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教案范文锦集10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大班数学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中班的幼儿已能说出许多水果名称,并初步积累了一些有关超市的知识及经验。在生活中,孩子们也非常乐意去超市逛逛或购物。通过“水果超市”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及游戏中掌握一些数学知识,是他们最为乐意的。
活动目标:
1、会商量确定水果的价格,并制作价目标签。
2、初步感知5以内数的组成,感知数字与数量的关系,初步理解加减法运算。
3、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4、有规律点数,丰富点数经验。
活动准备:
1、已参观过水果店、超市。
2、几种水果玩具(数量为幼儿4倍)、货架、代币券(数字1---5)。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共同布置“水果店”。
让幼儿确定水果的品种,货架的摆放位置。
a、请小朋友按袋上数字将“水果”装进袋子里
b、请小朋友将装错量的“水果”按正确的数量装好。
2、幼儿分组商议水果价格,并给每个水果制作价目标签。
3、参观超市并购物。
(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超市,引导幼儿观察水果上的价目表。
(2)商量分成两组,轮流扮演收银员和顾客。
(3)扮演顾客的幼儿每人领1张5元的代币券开始购物。
“每个幼儿只能买5元钱以内的水果”。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两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两样?”
请幼儿把自己买的两样水果在记录表上圈出来。
教师小结:共同讨论用5元钱买水果有几种买法?引导幼儿找出5的`组成的规律。
“如果让你用5元钱买三样水果,你可以买哪三样?”
幼儿继续在水果记录表上圈出自己买的三样水果。
(4)规则:买的水果价格合起来正好是代币券上的数字。
4、购物游戏可反复进行,并延伸到区域游戏活动中。
大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观察物体的特征,排除第二特征的干扰根据差异性进行排序。
2、掌握并发现物体的序列规律。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秩序感,并乐于参与数学活动。
活动准备:
课件、地垫20个、数字1—10两套、各类特征的学具20套、工作毯20块、照相机。
活动过程:
一、导入教学:
师:今天老师要带着大家去探险,想去吗?(想),我们首先要经过一座音乐谷,让我们跟着好听的音乐出发吧!
1、放音乐,幼儿随老师进入活动场地站成半圆。
2、提出问题:
①在歌曲中听到了什么?(音符)②有哪些音符?(1、2、3、4、5、6、7、ⅰ)
③它们有个秘密,你们发现了吗?引导幼儿说出音是从低到高唱的',手势动作也是从低到高的。
3、手势表现音阶1、2、3、4、5、6、7、ⅰ,和幼儿边唱边做手势。
二、基本教学1、点课题:刚才的1、2、3、4、5、6、7、ⅰ就是一组音阶由低到高的排序。
2、示范教学:教师引语:“刚才我们走过了音乐谷,现在我们再看神秘门。这是一扇智慧之门,要给它镶上漂亮的宝石,它才会打开,看,这里有许多的宝石,
①提问:小朋友看看它们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颜色、数量不一样)对,这些宝石它们每一串的数量都是不一样的。
⑴这些宝石怎麽样镶上去呢?(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少到多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
⑵引导幼儿观察另一扇门怎样来镶宝石,(看课件,门上提示由多到少的排列。)根据幼儿的观察回答出示宝石。老师小结。
(3)念咒语”芝麻开门“,打开智慧之门
2、游戏《走迷宫》
智慧之门打开后出现了神秘老人,以他的口吻说:大家好,我是神秘老人,很高兴你们打开了智慧之门,下一站大家将要到达趣味迷宫,可是通往迷宫的路坏了,须要大家铺好路才能到达,我为大家准备了铺路用的材料,请你们来铺路吧。
①老师引导幼儿观察材料一样吗?(不一样),哪里不一样?(长短)
②整理材料,从长到短排序(出示字卡)
③铺路:从短到长搭,每一块搭时要拐弯(出示字卡)
④一起走迷宫3、集体游戏《给数字排序》
①取智慧果,把每一块材料取下来,后面有数字
②做游戏,请黄色数字宝宝到里圈,按1———10排队。
③继续游戏,请红色数字到里圈,按10———1排队。
三、自主操作
1、幼儿自主选学具。
2、老师巡回指导幼儿操作。并照相。
3、看屏幕说规律。
四、结束
1、以时钟做结束语,幼儿用肢体表现。
2、随音乐走出活动室。
大班数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激发幼儿探索欲望,理解“0”的意义。
2、结合生活实际,使幼儿感受到“0”的作用大。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图片、数卡板等。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出数字“0”
1、用不同方式,请出数字朋友。
师:跟客人老师打个招呼,很好,声音很响亮,听,谁在表扬我们啊?(放音频:小猫的叫声)孩子们,你们真的很棒,小猫都在表扬你们呢。刚才,小猫表扬了我们几下?3声用数字几来表示?
引导幼儿用不同的身体动作请出其余的数字。
2、知道没有可以用“0”来表示
师:孩子们,数字宝宝们都出来了吗?还有谁没出来?
3、熟悉“0”的形状特征,并能用身体动作,表示“0”。
师:它就是0,看它长得像什么?生活中有什么东西长得像0?
找找看,老师身上有象0一样的东西吗?
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示“0”
二、感受“0”的作用
1、数字排队游戏。(游戏显示:其他数字宝宝们排斥0)
能说出数字的不同排列顺序(从小到大、从大到小),并熟读。
2、寻找生活中的.0。(教师小结:0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通过图片寻找,说出生活中“0”的作用,知道0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3、数与物匹配游戏。(知道0的重要性。)
通过游戏,理解“0”的作用,知道“0”在数字后面,可以使数字变大,同一数字后面,“0”越多,表示这个数越大。
三、巩固对“0”的理解
1、师幼互动,进一步理解“0”的作用
2、活动延伸,回教室和同伴一起寻找并说出“0”的更多用处。
大班数学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种(三种)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2、培养幼儿的分析、归纳能力和操作兴趣。
3、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4、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5、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活动准备:
第一次操作:颜色2种圆形、正方形图片若干个,第二次操作:颜色2种,大小不同的三角形、正方形图片每二位幼儿一份。分类图。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能根据图形的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活动难点:引导幼儿合作进行分类并记录。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闯关游戏引发幼儿活动兴趣。
1、老师带领一起去图形宝宝家做客。
2、让幼儿说说图形宝宝家有哪些宝宝。
二、第一次操作:分家家进行二次分类。
1、请幼儿自己选择一种图形宝宝扮演这个图形宝宝。
2、请图形宝宝们想想怎么样分分家?
3、请幼儿根据图形的一种特征进行一次分类。并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按什么特征来分类的,教师进行记录。
4、观察分完后的图形,看看它们现在都一样嘛?看看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可以怎么分分家?
5、幼儿进行二次分类,教师进行记录。并对这两次分类进行总结。
三、第二次操作:分组操作拓展幼儿思维。
1、教师讲述操作要求:两位幼儿一组先两人讨论,一幼儿根据讨论结果先进行一次分类,另一幼儿进行分类记录,同前方法再根据其他特征进行分类并记录。
2、请幼儿两两分组进行合作。教师个别指导。
3、对幼儿操作结果进行集体检查。
四、活动延伸: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二次分类 。
1、将各种小动物进行一次分类。(海、陆、空)
2、再进行二次分类:海分为鱼类和两栖类、陆分为家禽和野生、空分为鸟类和昆虫类。
引发幼儿活动兴趣,先初步接触活动的内容。
让幼儿扮演图形宝宝亲身体验图形分类的有趣。
让幼儿根据图形不同特征进行二次分类。
教师一边记录一边运用语言跟进,为幼儿下一步的分组活动奠定基础。
清楚讲述操作要求,让幼儿能更好的分组操作。
拓展幼儿思维。
活动反思: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强调让幼儿亲手操作材料,在实际的操作中探索和学习,获得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幼儿只有在“做”的过程中,在与材料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可能对某一数学概念属性或规律有所体验,才可能获得直接的经验。我用一个“给图形宝宝分家”的故事贯穿始终,孩子们便于理解,也十分愿意投入其中,加上我给幼儿提供了充分的操作材料,并加以引导,逐步深入,使幼儿真正在操作过程中去发现、归纳“图形的二次分类”的特征,让他们充满激情的完成了一个个任务。
大班数学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归纳、总结、学习6的组成;
2、幼儿在活动中不断探索数的多种分法,并学会记录;
3、培养幼儿积极动脑,大胆尝试的优良品质。
二、活动准备:
小动物卡片若干;
画有汽车的操作卡人手一份,幼儿记录卡人手一份,糖果盒人手一份;
背景图一幅,糖果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再过几天就要过圣诞节了,森林里准备搞一场大型的圣诞舞会,许多小动物都要去参加。看,长长的车队开来了,数数来了几辆小汽车?(6)—出示汽车操作卡。哟,每辆汽车上都有一个6,猜猜看,什么意思?(幼儿自由表述)对了,每辆汽车上只能坐6个小动物。
(二)、基本活动
1、来,看看你身边的动物卡片,他们一样吗?(数量不一样)
2我们小朋友一起帮帮你身边的'小动物们,把他们一起送上汽车。记住:每辆小汽车上的小动物的数量合起来一定要刚好是6。
幼儿操作活动,教师巡回指导。
请幼儿说说,你的车上都坐了哪些小动物。(例:我的第一辆车上坐了一只小白兔,5只小花猫;第二辆车上……)小组交流,个别回答。
小朋友说的都很好,现在老师要请你们把送小动物的结果记录下来。
看,这是一张记录纸,纸上画的是6辆小汽车,和我们的小汽车排一样的队,(你的第一辆车上坐的是一只小白兔和5只小花猫,你就在第一辆车里写上数字1和5)。
幼儿对照自己操作结果进行记录。
你能将你的记录结果告诉老师吗?(幼儿表述,教师在黑板上记录)
、结束部分,送糖果。
我们小朋友真能干,不但帮小动物乘上了汽车,还学会了记录,现在我们一起准备好,开上小汽车和小动物们一起去参加圣诞晚会吧。(听音乐,幼儿做开汽车动作)
晚会现场到了,看看圣诞老人今天都准备了什么礼物?(各种糖果)
圣诞老人还准备了这么多糖果盒子,请我们小朋友帮助他来包装糖果。记住,每个盒子了只可以装6个糖果。你一边装一边说,几个红色的糖果、几个兰色的糖果、几个黄色的糖果,一共是6个糖果。装好以后你可以送给周围的客人老师检查一下,你对吗?如果正确了就请你把它送给圣诞老人。
四、注意事项
幼儿在送小动物乘汽车时,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活动时间;
给幼儿充分表述的时间与机会,让幼儿在说的过程中感受数的分合;
记录活动要根据自己的操作结果进行;在表述记录结果时,让幼儿感受到数的分合不光是两个数字,还可能是3个或者是4个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一起听音乐。
大班数学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尝试将数字1-6进行6次不同的组合,排列成6个不同的号码。
2、能积极动脑,树立自己解决困难的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1、人手一块磁性板(上面用5根橡皮筋分割成6行)。
2、6种不同的小恐龙头像(在反面贴上磁铁)。
3、磁性数字1-6若干。
【活动过程】
(一)家中的'电话号码。
1、请个别幼儿说一说自己家中的电话号码,教师记录。(通过比较各自家中的电话号码,发现号码与数字的关系。)
2、比较一下这些号码有什么特点吗?(开头都是5或者6;有八个数字组成)这些号码都是由哪些数字组成的?(由0-9数字组成的)每家的电话号码是否相同?(每家的电话号码都是不同的,按照家的地址、区域分别有相同的部分号码)
(二)为恐龙装电话
1、出示贴有恐龙头像的磁性板,提出活动要求。
恐龙园要给恐龙们家里装电话,请大家为恐龙们设计六位数的电话号码。
2、出示数字1-6,提出设计要求:
为六位数的号码,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3、小小设计员
幼儿按要求在磁性板上将6个数字组合成6个不同的电话号码,并记录下来。
(三)幼儿相互交流不同的排列方法。
请2-3位幼儿展示自己的记录结果,大家检查是否按要求完成的。
(要求:为六位数的号码;每一家的号码都要用到六个数字;不能少一个数,不能多一个数;六个数字不能重复;每家一个号码,六家六个号码,不能相同)
请做的快的幼儿介绍,为什么能做得又对又快。
大班数学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幼儿起初对大于和小于不好理解,有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要让幼儿记住〉和〈的开口方向,通过唱歌和身体姿势来感知,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领会大于和小于,这样就容易多了。
[活动目标]
1、认识大于〉和小于〈,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数字娃娃1-10
3、数字卡
4、猴子头饰40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和〈
1、问:现在是什么季节?(出示课件)春天来了,蜜蜂和蝴蝶都飞来了,你们看一下,飞来了几只蜜蜂、几只蝴蝶?并出示相应的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不能)那么我们可以在它们之间放一个符号,让人一看就知道那边的数字大,那边的数字小,我们给这个符号起个名字叫大于号〉,像张着大嘴巴,朝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大。
2、春天来了,不但蜜蜂和蝴蝶飞来了,你们看,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出来干什么了?
鱼儿在水里快乐地游着,(出示课件)你们数一数,有几条小鱼、几只小蝌蚪,并出示数字卡,它们之间能不能放=号?那么我们可以放上一个别的符号,这个符号叫小于号〈,它表示前边的数比后边的数小。
3、 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熟记大于号和小于号(你们看一下,不管是大于号还是小于号,开口方向都朝着什么数?(大数)尖尖的屁股朝着什么数?(小数),让幼儿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撅给小数瞧。(出示课件)
二、表演游戏:两个小朋友戴上数字娃娃的头饰,另一个小朋友用身体姿势表演大于号和小于号。
三、巩固练习:(出示课件)每人一张练习题,做完后进行订正。
四、游戏:击鼓传包。鼓声停止后,包落在谁的手里,就和他的同桌从包里拿出两张数字卡片,大数幼儿先说几大于几,然后小数幼儿再说几小于几。
五、游戏《小猴学样》。在做游戏之前,我们要先学样本领:就是把不等式变成等式(出示课件),猴妈妈说,两边的小猴子不一样多,没法做游戏,我想让两边的小猴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大于号变成等于号,有两种方法4-1=3,3+1=4。
游戏做完了,猴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它们喜欢吃的桃子(出示课件),猴妈妈想让两个盘子里的桃子变的一样多,也就是把小于号变成等于号,请小朋友帮忙想办法:5+2=7,7-2=5。
[活动结束]
继续巩固不等式转变为等式。小朋友戴上小猴子头饰,在优美的音乐声中,做《小猴学样》的游戏,结束活动。
大班数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1~10的序数,学习确定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掌握序数词,会用第几准确地表示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认真听清楚各项活动的规则,用过的物品能归还原处。
材料准备:
1、幼儿人手一本《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
2、小黑板一块,粉笔若干。
投影仪
活动过程:
1、发放《幼儿园课程指导。数学》,幼儿人手一本。
2、集体活动
(1)按数拍手。
“我们来听数拍手,我报几你们就拍几下。”
(2)认识序数。
老师在投影仪上出示书画面。“有几张小椅子,椅子上有几个小朋友?第几张椅子是空着的?我们按顺序说说空着的小椅子的位置。”教师手指第三张空椅子。“这是第几张空椅子?谁会用一个数字来表示这张小椅子的位置?”“你在这里写上‘3’表示什么意思呢?”“我们平时还可以用‘3’来表示什么?”“现在你知道数字有几个用处了吗?”(表示物体的位置,表示物体的数量。)
“能在每张空椅子上都写上一个数字来表示它们的位置吗?”老师盖着第三第六第九张空椅子。“谁能说说,哪几张椅子不见了?你又是怎么发现的呢?谁帮助你一看就知道第几张椅子不见了?”
3、分组活动。
数数第几张椅子是空的`。
“说说范样上每张椅子的位置,看看第几张椅子没人来,是空的,请你把能表示空椅子位置的数字写在书上,边做边讲,第几张椅子是空的,做完后说说哪几张椅子是空的。”
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数学教案 篇9
活动名称:七彩桥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通过由易到难的路径游戏,培养幼儿对物体之间对应关系的认识。
2、培养幼儿读图认图的能力。
活动准备:
自备教具:红黄蓝三色的地板拼块或自制的纸板、模仿羊、猪、牛、狗、老鼠叫声的录音,羊、猪、兔、牛、鼠头饰各6个、绿色的地标。
配备教具:贝贝羊、宝宝兔、胖胖猪等5种小动物的磁性教具各一个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故事,调动幼儿感官引入教学。
l“在美丽的'大森林里,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原来是小动物们都住进了奇怪的椅子楼房。”出示五把椅子。
“在这几椅子楼房里都住着谁呢?”放录音,听一听是那种小动物的叫声,分别在椅子背上贴上小动物形象。
l椅子楼房很奇怪,它必须建在绿色的草地上。因为绿地的周围都是水。谁来设计一下椅子楼房的摆放。(要求幼儿把椅子放在画有绿色地标的地方。)
“可是小动物们出门很不方便,想请小朋友帮忙修一条四通八达的七彩桥。”
二、幼儿操作铺桥,感受不同的路径和复杂的关系对应。
l引导幼儿要用三种不同颜色的地板块来铺,每座桥用一种颜色,路要经过每个小动物的家。出示地板块,幼儿操作铺设路径。
l桥修好了小动物们可以去好朋友家做客了,宝宝兔要去贝贝羊家怎么走呢?请小朋友上来走一走,说说经过了那种颜色的桥。嘟嘟牛要去胖胖猪家怎么走呢?请小朋友上来走一走,说说经过了那种颜色的桥。
l游戏:串门幼儿自选小动物的头饰,分别站在和自己头饰一样的小动物房后,音乐响去串门,音乐停止,说说自己在谁家,走过了哪条桥?
三、请幼儿完成书上的练习。
小动物们住了一段时间后,搬家了,请小朋友翻开书第5页,根据图上的新图纸,找一找,嘟嘟牛经过红颜色的桥能到谁家?贝贝羊经过蓝色和黄色的路能到谁家?贝贝羊先沿着蓝色的小桥再沿着黄色的小桥能到达谁家?用线把小桥和小动物连起来。
大班数学教案 篇10
活动目标:
1、喜欢参与数学活动,体验对号入座的乐趣。
2、了解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学会看票,掌握票中能找到准确座位的两个条件。
3、能通过手中的票,找到自己的位置,并与他人大胆交流。
活动准备:
1、自制电影院座位分布图。
2、学具:幼儿人手一张电影票。
3、情境布置:电影院。 活动过程:
1、情境导入,激发幼儿兴趣。
教师:小朋友们看过电影吗?看电影前需要凭什么进入电影院呢?
2、出示电影票,引导幼儿座位票中“排”与“座”的意义,幼儿尝试根据电影票上的提示找到电影院座位分布图中相应的.座位。
(1)教师出示一张电影票,幼儿观察,引出“排”与“座”。
(2)教师在黑板上出示电影院自制图,请个别幼儿上台尝试根据票上的提示找一找电影院座位分布图中相对应的座位。
(3)请找准位置的幼儿说出自己是如何找到座位的。
(4)教师梳理,小结:离屏幕近的是第一排,从前往后数一共有“几”排,每排从一边往另一边数的是座。
3、幼儿再次根据电影票上的提示找到电影院座位分布图中相对应的座位。
(1)请一名幼儿说一说自己希望坐在电影院中的第几排第几座。请另一名幼儿帮助其找到示意图中对应的座位。
(2)请一名幼儿根据自己的表达,提前进入电影院找到自己的座位。
(3)集体验证。
4、幼儿集体进电影院对号入座。
(1)幼儿领取电影票,请幼儿并介绍自己坐在电影院的第几排,第几座,并说一说进入电影院后会怎样找座位。
(2)教师梳理、总结:根据电影票的提示先找到第几排,再找第几座。
(3)幼儿有序进入电影院,并根据电影票的提示找到自己的座位。
(4)检验幼儿是否对号入座,帮助有困难的幼儿。
(4)请部分幼儿邀请客人一起看电影,并帮助客人根据电影票中的提示找到座位。
(5)观看电影,教师小结,自然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鼓励幼儿与家人看电影时帮助家人根据电影票上的提示找到座位。
【大班数学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数学教案:趣味抽奖_大班数学教案07-13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等分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有趣的数字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分苹果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数的守恒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森林火车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数学教案:小鱼游游_大班数学教案07-05
大班幼儿数学教案06-12
大班数学教案10-25
大班数学教案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