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一分》说课稿

时间:2022-06-30 10:08:21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分一分》说课稿

  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分一分》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分一分》说课稿

  《分一分》说课稿 篇1

  今天我上的课文是五年级上册24课《最后一分钟》。在上这篇课文之前,我就有很大的压力,第一压力来自我班的学生,我班学生可能是我这几年指导没方的原因,在朗读方面没有特别突出的尖子,找不到一个能在班级中可以给大家起示范作用的学生,因为诗歌重点是朗读,所以课前我就开始犯愁,对自己毫无把握;压力二,主要来自我自己本身,因为要想激发学生情感,自己首先得开好头,老师给学生示范朗读这很重要,今天这节课安排给学生范读,可以说是打肿脸冲冲胖子,可以说在各位老师面前是献丑了,接下来指导朗读,也就自然不是我的强项了。

  但我之所以选这篇诗歌,主要是想挑战一下自己,既然诗歌很难上,不知在课堂上该如何知道学生朗读,那我正好可以乘这个机会让大家多提提意见。可以让我好好学习一下,多学点经验。所以就这样我选择了这一课。就这篇文章而言,想说以下几点:

  一、教材解读

  这是一首充满激情的诗。作者倾述了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的思绪,表达了全中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

  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热烈。全诗共4小节。第一小节是全诗的引子,写作者和所有中国人一样,满怀激情地迎接着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历史时刻的到来。第二小节表达了人们眼望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与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冉冉升起时,无比激动无比自豪的心情。

  第三小节主要是讲作者联想到了香港的屈辱历史,联想到了鸦片战争以来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表达了如今扬眉吐气的欢欣鼓舞。第四小节是说香港从此掀开了历史的新篇章,表达了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

  二、教学目标

  1、学会联系收集的资料理解诗歌内容

  2、初步感受新诗拟人、联想等表现手法,并有感情地朗读诗歌,体会诗歌强烈的爱国情感,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重点:“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

  三、教学流程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想通过让学生不断地读,读中感悟,感悟后再读,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所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一)录像引入激发情感

  通过录像激情描述,再现香港回归时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为下文激情朗读做好铺垫

  (二)初读感知

  每个人对事物的理解角度都会有所不同,因此,在刚开始的时候,我先给学生范读,激发学生朗读的欲望,接着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帮助学生更好的朗读诗歌,最后帮助学生理清诗歌的结构: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分别抒发了在庄严的时刻来临前、来临时和来临后的感情?迅速浏览一遍诗歌,找出哪个小节写的是庄严的时刻来临前,哪个是写来临时和来临后?(它们分别是在哪个小节)

  (三)读文理解、感悟情感

  语文新大纲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本课教学安排了充分的读,通过自读,范读、齐读等形式,感受课文中的真情。同时有体会诗意时,我们还借助一定的材料,如各种图片信息、视频短片等。以便于学生理解情感。

  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假如你现在有一个机会可以给香港人民写一封信欢迎他们,祝福他们,你最想对他们说的一句话是什么?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四)诗朗诵(机动)

  配乐朗诵

  (五)拓展文本、延伸课堂

  欣赏《我的中国心》魏老师也说,没有音乐的课堂是没有生气的。所以课前就给大家欣赏一首歌《我的中国心》,既有歌声,又与本课关联,一举两得。在歌声中激发读者爱国的情感,在歌声中结束了课堂。

  《分一分》说课稿 篇2

  一、说教材《最后一分钟》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四篇课文。该单元以“振兴中华、勿忘国耻”为主题展开。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前的最后一分钟,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特殊时刻曾经让千万中国人激情澎湃。作者用这首充满激情的诗,表达了全国人民积蓄心中的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香港回归祖国后美好前程的衷心祝福。整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作者那沸腾的热血与奔涌的豪情都融入在诗句的每一个词句当中。

  二、说教法、学法“三分诗,七分读”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既是本课教学的主要任务,也是促进学生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情感的重要手段。要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本课是阅读课,我准备安排一课时进行教学。根据《课标》要求及教材的编写意图和课文特点,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征,我预设了以下三个方面的目标:1认读本课生字,联系上下文或者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的意思。2以读为本,通过多层次、多形式的读来感悟课文,并运用收集资料的方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3在诵读诗歌中,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由于本首诗语言凝练,富有感染力,感情真挚强烈,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因为学生对香港回归、虎门硝烟这些历史事件不是很熟悉,理解诗歌内容还有一定的难度,我将本课教学难点确定为: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

  三、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四个环节展开:环节一:歌曲导入,激发兴趣开场播放歌曲《东方之珠》,把学生带到创设的情境当中,音乐既渲染了气氛,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教师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导入:1997年6月30日,是无数中国人彻夜难眠的日子,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无数颗心在期盼着一个庄严时刻。香港维多利亚湾畔,中英两国要进行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与祖国分离了150年的香港,将重新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这是多少年,多少代人热切期盼的时刻啊!所有中国人都急切盼望着这最后一分钟的到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最后一分钟》,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环节二:自由读诗,感知内容1.首先我让学生自由读诗歌要求:读对读通,遇到不熟悉或者容易读错的字借助拼音多读一遍。2.接下来指名读诗歌把感觉热血澎湃的诗句读给同学听,读出奔涌的豪情,说出内心的感动。学生边读老师边评价及时正音。(以上是初读课文,主旨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并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3接下来老师让学生理清课文的条理,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文章脉络:第一小节写庄严时刻来临前;第二三小节写庄严时刻来临时;第四小节写庄严时刻来临后。

  (新课标对学生阅读的要求是: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题地位,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环节三品读诗歌,读中感悟这部分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感受仪式前的激动;二是体验仪式中的自豪;三是读中感悟仪式后的畅想。下面我将详细地说一说这三个环节的教学过程:

  (1)感受仪式前的激动先指名读这一小节,思考作者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手法?然后重点理解“叩问”的意思,想一想在这最后的时刻所有的中国人会叩问些什么?这

  的“多元解读”给了学生更广阔的空间,扩展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也丰富了文本的内涵。最后让学生思考,还有最后一分钟,香港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此时此刻,所有中国人的情感是怎样的?让学生体会并读出这种激动无比的情感。

  (2)体验仪式中的自豪先指名朗读第二小节,让其他学生闭上眼睛展开想象借助文字再现香港回归时的场景。体会当时人们激动自豪的爱国情感。教师出示相关的画面,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找出这节诗里最能表现人们激动自豪的诗句反复读,读中升华感情。教师接着再设计问题: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和特区区旗冉冉升起的时候,诗人又想到什么了呢?结合搜集到的“虎门硝烟”的故事和香港的历史,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诵读中体会刻骨铭心的伤痛,感受扬眉吐气后欢欣鼓舞的心情,从而感悟那喷薄而出的爱国热情。这一部分的教学主要是在诵读中交流感受,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加深对诗句的领会、理解,感悟香港回归祖国那一时刻中国人内心的激动与自豪。

  (3)读中感悟仪式后的畅想这一小节采用多种读书方法,如指名读、齐读,以读代讲,引导学生抑扬顿挫地读,读出全中国人民对香港回归祖国的热情欢迎和对香港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环节四读中升华情境表演(1)全班参与,师生合作,有感情地朗读全诗。在诵读中升华感情。(2)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诗歌所表达的感情。让学生深入体验:如果你是参加交接仪式中的一员(身份可由学生定)或者你在街道上、在电视机前亲眼目睹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教师扮演香港凤凰卫视的记者随机采访。这个活动的设计既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本节课有效适度的拓展。

  四说板书设计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全面而简明地将学习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美观。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分一分》说课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第六单元时、分、秒第二节:一分能干什么。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对时、分、秒已经建立了初步的认识的基础上而进行教学的,学生对分的认识也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可是对一分的时间观念缺乏整体性的认识,所以建立一分的时间观念是本节课的重要任务。同时学好本节课也是为今后继续学习“年、月、日”和“12时、24时计时法”做好前期的铺垫准备。

  教学目标:《新课标》告诉我们:现代数学教育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不再以“单一传授知识”为目的了,而是更加关注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思维的多样化;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策略以及良好的情感和态度的形成。这是《新课标》对我们提出的要求,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目标:

  1、 建立一分的时间概念;自主探究出一分=60秒;初步尝试估计经历时间的长短

  2、 通过观察、互动、交流、记录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学习意识和合作学习的意识,同时培养他们收集学会学习的方法。

  3、 培养学生自主生成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同时体会在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美妙。

  为了能很好的达成教学目标,我还紧紧地抓住了本课的重难点:

  重点:分与秒的关系

  难点:体验一分的长短

  教法与学法:

  由于这节课的服务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较小,好动、好奇心强。但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很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我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色彩丰富的课件吸引学生注意力,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们以一种兴奋的状态,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这样既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又激发了兴趣,充分发挥学生们的主动积极性。

  基于以上的分析,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程序设计了六个环节:

  一、 情感铺垫 激情导入

  由于考虑到现场的教学对象与我们平时的教学对象不同,所以在设计时考虑了好久,在情境的创设上用自己写的一首深情的小诗导入。这首小诗不是为了煽情,而是想真心的献给在座的各位和本次大会,上课时由李芯蕊老师带给大家。这样设计的目的除了可以给大家美好的情感调动之外,更重要的是这个美好的过程正好是一分钟。从而导入本节的课题,教师板书:一分能干什么,为学习新知创设了很好的情境。

  二、 自主参与 探索新知

  这个环节我们的任务是要学生自主生成教学重点,所以我们利用大量的多媒体手段来辅助教学。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通过看一看、动一动方式观察大屏幕上钟面的分针、秒针的走动情况。说一说当秒针走动一圈分针的位置发生了哪些变化?再说一说当分针走动一小格秒针的位置又是如何变化的?教师板书 “1分 秒” 接下来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1分和秒之间的关系,同时多媒体提供分针和秒针的动画图,学生们可通过数一数的方式找到分和秒之间的关系,找到:其实秒针走动一圈和分针走动一小格所经历的时间是一样长,从而生成本课的重点。得出结论的同学都上黑板写出 “1分=60秒”。

  这样的设计的目的是结合了学生已经拥有的知识储备,运用多媒体的直观展示,让学生们达到“跳一跳够得到”的教学境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一直是观察员,最后的结论是学生们自己探究出来的。对于这样的结论他们自然是愿意接受的,既感受到知识的形成过程又抽象出公式。这样精心的设计可以说是思维的一种深化训练又是教给孩子如何学习的过程。

  三、 感受一分能干什么

  刚刚生成的知识点,让学生在实际的生活中应用和体会。这是本节课的难点,必须让学生自己感受一分的长短。这是个开放性问题要抛给学生,让学生在教室内选择你自己最喜欢的活动并用心活动的次数,教师把握时间一分后喊停。在反馈时让学生们自己说一分的时间你都做了什么,做了多少次?这样即可以直接感受一分的长短又可以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除了学生汇报的内容之外,教师利用多媒体补充一些一分还可以做很多的事情。让学生感知这么不起眼的一分居然能做这么多的事情,从而培养学生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情感。

  四、 估计一分的长短

  这是第三环节的的升华部分,如果说第三环节站在了正面的角度思维,那么可以说这部分的是相反的角度来体验一分的长短。同样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事情活动,这次是自己估计到一分种后停下来,教师巡视记录。在反馈时教师找估计比较准的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估计的,用什么方法?这样设计的目的基于两点考虑:第一个是让学生会从生活中找到一些规律;第二是还有学生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汇报的同学可以为他们提供思路,以点带面。通过这样的设计来体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有不同发展”的理念。

  五、巩固新知 解决问题

  练习为了重难点服务的。这一部分设计了大量有梯度的习题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

  六、 学生谈收获和体会

  可以说到了这个环节已经接近了尾声,但我认为如果处理得好可以形成本课的高潮,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我引导学生在一分的时间里谈谈感受、体会、感悟。学生就会想我说多少可以大约是一分。这样的设计有两点目的:一是让学生综合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知识和技能,在实际生活中提高数学应用的能力;第二也是为了让教师能够及时的了解的学生们掌握新知的水平和思维动向,能更好的驾御今后的学习活动。

  评价升华

  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给予及时的总结、鼓励和表扬。让师生以一种朋友似的的关系、交谈的方式共同营造民主、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的状态是最积极的,教学效果也将是最佳的。同时提出思考性的问题:通过同学们的谈话我知道你们懂得了珍惜时间,那么在生活中应该怎样的遵守时间、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呢?每名同学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一份惜时方案。这样的目的也是为了下节课“作息时间表”打下伏笔。

  在最后的一分里,老师提议和同学们一起静下来听一分的音乐。即可以慢慢梳理本节课的知识又可以在动听的音乐中感受“滴答滴答”的时间流逝的脚步声。

  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最后我想用北师大的周玉仁教授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今天的说课:

  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探索出来的决不替代

  凡是学生能够自己思索出来的决不暗示

  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多给一些活动的空间,多给一些表现的机会,多给一些体验成功的快乐!

  谢谢大家!

  《分一分》说课稿 篇4

  《分一分》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与代数”认识分数的的内容。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和教学流程等三个方面来进行阐述。

  一、谈教材分析

  《分一分》是小学数学概念中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的一课,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是有很大差异。开始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本单元第一次出现分数时,通过一些学生熟悉的具体事例和一些图形,着重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这一节教学能为以后深入学习分数系统知识和小数系统知识打下良好而必要的基础,更为以后解答分数四则运算和应用题奠定坚实而重要的基础。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这套教材,分数这部分知识是分两次进行教学的。第一次是三年级的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次是五年级的系统学习分数知识。《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第六册的要求是: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这一课是分数教学的起始课。它是学生已经掌握整数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根据以上分析及《课标》要求,我拟订这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使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形成关于几分之一的表象,会读写几分之一。

  (2)能运用生活经验,通过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二、讲“教、学”方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数学学习往往是他们自己生活经验中对数学现象的一种“解读”.在教学中,如果能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喜闻乐见的素材唤起其原有的经验,那么学起来必然亲切、有趣、易懂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强,教师在学生认识了1/4.纸上折了1/4后,谁还能折出其它分子是1的分数,学生动手积极性很高,纷纷折出了其它分数。当问谁折的分数大的时候学生就更愿意比了。起初,学生对分数的比较这一知识停留在比较表面、比较肤浅的水平上。他们用整数的大小比较方法来比较分数,教师也不做出判断,使学生主动得构建自己的知识,激发学生对知识学的热情。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

  本节课中主要采用“学生自学,同桌互学,小组研讨,集体辩论”等形式,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意识而且能起到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使学生明白团结就是力量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本节课注重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他们积极参与教学,让学生亲自参与知识推导的全过程,通过亲身经历理解了分数的意义。

  三、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起探究兴趣

  导入新课时创设一个分苹果游戏,三个同学一组把6个苹果分给两个同学,怎样分才公平?每人分几个?接着分4个苹果,分2个苹果。教师把学生回答的3、2、1分别板演,把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同学,每生分多少?游戏

  1、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突出平均分这一关键。

  2、通过把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同学,每个同学得不到一个苹果(半个)该用哪个数表示呢?给学生留下悬念,为探索新知创设了情镜,也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的过渡到分数,由整数不够而用分数表示是符合数的扩展规律的。

  (二)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学习

  本节课通过学生的实践操作,使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有时遇到不够一个的,就不能用整数表示,那用什么数表示呢?有知道的吗?有的学生有预习的习惯,也有的同学学奥数就知道用1/2表示,让他在师板书的3、2、1下面试写,学生看到整数不够可以用分数表示,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学生一点也不感到陌生,很自然便于接受。写对后教师加以表扬,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感到很自豪,课上表现的会更积极。让学生拿出学具袋中的卡片用自己喜欢的颜色涂自己喜欢的图形,分别涂出它们的1/2。涂后展示给同学们。教师放慢速度,提高音量讲解1/2的读写法,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读。突出教学重点.在这里教师重组了教材把教材后面的内容先学了.让学生把正方形纸折成它的二分之一并涂色,让生把涂好色的正方形粘到黑板上,师鼓励生用多种折法折,如有困难同学间合作,研究折.(对于偏离对角线的折法教师给予表扬)让生说一说为什么图色的形状不同都能用1/2表示呢?这一设计培养学生归纳推理能力,给学生提供想象的空间,注重发散思维培养发挥学生聪明才智.让学生想在日常生活中在哪还见到过可以用1/2表示的事物.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数学.在重点理解了二分之一的含义的基础上大胆放手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学生从学具口袋中拿出学具,动手操作把不同形状的纸平均分成几分把其中一分或几份涂色并用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表示。开展小组夺红旗游戏活动,看哪组折法多,折法特别,小组合作,研究折法,在探索,合作中获取多种折法,多个分数,激发创新意识,在评选活动中,对于折法特别涂法特别的与重不同的让他们说出表示的意义.突出了难点.活动后评出红旗组,组中每个成员得一朵小红旗,装在自己成长记录袋中又一次体会成功的快乐.设计游戏活动学生积极参与,兴趣浓厚,提高学生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竞争意识。

  (三)愉快教学,创设宽松环境。

  如让学生标出绳子的1/10,再让学生标出不同的方法,教师在表示出其中的两部分,这又怎么表示呢?学生互相说一说,再出示五角星图,点子图说一说图的3/5,5/6等表示的意义.突破难点,让生灵活运用知识.由于有“折一折”做铺垫,“说一说”部分,教师不是以讲授方式传授那样势必局限学生思维活跃性,影响他们思维发展这样开放式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可以在分享彼此思考见解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师有意识把学科进行整和,竞赛时男女孩头像下用英文girl,boy书写在学生进行折纸活动时放舒缓的音乐,学生学起来更加轻松,课堂上不再是枯燥无味,鸦雀无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体验数学的乐趣,活泼的游戏,优美的音乐,教师丰富的表情,鼓励性的语言都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使他们整堂课都能兴趣昂然。

  (四)竞赛练习,激发竞争意识。

  设计了“勇夺小红花”节目老师当主持人,学生是竞赛选手,分男女两组进行竞赛,让同组的做在一起,获胜组每生一朵小红花,粘到班级红花栏中,共设计三关题,第一关必答题,男女生互选题,答对得苹果卡。第二关抢答题,答对得卡,答错扣卡。第三关能力测试题,此题目的是为了对问题深层次的理解,给学生一个思维开放的空间,让他们自身水平和能力得以展现。练习活化了题形,新包装,新口味题形必将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参与性得到空前高涨。

  (五)及时评价,体验成功快乐

  评价目的在于激励,课堂上学生通过老师、同学、自己的及时评价更加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体会成功感。

  《分一分》说课稿 篇5

  说教材:

  《一分钟》是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课文讲了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却迟到了20分钟。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说学情:

  学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语文教学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二年级小学生要达到这个理想目标,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的引导更为重要,教学中,我们要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体验一分钟的重要性,从而自觉地珍惜时间,牢牢把握每一分钟,做一个珍惜时间的孩子。二年级的孩子,由于学生小,时间观念不强,对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但考虑到部分学生可能也发生有过类似的经历,有过相似的情感体验,所以理解本文难度不大。

  说目标:

  1、认识“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叹、哈”等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知道时间的宝贵,懂得严格要求自己,珍惜时间。

  说教法:

  随文识字,引导法。

  说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侧平举一动不动的站立,看谁坚持得最久。然后让同学谈感受,再面向全体同学谈话。

  你们觉得一分钟长吗?(学生自由交谈)

  是啊,一分钟可以说很短,也可以说很长;在某种情况下,要能克制自己,坚持一分钟也是不容易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一分钟》,相信学完课文后,同学们对“一分钟”的体会一定会更深。板书7.一分钟。

  二、整体感知

  1.同学们,先听老师读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说。

  2.多睡了一分钟,怎么会迟到20分钟?我们再来读读课文。齐读。

  3.指名分段读课文,在你读的过程当中,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生可能会回答:是元元两次叹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出示这两句话)师追问:他当时会想些什么呢?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呢?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带有感情地读一读。

  4.老师:元元最后“红着脸,低着头”走进教室,他会想些什么呢?你想对他说点什么吗?(自由发言,领悟每一分,每一秒的重要)

  是啊,就这一分钟,使他迟到了整整20分钟;就这一分钟,耽误了学习,使他感到愧疚和后悔。

  5.那你觉得这一分钟重要吗?为什么?小组讨论一下。

  6.我们再把课文读一读,体会一下元元当时的心情。

  三.学习生字

  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利用好每一分钟呢?大家看,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我看同学们能用几个一分钟把它们记住。准备好了吗?开始吧!

  1.出示我会认。钟、零、闹、哈、欠、迟、叹、决、悔。

  呵,我看了下表,刚才同学们用了三个一分钟就把这些字记住了。那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能不能跟大家说说你记字的好办法。

  2.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3.同学们有这么多巧妙的方法,给你的学习伙伴说说吧!

  4.好了,小朋友都喜欢用分合的方法记字。请同学们打开书33页,完成课后找找说说。这些偏旁可以和哪些字字组成新字呢?同学们拿起笔连一连,看谁的动作最快,连得最最准。开始吧!

  5.你们学得这么好,老师奖励你们一分钟的自由时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老师计时)结束后,问问学生:现在你觉得一分钟长吗?(生答)

  6.小结:一分钟可以说很长,也可以说很短。就看你怎么去用。现在,我们这节课还剩下几个一分钟,我们该怎么去用呢?导入写字教学。看看我们能学几个字吧!

  四、课外拓展

  组织学生从活动中体会“一分钟”的价值。

  (1)通过查找资料说明,人们一分钟能做多少事(如农民、解放军、清洁工)。

  (2)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

  (3)以“第二天的元元”为题,自编自演小故事。

  故事发生时间段为:闹钟响了……到学校上课。

  说板书:

  7.一分钟

  田字格中写的“叹“和”哈”。

  《分一分》说课稿 篇6

  一、说教材

  1、说教材中的地位

  本堂课是幼儿在学习了2、3、4的分解和组成和5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来进行教学的。基于幼儿对数概念比较不理解,教材通过操作、观察让幼儿反复进行5的分解和组成的练习,从而形成数概念意识。

  2、说活动目标

  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新《纲要》提出“数学教育必须要让幼儿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教师要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概念,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由此可见生活化、游戏化已经成为构建数学课程最基本的原则。在对教材和本班幼儿的学习情况有一定了解后,我制定出本次活动目标:

  (1)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中两边数列分别是递增、递减的关系。

  (2)激发幼儿主动探索、与同伴交流的兴趣。

  3、说重点难点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因而本次活动的重点:让幼儿学习5的分解和组成,难点:在此基础上引导幼儿归纳出分合式中两边数列的关系。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一)关于教法

  本节课属于数概念教学,对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比较难理解,为了帮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口难点,依据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本节课在教法上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使幼儿在愉悦的愉悦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教学资源,结合活动室里的环境,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幼儿展现一环环的活动过程,引发幼儿的兴趣,调动幼儿的情感投入,激活幼儿原有知识和经验,以此为基础展开思考,自觉地构建知识。

  2、鼓励幼儿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现在的的教学需要转变幼儿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已成为幼儿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进行独立思考,并与同伴交流,亲身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体验学习成功的乐趣。

  3、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由于幼儿的生活背景和知识水平不同,在参与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个别进行加强辅导。

  (二)关于学法

  依据新的课程标准,必须转变幼儿的学习方式,在本节课中幼儿的学习方法上力求体现: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幼儿亲自学会解决问题,体验探索的成功、学习的快乐。

  2、在动手操作、独立思考、进行个性化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同伴交流和全班交流活动,通过互助,让幼儿构建学习方法。

  3、通过灵活、有趣的游戏,巩固新旧知识,提高计算技能。

  4、通过观察直观的表格,进行归纳和推理,发展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说设计思路

  本堂课我总共分为五个环节来完成,分别是:

  1、游戏导入,复习4的组成。

  2、学习5的分解。

  (1)抛出问题。

  (2)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

  (3)小结。

  3、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4、找一找,合一合(《鸭子走》。学习5的组成)。

  5、游戏出活动室《鸭子走》。

  (二)说活动流程

  1、游戏导入,复习4的组成。

  出示数字4,(碰球游戏):嘿、嘿、嘿,我的1球碰几球?嘿、嘿、嘿,你的1球碰了3球,------

  这样的设计是遵循“游戏是幼儿的主要活动”的原则,重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2、学习5的分解。

  通过抛出问题,帮助小鸭分吃饼干的情节,使数学贴近于生活,激发了幼儿的探索兴趣。正如《纲要》中指出:“让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

  大班幼儿具有活动的自主性、主动性、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和特点,我安排了操作圆形卡片和数字卡片的活动,让幼儿在操作中自主探索5的4种分法,启迪幼儿的智慧。

  由于大班幼儿已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规则意识、坚持性的增强,所以我提出操作活动要求时,让幼儿服从一定的纪律,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

  3、引导幼儿归纳分合式两边数列的关系。

  大班思维中出现抽象逻辑思维的萌芽,在认识事物方面,不仅能够感知事物的特点,而且能够进行初步的归纳和推理。本班幼儿好学、好问,喜欢有挑战性的学习内容。学习内容要有一定适当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我设计了归纳5的分合式中两次数列的关系这一环节,目的是让幼儿“在跳一跳够得着的地方”进一步升他们数概念质地飞跃。

  4、找一找,合一合(学习5的组成)。

  设计这一环节的意图是让幼儿将所掌握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当中,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同时要求他们进行记录和同伴交流,有利于发展他们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5、游戏出活动室《鸭子走》。

  根据第二环节中《鸭子坐客》的故事,引出《鸭子走》的游戏:1只鸭子前面走,4只鸭子后面走;2只鸭子前面走,3只鸭子后面走;------

  这样教学前呼后应,让幼儿兴致浓浓地在复习5的分解和组成中结束本节课。

  四、教学效果预测

  本节课利用游戏导入,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一定会十分活跃。而重点部分的教学采取动手操作实践,幼儿人手一套教具,人人能动手动脑,练习次数多,密度高,有利于幼儿熟练地掌握5的分解,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老师深入浅出的引导可充满激励的语言,将会给幼儿不断探究的动力和热情;而层次分明难易适度的过程,也使新知得到巩固和应用。可以说本课的教学环环相扣,清晰有序,一定会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分一分》说课稿 篇7

  一、教学内容:

  本课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二年级上册第66~67页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面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学习了“时与分”之间的关系后,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1分钟的长短,从中感受时间的意义。

  能力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1分钟和1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建立1分钟的概念,体验1分钟时间的长短,正确进行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难点是估计1分钟有多长。

  四、教法和学法

  1、开放式教学法。

  2、体验探究法。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进入主题

  利用淘气因为多睡一分钟而使上课迟到的故事导入新课;(叮铃铃,闹钟响了,可是小淘气还是不愿意起床。“让我多睡1分钟吧,就1分钟,上课不会迟到的。”说着又钻回了被窝里,一分钟又一分钟过去了,小朋友猜猜,小淘气上课迟到了吗?对,肯定迟到了。)

  (设计意图:将学生带入意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二)自主探究,突出主题

  在学生进入情景后,紧扣教学重点设计了丰富的体验活动。

  1、(感受1分钟)

  通过两个活动来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长短:

  (1)观看1分钟精彩动画片《猫和老鼠》。(出示课件)

  (2)耐力体验1分钟。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小朋友能坚持1分钟。

  (设计意图:感受一分的长短。学生通过一分钟单脚站立和观看一分钟动画片,两种活动对比谈感受,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并不失时宜的进行热爱学习的思想教育。)

  2、(体验1分钟)

  让每个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进行1分钟体验,并汇报活动情况。如数数、数心跳、默写乘法口诀、写字、画画、做口算题等活动。

  (设计意图:创造多样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动手、动口活动中感受1分的长短,渗透对个人而言,1分的时长是具有“个性”的,但也可以通过努力,让1分钟的价值实现最大化。)

  3、(估计1分钟)

  设计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掌握1分钟的长短,如拍手、默数、数心跳、踏步等。

  (设计意图:通过日常生活中一些活动进一步锻炼了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还能让学生体验时、分、秒的关系,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

  4、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让学生在一拨、二看、三思考、四表达等活动中掌握新知。同时,让学生完成4道习题。

  (设计意图:通过四个环节的小活动,让学生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再次体验时、分、秒之间的关系。)

  (三)走向生活,提升认识

  设计两个片断让学生感悟时间的价值:

  1、观看消防员救火片断,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2、观看刘翔110米栏赛况,感悟时间就是胜利。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两个片段,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价值,从而达到“珍惜时间”的教育目的。)

  (四)全面小结,强化感受。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并进行小结。

  (五)布置作业,课后延伸。

  完成数学书上第67页的第1、3题。

  四、说板书设计:

  一分能干什么

  (1分= 60秒)

  一分钟

  能干什么

  ()↖ ↗()

  ()←?→()

  ()↙ ↘()

  《分一分》说课稿 篇8

  说教材: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并了解了时、分之间的换算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时间单位不像长度、质量单位那样容易表现出来,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接受。所以教材特别注重创设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和活动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本节课通过具体实践活动,如数心跳、写字、听一听秒针走动的嘀嗒声等,让学生感受1分、1秒的长短;观察钟面了解1分=60秒;而且能使学生体验到一分钟能做不少事情,体会时间的价值,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感受时间的价值与意义。

  说学生:

  二年级的孩子以形象思维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活泼好动,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在教学中注意以形式多样的学习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学生对时间已有初步的认识,知道1时=60分,在此基础上学习1分=60秒难度相应降低。但由于时间是个抽象的概念,不易让学生所接受,所以在本课学习中应抓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征,创设与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在具体活动中,进一步认识时间,体验时间,培养时间观念,养成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一分能干什么的实践活动,体验1分的长短。

  能力目标:知道1分=60秒,能进行简单的时间单位换算,培养学生分析、体验、估测的能力。

  情感目标: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时间观念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说教学重点:

  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正确进行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转化。

  说教学难点:

  估计1分钟有多长。

  说教法:

  1.实施开放式教学,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主动获取知识。2.让学生对1分钟时间的长短有尽情独特的感受,使学生切实感受数学就在他们生活中。

  3.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并通过合作交流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说学法: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具体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听一听,猜一猜、数一数、试一试、想一想、摸一摸、估一估、写一写、折一折、说一说等灵活多样的形式亲身体验1分的长短,并发现分与秒的关系,体会时间的价值,学会做时间的小主人。

  说教具:

  多媒体课件、实物钟面。

  说学具:

  题卡、手工纸、文字、写字本。

  说课型:新课。

  说课时:1课时。

  说教学流程:

  根据本节课的知识特点与确立的学习方式,其教学程序我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二) 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三)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四)结合生活,课外延伸;(五)全面总结,强化感受。下面我就各个环节的设计作具体说明:

  (一)情境创设,激情导入

  同学们,时间老爷爷听说你们上节课表现非常好,邀请你们欣赏儿歌《时间像小马车》。大家高兴吗?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播放一分《时间像小马车》音乐)我们欣赏到这里,谁愿意说说听了这段音乐你有什么感觉?学生一定会说这首儿歌很好听,就是太短了。老师由此引出这短短的一分钟我们能做些什么呢?从而引出新课,板书课题及副课题。这一环节的目的在于更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听音乐初步认识1分钟有多长。为学习新知打下基础。

  (二) 实践探索,学习新知 。

  这节课相对于以往的数学课来说,它的特殊之处是以体验为核心。因此这一环节教师设计了开放式的学习活动,使学生经历参与体验发现总结的过程。

  1.数心跳,体验1分钟。

  这里让每个孩子通过数脉搏知道心跳1分跳多少次?通过这种实际操作,既可以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1分钟的概念,以自身的体会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2.1分能干什么。

  在这里我通过两个活动设计了全体总动员:先让每个孩子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进行1分钟体验,并汇报活动情况。如数数、默写乘法口诀、写字、画画、做口算题、折纸等活动。然后举例说明生活中1分钟可以做哪些事?通过活动让学生体验到1分可以干很多事情。无论是学习上,还是生活中,都应该利用好时间,不能随便浪费掉1分1秒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珍惜时间的德育教育。

  3.发现分与秒的关系。

  在探讨分与秒的关系这一问题时,先是提问学生钟面上分针、时针的名称,进而认识秒针。学生只有明确1秒的长短,才能够更加准确、真实地知道1分的长短,为估计1 分钟打基础。然后我让学生边欣赏音乐,边观察钟面,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1分=60秒,为了加深印象,让学生随着秒针的走动数数,来进一步体验一秒与一分的关系,有效的落实了本节课的重点。

  4.估计1分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中,我设计了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让学生先伏桌休息自己估计1分钟时间到了就坐端正,看谁估计的时间最准确或最接近。(放音乐《兰花草》) 这时课堂气氛推向高潮,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浓厚。

  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1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估计1分钟的长短,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与应用。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

  5.体验1分有多长。

  通过两个活动来让学生感受1分钟的长短:

  ①耐力体验1分钟。单脚站立,手平举。看哪个小朋友能坚持1分钟。

  ②观看1分钟精彩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出示课件)

  ③交流:这时我会问:精彩动画1分钟和耐力体验1分钟,你有什么感受?

  以两次活动对比的形式让学生自由说说对两种活动过程的不同的时间感受。学生一定会一致认为动画片的时间短,耐力体验的时间长。通过对比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学生的积极参与、激情投入是这节课活动成功的基础。

  (三) 巩固练习,拓展思维。

  这一环节我共设计了4道不同层次的实践与应用的练习。

  第一题看图说时间既训练了学生对时间的认读,还让学生学会了两种书写形式表示时间。

  第二题对口令训练学生时、分、秒之间关系的转换。

  第三题给老师改错训练学生在不同的生活情境中,根据时间单位的意义,选择恰当的时间单位。

  第四题通过计算,具体体验1分的长短。

  (四)结合生活,课外延伸。

  1. 1分钟记忆大赛。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让孩子们当导游,1分钟内看谁记住的景点多,

  让孩子始终处于一种亢奋状态,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2.联系实际,提高认识。

  在这个环节中,我设计了两个片断:

  1.观看消防员救火图片,让学生理解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金钱。

  2.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钟时间进了1球,从而赢了比赛。让学生明白对于运动员时间就是胜利。

  3.这时候我会问:在各行各业人的眼里,时间还是什么?并举例说明。(例如:时间就是知识......)

  通过一组惊心动魄、紧张的画面集中展示,在课堂上产生一种震撼的效果。学生通过直观的影象和激烈的讨论,情感的体验再一次得到升华。学生从多元化的角度体验,达成了唯一的目标,那就是对时间有了更深的体会,感悟到时间的价值:时间就是财富(金钱);时间就是胜利,时间就是生命

  (五)全面总结,强化感受

  为了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总结提问:现在离下课只剩1分钟了,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想对时间老爷爷和大家说点什么?让学生们互相交流、汇报。师总结,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老师在这里真的希望以后你们能珍惜生活中的每一分每一秒,做个珍惜时间的孩子。

  这一环节让学生再一次感受到时间的重要,一节课过得很愉快,便会觉得时间很快。让学生真正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出示时间格言意在进行课外延伸,激励学生,让学生珍惜时间,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

  布置作业:回家后让父母帮忙测一测你1分能跑多少米?

  通过课后实践活动继续体会1分能干什么。

  板书设计:整个板书我做到简洁明了,加深学生的印象。集中学生注意力,突出教学重点,一目了然地展现出教学的主要内容。

  设计理念:

  1.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学习不只是简单的信息积累,还包括背景经验。在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知识。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建构认知。

  2.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学习活动,是一种手脑并重的操作。在体验1分钟和估算1分钟有多长时,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项活动,这样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能真正感知自己在1分钟内能干多少事情。在体验了1分钟有多长后,课堂并没有机械的教学生分与秒的关系,而是进行了随着秒针走动1圈数数的练习,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直观形象动态的实物操作,利用实物钟面直观形象来突破重点难点,进一步验证了1分=60秒。这节课设计的体验活动虽然多,但是我注重了体验的层次性,所以并不重复,而是令学生每次的体验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分一分》说课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大小比较、分数的加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因此拟定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操作,让学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感知出分数的过程,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并会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体会分数的作用。

  (2)会用折纸、涂色等一系列的数学学习活动表示简单的分数。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直观操作感知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操作过程和对这几个分数的感知。

  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从认识整数发展到认识分数,是一次飞跃。分数意义理解较困难。建立概念的过程也很慢,语言的叙述更是存在问题。所以本节课设计在多媒体的环境下进行教学活动。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问题驱动

  二、操作实践理性认识

  三、设计分数深化理解

  四、认识分数巩固练习

  五、总结归纳拓展延伸

  五、整合点及解决方法

  (下面主要针对教学过程中的整合点以及解决方法谈谈自己的做法与感受)

  1、多媒体的使用为课堂的导入增添了魅力

  低年级学生大多活泼、好动,有意注意时间比较短。数学课堂上枯燥的数字,板书,本节课抽象的平均分含义满足不了学生多变活跃的心理需求,使他们没有求知的欲望。课堂的导入环节决定了学生的思维能否活跃起来,能否将兴趣牵引到对新知的渴望上,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本课导入环节我采用多媒体手段通过声像,动画这种学生乐听、爱看的形式,创设即将开运动会的生活情境,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把所有学生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了过来。请看教学片段(视频1)

  淘气和笑笑分食物的故事情节,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带入到数学课堂,同时紧紧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4个橘子,2盒饼干的整数平均分过渡到1个苹果平均分的问题上。通过直观的演示不断带给学生新的刺激新的问题,生动形象的动画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望,1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人,平均分给5个人,平均分给20个人都应该用什么样的数字表示呢?此时孩子们迫不及待的想进一步学习新知识,这就为下一步认识理解分数创造了良好的开端。

  2、多媒体的使用为突破教学难点提供了方便

  课堂教学的难点是学生对知识理解的障碍,在教学分数意义这一环节时,概念比较抽象,如果仅凭老师枯燥的讲解学生机械的记忆,孩子们肯定不能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用准确的语言去描述。如果利用自制教具呈现出不同的分数费时费力,操作起来比较麻烦,也会影响教学效果。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其速度快、储存量大、易操作等优点轻而易举的解决了这一难题。由计算机将一块蛋糕平均分成8份,取出其中的3份同时出示分母8、分子3,学生通过观察分的过程和分母分子的相应出示,再一次理解了分数所表示的意义。然后再次利用同一蛋糕平均分出八份之五,六分之五,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在观察,在比较,直观地感受到分母就是平均分的份数,分子就是取出的份数,进一步加深了对分数的意义理解。

  多媒体的使用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不仅降低了知识的难度,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在视觉、听觉等感观上受到冲击,使学生有新鲜感与直观感,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创造性,为下一步自己设计喜欢的分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变“苦学”为“乐学”。(视频3)这是孩子们真正理解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设计的分数的情景,从课堂效果来看,这一信息技术的运用使学生动手操作的正确率提高了,同时也真正明白了只有在平均分的前提下才能用分数表示它其中的一部分。(视频4)生动的动画画面清晰的展示了一个分数的由来,因此在孩子们汇报自己设计的分数时候语言运用的准确具体,表达到位。从而减少了常规教学中由于学生表达不准确教师反复纠正而浪费的时间。

  六、教学效果

  本节课整合点的正确诊断,多媒体课件的合理使用,帮助我们把枯燥的数学问题生动化,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把乏味的数学课堂趣味化,把生硬的数学学习轻松化。充分发挥了信息技术在数学课堂中显著作用。

  《分一分》说课稿 篇10

  一、教材分析

  《一分钟能干什么》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时、分、秒中的一个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认识钟表上的整时、半时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时间单位:时、分、秒,是本单元第二节的内容。教材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从而使学生懂得去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情境活动,让学生建立一分钟和一秒钟的概念,体会分与秒的关系,掌握1分=60秒,学会简单的单位换算。

  过程目标: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1分钟的长短,并感受时间的意义,培养学生的估测能力、及学生的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在实际操作及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能力目标:通过拍一拍、听一听、读一读、唱一唱、写一写、等活动,培养学生估计时间的能力,教育学生从小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教学难点:估计一分钟有多长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对时分的知识在一年级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能区分时针、分针和秒针;能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整点、半点;但是整点刚过和接近整点学生区分还有困难。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生活经验少,但思维比较活跃,他们还是以无意注意为主,而无意注意是由刺激物的特点引起的,在教学时,尽可能创设生动的数学活动,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知识变成学生的切身需要,使他们在玩中学,在动中求知。通过操作交流去探索创新。

  二、教法学法

  在教材的处理上,我联系生活实际,用灵活多变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充分放手让学生大量开展多种形式有趣的实践活动,开放的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使学生较好的认识一分并且对于一分能干什么也会有深刻的认识。

  三、设计理念

  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创设生活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具体的情境中去感受数学的价值。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在这节课中,主要强调学生的参与性和实践性,让学生人人参与教学全过程,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程强调学习数学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一分钟能干什么》这一课意在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通过各种形式多样的活动如数心跳、听音乐、读书、踢球等,体验时间的长短,主动参与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时间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东西。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应用的过程,让学生真正体验到自己就是学习的“主人”。

  四、教学预案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根据儿童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来看,在数学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于是我利用2008春节联欢晚会倒计时的场面,共同感受新年的钟声即将敲响,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种安排的意图是用学生比较有兴趣的事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为新知的探索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强调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体验一分钟时间的长短。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对一分钟能干什么都有一些模糊的认识,让学生说说,给学生一个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发挥自己的个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体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起学生对时间的有关认识的记忆。

  (二)实践感知

  1.一分钟有多长

  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数心跳”这一活动,再次体验到一分钟的长短,强化学生的感知。以学生为主,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听一遍会忘记,只有自己做一遍才能永远的记住。在课堂中通过拍一拍、读一读、写一写、数一数、做一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学生对于一分钟的长短有了深刻的印象,为后面的估计打下了基础。

  2.分与秒的关系

  在我们体验完1分钟脉搏的跳动之后,让我们静静地看钟面,一起来认识1分。观察钟面,上面有两个我们的老朋友,最短走地最慢的是时针,这根长一点的走得比时针快的是分针,钟面上还有一根又细又长走得最快的就是秒针,它可记录比一分还短的时间,秒针走一小格是1秒,请同学们观察钟面,动脑筋思考,一秒有多长呢?我们可以用什么动作来表示?

  学生说出不同的办法,同时选择拍手的方法边观察钟面边体验1秒,5秒,10秒,60秒的长短,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看一看、数一数、分针与秒针的走动情况,学生发现了分与秒的关系。强调学生一定要把分与秒的关系记好,1分=60秒

  我从“1秒钟是多长”这里寻找切入点,让学生拍手做,分别观察分针和秒针的变化,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与总结能力的培养。在认识秒针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钟面,区分时针、分针、秒针,然后总结出分与秒的关系。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和总结,比老师的讲解更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同时也使学生在经历了观察、总结、推断的过程中体验了观察——思考——推断——总结——归纳——运用的学习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活动体验

  1.1分钟能干什么

  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在这一环节我设计了四个活动(做计算题,读三字经,画太阳,拍球),学生分小组选择一项自己喜欢的学习活动,集体计时,汇报结果。全体学生的积极参与可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让他们感觉到在一分钟里能做这么多事情,很骄傲。同时体验1分时间的长短,建立一分钟的概念。

  学生通过四种活动对比谈感受, 让学生明白感觉时间的长短有时还与心情和喜好有关,并不失时宜的进行热爱学习的思想教育。简单的练习,为学生提供了体验时间的机会,增进了同学之间或者师生之间的互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2.一分钟有多长

  这是本节课的难点所在,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听着音乐在一分钟之内做自己喜欢的活动,这是对学生估测能力的训练,有了活动已做基础,先叫同学交流估计的办法,然后跟随一段欢快的音乐跳起来,估计一分到了就回到座位。

  这个环节为学生创造了充分的机会实践一分钟的体验。新课标中倡导从孩子们身边的生活中撷趣素材,联系生活学习数学,将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我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长短

  4.几分钟的长短

  在这一环节请学生选一首歌,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几分钟,再全班一起唱唱,看看自己估计的对不对。新课标中倡导从生活中学习数学,还原于生活,指导于实践。让学生在通过大量的活动感受到了一分钟后,再去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来估计一分钟以及几分钟的长短。在设计上采用了开放式的教学,让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使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发展。在学生有了一定时间的基础上马上让学生进行估算练习,促进知识的进一步的巩固。

  (四)拓展思维,课堂回顾

  1.中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检查学生掌握程度,我又设计了下面三个活动,把课堂气氛再次活跃起来。

  ①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这台春节晚会上,有我们熟悉的好朋友红果果、绿泡泡,他们俩看到同学们对分和秒掌握的这么好,想考考大家,你想接受他们的挑战吗?

  挑战第一关: 是时,分,秒关系的换算。

  1时=___分 1时30分=___分

  1分=___秒 1分20秒=____秒

  70分=___时___分 90秒=___分___秒

  挑战第二关: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会使用时,分,秒这几个单位。

  小华每天睡9( ) 跳绳10下用了7( )

  小亮吃饭用了20( ) 小明跑50米用了12( )

  挑战第三关:测试学生的计算速度。

  你能在一分钟内完成吗?

  3×4= 5×6= 3×9=

  5×8= 24÷3= 12÷6

  ②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了解一分钟的重要性。

  一分钟,银行点钞机大约可以点1500张人民币。

  一分钟,中央电视台播音员大约可以播800个字。

  一分钟,汽车大约可以跑1200米。

  一分钟,激光大约可以走1800万千米。

  根据所给的数据让学生说一说生活中的一分钟能干些什么

  1分钟我能穿好自己的衣服。

  我1分钟能吃一根香蕉

  1分钟能擦干净我的桌子。

  通过让学生知道一分钟虽然很短暂,但这一分钟对于我们来说是很重要的,促进学生养成珍惜时间的好习惯。这个环节体现了在新课标强调的要注重各学科之间的整合,充分利用了生活这一教学资源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育学生爱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2.课堂回顾

  在这一环节让谈谈学生的收获和体验,概括出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和自己的课堂表现,还可以再次唤醒学生对本节课的记忆,揭示课题。

  同时根据情境,出示一句名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来激励学生。

  学生的自我评价很真实,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激发他们参与和学习的兴趣。同时,把课本上所学的数学知识融入生活,加深了学生对一分钟的体验,培养了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五)布置作业

  课已接近尾声,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他们感受数学的魅力所在,让学生在音乐的伴随下,介绍今年发生一些事情

  人造地球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在一分钟内完成,并成功进入太空;

  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前的一分钟,人们的心情是无比激动;

  在今年四川地震在抢救被埋在废墟里的人员时,那一分钟一秒钟是何等重要,每争夺一分一秒就可能生还一个生命。

  在第十四届世界杯足球赛中,德国队就是在最后1分时间进了一球,从而赢得了冠军。所以我们要珍惜时间,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正如人们常说,珍惜时间就等于珍惜生命。

  在这节课最后的一分钟,老师给大家带来几道有趣的课后作业,他们都在作业超市里,我们边听歌边把你喜欢的一道题记下来

  作业超市:

  1、估一估做一套眼保健操需要几分钟。

  2、调查你一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3、收集有关描写时间的句子

  《分一分》说课稿 篇11

  一、说教材

  活动名称:社会《一分钟》。

  我们对孩子一日生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不少孩子做事磨磨蹭蹭,有有磨蹭习惯的幼儿很多。在家中,幼儿磨蹭的行为习惯更为严重,特别是早晨起床让家长很头痛。所以来园时间晚,有30%的幼儿每次晨间桌面操作材料都玩不到。大班孩子将要升入小学,孩子没有时间观念的现状急需改变,于是,我设计组织了这个社会学习活动。

  二、说学情

  我们大一班的孩子大多都在6岁左右,有了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孩子们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了提高。我班男孩子多,较为活跃,也喜欢操作活动,乐于思考,大胆发言、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虽然一部分幼儿发言韩还是比较被动,但通过操作体验后,我想能够表达他们的想法。

  三、说目标

  1.知道时间的价值,初步树立时间概念。

  2.体会一分钟的长短,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大班幼儿逐渐开始理解时间和生活的关系,如知道每个星期那天玩大型器械,哪天开展角色游戏。知道几点上学、几点午餐,几点放学,但是对具体的时间长短的概念是模糊的。我设计上述目标适合班内孩子目前的年龄特点和近期教育目标相一致。同时目标具体,可操作。

  四、说准备

  1、故事中元元晚起床导致迟到的系列图示。

  2、一分钟沙漏一个。

  3、幼儿操作用材料:衣服、被子、绳子、图书、剪纸材料等人手一份。

  4、事先完成的幼儿早晨起床、刷牙洗脸、吃早点时间调查表每人一份其中物质准备是前面三项,第一项是帮助幼儿理解元元迟到是因为浪费时间;第二项沙漏在开始和操作部分都要用到,这个教具可以让幼儿清晰感受到时间的长短和流逝过程,从而督促幼儿抓紧时间做事;操作材料是让幼儿体验时间的长短。第三项是知识经验准备,先让幼儿对做具体事情需要化多少时间有个粗浅的认识,为活动中的交流讨论提供材料。

  五、说流程

  整个活动一共有三个环节。

  一是初步感受时间运用故事《一分钟》导入,初步了解故事中的元元小朋友因为懒床一分钟导致迟到20分钟的结果。

  二是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个环节是在操作中体验一分钟的长短。这个环节分两块,先是认识一分钟沙漏,让幼儿静静地感受一分钟时间;然后说说一分钟可以干多少事情,接着幼儿操作交流教师总结。

  三懂得珍惜时间,做事不磨蹭。

  这一环节通过交流调查表,明白同样做三件事,为什么有人用的时间长,有人用的时间短。从而知道时间不等人,学会抓紧时间做事。

  六说教法、学法教法包含:直观图示法、提问法等,学法包含:操作体验法、讨论法等在第一个环节中,我运用故事导入法初步感受时间。在讲述故事后提问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元元只是在床上懒了一分钟,最后到学校却迟到了20分钟?”为了让幼儿进一步明确晚起床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的,我再用直观的图示法让幼儿明白元元是因为浪费了时间而迟到的。图示为:①晚起床一分钟→②十字路口遇红灯耽误时间→③没赶上公共汽车走着上学,耽误时间→④上课迟到20分钟。但是,一分钟到底是多长呢,其实在这个环节中幼儿还是不清晰的。

  在第二环节中我运用体验和操作法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我提问:一分钟到底有多长?这是时间沙漏,是一个计时工具,里面的沙子全部流完就是一分钟,现在咱们就静静地等一分钟,看看一分钟到底有多长?

  接着让幼儿自由讲述:一分钟是长长地还是短的?一分钟可以干什么事情?

  然后向幼儿介绍准备的材料,请幼儿自选一份材料,计时操作一分钟操作。操作后交流:我用一分钟做了什么事情。老师小结:一分钟的时间就可以干这么多事情,我们小朋友生活中一定要珍惜每一分钟的时间!

  第三环节中重点运用讨论法交流自己的调查记录表。首先交流调查结果:幼儿说一说自己干完这些事情需要多长时间,并根据幼儿所说时间的长短来比较大小。

  让幼儿通过比较得出:做同样的事情,用的时间越短越好。教师总结: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很公平的,做同样的事情,动作慢了,就会花很长时间,动作抓紧了,同样一分钟就会做很多事情。

  活动延伸开展制定作息时间表活动,强化珍惜时间的行动。

  《分一分》说课稿 篇12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说课的题目是《一分钟》,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 说教材

  《一分钟》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七课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文的主人翁是元元,讲他因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以元元两次叹气为线索讲了他上学路上的不顺心,遇红灯,错过公交车,最终决定走路到学校的一个完整故事。结尾说他很后悔,以此引发思考,告诫小朋友们要珍惜每一分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故事贴近生活,道理深刻。 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结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拟定了以下四个教学目标:

  1、会认钟、零等9个生字,会写欠、元等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议、演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3、在读中体悟时间的宝贵,要做遵守纪律的好孩子,珍惜时间。

  4、培养主动识字的习惯和合理运用时间的习惯。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悟时间的宝贵。 教学难点:识字、写字

  二、 说教法学法

  接下来,我将说说我的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人们常说: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就是告诉我们教学方法要针对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对象等因素进行合理的安排。为此,在这堂课里我选择了以下教学方法。

  1、现场感知法

  为了让“一分钟”这个课题深入人心,在课堂开始我采用现场感知法,让同学们现场亲自感受一分钟,并与一堂课40分钟形成对比,从而使一分钟的概念形象化,为整篇课文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悟读法

  整个课堂里,我始终贯穿着读。朗读是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初读,了解文章大意;再读,领悟时间的宝贵与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生字词的学习,也是在读中学,学里读。

  3、适时点拨法

  学习生字词时,我不仅要解释它们,更多的是创设情境以便适时点拨学生自己去领悟。并时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依托文本来教学。这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为第二课时打下基础。

  (二)说学法

  根据课程理论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于是,本课我准备让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三、 说教学程序

  现在,我将重点说一说我的教学过程,本节课将分为五个环节:新课导入——初读,整体感知——识字——生字回文——作业布置。

  (一)新课导入

  这个环节,我先设置导语:同学们,一分钟可以做很多事情。一分钟可以救助一个生命,也可以创造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有关时间的课文。接着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最后感知一分钟。

  设计意图:平铺直叙的谈话导入,让学生知道本篇课文是与时间相关的,最后设计感知一分钟的环节,也是为了让学生们懂得一分钟的用处以及对时间有个初步的感知。

  (二)初读,整体感知

  新课导入后,我将范读,同时让学生注音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接着叫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把生字词多读几遍,标出段落。初步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然后抽5位小朋友起来分自然段朗读,其余的同学思考提出的问题“课文围绕一分钟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等学生读完课文,初步汇报这个问题,接着简单点评并总结全文大意。

  这样设计是因为: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而言,他们可以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课文了。所以,循序渐进的初读,不仅层层递进,也有利于让学生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三)识字

  这是第一课时教学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里,落实了第一学段的识字目标,能学会汉语拼音。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 首先,教字音。

  带拼音:让学生自己带拼音拼读红苹果和绿树叶里的生字宝宝,并找出难读的字音。接着我教学生读,同学们再自己读。

  扩词:把生字组成词语。让学生自己先带拼音读读这些生词,接着请一位同学起来拼读。老师纠音并教大家读。最后全班齐读。

  去拼音:把拼音帽子摘掉,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老师教读,全班齐读。 其次,教字形。

  闹:大门里面是个热闹的市场。所以,闹是门市里面写一个市字。

  悔:每次想到那件事心里都很后悔。所以悔是竖心旁加一个每字。

  最后,教字义。

  热闹:闹热。

  哈欠:我问学生“什么时候我们会打哈欠呢?”学生会说“犯困的时候会打哈欠。”接着我让学生做个打哈欠的动作。再读两遍这个词。

  叹气:我让学生来做个叹气的动作?再问道,你在什么情况下会叹气?同学们会答,失望、心情不好、后悔的时候。然后读几遍这个词。

  后悔:我会问“你知道后悔是什么意思吗?”他们肯定会说,不知道。我也顺势回答,老师也不知道,可是老师查了字典。字典里面说:后悔指事后懊悔。接着,立马提问“小朋友们,你们做过后悔的事情吗?”有的会说有,就请他起来说说。然后评论总结:是啊,做任何事情之前,都要动脑筋想一想再做,不然,很多事情做错了,是没办法弥补的。

  决定:指对如何行做出主张。我就先用决定造个句子,我决定去逛街。逛街是我的行动。你能用决定造个句子吗?请一位同学起来造句,然后我点评总结。

  丁零零:什么东西的声音是丁零零的响声?同学们会说门铃、闹铃的响声是丁零零的。我再教读,接着请小老师带读,最后全班齐读。

  (四)生字回文

  我会请班上朗读最好的小朋友起来再为我们读读这篇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认真倾听,把黑板上的生词勾画出来,并找出元元两次叹气的句子,用横线勾画出来。

  表扬朗读的同学。请同学起来说说他勾画的句子并请他读一读。然后,我会让全班同学齐读这两句。最后,提出疑问结束讲课,抛出两个为什么:元元为什么叹气?为什么叹两次气?

  (五)作业布置

  这一环节,我让学生把词语抄写两遍。先举一个珍惜时间的名言,如: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鲁迅先生说的)下面请你们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名句,像老师举得例子一样,要有作者。

  四、板书设计

  最后,我说一说我的板书设计。

  一个好的板书,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能把课文的思路、教师的教路、学生的学路融为一体,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在板书中,我用自己手工制作的生字卡片当板书,既美观又实用。

  《分一分》说课稿 篇13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一分钟能做什么》。本次说课包括五部分:说教材、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和说板书。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课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我学习,我快乐》的第一个主题。时光老人对我说第一课时。本单元从“一分钟能做什么”“谁把时间偷走了”“我的学习时间表”三方面旨在引导学生增强时间观念,学习科学安排,合理利用时间。本课的立足点主要是让学生亲历活动的全过程,在学习中融入生活。并从多元化的角度去体验、去感悟时间的价值。激发学生珍惜时间提高做事效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实际情境中,让孩子建立一分钟的概念,使学生感受一分钟的长短;

  2、情感目标:在具体活动中,让孩子亲身体验一分钟的作用,体会时间的宝贵

  3、能力目标:教育学生从小要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感受和体验一分钟的长短。

  教学难点:培养珍惜时间的良好品质,懂得讲究方法,提高做事效率。

  说教法

  教学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改变了过去单纯的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变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本课堂上创设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强与学生的合作。因此本节课以讨论为主,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音像教学资源,创设情境,灵活选用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主体作用。

  说学法

  学习方式的改变是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资料分析等,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唤醒学生的学习意识、挖掘学生的潜能,调动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

  说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了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融入生活,感知一分钟

  第二板块、实践参与,走进生活,体验一分钟

  第三板块、自我反思,提升生活,感受一分钟.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热爱生活,巧用一分钟。

  第一板块、创设情境,融入生活,感知一分钟

  1、猜谜导入。什么是最长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快又最慢,最便宜又最宝贵?(谜底:时间)

  2、讲故事:“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过了一分钟,元元起床了,他很快地洗了脸,吃了早点,就背着书包上学去了。他起初用走的,后来一看手表说:“糟糕,快迟到了。于是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去,眼看就跑到车站了,车子开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他只能走路上学了,当他走到学校门口,一看手表说:“糟糕,迟到了二十分钟,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师:“看完这个故事,大家想说什么?”

  生自由发言。

  师:“是啊!一分钟很重要,那么一分钟究竟能做多少事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板书:一分钟)

  本节课中以谜语开场,引出本节课的核心词语——时间。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倍增,唤醒孩子们内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融入生活之中。以两次活动让孩子自由说说对两个人活动的不同感受,为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第二板块、实践参与,走进生活,体验一分钟

  “短短的一分钟能做什么呢?”为此,我设置了两个实践活动:

  活动一:全体总动员。“请小朋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间一分钟。”现场活动后学生纷纷汇报:“我一分钟能拍球80个”“我一分钟心跳62次”“我一分钟做了仰卧起坐40个”。教室里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短短的一分钟能做这么多事情啊。

  活动二:“争当小主播”,鼓励学生播报课前调查的有关“一分钟能做什么”的真实数据,学生争先恐后地汇报调查结果:“我爸爸一分钟能打字150个” “我妈妈一分钟能检查3页作业” “会计员一分钟能数钞票300张”“一位普通工人一分钟能磨出80多个小滚珠”等等。在一系列真实数据的交流中,使学生更深刻地认识到:一分钟的作用可真大。

  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每一分钟的宝贵,即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明白了“一分钟”概念,以自身的体验强化学生的时间观念。

  第三板块、自我反思,提升生活,感受一分钟.

  第一步:教师向学生展示一组资料,一位粗心的母亲未及时将5岁的吞食果冻的孩子送往医院,结果贻误了救治的最佳时机,小孩丢失了生命。重庆特大井喷事故,因未能及时上报,酿成243人死亡的惨剧........让学生从中认识到时间生命

  第二步:展示奥运冠军坎贝尔的资料,以秒而计让学生通过了解认识到:时间就是胜利。

  第三步:我出示“化肥厂工作流水线”图片。想想,这个车间照每分钟生产50袋这样的速度,一小时、一天、一个月、一年能创造多少财富?学生从中自然而然领悟到:时间就是财富。

  当教学进行到这一环节时,学生不由得产生了更丰富的想象:时间就是速度、时间就是知识、时间就是效益等等。

  通过来自社会的一组资料的集中的展示,在课堂上产生一种震撼的效果。情感的体验再一次得到升华,同时,真正意识到,时间不仅是效率,还是生命,财富和胜利............

  第四板块、拓展延伸,热爱生活,巧用一分钟。

  傍晚小强既要完成妈妈交代的工作——烧饭、剥豆,又想看动画片怎么安排才最合理呢?(屏幕上显示:淘米1分钟,电饭煲烧饭15分钟,剥豆25分钟,看动画片25分钟)怎样安排才最合理?

  分小组讨论后交流,让每个学生对结果进行自我检查、总结、评价和补救,使得最后的安排既省时又高效。

  本环节中重视课堂与生活的联系,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孩子走进自已的生活,不断的自我更新,使其生活经验得到提升,懂得不能随意浪费一分一秒,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引导他们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最后,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珍惜时间的名言”的儿歌声中结束本课时,带着快乐的心情离开课堂,我想,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的种子已经悄悄种植于学生的心中了。

  说板书

  本节课我采用提纲式板书形式,这样提纲挈领、层次分明,很好地说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附板书设计:

  一分钟能做什么;

  时间就是生命;

  时间就是胜利;

  时间就是财富;

  我们要珍惜时间。

  《分一分》说课稿 篇14

  一、说教材

  《一分钟》是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而这篇课文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本文又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内容较为通俗。主人公元元因为早上多睡了一分钟,带来的是20分钟的迟到,是一路焦急的等待和不停的叹息,是步行的辛苦和脸红的尴尬,是深深的后悔和宝贵的教训。故事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教学中很容易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理解课文内容,从中受到教育和影响。

  二、说学情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还比较小,时间观念不强,对于如何珍惜时间缺乏感性认识。本文是一篇十分优秀的文章,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创设情境,在读中感悟,从中体会元元的焦急与尴尬,也使这件事成为宝贵的教训,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对自己严格要求,珍惜时间、科学利用时间。

  三、教学目标

  1.用自主识字、随文识字等方法,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生活实际,初步学习管理时间。

  四、说教法

  在这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现场感知法。

  为了让“一分钟”这个课题深入人心,在课堂开始我采用现场感知法,让同学们现场亲自感受一分钟,并与课堂的40分钟形成对比,从而使一分钟的概念形象化,为整篇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2.悟读法。

  整个课堂里,我始终贯穿着读。朗读时学习语文的传统方法,也是审美传情的极好手段。初读,了解文章大意;再读,领悟时间的宝贵与懂得珍惜时间的道理。生字词的学习,也是在读中学,学里读。

  3.适时点拨法。

  学习生字词时,我们不仅要解释它们,更多的是创设情境以便适时点拨学生自己去领悟。并时刻与课文内容相结合,依托文本来教学。这就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印象。

  五、说学法

  根据课程理论标准,在学习过程中,要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合作精神,于是,本课我准备让学生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六、教学过程

  现在,我将重点说一说教学过程,为了让“一分钟”这个课题深入人心,在课堂开始采用现场感知法,正式上课前,全体同学立正站好,两臂平举,一动不动地站立,看谁能坚持一分钟,最后让同学们谈自己的感受。目的是让学生感知一分钟是多长,同时引入本课课题。

  (一)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认读生字。

  2.出示生字,学生自主识字。向大家介绍好的识字方法,共同讨论。

  3.认读生字:同桌互读、开火车读。

  4.教师指导写字。观察字形,师范写,学生书空,描红,临写。

  5.多个游戏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并巩固本课生字。

  (1)“一分钟”组词。让学生听从教师指令,从“我会认”和“我会写”的生字中选择几个,进行组词比赛,看谁组的词多。

  (2)“一分钟”找朋友。让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用偏旁和字组成新字,看谁组得多。

  (3)“一分钟”猜谜。教师把生字编成谜语。如:门里有市场(闹),每人都用心(悔),过去一寸来一尺(迟),人戴鸭舌帽(欠)以组为单位让学生猜谜,看哪组猜得多。

  (二)读悟课文,把握大意。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学段目标而言,他们可以自己阅读一些简单的课文了。所以,循序渐进的初读,不仅层层递进,也有利于让学生们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所以在课文的第二环节,采用多种悟读方式。

  1.范读课文。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2.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指名朗读,指导读好有关句子。注意朗读的节奏及语音、语调。同时,教师引导复述课文。动画复述按顺序出示课文的几个镜头:睡觉、过马路、等公交车、走路、迟到进课堂、后悔,请同学们边看边读有关的课文段落,然后进行复述。

  (三)通读全文,感知质疑。

  我会请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小组内读课文,讨论解决下面问题:

  1.从课文的结尾我们读到元元非常后悔,元元后悔什么?

  2.元元迟到20分钟,是因为元元贪睡20分钟吗?

  3.元元只多睡了一分钟,为什么会迟到20分钟呢?

  通过分组学习、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每一分钟时间的珍贵。

  (四)精读品味,升华情感。

  1.品读第1自然段。

  丁零零,闹钟响了。啊,元元该起床了,还得上学去呢。可是课文里的元元是怎么做的呢?指名学生读第一段。闹钟响时,元元在干什么?想什么?

  2.品读第2--4自然段。

  引导抓住“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来体会元元“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的叹息和心情。并指导朗读,读出叹息、自责的语气。

  再抓住“好一会儿”“才”“跑”“眼看”“车子开了”来体会元元又一次的叹息“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并指导朗读,读出更多的叹息、焦急、后悔、自责的语气。

  抓住“等呀等”“一直”来体会元元的焦急心情。

  3.品读第5、6自然段。

  引导抓住“红着脸”“低着头”“非常后悔”这些词语。引导学生想象,元元此刻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如果你是元元,你会对自己说句什么话?

  4.梳理全文。

  元元是不是迟到了以后走进教室才后悔的?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句子具体写了元元非常后悔。出示课文中描写元元非常后悔的句子。引导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做说话练习。

  (五)联系实际,升华主题。

  联系实际,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为此做一下引导:“20分钟等于半节课,在半节课中,同学们可以学到多少知识呢?”让学生自由回答自己在半节课中学到的知识。

  “迟到20分钟就等于错过对这些知识的学习,而耽搁的20分钟是由一分钟引起的,可见一分钟重不重要呀?”通过这一反问,让学生在此感悟一分钟的重要性,懂得每一分钟都有很大的用处,进一步让学生懂得时间的宝贵,我们应该加强时间观念。

  引导学生说一说自己有没有跟元元类似的经历。以“我一分钟能做什么”为主题,交流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时间的宝贵。(课件出示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希望大家珍惜每一分钟,做一个和时间赛跑的人。)

【《分一分》说课稿】相关文章:

《分一分》的说课稿04-18

《分一分》说课稿07-29

《分一分》说课稿范文04-08

数学《分一分》说课稿03-26

《分一分》的说课稿范文01-07

《分一分(一)》说课稿范文07-04

《分一分》说课稿(精选4篇)10-03

《分一分》说课稿(通用3篇)09-21

《分一分》说课稿范文(精选3篇)09-21

一分钟的说课稿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