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3-01-27 15:35:48 数学教学计划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篇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又迎来了一个全新的起点,来为今后的学习制定一份计划。什么样的计划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篇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1

  一、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在前四册教学的基础上,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关于第一学段内容标准的要求和这套教材的整体编写规划,在“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四个领域安排了如下内容:

  1、数与代数

  ⑴10000以内数的认识、读写和大小的比较。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和不超过10000)的口算,整千数加整百数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

  ⑵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每一位都能整除)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除法的验算。

  ⑶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加法中和不超过100)的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的口算。

  ⑷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和估算。

  ⑸分数的初步认识(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看作“1”),两个同分母分数以及分子都是1的两个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比较。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计算。

  ⑹千克和克的认识,千克和克的互化。

  ⑺24时记时法的认识。

  2、空间与图形

  ⑴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⑵周长的含义,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

  ⑶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认识。

  ⑷由三个相同的正方体摆成的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的视图。

  3、统计与概率

  ⑴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⑵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

  ⑶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4、实践活动

  ⑴农村新貌:在提供的农村情境中提出并解决有关乘除计算的实际问题。

  ⑵称一称:使用合适的称量工具称出一些水果、蔬菜等物体的重量及体重。

  ⑶周末一天的安排:用24时记时法安排周末一天的活动,并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⑷周长是多少: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⑸摸牌和下棋:在摸牌和下棋活动中体会事情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二、教学目标:

  1、数与代数。

  ⑴通过对教具的观察、在计数器上拨珠,并联系实际加深对千和千位的认识,初步认识一万和万位,认识万以内的数位顺序表,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四位数的意义,掌握四位数的组成。掌握10000以内数的读写方法。能用100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并进行交流。经历探索比较10000以内的数大小方法的过程,会比较这些数的大小。会口算整千数加减整千数(加法中和不超过10000),会口算几千加几百及相应的减法。

  ⑵经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会口算整十数除以一位数(商为整十数)以及两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的十位和个位上的数都能被除数整除),能估算出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十多。经历探索除法验算方法的过程,会用乘法验算除法,会验算有余数的除法。认识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会解决与此数量关系有关的实际问题。会用两步计算解决先求总数或剩余部分再平均分的实际问题。

  ⑶会口算两位数的加减法(加法中和不超过100),会口算整百数加整百数(和不超过1000)及相应的.减法。会解决已知两数间的倍数关系求两数和或差的实际问题及其变式问题。

  ⑷经历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笔算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正确地列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会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会口算几百几十乘一位数(不进位),会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积是几位数或几千几百。知道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会用连乘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⑸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只限于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会读、写分数。能结合观察图形比较两个分子都是1分母不同的分数的大小,以及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的大小,会进行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计算。

  ⑹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千克和克,知道1千克=1000克,能进行千克与克的简单换算。

  ⑺了解24时记时法,会进行普通记时法和24时记时法时间的相互改写,会进行事情经过时间的简单计算。

  2、空间与图形。

  ⑴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特征的探索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知道长方形、正方形的名称。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掌握其计算方法,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解决有关的一些实际问题。

  ⑵能根据日常生活经验或根据观察者的位置,确定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知道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长方体能看到不同个数的面,但最多只能同时看到三个面。

  ⑶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3、统计与概率。

  ⑴参与从袋里摸球、往袋里放铅笔等实验活动,经历在这些实验活动中收集整理数据并进行处理的过程,学会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简单的条形图(1个格表示1个单位)表达统计的结果。

  ⑵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时相等,有时大些或小些。会用“偶尔”“经常”“差不多”等词语等词语描述可能性的大小。

  三、渗透情感、态度教育:

  1、在教师的鼓励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2、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3、通过阅读教科书中“你知道吗”栏目和有关书籍中提供的资料,通过电视媒体、网络等多种渠道,了解更多的数学知识,了解数学发展的历史,初步了解数学在社会和自然科学中的广泛应用,初步感受数学是一种人类文化,初步接受辨证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

  4、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数学过程和结果的正确与错误之处,并作出认定和修正,初步感受数学思考的合理性,初步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点、难点:

  1、先求总和或剩余,在平均分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与“倍”有关的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及相应的变式问题。

  3、用分数加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能画出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由3个同样的正方体组成的物体视图,能根据视图摆出物体。

  5、解决与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有关的实际问题。围绕周长问题进行制作、拼摆、测量计算以及估计等数学活动。

  6、按照预设的可能性设计简单的活动。

  五、班级情况分析:

  三年级,一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自觉性较高,让老师很放心;一部分学生学习目标不明确,自觉性差,上课不认真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因此成绩不理想;还有少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困难较大,理解力差,导致成绩很不理想。

  六、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

  2、充分利用电器,教具,学具,加强直观性教学。

  3、在教学中既要加强笔算训练,又要加强口算训练,严格要求、刻苦训练,笔算口算互相促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计算题做到大面积"丰收"。

  4、注重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

  5、注意辅导差生,提拔优生,平时课上提问要有针对性,把提优、补差工作作为首要任务,为后进生找"小老师",做到一帮一,全面提高全班素质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6、严格要求学生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书写工整,不搞"题海战术",切实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7、加强应用题教学,培养学生理解题意,分析题意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8、注意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七、教学进度:

  内容 课时

  一、除法 9课时

  二、认数 5课时

  三、千克和克 4课时

  四、加和减 7课时

  五、24时记时法 3课时

  六、长方形和正方形5课时

  七、乘法11课时

  八、观察物体 2课时

  九、统计与概率 4课时

  十、认识分数 3课时

  十一、整理与复习 4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2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整体水平变化不大,但半期落后一点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都有了近十分的成绩提高,本学期还要继续努力缩小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而且要把注意力集中的放在成绩在班级平均分左右的学生,让他们有所进步,从而提高班级的平均分。

  二、教学目的

  1.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为主,引入课题。

  2.重要培养学生应用以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血衣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口算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百年个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1.搭配中的学问。

  2.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3.交通与数学。

  4.时间与数学(一)、(二)。

  5.生活中的推理。

  (五)整理与复习

  半期前整理复习一到四单元的内容

  期末总复习

  四、课时安排

  1.乘除法:9课时

  2.观察物体:3课时

  3.千克、克、吨:4课时

  4.乘法:9课时

  5.周长:5课时

  6.除法:10课时

  7.年、月、日:4课时

  8.可能性:2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3

  一、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的整体水平变化不大,但半期落后一点的学生在期末考试中都有了近十分的成绩提高,本学期还要继续努力缩小学生间的成绩差异,而且要把注意力集中的放在成绩在班级平均分左右的学生,让他们有所进步,从而提高班级的平均分。

  二、教学目的

  1.教学内容以创设情境为主,引入课题。

  2.重要培养学生应用以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

  (一)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乘除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血衣百以内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结合具体情境,感受乘除法计算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一位数乘两位数和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体验口算的多样化,并能正确地计算;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用乘除法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2.第三单元“千克、克、吨”。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质量单位——千克、克、吨。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克、吨;了解千克、克、吨的实际大小;掌握千克、克和吨之间的关系,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结合生活实际,解决与千克、克、吨有关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3.第四单元“乘法”。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和连乘。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列出乘法算式;探索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经历与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并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并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尝试解释估算的过程。

  4.第六单元“除法”。在本单元,学生主要学习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和连除,学习乘除混合两步运算。能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感知除法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并能进行验算;结合具体的计算过程,培养估算的意识和能力;能从实际情境中提出问题,运用除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5.第七单元“年、月、日”。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年、月、日的有关知识。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了解平年、闰年,能判断平年和闰年;体会引入24时记时法的必要性,认识24时记时法;感受时间中的数学问题,培养时间观念,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

  1.第二单元“观察物体”。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并从三个方向观察由小正方体拼搭成的立体图形。进一步体会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图形可能不一样;能辨认从正面、右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立体图形的形状;发展空间观念,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第五单元“周长”。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周长的概念,并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结合具体实物或图形认识周长;探索百年个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三)统计与概率

  第八单元“可能性”。在本单元中,学生主要学习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进一步感受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

  (四)实践活动

  1.搭配中的学问。

  2.1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

  3.交通与数学。

  4.时间与数学(一)、(二)。

  5.生活中的推理。

  (五)整理与复习

  半期前整理复习一到四单元的内容

  期末总复习

  四、课时安排

  1.乘除法:9课时

  2.观察物体:

  3

  课时

  3.千克、克、吨:4课时

  4.乘法:9课时

  5.周长:5课时

  6.除法:10课时

  7.年、月、日:4课时

  8.可能性:2课时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相关文章:

小学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01-27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03-30

三年级上数学教学计划06-25

七上数学教学计划01-13

九上数学教学计划12-24

五上数学教学计划04-08

八上数学教学计划07-12

八上数学教学计划11-14

七上数学教学计划01-13

八上数学教学计划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