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稿

时间:2023-05-25 14:29:08 说课稿 我要投稿

关于说课稿范文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关于说课稿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说课稿范文

关于说课稿范文1

  说教材

  故事是幼儿最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故事通过典型的人物形象、有趣的情节,吸引着幼儿,使他们从中受到感染和教育,从而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故事能为其提供丰富的语言材料。我选择的这个故事《珍珍的小黄伞》,这是一个可爱的故事,虽然篇幅不长,人物对话简洁明了,但有趣的故事情节能吸引幼儿的注意。从故事中能让幼儿知道下雨前的天气变化。

  活动目标:

  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定位于:

  1、能了解故事内容,并试着讲述故事情节。

  2、会用简单的语句讲述自己对下雨天的感觉。

  3、能够知道下雨前的一些天气特征。

  活动准备

  小黄伞、教学挂图

  教法:

  本次活动我设计了五个环环相扣的环节,整个设计突出了两点:

  1、教具直观:语言与教学挂图结合在一起,使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所表达的情感。

  2、语言引导:在语言活动中经常会出现,能力强的幼儿有更多的机会说出他们的看法,而能力一般的幼儿,会因没有机会说而很快地失去兴趣。因此,我在活动的设计时注意了问题的设计,从而让幼儿有欲望说、敢说、有机会说。

  活动过程:

  活动的开始部分我是以提问的方式引出活动的主题“小黄伞”。提出的问题是:出示实物,问:这是什么?小朋友用过雨伞吗?什么时候用的?除了用到雨伞外,还会用到什么呢?通过此环节能让幼儿知道更多下雨天的用具。

  基本部分我设计了四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教师引导幼儿讨论,自己对下雨天的感觉:

  提问:

  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下雨吗?为什么?

  2、下小雨的时候我们可以做什么?

  通过此次谈话让幼儿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幼儿会对下雨有不同的感觉,有好的感觉也会有不好的感觉,下小雨时撑着雨伞穿着雨衣雨鞋,到户外去拜访小雨点,听听雨点打在窗户、树叶、屋顶上的声音,踩踩水坑,是快乐的事。而下大雨时就会给人们带来很多的不便,锻炼幼儿能用简单的语句讲述自己对下雨天的感觉,交流彼此之间的.生活经验。此环节还运用课件来让幼儿了解更多下雨天可以做的事。第二环节是教师引导幼儿分段理解故事内容,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的方法是,让幼儿通过教师的引导提问来分段理解故事的内容,在观察教学挂图时,教师提出的问题留给了幼儿想象的空间,让幼儿大胆的去猜、去说,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欣赏完故事后教师做小结:故事中的珍珍一直很希望能够“炫耀”一下自己的生日礼物-----小黄伞和雨鞋。但是,怎么等雨还是不来,于是珍珍就不停的问妈妈,妈妈都是怎样说的?小朋友来想一想

  教师小结:原来下雨前有这么多的天气变化(乌云→闪电→打雷→下雨)。此环节是鼓励幼儿试着讲述故事的情节,能更了解到故事的内容,同时也回顾了下雨前会有的一些天气变化。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同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故事。第四个环节是教师将故事做总结,向幼儿解释下雨前会发生的一些天气变化。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夏天会下雨吗?下雨前会有哪些天气变化呢?这一环节是让幼儿知道夏天为什么会下雨的原因,教师运用简单的语言和直观的课件来让幼儿了解到“为什么夏天会下雨”,另外还运用直观的课件来让幼儿更深一步的知道下雨前的一些天气特征。

  活动的结束部分是:教师通过提问,小结安全教育,下大雨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事,这一环节是培养和提高幼儿的安全意识,知道下大雨时不应出去玩,会有危险,培养幼儿下雨天应有的基本自我保护意识。

关于说课稿范文2

  一、说课标教材

  1、课标、学段、年级、教材、单元、章节等联系。

  《鼎湖山听泉》是苏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以“写景为主题”的开篇课文,也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写景散文鼎湖山位于广东肇庆市东北,是著名的旅游胜地那里群峰罗列,古木参天,泉声淙淙,飞瀑直泻,自然风光十分迷人作者以游览线路的先后顺序,以美仑美奂的笔调,记叙了在景区的所见、所闻、所感,以写在鼎湖山听泉的感受为中心,重点写“途中听泉”和“山寺听泉”,全文语言优美,词汇丰富,表达了作者对鼎湖山泉水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教学目标的设定

  全文共五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们”来到风景名胜鼎湖山;第二自然段写了白天“我们”在上山途中观景听泉;三至五自然段写了入夜,“我”在庆云寺听泉,抒发在鼎湖山听泉的总体感受根据本课及学生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文中重点词语,赏读、积累介绍鼎湖山泉声的优美句段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上网浏览、协作学习、会话商讨、搜集资料、整理创作及审美表达的能力,树立学生主动利用网络自主探究的意识,养成健康浏览的习惯

  3情感目标:A、理解课文的语言文字,深切感受鼎湖山泉声的美妙,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B、让学生了解鼎湖山是我国自然保护区和世界自然保护区,我们学生要增强保护自然的意识

  3、学科教育价值

  学习本文可以使学生提高朗读技巧,积累语言,明白游记散文的写法,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说学生

  初三学生对语言文字有一定的感悟、理解能力,富于想象,喜欢朗读优美的写景文章。听说习惯已经养成,大多同学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中。本课语言生动易懂,学生可以在读中领略鼎湖山泉声美妙。

  三、说教学模式

  1、校模

  ”导“、“学”、“问”、“练”、“评”高效课堂模式是我校基于“以人为本,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以问题为线索,以促进学生主动快乐学习为关键点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

  2、课堂流程

  本课拟两课时教完,全文的教学主要有以下四个环节:

  (一)紧扣题眼,以疑导学

  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课一开始,我板书课题《鼎湖山听泉》,“聽”字故意写成繁体字,并趣解“听”字,由此提醒学生读书要“入耳、入目、入心”,学习本课,品味泉声美妙更要“入耳、入目、入心”,才能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然后由“听泉”这一题眼,引导学生看题质疑:去哪里听泉?泉声是怎样的?由此揭示话题:“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广东省肇庆市的鼎湖山听泉”抓住题目中的“听”字引入,通过质疑,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从中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直扣文章中心

  (二)自主阅读,整体感知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强化初读,保证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沉下心来读书,学生对文章才有一个整体的感悟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两个层面的“读”,通过“读”来达到整体感知,理清文脉的'目的:

  1、轻声自由读让学生读准字音,读顺句子以“鼎湖山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这一话题,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2、分段联系读让学生逐段默读,边读边找出“半小时左右”、“过了寒翠桥”、“来到半山腰的庆云寺”、“入夜”、“蒙眬中”这些词句,领会作者按照地点转移和时间先后顺序记叙的方法,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精读感悟,积累运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不动笔墨不读书,勾勾画画好方法”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读中想象”是学习写景文章的重要方法之一,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发挥想象,将优美的文字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体会其表达效果,这有助于学生语言的积累与运用能力的提高

  1、研读“途中听泉”,初识泉声的特点

  话题1:“作者在上山途中听到了怎样的泉声?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学生自读勾画,通过反复朗读,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从“淙淙的泉声、不绝于耳、清纯悦耳、欢快活泼”体会到泉声的美、大,从“涌流、流泻”等词想象到泉水的多,让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泉声的美妙,与此同时想象鼎湖山草丰林茂、古木参天、鸟语花香、满目青翠的景色从而为后文作者能在夜晚听辨泉声作好铺垫

  2、研读“山寺听泉”,品味泉声的美妙

  话题2:“作者夜宿古寺,听到的泉声又是怎样的?”让学生动手勾画

  根据学生的汇报,精读重点部分:“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

  为了能让学生通过此段的学习落实目标4、5,突破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聆听、辨识、品味出的泉声的美妙,我设计了以下环节:

  (1)联系生活展开想象

  联系生活:让学生说说在电视、CD等媒体中听到的“小提琴、琵琶、大提琴、铜管齐鸣”的声音是怎样的,进而体会“轻柔、清脆、厚重回响、雄浑磅礴”等词

  展开想象:草丛石缝涌流、空谷细流、飞瀑急流的景象

  (2)质疑理解前瞻后联

  在重点句段教学时,我们要处理好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要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前瞻后联,培养学生联系上下文整体理解文章的好习惯

  提出疑问:“为什么作者会联想到这些声音?作者的耳朵真的有那么灵吗?”引导学生联系上文,明白作者之所以想到了这些,是因为联想到了白天所见到的景色

  “作者还听到了什么?”从忽高忽低、忽急忽缓作者又产生了联想,让学生在通过朗读想象,从“绕过、拍打、穿越、流连”感悟到泉水的“趣与活泼”

  (3)读写结合运用积累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阅读能力但不能忽视写的能力,语文要崇读学写,结合课文特点,注重引导学生由读到写、读写结合,方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学会感悟了泉声的美妙后,我把练笔挤进课堂:引导学生用“像……一样的,是……”仿写一段话

  (四)以读促讲,升华情感

  “泉水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最后泉水流进了我的心田”引读最后一自然段“鼎湖山的清泉是如何滋润万木,蕴育生机?”让学生再回读全文,用心再次聆听、辨识、品味新课标提出在教学中我们要关照全文,由部分再回到整体,让学生形成对文章整体把握的能力

  四、说教学手段运用。

  1、自学导航问题设计合理,幻灯片适时适量。

  2、板书设计

  板书是文章的缩影,是课文的精华为此,我根据课文特点,紧扣题眼“听”字,以趣解繁体的“听”字,统领全文,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读书要“入耳、入目、入心”,聆听、辨识、品味泉声也须“入耳、入目、入心”,方能感悟泉声之美妙,润物之无声也整个板书,简洁明了,提纲挈领既起到引领读书方法之功效,又突出了文章之中心,可谓一箭双雕也

  3、自评、互评、师评紧密结合。

关于说课稿范文3

  一、本节课的设计理念:

  课题中的“发现”一词是本文的文眼,教学中引导学生从课题入手提出疑问,然后进行梳理明确主要学习任务。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理清作者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一篇鼓励求知、鼓励大胆想象、鼓励探究发现的课文,通过作者回忆童年时发现胚胎发育规律这件趣事,反映了儿童求知若渴的心理特点和惊人的想象力。第一部分先概述了“我”九岁时发现了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却在后来因此受到惩罚。第二部分具体叙述“我”发现有关胚胎发育规律的前后经过。最后,写这个发现在几年后老师讲课时得到证实,“我”情不自禁地笑出了声,结果被老师误解受到处罚,但“我”从中获得感悟。本文故事情节充满童真童趣,语言风趣幽默,并有多处内心活动的描写,真实展现了孩子内心世界。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胚胎、祸患、滑翔、天赋”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解课文内容,体会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领悟作者童年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4、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培养想象能力和积极关注生活的态度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入情入景地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我”发现了什么,重点了解“我”是怎么发现的。

  2、感受人物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课文幽默活泼的语言风格。

  教学难点:

  理解“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危险”等含义深刻的句子。

  三:教法学法:

  教法:学习这篇课文,要让学生通过自读自悟和讨论交流,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我”发现了什么、是怎么发现的;从中激发学生勤学好问、大胆想象、乐于探究的精神;体会心理活动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作用,能真实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

  学法:在这节课教学中,我主要教给学生学会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讨论法,抓住重点段理解课文的方法等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设计流程

  (一)读题质疑,激发兴趣

  难忘的童年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得成长着,有笑,也有泪;有喜,也有忧……今天我们学《童年的发现》,不知它又能带给我们哪些感受。(出示课题)

  (二)紧扣“发现”,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我”童年的发现是什么?在课文中找出有关的句子。

  3、仔细读读这几句话,理解句子意思,并带上自己的理解转述这几句话。

  4、联系整段话,反复朗读,体会当“我”发现这个规律时,是怎样的心情。

  5、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三)围绕“发现”,精读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谈自己的体会。

  2、探讨交流,理清脉络

  (1)“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2)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为什么只有晚上睡觉时才长?”“那么为什么人在生长的时候就要飞呢?这究竟是什么道理?”“人怎么会是鸟?”

  (3)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4)“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四)转述发现,小结课文

  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我”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过程,体会作者执著探究的精神。

  (五)布置作业

  用自己的话说说“我”的发现和发现的过程。

  五、教学反思

  课堂中,我们常会遇到学生思路不畅的.情况。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我认为首先教师切忌动怒。必须克制自己的情感,用理智驾驭感情,保持冷静。“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这是应用教学机智的原则之一。冷静,能让我们的头脑更清楚,思维更敏捷,灵感便会在刹那间迸发出来,教师便能恰当而有效地引导学生。在本案例中,如果我当时头脑发热,将学生训斥一番,只会形成师生情绪的对立,课堂氛围的紧张,不会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更不会听到学生后面精彩的发言,不会看到他们那一颗颗热爱生活的心,不会发现其实他们也是爱动脑、爱观察的。

  思维障碍,出现冷场。但我突然灵机一动,想到用我自己童年时的一个小发现来抛砖引玉:“老师先来讲讲我童年时的发现吧。”这样的随机应变,打破了僵局,唤醒了学生生活经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这一点就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教学机智,同时也可以看出教师的教学机智是多么重要。

  最后,我想说,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教学机智是教师素质的画龙点睛之笔。让我们不断地在实践中学习摸索思考积淀,不断地充实自己、追求个性、构建风格,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关于说课稿范文4

  一、设计理念

  体现“情趣”教学理念,将学习过程进入认知与情意和谐统一的轨道,让语文学习更具生机与活力。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使有着个体差异的学生都能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并在教师富有情趣的教学艺术诱导下,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水妈妈的孩子们》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的一篇童话色彩很浓的科普性短文,以风伯伯要孩子们寻找水妈妈的孩子为主线,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水在自然界以不同形态存在的特点。课文采用拟人的手法,把七个娃娃找回水妈妈孩子时的情景生动活泼地展现了出来,让学生既了解了水的特点,感受了大自然的神奇,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课文中动词、量词和和对应的名词的准确搭配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

  2、技能目标:学习词语的合理搭配,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3、情感目标: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特点及水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三>、教学重点:

  1、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

  2、学习词语的合理搭配,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

  <四>、教学难点:

  联系生活实际初步了解水在自然界是以多种形态存在的特点及水的作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愿望。

  三、说教学方法

  在这堂课中,我针对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认知规律,采用了激趣导入、创设情境、趣味识字、以读代讲、以演代讲等直观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其智慧潜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在趣味中获知,在求知中得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四、教学流程

  〈一〉、前测激趣

  从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抓住学生天生的好奇心,我让学生欣赏江水、湖水、泉水等美丽画面,来吸引学生,激发学生主动去认识“泉水、溪水、湖水”等。这样导入符合低年级儿童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定标尝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我们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课上通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通课文、同桌互读、开火车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初步感知课文。

  <三>导探激励

  1、鼓励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记忆字形,然后让学生把自己认为难记的字说出来全班交流。

  2、依据学生好动、好玩的特性,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我采用叫水孩子的名字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当一张张美丽的图片出现在学生眼前时,他们会情不自禁地叫出水孩子的名字,争先恐后地赞美他们。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课堂气氛又更加活跃。

  3、针对本堂课的技能目标—学习词语的合理搭配,感受语言表达的'准确,我设计了找朋友的游戏,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突出本堂课教学的重点。

  4、语文新课标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让学生充分的读,让学生在读中感知、体会。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特意安排了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具体的感受课文中的激情。如:文中出现的风娃娃带回水孩子时就可以让学生设疑。你最喜欢哪个风娃娃,为什么?让学生从说到读(有感情地朗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达到品读感悟的台阶。

  <四>达标深化

  通过质疑引导学生知识延伸,让学生想想:你们在生活中还能找到其他的水孩子吗?找到后你怎样把他带回来呢?这个质疑,能又一次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

  <五>、板书设计

  这堂课的板书做到图文结合,形象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起到深化主题,回顾中心的作用。

关于说课稿范文5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民美术出版社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四册教材中的第1课《春天来啦》一课。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教学程序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谈谈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教材分析

  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春天来啦》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即“通过看看、画画、做做等方法,大胆、自由地把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表现出来,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

  本课教学时数为1课时。

  这节课要面对的教学对象是二年级的学生,这一学龄儿童是想象思维最为活跃的时期,他们那快乐的、充满童真、童趣的,不受制约的想象会像火山一样喷涌不止。因此,我根据《美术课程总目标》所倡导的“培养学生欣赏、评述能力,体验美术活动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激发创新精神。”并结合小学低年级

  儿童的学龄特点,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感受春天,了解春天的色彩,培养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操作目标:激活学生的记忆,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表现春天的色彩。

  3、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受、识别和表现能力。

  明确了教学目标,本课的重难点就显而易见了:

  教学重点是:对春天色彩的观察、记忆和多种表现。

  教学难点是:涂色的方法与画面的整体色彩倾向。

  二、教法运用

  针对小学低年级儿童天真浪漫、活泼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的特点,在教学中,创设与教材相适应的乐学氛围,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变无意注意为有意注意。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所以我主要采用下面的教法进行教学:

  1.观察欣赏分析法:

  老师通过展示有关春天的各种图片引导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春天的美和色彩。通过欣赏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者表现春天时所运用的色彩、材料、方法等,以拓宽他们的创作思路。

  2.情境教学法:

  创设良好的课堂学习情境是有效地激发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必要手段。艺术课程的学习尤其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本课中通过美妙的旋律《春天在哪里》、具有冲击力视频《春天的秘密》欣赏,把学生带入到春天的世界中,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丰富学生的体验,带动学生的艺术表现欲。

  三、学法分析

  本课以“启发学生感受并表现春天”为主要目的,因此,我准备采用下面的方法为主进行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学习法

  其实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一个要重要。因此,我紧紧围绕教学目的、重点和难点,把疑问、难解答的问题放入教学过程部分,有针对的和启发性的提问:“你知道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等教学问题。在课堂中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展示各种春天图片,增加直观性,鼓励学生大胆表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分析,学会表达。

  四、教学过程

  《美术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验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顺利达成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如下:

  (一)儿歌激趣,导入新课。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源源不断的动力。美术教学也一样,只有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学生才能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去感受,这样的观察才更有效,印象才深刻。因此,我这样导入新课:“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儿歌,想不想听听?”教师充满诱惑的语言伴随而来的儿歌《春天在哪里》立刻吸引了学生的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欣赏完毕,趁着学生情绪高涨,我提出以下几个问题:同学们你听懂了吗?你知道这首歌主要歌唱了什么?(爱表现是孩子们的天性,相信孩子们欣赏了有声有色的儿歌片断后都能清楚地表达儿歌的内容)。从而引出课题——《春天来啦》。

  (二)、引发思考、联想春天

  (1)你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忆:春天给大自然带来了什么变化?

  (3)你印象中的春天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

  春天是最美的季节,是万物复苏、万树萌绿、绿草如茵、百花争艳的生机蓬勃的季节。它给大自然带来了无穷无尽的美。让学生回忆春天,到大自然中去寻找春天。

  (三)走进春天的世界

  (1)播放Flash《春天的秘密》,适时播放动画精彩课件。吸引学生的视觉、听觉,使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留恋、向往。同时也把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出来了。在欣赏的过程中让他们自己去观察春天的景象,直观又生动,欣赏完毕,让学生说说都看到了什么,学生争先恐后回答,将课堂气氛推向一个高潮。

  (2)展示教师课前收集的各种春天的图片,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和色彩。

  (四)、引导探究

  (1)春天有哪些主要的色彩?

  (2)出示一组色彩组合,你觉得上面两组色彩哪一组比较适合画春天呢?

  本课的重点之一就是春天的色彩,所以要引导学生发现春天的色彩变化,有意地选择色彩和搭配颜色,用鲜艳、丰富的色彩表现春天的美丽。

  (五)欣赏评述,提高审美

  通过大师和同龄人的作品,展示几种不同的表现春天的绘画方式,如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油画棒画、水彩笔画等,引导学生发现美,培养学生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以启发学生采用更多的表现方式,尽情地表现自己感受到的春天的色彩。

  (六)布置实践任务

  大胆创作,点拨引导

  给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创造的空间。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进行描绘,注意色彩的运用,让展开思路、大胆表现。

  学生在绘画创作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相互讨论,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帮助解决诸如构图、色彩搭配等问题,教师适当引导突破。

  (七)、展示评价,交流经验

  采用自评为主,互评与教师简评为辅的方法进行评价,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喜悦。

  1、自评: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展示在黑板上,组合成一大幅春天美景,说说自己的画面内容,觉得自己的画画的好不好?什么地方画得棒?什么地方还需要改进?

  2、互评:学生之间互相谈谈自己的看法,让他们在共同的参与过程中产生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审美能力。文学与艺术相结合。并请学生把作品贴于“小画家”展示栏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注意给能力较弱、性格内向的学生展示机会,找出其优点,甚至扩大其优点,并发自内心赞扬他们,使他们摆脱自卑心理,相信“我能行”。这样,让全体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

  3、教师评价:根据激励性的原则,结合学生作品的不同特点,肯定孩子们的一切努力,保护和激励他们所有的创新意识。

  (八)、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先整体表扬学生的创新精神;其次,让学生回去想一想还能用什么其他方法表现春天,到大自然里去欣赏美丽的春天。

  五、板书设计

  根据教学活动的安排,板书设计分为:课题、展示区。

【说课稿】相关文章:

说课稿 美术说课稿03-27

《春酒》说课稿—获奖说课稿06-11

快乐的节日说课稿说课稿07-07

春风说课稿说课稿《春》11-18

实用说课稿说课稿范文02-06

《春》说课稿春说课稿05-09

实用的说课稿 说课稿的内容03-13

说课稿说课稿怎么写05-16

中班美术说课稿 Vegetable说课稿11-03

说课稿数学说课稿初中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