析和认识当今国际社会的重大问题,引导学生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贡献力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3、问题框架:本课围绕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发展”阐述了“一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经过和影响。

  4、教材加工与拓展:

  教材加工:将教材的前两个子目合在一起,都作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因为,“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实际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的发展。这样,一是使教材更紧凑、充实、完整。二是使本课内容更加简明,突出主线。

  教材拓展:提供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并设置情景,以便发展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5、重点、难点及确立的依据与现实意义

  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性质

  依据:1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属19世纪末20世纪初国际关系史的内容,前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相连,后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相接,是“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学生形成知识结构、发展思维能力的关节点。

  2正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助于揭示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而找到制止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难点:“一战”的影响

  依据:此处是学生认知水平提高的台阶,也是学生能力形成的障碍。由于世界现代史初期的许多问题都与此次大战的影响有关,因此,学习这部分内容,又是学好世界现代史的关键所在

  二、教学目标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历史思维的基本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能力基础,熟悉了研究性学习的模式和步骤,对问题的深入探讨充满热情和自信。但在挖掘历史的现实意义方面尚有欠缺,个别同学的思想认识还比较肤浅。结合上述学生状况,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为了使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确立目标如下:

  1、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的根源、实质、表现和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大战的爆发;大战的性质;欧洲战场三个阶段战局的演变;大战的结果。

  2、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培养学生正确把握矛盾的变化,学会抓住矛盾主要方面的方法。

  (2)通过搜集和整合信息,训练学生史论结合,论证问题的能力。

  3、思想教育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规律是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逐渐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观念。

  (2)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作战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没有永恒的友谊,有的只是永恒的国家利益。教育学生时刻把祖国的利益放在心上。

  (3)揭露帝国主义战争发生发展的规律,明确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进而找到制止帝国主义战争,保卫世界和平的途径。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通过对研究结果的展示和交流,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

  (3)通过“历史论坛”和“质疑反馈”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大胆质疑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由于我校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信息资源和多媒体设备,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并具备了研究性学习的能力。因此本课采用网络研究性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五、教学流程:

  程序一:学生课前自学

  程序二:师生、生生课上多向交流

  1、导入新课:

  展示有关20世纪战争的图片,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心灵受到震撼,启激学生憎恨战争、维护和平的历史责任感。

  2、学习新课:

  环节一:展示个人自学成果,建构知识体系,组织学生展示知识结构、

  意图:

  1、通过课前预习使学生达到基础知识目标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知识结构,目的是推动学生主动加工教材并从中体会有效学习的基本途径,进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通过展示师生知识结构,达到生生间和师生间的思维交流,实现知识共享。

  策略: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采用激励式评价,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同时,利用生生互评和教师点拨,纠正学生可能出现的错误。

  预测:学生愿意展示自己的才能和思维过程,这既能发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火花,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和解读教材的能力,又有利于教师有效地对学生因材施教。

  环节二:检测基础知识,获得反馈信息根据网络中基础知识检测题,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预习任务,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及时调整教学。

  环节三:突破重点,深化认识、提高能力

  策略:依据大纲的要求,结合知识体系和能力建构的需要,在自学和反馈的基础上,针对学生的认知状况,组织探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发展的研究性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进行研究,并在网页上展示研究成果,使学生的.思维和能力达到其最近发展区。

  问题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和实质是什么?你认为“帝国主义是世界大战的根源”这种观点正确吗?

  问题三:如何看待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意图: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这种发展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各国的实力对比发生了变化,旧的平衡被打破,产生了新的动荡的帝国主义大国间的关系。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环节四:再现历史过程,强化知识目标

  意图:利用网络中的资源,将一战的史实活化,让学生体验历史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与兴趣,强化记忆效果,提高知识目标的达成度。

  策略:通过演示和引导学生查阅网络资料库中的照片、形势图、影视录像、具体战役介绍和大战武器库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环节五:探究难点,综合信息,迁移思维

  问题:一战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哪些影响?你怎样评价战争?

  策略:引导学生搜集查阅资料,整合信息,论证观点。

  意图:培养学生深入探讨、多角度论证、辨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明确一战除了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外,也推动了历史的进步。

  环节六:拓展思维,启智明理

  意图:在学习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阅读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提出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开放思维的研究性问题,以有效地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问题一:对意大利退出同盟国集团,加入协约国集团方面作战一事,你有何感想?

  问题二:美国参战的原因是什么?

  问题三:美国的参战和俄国革命对大战的进程会起什么影响?

  策略:组织学生分组研究、互相讨论,发表看法

  预测:学生能够认识到国家政策的根本出发点是国家利益;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环节五:总结并思考: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

  意图: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及网络资源,实现历史学科的课程价值,突出时代感和使命感。

  策略:学生进入历史论坛,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论坛,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环节六:课后检测题(见课件)

  意图:多角度、分层次地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提高学习效果。

  六、教学反思:

  1、网络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教师应抓住适当时机,介入学生的学习和情感体验过程中去,以避免因人机交互冲淡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

  2、历史教师一定要站在现代课程观的高度上,深入挖掘历史与现实的有机联系,为使学生成为具有时代精神和历史责任感的新世纪人才奠定基础。

  电子板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1、根源: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

  2、实质:重新瓜分世界

  3、表现:欧洲列强之间的三大矛盾

  4、发展: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二、大战的爆发: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爆发:1914年7月28日

  性质:帝国主义战争

  三、大战的进程:三个阶段

  四、大战的结果与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相关文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08-04

第一次世界大战08-04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09-05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反思04-07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03-27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