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小学数学教案模板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数学教案5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整理和复习第1题及第25页练习六1-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归纳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概括能力。
[2、通过一图四式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20以内退位减法,进一步提高每个学生计算20以内退位减法的熟练程度。]
【教学重点】系统整理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20以内的退位减法我们已经学完了,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复习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师在黑板上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并提问:
[1、想一想20以内退位减法一共有几道题?
2、找一找减法表中有什么规律?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36道题?]
二、探索规律,汇报交流
学生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1、竖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竖行的减数都不变.
(2)每一竖行的被减数从上到下依次递增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引导学生得出:减数不变,被减数越大。差也越大。]
2、横着看,在排列上有什么规律?
(1)每一横行的被减数都不变。
[(2)每一横行的减数从左往右依次少1,这样它们的差也依次递增1。]
三、掌握算法
[想一想:20以内的退位减法题,你是怎样算的?]
四、归纳整理
[动脑筋想一想你还能发现什么有规律的排列?还能把这些卡片重新有规律的排列一下吗?]
五、口算练习
[1、教师任指表中一题,学生以最快速度口算出答案。]
2、教师随意指出表中一题,让学生找出与这道题得数相同的所有试题。
[3、针对学生容易出错的题目重点练习。]
4、做练习六第3题。
[全班同时开始做题,教师计算时间,看谁又对又快。要求每分钟完成8-10题。]
5、完成练习六第1题,夺红旗比赛,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6、完成练习六第2题,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熟练运用退位减法表中的规律,掌握得数相等的两个减法算式的特点。]
六、总结并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通过本课的练习,使学生在有梯度的练习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了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在老师的鼓励下,运用想加算减法,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相应的补充题,练习十五的10---14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简单应用题和复合应用题第类型及解题步骤和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2、经历交流、讨论、练习等学习过程,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3、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愿意对数学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方法。
教学难点: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说说解决问题的主要步骤。
2、我们学过的解决问题有哪些类型?(出示课题)
二、解决问题类型
1、简单应用题的类型
简单应用题:指一步计算解答的应用题
2、复合应用题的类型
复合应用题:是用两步或两步以上计算来解答的应用题。
(1)归一问题
此类应用题中暗含着单一量不变,文字叙述中多带有类似照这样计算的字样,其解题的关键是从已知的一种对应量中求出单一量(即归一),再以它为标准,根据题目要求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台拖拉机2.5小时耕地2公顷,照这样,这台拖拉机耕完4.8公顷的地需多少小时?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2)归总问题
此类题中暗含总量不变,即乘积不变。其解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总数(即归总),再根据总数算出所求量。
例如:一批货物,每箱装36件,需要40只箱子。如果每箱多装9件,可以节省几只箱子?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行程问题
根据速度、时间和路之间的关系,计算相向、相背或同向运动的问题,称为行程问题。其基本的`数量关系式为
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①相遇问题,即同时相向而行并相遇(或同时背向而行)
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
②追及问题,即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速度快的在后
速度追及时间=路程差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⒈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⒉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8+6=4+6=25+10=80+(3+9)=
4+9=20+14=13+20=23+(4+6)=
2+8=5+8=17+30=(7+5)+26=
二.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学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今天我们将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
三.新授。
教学例题。
1.出示例题图,指名说说题意。提问:根据这幅图你可以提出哪些用加法计算的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答老师板书:
紫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24+6=
蓝衣男孩和小姑娘一共有多少张?6+9=
两个小男孩一共有多少张?24+9=
三个人一共有多少张?24+6+9=
这4道算式题你会算哪一道?你是怎样算的?
(板书:6+9=15)
2.计算24+6。
(1)24+6先算什么呢?得多少?(4+6=10)
(2)先算4+6=10,接下去该怎样算呢?我们还是请小棒来帮忙,用摆上棒的方法解决问题。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操作的情况。
(3)学生汇报摆小棒的过程。(把4根和6要合在一起是10根,捆成一捆,把2捆合起来是3捆,所以24+6=30。
(4)谁能说一说24+6你是怎么想的?
先算4+6=10,再算20+10=30
生答老师板书:24+6=30
204
同桌同学互相说说24+6你是怎么想的?再指名说说。
3.计算24+9
(1)24+9得多少呢?也请小朋友摆摆小棒来想一想。
学生摆小棒,想算法,老师巡视,了解学生的不同想法。
(2)学生汇报说说你是想怎样计算?为什么这样算?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把24分成20和4
把24分成23和1
把9分成6和3
(一)(二)(三)
24+9=3324+9=3324+9=33
(三)选择一种你自己喜欢的方法说说你是怎样算24+9的?(同桌互说)
:
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计算时方法不是唯一的,同学们可以采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8+42=5+39=
2.学生独立计算,完成书上填空。
3.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计算8+42和5+39的?
4.完成“想想做做”。
1.想想做做1“圈一圈,算一算”。
1)出示第一题,老师说明题意。
2)自己圈一圈,算一算。
3)集体交流,对于25+8这道题学生会不同的圈法,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通过圈把25+8转化成几加几?
2.想想做做2。
1)先计算,再交流比较,看看每一组的后三道题与第一题有什么联系?
3.想想做做3。
2)出示第3题图,指名说图意,说说这道题已知什么,求什么?
(已知图书馆借出48本书,还剩8本,求图书馆原有图书多少本?)
3)学生独立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能计算的?最后作集体口答。
4.想想做做4
1)出示第4题图,仔细看图并提问:说说图中各种物品的价钱?三名小朋友各买了什么?题中“每人各付多少元”是什么意思?
2)学生分别列式解答,集体交流说说你是怎样列式的,怎样计算的?
3)最后指导学生用三句话回答三个问题。
全课。
今天学习了什么内容?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该怎样计算?
三.作业布置。
1.《练习与测试》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
2.想想24+6+9怎样算?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算一算。
45+7=□36+4=□
二.连一连。
45+6
18+5
78+7
39+9
23
85
48
51
29+6
73+8
85+6
37+5
42
35
81
91
四.看谁都算得对。
35+8=15+21=71+20=85+5=
27+6=32+8=31+14=36+7=
34+9=39+5=78+8=39+8=
教学后记:效果好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
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
学校每年都安排学生进行体检,第一关是量体重。只听见淘气说,我的体重是45千克;丁丁说,我的体重是33.4千克。我们可以提什么问题?
淘气比丁丁重多少千克?
二、探究计算方法
1、根据所提问题,列式计算。
2、讨论:怎么算?
3、智慧老人说,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为了计算需要,45可以怎么写?
4、自主计算,检查反馈。
三、巩固与应用
1、独立完成第17页1、4
2、第17页2、5
四、总结
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拓展
第17页3、6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掂一掂、称一称的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到物体有轻有重,逐步加深对轻重的感受和理解.
2.使学生体会到物体的轻重和物体的体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3.提高小组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通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够分辨什么样的物体轻,什么样的物体重.
教学难点
1.通过中介物体、等量代换比较物体的轻重.
2.运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的轻重.
教学用具
弹簧秤、皮筋、简易天平、水槽和托盘、蓝、绿、黄、红四种颜色的盒子各九个(绿的和蓝的为空盒子,绿的比蓝的轻,黄和红盒子中装东西,轻重相近,比白蓝盒子都重,四个盒子中绿的最大,蓝的最小,黄的和红的大小中等且相近.)
教学过程
一、活动一:“掂球游戏”感受轻重
(一)游戏
教师介绍游戏:游戏叫“看谁扔的远”.同学们每人拿一个球在同一条线后面往前扔,如果有两个球让你挑,为了扔的最远,你会怎么挑呢?
(二)教师出示两个大小一样但轻重不同的球,让一个学生到前面挑一挑.教师双手端平并同时递给学生并给予协助,让其他学生看到掂的过程.
(三)小结
看来物体是有轻重的,有的比较轻,有的比较重,而且有时候,分辨他们的轻重,是很重要的.并且用我们的两只小手,就能感受到它们的轻重,你们想不想都来感受感受?
二、活动二:掂自己身边的物体,感受轻重
(一)请你从你身边选两样物品,用手仔细的掂一掂,感受一下谁轻谁重,并把你的感受告诉给你同组的同学听,看谁选的物品和别人不一样.
(二)小组汇报
教师:哪个组已经掂完了,愿意把你的感受说给大家听一听吗?
三、活动三:掂不同的盒子,感受轻重
教师:看来你们的感觉非常准.老师有几样物品,想借你们的小手感受一下,判断一下他们的轻重,愿意吗?
(一)实验一
教师:我看到想参加我们活动的同学,现在都已经坐好了,在等我把东西发给他.
1.发蓝盒子和绿盒子
要求:绝对不许动,只能看,观察观察 ,猜一猜这两个盒子哪个比较轻,哪个比较重,但你猜的一定要有道理,一会说给大家听一听.
2.你觉得他们两个比,谁轻谁重?为什么?(大的重)
3.到底谁轻谁重,赶快试一试!(学生动手掂.)
4.说说你的感受?还想接着玩吗?
(二)实验二
教师:想玩的同学又已经做好准备了,眼睛都看着老师呢.
1.老师这里还有一个黄色的盒子,还是不能动手,你再猜猜看.这3个盒子中谁比谁重?谁比谁轻?可以四个人小声的商量商量,一会把你猜的道理说给同学听听.
2.教师请同学说自己的猜想.
3.到底谁猜的对呀?你们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动手试试吧!
4.教师提问:这个绿盒子怎么一会儿轻,一会儿重?它到底是轻还是重?
5.这次为什么很多同学没猜对呢?
6.小结:看来,并不是物体越大就一定越重,越小的物体就一定轻.
(三)实验三
教师:如果还想玩就请把绿、蓝盒子轻轻放到位子里,看哪个组的动作又快又轻!
1.老师这儿还有一个盒子,还是不能动,你能判断出他们谁轻谁重吗?只凭观察,你们能判断吗?
2.怎么这次有很多同学都不做判断?怎么不发表意见了,有什么困难吗?
3.同学们都认为,只凭观察已经不能判断它的轻重了,你们想怎么办?(动手掂一掂)
4.说说你的感受,有不同的感受吗?换手再掂一掂.
教师提问
(1)你们有同样的感觉吗?(学生出现分歧.)
(2)咱们的意见不一样了,这可怎么办呀?
(3)看来,在有的时候用我们的一双小手也不能准确的判断出物体的轻重了,那么有没有办法呢?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小学的趣味数学教案12-24
【荐】小学数学教案06-25
【推荐】小学数学教案06-25
【热】小学数学教案06-26
小学数学教案【热】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