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教案

时间:2023-02-07 17:16:40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七年级数学教案【热】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七年级数学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教案【热】

七年级数学教案1

  教学目的:

  (一)知识点目标:

  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

  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

  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

  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

  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

  内容:老师说出指令:

  向前两步,向后两步;

  向前一步,向后三步;

  向前两步,向后一步;

  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

  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问题见教材。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

  -3、-2、-0.5、-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X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巩固提高:练习:课本P5练习

  课时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说一说吗?

  课后作业:课本P7习题1.1的第1、2、4、5题。

  活动与探究:在一次数学测验中,X班的平均分为85分,把高于平均分的高出部分记为正数。

  (1)美美得95分,应记为多少?

  (2)多多被记作一12分,他实际得分是多少?

七年级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有理数的意义.②能把给出的有理数按要求分类.③了解0在有理数分类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树立分类讨论的观点和能正确地进行分类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联系与发展、对立与统一的思考方法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会把所给的各数填入它所在的数集的图里.难点:掌握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讨论交流现在,同学们都已经知道除了我们小学里所学的数之外,还有另一种形式的数,即负数.大家讨论一下,到目前为止,你已经认识了哪些类型的数.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学生列举:3,5.7,-7,-9,-10,0,-3,-7.4,5.2…

  议一议你能说说这些数的特点吗?

  学生回答,并相互补充:有小学学过的整数、0、分数,也有负整数、负分数.

  说明:我们把所有的这些数统称为有理数.

七年级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1)透彻理解、掌握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内在联系,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2)培养学生数学的数形结合思想和转化能力,学会主动探求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图象法)

  教学难点:

  (1)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的关系;

  (2)数形结合思想的渗透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尝试探索教学法、归纳概括。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师]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今天开始研究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板书课题)记得在初中我们已学习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还记得是用什么方法解的吗?

  学生可能回答是代数方法,也可能说是利用直线图象。

  [师]初中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使得我们对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首先请同学们画出 y=2x-7

  [师]请同学们画出图象,并回答问题。

  一次函数y=2x-7的图象如下:

  填表:

  当x 时,y = 0,即 2x-7 0;

  当x 时,y < 0,即 2x-7 0;

  当x 时,y > 0,即 2x-7 0;

  注:(1)引导学生由图象得出结论(数形结合)

  (2)由学生填空(一边演示y<0,y>0部分图象)

  从上例的特殊情形,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注:教师引导下学生发现其结论,并由学生尝试叙述:一元一次方程ax+b=0的根实质上就是直线y=a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一元一次不等式ax+b>0(或ax+b<0)的解集实质上就是使得函数的图象在x轴上方还是下方时x的取值范围。

  2.新课导入

  [师]我们可以利用一次函数的图象快速准确地求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那能否也可以借助二次函数的'图象来解一元二次不等式呢?

  二、讲解新课

  1、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的探索

  [师] 你知道二次函数的草图是怎样画出的吗?(用"特殊点法"而非课本上的"列表描点法")你能回答以下问题吗?二次函数 y=x2-4x+3的图象如下:

  填表:方程x2-4x+3=0(即y=0)的解是

  不等式x2-4x+3>0(即y>0)的解集是

  不等式x2-4x+3<0(即y<0)的解集是

  注:学生类比前面的知识,能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确定与x轴的交点,确定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从而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边说边画y>0,y<0部分图象)

  [师]现在如果我变动这条抛物线,请大家观察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有何变化?

  注:引导学生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有三种情况,其对应的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的位置关系也有三种情况,是由 >0, =0,<0来确定的。

  2、讲解例题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来分析几个具体例子

  (板书)例:解下列各不等式

  (1)2x2-3x-2>0;

  (2) -3x2+6x>2;

  (3)4x2-4x+1>0;

  (4)-x2+2x-3>0.

  注:跟学生共同详细分析(1),强调解题规范性,其余(2)(3)(4)由学生完成,并小组讨论。

  解:(1)方程2x2-3x-2=0的两根为x1=- 或 x2=2,(画草图,结合图象)

  所以原不等式的解集是{x| x<- x="">2 }

  四、课后作业:书P21/习题1.5/1.3.5.6

  五、教学设计说明:

  1、本节课教学设计力图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通过对原有知识的复习,引导学生类比探索新的知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本节课采用在教师引导下启发学生探索发现,体会解题过程中形结合思想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

  3、本节课的重点是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不等式,让学生明确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在思维训练方面,注重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培养。归纳总结可以训练学生的收敛思维,有助于完善学生的思维结构。

  4、本节课的例题及课堂练习是课本上的习题,其目的在于落实基础,提高运算能力。

七年级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

  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

  问题1: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七年级数学教案5

  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第1节《整式》第一课时“单项式”。下面我从:教材的分析、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四部分来说这一节课,其中,教学过程分为: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新课讲解、小结作业三部分;整个过程是先由实际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自然走入文本.合作交流去感受知识获取的过程,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与作用。

  就本节课而言,着重阐述了两个方面,一是因式分解的概念,二是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它是继整式乘法的基础上来讨论因式分解概念,继而,通过探究与整式乘法的关系,来寻求因式分解的原理。这一思想实质贯穿后继学习的各种因式分解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不仅使学生掌握因式分解的概念和原理,而且又为后面学习因式分解作好了充分的准备。因此,它起到了承上启下作用。

  2、教学目标。

  根据单项式这一节课的内容,对于掌握各种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方法,乃至整个代数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单项式及单项式系数、次数的概念。

  2.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二)能力目标:

  3.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等方式,经历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和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参与对单项式概念的探究活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学重点与难点。

  本节课理解单项式的概念及组成是学习本节单项式的关键,而学生由数到式的变形是一个由质到量变化的抽向思维。学生对新概念的形成有一定的障碍。因此我将本课的学习重点、难点确定为:

  重点:掌握单项式及单项式的系数、次数的概念,并会准确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概念的建立。

  2/教法与学法及教学手段。

  教法:为让学生体验单项式概念产生的过程;以及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相结合,促进学生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同时让学生主动暴露思维过程,及时得到信息的反馈。我采用先学后导-自主合作-问题评价教学。

  学法:针对教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让学生去亲身体验单向式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的认识知识、感受知识,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积极参与,主动获取知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教学理念,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同学之间相互讲解、演示、操作等方法让学生开动脑筋,互相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逐步地形成技能技巧,从而获得能力。

  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加大一堂课的信息容量,极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电脑软件的交互性,可以很好地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路和策略。

  教学过程

  本节课,一共设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环节,设置实际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激发情感,唤起某种动机,从而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若能利用短短几分钟时间,在刚开始就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正是老师追求的一个目标。所以这个环节我设置以下的问题:青藏铁路线上,在格尔木到拉萨之间有一段很长的冻土地段,列车在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是100千米/时,在非冻土地段的行驶速度可以达到120千米/时,请根据这些数据回答问题:

  列车在冻土地段行驶时,2小时能行驶多少千米?3小时呢?t小时呢?

  (让学生思考、利用已有的学习经验轻松解答,对整节的学习也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态。)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是新课程标准所赋予的任务。让学生列代数式不仅复习前面的知识,更是为下面给出单项式埋下伏笔,同时使学生受到较好的思想品德教育。

  第二环节,以旧探新,引出课题(分2部分)

  单项式的概念,借助于学生已有的能用字母表示是数的基础,给学生提供一些问题背景,同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空间,。这个环节围绕几个问题展开,在积极的状态下,用观察-猜想-验证-自主学习的方法,找到新知生长点,把数的有关知识正迁移到式,由学生自己给出单项式的'名称,引出课题,显得顺理成章。

  利用多媒体课件,依次出示,让学生回答。

  1.(回顾旧知)计算:

  (1).边长为a的正方体的表面积为(),体积为()。

  (2).铅笔的单价是x元,圆珠笔的单价是铅笔单价的2.5倍,圆珠笔的单价是()元。

  (3).一辆汽车的速度是v千米/时,它t小时行驶的路程为()。

  (4).数n的相反数是()。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在学生原有的知识结构建成的基础上,得出答案.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走入文本,自主学习)我们看看列出的式子有什么特点?对此大家都有一定的想法,也许一样,也许不一样.其实在我们的教材中给出了他们的说法,这样大家可以借助教材55页第二自然段-四自然段内容来验证一下.大家先独立阅读学习,然后前后每4人为一组相互交流,体验自己的收获,认识不足的地方大家可以相互弥补.这一设计,主要目的是以教材为中心为学生营造自主合作学习的氛围,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符合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主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通过观察,探索获得数学的知识经验.”实现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的意识,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个情感目标.同时对于学生的收获及时地整理,使获得成就感.

  第三环节初步应用,巩固新知:趁此时学生处在一个积极思维的状态,教师给出练习

  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哪些是单项式?

  (1);(2)abc;(3)b2;(4)-5ab2;(5)y+x;

  (6)-xy2;(7)-5。

  △这安排是为通过尝试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造求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势态,通过一定的练习,达到知觉水平上的运用,加深学生对单项式概念的理解,从而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寻求认识单项式的方法,为下一个环节例题的讲解作了个铺垫,降低了本节课的难点。

  第四环节范例教学,练习反馈:

  范例学习

  用单项式填空,并指出它们的系数和次数:

  (1)每包书有12册,n包书有()册;

  (2)底边长为a,高为h的三角形的面积();

  (3)一个长方体的长和宽都是a,高是h,它的体积是();

  (4)一台电视机原价a元,现按原价的9折出售,这台电视机现在的售价为()元;

  (5)一个长方形的长是0.9,宽是a,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讨论,教师适当引导.)

  1.为了进一步淡化难点,完全放手让学生自主进行,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展现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所富有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我马上让学生模仿解题尝试练习:

  例1:判断下列各代数式是否是单项式。如不是,请说明理由;如是,请指出它的系数和次数。

  ①x+1;②;③πr2;④-a2b。

  下面各题的判断是否正确?

  ①-7xy2的系数是7;②-x2y3与x3没有系数;③-ab3c2的次数是0+3+2;

  ④-a3的系数是-1;⑤-32x2y3的次数是7;⑥πr2h的系数是。

  3、填空:

  (1)单项式-5y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2)单项式a3b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_

  (3)单项式的系数是_____,次数是____

  (4)单项式-5πR2的系数是___,次数是___

  学生接受单项式的定义不是很难,但是做到判断无误却很困难,需要通过练习,反复强调单项式判断标准及单项式中的系数和次数的不同和概念中要求,比如只有字母的系数的不是1就是-1,单独一个字母的指数是1等知识出现的思维错觉必须学生通过甄别、理解,逐步提高准确度和熟练度.同时及时总结提升经验.

  第五环节知识整理,归纳小结:

  让学生形成善于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当学生把所获得的数学内容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建立起密切的多方面的联系时,才能更有效地掌握数学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学生形成归纳总结的学习方式是必须的。

  本节课是研究整式的起始课,它是进一步学习多项式的基础,因此对单项式有关概念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到后续学习。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教学中要加强直观性,即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感知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认识概念,同时也要注重分析,亦即在剖析单项式结构时,借助反例练习,抓住概念易混淆处和判断易出错处,强化认识,帮助学生理解单项式系数、次数,为进一步学习新知做好铺垫。

  针对七年级学生学习热情高,但观察、分析、认识问题能力较弱的特点,教学时将以启发为主,同时辅之以讨论、练习、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并逐步培养起学生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同类项打下坚实的基础。

七年级数学教案6

  教学目标

  1, 掌握有理数的概念,会对有理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分类能力;

  2, 了解分类的标准与分类结果的相关性,初步了解“集合”的含义;

  3, 体验分类是数学上的常用处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分类的标准和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

  知识重点 正确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

  探索新知 在前两个学段,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数,通过上两节课的学习,又知道了现在的数包括了负数,现在请同学们在草稿纸上任意写出3个数(同时请3个同学在黑板上写出).

  问题1:观察黑板上的9个数,并给它们进行分类.

  学生思考讨论和交流分类的情况.

  学生可能只给出很粗略的分类,如只分为“正数”和“负数”或“零”三类,此时,教师应给予引导和鼓励.

  例如,

  对于数5,可这样问:5和5. 1有相同的类型吗?5可以表示5个人,而5. 1可以表示人数吗?(不可以)所以它们是不同类型的数,数5是正数中整个的数,我们就称它为“正整数”,而5. 1不是整个的数,称为“正分数,,.…(由于小数可化为分数,以后把小数和分数都称为分数)

  通过教师的引导、鼓励和不断完善,以及学生自己的.概括,最后归纳出我们已经学过的5类不同的数,它们分别是“正整数,零,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

  按照书本的说法,得出“整数”“分数”和“有理数”的概念.

  看书了解有理数名称的由来.

  “统称”是指“合起来总的名称”的意思.

  试一试:按照以上的分类,你能作出一张有理数的分类表吗?你能说出以上有理数的分类是以什么为标准的吗?(是按照整数和分数来划分的) 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这个引入具有开放的特点,学生乐于参与

  学生自己尝试分类时,可能会很粗略,教师给予引导和鼓励,划分数的类型要从文字所表示的意义上去引导,这样学生易于理解。

  有理数的分类表要在黑板或媒体上展示,分类的标准要引导学生去体会

  练一练 1,任意写出三个有理数,并说出是什么类型的数,与同伴进行交流.

  2,教科书第10页练习.

  此练习中出现了集合的概念,可向学生作如下的说明.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了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所有有理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有理数集.类似地,所有整数组成的数集叫做整数集,所有负数组成的数集叫做负数集……;

  数集一般用圆圈或大括号表示,因为集合中的数是无限的,而本题中只填了所给的几个数,所以应该加上省略号.

  思考:上面练习中的四个集合合并在一起就是全体有理数的集合吗?

  也可以教师说出一些数,让学生进行判断。

  集合的概念不必深入展开。

  创新探究 问题2:有理数可分为正数和负数两大类,对吗?为什么?

  教学时,要让学生总结已经学过的数,鼓励学生概括,通过交流和讨论,教师作适当的指导,逐步得到如下的分类表。

  有理数 这个分类可视学生的程度确定是否有必要教学。

  应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标准不一样时,分类的结果也是不同的,所以分类的标准要明确,使分类后每一个参加分类的象属于其中的某一类而只能属于这一类,教学中教师可举出通俗易懂的例子作些说明,可以按年龄,也可以按性别、地域来分等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到现在为止我们学过的数都是有理数(圆周率除外),有理数可以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也不同。

  本课作业

  1, 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1题

  2, 教师自行准备

  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

  1,本课在引人了负数后对所学过的数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提出了有理数的概念.分类是数学中解决问题的常用手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分类的思想并进行简单的分类是数学能力的体现,教师在教学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关于分类标准与分类结果的关系,分类标准的确定可向学生作适当的渗透,集合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接受需要很长的过程,本课不要过多展开。

  2,本课具有开放性的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维空间,能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学习,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可避免直接进行分类所带来的枯燥性;同时还体现合作学习、交流、探究提高的特点,对学生分类能力的养成有很好的作用。

  3,两种分类方法,应以第一种方法为主,第二种方法可视学生的情况进行。

七年级数学教案7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正确区分“线段、射线、直线”,掌握其表示方法,理解并能运用相关性质、公理。

  2、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能借助刻度尺、圆规等画图工具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3、引领学生在感受美妙多变的图形世界中,培养他们的观察、分析、比较、探究等能力。

  重点与难点:了解线段中点的概念,能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发展学生有条理的思考,并能正确地表述。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导学

  1、如图,点a、b、c、d在直线ab上,则图中能用字母表示的共有条线段,有条射线,有条直线。

  2、从a到b地有①、②、③三条路可以走,每条路长分别为:,则第条路最短,另两条路的长短关系是。

  第1题

  第2题

  3、如图,若是中点,是中点,

  (1)若,_________;

  (2)若,_________。

  二、课堂学习1、议一议:

  (1)、在平面内画一个点,过这个点画直线,能画多少条?

  (2)、要在墙上钉牢一根木条,至少要用几个钉子?为什么?

  (3)、如果平面内有两个点,过这两个点画直线,又能画多少条?

  总结:“过两点有______,并且____ ”

  思考:过平面上三点中的每两点画直线,可画多少条?

  2、做一做:已知两点a、b

  (1)画线段ab(连接ab)

  (2)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

  注意:我们把上图中的点b叫做线段ac的。

  3、想一想:(1)如果点b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线段ab、bc、ac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与同学交流。

  (2)如何用符号语言表述中点的.概念?

  总结:如果点b是线段ac的中点,那么;

  如果,那么b是线段ac的中点。

  4、知识运用:

  例1、如图,线段ab=8cm,c是ab的中点,点d在cb上,db=1.5cm.求线段cd的长度。

  练习:1、如图ab=8cm,点c是ab的中点,

  点d是cb的中点,则ad=____cm

  2、如图,下列说法,不能判断点c是线段ab的中点的是( )

  a、ac=cb b、ab=2ac c、ac+cb=ab d、cb=0.5ab

  3、已知线段ab=8cm,点c是线段ab上任意一点,点m,n分别是线段ac与线段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三、课堂检测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oa和射线ao表示同一条射线;b.延长直线ab;

  c.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d.如果ac=bc,那么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2.如果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你认为至少要钉子()

  a.1根b.2根c.3根d.4根

  3.如图,若是中点,是中点,

  (1)若,,_________;(2)若,_________。

  4.如图在平面内有a、b、c、d四点,按要求画图。

  (1)画直线ab、射线bc、线段bd

  (2)连结ac交bd于点o

  (3)画射线cd并反向延长射线cd,

  (4)连结ad并延长至点e,使ad=de。

  四、课后作业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之间的距离b、直线没有端点,射线至少有一个端点

  c、经过平面内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d、运动场上的300m赛跑,表示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是300米

  2、如图,b是线段ad上一点,c是线段bd的中点,ad=10,bc=3,求线段cd、ab的长度

  3、如图,线段ad=8,ab=cd=3,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线段ef的长。

  4、已知线段mn=7,点p在直线mn上,且mp=3,则np= 。

  5、一条直线上有a,b,c三点,其中ab=4cm,bc=3cm,若o是线段ac的中点,求线段ob的长度。

七年级数学教案8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内容: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

  2、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研究的基本问题,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已经有所接触,本章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首先研究相交的两条直线,这是后面学习垂直相交的必要基础也为后面学面直角坐标系奠定基石,因此本节课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3、教学的重点、难点:

  重点: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和应用。

  难点: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探索

  (确定重难点的依据:本节的学习目的是研究两条相交直线产生的四个角的关系,因此将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性质以及应用作为本节的重点。同学们刚刚开始接触几何,对推理说理不习惯也不熟悉,所以将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作为难点。)

  4、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理解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概念,能在图形中辨认.

  (2).掌握对顶角相等的性质和它的推证过程

  (3).会用对顶角的性质进行有关的简单推理和计算.

  B: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猜想、思考、交流、归纳、推理等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培养操作能力、动手能力。

  (2).体会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思想方法.

  C: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1).感受图形中和谐美、对称美.

  (2).感受合作交流带来的成功感,树立自信心.

  (3).感受数学应用的广泛性,使学生更加热爱数学

  二、学情分析: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初步认识、对相交线和平行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且对互补和互余有了清楚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来学习邻补角和对顶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应用充满好奇与期待.

  三、教法和学法:

  教法:

  叶圣陶先生倡导: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脑,解放学生的时间.根据这一思想及我校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采取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及多媒体辅助教学相结合的方法.

  学法:以学生分组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为主要形式的探究式学习方法.

  四、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课件,剪刀,纸片,相交线模型

  2教学过程:设置以下六个环节

  环节一:情景屋(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动机)

  请学生欣赏观察图片,图片中有大桥上的钢梁和钢索,窗户的窗格都给我们以相交线平行线的形象,让学生感受到相交线平行线在我们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由此产生研究它们了解它们的兴趣和欲望,适时的给出本章课题:相交线和平行线

  环节二:问题苑(合作交流,解释发现)

  通过一些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具体操作:

  (1):动手尝试:剪纸片,感知剪刀所形成的角在剪纸过程中的变化

  (2):给出问题,由剪刀这个实物抽象出几何模型——两条直线相交。

  (让学生充分的感知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符合初中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兴趣爱好)

  (3):分析研究此模型:

  设置以下一系列问题:

  A、两直线相交构成的4个角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6对)

  B、对各对角进行分析,首先从位置上去分析————结论:可把这六对角分成两大类,一类为哪些角?——特点?——它们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邻补角。

  另一类是哪些角?———特点?——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引出概念——对顶角

  C、再从大小上进行分析——量一量——结论:邻补角互补、对顶角相等。

  D、你能阐述它们互补和相等的理由吗?

  (一堂好课,是由一系列的真问题组成的,本环节在老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由的发挥,通过观察分析,交流讨论一步一步的解决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获得的知识才是自己的知识,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环节三:快乐房(大胆创设,感悟变换)

  (设置见投影,让学生判断形成的两个角是否为邻补角,这一变换让学生充满兴趣,此时一定让学生用邻补角的特点去检验,达到知识的正向迁移,并理解邻补角和补角的关系)

  环节四:实例库(拓展应用,升华提高)

  例子1:是一组不同形式的角,判断是否为对顶角,此题的目的是巩固对顶角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

  例子2:例子2是用对顶角和邻补角的性质进行简单的计算,在这里设置了一组变式题,而且变式题目不是教师直接给出,而是启发学生自己编,让学生过了一把编导的瘾,学生一定非常的开心,这样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方面巩固了对顶角的性质;另一方面说明几何里的计算题,需要用到图形的几何性质,因此,要有根有据地计算.例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比教师单纯地讲解效果会更好.尽管学生书写格式不如课本上的规范,但通过集体讲评纠正后,学生印象会更深刻).

  最后安排一个脑筋急转弯:见投影

  (让学生始终对课堂充满热情,通过此练习,体会到数学来自于生活又用于生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环节五:点金帚(学后反思感悟收获)

  通过本堂课的探究

  我经历了......

  我体会到......

  我感受到......

  (学生畅所欲言,在“以生为本”的民主氛围中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引导学生反思探究过程,帮助学生肯定自我,欣赏他人,同时把本节课的内容形成知识体系.)

  角的名称

  特征

  性质

  相同点

  不同点

  对顶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而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没有公共边

  对顶角相等

  都是两直线相交而成的角,都有一个公共顶点,它们都是成对出现。

  对顶角没有公共边而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两条直线相交时,一个角的对顶角有一个,而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

  邻补角

  ①两条直线相交面成的角

  ②有一个公共顶点

  ③有一条公共边

  邻补角互补

  环节六:沉思阁(课后延伸张扬个性)

  此为课后作业:

  (适当增加利用对顶角相等解决一些说理的题目,既让学生感受到对顶角相等这个性质在解题中的独特魅力,又为后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教学设计说明:

  设计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过程设计:学生亲身经历从现实生活的图形中提出数学问题,并抽象其蕴涵的数学本质(相交直线),最后回归生活去运用所学知识的全过程。

  设计目的:让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新的问题、带着高涨的热情离开课堂,进行不断的探究。

七年级数学教案9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数轴三要素,会画数轴。

  2、能力目标: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能说出数轴上的点表示的数,知道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3、情感目标: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数轴的三要素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教学难点: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三、教法

  主要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去观察、比较、交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活思维

  1.学生观看钟祥二中相关背景视频

  意图: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自豪感。

  2.联系实际,提出问题。

  问题1: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师生活动: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代表画图演示。

  学生画图后提问:

  1.马路用什么几何图形代表?(直线)

  2.文中相关地点用什么代表?(直线上的点)

  3.学校大门起什么作用?(基准点、参照物)

  4.你是如何确定问题中各地点的位置的?(方向和距离)

  设计意图:“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

  问题2:上面的问题中,“南”和“北”具有相反意义。我们知道,正数和负数可以表示两种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我们能不能直接用数来表示这些地理位置和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呢?

  师生活动:

  学生思考后回答解决方法,学生代表画图。

  学生画图后提问:

  1.0代表什么?

  2.数的符号的实际意义是什么?

  3.-75表示什么?100表示什么?

  设计意图:继续以三要素为定向,将点用数表示,实现第二次抽象,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3:生活中常见的温度计,你能描述一下它的结构吗?

  设计意图:借助生活中的常用工具,说明正数和负数的作用,引导学生用三要素表达,为定义数轴的概念提供直观基础。

  问题4:你能说说上述2个实例的共同点吗?

  设计意图:进一步明确“三要素”的意义,体会“用点表示数”和“用数表示点的思想方法,为定义数轴概念提供又一个直观基础。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学生活动:带着以下问题自学课本第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它具备什么条件。

  2.如何画数轴?

  3.根据上述实例的经验,“原点”起什么作用?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师生活动:

  学生自学完后,请代表上黑板画一条数轴,讲解画数轴的一般步骤。

  设计意图:明确画数轴的步骤,使数轴的三要素在同学们的头脑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同时得到数轴的.定义。

  至此,学生已会画数轴,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板书)

  ①数轴的定义。

  ②数轴三要素。

  练习:(媒体展示)

  1.判断下列图形是否是数轴。

  2.口答: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

  3.在数轴上描出下列各点:1.5,-2,-2.5,2,2.5,0,-1.5。

  (三)小组合作交流展示

  问题:观察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表示-2的点在原点的哪一侧?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设a是一个正数,对表示a的点和-a的点进行同样的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数轴上不同位置点的特点,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四)归纳总结反思提高

  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所学主要内容,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是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各指什么?

  3.数轴的画法。

  设计意图:梳理本节课内容,掌握本节课的核心――数轴“三要素”。

  (五)目标检测设计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表示下列有理数数的点中,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

  五、板书

  1.数轴的定义。

  2.数轴的三要素(图)。

  3.数轴的画法。

  4.性质。

  六、课后反思

  附:活动单

  活动一:画一画

  钟祥二中学校大门南75米是钟祥市统计局,100米是中国建设银行,在她北75米是海韵艺术学校,200米处是中百仓储,请同学们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思考:如何简明地用数表示这些地理位置与学校大门的相对位置关系?

  活动二:读一读

  带着以下问题阅读教科书P8页:

  1.什么样的直线叫数轴?

  定义:规定了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直线叫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数轴的步骤是什么?

  3.“原点”起什么作用?_______

  4.你是怎么理解“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的?

  练习:

  1.画一条数轴

  2.在你画好的数轴上表示下列有理数:1.5,-2,-2.5,2,2.5,0,-1.5

  活动三:议一议

  小组讨论:观察你所画的数轴上的点,你有什么发现?

  归纳:一般地,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在原点的___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边,与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个单位长度.

  练习:

  1.数轴上表示-3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表示6的点在原点的_______侧,距原点的距离是_______;两点之间的距离为_______个单位长度。

  2.距离原点距离为5个单位的点表示的数是_______。

  3.在数轴上,把表示3的点沿着数轴负方向移动5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则点B表示的数是_______。

  附:目标检测

  1.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整数。

  B.数轴上表示4与-4的点分别在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都等于4个单位长度。

  C.数轴包括原点与正方向两个要素。

  D.数轴上的点只能表示正数和零。

  2.画数轴,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列举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所有整数。

  3.画数轴,观察数轴,在原点左边的点有_______个。

  4.在数轴上点A表示-4,如果把原点O向负方向移动1.5个单位,那么在新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是_______。

七年级数学教案10

  学习目标

  1. 理解有序数对的应用意义,了解平面上确定点的常用方法

  2. 培养用数学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重点: 理解有序数对的意义和作用

  学习难点: 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

  学习过程

  一.问题导入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同学们欣赏下面图案.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概念确定

  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1.在教室里,根据座位图,确定数学课代表的位置

  2.教材40页练习

  三.方法归类

  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

  1.如图,A点为原点(0,0),则B点记为(3,1)

  2.如图,以灯塔A为观测点,小岛B在灯塔A北偏东45,距灯塔3km 处。

  例2 如图是某次海战中敌我双方舰艇对峙示意图,对我方舰艇来说:

  (1)北偏东方向上有哪些目标?要想确定敌舰B的位置,还需要什么数据?

  (2)距我方潜艇图上距离为1cm处的敌舰有哪几艘?

  (3)要确定每艘敌舰的位置,各需要几个数据?

  [巩固练习]

  1. 如图是某城市市区的一部分示意图,对市政府来说:

  北偏东60的方向有哪些单位?要想确定单位的位置。还需要哪些数据?火车站与学校分别位于市政府的什么方向,怎样确定他们的位置?

  结合实际问题归纳方法

  学生尝试描述位置

  2. 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 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 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小结]

  1. 为什么要用有序数对表示点的位置,没有顺序可以吗?

  2. 几种常用的表示点位置的方法.

  [作业]

  必做题:教科书44页:1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11

  一、目标

  1.用它们拼成各种形状不同的四边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

  (鼓励学生把长方形和等腰三角形拼和成各种图形,分别计算出它们的周长和面积)

  2.教师揭示以上这些工作实际上是在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3.回顾以上过程思考:整式的'加减运算要进行哪些工作?

  生1:“去括号”

  生2:“合并同类项”

  师生小结:整式的加减实际上是“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法则的综合应用,

  二、揭示如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1.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教学例二例2求2a2-4a+1与-3a2+2a-5的差.

  (本题首先带领学生根据题意列出式子,强调要把两个代数式看成整体,列式时应加上括号)

  解:(2a2-4a+1)-(-3a2+2a-5)

  =2a2-4a+1+3a2-2a+5

  =5a2-6a+6

  3.拓展练习

  (1)求多项式2x-3+7与6x-5-2的和.

  提问:你有哪些计算方法?(可引导学生进行竖式计算,并在练习中注意竖式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

  (2)(-3x2–x+2)+(4x2+3x-5)(3)(4a2-3a)+(2a2+a-1)

  (4)(x2+5x–2)-(x2+3x-22)(5)2(1-a+a2)-3(2-a–a2)

  4.教学例3

  先化简下式,再求值:

  (做此类题目应先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般步骤:

  (1)去括号。

  (2)合并同类项。

  (3)代值)

  解:5(3a2b–ab2)-4(-ab2+3a2b),其中=-2,=3

  =15a2b–5ab2+4ab2-12a2b)

  =3a2b–ab2

  三、小结

  1.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时,如果有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进行化简求值计算时

  (1)去括号。

  (2)合并同类项。

  (3)代值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疑问?

  四、布置作业

  习题4.52.(3);4.(2);5.。

  五、课后反思

  省略

七年级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1.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抽象概括出所要研究的数学问题,增强学生的数感符号感。

  2.在已有的对幂的知识的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同伴合作,经历探索同底数幂乘法运算性质

  过程,进一步体会幂的意义,发展合作交流能力、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

  3.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训练他们养成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活动内容:复习七年级上册数学课本中介绍的有关乘方运算知识:

  二、情境引入

  活动内容:以课本上有趣的天文知识为引例,让学生从中抽象出简单的数学模型,实际在列式计算时遇到了同底数幂相乘的形式,给出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也可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结合学生现有的有关幂的意义的知识,进行推导尝试,力争独立得出结论。

  三、讲授新课

  1.利用乘方的意义,提问学生,引出法则:计算103×102.

  解:103×102=(10×10×10)×(10×10)(幂的意义)

  =10×10×10×10×10(乘法的结合律)=105.

  2.引导学生建立幂的运算法则:

  将上题中的底数改为a,则有a3·a2=(aaa)·(aa)=aaaaa=a5,即a3·a2=a5=a3+2.

  用字母m,n表示正整数,则有即am·an=am+n.

  3.引导学生剖析法则

  (1)等号左边是什么运算?(2)等号两边的底数有什么关系?

  (3)等号两边的指数有什么关系?(4)公式中的底数a可以表示什么

  (5)当三个以上同底数幂相乘时,上述法则是否成立?

  要求学生叙述这个法则,并强调幂的底数必须相同,相乘时指数才能相加.

  三、应用提高

  活动内容:1.完成课本“想一想”:a?a?a等于什么?

  2.通过一组判断,区分“同底数幂的乘法”与“合并同类项”的不同之处。

  3.独立处理例2,从实际情境中学会处理问题的方法。

  4.处理随堂练习(可采用小组评分竞争的方式,如时间紧,放于课下完成)。mnp

  四、拓展延伸

  活动内容:计算:(1)-a2·a6(2)(-x)·(-x)3(3)ym·ym+1(4)??7?8?73

  (5)??6??63(6)??5??53???5?.(7)?a?b???a?b?7542

  2(8)?b?a???a?b?(9)x5·x6·x3(10)-b3·b3

  (11)-a·(-a)3(12)(-a)2·(-a)3·(-a)

  五、课堂小结

  活动内容:师生互相交流总结本节课上应该掌握的同底数幂的乘法的特征,教师对课堂上学生掌握不够牢固的知识进行强调与补充,学生也可谈一谈个人的学习感受。

  六、布置作业

  1.请你根据本节课学习,把感受最深、收获最大的方面写成体会,用于小组交流。

  2.完成课本习题1.4中所有习题。

  1.2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一)

七年级数学教案13

  平行线的判定(1)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2.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领悟归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

  学习重难点:探索并掌握直线平行的条件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

  一、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二、练一练1、判断题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内错角也相等.( )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互补,那么同旁内角相等.( )

  2、填空1.如图1,如果∠3=∠7,或______,那么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如果∠5=∠3,或笔________,那么________, 理由是______________; 如果∠2+ ∠5= ______ 或者_______,那么a∥b,理由是__________.

  (2)

  (3)

  2.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三、选择题

  1.如图3所示,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AB∥CD的'是( )

  A.AB∥EF,CD∥EF B.∠5=∠A; C.∠ABC+∠BCD=180° D.∠2=∠3

  2.右图,由图和已知条件,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由∠1=∠6,得AB∥FG;

  B.由∠1+∠2=∠6+∠7,得CE∥EI

  C.由∠1+∠2+∠3+∠5=180°,得CE∥FI;

  D.由∠5=∠4,得AB∥FG

  四、已知直线a、b被直线c所截,且∠1+∠2=180°,试判断直线a、b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五、作业课本15页-16页练习的1、2、3、

  5.2.2平行线的判定(2)

  课型:新课: 备课人:韩贺敏 审核人:霍红超

  学习目标

  1.经历观察、操作、想像、推理、交流等活动,进一步发展空

  间观念,推理能力和有条理表达能力.

  毛2.分析题意说理过程,能灵活地选用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

  学习重点:直线平行的条件的应用.

  学习难点:选取适当判定直线平行的方法进行说理是重点也是难点.

  一、学习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二.巩固练习:

  1.如图2,若∠2=∠6,则______∥_______,如果∠3+∠4+∠5+∠6=180°, 那么____∥_______,如果∠9=_____,那么AD∥BC;如果∠9=_____,那么AB∥CD.

  (第1题) (第2题)

  2.如图,一个合格的变形管道ABCD需要AB边与CD边平行,若一个拐角∠ABC=72°,则另一个拐角∠BCD=_______时,这个管道符合要求.

  二、选择题.

  1.如图,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因为∠1=∠4,所以DE∥AB

  B.因为∠2=∠3,所以AB∥EC

  C.因为∠5=∠A,所以AB∥DE

  D.因为∠ADE+∠BED=180°,所以AD∥BE

  2.如图,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使∠1=∠2≠90°,则( )

  A.∠2=∠4 B.∠1=∠4 C.∠2=∠3 D.∠3=∠4

  三、解答题.

  1.你能用一张不规则的纸(比如,如图1所示的四边形的纸)折出两条平行的直线吗?与同伴说说你的折法.

  2.已知,如图2,点B在AC上,BD⊥BE,∠1+∠C=90°,问射线CF与BD平行吗?试用两种方法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教案14

  学生很容易解决,相互交流,自我评价,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3、电脑演示:

  如下图,第一行的图形绕虚线旋转一周,便能形成第二行的某个几何体,用线连一连。

  由平面图形动成立体图形,由静态到动态,让学生感受到几何图形的奇妙无穷,更加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做一做(实践)

  1、用牙签和橡皮泥制作球体和一些柱体和锥体,看哪些同学做得比较标准。

  2、使出事先准备好的等边三角形纸片,试将它折成一个正四面体。

  五、试一试(探索)

  课前,发给学生阅读材料《晶体--自然界的多面体》,让学生通过阅读了解什么是正多面体,正多面体是柏拉图约在公元400年独立发现的,在这之前,埃及人已经用于建筑(埃及金字塔),以此激励学生探索的欲望。

  教师出示实物模型: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正十二面体、正二十面体

  1、以正四面体为例,说出它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

  2、再让学生观察、讨论其它正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将结果记入书上的P128的表格。引导学生发现结论。

  3、(延伸):若随意做一个多面体,看看是否还是那个结果。

  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师生可以共同参与,适当点拨,归纳出欧拉公式,并介绍欧拉这个人,进行科学探索精神教育,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探讨,建立良好的相互了解的师生关系。

  六、小结,布置课后作业:

  1、用六根火柴:①最多可以拼出几个边长相等的三角形?②最多可以拼出如图所示的'三角形几个?

  2、针对我校电脑室对全体学生开放的优势,教师告诉学生网址,让学生从网上学习正多面体的制作。

  让学生去动手操作,根据自身的能力,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七年级数学教案15

  学习目标:

  1、学会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除法运算.

  2、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3、通过探究、练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学习难点:运算顺序的确定与性质符号的处理

  教学方法:观察、类比、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计算

  1)(—0.0318)÷(—1.4)2)2+(—8)÷2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问题1,计算方便吗?想过别的方法吗?

  2、由上面的问题2,你的计算方法是先算法,再算法。

  3、结合问题1,阅读课本P36—P37页内容(带计算器的同学跟着操作、练习)

  4、结合问题2,你先猜想,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应该是?

  5、阅读P36,并动手做做

  三、新知应用

  1、计算

  1)、18—6÷(—2)×2)11+(—22)—3×(—11)

  3)(—0.1)÷×(—100)

  2、师生小结

  四、回顾与反思

  请你回顾本节课所学习的主要内容

  3页

  五、自我检测

  1、选择题

  1)若两个有理数的和与它们的积都是正数,则这两个数()

  A.都是正数B.是符号相同的非零数C.都是负数D.都是非负数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负数没有倒数B.正数的倒数比自身小

  C.任何有理数都有倒数D.-1的倒数是-1

  3)关于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有相反数B.0有绝对值

  C.0有倒数D.0是绝对值和相反数都相等的数

  4)下列运算结果不一定为负数的是()

  A.异号两数相乘B.异号两数相除

  C.异号两数相加D.奇数个负因数的乘积

  5)下列运算有错误的是()

  A.÷(-3)=3×(-3)B.

  C.8-(-2)=8+2D.2-7=(+2)+(-7)

  6)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B.0-2=-2;C.;D.(-2)÷(-4)=2

  2、计算

  1)6—(—12)÷(—3)2)3×(—4)+(—28)÷7

  3)(—48)÷8—(—25)×(—6)4)

  六、作业

  1、P39第7题(4、5、7、8)、第8题

  2、选做题:P39第10、11、12、1314、15题

【七年级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数学教案01-28

七年级数学教案07-22

七年级人教版数学教案11-04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16

《数轴》七年级数学教案07-22

七年级下期数学教案08-27

上海七年级册数学教案07-30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11-28

七年级数学教案数轴12-29

【推荐】七年级数学教案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