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案模板锦集10篇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69页例1及相关练习题。
教材简析:
本节课内容是在上册学习了20以内加减法,和在本单元中学习了两位数与一位数、整十数的加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既是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又为今后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奠定基础。本课在整个100以内减法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教材中教学内容难度不大,很多学生对这类计算有过尝试,但对于算理的理解比较模糊。本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利用旧知迁移,借助学具,直观操作,建立对减法过程中算理的表象感悟,能清楚用语言表征出来,并能运用新知解决数学问题,为学习下一课时退位减法最好准备。
教学目标:
1.在掌握算理的基础之上,熟练口算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理解并掌握“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
3.通过分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的算理,能区分两位数减一位数与两位数减整十数算法的不同。
教学准备:
课件、情境图、小棒、计数器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
(一)拨一拨。(在计数器上拨数,比较每组数表示的意义。)
1.7和70
2.45和40
3.82和2
(二)口算。“开火车”形式进行练习。
90-70= 80-40= 70+5=
34+4= 5+32=
4+( )=66 60+( )=68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旧知,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激活学生头脑中与本课相关的已有知识,为探究新知做好铺垫。】
二、情境引入,初步体会算法
(一)结合情境图,了解信息 提出问题
1.小小图书馆(课件出示主题图)
教师:一(1)图书馆开馆了,小小图书管理员正忙着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了解信息,提出问题。(课件呈现)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相关信息。
(1)有35本故事书,借出2本。还剩下多少本故事书?
(2)有35本动漫书,借出20本。还剩下多少本动漫书?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选择性板书本课所要解决的问题。可让学生结合信息完整把问题叙述出来。
(二)列出算式,对比分析
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35-2= 35-20
教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学生可能回答:都是减法算式,第一题是减一位数,第二题是减两位数,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课题。
(三)猜测结果,引发探究
学生互相说说算式结果。
教师追问:同学说的结果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验证。
(四)借助学具,直观感悟
教师:可以尝试使用计数器和小棒帮助计算。
预设的方法有:
1.直接数数方法:35-2往前数2个,就是33;35-20是10个10个地数,往前数2个10就是25、15。
2.小棒操作,直观呈现过程。
3.计数器拨数,位值思想渗透。
(五)回顾交流 理解算理。
教师根据学生表述过程,在算式中体现过程和方法,数形结合,由抽象向具象过渡。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不要束缚学生计算方法,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选择性进行操作,自主探索性学习,通过学生汇报不同方法,进行互相学习,交流,相互补充,既尊重学生个性的展示,有体现算法多样化。教师则利用课件将直观地操作图口算过程对应起来,多途径促进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三、对比感知,明确算理
(一) 简化思维突出重点(课件出示)
引导学生回顾刚才摆小棒和用计数器计算的过程。
先让学生思考片刻,再利用课件把摆小棒和计数器拨数的过程动态演示,根据学具操作过程,课件出示算式计算过程。再次让学生感悟算理。
(二)回顾比较,认识本质
1.比较“35-2”和“35-20”计算有什么不同?
2.同桌交流,相互讨论,回忆操作和计算过程。
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小棒和计数器操作过程中的捆数(几个十)、根数(几个一)及十位和个位的计算顺序表述,突出算式的区别,同时内化位值概念。
3.概念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加、减。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再结合学具,课件辅助,回忆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的计算过程。再将两个算式的算法进行比较区分,在对比中感知算法和对算理的明确认识。】
三、拓展探究,深化算理
(一)我来试试。(分组拨数计算)
78-5= 65-4=
78-50= 65-40=
要求:分为男生、女生两组,都先拨出“78”,男生组计算“78-5=”;女生组计算“78-50=”。汇报结果,比较两组分别是在什么数位上拨去珠子,再次明确算法。
(二)选苹果。(改错题)
出示苹果算式,判断各题计算是否正确。
同学们交流汇报,分析错因。
师生小结: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直接相减。(课件出示)
四、巩固应用,反馈练习
(一)完成教材第69页“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汇报算法。
(二)完成练习十六第3题的“解决问题”。
运用新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创造算式。
出示卡片
教师:从中任选2个数创造一个算式。根据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
可能会有:
56+30= 56—30= 30+3=
56+3= 56-3= 30-3=
以“开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口算。
最后一题是退位减法,为下节课学习做孕伏。
【设计意图:几个层次的练习设计,既让学生在计算过程逐渐熟练算法,明晰算理。又关注全体参与度,整体反馈,汇报结果。并把学生自评和互评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这个环节让学生通过独立计算,相互交流,创造算式进一步巩固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的算法,又为下节课学习退位减法做孕伏。】
六、畅谈收获
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小学数学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3页例2及“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4题。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2.在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从而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学会用分数乘法和减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策略,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教学对策:
借助画线段图和分析数量关系来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鼓励学生要积极交流自己的思考过程,真正理解数量关系后再列式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光盘及补充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口算下列各题。
4/15+7/15 1/2-1/3 5/9×3/5 2÷1/2 1/4÷4
18÷1/2 18×1/2 0÷2/5 1-3/4 1÷4/7
21×3/7 10/7÷15 21÷3/7 1/2×1/3 5/6×36
进行口算,学生将得数写本子上,时间到后统计完成的题目数量及正确率。
2.口答。
(1)五(1)班中男生人数占全班人数的2/5,那么女生人数占全班的( )。
(2)一本故事书已看了2/7,还剩全书的( )。
(3)一根绳子长12米,剪去了1/4,剪去了( )米。
(4)一盒牛奶900毫升,喝去了1/3,喝去了( )毫升。
指名学生口答得数并分析每一题的数量关系。
二、学习新知
1.教学例2。
出示例题:岭南小学六年级有45个同学参加学校运动会,其中男运动员占5/9。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1)学生读题,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什么?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指名学生回答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
(2)提问:根据“男运动员占5/9”这个信息你还知道了什么?(把45个同学看作单位“1”、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为了清楚地表示男、女运动员和总人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借助画线段图来分析。你能在线段图上分别表示出男、女运动员所占的部分吗?
(3)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完整的线段图。
(4)提问:要求女运动员有多少人,可以先算什么?用你想到的方法列式算一算。(学生独立思考后列式计算)
(5)探讨方法。
指名学生交流自己的解题方法:
方法一:根据男运动员占5/9,先算出男运动员的人数,再算女运动员人数,列式:45-45×5/9
方法二:根据男运动员占5/9可以知道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4/9,最后求女运动员人数。列式为:45×(1-5/9)。
追问:45×5/9表示什么?1-5/9又表示什么?
小结:刚才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中,都把哪个数量看做单位“1”,第一种方法先求出男运动员人数,再用总人数减去男运动员人数求出女运动员人数;而第二种方法先求出女运动员占总人数的几分之几,再用乘法求出女运动员的人数。不管哪种方法都要两步计算才能解决这个问题,题目比以前复杂一些,所以今天我们研究的是稍复杂的分数乘法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
2.“练一练”。
(1)学生读题后可以先找出关键句分析数量关系,然后列式解答。
(2)先同桌之间说说解题思路,再请几位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及时评价。
三、巩固练习
用你喜欢的方法解决下列各题。
1.某粮库原来有大米1500袋,运走3/5,还剩多少袋?
2.少先队员一共采集标本168件,其中5/8是植物标本,其余是昆虫标本。昆虫标本有多少件?
3.张大伯有一块长方形菜地,长30米,宽20米。这块地的7/12种茄子,其余种番茄。番茄种了多少平方米?
学生认真读题后独立列式解答,讲评时重点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
4.(1)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用去多少千克/
(2)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还剩多少千克?
(3)一桶油10千克,用去4/5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学生独立思考后解答,讲评时将这三小题进行比较,比较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以及解题思路。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五、布置作业
课内作业:完成练习十六第1-4题。
小学数学教案 篇3
教学内容:
课本第4445页。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动手操作等活动,结合具体事物或者图形,使学生初步认识周长。
2、能够计算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与其它多边图形的周长。
3、结合情境,使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
教学重点:
建立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教学难点:
结合具体事物,理解周长的意义。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卡片、玩具。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课件)一年一度的森林运动会快要举行了,蚂蚁王国正在紧锣密鼓的选拔爬行运动员,快乐和幸福两只小蚂蚁作为优胜者做最后的比赛,胜利的一个将代表蚂蚁王国参赛。它们两个分别沿着两片树叶的边线,看谁先爬完一圈谁胜利。让我们来看一看,幸福先爬完,幸福队胜利了。
生:不公平,幸福的树叶小,它爬一周的距离就短,所以它虽然先爬完,也不一定它爬得就快。
师:对,那么幸福和快乐沿树叶边线爬一周就是树叶的周长,那么到底哪个长呢?我们今天就带着这个问题来认识物体的周长。
二、 摸一摸,描一描,建立周长的概念认识。
卡片:银杏叶 枫叶
教师介绍银杏叶和枫叶的价值,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环保意识和审美意识。
鼓励学生动手摸一摸树叶的边线,两位同学合作将树叶沿边缘描在黑板上,介绍树叶的周长。
三、运用生活素材,拓宽对周长的感性认识
(1)出示素材:各种图片、硬币、课本、汽车等
学生自由选择物品,根据自己的理解来介绍物品的周长。如果学生选择的是实物,教师应让学生明确所介绍的只是其中某个面的周长,而不是整个物体的周长。
(2)指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物体的着手,用摸一摸、描一描或者量一量等方法给大家介绍物体的周长,可以独立活动,也可以小组协作。
4、通过比较,初步理解周长的意义。
将学生介绍过的图形的周长与实物相比较,如:比较车的图片和玩具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周长一般是针对平面图形或者立体图形的某个面而言的。
五、计算平面图形的周长。
出示长方形、三角形、梯形的图形,计算出图形的周长。
使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周长就是图形一周的长度。
六、拓展练习。
比较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大小。
七、解决情境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我们今天认识了周长,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的棒,那么咱们再来看一看蚂蚁王国的爬行比赛。哎呀,蚂蚁王国因为刚才同学们的一句话,现在已经乱成一锅粥了,看来还得咱们同学们出马解决才行。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生:给他们找两片周长一样的叶子。
师:你们怎么确定两片周长的叶子一样呢?我们有什么办法测量出树叶的周长呢?
生:先用绳子沿边线量,然后用尺子量出长度。
生:我只用绳子就行了,先拿一段绳子量出一片的周长,作上记号,再拿这根绳子量另外一片树叶,找到一个和它一样的树叶就行了。
生:我用软尺量。
师:同学们的办法太好了,蚂蚁王国的小蚂蚁终于在同学们的建议下进行了一次公平的比赛。你们听它们在表扬你们呢!(小朋友们,谢谢你们给我们出的好点子,你们真的太棒了。)
八、小结。
咱们今天学习了什么是周长,在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物体都有周长,我们去量一量常见物体的周长,看哪个同学的方法最好,量的最准确。
小学数学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同桌讨论,全班交流,说出判断的根据。
师:小马虎感谢你们帮他解决了难题,他呀非常佩服大家的判断推理能力。说到判断推理,有一个人在这方面是非常了不起的。看!他是谁?(柯南)
给警察叔叔帮忙:
案发现场,从目击证人口中得知作案人是外省口音,年龄是40岁左右,男性,
通过排查找出了一些嫌疑人,这些是他们的身份证号码,你知道作案人是谁吗?
1、110105199311299155
2、420504196806052136
3、310245196902134521
4、332625196712203578
3.联系实际,开阔思维。
(1)了解身份证的用处
师:你们知道身份证主要有哪些用处吗?
(银行取款、邮政取款、坐飞机、贷款、住酒店、登机、贷款、开户、更改户籍资料等。 )
师:身份证能反映一个人的多种信息,所以一定要保管好,不要随便借给他人使用,同时今天课上的身份证号码也要注意保密。
师:身份证号码要表达的意思用文字能表达吗?既然可以,为什么还要用数字编码来表示呢?
(用数字能简洁明了的表示一大串信息,不会混淆。 )
师:这么几个简简单单的数字就可以反映出我为十多亿人的信息!可见用数字来反映信息是多么的简洁明了,这也就是数字编码的优越性。(板书:简洁)
(2)走进生活,了解其他编码的知识
师:刚才我们研究了身份证上的数字,其实呀,在现在这个高度发达的信息化的社会中,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多象身份证这样的数字编码,你能举个例子吗?
(邮政编码,银行帐号、电话号码、车辆号码……)(欣赏图片)
四、运用编码,设计编号。
1、师: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给自己来编一个学号呢?
(出示活动要求:1.这个学生编号反映哪些信息比较好?2.这些信息打算分别用什么?3.代码的顺序怎样编排?)
2、小组讨论:你们认为在编号时要注意些什么呢?(简洁方便,有规律,不能重复,唯一)号码上反映哪些信息比较好?(入学年份、班级、学号)
3、学生尝试独立编码。
4、作品展示
5、小结:大家真能干!在短短的时间里就编好了一个学号,而且反映出了这么多的信息,老师一定把你们的这些好建议、好方法转告给校长,让他来采纳大家的这些建议和方法,你们乐意吗?
五、课堂总结,引申探究。
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六、拓展延伸,课后调查。
活动内容: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调查收集一些邮政编码,了解邮政编码所反映的信息。
小学数学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分数,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能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学会运用直观的方法比较分子都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
3、体会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几分之一。
2、比较分子都是1的几个分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长方形纸、圆纸片、正方形纸、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讨论揭题
1、故事引入:在一次愉快的队日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两人一组分食品,小强和小丽拿到的是4个苹果、两瓶矿泉水和一个蛋糕。(课件演示)你愿意帮他俩分一分吗?怎样分比较公平呢?(平均分)板书:平均分。
师生交流:“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请拍手表示!”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2”(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瓶?”学生拍手表示,教师板书“1”(课件演示分的结果);“把1个蛋糕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学生无法拍手表示半个)“你会用一个数来表示这半个吗?”
A:(学生中没有用1/2表示)谈话:你们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了这个蛋糕的一半,说明你们都很有办法,不过,我要向大家介绍一种更简便而且科学的表示方法。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要表示其中的一份时,可以用1/2来表示。(课件演示)
B:(学生中如果有用1/2表示)谈话:“1/2是什么意思?”(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认识、强化平均分)“你在那里见过二分之一?”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数家族的新朋友——分数。
二、认识分数、操作深化
1、(课件演示):“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谈话:这一半蛋糕是这个蛋糕的1/2,那么,另一半蛋糕又是这个蛋糕的几分之几呢?(指名板书1/2)为什么也用1/2来表示?(学生表述)大家想的和他一样吗?(课件演示)
小结: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2份,每份都是它的二分之一。
2、谈话:想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吗?(课件演示,学生读)
3、谈话:“分数该怎样写呢?”(如果是B种情况,让学生讲,师补充;如果是A种情况,师讲解并示范)“写这个数的时候,先画一条横线表示平均分。”“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了几份?”(两份)“2就写在横线的下面,这半个蛋糕是其中的1份,就把1写在横线的上面,这就是分数1/2的写法。”“你们想试一试吗?”
学生自己在练习本上写1/2,同桌互相说说是怎样写的,检查一下谁写得更标准、更漂亮。
4、谈话:我们已经会读、会写1/2了,想不想动手做一个1/2呢?
活动要求:拿出老师发的长方形纸,先折一折,再把它的1/2涂上颜色,然后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
全班交流:你是怎样表示这张纸的1/2的?(把一张纸平均分成2份,涂上其中的一份,就是1/2)把学生的作品贴在1/2下面。
“还有谁与他的折法不一样的?”
提问:他是这样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的.,涂上其中的一份表示1/2,可以吗?还有不一样的吗?(选择不同表示形式的作品也贴在1/2下面)
5、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1、2题。
谈话:认识了1/2,你还想认识其它的分数吗?
(1)(课件出示第1题)学生读题目。
指导完成第1幅图。“这幅图是把这个圆平均分成了几份?这其中的一份怎样表示?请在括号里表示出来。”“你是怎样写的?为什么用1/3来表示?”
其余几幅学生独立填写,完成后集体反馈。“怎样表示?为什么?”
(2)(课件出示第2题)学生读题目。
交流:你选第几幅图?为什么?其他三幅图有什么问题?
强调:只有把一个图形或者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才是它的几分之一。
三、自主探索、比较大小
1、教师板书:1/2、1/4、1/8,让学生读出各数。
谈话:“看到这三个分数,你能说出它们谁大谁小吗?”(学生猜测,交流)“究竟谁说的有道理呢?需要大家动手来验证一下,请从老师为你们提供的学具里选择合适的学具,折一折,比一比,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你的发现。”
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小结。
2、练习,完成“想想做做”第3、5题。
(1)、(课件出示第3题)谈话:三张纸条的长度怎样?(一样长)
第一张纸条全部涂色,该怎样表示?
第二张、第三张纸条的涂色部分会表示吗?(生答,师演示)
你能根据三张纸条涂色部分的大小,比较出这三个数的大小吗?
(2)、(课件出示第5题)指名读题目,并说出题目的要求。
学生独力完成,集体反馈。
四、延伸拓展、总结评价
1、(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6题图。
谈话:这次的黑板报有哪些板块?《科学天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艺术园地》大约占黑板报版面的几分之几?哪一部分大一些?
谈话: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分数,我们的生活中不光有整数,也有分数。
2、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新的收获?今天学习的分数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你觉得还要学习什么样的分数?让我们课下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分数,好吗?
【课后反思:】
这节课作为区课改实验观摩课,经过多次修改拿出来后,获得了听课老师的一致好评。作为本节课的实践者,我感觉有两方面做的比较成功:
1、情景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以积极的情感投入到对新知的探索中。在设计本节课时曾设想,怎样才能让新课的引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呢?经多次“磨课”后,选择了让学生拍手表示物体平均分后的数量。这样一来,表示“半个”就不可能再用一个手指来表示,而需要想其它的办法。课堂上学生的出色表现是令人惊叹的,他们在短暂的思考后,有的是把一根手指弯着出示,有的用另一只手挡住或握住另一只手的半根手指,还有的干脆说:没法表示,就写两个字——半个。这时老师提出:“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半个吗?”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出可以用0.5表示,也有学生提出用分数表示,还有的说用二分之一来表示,老师都给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让他们在黑板上用数表示出来。然后老师有选择的告诉学生:“0.5可以表示半个,这是小数,以后会学到,而像这个数(指二分之一)叫做分数,也可以表示半个,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它。”结合课件老师向学生介绍了分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极大的激发了学生探究数学,学好数学的热情。
2、在教学中注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使学生会“做数学”。在进行“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这一环节时,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想1/2、1/4和1/8哪个大,哪个小,然后为他们提供试验材料,鼓励他们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在折、涂、比和交流中明确了对于同一个物体(或同样大小的几个物体),平均分的份数越多,表示每一份的数就越小,所以1/2﹥1/4﹥1/8。这样一来,学生对分数的意义以及大小的比较的理解会更深刻,对探究数学的兴趣会更大更浓。
由此使我想到:只有把学生放在第一位,以发展的眼光来看代学生设计教学,才会真正落实课标提出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小学数学教案 篇6
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四的第5~8题。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使学生发现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并能根据两个数的关系选择用合理的方法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2、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教学重、难点:求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的一些简捷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4和6 3和7 5和9 10和6
二、完成第25页的5~8题。
1、第5题
⑴ ①让学生观察左边4题,说说这几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②找出每组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③比较和交流:有什么发现?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它们的乘积。)
⑵独立完成右边4题,再比较交流发现了什么?
2、第6题
先由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说说分别是什么方法求出每组上数的最小公倍数的?
3、第7题
先让学生用列表的方法找出答案,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过
程实际上就是求7和8的最小公倍数。
4、第8题
先让学生说说求几月几日小林和小军再次相遇,可以先求哪两个数的
最小公倍数,再让学生独立解答。
三、小结:通过今天这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四、思考题
提示:先用列举法找3、4和6的最小公倍数。
小学数学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1.通过观察、计算、验证,使学生明确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理解除法验算的算理,掌握除法验算的方法.
2.通过新旧知识的类比,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新知,提高迁移类推的能力.
3.培养学生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使学生理解利用乘法进行除法验算的道理,掌握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
教学过程
一、观察算式,揭示规律
1.列三组题.
42 6= 72 8= 72 4=
7 6 = 8 9 = 18 4=
自己任选一组进行解答.
问:通过做题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汇报:商和除数相乘等于被除数.
板书:
2.设疑引出课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认真观察,我们发现:商和除数相乘,结果等于被除数.
利用这一规律我们可以做什么?(用商和除数相乘的方法来验算除法计算得对不对.)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除法的验算.(板书课题)
二、计算应用,内化新知
1. 出示例6:4417=
请同桌二人合作,一人计算得数,另一人验算,看是否正确.
教师有针对性地展示几个同桌计算的结果.
师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正好等于被除数呢?(小组讨论)
用等分除说明:因为4417=63,是把44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63.每份是63,7份就是637,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用包含除说明:4417=63是441里面有63个7,63个7就是763正好等于441,所以用商乘除数的积等于被除数.
2.教师反馈,小结.
验算时,先在竖式的右边写上验算:,然后把商写在上面,除数写在下面,列出乘法竖式.在今后做题时,凡题里要求验算的,要写出验算的竖式,没有要求验算的,也要用口算或在草稿纸上用笔算进行验算.
3.初步练习:
1482 6564 22326
做完后让学生汇报验算的方法.
4.小组合作,学习例7.
出示例7: 24635=
(1)小组合作,计算例7,有问题或有什么新发现可以提出.
(2)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3)问:观察、比较两种验算方法,哪一种正确?
(4)问:第二种验算方法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不等于被除数?结果不等于被除数,能说明计算正确吗?要想使结果等于被除数,应该怎样办?(小组讨论)
(5)问:为什么商和除数的乘积加上余数才等于被除数?(小组讨论)
明确:因为例7中2469里面不是正好有493个5,而是比493个5多4,所以493个5多4就是5493+4,结果就是2469,等于被除数.
(6)问:有余数的除法该如何进行验算?
(7)教师小结: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要把商和除数相乘,再加上余数.
5.提高练习.
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428 20xx 8567
三、练习与质疑
1.计算下面的除法,并且验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进行板演,集体订正.
2.根据左边的算式,直接写出右题的得数.
(1)1267=882 8827=()
(2)70569=784 7849=()
让学生快速说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想的?
3.游戏:鸽子送信.(出示课件鸽子送信)
四、看书质疑,全课小结.
五、课堂作业
1.用乘法检验下面各题的得数,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3546=59 16637=239
2.462 5523 20173
684 1386 34119
小学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 经历整理加法表的活动,初步了解算式之间的联系,提高20以内数的加法计算正确率。
2、 在观察、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有序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 能熟练计算20以内数的加法。
教学难点 能够通过观察思考,在加法表中找规律。
教学方法 尝试指导,效果回授教学法
教具准备口算卡片、20以内进位加法表
教学活动设计 修订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20以内的所有加法,今天我们和以前一样,系统的整理我们学过的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整理成20以内的进位加法表。你们有信心吗?
(设计意图:明确要学习的内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良好的氛围。)
二、探究新知:
1.整理加法表。
师:先在小组内把学过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算式写在卡片上,注意写得越完整越好。(学生在小组内共同讨论写卡片。)
师:想一想先确定一个标准,按什么分类整理呢?
学生可能会说:
?找出得数是11的加法算式排成一排。
?找出得数是12的算式排成一排。
?有些加法算式里面都有9等。
通过再次引导整理加法表时,引导学生明确整理的依据和标准,并给出部分例子做参考,降低教学难度,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如:学生会发现:
第一行两个数相加都是11。
师:想一想第二行的算式呢?
?第二行两个数相加都是12。往下写8+4、7+5……
师:你还有那些发现?
师:你明白同学们说的意思了吗?请和同桌合作,一起仿照上面同学的发现开始整理,完成课本P87的表格吧!(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活动,关注学生的合作。 )
组织交流展示各小组合作探究的结果。
2.再次探索规律。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加法表(出示加法表),我们再来仔细看看从中我们都发现了哪些规律?
设计意图:表中算式的排列有明显的规律,也有隐含的规律,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梳理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今天你们的表现很出色,学会了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算式,而且还有很多有趣的发现,找到了很多藏起来的秘密,请和更多的朋友分享你的发现和快乐。
板书设计 做个加法表
把加法表填完整。
作业设计 做个加法表
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教案 篇9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P8及练习二第3、5、6题
教学目标:
1、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进行换算。
2、发现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小组合作技巧。
3、培养学生勤于动脑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掌握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并正确进行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
1、填一填
1分米=()厘米10分米=()厘米=()米
1厘米=()毫米1分米=()毫米1千米=()米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单位换算。(板书课题)
二、探索新知
1、出示例5,学生独立完成,后在小组内交流。初步感知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
2、汇报交流:3千米=3000千米5000米=5千米
3、想一想,千米与米之间的关系让你联系到了什么?(千克与克之间的关系)
4、出示P8做一做,学生独立思考,全班交流。
三、巩固练习
1、出示练习二第3题
8千米=()米
7000米+8000米=()千米
6000米=()千米
3千米-1000米=()
(1)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的?特别是第2小题,是将单位的换算隐藏在计算的过程当中,可以先换算再计算或者先计算再换算。第4小题必须先换算再计算。
2、出示练习二第5题
这道题准确的相距1千米的路线只有1条,那就是从邮局到体育场,途经学校、医院,250米+300米+450米=1000米=1千米。但是我们可以让学生试着去找出大约是1千米的路线。
3、出示练习二第6题
这是一个星号题,主要是体现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可以这样算:12-8=4(小时)4个80千米就是320千米。说明4小时走的路程比308千米要多,所以能到达。
也可以这样算:308里面有4个不到的80千米,那么4小时也能到达。
小学数学教案 篇10
一、说课内容:一年级下册第92-94页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及意义: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开始学习简单的分类整理,初步认识了象形统计图和简单的统计表。本课继续学习统计,以整理随机出现的简单数据为主要内容,并把经过整理的数据填进简单的统计表。在统计过程中,让学生学到一些比较容易的统计方法,渗透统计的思想和方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信心。
三、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简单的统计过程,初步学习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方法,会在简单的统计表里反映出整理数据的结果,能利用统计表里的数据提出问题和回答问题。
2、使学生在统计教学过程中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3、引导学生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体验与同伴合作、交流的快乐。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用简单的符号进行记录的统计方法,认识简单的统计表。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合作讨论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说教法和学法
一、创设情境,诱发内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材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了线索。本节课的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境,诱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新课。
二、合作学习,研创知识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弗赖登塔尔说过:学生学习是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教师设计一些探索性、合作性活动,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研究知识,创造知识。引导学生产生教材上已有的和教材没有的多种统计方法,并在研究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体会与比较。
三、活动体验,运用知识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认为,知识源于活动,没有主体对客体的活动,就不可能产生反映和认识。教师还设计了统计小组同学的铅笔活动,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实践和游戏活动中,运用和巩固知识、发展和深化知识,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今天有一些小动物想和小朋友一起来学习,大家看都有什么?(黑板上杂乱地贴出动物头像)
怎样能很清楚地看出它们各有多少个?(指名说)
哪位小朋友愿意上来分一分、排一排?
现在你能告诉大家,它们各有多少个吗?
2、分一分、数一数是我们上学期学习的统计方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统计(板书课题)创设情境,复习分类统计方法。这一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在小动物头像的场景中进入状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研究探索,进行新课
1、收集整理数据
(1)每组小朋友的桌子上都有一个盒子,里面有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从盒子里摸出一个看看,并告诉大家盒子里有许多这样的图形。
现在小朋友想知道什么呢?
(2)大家想知道这么多的问题,我们怎样知道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几个?可以用分一分、数一数的统计方法,能不能用其他方法统计出它们的个数呢?
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
听老师讲一下游戏的要求:小组长从盒子里拿出一个图形,说出图形的名称,其他小朋友要想办法把它记在纸上,组长再拿一个,你再记一个,一直把盒子里的图形拿完为止。
这一环节的设计,教者积极地为学生创设实践操作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动手、动脑,在整理数据的实践中体会用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并启发学生用其他一些比较简单的符号记录,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2、分组活动
3、小组汇报
4、引导学生比较记录的方法,得出哪种方法更清楚,更简便。
通过刚才的比较,现在你喜欢哪种方法?
哪位小朋友能把你喜欢的方法说给大家听一听?要说出为什么喜欢这种方法?
既然大家都喜欢这种方法,如果让你再来记一次,就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
5、填写统计表
看着这张统计表,你知道了什么?
三、组织练习,统计文具
1、用先记录的方法,统计一下小组中小朋友的文具。用喜欢的方法把每个人的文具数记录在表格里,再整理全组的文具数量。
填表,汇报方法
2、观察统计结果,哪种文具用得多?哪种文具用得少?
如果我是文具店经理,你们想对我说什么?美国教育家布朗认为:学习的环境应放在真实问题的背景中,使它对学生有意义!让学生充当生活的角色,统计小组里的学习用品,寓知于乐,激发兴趣,发展认识,使数学归于生活实际。
四、课堂小结,课后延伸
今天学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课后选一项内容进行统计。
评价是《数学课程标准》极为重视的一个方面,评价态度与情感的有机渗透,评价与统计的巧妙结合,统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真正体现了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小学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小学数学教案06-12
小学数学教案08-22
小学数学教案08-24
小学数学教案08-27
小学的数学教案03-24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案03-16
《左右》小学数学教案04-01
小学数学教案【热】09-01
【精】小学数学教案09-01
【荐】小学数学教案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