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燕子》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燕子》的说课稿1
一、说教材
1、教材内容简介
《燕子》是现代著名作家郑振铎先生的一篇写景状物的散文佳作、长期以来就是小学语文教材的必选篇目、文质兼美、这篇散文描绘了春天里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体态、特别是在春光飞掠和憩息的画面、着力写出了它为春天增添了许多生机、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可爱、全文按照主要意思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第二部分写燕子为春光增添生机;第三部分写燕子飞掠和憩息的特点、我设计的是第二课时的教学思路及方法。
2、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设计
根据教学大纲对本册的要求、即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理解词语的意思;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陶冶爱美情趣、拟定本课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⑴、找出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
⑵、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⑶、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⑷、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积累句子。
二、说教法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在教学时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还要求教师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根据课标精神、我的整个教学设计立足点在于:教学中、一方面要灵活地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读自悟、启迪联想让学生自己对课文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燕子》篇幅短小、描写生动、文笔优美、很适合学生朗读品味、读中品味、读中感悟、因此、本课教法以朗读教学为主、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包括引导、点拨、范读以及必要的讲解、归纳和小结。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我们学校提出的教学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所以课堂上应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预习质疑可以采取自学方式、因为每个学生的个体素质是存在差异的、自学阶段、学生容易有自己的独特体验、交流探讨则是互学阶段、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己之短、通过小组讨论或单独发言、达到解疑的目的课堂积累可以算是共学阶段、在全体学生的诵读中感受知识的魅力、体会习得的快乐。
四、说教学程序
第一环节:出示课题、激发兴趣
谈话引入课题、这样导入、让学生对本文的主角燕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为我们更好的学习它做好铺垫。
第二环节:初读、整体感知
首先自由通读课文、因为通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语言作铺垫、学生通读时、教师提出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同时巡回指导、然后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知情况。
学习课文、知道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写燕子的、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景色、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五、说板书设计
随机抓住学生汇报过程中出现的闪光点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好的把握文章的重点、起到引领的作用。
《燕子》的说课稿2
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组第一课《燕子》。我将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是一篇写景状物的文章、作者抓住春天景物特点、通过准确、生动的描绘、充分表现了小燕子的活泼可爱。本组课文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通过本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细致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记叙的能力。
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以下教学目标:
1、识记部分生字、理解重点词语。
2、抓住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语句、感悟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学习作者细致地观察和一些表达方法、积累好词佳句。
经分析得出本课的教学重点为:体会到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
教学难点为:体会作者在观察的基础上如何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二、说教法和学法:
本课我将以培养学生的语感为核心、以指导读书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字词句的训练为重要途径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实践中、可以了解到:
三年级学生善于想象、但缺少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机会。基于上述原因、我利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去欣赏燕子俊俏、灵巧的美。
为了完成目标、我将采用以下教法:
1、图片扩展法。
2、以读代讲法。
3、创设情景法
结合教法、进行以下学法指导:
1、朗读品味
2、想象体验
呆会儿、在我的教学过程中会有所体现。
三、说教学过程:
(一)成语引入、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让学生说一说描写春天的成语、当学生说至"莺歌燕舞"一词时、提问:这里的燕指的是什么?倘若学生未说到"莺歌燕舞"一词、可以送成语的形式、向同学介绍本词。进而引出:燕子是春天的使者、它为春光增添了无限的生机、板书课题、由于"燕"为本课生字、而且笔画复杂、所以通过形象记忆法帮助学生识记。提示:"廿"是燕子的头、"口"为燕子的身体、"北"为燕子的翅膀、"灬"是燕子的尾巴。
此后、安排学生与文本进行第一次对话。要求学生:边读、边回忆作者描绘了哪几幅燕子图?即: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为后文细读品悟做好铺垫。
通过阅读、可知作者依次描绘了燕子外形图、燕子归来图、燕子飞行图以及燕子停歇图。首先、欣赏第一幅:燕子外形图。也就进入了课堂教学的第二环节:
(二)细读品悟、学习语言
1、小燕子的外形究竟有怎样的特点呢?我组织学生以小老师领读的形式温习描写燕子外形特点的词语、接着出示填空、以词语搭配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填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绿色字体、发现作者描写燕子外形的视角是由整体到局部、通过观察红色字体可以发现作者正是从颜色、动作、形态三个方面将小燕子活泼机灵的外形特点跃然纸上。从而为进一步突破教学难点、做好铺垫。
进而引导学生带着对燕子的喜爱之情、放声朗读。
2、那么是谁在召唤着春之使者——燕子、赶快归来呢?当然是春天里的伙伴们、要求学生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出本段中描写的景物。
根据学生的汇报、随即播放春景近景图。柳丝千条万条、小草挨挨挤挤、绿叶碧玉葱茏、各色野花竞相开放、大家你追我赶、争着抢着聚集到一起绽放光彩。用文中的一句话说就是——赶*似的聚拢来。接着引导学生通过四字词语表达对春天的赞美及热爱之情。进而追问:假若你是燕子、看到伙伴们这样卖力的为春光增添生机。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通过燕子心情的理解、体会小燕子为春天增添生机的迫切心情以及"赶来"一词应用的准确性。
进而引导学生带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齐读本段。
那么燕子的到来为这美丽的春天增添了怎样的生机呢?请大家继续欣赏燕子飞行图
首先要求学生齐读第三自然段、画出描写燕子飞行姿态的语句、很容易会找到"斜着"、"掠着"、"掠过"这几个词、进而以联系课文内容调换词语的形式帮助学生体会燕子飞行的特点。将"斜着"换成"歪着"不行、因为不够美。将"掠过"换成"飞过"呢?通过后文的"一转眼"可以体会到、"飞着"显然不够快。将"横掠"换成"横擦"更不行、因为那就体现不出燕子尾尖一沾水面轻滑而过的轻盈、显然不够轻。
进而引导学生发现、燕子的飞行是快速中带有自由轻盈的柔美、此后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体会读一读本段。
引导学生发现正是有的关联词的使用、让我们看到看了燕子丰富多彩的飞行生活。引导学生想象画面、那女生对读本段。朗读过后呈现画面、激发学生进行拓展练习。这是柳树枝头的燕子、横掠过湖面的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的燕子、又有飞翔的燕子还会飞到哪呢?也许会在枝头嬉戏、也许会在桥栏上极目远望。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进而让学生用上"有的"关联词语将想象到的画面、汇总起来说、从而达到丰富积累的目的。
通过语言叙述、引导学生发现这景虽美、但仿佛还缺少点什么。听、田野里的歌唱家在谱写新曲。你听懂她的在说什麽了吗?它的心情怎样?入情入境后、再回归到文本让学生寻找描写燕子声音的词语、从而让学生了解到描写动物时声音词语的运用、能使画面更加充满生命力。随即指导朗读、引导学生读出燕子的快乐心情。
(三)对比联想、自读感悟。
燕子飞倦了会落在电线上停歇、此刻也就进入了教学过程的第三个环节:
通过燕子停歇图与五线谱图的对比、让学生了解"痕"字使用的精当、用五线谱来比喻燕子停歇情景的巧妙、进而组织学生以为图片配上注解的形式、进行赛读、评选出最佳播音员。
(四)回顾全文、总结升华
至此、四幅美丽的燕子图欣赏完毕、让我们再将那无数的美丽瞬间定格回放、仔细端详能感受到燕子俊俏的外形美、放眼望去、可以欣赏到燕子飞行的动态美、极目远望、燕子的静态美让人一览无余。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作者的写作视角正是由近至远。此后安排学生同桌间、看图片复述全文、从而实现语言文字在脑海中再造想象的过程、达到积累佳句、升华情感的目的。
《燕子》的说课稿3
一、教材分析
《燕子》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中的一篇散文。这个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是:《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江南春》、《春日偶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顺应新课程对第二学段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本单元集合现代诗、古诗、记叙文、散文多种体裁的作品、让学生体会不同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和燕子的喜爱之情。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语文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规律以及“教材特点”、本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目标
1、重点理解文章中“洒落”“聚拢”“掠过”“小圆晕”等词语。
2、学习按一定顺序、抓住特点的观察方法。
3、能够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能力目标
1、学会抓住特点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2、初步学会默读、养成良好地默读习惯。
(三)情感目标
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意识、感受小燕子活泼可爱以及春光明媚的温馨。 《燕子》一文短小精悍、语言清新、不多的言辞却如诗如歌、学《燕子》其实就是引导学生与美文为友。为此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课时、指导学生精读全文、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语文知识、语文能力的教学指导。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燕子的外形特点、让学生学会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学习作者用优美的词语进行描绘的方法。
第一小节描写的是燕子的外形、表达了作者想关于燕子活泼机灵的强烈愿望、是体现全文情感基调的重点段落、更是学生获得情感体验的关键段落。
教学难点是:理解课文中两个重点句子、“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理解这句话是新课标中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体现。所以我会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以及反复诵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
另一个难点句是:“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停着的燕子成了音符、谱出一支春天的歌。”我将会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图片展示、生动形象的讲授来使学生体会“痕”这个字的意蕴、创设美的情境使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获得共鸣、从而理解整个句子意思、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
三、说教学法
1、直观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的东西来辅助教学。将抽象的语言文字转化为学生易懂的具体形象。
2、赏读教学法:、运用自主感知朗读法、抓关键词品渎法、对比品评法、设置情境悟读法等进行不同层次、不同方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充分地自己读、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在读中积累语言、学习表情达意的技巧。如:通过品读赏析描写小燕子
的语句、学习对小燕子抓住特点、按顺序的描写方法。
3、小组合作学习法:新课标倡导探究、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根据学习卡的要求研读文章段落、在小组合作中体会文章情感、在合作中发现文章的写作特点。通过分析讨论主动地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精神和学习探究问题的方法。
4、情境教学法:我通过创设情境、加深体验、学生受到情感熏陶、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学情分析
只有了解读者的阅读现状、才能充分发挥文本的魅力。经过了两年多的学习、学生已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独立的识字能力。学习重点逐渐向阅读过渡。一些阅读方法掌握、如:朗读、默读;借助图画、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学生已有一定基础。
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通过事物的变化感知春天的勃勃生机。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里、对于燕子这种候鸟的了解大多来源于书本、电视等媒介、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基于对学情的分析、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结合课文内容、我预设了以上教学目标。
五、说设计特色
词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带领学生“沉入词语的感性世界”(李海林语)、和学生一起“在汉语中出生入死”(王尧语)、运用多种方法、走进词语的“四度空间”:触摸词语的温度、点染词语的亮度、开掘词语的深度、提升词语的效度、让词语成为学生言语表现的鲜活元素。
本课的设计特色为:紧扣语文教学特质、抓住语言、立足词汇、注重词语的意蕴形象教学、让一个个词语连同它们的画面感、温度、情感深入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里、从而提升学生的感悟能力、领略到燕子的活泼可爱和春光的美好。
六、说教学手段
我准备用多媒体、板书、动画、简笔画等手段辅助教学、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开放而富有活力的学习氛围、提供展示的机会、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下面我主要讲讲这堂课的教学过程及指导思想。
七、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感受春景美(10分钟)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让同学们观看一小段与文章内容描写相似的flash动画。充分利用多媒体再现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促教学的形象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于直观的表象更具吸引力、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2、提出问题、寻觅春景美
我提问:“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燕子》这篇文章、你们喜欢燕子吗?”“我们现在这个季节有燕子吗?燕子在什么季节才会来呢?”接着导入“对啊、燕子只有在春天才会来到我们的身边、请同学们翻开课本、默读文章第二小节、找出春天有哪些景物、它们各有什么特点?请你在文章中标注出来。”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小学语文学习的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通过我的问题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默读、训练阅读能力。
3、咬文嚼字、赏析文段
在学生回答过程中我进行提炼板书(板书:雨、风、柳丝、草、芽、花、)
结合板书的词语、我将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
例如、我会问雨有什么特点呢?春风是什么样的啊?和冬天的风有什么不同呢?同学们可以用自己的语言形容吗?
(让学生联系自己的体会说、教师要适时鼓励。)你能读出微风
轻轻地吹拂着脸庞的感觉吗?
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体会课文的神韵。接下来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进行品读赏析。
“这么美的花、这么美的树、这么美的柳丝、它们是怎么来到春天的呢?”结合课文语境以及板书、学生理解“聚拢”这个词语、作者用拟人的手法描写的烂漫无比的春天。
在同学们沉浸在美丽的春景中时、我询问学生:“你们喜欢春天?是啊、我们班的同学都被这美的景色吸引去了、南方的小燕子也按捺不住了呢。”生齐读: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
四年级学生因为阅读经验的限制在理解这句话的时候会出现问题、这一小节主要描写的是美丽的春景、却在最后一句写了小燕子、着实表现了在作者眼中燕子的到来使春天更有生趣了。新课标中提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是四年级学生在阅读能力方面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我通过直观的动画、有针对性的问答、入情入境的范读使学生体会燕子对于春天的作用。学生沉浸在我创设的情境中自然学的轻松。
(二)赏读感悟、发现燕子美(10分钟)
1、抓特点、赏读燕子外形美。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完第二小节之后、我提问:文章中哪一个小节写了从南方赶来的小燕子?写了燕子哪些方面?各自有什么特点?这样一只小燕子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引导学生细读描写燕子外形的句子。在读中“品”、在“品”中读。在“品”中培养孩子的语感、熏陶孩子的情感。学生自由读后在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上很快在第一自然段中找到了答案。归纳出燕子活泼可爱的特点之后、我问学生:有谁可以把燕子这种活泼可爱的感觉读出来?谁愿意来试一试?并且提示:其他同学认真听、你认为那个地方可以读的更可爱的?学生读的不到位的地方、我来范读。
在学生朗读兴致较高的时候、我提出要求:老师给你们一分钟时间、看谁能将这么可爱的小燕子记在脑子里。
燕子这篇课文是精读课文、要求学生全文背诵、在课堂中我让学生反复诵读文章、让学生短时记忆文章、减轻学生课余负担、训练学生背诵文章能力。
请学生起来背诵的同时、根据学生背诵内容在黑板上画出燕子的简笔画。
2、明晰写作顺序。
在理解课文内容基础上、我指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明确作者是运用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最后我指着简笔画、让学生分步描述燕子的外形特征。集体背诵了第一小节。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阅读课侧重于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文字、既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又要正确地理解课文的表达形式。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抓住燕子特点描写出了活泼可爱的燕子、通过简笔画的形式、学生较为直观的明白从整体到部分的写作顺序。
(三)自主探究飞行美、停歇美(16分钟)
接着是探究体悟、整体感知课文。三四两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燕子飞行时的特点以及燕子停歇时的情景、运用动静结合、从远到近的描写方法表现了活泼机灵的燕子。在前两个自然段学习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小组合作、运用赏读法、每个小组在三四两个自然段任选一个、根据我提供的学习单上的问题对所选小节进行自主探究体悟、思考问题、品味语言。最后请小组长汇报学习情况。
学习第三小节的要求是:
①燕子飞行时美在哪儿?从哪些词句可以看出?
②你们认为这一节是按照什么顺序写景的?
③从燕子“唧唧”的叫声中你想象一下它们可能在说什么?
这组问题的设置旨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一二两节的方法、信息加工心理学中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在语文学习中就是学习习语文的诸多方法和运用策略的知识、如阅读散文的方法、抓关键字词分析的方法。同时发挥学生想象、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习第四小节的要求是:
①你们觉得这一节哪些词句写得特别美、为什么?
②作者打了哪些比方、把什么比做什么?
③燕子会谱出一支怎样的歌?
通过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发现、这也是学生与文本互动的过程、在互动中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学生的情感逐步升华。四年级下册作为第二学段到第三学段的过渡关键时期、要注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在交流过程中、我利用学生的探究发现紧扣文本主题、从文本出发、从文字入手、用换词法、情景设置法、图片感受法等不同的方法自主理解词语、适时引导学生在语境中学词、交流讨论、感受词语意蕴、不断深化对文本主题的认识。
例如:在微风中、在阳光下、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掠过。
(1)关键词:斜着掠过
(2)换词理解、将词语放到句中联系上下文理解。
(3)对比品评:“斜”字把燕子飞行的特点写出来了、给人又快又轻的感觉。杜甫曾经写过这样的诗句:“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斜”字不但写出燕子飞行轻快、而且写出燕子飞行的优美姿态。“掠”表现了燕子飞行速度十分快、飞行技术高超、突出燕子为春天增添的情趣。
(5)再读第三小节、在语境中感受燕子的动态美。
(四)最后是升华情感、赞美春天(4分钟)
我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说一说春天吸引你的地方。从课内到课外、从阅读到表达、让学生更深切地体会到春天的美好、形成保护环境珍爱大自然的意识、进行情感教育。
八、板书设计
我这个板书最大的特点是简洁明了、能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重点突出。
外形美:羽毛翅膀尾巴
燕子春景美:雨、风、柳丝、草、芽、花增添生机
飞行:快
动静结合
停歇:五线谱
《燕子》的说课稿4
各位领导、老师下午好!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第一组中的第一篇、课文的题目是《燕子》。
首先我先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
这篇课文是第一组当中的一篇。第一组共有四篇课文、教学的主题是了解和认识自然景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通过学生的自我感受、培养他们发现、观察、创造能力。这四篇课文的组合是按照从小到大、从简单到复杂景物、场景的顺序编排的、其目的是引导学生从具体景物的观察思考逐步推进到广阔复杂场景的观察、理解和想象。
本组课文从新课改的角度上说、采用了课文学习点的深入和整体训练延伸发挥的编排方式、融知识学习、个性培养、审美教育、创造发挥为一体、较好的体现了学习的综合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教学理念。
本课是郑振铎先生的散文删改。主要通过春天景色特别是“燕子”这一形象的描写讴歌了春天及生活的美好。课文采用的是白描的手法、分不同的侧面刻画燕子的形态、动作及所体现的美丽内蕴。
下面我再说教学内容。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
(1)引导学生具体观察燕子的外形、动作等的特点。
(2)体会课文中诗化的语言美。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4)掌握本课字、词及句子。
难点在于:
(1)培养学生做细微、具体、准确的观察。
(2)从课文具体描写出发、使学生更开阔、生动的想象。
我再说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一方面、运用情景教学在情感化的课堂氛围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另一方面一诵读为线索整体感悟和具体指导分析相结合、加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本可的学法主要采用自我吟诵、师生互动、小组讨论的方法。
下面我具体谈一下本课的执教过程:
本课我分为四个环节:
1、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2、初度课文、整体感知;
3、分读赏析;
4、回读升华、积累拓展。
下面我分步说明我的教学设计:
一、在导入环节根据本课内容、我准备采用多媒体课件:春天、燕子在空中翻飞往来的场景、并配音乐、设置情景引入课题。在播放画面的同时、让学生观察画面、提问:同学们、在我们播放的画面中、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学生回答。然后过度到本课的学习。
二、在初读感知环节采用学生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并要求学生投入感情、然后教师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三、分读赏析环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感情分读课文、并体会情感。为了推进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我准备采用“诵读小标兵”的竞赛方法最后评出“诵读小标兵”。在这个环节中我准备采用以下几个步骤实施教学:
1、带着“小燕子是什么样”的问题诵读第一段、然后投出一只燕子的具体画面、让学生详细观察燕子的色彩、翅膀、尾巴等的形状、同时在观察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来理解燕子翅膀轻快;尾巴似剪刀的特点、并板书燕子特点的重点词语:活泼、机灵。
2、投出燕子在春天成群结队归来的画面、让学生观摩画面后、带着“小燕子为春天带来了什么”的问题朗读第二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想象“赶集似的聚拢”。为了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赶集似的聚拢”及“增添生机”、我特别设计了一个学生模仿燕子叫声的教学细节、理解“增添生机”。
3、播放燕子在微风中、阳光中翻飞的画面片段、在画面的启发下、采用小组代表竞赛的方式、形象的朗读课文、让学生创造性的模仿小燕子飞翔的样子、突出重点词语:掠过、一转眼、横掠过、偶尔、波纹、荡漾。分组讨论这些词语的形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通过对燕子声音和动作的模仿、关键词语的体会和想象、来观察和理解燕子飞翔的动态特点、从而突破课文重、难点。
4、投出燕子在电线杆上的画面、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放下课本、观察多媒体画面、想象燕子和电线杆的构图像什么、引导学生沿着“五线谱”想象到音乐、然后鼓励诱导学生根据这个画面唱出一两句自己创作的春天的歌曲。最后让学生明白用五线谱打比方、我们不仅看到燕子的空间想象、同时仿佛听到春天美妙的旋律。
5、通过读课文最后在整体播放整篇课文的画面和《嘀哩嘀哩》的歌声中结束本课。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把本篇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父母听
《燕子》的说课稿5
一、说教材
燕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候鸟、人们称它为"报春归来的春燕"、"翩然归来的报春燕"等、只要见到燕子、似乎就是提醒人们:春天来了!古人曾有:"莺啼燕语报新年"之佳句、人们总是把燕子跟春天联系起来、而燕子又是孩子们喜欢的动物之一、它体型较小、上身为发金属光辉的黑色、头部栗色、腹部白或淡粉红色、飞的较低、鸣声较小、多以居民的室内房梁上和墙角巢穴、最喜接近人类、它那标志性的形象——剪刀似的尾巴给孩子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燕子》这首儿歌正是抓住了这个特点、整首诗从燕子的尾巴入手、把小燕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整首儿歌始终围绕着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以一个"剪"字来贯穿、具有奇妙的想象、短小精悍的六句话对小燕子的形态、生活习性、场景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前两句写了燕子剪刀似的尾巴、中间两句用"上天"和"下河"描写了燕子的飞行场景;最后两句运用联想的方法描写了燕子的住所"窝"、
大班的孩子对燕子有了一定的了解、特别是它的外形、典型的生活习性都是孩子们所关注的、这为他们的学习儿歌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居住在楼房里孩子对燕子又可以说是陌生的、他们很少能有机会近距离地观看燕子搭窝、觅食和喂哺的情景、因此教师就要为幼儿提供一些相关的资料、使幼儿积累有关的经验、为幼儿的顺利学习打下基础、
这首儿歌中蕴涵着许多领域的教育价值、科学领域:通过对儿歌内容的理解进一步了解有关燕子的科学知识;社会领域:可以通过对燕子的了解、朗诵儿歌激发幼儿喜爱燕子、喜爱大自然的情感;艺术领域:儿歌的每一句话都可使孩子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头脑中产生有关的联想、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面、而教育价值最大的则是语言领域、儿歌中的语言比较压韵、节奏明快、而理解儿歌的内容又需要幼儿有一定的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我把这个教材内容放在大班、
二、说活动目标
根据教材的内容、以及大班幼儿知识能力框架的结构特点、我从认知、能力、情感三方面制订了我的活动目标、活动目标如下:
1 、感受诗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学习有感情地朗诵儿歌、
2 、运用有关的生活经验创编儿歌的部分诗句、
3 、萌发对燕子、对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三、说活动的重难点:
活动的重点是目标一:感受诗歌中描写的优美意境、理解儿歌的内容、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社会、认知是密切相关的我在幼儿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让幼儿理解儿歌、在观察燕子的基础上描述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我制订的重点从目标本身出发、因为是语言活动、又是以儿歌为主轴、所以理解儿歌所表达的内容就显得非常重要、儿歌后四句的想象是本次活动的重心、所以我把重点定位在此、通过教师逐句的讲解和教具的演示、形成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新气象、从而帮助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发展幼儿的空间想象能力、从而突破活动的重点部分、
活动的难点则是仿编儿歌、对于大班幼儿来说、由于对燕子熟悉和了解的程度还相对较少、因此他们的想像力也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创编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但如果教师能做好幼儿前期的知识、情感的准备工作、让幼儿对燕子进行资料的查询、积累丰富的生活经验、在教学时、教师提供必要的图片或课件、帮助幼儿形成鲜明的表象、我想仿编儿歌也就会有所突破、从而使幼儿能"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说活动的准备
1 、前期知识准备:请幼儿搜集、观看有关燕子的书本、图片或视频、积累一定的生活经验、
2 、活动中的准备:
(1)与诗歌内容有关的课件、内容分别为燕子的外形特写、燕子在空中飞行、在河面掠过点击河面后水波荡漾的画面、燕子衔茅草、衔泥巴搭窝的画面、
(2)在教师里张贴幼儿收集的关于燕子的图片、
(3)《小燕子》的歌曲磁带、背景音乐、创编诗歌用的小图片(如)、
五、说活动流程:
共分五个流程:引题——理解内容——朗诵、表演——仿编——延伸
1 、引题部分:播放《小燕子》的歌曲磁带、师生共同演唱、激发幼儿的情感、把幼儿带入到优美、抒情的意境中来、
2 、理解儿歌:
1)通过提问:"你知道燕子吗?把你知道的有关燕子的事情告诉大家吧!"幼儿互相交流、分享燕子的外形、生活习性、飞行、搭窝、觅食、喂哺以及一些趣事、
(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语言运用情景、《纲要》指出、"幼儿园语言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帮助幼儿成为积极的语言运用者、"鉴于此、教师就要注意激发幼儿的说话愿望、提供幼儿说话的机会、并保护他们说话的积极性、正由于幼儿有了前期的知识准备、使幼儿在活动中能"有话可说"、从而体验到说话的乐趣和成功感、同时、此3环节也为以后的仿编儿歌打下了伏笔、为难点的突破奠定了基础、)
2)播放课件两遍、同时教师配以儿歌的朗诵、
(课件的提供为幼儿理解儿歌的内容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把儿歌所表达的内容直观、鲜明地呈现在幼儿的面前、从而来突破教学的重点、)
3)提问:为什么说燕子在空中飞行时是"上天剪云朵"?河面上飞行时怎么会"剪水波"呢?最后两句说的是燕子的什么事?
小燕子用尾巴剪了哪些东西?这些东西小燕子真的剪了吗?那么儿歌中为什么要用"剪"这个词呢?
(前一串提问是帮助幼儿逐句分析诗句所包含的含义、而后一串的提问则是让幼儿理解儿歌所运用的描写方法、通过比喻、把燕子外形的主要特征和它的生活情景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
教师提问:你还有什么不懂或需要帮助的地方吗?
(这个环节是教师为幼儿提供的一个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机会、《纲要》中指出:"孩子疑问和质疑类言语行动的不足、有可能对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行动造成影响、"因此、教师要增加儿童质疑提问的机会、)
3 、朗诵、表演儿歌
1)采用整首跟读的形式让幼儿在背景音乐的播放中学习朗诵、激发情感的共鸣、
2)幼儿运用肢体动作边朗诵边表演儿歌、(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到活动中来、更有利于学习和儿歌的记忆、同时也使活动做到动静交替、使孩子更加轻松、)
4 、仿编儿歌:
提问:燕子还会在哪些地方飞行?(如湖面、田野、林间)在那些地方飞行时它会剪些什么呢?它在搭窝时还会用到哪些材料?(树枝、枯叶、稻草、小石子等)它会把这些材料当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相关的小图片、、以帮助幼儿的仿编、)
大班幼儿对儿歌的仿编已有一定的基础、他们会找出相关的字词来替换儿歌中原有的字词、从而创编出独特的儿歌来、考虑到在一个活动中让幼儿没有参照物进行创编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提供了小图片来帮助幼儿的仿编活动、从而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大多数的幼儿都能体会到仿编带来的新奇感受、当幼儿对儿歌的结构非常熟悉时、也可以让幼儿直接地进行创编、
5 、延伸活动:根据幼儿对燕子的了解或儿歌所提供的内容、幼儿自愿选择有关的内容进行绘画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六、说教法
多媒体教具的运用:针对幼儿的现有水平和生活经验、制作了形象、生动的课件、课件的运用让孩子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体验、有所感悟、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珍视幼儿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教学中、教师灵活地利用教具、创设情境、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领幼儿启迪联想……让幼儿自己对儿歌内容的领悟取代教师的灌输、用幼儿自己的独立思考取代统一答案、
视听讲做结合法:主要是根据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的特点、以及幼儿语言发展的特点而采用的视听就是引导幼儿去看、去细致地观察、听就是教师的语言启发、引导、暗示和示范、讲就是幼儿的讲述、以满足每个幼儿想说的愿望、做就是让幼儿运用肢体进行表演、视听讲做结合法能充分调动幼儿的各种感官、让幼儿处于积极的学习状态、
七、说学法
1 、倾听表述法:
首先、让幼儿带着自己对燕子的了解、大家来分享、交流、激发幼儿"想说"的愿望、其次、利用各种教法、给幼儿提供自由表达的机会、并通过语言的激励调动幼儿仿编诗歌的积极性、让幼儿"敢说"、
2 、探索仿编法:新《纲要》指出:儿童语言学习是开放而平等的学习、教师和幼儿是构造愉快学习和交流过程的共同体、因此、我为幼儿创设了支持性的语言教育环境、支持幼儿在活动中拓展语言经验、我在引导幼儿进行仿编诗歌的同时、提供了各种小图片、以引起幼儿的思考、让幼儿在探索中自主学习、突破活动的难点、
《燕子》的说课稿6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小燕子进步了》是西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这是一篇生动的童话故事、讲的是燕子妈妈让小燕子到菜园里去观察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样、小燕子片面观察、收获较小。在妈妈一次次鼓励下、一连去了三次、终于细致观察到了解了冬瓜和茄子的不同特点:冬瓜大、茄子小;冬瓜是绿的、茄子是紫的;冬瓜的皮上有细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全文共有八段、以小燕子与燕子妈妈的对话为主线、语言简洁明了、生动有趣、并配了图画、学生易读易懂。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活泼好动、具有强烈的好奇心、他们的思维方式以直观、形象为主、注意力持久性差、朗读时可能会出现唱读现象、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对学习已有了一定的学习经验、掌握了一些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但还都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渗透和强化。
3、教学目标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本篇课文的特点、结合新课标理念、我将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定为:
知识目标:能运用自己喜欢有效的方式认识本课生字。
能力目标:积累词语、自主选择词语造句。分角色朗读课文、能从故事中受到启发。
情感目标:从小燕子进步了引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4、教学重难点
由于一年级学生还处于运用并巩固汉语拼音的主要教学阶段、是进一步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时期、因而识字教学教学是本课的重点之一。另一个重点是通过朗读理解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地笑了。
难点是启发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一切事物、并愿意把自己观察到的与人交流。
二、教学准备
课件、头饰、生字卡片;学生课前观察冬瓜、茄子。
三、教法与学法
情境导入法。新课标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趣味游戏法。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我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习需求、创设学生感兴趣的识字游戏活动、爱护其好奇心、求知欲。
以读代讲法。在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以读代讲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直观教学法。通过使用实物、课件、让学生直观、形象的进行观察、比较。
自主、合作、探究方法。
语文学习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知识、而尤为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让学生学会学习方法、为此、与教法想适应、以学生为主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采用:1、竞赛、游戏法;2、自学、合作、探究法;3、读、思、议、评、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谈话激趣、创设情境
作为一年级学生、他们喜欢幻想、常常会把自己天真幼稚的感情注入到周围有生命或无生命的事物中去、因此对拟人化的童话情境情有独钟。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孩子们、昨天晚上、燕子妈妈给我打来了一个电话、它告诉我说、它们家的小燕子可聪明能干啦!今天燕子妈妈要当着大伙儿的面考考小燕子、请我们到它家做客、好亲眼看看小燕子的出色表现、你们想去吗?
那我们就乘坐聪明号特快列车出发吧!
屋檐下、燕子妈妈正在迎接我们呢。它说它要开始考小燕子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这样把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凝聚在一起、使学生在轻松、愉快、有趣的情境中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识字能力是学生终身学习的一种能力、是学生独立阅读的基础、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要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当学生自读课文后、我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动手画一画生字新词、再读一读、记一记、让学生在读书中自学本课生字词、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的重点、通过学生自学生字、采用小组合作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检测、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学会帮助别人、学会合作。再全班进行交流、并让他们谈谈自己是怎么记住的?让学生在交流中丰富学生的识字记字经验。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记得快、忘得也快、遵循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比赛、爱玩游戏的心理特点、我设计了开火车读、赛读、摘茄子等识字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游戏的乐趣中巩固生字。低年级学生要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为写话打下基础、我用课件出示本课的新词、让学生读后自主选择词语说话、让学生在读说中积累词语、提高学生运用表达语言的能力。
(三)、以读代讲、理解感悟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是学生对课文语言及课文内容最直接、真切的感知、也是学生自主与课文进行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通过学生自读、互读、老师范读、个别读、齐读等多次练习后、让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畅所欲言、说说读文后所知道的和不知道的、共同探讨。再组织学生全班进行交流、老师从学生的回答中对课文内容进行梳理、并随机板书。接着老师出示实物、让学生挑战小燕子:再去仔细观察、冬瓜和茄子还有哪里不一样?引导学生像小燕子那样仔细观察茄子和冬瓜的不同、启发学生学会仔细观察事物。通过以上的朗读、交流、结合课题及板书让学生说说:燕子妈妈为什么满意的笑了?这时学生的理解就更深刻、本课的重点就迎刃而解了。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请小评论员评论、比比谁读的语气最像小燕子和燕子妈妈、充分从情感上熏陶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有效地进行语言训练。此后我趁热打铁、让学生分组进行即兴演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此时他们的情感会向深层发展、学生会用恰当的语言和行为去扮演自己的角色、再现课文情景、从而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四)、拓展延伸、实践运用
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资源。我用课件展示鸡、鸭、鹅三种学生熟知的动物、让学生分组观察探讨交流它们一样和不一样的地方。在这一环节中、整合了课内外和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拓展学习、把课堂教学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让课堂走进了生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潜力、锻炼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仔细观察。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一篇文章的袖珍版、是课文是精华的体现、好的板书更应具有深刻的启发性。我的板书按照故事的发展顺序、体现了课文的思路、采用贴画配文字的图文式板书、此板书图文并茂、突出了课文的重点、符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燕子》的说课稿7
一、说教材
《燕子》这篇文章选自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是一篇语言优美而且十分简洁的写景状物散文。文章主要描绘了春回大地、燕子从南方回归的美丽景象、抓住燕子在天空中飞翔、在湖面上掠过、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抒发了“春光无限好”的积极情感。
文章篇幅短小、语言简洁却意境隽美、能够给人美的享受。本单元的主题是“神奇的大自然”。作为本单元的开篇、既是对学生进行朗读背诵训练的好文章、也是本单元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的好材料、又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好素材、为后面课文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知识联系)
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要求、加强语文课程与生活及其他课程的联系、促进学生的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认识“俊、俏”等生字、会写“聚、掠”等生字、积累好词佳句;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把握文中描写的燕子的特点、并能简要描述。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默读、体会本文语言的优美与简洁、能够通过抓住重点语句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文、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说重难点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而理解课文的重点语句及词语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学情
小学四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多的学习、已经积累了一些识字的经验、初步具有了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重点逐步向阅读过渡。随着年龄的提升、学生对事物有了一定的观察能力、能够通过事物的变化感受春天的勃勃生机。但由于孩子们生活在城市里、对燕子的了解大多源于书本、电视等媒介、而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和活泼可爱、却是一个难题。
这一学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形象思维占主导、理解能力可能会相对不足、这些都将是我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问题。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的教学、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良好的阅读、欣赏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朗读体会法将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中。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帮助学生体会作者生动形象的描写。此外、在导入和研读部分、我还会使用情景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多方面感官、加深对文章的深入理解和把握。而对于学生、我将主要引导他们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法进行学习、从而更好地实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学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一个好的导入能够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是课程成功的关键。因此、我会通过采用播放有关春天和燕子的图片或者视频、并且配有音乐这种直观的方式进行导入。这样可以在上课之初为学生们首先营造一种欣赏的情感氛围、有助于后续文章的学习与理解。
播放完视频、图片这类资源后、我还会引导同学们展开讨论、说一说看完视频后有什么感想、并探讨你还从哪里可以感受到春天。这样在课前就进行了充分的形象感知和感情铺垫、顺势导入新课的教授、极大提高了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并且为创造性学习打下基础。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语文的教学离不开阅读、“读”既是一项重要的语文素养、又是一种关键的学习手段。因此、新课教授环节我将按照如下的顺序来展开。
1、初读课文、感知春天
这是新授的初始环节、在这一过程中通过整体把握文章、能够为后面的学习铺平道路。
我会鼓励学生们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春天的美丽图景。同时完成一个自学任务:处理生字词、扫清阅读障碍。多数的生字生词是可以自行处理的、但是还需要我进行个别易错或难写字的指导、如“凑”字是两点水、不是三点水、而书写的时候应该先左后右。
本篇文章是语言优美的写景状物类散文、因此解决完生字词之后、我会播放范读录音、让学生认真聆听、并谈谈听后的感觉、从而提高他们的诵读和欣赏能力。
2、再读课文、了解燕子
这部分是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是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也是培养学生们自学意识和能力的最佳机会。在这一环节、我会采用引导式教学、进行逐层提问、讨论探究。
首先、我会请学生阅读第一段文字、并回答问题:读完第一段、你了解到什么?能够体会出燕子什么样的特点?因为这些问题相对简单、学生能够通过读文章就可以从中找到准确的词句来回答问题、因此我会选择班里平时不怎么活跃的同学来回答以上的问题、这样可以为他们增加一些学习的信心、提高他们接下来的参与积极性。
接着、我会提问、在这里“凑”是什么意思?学生回答完后、我不会立即进行解释、而是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理解“凑”字的意思。这样在“看中学“、课堂趣味十足。
对于燕子的描写是属于本文的重点、文章主要通过三个画面进行立体的展示。因此、下面的内容的教学我会给学生充分的讨论空间、让他们去总结燕子有哪些特点、分别是从哪些方面写的、通过找句子、理解词语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会让学生概括、第2、3、4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并请他们试着用小标题的形式加以归纳。通过阅读文章、不难看出、下面三个自然段分别描写了“春天的盛会、飞行的燕子、美丽的曲谱”三个画面。
接下来、我会让学生说说哪幅图最吸引你、为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展开教学、进行启发式指导。比如、以第二自然段为例。
我会让喜欢第2节的学生齐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文中描写的春天的景物。并提问、这一段描写了春天什么特点?从哪里看出来?经过分组讨论和发言、学生们不难找出“光彩夺目”和“有生趣”两个特点、并可结合课文、领略到春天的美景。分析完美景、我会提出最后一个疑问、这一节主要讲春天的盛会、和“小燕子”有何关系呢?让学生体会到、已经热闹非凡的盛会、因为有了小燕子的加入才更有生趣、这里包含了作者对燕子的喜爱之情。
对于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是本文的难点、因此我会多加引导、让学生体会。比如“黄绿眉眼”一词、学生可能不是很理解、因此我会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从而理解、柳枝发芽时颜色发黄、看上去有黄有绿、就像是柳树刚刚睡醒、在春天睁开朦胧的双眼。这样、作者比喻手法的运用、使得画面更加的生动形象。
这是第二幅画面的引导、下面两幅图画、我会用同样的方式进行。
(三)拓展延伸、想象发现
深入领悟了文章、最妙的是进行一些巩固和强化。因此我会让学生把自己当做一只小燕子、介绍一下自己家族里都有哪些成员、他们还有哪些朋友、都是什么样子的?这样在锻炼学生想象力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课堂小结、深化情感
小结是一节课程的尾声、好的小结应该是让学生自主回忆所学。我会利用板书、引导学生进行总结。这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理念。
(五)作业布置
这是本节课的作业布置、本着开放性、层次性、多样性的原则、我布置三个作业:
1、文章词句优美、积累下自己喜欢的部分、或背诵或抄写、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素材。
2、完成一个小练笔、写写自己喜欢的动物。
3、有余力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为自己的小练笔配上一幅画。
五、说板书设计
接下来我说一下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清晰明了、一目了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抓住重点、理解课文。
《燕子》的说课稿8
一、说教材
1、教材简析
《燕子》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第十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课文的作者是现代作家郑振铎先生。《燕子》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状物散文、主要描绘了春天里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翔、在电线上停歇的画面、给春天带来了许多生机。课文内容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写燕子的外形特点(描绘外形美)。
第二部分写燕子从南方赶来、为春光增添了生趣(写出了春天的美)。
第三部分写燕子飞行时的情景(写出了动态美)。
第四部分写燕子停歇时的特点(这是静态美)。
2、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本单元训练重点结合教材本身的特点及学生实际、按新课标要求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掌握“俊俏、聚拢、增添、倦了、音符”等词语。
(2)培养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描写事物的能力。
(3)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重点、难点分析
课文的题目是燕子、因此引导学生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景色是文章的重点、同时根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以及小学生认识分析事物的特点学会按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也是本课的重点。而理解课文两个重点句子“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和“电杆之间连着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啊。停着的燕子成可音符”是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宜将情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感情朗读、读中悟情、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同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完成本课教学。
三、说学法
课堂是学生活动的舞台、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读书方法、通过读一读、想一想、议一议、画一画、写一写等方法学习本课。
四、课时安排:
为了达成以上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点难点、本课安排两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深入探究、质疑解疑。第二课时:探究第二、三、四自然段;质疑问难、总结全文;拓展延伸、自由创作。
五、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由学会听儿歌《小燕子》引入课题、这样的导入既触动了儿童对童年生活的回忆、增强趣味性、同时让学生齐唱便无形中让学生对歌词中的“燕子”、“春天”有了熟悉的感觉同时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的积极性一调动就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学生通过读课文能为识字教学创设语言环境、为感情朗读打基础、为理解句子做铺垫。
(2)给课文每个自然段概括段意、并归纳主要内容。学生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就为下面深入研究课文作好铺垫、也能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三)深入探究、质疑解疑
(1)细读课文、思考并勾画理解:课文从那几方面描写了燕子的外形美?表现了燕子怎样的特点?再出示燕子的投影片让学生观察、小组内讨论交流。
(2)“凑”字是什么意思?(几方面合起来)教师提供媒体演示、帮助学生体会燕子的外形特点及理解“凑”字的意思、点击电脑课件、与学生一起边叙述燕子的外形、边演示“一身乌黑光亮的羽毛”(使羽毛闪动)、“一对俊俏轻快的翅膀”(使翅膀闪动)、“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尾巴闪动)这几部分合起来就“凑”成了活泼机灵的小燕子。一个“凑”字就使文章顿显生动、可爱的小燕子的形象便栩栩如生、跃然于纸上。
(3)指导并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探究第二自然段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抓住了那些景物特征来表现春天的?边读边勾画有关词语。
(2)理解“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光彩夺目”“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机”教师边板书边帮助学生理解本段内容、板书的外形犹如一朵鲜花、体现了一种美感、有助于学生体会春天的美、并利用板书展示的形象帮助学生理解“赶集”和“聚拢”这两个词。
(3)欣赏教学光盘中本段描绘的花红柳绿、莺歌燕舞、春意盎然的初春美景、再次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美的情感。
(4)指导感情朗读。
(五)探究第三自然段
(1)运用“读——划——品——诵”的学习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感受燕子飞行时的特点。
(2)投影出示练习题燕子斜着身子在天空中()、唧唧的叫着、有的'()过湖面、尾尖偶尔()一下水面。①按课文内容说一说②展开合理想象、想一想鸟儿具体的“掠”“沾”的姿势和叫声。这一练习的设计目的是让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课文内容、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把学生放飞到想象的自由空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语言文字训练与思维同步发展的效果。
(3)思考作者是按什么顺序观察和描写燕子飞行的?
(4)指导背诵、强化记忆。
(六)探究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边读边画出你喜欢的词、句。
(2)交流重点赏析“几痕”、“五线谱”等词。辨析“几痕”和“几根”教师在黑板上画两组线、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在两组线上分别添上几笔、利用板书进行巧妙的点拨、胜似讲解、形象直观、使学生一目了然。
(3)以读代讲理解最后一句话表达的思想感情。
(七)质疑问难
总结全文“为学患无疑、疑则进也”鼓励学生勤发问多发问、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发展思维同时也能培养学生边读边想、不懂就问的习惯。学生根据板书总结全文、可促进学生对全篇课文内容进行梳理、提纲挈领、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能力在理解文章的中心思想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可使学生的思维再次受到熏陶、感情得到升华。
(八)拓展延伸
自由创作《语文新课程标准》重视拓展学生的思维、发展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内容自由创作一张春景图、把自己眼中的春景描绘出来。
《燕子》的说课稿9
一、领悟教材、分析学情、确定目标
《燕子专列》是三年级第六册第二组以爱护周围环境为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课标"关于这一学段阅读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要"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和"能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以及"积累课文中的优秀词句、精彩句段"、本组课文的单元要求是要学生留心周围的环境、想想为保护环境我们能做什么。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和燕子有关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有一年春天、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当地气温骤降、风雪不止、燕子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获救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唤人们要保护动物。
中年级的孩子们比较喜欢钻研故事、喜欢有悬念的故事。所以、《燕子专列》这篇课文的吸引力就很大了。如何让大部分学生在小故事中更进一步地学习到其中的寓意呢?依据年段目标及本册教材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对于本课的教学、我拟定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读懂课文内容、领悟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体会它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使学生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课的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重点词句的理解、体会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难点:领会描写恶劣气候和环境的内容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二、设计理念
一切语文知识的学习都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之上、只有先把课文读准、读通、读流利了、才能够继续进行其它的学习。因此、我采用以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去完成对词语的理解、对课文的理解、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三﹑生为主体、选择教法
采用"读为基础、读中感悟"的教学方法、课堂上书声琅琅、读读议议、互动交流、真正奏响了"读"这一主旋律、切实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使语文素养与人文素养的教育融为一体。采用多种形式地读、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四、培养能力、指导学法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学不只是单纯的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教给学生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能、变"我学会"为"我会学"、
1、课外预习为提高自学能力服务。结合本课的特点和本组课文的重点、三年级的学生已有独立识字的能力、因此本课的字词学习将由学生在家预习完成。
2、在读中学会找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理清课文思路、以读促理解;学习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关键词句的理解、要善于启发引导、培养学生独立理解词义的能力。
3、尊重学生的阅读实践、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积累和运用。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默读、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内容和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能力。
五、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从四川汶川大地震说起、从专机、专款、专家说到专列。
温总理赶到灾区乘坐的飞机叫——专机;各级财政、单位专门用于救灾的钱款叫——专款;在抗震救灾医疗等方面有专门技能或专业知识的人——专家;专为救灾物资开出的列车——专列。
二、精读课文
(一)感受恶劣的环境
先是学生默读、在书上找出来。指导学生阅读方法(不动笔墨不读书)。
然后是同桌合作学习。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然后交流。
"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引导学生朗读感悟燕子遇到的麻烦:冷、饿、累、简单了解冒号的用法、并随文理解词语"气温骤降"、"长途跋涉"、"饥寒交迫"、"濒临死亡"、观看图片、学生谈此时的心情(着急、担心等);再次朗读。
(二)政府救燕子
着重于一个词的理解"呼吁"、瑞士政府是怎样救燕子的?"立即"说明了什么?通过广播通过电视告诉大伙号召大伙寻找燕子、课文里有个词语叫——呼吁。再设置情景:如果你是电视台记者、广播员会怎么呼吁?让学生现场模拟播音员呼吁。
(三)居民们救助燕子
汇报交流时再抓住两个感人的片段辐射开去、把朗读、想象、体验、感受以及情感的升华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细读课文、披文以明理、体验以入情、更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1、听到呼吁后、居民们是怎样行动的?先学生自由说、再对照书上的段落朗读。
2、引导理解居民们的爱心、有哪些人去找燕子了?(引导从年龄、职业等方面说)理解"纷纷"、反复朗读重点段。
出示带点的词。学生从内容体会思想、通过多次的朗读了解普通的居民不畏严寒、以极大的热心和热情投入了拯救燕子的行动。学生在读中议、议中读、在读中感悟、边读边想、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学生在自读自议中和文本、教师、同学进行着心灵的对话、情感得到了升华、个性得到张扬。
3、出示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贝蒂的可贵行为。
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冻僵、僵硬、皑皑白雪、冻得通红"、感受到贝蒂不畏寒冷去拯救比自己更为弱小的、更需要保护的燕子、进一步感受了人们保护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博大的爱心。
课文中的含蓄的词语、深刻的句子、精彩的场面、生动的意境、学生只有通过多次的朗读、才能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多读是感悟的基本方法、读是发展语言的一种最经常的重要手段。课堂应该保证学生读书的时间、让他们在这种最基本的语言实践中走进语言、感知语言、积累语言。
(四)燕子致谢
1、这些曾经濒临死亡的小燕子呀、现在坐上了专列、恢复了生机和活力。如果你就是其中一只幸福的小燕子的话、你会说些什么呢?丰富的想象激发丰富的情感、丰富的情感又大大提高了朗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前苏联优秀教师阿英那什维里曾说:"学生不是需要填满的容器、而是需要点燃的火把。"想象说话也是如此、当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步入其境、真情萌发时、学生的火种就会点燃起来。
三、拓展延伸
1、爱心专列
燕子专列正徐徐启程、这仅仅是燕子专列吗?这还会是装载什么的专列呢?引导出爱心专列。《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这种精神影响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从而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2、姑娘徐秀娟大学毕业后来到丹顶鹤保护区工作、后来为了救助一只陷入沼泽的丹顶鹤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的故事。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配上丹顶鹤优美的身姿、加上感人的旋律、激起学生无限的深思———————爱护动物、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燕子》的说课稿10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六册第二单元的第二篇课文。《燕子专列》是一篇非常感人的叙事文章。全文共有5个自然段。课文主要写了欧洲瑞士的一个春天气温骤然下降、导致燕子经过瑞士时因找不到食物而濒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就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把他们送到用带有空调的列车里开往温暖的南方这样一件事、字里行间充溢着人们对动物的珍爱之情、体现了人们美好的环保意识。从语言文字特点来看、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用词具体形象、又含有比较多的意义深刻的词句、既适合学生进行感情朗读训练、又适合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结合新课标针对第二学段提出的阅读要求、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欧”“洲”“瑞”等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纷纷”“顶着”“踏着”“四处”在表达中心思想时的作用;借助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濒临”“呼吁”“长途跋涉”等词语的意思;并通过小组内成员的相互合作交流、通过情感朗读、感受课文中质朴的语言、感悟人与动物和谐共存的音符。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文本的解读、感受人对动物的珍爱之情、培养热爱动物并能与动物和谐共存的思想感情、能用自己的行动来加入环保的行列。
由于文字的描述是抽象的、再加上三年级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还不是很强、所以对本文的许多关键词语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引导学生如何联系上下文或者生活实践来理解词语的意思、领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对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并进一步理解文章所蕴含的道理、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和情感朗读、加深对文本诠释的“环保”主旨的掌握、就成了教学重点。这个单元的主题内容比较宽泛、有很强的社会意义、而且还增加了综合学习的内容、目的是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所以通过组织学生开展环境调查、进一步体会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重要性、在情感上受到熏陶和感染。这就成了本课的难点。
二、说教法
根据教材本身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更有效地达成教学的三维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打算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朗读感悟法: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积累语言词汇、陶冶情操。本文的语言质朴又形象、情感丰富、充满着对动物的爱心、在教学中、应用更多的时间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尊重学生的个性朗读、让学生感悟体验、同时注意对学生的朗读进行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向更高的朗读目标努力。
创设情境法:学生具有易感染的心理特点、根据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特点、利用图画、音乐和文学语言描述、再现教材的情境、唤起学生对文本产生共鸣、从而使学生身临其境、激起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以至更好地入情入境、发挥想象、释放自己的情感。
三、说学法
在本课的设计过程中、我不仅着重考虑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更重要的是我还考虑到如何让学生在参与上耗费精力少而收效高、以充分发挥学生的思维参与度、提高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所以我准备教给学生以下几种学法:
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法: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必须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主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识字的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自主识字、在相互交流中相互学习;在理解文本以及朗读教学中、让学生自读自悟、使学生自主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体悟感情、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在布置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搜集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资料这一环节、就应该重点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团体合作。
想象说话练习法:语言是情感的载体、情感是语言的内涵。新课标中指出:“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根据课后练习题三设计了:
(1)我想对贝蒂说:
(2)我想对救护燕子的瑞士居民说:
(3)我想对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生命的小女孩说:
(4)我想对说:以及“贝蒂不在乎、只在乎”;和燕子唧唧喳喳地叫着、仿佛在向致谢、感谢她(他们)。这三个想象说话练习、旨在挖掘文本的留白、激发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再走出文本、超越文本、运用学过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又落实了人文性的教育目标、达到“一箭双雕”之妙。
四、说教学程序
围绕以上确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这样设计本课的教学过程。
(一)交流信息、激发兴趣
1、板书“燕子”、引导学生背诵《燕子》中描写燕子的句子、然后问学生对燕子还有哪些了解、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燕子的资料、比如燕子是候鸟、还比如燕子能报告天气预报、而且是捕捉害虫的益鸟、等等。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在交流中初步了解燕子的生活习性、为学生的信息交流创设平台、给学生提供了向全班同学展示的舞台、学生的信心与成就感得到了满足、同时也为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也引发了学生深入自主探究的欲望。
2、板书“专”、引导学生扩词、再板书“专列”、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专列”的意思。再齐读课题、引导学生质疑:看到课题你会产生哪些疑问?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是探清文章脉络、透视文章中心的窗口、通过语言文字的多方位解读、再通过对课题的质疑、培养了学生读文先读题、看题学文的好习惯、同时也培养了质疑的能力。“学贵有疑”、这一环节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意识、训练了学生质疑、表达的能力、而且为下文的整体感知、第一次接触文本进行了目标定位。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1、先给学生提出自学要求:轻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多读几次;用自己的方法学会生字、理解新词;在文中画出自己不懂的地方。
2、读后、要求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初步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并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第一感受。
3、小组交流后、再组织班级交流。教师进行随机点拨。在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时、重点引导学生“燕子遇到了怎样的事情”、这样的设计由疑入境、统领全文。
这一环节的设计、遵循了这样的理念:阅读教学要实现个性化阅读、首先要还学生真正的“读者”地位、让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给学生以自主阅读和直接阅读文本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与文本直接对话的同时、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学习了生字、提出了有价值的问题、发展了思维、同时也为学生个性化阅读做好了准备。
(三)由疑入境、统领全文
1、课件出示第二段场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并说说体会到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回答、提问:燕子饥寒交迫、濒临死亡、面临危险、非常幸运的是它们逃脱了这场灾难、这是因为、引导学生说出燕子都得到了哪些人的帮助?
指名说、师板书:政府、居民贝蒂。
3、让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人们为了燕子做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师相机提示:思考之后、你可以把这些地方用横线“画出”。)
学生自主学习后、再在小组中互相交流、为的是给学生梳理自己思绪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4、集体交流时、先重点引导理解贝蒂是怎么做的: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句子——
贝蒂: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引导学生: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句中体会到的?要求学生试着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要读出小姑娘贝蒂和父母一起、怎样不怕危险、不怕寒冷寻找燕子的经过、突出险(覆盖皑皑白雪的山间岩缝)、救助燕子多(一个人就救护十几只)、丝毫不想自己(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当然在朗读指导时、尊重学生的个性理解、只要是合乎常理的感悟、都应该呵护。因为我们的阅读理解最可贵的地方就是个性朗读、这是课堂生命化、人本化的表现之一。
在学生情感朗读后、提问:贝蒂她不在乎什么?并出示句式、引导学生进行想象说话练习:
贝蒂不在乎冰天雪地的寒冷、只在乎;
贝蒂不在乎漫天遍野寻找的疲劳、只在乎;
贝蒂不在乎饥饿、寒冷、疲劳的三重困难、只在乎。
在学生深切体会后、再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真情体验朗读句子。学生朗读后、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感受贝蒂对燕子的关爱之情。(红字板书:关爱)带着体会到的感觉、再一次深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个性朗读时要强调评出孩子们在朗读过程中的优点。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始终紧紧抓住文本、让学生充分接触文本、创设情境、使学生在多次的情感朗读中、入情入境、以读导悟、再感受人物崇高思想的同时又不失时机地进行了语言文字的训练、在文本的留白处、开启学生思维、发挥想象、收到了“一石二鸟”的效果。
接下来、我以“我们的贝蒂是这样地关爱燕子、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在寻找燕子的过程中、这样感人的故事又何止一个!还有谁呢?”以这样的句子为过渡、引入对第三自然段的学习。
居民们: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料峭的春寒、顶着漫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指名回答后、出示句子:
(1)这里可以进行学法迁移、引导学生根据课后第二题、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2)组织集体交流时可以这样点拨:“纷纷”:很多居民走出来。这居民当中都有谁呢?“可能有……可能有……”让学生感受人们都在行动。“四处”:都是哪些地方?“在……在……”让学生感受人们到处寻找、不畏艰辛。
理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指导朗读时、注意以情感人、我是这样导的:
在深山、或是野外、或是丛林里、或是雪堆下、纷纷寻找燕子。这么多地方、容易找吗?年迈的老奶奶、体弱的大叔、幼小的孩子、在找时、会寒冷、会饥饿、也会疲劳、我们来读这个句子。
教师用自己的激情感化着学生的心灵、用自己最诚挚的情感、带领学生走进那个冰天雪地的瑞士、去跟随那里的居民一起来寻找濒临死亡的燕子、让自己的情感体验感化着学生、引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进入文本的内核、那么、朗读就达到了效果。这就是我这一个导语设计的用意所在。
用“关于瑞士政府又做了哪些事?”一句过度后、再引导学生理解“呼吁”的意思、再以一个提问:“这是怎么样的专列?”引出第一、五自然段的学习、出示:
有一年春天、在欧洲瑞士的一个车站、一列漂亮舒适的空调列车正准备启程、站台上站满了送行的人。他们送的是一批特殊的客人——燕子。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引导学生把自己的真切体会通过朗读表现出来。读给同桌听、相互进行评价、共同提高。
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在合作中尝试着去感悟。学生学语文是非零起点、只有放了以后、才能知道什么地方需要老师去扶、这样更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的过程不仅是个认知过程、更是一个交往与审美的过程。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相互间实现信息与资源的整合、不断地扩展和完善自我认知、而且可以学会交往、学会参与、学会倾听、学会尊重他人。这些都是21世纪公民所应具有的素质。所以、在我的设计中、我时刻“以人为本”、倡导“自主与合作”的交互学习、使得生生交流不再是“空中楼阁”、尽量做到师生、生生、生本真正融为一体。
(四)拓展文本、升华主旨
1、可爱的燕子快乐地乘着幸福的列车驶向远方、这样的故事真的很让人感动。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故事。
下发阅读材料:《一个真实的故事》、讲的就是人们保护动物。这一环节机动、可以当作课外作业。
2、学了课文、听了故事、看了图片、此时此刻你一定有很多话要说、请你把它写下来。
写段练习:
(1)我想对贝蒂说:
(2)我想对救护燕子的瑞士居民说:
(3)我想对为救丹顶鹤而牺牲生命的小女孩说:
(4)我想对说:
3、指名4~5个学生展示、再进行总结:通过同学们这么深情的话语、老师相信《燕子专列》中的小贝蒂、《丹顶鹤的故事》中的小女孩都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师多么希望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像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样爱护动物、爱护环境、用爱、用情编织更美好的故事。
这一环节的设计真正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进行语言思维训练的同时、也在进行着情感的深化、提升着对文本主旨更深一层的感悟、既发挥了想象能力、又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这样的练习设计才是有效的设计。当然也给了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可以写一句、也可以写一段、可以四个内容都写、也可以选择一、二个写。体现了训练的层次性、也符合了学生智力发展的多元性。
(五)布置实践活动
自主选择合作的伙伴、共同搜集人们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资料、用自己的行动向自己周围的人呼吁“保护动物、爱护环境”。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团体合作能力、体现了语文的综合实践性。
五、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达到简明扼要、抓住题眼、直奔中心、达到“高效能、简约化”的功效、有利于学生理解文本主旨。
《燕子》的说课稿11
一、解读教材:(即说教材)
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共有四篇课文、分别为:《走、我们去植树》、《燕子》、《沙漠中的绿洲》及《江南春》、《春日偶成》两首古诗组成、是一组典型的“春景美文”、其中《燕子》为一篇经久不衰的优美散文、课文描写了燕子的外形和它在烂漫无比的春天从南方赶来、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在电线上休息的情景。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燕子活泼可爱的样子。第二自然段写燕子在春光烂漫时从南方赶来了、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第三自然段写燕子在天空中、湖面上飞行的情景。第四自然段写燕子落在电线上休息。本文语言清新明快、描写准确生动。燕子活泼可爱的外行特点、追赶春天的候鸟习性、轻快灵活的飞行姿态、文静优雅的休息场面、都一一跃然纸上、动静结合、有声有色、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春天及“燕子”这一春天使者的喜爱之情。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三个维度目标和文本特点、学生特征、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活泼”“偶尔”造句。
4、通过朗读、观察、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其中第一点和第四点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确定为初步体会动静结合的写作方法的和谐美。共安排两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第一课时重点扫除阅读障碍、读准读通、整体感知文本“美”、并学习燕子的外形、了解抓住主要特点描写的习作方法。第二课时也就是本节课、着重指导学生精读品悟课文的二、三、四自然段、在品味语言的“精美”时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感情。为更好提高教学效果、我安排了一些简单的教学辅助设施、如:幻灯片、mp3歌曲。
二、理念指引(即说教法、说学法)
1、情境创设: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李吉林大力提倡情境教学、即是以生动形象的场境、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把教师的语言和情感、教学内容及课堂气氛作为一个广阔的心理场、作用于学生的意识、达到学生主动学习和整体、和谐发展的目的、其特点是形真、情深、意远。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以创设情境贯穿整个教学的始终、课始《小燕子》歌曲的播放、带给学生美妙的听觉享受、孩子们便在不知觉中随着音乐轻哼、跟唱、他们身心愉悦、主动投入、这便形成了一个和谐的学习氛围、拉近了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再如精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春天的美景时、将品味文字与欣赏图片相结合、学生兴致盎然、在优美的视觉享受下更深、更好地体味了文本的语言、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且学得轻松、记得牢固。再如感受“电线杆之间的几痕细线、多么像五线谱哇”这一抽象的情景时、借助于幻灯片的演示、孩子们便较轻松地享受到了这一意境美。
2、自主品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阅读教学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给予了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自读体会、如学习第二自然段、自由读一读、春天带给你什么感受?再好好读一读、你是从哪儿感受春天的美?等、都力求通过一些粗略、宽松问题创设引领学生积极主动地读中品味。再如学习燕子的飞行、歇息时、同样让学生自由充分地读、让学生自主地感受和体验、体会文本语言文字的精妙及一动一静的美。
3、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科吧课件应是一个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是一个宽松而又和谐的课堂、作为引领者的教师和作为学习主人的学生都应积极主动地参与、投入、是谓“教学相长”。在本节课中、师生、生生都很大程度地进行了互动、如教师的多次引导、学生的合作交流:和同桌说一说你感受到的美等、课堂明快、活泼。
4、拓展延伸:《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依据教材走出教材、走向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在这节课结束部分我设计了两条开放性的作业:1摘抄描写春天的诗句、这有助于拓展与文本关联的知识积累、紧密联系了本单元的另外几篇课文;创作歌词、这有助于学生运用积累、创新表达、深化体验。两种不同的作业设计、留给了学生较大的空间、便于他们自主选择更适合其个性特征和个体需求的方案、课内与课外交相互应、在实践中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教学设想(即说教学程度)
本节课教学程度简明、朴素、共分为三大块:
1、情境导入:即由复习燕子的外形切入到精读、
2、精读品悟:即指导学生感受春景美和燕子美、着重引导学生多种形式地对文本进行朗读、可抓住一些重点词句品味、做到有感情朗诵、尝试背诵、这其中第二环节是本课的重点、难点和主线、应保证充足的时间、
3、小结拓展、设计开放的作业、延伸深化、
《燕子》的说课稿12
首先感谢研训中心、感谢学校、给我们教研组提供了这样一个展示的平台、让我们拥有了这样一次宝贵的经历。虽然整个磨课的过程非常的痛苦、但也正是在一次次“跌倒”、“爬起”、“推倒”和“重构”的教研过程中、在专家、领导、老师们的指导与帮助下、我们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提升。我想:这次磨课的经历带给我们的思考远远多于这两节课本身。
今天上午、我们两位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第六册(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燕子专列》。我们选这一课、是基于这样几方面的考虑:一个现在已经是十二月头了、这一册可以选择的课文不多了。二是、我们心中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期待。因为课文是下册提上来的、大家都还没有上、希望等到明年上这一课的时候、我们今天的课堂教学能对你有一点启发、甚至是因碰撞而生发出更好的教学思路。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和动物演绎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执教的《燕子专列》讲的就是这样一个温暖感人的故事。1990年春天、欧洲的瑞士气温骤降、风雪不止。这时、从南方飞回北方的燕子经过瑞士、因找不到食物、饥寒交迫、面临死亡的危险。瑞士政府得知这一情况后、呼吁人们寻找冻僵的燕子、将它们送到车站、并用带有空调的列车将这些燕子送到了温暖的地方。这个故事表现了人类对鸟儿博大的爱心、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爱护动物。
课文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欧洲、瑞士、舒适”等词语、摘抄自己喜欢的句子。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体会恶劣气候、环境与人们奉献爱心的关系、感受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感受贯穿全文的爱心、增强保护环境、爱护鸟类的意识。
(第一课时)预设达到以下目标:
1、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认读“启程、特殊、麻烦、呼吁、车厢”等词语。
2、能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并抓住重点词句、感受气候的恶劣和燕子处境的危险。
3、通过角色转换抒写“呼吁”感受贯穿全文的爱鸟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
体会描写恶劣气候与环境的内容、感受燕子遇到的麻烦。
教学流程:
我们是这样预设的:
首先是让孩子们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把握、围绕这个目标、我们设计了以下这个环节:1、让孩子们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2、读准生字新词;3、疏通课文、请孩子们分自然接读课文、出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这几个环节就跟我们的常态课一样、没什么花样、但我们老师一致认为作为第一课时、是不可缺少的。
然后了解“燕子专列”和感悟“燕子处境”。最后是通过角色转换来书写“呼吁”、感受贯穿全文的爱鸟之心、增强环保意识。
我们都知道、指导学生学习语文、就是要让学生学习文本本身所具有的言语形式、体会从一个个文字中所流露出作者内心的真挚情感。那么我们通过什么来实现这一目标呢?我认为是词语、因为词是文本的最小单位。用心沉入词语、才能潜入文本、实现语言和情感的同步发展。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更显重要。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将词语教学行之有效、也是我们多次试教中考虑的问题。在教学中我们尝试着由检查反馈引出读正确新词、在朗读课文中感悟积累新词、最后在写话中对课文中的词语加以创造性的运用。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训练语感、耳要听得出来、嘴要说得出来、眼要看得出来、笔要写得出来。在感悟燕子处境时、我们预设抓住“风雪不止、长途跋涉”等词语训练学生眼看的本事、即能够看到文字想到描绘的画面。在教学瑞士政府呼吁时、我们预设通过创设情境让孩子们体验“呼吁”来训练学生笔要写得出来的能力。
最后我想说、课堂是师生生命共舞的地方、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更是充盈着“随机性”、几次试教下来、每次都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状况、令我措手不及。不知道、今天展现在大家眼前的又是怎样的一种尴尬、恳求大家到时候批评指正、多多包涵!谢谢大家!
【《燕子》的说课稿】相关文章:
《燕子》说课稿07-13
精选燕子的说课稿06-12
燕子的说课稿04-27
《燕子》说课稿04-27
说课稿《燕子》04-26
《燕子》说课稿精选04-03
《燕子》的说课稿03-12
燕子的说课稿11-29
《燕子》说课稿07-27
《燕子》说课稿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