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精选11篇)
作为一名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1
教学内容:P37~P39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具体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2、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3、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数位,练习三位数读、写,以及比较大小,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能力。
教学准备:
小黑板、数字卡片,扑克牌
教学过程:
一、游戏
学生数字游戏,4人或2人一组进行活动,用数字牌摆数。
二、练习
1、完成习题7、8题
(1)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作业。
(2)完成习题8,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完成习题9
学生估计,50字太少,5000字又太多,大约有500字左右。
3、完成习题10
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第一份是100,第二份是2,第3份是3)
4、数学游戏:
(1)学生用抽签的形式代替转盘,自己做这个游戏
(2)说说这样赢的'机会比较大?
5、实践活动:
学生估计有多少片树叶,说说自己怎样估计。
三、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练习都复习了什么知识?
五、测量
一、教学内容:P40~P48
二、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2、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3、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4、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5、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6、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2、难点: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3、关键: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课时划分:
6课时
五、教学进度:
第8~9周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2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读数、写数的能力。
2、通过练习,使学生懂得同一个数字在不同的位置上,表示的`意思是不一样的。
教学准备:
小黑板、0~9的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学生用0~9的数字卡片摆一摆三位数与四位数,同桌比较大小。
二、练习:
1、完成练习题1和练习题2
(1)指导读题,看计数器上珠子的位置,完成练习。
(2)完成练习题2
找出规律,自己动手填一填,集体订正。
2、完成3、4题的练习
(1)第3题:指导读题,理解题意。说说不同数位上,同一个数有什么不同。
(2)第4题:读数时要注意“零”的读法:7002、4050、10000......
3、完成第5题
(1)理解题意,说说自己有什么信息的获得。
(2)说说自己是为什么这样选择
4、完成第6题
(1)指导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小结:
说说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知识?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3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巩固学生对20以内加减混合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培养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
难点:灵活运用加减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情境引入加减混合运算,如:“小猫钓鱼,上午钓了5条,下午钓了3条,但中午吃掉了2条,小猫最后还剩几条鱼?”
复习回顾(5分钟)
复习加减法的规则,特别是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分组练习(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练习卡片,卡片上包含不同难度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小组内轮流解答,互相检查答案,教师巡回指导。
游戏环节(10分钟)
设计“数学接力赛”游戏,每队轮流上台解答题目,答对得分,答错不扣分但失去答题机会,最后得分最高的队伍获胜。
总结反馈(5分钟)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总结加减混合运算的关键点,表扬表现突出的学生。
作业布置:
完成课后练习册上的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4
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基本平面图形(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的认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计数的能力。
增强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准确识别并计数各种图形。
难点:区分相似但不同的图形,如正方形与长方形。
教学过程:
图形展示(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各种基本图形,引导学生复习它们的名称和特点。
图形分类(10分钟)
分发印有各种图形的.卡片,要求学生按形状分类,并说明理由。
图形计数(15分钟)
展示一幅包含多种图形的图片,要求学生快速识别并计数每种图形的数量。
可以设置小组竞赛,看哪组最先完成任务且准确率最高。
创意绘图(10分钟)
鼓励学生用给定的图形创作一幅画,并解释所用图形的数量。
总结与分享(5分钟)
学生展示作品,分享创作思路,教师总结图形识别的技巧。
作业布置:
在家寻找并记录日常物品中的基本图形,第二天分享。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5
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钟表时间的认识,能准确读出整点、半点及一刻钟。
学会进行简单的时间加减计算。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时间的读写方法和简单的加减计算。
难点:理解时间流逝的`概念,进行时间间隔的计算。
教学过程:
时间认知(5分钟)
通过实物钟表或多媒体展示,复习时间的读写方法。
时间游戏(10分钟)
“我说你猜”游戏,教师说出一个时间点,学生快速在钟表模型上拨出。
时间计算(15分钟)
通过情景模拟(如电影开始和结束时间),引导学生计算电影播放时长。
小组内互相出题,练习时间加减,如“小明7:30起床,8:00吃早餐,他起床后多久吃早餐?”
时间规划(10分钟)
设计一天的简单时间表,包括起床、上学、午餐、放学、做作业、睡觉等时间,讨论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
总结与反思(5分钟)
学生分享时间管理的小技巧,教师强调时间管理的重要性。
作业布置:
制定个人周末时间表,并尝试按照时间表执行。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6
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20以内加减法运算的理解和掌握。
通过多样化的练习题,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难点:快速准确地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练习题卡片
实物教具(如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个简短的故事或游戏引入加减法运算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加法吗?什么是减法吗?谁能举个例子?
复习旧知(5分钟)
快速回顾加减法的'基本法则和计算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几个简单的加减法算式,让学生快速回答,以检验他们的掌握情况。
练习环节(20分钟)
分发练习题卡片,每张卡片上包含几道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题。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错误。
完成后,鼓励学生之间互相检查答案,并讨论解题思路。
游戏互动(10分钟)
设计一个“加减法接龙”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每组轮流出一道加减法题目,下一位学生需迅速给出答案并出一道新题。
通过游戏,既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又锻炼了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加减法运算技巧,强调计算准确性和速度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收获和遇到的困难,教师给予指导和建议。
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适量的加减法运算练习题作为家庭作业,巩固课堂所学。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规范,保持计算准确性。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7
教学目标:
加深学生对平面图形(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的认识。
培养学生观察、分类和比较的能力。
激发学生对数学图形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识别并命名常见的平面图形。
难点: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理解图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各种平面图形的实物或图片
分类卡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图形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图形的共同点和不同点。
提问:你们认识这些图形吗?它们叫什么名字?
新知讲解(10分钟)
逐一介绍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特征。
使用实物或图片帮助学生直观理解图形的边、角等概念。
图形分类(15分钟)
分发分类卡片,每张卡片上有一个平面图形。
学生根据图形的特征进行分类,将相同类型的图形放在一起。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分类方法和理由。
创意拼图(10分钟)
提供一些平面图形的拼图材料,让学生自由组合,拼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通过拼图活动,加深学生对图形的理解和记忆。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平面图形及其特征,强调图形分类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拼图活动中的创意和收获。
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一项“图形日记”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自己在家中发现的各种平面图形,并简单描述它们的特征。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8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并能准确读出整点和半点的时间。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和金钱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整点和半点的时间表示方法,认识人民币的基本单位。
难点:理解时间流逝的`概念,以及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时钟模型
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教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一个关于“小明的一天”的故事,引入时间和货币的概念。
提问:小明早上几点起床?他用什么买东西?
时间认知(10分钟)
使用时钟模型,讲解整点和半点的时间表示方法。
通过多媒体展示不同时间点的时钟图片,让学生尝试读出时间。
货币认识(15分钟)
介绍人民币的基本单位(元、角、分)及其换算关系。
使用不同面额的人民币教具,让学生识别并理解其价值。
设计一个简单的购物游戏,让学生用人民币教具模拟购买商品,加深对货币的理解。
时间管理(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安排时间,比如制定学习计划、作息时间表等。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时间管理小技巧。
总结提升(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的时间和货币知识,强调时间管理和金钱意识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悟。
布置作业(5分钟)
布置一项“我的一天时间规划”作业,要求学生记录自己一天中的时间安排。
同时,布置一项“小小理财家”作业,让学生记录自己一周内的零花钱收入和支出情况。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9
教学内容:
课本P37~P39
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具体感受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培养数感。
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估计能力。
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数位,练习三位数的读、写,以及比较大小,培养学生开放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学生数字游戏:4人或2人一组进行活动,用数字牌摆数。
学生理解题意,独立完成作业。
完成习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习题训练:
完成习题,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学生用抽签的`形式代替转盘,自己做这个游戏,并估计树叶数量,说说自己怎样估计。
小结:
回顾本节课复习的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10
教学内容:
课本P40~P48
教学目标:
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的长度。
在测量中,统一建立度量单位。
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
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并进行测量。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在实践活动中,体会千米、米、厘米的含义,知道分米、毫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
难点: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
教学过程:
复习与导入:
复习之前学过的长度单位。
导入新课,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新课讲解:
讲解千米、米、厘米、分米、毫米等长度单位的含义和用法。
演示如何进行单位换算。
实践操作:
学生分组进行物体长度的测量,使用不同的测量工具和方法。
学生汇报测量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重点。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 11
教学内容:
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正确、熟练地分析、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
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教学过程:
复习:
复习之前学过的相关知识点,如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
通过补充问题训练和补充条件训练,为下一步练习连续两问的应用题做好知识上与心理上的准备。
新课讲解:
讲解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结构和解题技巧。
通过实例演示如何正确分析、解答连续两问的.应用题。
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目,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汇报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纠正。
提高练习:
提供一些难度较高的连续两问的应用题,让学生尝试解答。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小结: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知识点,强调连续两问的应用题的解题技巧。
【二年级数学《练习课》公开课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精选20篇)04-19
数学练习课教学反思09-03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案设计(通用10篇)05-03
笔算乘法练习课的教案10-19
数学公开课教案01-09
初中数学公开课评课稿12-27
数学公开课的评课稿优秀05-19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08-11
乘法口算的练习课教案范文08-01
《第二单元练习课》教案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