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

时间:2022-08-02 13:41:1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汇总7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精选大班数学教案汇总7篇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利用直观教具引导幼儿理解单双数概念,让幼儿在游戏活动中认识10以内单双数。

  2、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3、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活性。

  4、培养观察,比较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10以内单双数

  教学难点;理解单数和双数的含义

  活动准备

  1、在教室里放置一些成单成双的物体。

  2、手套5双,1-10数字卡和实物图片若干,超10的数字卡若干。

  3、单双汉字卡各5张,单、双汉字头饰各一个。

  4、宇宙飞船模型一个。

  5、幼儿自备学具盒一个

  活动过程

  1、谈话导课。利用幼儿非常熟悉的身体器官来引出单数和双数的概念 。我们每人都有好听的名字,你们想知道这些数字的名字吗?

  (1)出示1-10数字卡让幼儿认读

  (2)引出单双数概念:

  a、出示数字1,谁能说出表示是1的物体?(一个娃娃,一个鼻子,一张嘴……)像这样成单的数 ,给取个好听的名字叫“单数”。

  b、出示一双手,说这是两只手,让幼儿用数字表示出。依次再出示一双眼睛,一双脚等,让幼儿说出表示的数,教师引导像这样成双的数叫双数。

  单数妈妈和双数妈妈都有许多宝宝,我们看看都有谁?

  2.运用直观教具操作活动来引导幼儿认识区别单双数的技能。

  (1)依次出示1-10只手套,具体操作,让幼儿认识10以内单双数。

  a、拿一只手套引导孩子说出那么数字1就是单数妈妈的宝宝。

  b、拿出一双手套,引导孩子说出那么数字2就是双数妈妈的宝宝。依次类推出2、4。6、8、10是双数,1、3、5、7、9、是单数。

  (2)让幼儿拿出学具盒里的学具1-10个摆一摆、分一分,区别单双数。

  (3)通过寻找活动加深单双数的概念。

  a、寻找身上是单双数的东西

  b、在教室里寻找单双数的物品。

  3、通过讨论理解如何确定某数是单数还是双数。(小组探讨学习)

  (1)出示1-10的数字卡让幼儿将数字分为单数和双数。并把单双字卡贴在各自下面。

  (2)出示图片,让幼儿判定图上的物体是双数还是单数。

  讨论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辨别单双数(把一组物体,两个两个的数,数到最后刚好数玩就是双数,如果还剩一个,这个数就是单数。)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单双数之间的关系。

  单双数是怎样排列的? 在什么情况下单双数可以互变?如‘2’怎样才能变成单数,‘5’是怎么变成双数?(单双数是反复交替排列,给一个数加1或减1,双数可变单,单数可变双)

  5、游戏:数字宝宝找妈妈。(巩固单双数练习)

  一天,数字宝宝出来玩,找不着妈妈了,谁愿意帮助他们?(请两位老师分别戴单、双字样头饰扮妈妈)

  给每位幼儿发一张1-10的数字卡片或实物图片,先判断拿的是单数还是双数,然后找到各自妈妈,并站在妈妈身后。

  6、拓展延伸:智力宝宝大闯关。提供超10的物体或数字,让幼儿区别单双。

  老顽童爷爷说我们的宝宝真聪明,准备邀请你们去快乐星球做客。不过,要能回答出他的问题。准备好了吗?

  教学反思:

  小结:这节课,我们不但认识了10以内单双数,还能区别比10大的数的单双。一个整数,看它末尾的那位数字是0、2、4、6、8的就是双数,末尾是1、3、5、7、9的就是单数。小朋友们表现得都很棒!现在,让我们一起乘坐飞船去快乐星球玩一玩儿。(拿着飞船带幼儿到户外游戏结束课堂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操作探索中认识球体,了解球体的基本特征。

  2.能辨认生活中含有球体的物品。

  3.能用语言表达游戏中的发现,在游戏中感受数学的乐趣。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小皮球、乒乓球和硬币等球体和圆形的物品若干、2个筐子。

  幼儿用材料:操作单页第25-28页。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

  教师说谜语:一个小宝宝,圆头又圆脑,用手拍一拍,跳得高又高。

  幼儿自由发言猜谜语,教师出示小皮球揭示谜底。请幼儿拍一拍皮球,初步感知球体。

  二、操作探索

  1、认识球体。

  教师出示乒乓球,提问:乒乓球是什么样子的?同时出示硬币,请幼儿比较球和硬币,引导幼儿从各个方向看硬币和乒乓球分别是什么形状。初步了解球体的基本特征。

  交流小结:像乒乓球这样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圆圆的物品,我们称它是球体。

  2.进一步了解球体的特征。

  请幼儿摸一摸硬币和乒乓球,比较圆形和球体的不同。

  交流小结:硬币(圆形)放在桌面上平平的,是平面图形;乒乓球(球体)放在桌面上高高地凸起来,是立体图形。

  引导幼儿将是球体的物品在桌子上向多个方向滚一滚。注意不要让物品离开桌面,启发幼儿说出:球体向前、向后、向左、向右都能滚动。

  3.教师出示各种圆形和球体的物品,请幼儿找一找哪些物品是圆形的,哪些物品是球体的,并把它们分放在2个筐子里。教师检查幼儿分放的结果。

  三、拓展游戏

  1、寻找生活中的球体。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你们还看到过哪些是球体的物品?请幼儿说一说。(如海洋球、羊角球、棒棒糖、地球仪、足球、篮球、台球等)

  2、完成操作单页第26页的活动。

  请幼儿仔细观察画面中的三幅画,说一说他们在进行什么比赛,选择合适的贴纸粘贴在对应的场景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在操作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发展动手操作能力及多维度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在游戏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活动准备

  花片、小树、小动物图片、纸盒、糖果、笔、纸、数字卡片等活动过程一、凑数游戏《苹果和生梨》

  请1个幼儿上来带领大家玩凑数游戏。

  春天的花园里有个数学王国,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到数学王国找一找那些东西的数量是6,然后你可以把6的分成全玩出来,才可以到其它地方玩。把你的发现写在纸上。

  二、幼儿分组操作1、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游戏。

  2、教师巡回指导:重点指导有困难的幼儿,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幼儿交流讨论1、教师拍手,幼儿回到座位。刚才大家玩得很高兴,能把自己的发现记录在纸上,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发现?在玩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

  2、幼儿各自介绍自己的发现。

  四、学习6的组成1、教师:今天小猫的一家也到数学王国来玩了,数一数有几只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看看它们长得都一样吗?引导幼儿从猫的大小、颜色、花纹、蝴蝶结来分。

  2、幼儿自主讲述,如6只猫可分成1只大猫5只小猫。教师根据幼儿讲述用数字卡片贴在黑板上。教师:6有几种分法?

  3、教师归纳:6有5种分法,6可以分成5和1,6可以……,它们合起来都是5送糖果。我们小朋友本领真大,不但学会6的组成,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猫们一起到数学王国去玩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数学王国到了,看看国王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国王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粒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粒红色的糖果、几粒兰色的糖果、或几粒黄色的糖果、几粒绿色糖,一共是6粒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爸爸妈妈检查一下,也可以给好朋友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糖带回家,可送给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练习8以内的减法算式,学习用算式记录自己购买物品的过程。

  2、巩固对人民币及其兑换关系的认识。

  3、能清楚地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和结果。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幼儿认识过人民币,有跟父母去购物的经验。请五位能力强的幼儿当超市老板

  物质准备:

  教具:利用班级的玩具和其他物品布置成超市(五个货架),猴子头饰8个、超市货柜的图片(标有价格)

  学具:《幼儿用书》幼儿人手一支笔、橡皮、钱币若干(放在每桌的箩筐里),记录单

  活动过程:

  1、小猴子的新铺子开张了

  (1)教师:小猴子开了一个新铺子,邀请我们去购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铺子里有些什么?每种商品的价格是多少。(观察图片上的商品)

  (2)请幼儿每人取8元钱,想一想、说一说可以怎样取钱?

  (3)指导幼儿回自己一桌的箩筐里取钱,教师指导。

  2、游戏:买东西

  (1)幼儿想好要买什么物品,并看清楚该物品的价格,在记录纸上列出相应的算式。

  (2)和朋友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向朋友介绍自己想买的物品、价格以及还剩多少钱,朋友之间相互检查是否正确。

  (3)请个别幼儿上来交流自己的记录单,大家一起检查是否正确,错误的加以改正。

  (4)幼儿各自去店铺买东西,请几个能力强的幼儿做猴子老板。

  3、幼儿操作

  (1)怎样取钱观察小动物想要取钱的数字,想一想怎样取钱,请你圈出来。

  (2)可以买什么仔细观察小朋友手上的钱币,算一算这些钱能买哪两样东西,并且不用找钱,请把这些物品圈出来。

  4、活动评价。

  活动反思:

  《纲要》指出:幼儿的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实现的,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拓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借孩子感兴趣的事物,充分挖掘其潜在的、有利于孩子身心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1.学习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2.在探索过程中,能正确判断并用语言表达物体的轻重。

  3.体验采用多种方式比较物体轻重的乐趣与成功感。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重难点:

  懂得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的方法比较物体的重量。

  活动准备:

  皮球、铁球天平、大棉花球、小磁铁、积木、卡片;幼儿用书第5页《比轻重》 。

  活动过程:

  1、猜一猜,谁轻谁重。

  教师出示几组物品,让幼儿猜猜物品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猜测的结果。

  (装有大小不同的积木,大小相同的皮球2个、铁球一个、一个大棉花球、小磁铁、2个完全相同的杯子和一定量的水)

  2、掂一掂,谁轻谁重。

  师:掂一掂大小一样的皮球和铁球,你感觉有什么不同?

  幼:铁球重,皮球轻。

  比较大棉花球与小磁铁,幼儿比较后奇怪地感到大棉花球轻,小磁铁重。

  师:掂一掂,大棉花球和小磁铁,又是怎样的感觉?

  3、比一比,谁轻谁重。

  (1)幼儿自由探索和操作,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并用卡片记录比较的结果。

  (2)与同伴分享交流操作成果。

  教师小结:

  判断物体的轻重,是可以用掂一掂、试一试、比一比等自然测量方法的。

  4、生活中的运用。

  为幼儿提供两个完全一样的水杯,调动幼儿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1)先比较、判断两个水杯的重量。

  师:请幼儿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杯子,放在手中掂一掂,感觉怎么样?

  幼:一样重。

  (2)分享交流

  5、活动延伸

  带领幼儿到户外,利用可操作的自然物比较轻重,到儿童乐园玩跷跷板,比较自己与同伴之间的轻重。

  活动反思:

  在整个活动中我极力引导孩子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质疑,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幼儿正处在好奇又好动的年龄,课中我极力鼓励他们多动手,多表达,多思考,引导幼儿利用生活和游戏的实际情景感知和理解事物的轻重特征,并用相应的词语描述。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 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意义,认识符号“+”、“=”。

  2、 能算出算式的答案并正确读出算式。

  3、 培养幼儿相互合作,有序操作的良好操作习惯。

  4、 提高数数的兴趣和积极思维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让学生能够初步理解加法算式的真正含义。

  2、 养成善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动物卡片、课件、水彩笔、记录纸、幼儿操作材料。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创设情境。

  教师:小朋友们喜欢小动物吗?老师来说一个谜语,你们猜一猜是哪种小动物?“红眼睛,三瓣嘴,爱吃萝卜爱吃菜,蹦蹦跳跳真可爱”。

  二、导入故事情境,出示课件。

  1、提问:“兔妈妈和兔宝宝一共是几只小兔子,你是怎么知道的?”

  2、 认识“+”、“=”。

  3、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用手来做一做“+”、“=”。

  4、 找生列算式、读算式,师点评。

  5、 出示课件:森林里其它到小兔子家做客的小动物,每种小动物来了多少只,学生列算式,算结果。

  6、 课间休息:“兔子舞”

  7、 游戏“听音取笔”。教师讲述游戏规则,学生们合作进行游戏,并把游戏结果记录下来,请几名小朋友把记录下的算式贴到黑板上,轮流读出自己的算式。

  8、 学生们填写操作材料上的习题,师巡视并指导。

  三、巩固练习,拓展提高。

  请学生们利用课堂资源,提出一个关于加法的数学问题,并列出加法算式。

  四、谈收获。

  找生谈谈本堂课有哪些收获,对本堂课表现优异的学生老师给予表扬,学生们给予掌声的鼓励。布置家庭作业。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节学前大班的课,我所任教的孩子都是6、7岁的儿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比较喜欢卡通童话和小动物,因此我以到小兔子家做客一故事情节贯穿整堂课的始终展开教学,激发了孩子浓厚的学习兴趣。

  游戏是孩子们都喜欢的,我设计了与本课相关的游戏,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充分感受到学习知识是很快乐的一件事情。

  但我忽略了孩子本身的个体差异,没做到去观察每个孩子的听课状况。好的孩子把知识都学会了,但个别孩子听课状态不是很好,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气氛当中去,我也没能做到及时的去提醒、去点拨。今后的课堂中我一定要更细心的去观察我的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能更好的去听课,去学习。还有游戏的时候,不可能做到每个孩子都到前面来进行游戏,但我明显可以看到有些孩子由于没能到前面来游戏那种失望的表情。我今后的课堂上一定要多设计一些游戏,让每个孩子都有机会参与。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以同伴10个手指的“藏起”为情境进行10的减法算式的记录,体会减法算式在记录数量变化中的简单、便捷。

  2.比较同伴间10的减法算式记录条目的多、少、一样多,体会“有顺序”的操作活动给记录带来的帮助。

  3.在游戏活动反复进行中,增进幼儿对“一”、“一”等符号的理解。

  4.激发幼儿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兴趣。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幼儿有过两两结伴进行合作运算和记录的经验。

  2.教师自制10只手指分别藏起1个到9个的图片,以及对应的10的减法算式PPT课件。

  3.记录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手指游戏。

  和幼儿一起玩他们所喜欢的手指游戏。

  师:你有几个手指头?你喜欢它们吗?你会用手指头摆造型吗?这个造型要用几个手指头?

  (这一环节的意义在于让孩子从对手指游戏、手指造型的自由表现中’,丰富和加深幼儿有关手指和数量的特殊表象,为接下来的数的运算活动建立“跳板”。)

  2.看“图”玩游戏——手指头,藏起来!

  (1)介绍游戏玩法,激发幼儿的兴趣:老师喜欢一个“藏起来”的手指游戏。我来藏,你来猜,看看能不能猜出老师藏了几个手指头。

  (2)教师演示,幼儿猜测。幼儿猜测后,教师追问:你怎么猜得这么准的呢?鼓励幼儿把自己的观察、思考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比如“我知道少掉了××,它们一共是4个,所以藏起了4个”。

  (3)鼓励幼儿自主玩这个游戏。教师可以用激将法,比如说:你们会玩这个游戏吗?让你看“图”玩“藏手指头”的游戏你能行吗?

  (4)出示“图卡”,逐张和幼儿讨论图画的意义:这是什么意思?提醒你们藏几个手指头?

  (5)幼儿自主看“图”游戏。

  (由“藏起”的游戏,自然引发到对“少掉”的直观理解,再分别与数学符号“10”、“一”、 “4”等之间建立更进一步的联系,引发幼儿自主建构“10一4”这一算式中所隐藏的数学运算意义,并通过自身的实践——也来玩“藏起”游戏,在动作表现中不断巩固和加深对减号以及减号前后数字的理解认识。这个过程必须以孩子自身的反复动作为基础建构,孩子的理解认识才能深入透彻,日后的应用也才有可能自如流畅。)

  3.“示意图”大变身——看看“?”来回答。

  (1)将“10一1”变化成“10一1=?”,引导幼儿观察思考: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什么意思?如果让你来回答这个“?”你会怎么回答?

  (2)结合情境小结“10—1=9”所表达的完整意思:原来是10个手指头,藏起了一个手指头,还剩下9个手指头。

  (3)通过追问,引导幼儿理解各种符号的意义:“一”后面的数字是什么意思? “=”后面的数字又是什么意思?

  (4)出示图片“10一4=?”,引导幼儿思考:你会回答吗?你怎么回答出来的?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

  (5)请幼儿自主出题进行运算:让你来出“题目”考考大家,你还会出些什么题目?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及时书写算式,并引导集体中的其他幼儿及时回答。

  同时引导幼儿思考:哪些题目我们回答比较快?为什么?有没有什么方法把那些让我们“回答得慢”的题目再快一点呢?

  小结:如果让你给今天我们玩的这个游戏取个名字,你说是什么游戏? (10的减法)刚才我们看到的这些“图”就是“减法算式”。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分类_大班数学教案07-07

大班数学教案:《纸的力量》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抽奖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07-02

大班数学教案08-20

大班数学教案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