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5-19 12:22:57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3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问

  师:除法、分数和比之间有什么联系?

  2.做复习题,师:第一题你这样做根据的是什么?(商不变的性质)它的内容是什么?第二题呢?

  3.导入课题:

  我们以前学过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今天我们就在这些旧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下面,我们就一起研究研究。(板书课题:比的基本性质)

  二、学习新课

  1.教学例3比的基本性质。

  (1)学生填表(2)提问:联系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这两个性质想一想:在比中又有什么规律可循?

  (3)师生共同总结比的基本性质演示课件“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同时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4)师:你觉得哪些词语比较重要? 0除外你怎样理解得?

  2.教学例4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我们以前学过最简分数,想一想:什么叫做最简分数?最简单的整数比就是比的前项、后项是互质数,像9∶8就是最简单的整数比。

  出示: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1)12:18 (2) (3)1.8:0.09

  (1)让学生试做第(1)题

  师:你是怎么做的?6和12、18有着怎样的关系?

  引导学生小结出整数比化简的.方法:用比的前后项分别除以它们的公约数,使比的前后项是互质数。

  (2)化简 (2)

  师:这个比的前、后项是什么数?(分数)我们已经会化简整数比了,那么你能不能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把分数比先化成整数比呢?

  (3)引导学生小结出分数比化简的方法:(演示课件出示)比的前、后项同时乘以它们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就可以把分数比转化成整数比,进而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4)化简(3)1.8:0.09

  师:想一想如何化简小数比呢?

  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化简,指名板演

  师:那么应用比的基本性质把整数比、小数比、分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的方法是什么?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填完整

  2.做练习十三第5-8题。

  3.补充练习

  选择

  1.1千米∶20千米=( )

  (1)1∶20 (2)1000∶20 (3)5∶1

  2.做同一种零件,甲2小时做7个,乙3小时做10个,甲、乙二人的工效比是( )

  (1)20∶21 (2)21∶20 (3)7∶10

  四、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又学习了哪些知识?什么是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如何把整数比、分数比、小数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一、 教学内容:P2~P3

  二、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分苹果等实际操作,初步体会有余数除法与生活密切联系。

  2、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计算出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格式,体会余数一定比除数少。

  3、 在操作、探索、发现中,使学生获得积。

  三、 重点难点:

  1.使学生体验除法的意义及乘法竖式的计算过程。体会余数要比除数小。

  2.通过分苹果的实际操作,总结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会到除法竖式每一步的实际含义。

  四、 教具、学具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实物投影仪

  学生准备:每个人准备若干圆片

  五、 教学过程:

  (一)、问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1、 体验除法竖式的计算过程。

  (1)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上述问题

  (2) 接着进行全班集体交流。

  (3) 同桌同学合作摆20个圆片,验证推算结果。

  (4) 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

  20 ÷ 5 = 4

  4 ——商

  除数 被除数

  20 ——除数与商的积

  0 ——余数

  (5)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课本第2页试一试四道小题,指名板书,集体订正。

  2、 体会平均分后有余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教具:木制圆柱体b组:高度一定,直径渐减。

  2、错误订正:在教具上,每个圆柱只能嵌进相合的园穴。

  活动过程:

  基本提示:1-p:用圆柱体b以圆柱找穴练习。p为pairing(配对)的代表符号。

  1、准备地毯,介绍圆柱体。

  师:"今天我们工作的是插座圆柱体"。教师示范从教具架上把圆柱体取下。用双手托握教具两端,(大拇指在后,小拇指弯曲托住底端,其余三指略微弯曲把住前面和侧面)搬运。

  幼:用眼睛仔细观察老师的每一个细微动作。

  (评析:在蒙氏教学中,教师很少用语言告诉孩子该如何操作,而是用慢而精确的动作示范来让孩子了解操作步骤,这一点是符合幼儿的直观形象思维趋势的。同时需要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到活动中观察。)

  2、将圆柱取出,放在木枕下方。

  师:"这是插座圆柱体"。

  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师:"插座圆柱体在哪里?"幼:"插座圆柱体在地毯上。"师:"这是什么?"幼:"这是插座圆柱体"。

  3、教师握住圆柄。

  圆柱体底部朝上一手触摸圆柱体的直径和洞穴直径,尽兴配对工作。

  (评析:在蒙氏教学中,三段体的教学方式是经典而有效的。首先老师具体让孩子了解工作的名称(例:"这是插座圆柱体"。),接着让孩子理解工作(例:"插座圆柱体在哪里"?),最后让孩子运用工作(例:"这是什么?")。孩子们通过三段体的学习,真正掌握了工作的名称。)

  4、请小朋友试试看。

  师:你想试试看吗?

  幼:好的。

  5、将教具、地毯归位。

  (评析:蒙氏教具最终是为幼儿的发展服务的,让幼儿用自己的手去触摸,用眼睛观察,用思维来控制操作,才能促进孩子的发展。教师的每一个提示和所需的时间都要考虑到幼儿的思考。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3篇】相关文章: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10篇05-12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4篇05-11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5-10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5-07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6篇05-16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合集5篇05-16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范文六篇05-13

【必备】小学数学教案汇编8篇05-07

《观察物体》小学数学教案04-06

【必备】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