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
作为一名教职工,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1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68页例2、例3。
教学目标
1崩斫饬轿皇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能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碧剿鞑煌的算法,继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探索发现能力。
3比醚生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每组学生准备第68页的数位图和小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两位数减一位数和两位数减整十数,下面请同学们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算一算。43-5=47-2=51-6=22-4=43-30=47-20=78-40=42-30=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教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减一位数时,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减法中适不适。
板书课题。
二、教学新课
1苯萄2
出示第68页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知道左面有39个茶杯,右面有25个茶杯盖。
教师:茶杯和茶杯盖是一一对应的吗?
教师:求还差多少个茶杯盖,应该怎样列式?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式?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把39个茶杯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茶杯盖同样多的茶杯,另一部分是比茶杯盖多的茶杯,39-25就是减去和茶杯盖同样多的茶杯,剩下的就是比茶杯盖多的茶杯,也就是还差的茶杯盖。
教师:怎样计算39-25呢?我们在数位图上摆一摆小圆片。谁告诉我,先摆哪个数?然后怎么办?
引导学生说出摆39-25时,先要摆出39,再从十位和个位上分别分掉25。
教师:为什么要强调在十位上和个位上分别去掉25呢?同学们还是采什么方法来计算39-25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还是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的方法来计算的。
教师:同学们小圆片算一算。
学生小组小圆片拼摆计算39-25,教师作必要的
指导。学生算完后抽一组的学生在
上来摆一摆,一边摆一边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如果不摆小圆片,你怎样计算39-25?让学生说出没有小圆片,可以口算或竖式来计算。
教师:把你们的小圆片收起来,大家从刚才两种算法中选一种来自己计算。
学生计算,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教师:有选择口算计算的学生吗?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指导学生指着算式说把39分成30和9,30-20=10,9-5=4,10+4=14。
教师:你认为在口算39-25时,要注意什么问题?能给同学们提个醒吗?
指导学生说出在口算时,要注意十位对着十位上的数减,个位对着个位上的数减。
教师:也就是说要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这是口算的同学提醒我们注意的。有竖式计算的同学吗?到黑板上来介绍一下你的`算法。
让学生在黑板上边板书边讲解自己的算法。
教师:减法竖式的写法和加法是不是相同的呢?它们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呢?
让学生理解减法竖式的写法和加法很多地方都是相同的,都要先在上面写出第一个,也就是被减数,然后在第二排相同数位上的数对
齐写出减数,在减数的左边写上减号,最后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不同的是加法要写加号,而减法写减号;加法是对齐数位相加,减法是对齐数位相减。
教师:你认为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指导学生说出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教师:同学们再一次说到了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看来这个计算法则非常重要,不管摆小圆的方法算,还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都要遵守这条规定,教师把这条规定写下来。教师板书。
教师:这样我们就算出还差14个茶杯盖。下面请同学们同样的方法计算出79-33和97-26,要求79-33口算,97-26竖式计算。
学生独立计算后,抽学生汇报。口算要求说己的口算过程;竖式计算的在
上展示出学生的竖式的同时,要求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
全班集体订正。
2苯萄3
出示第68页例3图。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这种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这是两辆汽车,它们的座位是不一样的,你能算出小客车比大客车少多少个座位吗?
学生计算后,抽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在学生说算法的过程中教师作如下的追问。
教师:为什么要45-23呢?让学生说出因为这是两辆汽车的座位数进行比较,把大客车的座位数分成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和小客车的座位数同样多的座位数,另一部分就是比小客车多的座位数,所以要45-23。
教师:你什么方法计算45-23的呢?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要求学生明白不管是口算还是竖式计算,都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减。
三、巩固练习
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二横排的题目。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圆图,看图列出算式并口算出结果。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
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竖式计算43-42,56-33。
学生计算后,抽一个学生的作业在
上展出,全班集体订正。
四、课堂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五、课堂作业
第70,71页练习九第4,5,6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2
设计说明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突出以下三点:
1.根据主题图创设教学情境,使计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
创设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把枯燥的计算置入情境中,不仅能使计算含有丰富生动的具体内容,还能使计算教学成为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掌握算法。
学生进入情境后,从中发现问题,进而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中思考、交流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多种计算方法。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指导,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思考、动手、动口的时间和空间。
3.练习设计有梯度,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算理的理解。
练习题的设计,由易到难,注重层次性,避免了重复练习,做到了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教材出发,并最大限度地发挥了练习题的作用。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小棒 计数器 3摞书(每摞10本)
学生准备 小棒 计数器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读书吗?(喜欢)那么你们喜欢到图书室看书吗?(喜欢)为了让同学们有更多的`书可以看,最近我们学校的图书室购买了一些新书,你们期待吗?(期待)今天老师把其中的一些书带到了我们的课堂上,想让同学们帮老师数一数,算一算老师这里有多少本书。但是在拿出这些新书之前我要看看你们的计算能力怎么样,能不能帮老师数清楚,要是数错了就糟糕了。你们敢接受挑战吗?
1.课件出示口算题。
5-4= 6+3= 3+4=
9-5= 8-3= 7+2=
(学生回答,教师要强调计数单位)
2.课件出示口答题。
5个十是( )。
8个十是( )。
40里面有( )个十。
70里面有( )个十。
师:同学们真棒,都答对了。像50、80、40、70……这样的数我们叫什么数。(整十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整十数的加、减法。(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设计意图:学生对图书室很好奇、很感兴趣,用图书室进新书的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思考的兴趣。这样既为学生学习新知在情绪、知识等方面作了良好的铺垫,又导入了新课,同时培养了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及乐于助人的精神。
⊙探究新知
1.探究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1)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列出算式。
①进入情境。
师:同学们,看来大家的计算能力都很好。快来帮老师看看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教师拿出3摞书)
②观察情境,收集数学信息。
师:我请一名坐得最端正的同学上来数数科技书有多少本。(10本)
师:我再请一名同学数数童话书有多少本。(20本)
③提出问题。
师:请同学们根据情境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预设
生:一共有多少本书?
师:你的问题提得很好。老师整理这些书就是需要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本书。那么你们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
④尝试列出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10+20)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生活情境,在自主获取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及语言表达能力。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3
教学内容:
人教版一年级下册57页例1及练习一的习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运用直观手段,数形结合引导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深对算理的理解,能准确熟练地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渗透算法多样化的。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经历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过程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建构新知。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达成知识目标的同时,渗透对学生多种能力,如观察、交流等的培养,感受生活数学,经历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理及算法多样化
教具准备:课件、木棒卡纸、小棒、答题纸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谈话:今天很多老师都来看我们上课,同学们心情怎样?那老师们还要看哪位同学们上课最会学习,谁收获的知识最多。你准备好了吗?
1、10个10个数,数到100
师:同学们,我们上周学习了100以内数的认识,那你们会不会10个10数,数到100呢?(会)那就数数吧?
2、抢答题。知道答案就站起来
4+5=3+5=7+2=2+6=6+3=8―6=
师:真棒!继续表现。
3、我会填。
50里面有()个十8个十是()
一个数,十位上是6,个位上是0,这个数是()
师:咦!同学们,余老师发现这些题中有这3个数:50、80、60他们好像有什么共同之处哟?谁和老师有同感。
生:……
3、揭示课题
师:你们真是个善于观察的好孩子。我们把个位是0的两位数叫做整十数。(板书:整十数)今天,我们就学习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请同学们把课题齐读一遍。(板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二、师生互动,学习新知
1、教学整十数加整十数。
师:你们的声音真好听。人们常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花儿开了。下面,让我们走进大自然,感觉一下花儿的美。(课件)多美呀!这还有红花呢!数数看红花有多少盆?那黄花呢?比赛,谁数得快?多少盆?
师:那谁能根据刚才我们信息,提一个用加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生: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板书)
师: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
生:30盆
师:你怎么知道是30盆。
生:10、20、30
师:噢!你是10个10个数出来的,这是一个办法。那如果用列算式的`方法,谁会列式?个个都说自己会列,请你把它列在你的练习本上。开始!
(请生上台来列)
生:10+20=
师:你们同意他的列法吗?咦!你们怎么知道10加20等于30,不着急。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小组成员,比一比,哪个小组想的方法最多?
生:因为1加2等于3,所以10加20就等于30。
师:谁听懂,他的方法?再说一次
生:……
师:1+2=3,这个算式是表示1个一加2个一,和起来就是3个一,3个一就是3,但10+20这个算式还是1个一加2个一吗?(不是)那它是表示什么?
生:表示1个十加2个十,结果就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
师:这是一种方法,那还有别的方法吗?刚才我看到有些小组用小木棒来帮忙。下面请他到黑板来演示一个摆小木棒的过程。
生:……
师:从他这一说,我觉得他是从数的组成上去解决。10+20,其实就是1个十加2个十,和起来是3个十,3个十就是30。所以10+20=30
2、教学整十数减整十数。
师:公园里的花儿还有紫色的呢?看,谁最棒,最先告诉老师一共有多少盆紫花?
师:现在有个伯伯来了,请你观察,这个伯
伯推着三轮车来这,打算干吗?他已经搬了几盆?他说:我要搬走10盆。看到这情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生:还剩多少盆紫花?
师:还能提别的数学问题吗?
生:还剩多少盆花?
师:你们提的问题太具有挑战了,请你任选其中一个问题来列式解决?把算式列在你的练习本上。
生:30―10=20
师:正确吗?那你们怎么知道30减10等于20,和你的同桌互相交流一下,看谁想的办法最好?
生:因为3减1等于2,所以30减10就等于20。
师:谁听得懂,他的方法?再说一遍。
……
师:还有别的算法吗?
生:……
师:同样的我也看到某些同学用小棒来摆,我请他上来摆一摆。
生:……
师:其实他的这种方法是从数的组成上去想:就是3个十减掉1个十,还剩2个十,2个十就是20。所以30―10=20
师:这道题没人来挑战吗?请###上来写出算式。(60-10=50)请你说说你是怎样知道60-10=50?
生:……
3、对比练习,巩固算法。
师:像这样整十数加整十数,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题,你们会做吗?光说还不行,老师得检查检查。请你拿出这张答题纸完成这4组题。看谁完成得又对又快。
3+2=4+5=6-4=8-3=
30+20=40+50=60-40= 80-30=
问:同学们,你们发现了吗?这每组题中的第1题和第2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及不同之处呢?你想举哪一组来说?
:从同学们的发言中,这4组题中,每组题的第1个算式是表示几个一加几个一,或几个一减几个一,都是单位一的计算。每一组的第2个算式表示几个十加几个十,或几个十减几个十,都是单位十的计算。
三、拓展练习,巩固新知。
师:那下面你们乐意用我们学到的知识跟着老师去闯关吗?看看我们同学能否能通过这四关的挑战。有信心吗?
第一关:我会看图列算式。(课本练习一第1题)
第二关:我是计算小能手。(8道计算题)
第三关:摘智慧果。(40+()=9060-()=10)
第四关:我是生活家。(找找生活中哪些问题需要用到这个知识来解决)
四、课堂。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拓展延伸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思考题:……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红花和黄花一共有多少盆?还剩多少盆紫花?
10+20=30(盆)30-10=20(盆)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4
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并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2.会用加减法计算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读题和收集信息、信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练习课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能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教学难点:
能用数学语言表达图意。
一、激发兴趣
1.引入。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小猫吗?原来,小猫家族有一个美丽的城堡,今天,老师将要带着小朋友们到城堡里游玩。想不想去?
在城堡里有很多数学问题等着考验大家,有信心接受考验吗?
(多媒体出示小猫城堡图)
2.小朋友们准备的怎么样了?看!小猫已经带着问题来迎接我们了。(出示课本第15页第4题)
13-5=19-10=11-3=
17-8=13-7=16-8=
15-6=10-2=14-5=
11-4=18-9=12-8=
要求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讲评。
二、巩固练习
1.出示课本第15页第3题。
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出示课本第15页第1题。
学生先说一说算是的意义,再在对应图上圈一圈,最后将得数填入方框中。
3.出示课本第15页第2题。
学生小组合作画一画,填一填。
4.出示课本第15页第5题。(课件出示第5题图)
从这幅图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1把椅子配1张桌子,还缺几张桌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请和你的同桌一起合作完成这道题。
谁来把他们的做题方法和一下?
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5.出示课本第15页第6题。
比一比,看谁写得快。
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6.出示课本第15页第8题。(课件出示第8题图)
从图上你能找出哪些有关的数学信息?
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信息?请你提出两个数学信息。
你会解决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吗?
学生先独立观察,列式计算,教师再指名学生上台板演。
三、拓展思维。
出示课本第16页第9题。小组比赛,看谁说的最多。补评:
板书设计:
练习一
13-5=819-10=911-3=8
17-8=913-7=616-8=8
15-6=910-2=814-5=9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5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并初步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口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和发展生动手操作的能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德育教学点:让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究新知识,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感和乐趣,让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学好数学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教学重难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算法及计算过程。
教具准备:
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铺垫孕伏。
口算
9-4 7-2 8 +1 5-2 6+2
3+5 7+4 1+6 8-4 9-2
对口令
两人一组,一人出小棒(如:3捆小棒说30里有3个十
另一人接3个十是30
二 、合作探索
1、40 + 20
创设情景(出示例1图)
师口述:3个小动物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文具,熊猫爷爷笑眯眯地说:我要考考你们,看看谁最聪明,左边有4盒铅笔,右边有2盒铅笔,每盒10支,一共有多少支?
(生口答并列式:40+20)
提出问题
40加20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动手操作,独立思考
学生动手操作,摆学具,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和交流,想好的同学再开动脑筋,有别的方法吗?
交流启发,师生互动
探索60-10
创设情景,出示例2图
师口述:小白兔到熊猫爷爷的文具店买铅笔,熊猫爷爷笑眯眯地问:我一共有6盒铅笔,每盒10支,你买走了10支,还剩多少支呢?
生列式:60-10
提出问题
60-10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们用小棒摆一摆,再数一数,算一算看谁先算出答案,你能想出不同的方法吗?
自主学习,合作交流
生动手操作,独立思考,分小组相互交流,启发,师巡视,与各学习小组进行交流,指导
分组汇报
各组派代表汇报交流结果
试一试
50+30 90-40
生完成在书上,订正时,说说是怎样算的?
课堂活动
摆一摆,填得数
教材P52、摆小棒,填得数
看图填得数
生看图,独立计算,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游戏
两人一组进行练习,互相出题,一人说算式另一人说得数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知识?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吗?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6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6~58页例1、例2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绷系生活实际初步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会选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口算。
2、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不同的口算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体验学习带来的成功和喜悦,感受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10捆小棒。
教学过程
一、教学单元主题图
教师: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在我们的教室里也有不少的数学问题。请看这样一幅图。
出示第56页单元主题图。
教师:你能从图中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根据这些信息列出算式。
学生看图,汇报图中的信息,根据所提的信息写出加减法算式,并让学生发现这些算式全都是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算式。
教师:我们原来学习的20以内的加减法能不能解决图中提出的问题?
教师: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到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在这个单元,我们主要研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就从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最基础的知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学起。
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1
出示例1的情景图,但不出现“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从图中你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三个小朋友在商店购买铅笔,卖铅笔的叔叔告诉他们,左边有4盒,右边有2盒。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盒铅笔?应该怎样列算式呢?
教师:能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吗?
指导学生说出因为4和2组成6,所以4+2=6。
教师:如果一捆小棒表示一盒铅笔,你能小棒摆出4盒铅笔加2盒铅笔等于6盒铅笔吗?
学生摆后,
出示下图。
教师:这个问题我们原来学过的.知识就能解决,下面我们再来看这幅图,注意它有什么变化。
再次出示例1的情景图,加上“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和前面的图比,有什么变化?让学生明白多了“每盒10支”这句话。
教师:不仅多了这句话,问题也发生了变化,现在不是让你求一共有多少盒,而是求一共有多少支,应该怎样列式呢?
指导学生说出40+20这个算式。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列呢?
引导学生这样思考,每盒10支,4盒就是40支,2盒就是20支,要求一共有多少支,就应该40+20。
教师:和前一个问题相比,发现了什么变化?
引导学生发现单位发生了变化,原来是“盒”为单位,现在是以“支”为单位。
教师:求一共有多少盒的时候,4+2=6就解决了,现在支作单位,要算40+20,同学们以前学过这样的算式吗?
教师:这个算式怎样计算呢?我们看看你们摆的小棒图,同桌商量一下,怎样计算40+20。
学生讨论后,抽学生汇报。估计学生有一捆一捆地数的方法,从40数起,50,60,所以40+20=60;教师肯定这种算法以后,追问学生还有没有其他的算法,如果学生能回答出想4个十加2个十得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则进一步追问,你怎么想到了这种算法呢?前面我们的学习对你有没有启发呢?促使学生把现在的算法与前面的算法联系起来思考,沟通两部分内容的联系。如果学生不能想出这种算法,教师则作如下的追问。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数小棒的方法算出了40+20=60,但是每一次都来数小棒方便吗?对了,这种算法虽然比较简单,但也比较麻烦,你能不数小棒,直接想40+20怎样算吗?如果学生还是说不出来,教师则作进一步的启发。
教师:我们想一想前面的学习内容,4盒+2盒=6盒,这里的4
盒是几个10支呢?2盒呢?6盒呢?
引导学生说出4盒就是4个10支,2盒就是2个10支,6盒就是6个10支。
教师:所以我们把4盒+2盒=6盒,说成“支”来计算的算式,可以怎样说。
指导学生对照上面的算式说出4个十+2个十=6个十,教师随学生的回答做如右图的板书。
教师:想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能计算40+20吗?
引导学生说出因为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所以40+20=60。教师随学生的回答进一步完善板书。
教师:比较一下,4+2和40+20在计算方法上有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讨论后回答,让学生理解不管是计算4+2还是算40+20,都要想4+2=6,不同的是4+2是4个一加2个一等于6个一,而4个十加2个十等于6个十。
随学生的回答出现下图。
教师:这样一比较,小朋友们就更清楚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了。因此,小朋友们在计算整十数加整十数时,实际上是在想一位数加一位数的加法,只是把它们的计数单位带着走就行了。下面我们一起这个方法来试一试。50+30怎样算?
学生讨论后回答:想5+3=8,所以50+30=80。
教师:30+60呢?
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三、教学例2
教师:刚才我们研究了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法,下面我们再来研究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
出示例2情景图。
教师:要求还剩多少支铅笔,应该怎样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算式,教师板书算式:60-10=
教师:60-10等于多少呢?请你们小棒摆一摆、算一算。看看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算法?
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找出不同的算法,教师巡视做指导。有了先前加法的经验,学生可能很快地想到刚才类似的方法,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然后抽学生汇报交流。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来给我们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学生有可能说:6捆小棒去掉1捆,还剩下5捆,也就是50;6个十减去1个十得5个十,就是50;从60起一十一十地倒着数;加法10+50=60来想60-10=50。
教师:在这些算法中,你最喜欢哪种算法呢?为什么?
学生陈述自己的理由,逐步引导学生想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来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和想加法算减法这两种计算方法上来。
教师:和整十数加整十数一样,小朋友们也可以想一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来计算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下面请小朋友这种方法算一算90-40。
教师:同桌的两个小朋友练一练,由一个小朋友说一道整十数减整十数的减法算式,另一个同学算出结果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
学生相互说算式并算出结果。
四、巩固练习
指导学生完成第59页课堂活动。
(1)摆一摆,填得数。学生看书上的图,摆小棒,填得数。并让学生说说10+40=□与50-40=□之间的联系。
(2)口算游戏。同桌两人一组,有一人说算式,一人说得数。
五、课堂
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学生进行自我。
六、课堂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数学书60页练习七第1,2,3小题。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7
教学目标
1.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 探索不同的算法,继续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发现能力。
3.让同学们体验到探索发现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教师:我们在前面学习过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整十数,下面请同学们用你们掌握的计算方法算一算。43+5= 47+2= 6+51= 4+22= 43+50= 47+20= 60+51= 40+22=
学生独立完成后,抽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算的,重点要求学生说出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
教师: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两位数加一位数时,就要求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了,这节课我们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看我们原来掌握的计算方法在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中适不适用。
板书课题。
二、教学例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7页的情景图。
教师:从图中知道些什么?
学生:从图中知道班上男生有23人,女生有25人。
教师:要求一共有多少个同学,应该怎样列式?
学生:23+25。
教师:为什么要用加法计算?
学生:因为这是求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和。
教师:怎样计算23+25呢?我们还是先用计数器来计算,同学们用计数器计算已经有经验了,老师就不再提示,同学们自己计算。
学生用计数器计算,教师作必要的指导,然后抽学生汇报。
学生用计数器边演示边汇报:我先在计数器上拨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这个数上加25,先在个位上加5,再在十位上加2,这样我就知道23+25=48了。学生汇报到这个地方时,教师追问:你为什么要把5加在个位上,2加在十位上呢?让学生意识到,这里的5是5个一,个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一,所以应该对着个位加;25中的2表示2个十,十位上的数就表示多少个十,所以应该把2加在十位上。
教师:你们觉得在两位数加整十数和一位数时强调的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相加这个计算方法在这里适用吗?
学生:适用。
教师:所以我们知道在计算加法时要遵守的一个法则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板书: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我们用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的计算方法在计数器上算出23+25=48。除了在计数器上算,我们还可以用口算的方法,谁能说一说口算23+25应该怎样算?
指导学生说出口算23+25时,要先算20+20=40,再算3+5=8,最后把40和8加起来得48,所以23+25=48。
教师:看看第67页中这个小男孩是怎样算的,他应用的是什么计算方法?
学生:小男孩使用的就是口算方法。
教师:书上这位老师告诉我们还可以用竖式算。同学们以前学过竖式吗?
学生:没有。
教师:现在老师教你写竖式。
(教师边说边板书)先写上第一个加数23,然后在第二排写第二个加数25,在写25时,请同学们告诉我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
教师:对了,第二个加数要写在第二排,而且写的时候要注意相同数位上的数要对齐,哪个同学来写第二个加数?
抽学生在黑板上写25,其他同学给他检查写得对不对,主要是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
教师:现在两个加数写好以后,在第二个加数的左边写一个加号,表示两个数相加,然后在两个加数下面画一条线,把加数与得数分隔开。现在我们对齐相加,个位上3加5得8,在个位上写8,十位上2加2得4,对着十位写4。所以23+25得48。这样的竖式同学们会写吗?
学生:会。
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27+21。
学生计算时,教师来回巡视,做必要的指导。抽一个学生进行板演,全班同学检查是否按竖式的要求写的,相同数位上的数是否对齐,结果是否加正确了。也就是要求学生从格式、方法、结果三个方面进行检查。
三、巩固练习
多媒体课件出示第69页课堂活动第1题第一横排的题目。
教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幅小棒图,你觉得这些小棒在摆放时注意了些什么?
学生:这些小棒都是整捆小棒对着整捆小棒,单根小棒对着单根小棒这样摆放的。
教师:也就是说,这些小棒在摆放的`时候,就注意到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注意到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
教师:这样一齐,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两堆小棒的几个十和几个一。
教师:请同学们口算出它的结果,把算式填写完整。
学生口算后填算式。
教师:请同学们用竖式计算43+42,51+33。
学生计算,抽一个学生进行板演,全班集体订正。
教师:请同学们看一看第69页第2题,这是一个口算游戏,同学们明白这个游戏怎样做吗?
学生:这个游戏的做法是一个学生说出一个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另一个同学迅速地口算出结果。
教师:你们的理解基本正确,但是要注意的是,这个出题的同学,出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题一定是个位和十位上的数都不进位的,也就是说个位上两个数相加的和要小于10,十位上两个数相加的和也要小于10,这样的题同学们会出吗?
学生:会。
教师:好,同桌的两个同学开展这个游戏。
学生游戏时,教师作必要的指导。
四、课堂小结
教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从中你知道了些什么?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学生回答。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8
第一课时:
买铅笔
学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2—3页。
学习目标:
1、在买铅笔的情境中探索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理解算理。
2、能正确计算十几减9的减法,并能简单运用。
3、培养善于思考,倾听的学习习惯,能理解他人的`不同算法。
学习重点:
学会正确的计算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
学习难点:
对退位减法的理解,感知计算方法的多样性。
学习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背“凑十”儿歌。
2、口算练习(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8=6+4=9+6=10—8=15—5=+
8+7=4+9=16—5=8+8=5+9=
3、填一填
9+()=13()+9=15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买过文具吗?小兔妹妹和你们一样也买过文具,看看它是怎样买文具的,好吗?(课件出示课本主情景图)
师:在袋鼠妈妈开的文具店里,小兔妹妹正在买铅笔(板书课题:买铅笔)。
师:谁能说说小兔妹妹说了什么?袋鼠阿姨一共有几枝铅笔?卖给小兔妹妹几枝铅笔?你能根据这些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谁来试试看?(可多抽两个孩子)(师板书:有15枝铅笔,我买9枝铅笔,还剩几枝铅笔?)
2、独立思考,探索算法。
师:解决“还剩多少枝?”这个问题,你能列出算式吗?
3、根据学生回答,
师:
板书:15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9
一、复习引入,揭示课题
1.出示一幅订牛奶的情景图。(一份牛奶每月28元,订5个月要花多少钱?)
指导学生从图中获知数学信息及所求问题,提问:你打算怎样列式解答呢?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以前学习的什么知识呢?(285;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知识)
教师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笔算过程,同时请其他同学口算:1320;1240;3021;lOl5;2810。师:这些都是前面刚学过的乘法口算,说说你的口算过程。(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
引导学生一起检查黑板上写出的285的笔算过程。提问:通过285的笔算,我们可以求得订5个月牛奶要花的钱。刚才口算2810可以解决这里怎样的问题呢?(订10个月牛奶要花的钱)
出示:订一年这样的牛奶要花多少钱?根据学生回答,教师板书:2812。再提问:与前面学过的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相比,这是一道怎样的算式呢?(两位数乘两位数)
教师板书课题,并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揭示数学信息与问题,巧妙地将相关旧知识与要探究的新问题串连在一起,让学生在得到有效复习与铺垫的同时,又能体会到解决实际问题由易到难渐进发展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不断探求新知的学习热情。]
二、展开探索,算法多样
1.估算2812的积大约是多少呢?(把28看作30,12看作10,2812的积大约是300)
2启发谈话:28-12的精确答案是多少呢?这是个新的问题,小朋友,开动脑筋能否用以前学过的知识得出2812的结果呢?请试着在纸上算一算!如果独立计算有困难,可以先自学课本30页中的算法,再独立进行计算。
3.学生在小组内展开交流,说说各自的计算方法。
4.全班集体分享,教师将其写在黑板上,并让学生分别说出思路。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就要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和思考结果,给他们充分独立探索的空间和交流展示的平台。]
三、深化研究,优化算法
1.回顾:我们还没有学习2812的计算方法,同学们就能用这么丰富的计算方法得出结果,真了不起!老师想知道,你们是借助以前学过的哪些知识来解决的呢?(第1种方法借助两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数以及笔算加法的知识;第2、3两种方法借鉴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4、5两种方法都是运用的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知识。)
2.赏析:在这些算法中,你比较欣赏哪一种算法?(我喜欢第一种方法,因为它容易理解;我喜欢竖式计算,因为它比较清楚简捷;我认为四、五两种方法不仅容易理解,而且只用两步就可以算得最后的结果)
3.讨论:如果要计算2913你会选择怎样的计算方法呢?(同桌讨论,全班交流)提问:为什么没有同学选择像黑板上(4)、(5)两种方法来计算呢?(4)、(5)两种方法有局限性,乘数13不能像1那样拆。
4.比较:方法(2)、(3)都是用的竖式计算,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异同呢?(这两个竖式只是十位上的1去乘28,所得的积写法不同,其它都一样)提问:你是怎样理解这两种不同写法的呢?(方法(2)与以前学习的笔算一样,用乘法口诀一八得八、一二得二记录每步乘得的积;方法(3)乘数12十位上的1表示10,2810口算得280)思考:在方法(2)中,乘数十位上的1乘得的积28与第一次乘得的积56相比,写的位置靠前一位了,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这里的28表示28个十)试想:如果乘数十位不是1,而是数字较大的9时,你觉得运用哪种写法比较好呢?(口算的方法有些困难,运用乘法口诀记录每步乘积比较容易)
观察方法(1)、(2)之间的联系,教师根据学生的口答进行连线。
5、小结:方法(2)是将方法(1)分步计算的过程用竖式的形式表示出来,当我们理解之后,采用方法(2)的写法不仅使计算过程清晰,而且还便于检查。所以小学阶段我们进行笔算的基本算法是竖式计算,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它的优势将会更明显。(完善课题,添上笔算)同桌小朋友相互说一说怎样用竖式计算2812,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乘得的积的末尾要和十位对齐)
6.练习:出示课本第31页想想做做第一题,学生独立练习后,全班进行交流。
[设计意图:由算法多样化到算法优化是通过比较选优的渐进过程,教学中教师将两位数乘两位数探究的实例进行扩展,在2812与2913的对比中,寻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在2812与2892的对比中,得出简捷的笔算写法;在(1)、(2)两种方法的联系中,进一步明晰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算理。]
四、发现规律,学会检验
1.教师在黑板上出示1228的竖式,与刚才2812的竖式比较异同。(都是两位数乘两位数,只是乘数的位置交换了)提问:它们的计算结果会怎样呢?学生带着猜想补充完整课本31页试一试的计算并观察验证。启发:运用这一规律可以对两位数乘两位数进行验算。
2.课本想想做做第二题。
[设计意图:对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进行验算是本节课教学的另一任务,通过观察、猜想、验证、思考等教学环节,让学生主动接受这一检验方法,获得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保障。不仅能够培养学生检查的学习习惯,更能锻炼他们良好的学习品质。]
五、熟练运用,拓展提高
1.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三题,学生纠错后在全班集体交流。
2.学生独立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四题,教师巡视指导。
3.完成课本想想做做第五题。启发谈话:学以致用不仅能巩固我们学习的知识,还能提高我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看到了这样的生活情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进行解答。
4.提问:你能利用今天学习的知识,计算语文课本上你喜欢的一篇课文大概的字数吗?(数一数课文每行有多少字,大约有多少行,利用今天学习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知识算一算就可以知道了)学生试着练习。
[设计意图:学生对新知的掌握需要进行多种形式的练习,在学生独立笔算中,教师能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在错例的纠正中强化运用新知注意的要点,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中,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六、交流体会,分享收获
启发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相信你有很多学习的体会和收获,与同学们一起分享吧!
[设计意图:通过交流分享,不仅有利于对今天学习的新知进行归整,还能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成就感,使学习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教案】相关文章:
数学加与减二教案01-17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01-11
数学乘加乘减教案07-18
数学下册第六单元加与减的教学反思02-16
数学教案乘加乘减08-25
数学加与减教学反思04-03
加与减教案优秀11-29
一年级下册数学加与减知识点归纳12-21
一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知识点整理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