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05-29 15:01:35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9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班数学教案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9篇

小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活动图片、自制各种小花、篮子若干、抹布、糨糊等。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师:我们宝宝都知道春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因为在春天里我们可以看到五颜六色的花宝宝,对吗?

  幼:对。

  师:小狗也喜欢美丽的春天,所以它打算开一家花店。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

  幼:好。

  师出示图片1——

  师:好漂亮的花呀!怎么没有人去买呀?怎么办?

  幼:谁要买花呀?

  师出示图片2——

  师:你们说的办法真好,一下子来了那么多的顾客,这下可把小狗忙坏了,我得去帮帮小狗。小狗小狗我怎么帮你呀?

  二、装花

  1、引出操作要求:

  (1)看看篮子上的数字是多少?

  (2)在花篮里放上一样多的小花。

  2、师示范,请幼儿一起帮忙。

  师:“才一个花篮,只能卖给一只小动物,可是还有那么多小动物怎么办?引发幼儿去帮忙。

  3、幼儿操作,师观察指导。

  4、检验操作情况。

  (1)你的篮子要装几朵花?

  (2)全体幼儿一起帮忙检验。

  (3):一边贴一边数,数到和数字一样你就装好花了。

  三、活动结束

  师:小狗说谢谢我们宝宝,为了谢谢你们帮它装花,他准备给我们每个宝宝一朵漂亮的小花,你们喜欢吗?想对小狗说什么?(谢谢小狗)

  师:“我们下次再来找小狗玩,好吗?”

小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将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

  2、初步养成收拾整理的习惯。

  活动准备:

  玩具若干套,水果玩具若干套,蔬菜玩具若干套。

  活动过程:

  (一)数数玩具有多少。

  1、玩具分一分。

  教师出示一篓混在一起的玩具。教师:小玩具来和我们玩游戏了,可它们都跑到一起去了!怎么办呢?请一名幼儿将玩具按种类分开摆放。

  2、玩具有多少。

  教师:每种玩具有多少呢?怎样才能让大家不用数一下子就知道它们的数目呢?鼓励幼儿提出用点卡表示玩具数目。

  (二)分水果、分蔬菜。

  1、介绍活动——这儿有许多水果、蔬菜宝宝都还没有分,我们来帮帮它们吧!

  2、幼儿操作——幼儿将每一篓里的小玩具、小水果、蔬菜分开,并数一数每一种有多少,用相应的数字表示。

  教师鼓励幼儿边操作边说:X个玩具用X个点子表示。

  (三)送玩具们回家。

  1、教师:现在我们送玩具、水果和蔬菜回家吧!

  2、幼儿把自己分的玩具送到相应的地方。

  活动延伸:

  区域活动时让小朋友玩各种物品按数量多少进行分类,并用点卡表示数量,巩固练习对数的多少及分类的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手口一致进行3以内数的点数,并说出总数。

  2. 会按物取数、按数取物, 理解3的实际意义.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小猴图片3张;2、3数字卡片、象形卡及水果卡片;游戏操作材料若干份(与幼儿人数相等)。

  知识经验准备:已学习认识1和2,并能进行2以内数的点数

  活动过程

  一、出示猴妈妈图片

  以“去猴妈妈家做客”导入课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师:今天猴妈妈要邀请小朋友去它家做客,我们一起去吧!

  二、出示小猴图片和数字卡

  复习2及2以内数的点数。

  师:猴妈妈家有几只小猴,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可以用数字几表示?

  三、学习认识3

  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认识3、了解其概念。

  (一)学习3以内手口一致点数并说出总数,理解3的概念

  1. 认识数字3,理解3的概念。

  师:猴妈妈还有一只淘气的小猴躲在妈妈的后面,它来了,我们数一数猴妈妈有几个孩子?(师引导幼儿点数并说出总数)

  2. 逐一出示水果再进行3以内数的点数。

  (二)出示数字卡片认识数字3

  1.师引导幼儿说出:3只猴子、3个桃子、3个西瓜都可以用数字“3”来表示。

  2.观察“3”数字,引导幼儿说出3象……等。

  四、幼儿进行分组操作,巩固对3的认识

  第一组:插花

  第二组:分糖果

  第三组:找朋友

小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进一步感知7以内的实物数量和数字。

  2、能正确目测数群,并将数字与实物匹配。

  3、积极愉快地参与数物拼板游戏活动。

  4、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教具磁性图片,3-7的实物卡若干、数字卡若干。

  2、学具第一、二、三组:剪下幼儿用书第21页中数物拼板卡片,放在小筐子中。第四、五、六组:

  幼儿用书第26页,数字印章,人手一支笔。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

  目测数群,并按数量分类。

  教师出示3-7的实物卡片,引导幼儿目测实物,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它们有多少个?幼儿分别说出实物相应的数量。接着,教师启发幼儿把相同数量的卡片放在一起。教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其余幼儿与教师共同观察并验证其正确性。

  按数匹配实物。

  教师出示3-7的数卡,启发幼儿将数卡与相同数量的`实物卡相匹配。幼儿观察数卡并说说:这里有什么?是什么数字?幼儿一一讲述后,教师再引导幼儿尝试把相同数量的数字和物品放在一起。先请个别幼儿上来操作,要求幼儿边操作边用语言讲述:几个××,我送数字几做你的朋友。

  2、操作活动。

  第一、二、三组:数物拼板游戏。

  引导幼儿观察残缺的实物和数字卡,目测实物数量,说说:图上有什么?有多少?让幼儿根据实物数卡找到相应的数字,拼成完整的卡片。

  第四、五、六组:

  (1)引导幼儿看数字添画相应的圆点和实物。

  (2)观察实物数量,引导幼儿在方框中印数字、画短线。

  3、评比活动

  幼儿间相互观摩,交流自己的成果,体验成功的快乐,教师进行简单的评比,对收拾操作材料快且整齐的幼儿进行表扬。

  活动建议

  将数物拼板放在数学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进行操作游戏活动。

小班数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能认真观察物体并比较物体的大和小。

  2、了解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

  3、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4、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边操作边讲述的习惯。

  【活动准备】

  1、大大小小的皮球若干。

  2、大小不同的球形操作图卡。

  3、小兔的头饰。

  4、记号笔一只。

  【活动过程】

  一、教师戴头饰展示皮球宝宝,引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师:今天,小兔豆豆给小朋友们送来了很多很多的皮球宝宝,你们开心吗?我们快一起看一看吧!

  2、教师带领幼儿玩皮球,鼓励幼儿尝试不同的玩法,体验皮球带来的快乐。

  二、引导幼儿观察、比较皮球的大小。

  1、师:这些皮球宝宝一样大吗?我们来做一个“我举你说”的游戏,我拿两个皮球,小朋友们告诉我哪个大(小)!

  2、教师与幼儿做若干组“我举你说”的游戏,让幼儿能正确的比较大小。

  三、引导幼儿发现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

  1、教师准备大、中、小三个皮球宝宝,先让幼儿比较大、中两个皮球宝宝的大小。

  2、师:请你告诉我,这两个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让我们在小的皮球宝宝身上做上标记吧。

  3、教师展示中、小皮球宝宝:请你看看这两个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4、师:为什么同一个皮球宝宝一会儿变大一会儿又变小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5、教师小结:物体的大小是相对的,当一个物体与比它大的物体比较时,它就显得小;当这个物体又与比它小的物体比较时,它又显得大了。

  四、游戏《举皮球》。

  1、师:今天我们请皮球宝宝来做游戏,现在请你在操作盘中选两个皮球宝宝卡片。

  2、师:和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手中的皮球宝宝,哪个大?哪个小?

  3、师:请小朋友听口令选皮球宝宝,请把大(小)皮球宝宝举起来!

  活动建议:

  活动延展:教师准备两个颜色不一样的筐,一个用来盛放大皮球宝宝,一个用来盛放小皮球宝宝,让幼儿把自己手中的皮球宝宝按大小放入不同的框里。

  家园共育:请家长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物品,如路上有大汽车和小汽车、有大树和小树、有大人和小孩,家里有大桌子和小桌子、有大碗和小碗等等。在让幼儿比一比、说一说的过程中,家长有意识的向幼儿渗透大小的相对性观念。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小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概括物品的共同特性,把不是一类的物品找出来。

  2.指导幼儿依据不同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活动准备:

  1.一套动物图卡,其中有一张是汽车图卡。

  2.苹果、梨、橘子、香蕉四种水果若干。

  3.不同颜色、大小、形状的积木若干。

  活动过程:

  1.参考提问:请幼儿观察图卡并说出图卡上都有些什么?请幼儿将自认为不对(它和这些图卡不一样或不是一类)的图卡拿出来,并说出为什么。

  2.请幼儿观察桌上都有什么水果,这四种水果可以怎样分类?(提示:幼儿可以按颜色、形状、味道、有无核、吃的方法、产地等分类)

  3.指导幼儿对积木进行分类,如图4-5所示。参考提问:

  (1)请小朋友想一想,画一画,把这些积木按大小可以怎么分?按颜色又可以怎样分?

  (2)请小朋友想一想,试一试,还可以怎样分?(提示:还可以按形状分成四类)。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在活动区投放可分类的材料,引导幼儿多角度地分类,发展幼儿的发散思维能力。

小班数学教案 篇7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的形状、颜色、大小分类,并能说明分类标准。

  2.发展初步的概括能力。

  二、重点与难点

  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

  三、材料及环境创设

  1.各种结构玩具一,如雪花片、大小串连……

  2.分类盒、标记卡。

  四、设计思路

  对幼儿来说分类运算包含两个层次。一个是求同,即把有共同属性的物体挑出来,如在一堆积木中桃出所有红色积木。第二个层次是分类一,分类是将一组物体分成各有共同属性的几组,如将一堆积木按颜色分为红、黄、绿三组。求同是分类的基础,因为求同时标准是现成的,而分类时要幼儿自己产生标准。两种活动对幼儿概括能力的要求不同,所以设计时应先让幼儿进行求同活动,提高他们掌握标准的能力,为产生标准作准备。分类后说明分类标准是中班幼儿进行分类活动的难点、幼儿还没有达到能用语言描述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的水平,或者是他们还不知道该如何表达出分类时头脑中显现的标准,因此设计时可以先让幼儿分类后选择标记卡来表示分类标准,然后逐步过渡到用语言描述。

  五、活动流程

  操作探索—求同,分类—分组讨论—说出标准,转换标准—巩固操作

  1.通过操作探索让幼儿积累有关物体共同特征的感性经验。说明操作探索阶段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不同层次的求同、分类材料,每一层次要提供多种材料,便于幼儿通过反复操作达到对各种材料共同特征的抽象。例如:分类的材料,其“不同层次”,可体现在有实物分类,有图形分类,也有数量分类。也可以有按物体的一种特征分类(大小),有按物件的两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还有按物体的三种特征分类(大小、颜色、形状)。

  2.通过分组讨论提高幼儿抽象分类标准的能力。说明分组讨论可按两种水平设计,能力中下的幼儿着重说出标准的讨论。能力中上者重点故在转换标准的讨论。

  3.巩固操作时要提供新材料,提高幼儿操作的兴趣。

小班数学教案 篇8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

  垃圾归类

  活动目标:

  1、能够按照物体标记将相应的物体归类摆放。

  2、乐于参与数操作活动,锻炼动手能力。

  3、让幼儿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4、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活动准备:

  已带领幼儿在园内捡拾过垃圾,垃圾筐若干,垃圾标记若干。

  活动过程:

  1、出示垃圾标记,引导幼儿观察认识。

  师:今天,教师里来了很多小客人,看看他们是谁?他们的名字叫**标记。(幼儿先观察再练习讲述)

  2、教师操作情境表演,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师:(以标记的角色讲述)我今天是来找我的朋友的,我朋友的样子和我长得一样,请小朋友找到后放在我后面的箩筐里,好吗?

  3、幼儿尝试操作。

  请两名幼儿上前看标记将可乐瓶和叶子放在贴有相应标记的箩筐里,其余幼儿在一旁检查。(教师看操作情况给予指导)

  4、幼儿独立操作,教师提醒幼儿看清楚标记再摆放垃圾。摆放后幼儿以小组为单位检查操作结果。

  5、延伸活动:带领幼儿到居民小区捡拾垃圾并按类摆放。

  教学反思:

  “垃圾”是环保教育中首选的教育资源,教师抓住了垃圾的“可回收”与“不可回收”帮助幼儿体验垃圾对环境的影响,对培养幼儿初步的环保意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由此可见,周围生活中的资源,我们加以巧妙利用都能成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生活处处是教育。

小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目标

  学习按照物体的某一特征(颜色或形状)进行分类,并会选择相应的标记。

  活动准备

  1、教具:

  红色的圆片片、方片片各5个;红、绿、方、圆标记各一个。

  2、小组操作材料:红、绿、方、圆标记和分类盒人手一份。

  第一组:红、绿瓶盖各3个(共5份);

  第二组:红、绿棋子各3个(共5份);

  第三组:方、圆同色小积木各3个(共5份);

  第四组:方、圆同色卡片各3个(共5份);

  第五组:方、圆同色棋子各3个(共5份)。

  3、活动场地布置:红色、绿色的方圈、圆圈若干个。

  活动过程

  1、集体活动:创设为小猫整理玩具的情景,激发孩子分玩具的兴趣

  ①请一幼儿将一样的片片放在一起。

  ②请幼儿选择相应的标记,边送边说:“x标记送给x片片。

  2、小组活动:鼓励幼儿帮助小猫认真、仔细地分玩具,并做好标记

  第一组:分红、绿瓶盖;第二组:分红、绿棋子;第三组:分方、圆同色小积木;第四组:分方、圆同色卡片;第五组:分方、圆同色棋子。

  操作要求:

  ①分好玩具再送标记,一边送一边说:“x标记送给xx。”

  ③玩好一组,可以请老师检查后,整理好学具再到另一组活动。

  3、游戏:找圈圈

  按标记听琴声滑音迅速站到相应的圈圈里。(巩固分类,提高幼儿排除颜色、形状的干扰,按标记选择相应圈圈的能力。)

  4、活动评价:

  小猫谢谢小朋友帮助他整理玩具,按要求整理好操作材料,并邀请大家跳一个庆祝舞。

  活动反思

  在本次操作活动过程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不管按颜色分还是按形状分,平面图形(如花片、卡片)的正确率大大高于立体实物(如棋子、瓶盖等)。

  试分析原因:

  (1)教师以前在提供材料时,平面材料较多,忽视了生活中可运用的实物。(2)就幼儿空间知觉的发展来看,平面思维优于立体思维。

  (3)小班幼儿的排异性思维发展水平低,在实物分类时十分容易受颜色、形状的干扰。

  改进建议:

  (1)努力挖掘生活中的教育因素,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有机地将数学活动渗透在一日活动中。(2)平时经常性地组织孩子多观察、多触摸,比较平面(图片)与立体(实物)的异同点,感受同一标记可选择事物的多样性。

  二是本次活动的要求是为实物分类后选择相应的标记,可是大多数的孩子在实际操作中是先插好标记,然后选实物入。

  试分析原因:

  从幼儿的角度来看,按标记分类比为实物分类选标记来得容易。因为按标记分类,标记首先为幼儿提供了一个目标和显性的支持材料,而为实物分类选择标记,首先要求幼儿思考这些材料怎么分,按什么分,有一个内部的思维过程。特别是在为分好的材料选择标记时,要求幼儿进行分析、概括和综合,较之按标记分类,这是一个逆向的思维过程。

  改进建议:

  (1)经常开展适合小班幼儿的逆向性思维训练活动,提高幼儿分析、概括、综合的能力。

  (2)在设计各种活动时,注重提问的多元性、开发性,以提高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9篇】相关文章: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3篇05-19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三篇05-15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07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4篇05-06

有关小班数学教案模板8篇05-14

小班数学教案4篇05-16

小班数学教案四篇05-14

小班数学教案3篇05-06

小班数学教案合集五篇05-28

小班数学教案合集9篇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