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

时间:2022-05-26 19:42:0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3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96-98页 (9 加几)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第99面的1、2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教具:

  实物投影、投影片、小棒18根。

  学生学具:

  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第9697页的全景图。

  老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老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9加4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老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边提问边指导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踺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

  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先告诉你的同桌,然后再指名说一说)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们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你是怎么算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加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

  第99面的第1、2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认知:对前面所学的观察物体、平面图形、乘法计算等内容进行复习巩固。

  2.能力:学生能在开放的活动中发挥自己的想像力,提出各种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通过看一看、摆一摆、拼一拼、说一说等,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用科学的眼光观察事物,找出事物间的联系。

  3.情感:结合党的十六大召开,对学生进行爱党爱国的教育;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通过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形象感知只有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才能和大家友好相处的生活哲理;同时渗透美育。

  教学重点:复习巩固观察物体、平面图形等知识内容。

  教学用具:课件;各种玩具、头饰;学生每人准备20根小棒、1个活动角、1把三角尺等。

  教学过程:

  一、设疑激趣,渗透德育

  1.(事先让一名学生藏起来)昨天下午,全校都放学了,我看见一位同学还一个人默默的捡着花坛里的垃圾,他是谁呢?(这名同学背对大家出现,让学生猜测)

  2.我们要确定他是谁,还必须怎样呢?

  3.换一个角度,再看一看(让这名同学转过来,面对大家。同时揭题:看一看)。

  二、看看摆摆,引导发现

  1.(出示课件,图片1:十六大会场全景照片。)

  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正在干什么?对,20xx年11月8日,党的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胜利召开,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在主席台上就坐,率领全国各地的代表们,正在商讨着国家大事。

  2.(出示图片2:十六大会场代表席照片。)

  这又是什么地方呢?

  (图片3、图片4依次出示十六大会场不同角度的照片。)

  3.(4张图片同时出示)

  同样一个地方,在照片上的形状怎么不一样呢?

  对,记者们站在不同的位置,从不同角度拍下了十六大召开的盛况。

  4.想像:每一张照片记者们站在什么位置拍下的?

  5.小结:站在不同的位置,所观察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6.(出示小屋)老师带来什么?

  你们在不同的位置上,分别看到小屋哪些面?

  7.(出示课件)

  你能将你所看到的形状用小棒摆出来吗?

  8.(反馈)如果每边的同学都硬要说小屋就是自己摆成的这个形状,行不行呀?

  不仅观察事物是这样,看待一件事情也是这样,我们要学会多站在别人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大家才能团结、友好相处。

  9.小结:刚才我们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复习了观察物体的有关知识。(揭题:摆一摆)

  三、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1.(出示课件: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出现在屏幕上)

  蓝猫和它的.伙伴们听说我们在这里开展摆一摆的活动,它们也赶来了,就请各个代表队来介绍自己吧!

  (各组组长戴上头饰,一一作介绍。)

  2.蓝猫提出第一个问题:你们认识过哪些平面图形?能用小棒摆一摆吗?

  3.动手操作后,让部分学生代表将摆出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数学问题。

  (上台展示的学生提问,大家回答。)

  复习关于等有关图形的特征。

  4.淘气也摆了一个图形,看!(出示课件)

  他摆了一个什么图形?用了几根小棒?摆这样的3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小棒?怎么知道的?

  你能用9根小棒摆出更多这样的三角形吗?

  小组操作比赛。

  按计算,摆出4个三角形需要多少根?减少了几根?为什么?

  分组讨论后,反馈。

  5.摆出6个,最少用多少根小棒?

  6.菲菲摆了一个。

  (菲菲摆小棒图。)

  他摆的是什么图形,用了多少根小棒?

  摆这样的两个,最少需要多少根?为什么?

  比较两种不同的摆法:

  质疑讨论:为什么两种摆法所用的小棒根数不一样?

  四、拓展深化,有机整合

  1.出示课件:外星人将每组桌内放入了一个武器,我们要记录下它们的形状,向羊博士汇报。可是,手头的材料只有小棒。

  2.6个组进行比赛。分组活动:先观察,分析从哪个角度去摆最像,最后合作完成。

  3.反馈,汇报是从哪个角度观察的;互相评价。

  五、全课总结

  今天,我们和蓝猫家族的小伙伴们一起,通过看一看,摆一摆,学会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数学王国里奇妙的问题可多了,同学们想不想知道的更多呀?数学王国的大门专门为爱动脑筋的人敞开着。让我们共同努力,去探究,去发现,不断取得进步!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掌握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能用两种方法正确地解答.

  (二)通过分析解答应用题,培养学生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初步渗透不变中有变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分析数量关系,用两种方法解答.

  难点:第二种解法.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选择合适的条件和问题,再算出来.

  (1)每层有4个教室.

  (2)每个教室有6盏灯.

  (3)每箱“可乐”有12瓶.

  A.12个教室装几盏灯?

  B.4箱“可乐”共多少瓶?

  C.3层有多少个教室?

  学生回答后,老师提问.

  这三道题为什么都用乘法计算.

  (因为都是求几个几是多少)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3篇】相关文章: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四篇05-15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4篇05-11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5-11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9篇05-09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合集八篇05-23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六篇05-22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合集六篇05-21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汇编7篇05-18

【实用】小学数学教案模板五篇05-11

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三篇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