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时间:2024-05-28 18:35:54 数学教案 我要投稿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小数的性质,知道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和归纳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究性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数学活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和掌握小数性质的含义。

  难点:小数基本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认识这个数么?(出示卡片5)老师会变魔术,我能这个数变大,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这个5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扩大了10倍。

  师:我还能让它变大,现在又发生了什么变化?现在的数和“5”相比,末尾添了几个“0”,它的大小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末尾添了2个“0”,扩大了100倍。

  师:那我们能让它变小么?

  生:把末尾的“0”去掉。

  师:现在去掉一个“0”,这个数发生了什么变化?再去掉一个“0”呢?

  生:略。

  师:看来在整数的末尾添上或去掉“0”,整数也随之扩大或缩小。那再看看这个数“0.5”,我在这个小数的末尾添上“0”这个数会变么?

  生:不会变。

  师:那我再添上一个“0”呢?

  生:还是不变。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略。

  师:所以你认为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板书)这只是你的猜测,所以老师先在后面打上一个问号。刚刚某某同学说的只是一个个例,不具有普遍性,那如果要证明它具有普遍性,该怎么办呢?

  生:验证。

  二、讲授新课

  师:在这老师给你们几点建议。先写出一个小数,在它的末尾添上“0”或者去掉“0”。利用手中的学习材料研究,或者借助已有的知识进行说明,小组合作,证明猜想,并记录在乐学单上。可以证明一组或者几组。小组内交流研究方法后,全班汇报。这些清楚了么?现在我给大家一点时间,开始。

  (生动手操作)

  师:好了,同学们。我发现大家的智慧真了不起,在短短的时间内研究的都很不错。那我们接下来开始汇报,在汇报前老师还有一个要求,一个组在汇报的时候,其他小组认真倾听,听完之后看看你们组研究的方法与他们一不一样,再做补充,在汇报的时候要说明两件事,你们是怎么验证的?你么验证的结果是什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

  (生汇报)

  师:这位同学描述的非常完整,而且通过他们的操作我们更一目了然了,还有哪个小组也是用了正方形纸来验证的,说说你们验证的结论。

  生:略。

  师:有没有哪个小组是借用皮尺来验证的,谁来说一说?

  (生汇报)

  师:老师也准备了一把米尺,我把一米平均分成10份,取了其中2份,是2分米用小数表示也就是0.2米,把一米平均分成100份,取了其中20份,是20厘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20米,再把一米平均分成1000份,取了其中200份,是200毫米用小数表示就是0.200米,它们都表示这段长度,所以0.2=0.20=0.200,结论是在0.2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师:有哪个小组是借用数位顺序表来验证的么?

  (生汇报)

  师:还有哪个小组也来说说你们组研究的结果。

  师:刚才我们借用了教具来验证我们的猜想,有没有哪位同学是借助已有知识来验证的?前面我们已经学过了小数的意义……

  生:略。

  师:我们再来看看开始是的卡片,整数5,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在它的末尾添上一个“0”,5被挤到什么位,表示什么?再添上一个“0”5又被挤到什么位表示什么?5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么?由于5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那你们认为他的大小会怎么样?

  生:略。

  师:整数是这样,我们再看看小数,这是小数0.5,这时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在0.5的末尾添上“0”,这时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再添上一个“0”这时5在什么位表示什么?

  师:5的位置有没有发生变化,照这样看,无论在0.5的'末尾添上多少个0,5的位置不变,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刚才我们举了那么多例子,都是在末尾添0的,从左往右看是单向思维,如果我们从右往左看,你们发现了什么?以这个为例谁来说一说。

  生:略。

  师:你们真棒,如果我们把从左往右和从右往左合成一句话,会是什么?

  生:略。

  师:在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后面的问号是不是可以去掉了?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就是小数的性质,(板书)这是大家共同探究出来的,大家一起齐读一遍。

  三、巩固练习

  师:这是一张购物小票,老师圈出了几个数,你们认为这几个小数当中哪些0是可以去掉的?

  生:略。

  师:1.05中的0可以去掉么?

  生:不能,因为0不在末尾。

  师:那你们认为在小数性质这句话中,哪个词是最重要的?

  生:末尾。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这题,你们知道什么是化简么?

  生:略。

  师:把末尾的0去掉,没有改变小数的大小,这样是不是更简单呢?那谁来回答这几题?

  生:略。

  师:其实在不改变小数大小的情况下,我们除了可以化简还可以改写。把小面小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生:略。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性质,大家知道了什么?

  生:略

  师:老师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了一幅思维导图,课后请同学们叶发挥自己的想象,根据本节课的内容设计一幅美观,内容详实的思维导图。

  师:好的同学们,今天这节课上到这,下课。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2

  单元内容: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单元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重点:

  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能够辨认和区别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单元教学难点:

  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课题: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内容:教材59页例1、2。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知道三角形的特性及三角形高和底的含义,会在三角形内画高。

  2、通过实验,使学生知道三角形的稳定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的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掌握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难点:会画三角形指定底边上的高。

  教学关键: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抽象出三角形的图形,从而认识三角形的特性。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出示图片,找出户图中的三角形。

  2、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形状或表面是三角形?

  3、导入新课。

  师:我们大家认识了三角形,三角形看起来简单,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处,看来生活中的三角形无处不在,三角形还有些什么奥秘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板书:三角形的认识)

  二、操作感知,理解概念

  1、发现三角形的特征。

  请你画出一个三角形。边画边想: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几个顶点?展示学生画的三角形,组织交流:三角形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在自己画的三角形上尝试标出边、角、顶点。

  反馈,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标出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

  2、概括三角形的定义。

  引导:大家对三角形的特征达成了一致的看法。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什么样的图形叫三角形?

  学生的回答可能有下面几种情况:

  (1)有三条边的图形叫三角形或有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2)有三条边、三个角的图形叫三角形;

  (3)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的图形叫三角形;

  (4)由三条边组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5)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叫三角形。

  阅读课本:课本是怎样概括三角形的定义的?你认为三角形的定义中哪些词最重要?

  组织学生在讨论中理解“三条线段”“围成”。

  3、认识三角形的底和高。

  指出: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这条对边叫做三角形的底。

  出示教材第61页上的三角形。提问:这是三角形的一组底和高吗?在这个三角形中,你还能画出其他的底和高吗?

  4、为了表达方便,用字母A、B、C分别表示三角形的3个顶点,上面的三角形可以表示成三角形ABC。

  5、例3:用3根小棒摆三角形,用4根小棒摆四边形,看看各能摆出几个?(小棒的长度都一样。)你发现了什么?

  三、实验解疑,探索特性

  1、提出问题。

  出示教材第61页插图:图中哪儿有三角形?生产、生活中为什么要把这些部分做成三角形的,它具有什么特性?

  2、实验解疑。

  下面,请大家都来做一个实验。

  学生拿出预先做好的三角形、四边形学具,分小组实验:拉一拉学具,有什么发现?

  实验结果: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请学生举出生活中应用三角形稳定性的例子。

  四、巩固运用,提高认识

  P60做一做

  五、总结评价,质疑问难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对三角形有了哪些进一步的认识?还有什么有关三角形的问题?

  六、作业

  完成练习十五1、2、3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3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数学好玩之《密铺》。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 根据有关平面图形特点进行观察、操作、思考和简单设计的实践活动。教材分三部分安排:第一部分,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用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初步理解什么是图形的密铺。第二部分通过动手操作和思考,探索三角形和四边形能否进行密铺。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知道有些平面图形可以密铺,而有些则不能;从而在活动中进一步体会密铺的含义,更多地了解有关平面图形的特征。第三部分,通过欣赏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 进一步感受图形密铺的奇妙,获得美的体验。并能够对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

  学情分析:

  (1)知识水平:学生已经学习了图形的平移、旋转及多边形的内角和等知识;具有了相关的知识经验;

  (2)能力和方法水平: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推理能力,能初步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的数学思想方法来探究问题;

  (3)心理水平:该阶段的学生虽然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经验,但是还是有较强的好奇心,也有较强的表现欲;

  (4)思维水平:学生的思维以直接经验为主,间接经验相对较少。在学习过简单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生已经对平面图形有了初步的印象,并能准确的认识各种简单平面图形。对于密铺,学生已经有了较为直观的生活体验,只是还未形成系统的理论知识。

  在此基础上进行密铺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活动设计,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是对学生生活经验的提炼和再加工,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初步抽象的理论知识。在这个知识系统的帮助下 ,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美,激发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头脑风暴,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有很大的帮助。基于以上认识,本课的设计重 点放在让学生动手操作、探究,从而获得丰富的知识经验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小组长作用,小组内进行充分的交流讨论,通过经历与组内同伴动手拼图以及设计密铺图形等活动过程,知道三角形、四边形、正六边形可以密铺,并知道有些图形是不能密铺的。在整个活动中,教师参与到组内讨论,并指导。最后在学生活动和交流的基础上,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评价、自我评价和反思,内化知识经验与知识体系。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生活中常见的密铺现象,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密铺;通过拼摆各种图形,探索并了解能够进行密铺的平面图形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多边形密铺条件的过程中学生经历观察、猜测、推理、验证和交流等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在欣赏密铺图案和设计简单的密铺图案的过程中,体会图形的转换,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经历欣赏数学美、创造数学美的过程,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享受由合作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密铺,了解有一些图形(如三角形,四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可以密铺的。

  教学难点:初步感受密铺的原理

  教学手段:

  基于以上几点的认识,本节课采用传统教学与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教学手段,重点突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课堂中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能够自主的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自学或者是进行各种探究实验,是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体现;教师在课中担任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角色。但,由于每个孩子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掌握层次不尽相同,所以为孩子们提供了多种渠道来探究解决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完成自己的探究活动,并在活动中有不同的体验。

  课前准备:

  1、 信息技术准备:广播教学的教学系统,可以用来广播教学,也可以用来展示学生的电脑上的操作。信息技术的简单应用基础,学生能在计算机上实现对基本图形的平移和旋转。同时学生能在多媒体设备上完成对他人作品的欣赏与评价,同时也能对自己整个的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反思。

  2、 道具准备:剪刀、卡纸若干。

  3、 素材准备:某客厅地面的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1、教师与学生谈话,想了解学生家里的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家客厅地面是由什么铺成的。

  2、教师请学生用一个字或者是两个字来形容一下自己家里客厅的地面。学生单独汇报。(如:大/密/美丽/漂亮/宽敞/平整……)

  3、教师出示从朋友家拍来的客厅的地面(两幅图),请学生欣赏。并问学生分别是由什么形状的地砖铺成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4、教师问学生觉得这两家的客厅铺的怎么样。(如果学生说铺的好或者是铺的很平,就追问:好在哪里?平在哪里?并用手势提醒学生发现每块地砖之间是一块挨着一块的,也就是没有空隙的。如果没有说出没有重叠,就追问:有没有把两块地砖叠在一起?引导孩子发现没有重叠。)

  5、揭示课题:我们把像这样,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的铺法称为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谈话方式引入 ,从学生的身边去发现和感受密铺的存在,从而引出课题。

  二、实验探究,领悟新知

  (一)动手操作、感受密铺

  1、教师请学生们观察“密铺”这一个词,问学生哪个字更重要。(学生回答“密”字更重要,教师及时追问:“密”怎么体现?引导学生发现“密”体现在没有空隙,不重叠。)

  2、教师拿出几个长方形,请一个学生来试一试,看看能不能做到密铺。(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操作,其他学生认真观察。)

  3、学生操作完以后,教师请学生观察有没有做到密铺,并追问是如何判断的。(学生会说出,是密铺,因为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4、教师对学生们的善于观察和一学就会的宝贵品质进行肯定。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认“密铺”一词和请学生动手铺长方形,来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密铺。为后面的动手实验探究做铺垫。

  (二)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初步判定

  1、教师追问学生: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以外,我们还学过什么图形?(三角形、圆、平行四边形、梯形……)

  2、教师继续问学生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并先让学生猜测。

  3、教师提示学生:要知道三角形到底能不能密铺,可以怎么做。

  4、学生说一说要验证三角形能不能密铺需要做哪些事。

  5、教师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实验步骤来操作:

  (学生猜能或者是不能,教师追问,要知道到底能不能,我们该怎么办呢?学生会说试一试或者是铺一铺,师再追问:拿什么试?拿什么铺?学生应该会回答:要准备几个三角形,然后再铺一铺。师再追问,准备的三角形需要完全一样吗?师:那我们就来按照这两个步骤实验一下:第一、取出①号信封里面的卡纸(如下图),沿着上面的线剪开,得到几个三角形;第二、把剪下来的较大的三角形(锐角三角形)放在一起铺一铺。(以上步骤由小组合作完成))

  6、学生按照刚才所说的步骤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并用IPad拍一组已经完成好的图片。

  7、先请学生汇报实验结果,并追问学生是如何判断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如何判断三角形能否密铺到初步实验发现三角形可以密铺,为学生建立初步的表现。

  (三)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研究密铺原理

  1、教师提出:如果把这些三角形随便的铺在一起,能密铺吗?如果不能,这到底跟三角形的什么有关呢 ?(学生发现和三角形的角有关)教师接着追问和三角形哪个角有关(学生进一步发现和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有关系)。

  2、师生共同提出:为了更好的区分这三个角,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分别标上∠1、∠2、 ∠3。然后再放在一起铺一铺,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在标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把所有三角形的角都标出来,并且相同的角标上相同的序号)

  3、学生再次铺一铺。在铺的 过程中适时引导学生观察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分别是哪几个。

  4、教师展示一组学生完成的密铺作品。并请学生认真观察一下,这个小组标完角以后,在拼接点处有几个角呢?

  【(6个角),哪6个角??这个角1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1,这个角2就是老师黑板上的 三角形的角2,这个角3就是老师黑板上的三角形的角3,而∠1 、∠2、∠3就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这个∠1、∠2、∠3也是这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师再问,在这个拼接点处有几个角1?几个角2?几个角3?】

  教师小结:看来三角形真的可以实现密铺,而且和三角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讨论、探究,发现三角形能密铺是和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有关系的。让学生感知到三角形能够密铺并非偶然,这其中隐藏着一定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就是密铺的原理 所在。

  (四)探究三角形能不能实现密铺之再次验证

  1、教师问学生如果再用另外一种三角形来铺一铺,学生们想要怎么做。

  2、学生思考,并提出可以先标出角,再铺一铺。

  3、教师请学生把刚才剪下来的较小的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放在一起标一标,铺一铺。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师用IPAd拍一组完成好的。

  4、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种三角形能不能密铺。再展示其中一组学生的作品。问学生这一次实验和之前的实验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或者是有什么新发现。

  5、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进行总结。

  小结:这样看来这一种三角形和前面一种三角形一样,也可以密铺,而且也和它的三个内角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再一次的铺一铺的活动,让学生再次感受三角形是可以密铺 的,而且再次领悟三角形能密铺是和它的三个角有关的。

  (五)探究四边形能不能密铺

  1、教师引导学生:既然三角形能够实现密铺,那如果是这样的四边形能实现密铺吗?(师拿出一个不规则的四边形,贴到黑板上)

  2、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要知道能不能密铺,动手实验一下就行了。

  3、教师请学生打开②号信封,取出里面的四边形动手铺一铺,并提醒学生思考动手铺之前可以先做什么。 (标角)

  4、 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提示动手实验,教师观察每一组完成的情况,并用IPAd记录其中一组完成的情况。对于已经铺完的小组,请学生在小组内议一议,看看有什么发现。

  5、反馈:教师先请学生判断这样的四边形是否可以密铺。然后请学生说说有什么发现。

  6、学生先判断是可以密铺的,因为这几个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并且发现拼接点处有4个角,而且这4个角分别是这个四边形的四个内角。如果有学生能发现这四个角加起来就是360°就更好了。

  小结: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发现,这种四边形也是可以密铺的,而且也与四边形的内角有关。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前面几次实验的基础上,大胆让学生自己猜测、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四边形是可以密铺的,而且和三角形一样,也和四边形的四个内角有密切的关系。

  三、小结及拓展延伸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我们今天研究了密铺,知道了长方形可以密铺,正方形可以密铺,三角形可以密铺,四边形可以密铺。并提问学生:你还有什么问题想问呢?

  2、学生提出新的问题,如梯形能不能密铺?五边形能不能密铺?六边形能不能密铺?……

  3、教师清学生借助计算机操作来验证正五边形和正六边形是否能密铺。

  4、学生小组合作完成。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教师给予一些指导和帮助。

  5、学生操作完后,进行反馈,通过广播教学体系请其中的几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请其他学生帮助判断。通过实验、讨论发现,正五边形不可以密铺,而正六边形可以密铺。

  小结:这样看来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密铺,有的不可以密铺。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计算机实现人机交互操作,体现出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在计算机上操作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平面图形都可以密铺的,有的可以,有的是不可以的。

  四:实践作业

  用上今天所学的密铺的知识为你自己的家设计一款漂亮的地砖。

  五:板书设计

  密铺

  图形之间,没有空隙,也不重叠。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的方法的探索过程,会化简这样的式子。

  2.让学生在用形如“ax±bx”的式子表达一些数量关系并化简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抽象思维的水平。

  3.让学生初步学习用符号语言进行表述、交流,体会数学与实际问题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表达方式的严谨性、概括性及简洁性。

  教学重难点

  化简形如“ax±bx”的式子的方法,用形如“ax±bx”的式子表达一些数量关系

  课前准备

  小黑板、学具卡片

  教学活动

  一、动手操作。学习新知

  1.教学例题。

  说明题意:小华用小棒摆了口个三角形,小芳用小棒摆了口个正方形。

  谈话:根据题意,你会用小棒摆一摆吗?有的同学可能觉得不知道到底各摆几个,可以各摆四五个再用省略号表示,最好再用括线注明n个。学生用小棒先摆a个三角形,再用小棒摆口个正方形。提问:摆a个三角形共用了多少根小棒?摆a个正方形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学生说出是3a和4a。提问: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会提出:他们一共用多少根小棒?小芳比小华多用多少根小棒或小华比小芳少用多少根小棒?谈话:你能解答他们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吗?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学生讨论得出:一共用了(3a+4a)根小棒或是7a根小棒。提问:你是怎样想到共用7a根小棒的?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正方形是用了7根小棒,那么摆a个三角形和正方形就一共用了7a根小棒。谈话:3a+4a与7a都表示摆口个三角形和口个正方形共用的小棒根数,两者相比,哪种表示法更简单些?(指名回答)把复杂的式子变成简单的式子在数学上叫化简,你能利用学过的知识通过计算把3a+4a化简吗?学生说出化简过程,教师板书:

  3a+4a

  =(3+4)a

  =7a

  提问:3a+4a=(3+4)a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发现是运用了乘法分配律或想到依据乘法运算的意义。谈话:以后你们在计算时,可以把中间一步省略(在上式的第二行加虚线框),直接写成:3a+4a=7a。我们以往学过的整数的运算律也适用于含有字母的式子,因为字母表示的就是数。

  2.教学“试一试”。出示问题:小芳比小华多用了多少根小棒?谈话:你会算吗?试着做做看。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做好在小组里交流想法。组织学生在班级中交流,说一说算法和想法。如果学生只列出算式4a一3a,应让学生化简。

  二、理解新知。初步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出示图,指名说图意。学生看图知道苹果有5箱,每箱重z千克,梨有3箱,每箱重x千克。让学生独立在书上填空,做好后在小组里说一说自己的做题情况及想法。提问:你是怎样填的?又是怎样想的?学生说做法:苹果有5x千克,梨有3x千克,苹果和梨共有8x千克,苹果比梨多2x千克。组织学生讨论、交流算法,学生发现苹果和梨的总千克数是5x+3x等于8x,也就是8箱的重量;苹果比梨多的千克数是5x一3x,等于2箱的重量,即2x千克。

  2.做“想想做做”第2题。出示题目,让学生独立计算各题。学生独立做一做,做好后在小组里交流计算结果和想法。提问:谁能说说你的算法和想法?通过这些题目的.计算,你发现只把什么相加或相减?什么没有变?学生说计算结果和想法,集体反馈。:做这样的题目,只要把字母前边的数相加、减,字母不变。

  三、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1.做“想想做做”第3题。出示题目,指名读题。谈话: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你们试试看。学生独立做题。提问:从明明家到冬冬家一共有多少米?学生列式:65a+75a:(65+75)口一140a提问:你能说出等式的三段,也就是三个含有字母的式子各表示什么意思吗?指名在班内说算理,加深对行程问题中数量关系的理解。

  2.做“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自己读题,理解题意。学生独立解答,做好后同桌互说各自的做法和想法。提问:谁能说说你是怎么做的?又是怎样想的?学生交流做法和想法。

  3.做“想想做做”第5题。出示题目,指名说明题意和图意。提问:科学实验室和实验准备室的面积一共有多大?学生独立思考,并做一做。做好,说做法和想法。想法1:科学实验室面积是12a平方米,实验准备室的面积是4n平方米,一共的面积是2a+4a=16(z平方米。想法2:发现科学实验室和实验准备室拼成了一个大的长方形,那么这个长方形的长是(12十4)米,面积就是(12+4)n—16n平方米。提问:当以一8时,科学实验室和实验准备室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米?学生独立计算,集体交流。

  4.教学“你知道吗”。

  学生自己读一读。提问:你知道韦达是一位什么样的人?他为数学界做出了怎样的贡献学生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想。

  四、全课

  提问:这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什么?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5

  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的数学广角主要是渗透有关植树问题的方法。它通过生活中常见实际问题,让学生发现规律,抽取出植树问题的数学模型,再用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时是本单元的第2课时,是探讨关于一条线段并且两端都不栽的情况。

  “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可以借助线段图帮助学生建立两者的表象,再正确建立数学模型。

  教学目标

  1、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能利用数学模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建立模型,应用模型,建立初步的'解决植树问题的方法。

  3、 体会数学模型的生活意义与作用,体验到学习的喜悦。

  学习重点:建立“树的棵数=间隔数-1”的数学模型。

  学习难点:“两端都不栽”与“两端都栽”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预设过程

  一、复习两端都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揭题:植树问题。

  2、呈现问题,请学生解决。新课标第一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种”与“间隔数+1”。

  二、研究两端都不栽

  在一条12路的一侧种树(两端都不种),每2米种一棵,共需种几棵?

  1、提出研究课题:要是两端都不种呢?

  2、呈现问题,请学生思考后试解。

  3、反馈解法,强调“两端都不种”与“间隔数-1”。

  4、比较:“两端都种”与“两端都不种”有什么不同?

  三、练习

  1、画示意图,完成P118例2,注意“两端都不种”与“两旁都种”。

  2、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1,注意“两端都种”与“两旁都种”。

  3、画示意图,完成做一做2,发现“锯的次数=段数-1”。

  4、完成补充题,知道“四层楼三个间隔”。

  四、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和理解加法结合律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能用字母式子表示加法结合律,初步学会应用结合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愉悦,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初步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认识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的含义。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加法结合律。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1、多媒体展示:李叔叔三天骑车的路程统计。

  (1)找出信息解决问题。 问:你能解决李叔叔提出的问题吗?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多媒体展示线段图:根据学生列出的不同算式,表示三天路程的线段先后出现。

  问:通过线段图的演示,你们发现什么?(不论哪两天的路程先相加,总长度不变。)

  我们来研究把三天所行路程依次连加的算式,可以怎样计算:

  比较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200

  =288 =288

  为什么要先算104+96呢?(后两个加数先相加,正好能凑成整百数。)

  出示(88+104)+96○88+(104+96),怎么填?

  (2)你能再举几个这样的例子吗?

  问:观察、比较这些算式,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秘密?(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

  (3)揭示规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结合律。

  (4)用符号表示。(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核对。)

  (▲+)+●=____+(____+____)

  (a+b)+c=____+(____+____)

  (5)问:①用语言表达与用字母表示,哪一种更一目了然?

  ②这里的a、b、c可以表示哪些数?

  二、练习练习

  1、完成P18做一做2。

  2、根据运算定律,在下面 里填上适当的数。

  287+129+118=287+( +118) (32+47)+65=32+( + )

  3、教材练习五

  三、小结

  1.今天我们发现了哪些数学规律?

  2.这些运算定律是怎样发现、归纳的?

  板书设计 加法结合律

  88+104+96 88+104+96

  =192+96 =88+(104+96 )

  =288 =88+200

  =288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7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西南师大版)四年级(下)第69~72页例1、例2和课堂活动第1,3,4题。

  教学目标:

  让学生结合现实情境,进一步认识小数及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相邻两个计数单位的十进关系。

  实验目标:

  1、利用多媒体课件,激发学生认识小数学习小数的欲望。

  2、通过直观、操作、推理等活动,让学生清楚、明确地归纳小数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直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知

  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

  1、学生自己动手量一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这些数是不是都是整米数?

  教师:在测量和计算中,有时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通常可以用小数表示。

  2、回忆、练习1角=()10元=()元5角=()10元=()元1dm=()10m=()m3dm=()10m=()m

  教师:关于小数,同学们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课题:小数的意义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填一填,说一说。(课件出示例1第1个图)①此图用分数、小数该怎样表示?你是怎样想的?说一说:0?7表示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份,取其中()份。 0?7里面有()个0?1。②像0?1,0?3,0?5,0?7这些一位小数,都表示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份,分别取其中的1份、3份、5份、7份,也就是: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

  (2)同理说一说。(课件出示后面两幅图)①第1个涂一个小格,第2个涂45个小格,用分数、小数来表示并说说是怎样想的?②讨论并归纳:百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两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2、教学例2(认识三位小数)

  (1)看一看,填一填。

  课件出示①把1m平均分成10份,其中1份是1dm;平均分成100份,其中1份是1cm;平均分成1000份,其中1份是1mm。

  (出示图)学生填分数和用小数表示。

  1mm=()1000m=()m;146mm=()1000m=()m

  ②把一个正方体平均分成1000份。(第70页例2图)其中1份、25份,107份用分数和小数怎样表示?

  (2)课件出示:说一说0?025,0?107分别表示什么以及它们的组成。

  (3)归纳:表示千分之几写成几位小数?三位小数表示几分之几?

  3、讨论、归纳小数的意义学生讨论:什么是小数?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

  归纳:课件出示:像0?7,0?45,0?025,0?25,0?107……这样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小数。0?1,0?01,0?001……就是小数的计数单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

  (课件出示)数位顺序表。

  学生自学数位顺序表。

  三、课堂活动

  完成课堂活动第1,3,4题。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会了什么?还有什么困难?

  《小数的意义》课后问卷

  1、老师用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对你自己动手测量有帮助吗?( )

  A、很有帮助 B、帮助不大 C、没有帮助

  2、有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你是否加深了对小数意义的理解?( )

  A、是的 B、不是

  3、你喜欢老师用多媒体课件教授本节课吗?( )

  A、很喜欢 B、无所谓 C、不喜欢

  统计数据分析

  学生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化学习效果统计

  图表

  认同多媒体优化课堂教学的人数、认同率%

  实验班(40人) 39 97.5%

  对照班(40人) 33 82.5%

  效果分析:

  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学生还是很喜欢有多媒体课件的课堂教学,实验班的认同率达到了97.5%,即使是对照班的学生,他们也希望老师能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认同率也有82.5%。

  在本节实验课中,通过课件演示学生测量黑板的长,课桌长、高的过程,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了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的欲望,也为学生动手测量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紧接着通过课件演示“10×1”的方条图、“10×10”的正方形图、直尺图、“10×10×10”的正方体图,以便于学生更好地观察它们的特点,从直观入手把图、分数、小数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推理,从而归纳出小数的意义,培养了学生推理能力,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和生活的紧密联系。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实验、推算、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一亿的大小,培养学生数感,并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初步获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受到勤俭节约、保护环境的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到一亿的大小,并能结合实际,以具体的事物来表达对一亿大小的感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具准备:学生准备:计算器、作业纸、数学书;

  教师准备:

  大米(100粒5份)、1千克大米一份、天平、卷尺、第三张表格图及下面的算式、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二、引导学生经历估计——验证的过程,借助时间体验一亿有多大。

  师:这是作业本,老师数一数1、2、3、4、5、6、7、8……照这样的速度数一亿本作业本,你估计要多长时间?(学生估计3小时、5小时、24小时……,师板书)

  师:同学们估计得怎么样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验来验证。

  议一议:怎样能够得到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呢?

  小组讨论。(数100本、50本、20本……作业本的时间,再推算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

  实验: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数本子,数50本,老师记时。

  数50本作业本大概是40~50秒,学生得出数100本作业本大概需要80秒~100秒的时间,从中取一个中间值大概90秒。

  师:下面咱们就一起来推算一下数一亿本作业本所需要的时间。

  (课件出示下表)本数时间(秒)90师生共同讨论,完成上表。

  师:通过推算我们知道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是90000000秒,这段时间长不长?这么长的时间用秒作单位来表示,显然不合适,你认为应该采用哪个时间单位?(年)怎样把9千万秒换算成多少年呢?(先把秒换算成分,再换算成时,最后换算成年)出示书上的算式: ( )÷60=( )分 ( )÷60=( )时 ( )÷24≈( )天 ( )÷365≈( )年(学计算,并保留整数。)

  师:看了这个结果你有什么想法?(学生交流)

  小结:

  数一亿本作业本,有的同学估计要……,而实际结果却将近要3年的时间。在这三年里,我们有没有去掉吃饭时间,有没有去掉睡觉时间,也就是说不吃不喝不睡不停的数下去要3年哪,同学们,看了这个漫长的时间,你有什么感受?(一亿实在是太大了、数一亿本作业本的时间太长了……)

  三、再次经历估计

  验证的过程,借助长度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课间老师经常发现同学们喜欢手拉手一起玩,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站成一行,会有多长呢?(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不必回答)

  师:凭空想象有一定的难度,同学们你们都去过头道羊岔吧,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不长,老师告诉你,这条公路全长大概是1千米。想一想,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有没有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那么长呢?估计一下,大概有多少个这样的'长度?(学生估计2个、4个、3000个……师板书)

  小组讨论:怎样能得到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呢?(测量5个、10个、10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推算出一亿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实验,测量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各组组长上来,每三个人一组负责测量,注意方法正确。

  其他同学在走廊上手拉手站成一行,站得要又快又安静。

  (实验收集数据。实验时注意,从第一个同学的手指尖量到第10个同学的手指尖,并推算出十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12米。)

  师:刚才我们测量出10个小朋友手拉手的长度大概是12米,下面我们就可以进行推算了。

  (出示表格,师生一起推算)

  人数1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00长度(米)12120再算一算,这个长度有几个从学校到头道羊岔的公路长?

  出示算式,学生用计算器进行计算:120000000÷1000=120000 (个)回过头来比较学生估计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再次感受一亿的大小。

  四、总结方法,指导学法。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什么方法知道了一亿是一个很大的数?(通过数一数、量一量的方法,先估计再推算,最后比较,了解了一亿有多大。)

  师:你们会用这样的方法再次体验一亿的大小吗?五、拓展研究大数的方法,放手让学生借助重量体验一亿的大小。

  师:观察一下你们的桌面,看一看我们还可以借助什么的研究来了解、感受一亿的大小?(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推算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学生说说怎样用上面学到的方法进行实验。

  分组实验:

  学生用天平称100粒大米的重量,得出大概是2.5克。小组合作推算出一亿粒大米的重量,并用千克作单位,与刚才的估计进行比较,进一。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知道小数的产生。

  (2)认识小数与分数的联系,理解小数的意义。

  (3)掌握小数的计数单位及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

  (4)会用小数正确表示图中的阴影部分。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

  教学具实验: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操作导入:

  1、让两名学生测量黑板长度。(用米作单位)

  2、交流测量结果,展开讨论。

  3、引导小结:

  在测量时,得到的结果往往不能用整数表示,就需要一种新的数——小数。(板书课题)

  二、引导探究:

  1、认识一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分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结合分数的意义说明)

  ②用小数表示是:0.1米。

  ③谁来说说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份,每份1分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1米。)

  板书:1分米米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分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5分米呢?

  板书:3分米米0.3米

  5分米米0.5米

  ②说说0.3米和0.5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2、认识两位小数。(出示米尺)

  (1)在米尺上找出1厘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③④谁来说说0.01米表示什么?(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1厘米,是米,也可以写成0.01米。)

  板书:1厘米米0.01米

  (2)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厘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5厘米呢?

  板书:3厘米米0.03米

  5厘米米0.05米

  ②说说0.03米和0.05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3、认识三位小数。(出示学生尺)

  (2)在尺上找出1毫米的地方。

  ①用米作单位,怎样用分数来表示?为什么?

  ②用小数表示是:0.001米。

  ③④谁来说说0.001米表示什么?

  板书:1毫米米0.001米

  (3)讨论:

  ①用米作单位,3毫米怎样用分数和小数表示?5毫米呢?

  板书:3毫米米0.003米

  5毫米米0.005米

  ②说说0.003米和0.005米各表示什么意思?

  ……照这样分下去,还可以得到米……也可以写成0.0001米。

  象刚才小圆点后面一位的小数叫一位小数,两位的小数叫两位小数……

  三、抽象概括:

  1、概括小数与分数的关系。

  (1)什么样的分数可以用一位、两位、三位……小数来表示?

  (2)一位、两位、三位……小数分别表示几分之几?举例说说。

  2、概括小数的意义。

  师: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10、100、1000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来表示,这些分数的分数单位是

  (启发讨论)

  (1)米里有几个米?米里有几个米?……每相邻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多少?(10)

  (2)因为整数和分数相邻两个单位间进率都是10,所以这些分数也可以仿照整数的写法,写在个位的右面,用一个小圆点(小数点)隔开,用来表示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

  (3)小数的计数单位是什么?(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写作0.1、0.01、0.001……)

  四、巩固应用

  1、学习例1:

  (1)思考并讨论:

  1角是元,用小数表示()元。

  2分是元,用小数表示()元。

  2角5分是元,用小数表示()元。

  8角5分是元,用小数表示()元。

  (2)交流汇报。

  2、P86 “做一做”

  用分数、小数表示涂色部分。

  填完后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练习二十(2)(用线段把相等的小数和分数连起来。)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0

  教学内容: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P9——P10

  教学目标:

  1、了解括号产生的必要性,掌握含有小括号、中括号算式的运算顺序。能准确规范计算带有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感受数学符号的奇妙。

  2、在交流、探究的基础上,能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问题,并能准确表达解决问题时的思考过程。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授

  1、说一说下列算式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6×4+28 65- 25+40 12×5÷6 172 - 42×3 24×3+32×5

  引导学生明确:我们学过的加、减、乘、除法四种运算叫四则混合运算。

  分别让学生说一说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2、导入:刚才,我们复习了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如果在算式里有括号,又按什么顺序计算昵?这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板书课题: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探索发现

  第一环节教学例4

  1、教师出示教材例4的算式:96÷12+4×2。

  (1)观察算式,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中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2)学生独立进行计算。

  指名板演:96÷12+4×2

  =8+8

  =16

  (3)引导学生思考:如果要先算加法,再算除法,最后算乘法,应该怎么办?

  教师适时介绍:可以利用小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

  启发学生思考:只要在算式中加上一个小括号,就可以满足要求,即:96÷(12+4)×2

  学生独立进行计算。指名板演

  96÷(12+4)×2

  =96÷16×2

  =6×2

  =12

  师:在这个算式中,小括号起什么作用?(改变运算的顺序)

  (4)介绍中括号的知识。

  教师介绍中括号的写法,及含有中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要按照从里到外的顺序,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括号内的运算,要按“先乘、除后加、减,同级运算依次算”的顺序进行。

  (5)学习计算带有中括号的算式。

  出示算式:96÷[(12+4)×2]。

  师:谁来说一说这个算式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中括号里的乘法,最后算括号外面的除法。)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结果。指名板书

  96÷[(12+4)×2]

  =96÷[16×2]

  =96÷32

  =3

  (6)对比中强化认识。

  比较96÷12+4×2、96÷(12+4)×2和96÷[(12+4)×2]这三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算式中的数字和包含的运算都相同,但是运算的顺序不同,导致计算结果也不相同。

  教师强调:同学们在计算时,一定要先弄明白算试的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

  第二环节教学例5

  课件出示教材例5情境图。

  1、阅读与理解。

  师:说一说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

  小组讨论交流得出:一共有30人要租船游玩,每艘小船20元,可以坐4人;每艘大船35元,可以坐6人。教师提出问题:怎样租船最省钱?

  2、分析与解答。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思考与交流,教师参与学生的讨论,交流后进行反馈

  (1)方案一:都租小船。

  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需要租8只小船,共花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

  30÷6=5(只)35×5=175(元)

  需要租5只大船,共花175元。

  师:在这两种方案中,方案一更省钱。同学们想一想,方案一中的租船方案是否还能进行优化更加省钱呢?

  师生交流后明确:方案一中,全租小船,有一条船只坐了2人,没坐满。可以把这2人和另一条小船的4人都安排坐条大船,这样更省钱。

  (3)方案三:组合租船。

  6条小船:20×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155(元)

  3、回顾与反思。

  师:我们是怎么解决刚才这个问题的?

  师生交流后明确:我们是先假设全部都租小船或大船,然后再进行调整,保

  证每艘船都不留空位,还要考虑每艘船的租金。

  本题中,因为每艘小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20÷4=5(元),而每艘大船的个人平均租金是35÷6≈6(元),所以尽量租小船,这样会更省钱。

  三、巩固发散

  1、先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25×[(470- 320)÷15]   [35+(62-15)]×32

  2、指导学生完成教材“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个别辅导。完成后,集体订正。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说说每题的计算顺序。

  四、评价反馈

  师:这节课,我们知道了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在含有括号的算式里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计算?

  师生交流后明确:小括号、中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在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运算中,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板书设计:

  有括号的混合运算

  一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租船

  (1)方案一:都租小船。30÷4=7(只)……2(人)7+1=8(只)20×8=160(元)

  (2)方案二:都租大船。30÷6=5(只)35×5=175(元)

  (3)方案三:组合租船。6条小船:20×6=120(元)1条大船:35元

  共花:120+35 =155(元)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1

  【教学内容】

  教材第1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法交换律,并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

  过程与方法:能运用加法交换律解答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说理、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的内在规律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重点难点】

  理解和掌握加法交换律。

  【教法与学法】

  教法:创设情境,质疑引导。

  学法: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自主探索,分组交流讨论。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案

  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

  【情境导入】

  1.游戏引入:换位子。

  ①师举左手,左右换位子;

  ②师举右手,前后换位子。

  根据老师手势的变化交换位子。

  2.在交换位子的过程中,什么发生了变化?什么没变?

  发现:位置发生了变化,班级总人数没变。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板书课题: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新课讲授】

  1.教学例1

  李叔叔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出示幻灯片)

  ①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正是外出旅行的好时节,(利用出行渗透环保教育和健身思想)李叔叔准备骑车开始一个星期的旅行。李叔叔今天上午骑了40千米,下午骑了56千米。(出示课件)根据所给的条件,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②提问:今天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应该怎样列式解答?请同学们在自己的练习本上解答一下吧?(生在本子上解答)

  谁起来说一下你是怎么解答的?(40+56)

  还有其他方法吗?(56+40)

  ③教师:那这两个算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第一个是上午和下午的路程和是多少?第二个是下午和上午的.路程和是多少?得数是一样的。)

  我们可以把这两个算式用什么符号连接起来呢?(等号)观察每组算式等号两边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数没变,符号没有变,只是加数位置发生了变化。)

  2.归纳定律。

  ①教师:是不是任意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都不变呢?这只是我们的猜想,还需要我们来验证,先请同桌之间相互举例。哪些同学能写出像上面一样的算式来呢?

  (例如:8+6=6+8等等)。这个式子也是等式吗?数不变位置发生变化不影响计算结果。

  ②质疑:观察这几个算式,把你观察到的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一下吗?(两个数相加交换位置和不变。)

  ③小结: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3.谈论交流。

  ①请你与同桌交流一下,用自己喜欢方式表示加法交换律。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示。

  如:(○+△=△+○ ☆+★=★+☆ ■+▼=▼+■甲数+乙数=乙数+甲数a+b=b+a)

  ②通常我们数学上可以用字母表示数。今天我们就选字母a和b来表示两个加数。a表示第一个加数,b表示第二个加数。用字母就可以表示成:a+b=b+a

  学了这么多的知识,每个同学都信心十足。敢不敢接受挑战?

  【巩固练习】

  1.应用加法交换律在下面□中填上适当的数。

  29+17=□+29 128+□=15+□

  □+□=323+186 54+x=□+□

  2.填空。(1)一个数+0=()+()

  (2)两个加数()位置,()不变,这叫做加法()。

  3.下面各等式哪些符合加法交换律?符合的画“√”。

  (1)276+124=180+220()

  (2)a+20=400+a()

  (3)550+240=240+550()

  (4)a+c=c+a()

  4.计算下面各题,并用加法交换律验算。

  38+456=验算:

  307+348=验算:

  【课堂小结】

  (1)这节课上,同学们个个表现都很棒,积极思考,踊跃回答问题,学习热情不断高涨,数学家们总结的规律,我们也能发现,同学们真棒。想一想我们探索加法交换律的过程,你有什么收获呢?

  (2)看来这节课同学们对加法计算的规律了解了不少,在加法的计算过程中还有很多的规律,比如说25+32+75怎样计算更简便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的思考来迎接下一节课吧!

  【课后作业】

  1.教材第19页练习五第2题。

  2.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

  40+56=96 56+40=96

  40+56=56+40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掌握含有两级数的读法,能正确地读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2.掌握含有两级数的写法,能正确地写出亿以内的多位数。

  3.通过具体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大数的感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点: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学难点:

亿以内中间和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课件出示以下题目:

  1.说说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组成的。

  4250000 3040000 10500000

  2.写一写。

  三千零二十四万 四百万 六十五万

  3.读一读。

  30050000 5060000 170000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都是整万的多位数,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含有两级的多位数。(板书课题)

  二、交流共享

  1.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第一幅算盘图。

  (1)认识含有两级的数。

  提问: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几位数?含有哪几级?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是多少?

  学生交流后得出:算盘图上拨出的这个数是八位数;含有两级,分别是个级和万级;个位上是9,十位上是3,百位上是2,千位上是5,万位上是9,十万位上是3,百万位上是2,千万位上是5。

  追问: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什么?这个数由几个万和几个一组成?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最后组织全班汇报。

  得出结论:个级的计数单位是“一”,万级的计数单位是“万”,这个数由5239个万和5239个一组成。

  再问:万级上的“5239”和个级上的“5239”有什么区别?

  引导学生交流得出:虽然数字相同,但表示的意义不同:万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万,个级上的“5239”表示5239个一。

  (2)学习含有两级数的写法。

  让学生根据算盘中每个数位上的珠子进行写数。

  展示学生写出的数,并组织交流,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交流写含有两级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通过交流得出:写含有两级的数时,先写万级上的数,再写各级上的数。

  (3)学习含有两级数的读法。

  先让学生分别读出“52390000”和“5239”这两个数。

  讨论:万级上的数和个级上的数在读法上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师生交流后,反馈:

  相同点:“5239”不论在个级还是在万级都读作五千二百三十九。

  不同点:万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万”,读数时要添上“万”字,而个级上的数表示多少个“一”,读数时就不读这个“一”。

  小结:我们在读含有两级的数时,先读万级上的数,再读个级上的数,万级上的数按照个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添上一个“万”字。

  2.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例题2下面两幅算盘图。

  (1)观察思考。

  提问:观察这两幅算盘图中拨出的珠子,它们和第一幅图有什么不同?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这两幅图中,有些数位上没有珠子,也就是一个数都没有。

  (2)小组交流。

  让学生说说算盘中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

  (3)写一写。

  提问:有些数位上一个数都没有,该怎么写?

  (4)读一读。

  提问:6004000和3080007这两个数中都有许多0,我们读数的时候,这些0都应该怎么读?

  3.小结含有两级数的写法和读法。

  写法:先写万级的数,再写个级的数,哪个数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读法:先读万级,再读个级;万级的数,要按照个级数的读法来读,再在后面加上一个“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其他数位有一个0或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三、反馈完善

  1.完成教材第12页“练一练”。

  指导学生先说出下面各数是由多少个万和多少个一组成的,再写一写、读一读。

  2.课件出示下列题目。

  (1)读一读。

  ①20xx年中国科技馆接待观众1900803人次。

  ②地球赤道周长约为40075700米。

  ③永乐大钟上铸了230184个汉字,是世界上汉字最多的大钟。

  学生试读后,让学生说说这些数分别是怎样读的。

  (2)写出下列横线上的数。

  ①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

  ②中国国家图书馆累计藏书约二千一百六十万零九百册。

  学生独立写数,并组织汇报。

  四、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3

  教学内容:教材14页例3

  一、素质教育目标

  1、使学生学会分步解答含有四个已知条件的三步应用题,在理解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接替思路,掌握接替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3、结合内容渗透教育。

  二、学法指导

  1.引导学生从新旧知识的生长点出发引出新课,运用知识迁移,指导学生学习新知。

  2.引导学生试算,掌握计算方法。

  三、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分析理解题目的数量关系,确定求某个问题需知道哪两个直接条件,进而确定解题步骤。

  2.教学难点:利用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数量关系。

  四、教具准备

  小黑板、投影片。

  五、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根据问题补充相应的条件并列式2.改(3)为下面习题。

  新镇小学三年级有四个班,每班40人,————。三年级和四

  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这道题要求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必须知道哪些条件?缺少什么条件?

  要求学生直接补充四年级人数。列式,分步解答。

  (二)探究新知

  有个学生是这样补充的条件,同学们看一看,这道题你能不能解答呢?

  如果能解答,该怎样解答呢?

  出示例3:

  (通过补充条件的练习,自然引出例题,可使学生容易建立起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步、两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进而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1)、读题,找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分析与复习题的区别和联系。

  (补充了两个条件,有四个已知条件,所求问题没有改变。)

  (2)、问:要想求“三、四年级共多少人”,应该知道哪两个条件呢?

  三年级有多少人?四年级有多少人?

  (3)、让学生自己解答。

  (4)、想一想,如果把上题的问题改成“三年级比四年级多多少人?”该怎样解答?

  4.反馈练习:“做一做”第2题。

  (三)、巩固发展

  1.练习四第1、2题

  先讨论分析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

  2.投影出示下图情景,分组根据图意补充条件,分别组成一步、两步应用题,并请其他组口头列算式解答。

  菊花和芍药花共有多少盆?

  (通过此题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三步计算应用题与一、二步计算应用题间的联系,深化对数量关系的理解。)

  (四)课堂

  引导学生解三步应用题的解答思路及解答方法。

  六、布置作业

  练习四第3题

  七、板书设计(略)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4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升和毫升的实际意义,能正确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掌握三角形与梯形的分类;

  3、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旋转,加深对图形变换方式的理解;

  4、进一步感受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作用,会选择折线和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难点:

  三角形内角和、平移和旋转等。

  教学资源:

  投影片、小黑板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谈话揭题:今天,我们把几个还没有复习的单元来进行归纳和整理。回忆一下,还有哪些单元没有整理过呢?(升和毫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对称、平移和旋转,以及统计。)

  提问:在这些单元中,你觉得有困难的内容是什么?(自由发言)

  引入:接下去,我们来复习这些知识,希望大家通过复习,对各方面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都有所提高。

  二、复习升与毫升

  1、整理与复习第14题

  先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再启发学生依据生活经验和对升与毫升的认识说说自己的想法。

  2、整理与复习第15题

  学生先独立填写,再交流想法,进一步明确升和毫升的进率:1升=1000毫升,以及相关的换算方法。

  3、小结:升与毫升的有关知识。

  三、复习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

  1、整理与复习第16题

  学生独立在点子图上画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交流正确的画法,强化学生对这几个图形的正确认识。

  2、整理与复习第17题

  先引导学生回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高的含义,再让学生分别在图中画出底边上的高,并标上直角标记。

  3、整理与复习第18题

  先让学生根据题目要求用2厘米、3厘米、4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分别围出一个三角形、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梯形,然后结合有关知识的理解,分别回答有关的问题。

  4、整理与复习第19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计算,指名两位学生板演,然后汇报交流,进一步巩固对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等腰三角形特征的认识。

  5、小结: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相关知识。

  四、复习平移、旋转与统计

  1、整理与复习第20题

  让学生在方格图在分别画出轴对称图形,并把简单图形进行平移和旋转;交流画法,进一步体会轴对称图形的特征,掌握把一个简单图形在方格纸上进行平移和旋转90度的方法。

  2、整理与复习第21题

  (1)预先布置学生通过不同途径了解自己从小学一年级到四年级上学期每学期期末的身高情况;

  (2)说说: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分别有什么优点?

  (3)讨论交流:某位同学一至四年级身高增长情况用哪种统计图表示表示收集的信息比较合适?

  (4)独立完成统计图;

  (5)小组交流:说说从图中能看出些什么?根据统计图中的变化趋势估计现在的身高是多少厘米?

  3、小结:平移、旋转与统计的重要知识点。

  五、全课总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希望你们在接下去的一段时间里认真复习,迎接考试,以取得另自己满意的成绩。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1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比较,知道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能运用小数的性质,对小数进行改写和化简。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

  2.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3.引导学生初步领略解题过程中常用的转化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经历验证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

  2.培养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难点:

  小数性质归纳的过程。

  教学用具准备:

  教具、学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

  板书:三个1,判断相等吗?

  接着在第二个1后面添写上一个0,在第三个1的后面添写上两个0,问:这三个数相等吗?(不相等)

  你能想办法使它们相等吗?(添上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或分米、厘米、毫米)

  1米=10分米=100厘米 1分米=10厘米=100毫米。

  2.(1)你能把它们改用米作单位表示吗?

  0.1米= 0.10米 = 0.100米

  (2) 改写成用米作单位表示后,实际长度有没有变化?(没有变化)说明什么?(三个数量相等)

  3.引入新授:0添在一个数的'哪里可以不改变数的大小呢?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一方面的知识。

  [灵活运用学生学过的知识,从中找到三个相等的数量,发现问题,从而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 出示例1:比较0.30与0.3的大小。

  (1)你认为这两个数的大小怎样?(让学生先猜一猜)

  (2)可以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可以进行小组讨论合作,老师提供两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数射线)

  学生汇报:

  0.3就是

  , 把这个正方形看作整数1,这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份,取这样的三份,就是

  , 0.30就是

  ,把另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了100份,取这样的30份,就是

  ,从图形上发现

  =

  ,所以 0.3=0.30。

  推算10个0.01是0.1

  30个0.01是0.3

  所以0.3=0.30

  把0.3和0.30标在数射线上,发现0.3=0.30。

  (3)从比较中中发现了什么?

  (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添零,它的大小不变。小数部分的末尾(后面)去掉零,它的大小不变。)

  末尾和后面哪个更好?

  (4)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出示课题:小数的性质)

  板书:小数部分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利用小数的性质举例。

  [通过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的教学手段,用图形面积相等和推算等方法比较小数0.3和0.30的大小,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得出小数的性质。]

  三、巩固练习

  1. 根据小数的性质,遇到小数末尾有0的时候,一般可以去掉末尾的0,这过程就是把小数化简。

  利用小数的性质化简下面各小数:

  6.0=( ) 3.500= ( ) 3.340=( )

  这样做的根据是什么?(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小数的大小不变)

  2. 判断:不改变小数大小,下面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可以去掉?

  0.730 36.070 108.800 10.0

  3. 有时根据需要,利用小数的性质来改写小数。

  不改变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三位小数

  8.01= 9.8= 6=

  改写小数时你想提醒同学们需要注意什么?

  (1)不改变原数的大小;

  (2)只能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

  (3)把整数改写成小数时,一定要先在整数个位右下角点上小数点后再添0。

  4. 当小数部分的位数不同时,可以怎么比较小数的大小?

  比较3.14与3.141

  (把3.14改写成3.140,就可以从高位起依次比较每个数位上的数字。01 所以3.143.141)

  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小数的大小:

  5.28( )5.2 0.61( )0.612 6.37( )6.375

  [通过一系列练习,使学生明确了小数性质的两大运用:把小数改写和化简。]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生活中你有没有用到过小数的性质?(价格标签)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相关文章: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06-17

四年级苏教版数学下册教案07-20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01-31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1-07

数学下册教案(精选15篇)01-20

四年级的数学人教版下册教案07-14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3-07

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02-27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广角04-07

数学四年级下册教案最新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