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时间:2023-04-14 19:02:17 数学说课稿 我要投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不得不需要编写说课稿,认真拟定说课稿,怎么样才能写出优秀的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我是来自阜阳市铁路学校的侯晶晶,从事小学教学工作刚三年,教学经验不足,加上这次准备的比较仓促,说课的过程中肯定存在着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恳请在座的各位批评指正。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二年上册第二单元乘法口诀(一)的第六课时------《小熊请客》,我将从四个方面来说这节课: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设计、说板书设计。

  教材分析:

  《小熊请客》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4的乘法口诀,是在学生学习了5、2、3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这里以“小熊串红果串请客”这一情境入手,引导学生自觉经历用4连加的过程,为编制4的口诀做准备。在推导4的乘法口诀时,采用实践探索法,让学生感知知识的形成过程。在交流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的特点。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以及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新课程理念出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已学过的乘法口诀进行口算,会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经历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情感目标:在数学游戏中让学生体会数学存在于生活中,从而强化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4的乘法口诀的得出与掌握。

  教学难点:

  熟练运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学法:

  根据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认识规律,创设“小熊请客”的情境,通过观察发现信息,表达信息,并借助乘法意义编制口诀,而且通过“开火车”和“对口令”等多种形式,观察学生记忆口诀的流畅性和了解口诀记忆的准确程度。同时在教学中,注意独立思考,小组交流的学习形式的交互运用,达到发展智力,培养学生有条理地思考问题的习惯和初步的推力能力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我以小熊过生日用红果招待朋友的故事情境导入,然后用大屏幕出示色彩鲜明的主题图,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主题图上的数学信息,并展示给大家。接着组织学生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学生可能提出3串要多少个红果,4串需要多少个红果,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等等。同学们真善于提出问题,我相信你们也能解决这些问题。这样设计使学生一开始就以快乐的心情步入课堂,通过展示数学信息,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做到了各学科之间的整合。设计理念:让学生从中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快乐,从而乐学、爱学,这正是新课程标准所要求达到的。另外这种方法,也让学生体验算法多样化,也能体会到运用已知去探索未知的思考方法。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编制4的乘法口诀。

  要想解决刚才同学们提出的数学问题,独立完成课本20页的填一填吧,想一想,数一数。完成后同桌相互交流,检查结果是否正确,同时我去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最后请一位同学汇报结果。刚才大家填的速度真快,学的多认真啊!那能根据我们刚才完成的表格以及编制5,2,3的乘法口诀的方法,编制4的乘法口诀吗?小组内讨论交流,怎样编制4的乘法口诀,并完成课本20页的4的乘法口诀表。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我去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并对编制口诀有困难的同学及时提示,使他们利用已有的知识正确编制口诀。最后小组汇报结果。紧接着,我引导学生观察4的乘法口诀表的特点,有的同学可能会发现:相邻的两句口诀之间相差4。这时我抛出“如果知道4*5=20,但忘了4*6=?,怎么办?引起学生的思考。有的学可能会说20+4=24。之后我通过师生对口令,男女对口令,开火车的方式来帮助学生熟悉并记忆4的乘法口诀。在整个过程中,我没有对4的乘法口诀的编制方法做过多引导,因为学生已经经历了5,2,3乘法口诀的编制过程,有了这方面的经验。学生主要是在合作交流、共同探索中完成。这些都体现了数学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新教学理念。这样的教学过程是一个让学生经历体验的.过程,多次的小组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随堂练习,巩固新知

  我首先设计的是看算式说口诀,这里有10道题,男生女生各说5道,比一比谁说的更好。第二个练习是看口诀说出对应的两个算式。请位声音洪亮的同学读口诀,其余同学对算式。最后我组织学生说一说生活中运用4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的实例。生1:一张课桌4条腿,我们组4张桌子,“四四十六”,一共16条腿。我们每天上午4节课,每星期5天上课,每星期上午一共上20节课。生3:教室前面国旗一边有4个字,两边有8个字,“二四得八”。练习形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乐于接受,积极参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全课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4的乘法口诀,现在说说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生1:我知道了4的乘法口诀。

  生2:我记住了4的口诀。

  生3:我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看来大家的收获还真多!回家以后,请把你们的收获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布置作业

  在生活中,还有许多用4的乘法口诀来解决的问题,请你们再找一找,记在数学日记中,比一比谁的发现最多。这样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观察身边事物的能力也,使生活和数学紧密相连,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是对传统的布置作业的一种补充,是学生乐于接受的作业方式。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大小、多少的含义?体会比较的一般方法。

  2、初步学会比较物体的大小。多少。

  教学重点:

  会比较大小、多少?掌握方法?积累经验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大小、多少是相对的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课件演示?过生日的场景

  今天,我们一起去参加淘气妈妈的生日宴会,看看她的生日怎么过,餐桌上都有什么?

  学生看图说出餐桌上摆放的.物品。

  设疑激趣?

  生日宴会不可缺的是什么啊?(蛋糕)?

  二、互动新授

  1、比较大小(板书?比大小)?

  如果把蛋糕切成这样,说一说,你觉得怎样分配比较合理?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蛋糕的大小)?

  课件出示蛋糕的大小图,得出③号,①号最小。

  西瓜切成这样你们也能比较它的大小吗?得出结果:①号,③号最小。

  2、比较多少(板书:比多少)??

  (1)下图是为淘气一家三口分配好的饮料,观察杯子的大小。

  思考:哪个杯子装的饮料最多,并打“√”。最少的又是哪杯,画“○”。?

  (2)学生观察,举手发言

  (第二杯装的最多,第三杯装的最少。因为它们的杯子一样高,但是?第二杯的杯子最粗,所以装的最多,第三个杯子最细,装的最少)

  (3)比较两个不同形状的瓶子,哪个装的多?

  这两个饮料瓶子高矮形状都不一样,用眼睛不能准确的判断出多少,你能想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法吗?

  请学生看书本和思考,再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比较出两瓶饮料的多少。(1、各倒在空杯里。2、首先把其中一瓶倒空,再把另一瓶饮料倒进空瓶……)

  三、巩固拓展

  1、完成教材“练一练”的题目。学生认真观察,独立完成。

  2、请学生说出1、2题的答案。

  3、练一练第3题,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引导学生发现根据倒出的多少来判断两个瓶子谁装的多。

  4、第4.5题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并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比较了蛋糕、西瓜、杯子和瓶子等物体来感知大小与多少。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从中获益良多。

  板书设计:

  过生日比大小

  比多少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3

  教材分析:

  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充满规律排序,孩子们在生活中会有意无意的发现这些规律美,如:路边的彩旗、窗帘上的图案等等,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进行物体模式排序的教学。排序教学不仅可以引导幼儿发现物品的规律美,而且还可以促进幼儿观察、比较、思考、创造能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通过观察、探索了解序列的规律。

  2、能力目标:在了解规律的基础上能根据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3、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数学活动的兴趣,使之愿意并喜欢参加数学活动。

  教学重点:

  发现规律并能延长序列,学会根据物体的某一种特征进行有规律的排序。

  教学难点:

  按规律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实现自由排序。

  活动准备:

  游乐园课件、积木和小鱼卡片若干。

  教法学法:

  1.情景引入法:在教学中,我以去参观游乐园玩为引题,为幼儿提供了他们在生活中熟悉的情境,提高幼儿学习兴趣,产生探索新知的xx。

  2、观察法:在教学中,我多出引导幼儿观察图片,发现图中所隐藏的排序规律。

  3、游戏法: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化教学也必不可少,他是幼儿生活中最有活力和充满喜悦的活动,是学习中非常有效的方法。在这个活动中,运用了去游乐园参观这个游戏情境,幼儿从一开始乘汽车去游乐园,紧接着参观游乐园到最后收到礼物,幼儿一直处在享受欢乐、体验成功的高涨情绪中。体现了幼儿在学中玩,玩中学。

  4、操作法是数学活动中的.基本方法,我为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材料,让幼儿进行动手操作,体验和探究按颜色、形状等规律特征进行排序的过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教师:“今天,游乐园的园长邀请迎迎班小朋友去参观游乐园,你们高兴吗?” “但是去之前,我们得先回答出游乐园园长提出的一个问题,我们先看看这个问题是什么吧!”

  二、新课呈现

  1、乘车去游乐园,引导幼儿发现汽车是按红黄红黄的规律排序的。

  “游乐园园长说,这幅图片里藏着一个秘密,我们只有找到了这个秘密,才能乘坐汽车去游乐园。” “小朋友,赶紧仔细观察图片有什么小秘密呢?”

  2、观察摩天轮,引导幼儿发现摩天轮是按黄红红黄红红的规律排序的,并能正确地说出最后三个圆的颜色。

  “来到游乐园,我们先看到了什么?” “后面这三个,园长不知道该放什么颜色了,需要迎迎班小朋友来帮忙,你们愿意吗?” “我们先看看前面几个是按什么顺序排列的呢?”

  3、观察过山车上面的小动物,引导幼儿发现小动物是按两个小狗、两个小猫两个小狗两个小猫的规律排序的,并能正确安排后面的小动物上车。

  “负责过山车的阿姨今天生病了,那我们迎迎班的小朋友今天来负责过山车吧。” “那现在让小动物先上车吧,后面这两个车厢应该让谁上呢?”

  4、幼儿给积木和小鱼尝试不同的排列方法,实现自由排序。

  “今天,我们帮助游乐园园长这么多的忙,小朋友高兴吗?”

  “游乐园园长送给小朋友们两样礼物,谢谢你们的帮忙。”

  “请小朋友也把积木和小鱼按不同的排列顺序给他们排排队吧!” “请小朋友认真设计哦,郭老师,一会儿会把好的作品用相机拍下来,请小朋友来欣赏。”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4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92-93页。

  教材分析:

  《抛硬币》是北师大版数学实验教材二年级上册的内容。本节课以抛硬币游戏活动将学生引入对可能性问题的学习,再通过摸球活动让学生在有趣的游戏中体会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感受事件发生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对低年段的学生来说这是一种全新的概念,如果缺乏对随机学习的丰富体验,学生较难建立这一概念。因此我设计了多种不同层次的,有趣的活动和游戏,通过创设这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在大量的观察,试验与交流的教学活动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逐步丰富对不确定现象和可能性的体验,激起强烈的求知欲。

  设计理念: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在教学时充分考虑到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活动为主线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并从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魅力,体验到学习数学的成功与快乐。1.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精髓。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创设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活动情境中学习数学、感受数学、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他们觉得数学是那么的亲切熟悉,从而产生强烈的自信心并快乐的学习。2.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本节课教学中,以活动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己去实践探索、合作交流、发现总结,获取知识,使孩子们乐学善思,体验成功。3.在教学活动中,适时、恰当地使用激励手段,注意学生情感的鼓励与交流,利用多媒体创设丰富多彩的活动情景,引导学生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体验人文关怀,思想教育蕴涵其中。

  教学目标:

  1、在游戏中体会事件的可能性,并进一步体会到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

  2、初步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求知欲,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体验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发生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

  理解“可能”“不可能”“一定”,并会用这些词语表达生活的事件。

  活动准备:

  课件、球、盒子、硬币、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促学。

  师: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小故事,想听吗?(点击课件)请看屏幕:迪尼斯乐园举行比赛,米奇和唐老鸭都决定回去看看,可是只有一张门票,让谁去呢?最后它们决定用抛硬币的方法来做决定。(板书:抛硬币)

  师:你们认为谁会去呢?

  生1:米奇。

  生2:唐老鸭。

  师:到底是谁去呀,意见不统一,正好老师这里有一个1元硬币,我们先来认一认硬币的正反面。谁能识别硬币的正面和反面?

  师:印有1元字样的这一面是正面,有花的这一面是反面。现在老师想来抛下这枚硬币,正面就由米奇去,反面就由唐老鸭去。怎么样?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帮忙,谁来?

  师:你的任务是老师抛完后要大声告诉同学们你看到的是哪一面,好吗?准备好了吗?(师抛硬币遮住,问学生)

  师:同学们猜猜是哪一面朝上?

  师:大声告诉大家,哪面朝上?

  生:正面。

  师:正面朝上,这下米奇可高兴了,因为它可以去观看比赛。(猜对的学生很高兴)

  师:如果再抛一次,一定是米奇去吗?

  生1:是,一定是米奇去。

  生2:不是,也有可能是唐老鸭去。

  师:你确定吗?你也上来抛一抛。(再指名生抛硬币)

  生:反面朝上。(猜对的学生欢呼)

  师:反面朝上,唐老鸭高兴得又蹦又跳。(生回座位)

  师:同学们,在刚才的抛硬币游戏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秘密?

  生1:硬币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

  生2:米奇和唐老鸭都有可能去观看比赛。

  师:同学们可真了不起呀!你们想来试试抛硬币吗?(想)

  师:请听游戏规则:(略)

  师:(拍手示意学生坐好)同学们刚才通过玩抛硬币的游戏,你们看到硬币落下后是什么情况?

  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通过游戏我们发现硬币落下后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也就是说正面或反面,这两种可能都有。(板书:可能也可能)。

  组织课堂:请组长收好硬币,放回抽屉。

  (设计意图:由抛硬币游戏开始感受事物的不确定性,学生在观察、抛掷、猜测等活动中,初次体会硬币落地可能正面朝上,也可能反面朝上,尝试用“可能”、“也可能”等词汇进行数学表达,在知识、情感上为后面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二、展开活动、自主探究。

  1、师:同学们,刚才大家都玩得很开心,接下来我们再来玩个摸球游戏,好吗?师生摸球。

  师:(出示盒子)看,这是什么?

  师:(指盒上标签)对,里面有三个白球和三个黄球,谁愿意上台和老师一起玩?

  (生踊跃举手,一位学生上台)

  师:咱们两人这样分工:我摸,你猜我摸出来的是什么颜色的球。

  (台下同学聚精会神,饶有兴趣地看。师动作夸张地做出不看盒子的样子,摸出一个球捏在手上)

  生:xx。(白色)

  (师展开手掌正好是xx。台下同学鼓起掌来,猜中了!第二次、第三次过程同上,猜中的学生鼓掌,没猜中的有点失望)

  师:你们也想这样摸一摸、猜一猜吗?(想)

  2、学生小组合作摸球。(体验不可能)

  师:老师给每组同学都准备了一个小袋子,每个袋子里装的都是3个白球和3个黄球。摸球之前,请听好游戏规则:1、小组其他成员猜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2、每人每次只摸一个球,摸球时眼睛不能看,也别让猜的同学看见,每人连续摸两次。3、把摸到的球给大家看,不能争不能抢,更不能让球掉地上,要有团结协作、互相谦让的精神。4、组长负责把每个同学摸球的情况打钩记录下来。5、把球放回袋子里,等组长记录好,换个同学再摸。最后想一想,每次你都猜对了吗?为什么?

  (1)请组长拿出袋子和表格

  (2)师指导摸球填表格

  3、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摸了这么多次球,也猜了这么多次,我请小组长来告诉老师,你们小组摸球的情况如何?

  (1)各小组汇报情况

  (2)老师幻灯出示汇总表,根据组长汇报情况填表

  师:同学们你们每次都猜对了吗?(生:没有)

  师:怎么这么多同学没有全猜对呢?从这张表格中可以看出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袋子里有白球和黄球,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

  师:淘气和笑笑也做了摸球游戏请看(点击课件)笑笑可能从盒子里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齐读一遍

  (设计意图:小组内摸球猜球活动,意在使学生体验从袋中摸一个球可能摸到黄球,也可能摸到白球,再次感受这种不确定性现象。学生摸得积极,猜得高兴,较好地体会到了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

  4、体验不可能

  智慧老人给小朋友们带来了小问题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黑球吗?(不可能)齐读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红球吗?(不可能)

  可能从这个袋子中摸到除白球和黄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吗?(不可能)

  为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真聪明,因为袋子里只有黄球和白球,所以,我们不可能从中摸到除黄球和白球以外其它颜色的球。(板书:不可能)小结

  5、再次摸球。(袋子里都是黄球)(体验一定)

  师:老师最近学了一样新本领,无论谁从这个盒子里摸球,我都可能猜到是什么颜色。大家信吗?不信,我们试试。这个盒子里面装的也是6个球。这回我们换一个玩法,我请每个大组里最乖的小朋友来摸球,老师来猜。谁愿意和老师玩?(多次猜黄球)

  (教师注意观察学生的反映:是不是有不满。)

  师:怎么了,你们想说什么?(里面都是黄球)

  师:很多同学都说对了,老师的.确知道里面装的都是黄球。所以,摸出一个一定是黄球。

  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白球呢?(摸出一个,一定是白球)如果盒子里装的是6个红球呢?(一定是红球)

  (板书:一定)

  师小结:刚才通过抛硬币和摸球的游戏,我们知道了有的事件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不可能发生,有的事件一定发生。

  (设计意图:本小节让学生在动脑思考中体验到事件的确定性,在师生的趣味互动中既学新知又交流感情,调节课堂气氛)

  三、促成体悟,拓展延伸。

  1、数学书第93页:连一连。

  小朋友们喜欢这样的摸球游戏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机灵狗和笑笑也来参加了。你们看!数学书第93页的连一连。读题,请同学们打开数学书本93页

  (1)先读题目要求和内容,独立完成。

  (2)汇报交流

  师:现在来看看哪个小朋友最聪明不通过实验也能判断正确吗?淘气的盒子中摸出的是什么呢?

  生:10个黄球,摸出来的一定是黄球。

  师:那会摸到黑球吗?

  生:不可能摸到黑球。师:机灵狗的盒子呢?

  生:10个白球,摸到的不可能是黄球。

  师:那会是什么球?

  生:一定是白球。师:那么笑笑的盒子摸出来的球会是什么?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

  师:也可能是什么球?

  生:也可能是白球。

  师:能完整的说一说吗?

  生:5个黄球,5个白球,摸出来的可能是黄球,也可能是白球。

  2.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

  师:接下来,我们来课间休息,再玩个游戏,全体同学请注意,听清老师的要求好吗?我们玩的游戏是听要求起立,看看谁最机灵。准备好了没?有没有信心?(有)

  (1)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一定是女同学。

  (2)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不可能是男同学。

  (3)站起来的同学中老师任意摸到一个同学可能是女同学,也可能是男同学。

  师:同学们可真厉害,请给自己一些掌声鼓励吧!

  (设计意图:本环节及时对新课知识进行补充和巩固,使学生形成表象。并设计活动应用反馈,既调节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知识理解,形成一种教学互动)

  四、联系生活,内化提高

  聪明屋

  师:同学们,在我们的身边,每天都会有很多事情在发生。现在,老师又要考考聪明的小朋友,你觉得什么事情一定会发生,什么事情可能发生,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请看屏幕,这里的题目你会吗?谁来告诉老师。

  学生说,老师注意评价。课堂小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研究了有关可能性的问题,大家开心吗?小朋友们,这节课你们学到了什么?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习生活数学,要求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联,通过练习对事情发生的情况进行牢固地加深,学生对生活中的确定事件和不确定事件的描述,能进一步掌握用数学语言进行准确的描述事件的可能性,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五、课外延伸

  游戏:风车转盘

  师:看,老师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对啊,这是一个风车转盘,里面有三种颜色,有哪三种不同的颜色?(红、蓝、黄)分别代表三个等奖,喜羊羊指针转到哪格就是几等奖,可以得到不同的奖品哦!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先猜一猜转到几等奖的机会多?是不是这样?现在就来试试吧!

  师小结:刚才好多同学都得到了老师不同的奖品,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几等奖的同学最多?哪等最少?为什么?(生说)因为格子大小不一样,转到的可能性也就不一样,所以得到的礼物当然有大有小了,细心的同学会知道商场经常举行抽奖活动,抽到一等奖的人最少,而抽到三等或幸运奖的最多,跟老师的转盘道理也是一样的,对不对?

  2.结束语:在生活中,还有一些事情是一定发生的,有些事情是可能发生的,有些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只要我们勤动脑,多思考,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准确判断,这样,我们会把事情做得更好,你也会变得越来越聪明。请同学们多留心生活中的事情,看哪些事情是可能发生、哪些事情不可能发生、哪些事情是一定发生,把你的发现告诉爸爸、妈妈,好吗?然后完成课本93的小调查。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5

  一、创设情境

  师:你们喜欢搭积木吗?今天,我们的好朋友,淘气、笑笑、机灵狗他们正在一起搭积木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情境图)

  二、探究新知

  活动一:看一看,连一连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淘气、笑笑、机灵狗分别站在什么位置?

  生:淘气站在物体的前面,笑笑站在物体的侧面,机灵狗站在物体的后面。

  师: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动手连一连。把书翻到28页找到连一连。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连的?

  生:淘气看到的是第一幅图,笑笑看到的是第二幅图,机灵狗看到的是第一幅图。

  师:通过连一连,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淘气和机灵狗看到的是一样的。

  师:说的非常好,虽然淘气和机灵狗站在不同的角度,但是他们看到的却是一样的,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是相同的。

  活动二:搭一搭,看一看

  师:下面我们也学着淘气、笑笑、机灵狗一样,用三个小正方体搭一搭,从它的正面、上面、右面进行观察,并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学生活动。

  师:谁愿意上前面来展示一下你搭的`物体。

  学生上前面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用三个小正方体搭了很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老师也搭了两个,请看(电脑出示28页练一练1题),这两个物体从上面看是什么形状呢,请同学们动手连一连。

  师:谁能说说你是怎么连的?

  生:第一个物体的上面是第二幅图,第二个物体的上面是第一幅图。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用三个正方体搭了很多种不同的物体,并从它的正面、上面、右面进行了观察,同时说出了这三个面不同的形状,你们表现的非常棒。

  师:老师也搭了一个物体,请看(电脑出示第2题)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是用几个正方体搭好的?

  生:4个。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物体,从上面看是图几,从正面看是图几?

  请同学们动手填一填吧。

  师:你是怎么填的?

  生:从上面看看到的是图B,从正面看看到的是图A。

  师:你能用四个正方体搭出其他形状的物体吗?请你们试着搭一搭。

  并进行观察。

  师:谁愿意上前面展示一下你的作品?

  学生上前面展示。

  师:刚才同学们搭的都很认真,而且搭出了很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老师要考考大家的眼力了,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29页3题)自己动手找一找,填在书上。

  学生独立完成。

  师:你是怎么填的?

  生1:从正面看是图A的物体有1、3、4。

  生2:从正面看是图B的物体有2、5、6。

  师:你们真是好眼力,通过刚才这道题,你发现了什么?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生自由说。

  师:大家说的都很好,也就是说,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的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

  三、拓展应用

  师:这节课,同学们表现的都很出色,下面我们就用这节课学的知识来做一个游戏。请你搭出从正面看是**的物体,再搭出从侧面看是*的物体。

  师:刚才同学们搭出了很多种不同形状的物体,也就是说从正面或者侧面看形状相同,但是搭出来的物体不是唯一的。

  师: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学会了拼搭物体。

  生2:我知道了从同不同的方向看同一个物体,看到的形状有可能相同。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6

  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数学第三册第16页《需要几个轮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5和2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3的乘法口诀的学习的。教学时,可组织学生借助摆三角形的活动编出3的乘法口诀。学生已经学了5和2的乘法口诀,已经掌握了一些编口诀的诀窍,所以3的口诀可以由学生自己整理。较多的时间应用在熟练口诀和算式上。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结合“需要几个轮子”的具体情境,经历3的乘法口决的编制过程,会用三的乘法口决进行表内乘法的口算,能够发现乘法口决的排列规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归纳总结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

  教学重点:

  编制和掌握3的乘法口诀,记忆3的乘法口诀。

  教学难点:

  理解3的`乘法口诀的意义并熟练运用。

  教具准备:

  小棒、实物展台、多媒体课件、乘法转盘。

  学具准备:

  小棒,乘法转盘。

  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是3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学生通过实际的摆一摆、数一数,自己归纳编写乘法口诀的方法。因此,在教学中,将采用启发式教学,直观性教学的教学原则,在教学中采取半扶半放--放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双主”活动体系。

  学情:我班的学生大多来自于农村,很多孩子都没有乘法的基础。因此在教学时,对于这一特点,要多组织学生理解、记忆和运用。

  学法:在本课的学习中,通过让学生动手摆小棒,动笔完成表格,动脑编制并且记忆3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充分的发挥了学生的学习自主性。通过同桌练习乘法口诀对应的乘法算式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动机,导入新课。

  我是这样导入的:(出示图片儿童三轮车)同学们,谁小时候骑过儿童三轮车?

  1辆三轮车需要3个轮子,

  2辆三轮车需要6个轮子,那么3、4、5、6、7、8、9辆三轮车需要几个轮子?(板书:需要几个轮子)

  二、实践操作,编写3的乘法口诀。

  1、填一填

  (课件出示表格)

  说清楚表格的意思。每个数字代表什么,让我们求什么。用三根小棒来代替三个轮子。三根小棒就组成了三角形。那么有几辆车就要摆几个三角形。接下去,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小棒,一边摆三角形,一边完成表格。全班反馈。

  2、说一说,写一写

  根据表格,一辆车有3个轮子,让学生说是1个3。并且列出两个乘法算式。先让学生说一说编制乘法口诀注意的方面再编制乘法口诀。2辆车需要6个轮子,也就是几个3?学生列2个乘法算式并编制乘法口诀。说一说口诀的意思。接下去,同桌一人说算式,一人编口诀,并把算式和口诀填写在课本16页试一试的第2小题中。

  全班反馈。(师板书3的乘法算式和乘法口诀)

  3、集体交流并记忆。

  先让学生自己读一读3的乘法口诀。说说你是怎样记住3的乘法口诀的?发现什么规律了?同桌交流,全班反馈。提出问题:如果你记住了三五十五,不知道三四多少怎么办?用你喜欢的方式记一记口诀。

  4、巩固练习

  设计了以下几个小活动

  (1)师生对口练

  一个“小”字有3笔,一三得三

  ,两个“小”字有6笔,二三得六。学生接着自己往下编。

  (2)乘法转盘

  师转动转盘,生说口诀。也可以掺杂2和5的乘法口诀。

  (3)同桌练习

  一生说口诀,同桌说两个乘法算式。看谁说得好。练习2-3组。

  三、课后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生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记住口诀而不会计算或者会计算,没记住口诀。教师及时的给以补充和总结。

  板书设计:

  需要几个轮子(3的乘法口诀)

  1×3=3 一三得三

  2×3=6 二三得六

  3×3=9 三三得九

  4×3=12 三四十二

  5×3=15 三五十五

  6×3=18 三六十八

  7×3=21 三七二十一

  8×3=24 三八二十四

  9×3=27 三九二十七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7

  一、教材分析:

  《花园》一课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第七课的内容。是学生在认识平均分与除法意义的基础上学习的。“倍”是一个生活中常用的概念,教材没有给它下定义,而是结合“花园”的具体情境,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等实践操作活动,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教材要求学生既学会画图表征,而且能用算式求解,有意识地渗透形数结合的数学思想。

  二、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2、会用图示或除法求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3、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圈一圈、填一填” 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

  三、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情境体会“倍”的意义。

  四、教学教法:

  新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根据这个教学理念,这节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 “动手操作法”。由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生活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倍”的意义。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时时处处有数学,以激起学生强烈的研究兴趣,从而主动探究。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思考、交流等学习活动,感受“倍”的含义,建立“倍”的概念,并初步学会运用“倍”的含义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倍数问题。把学习主权交给学生,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交流、知识智慧共享的园地。

  五、教学学法:

  《新课程标准》要求“确立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合作、发现以及探索学习机制,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在设计这节课时,我把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生生互动作为学生学习的方式,让学生通过摆学具、独立思考、讨论交流,经历知识的产生、形成过程,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数学活动中,获得数学知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与热情,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的价值和魅力。

  六、教学过程:

  (一)故事引入,创设情景。

  1、(放音乐)一阵雷雨过后,天气晴朗了,森林里许多小动物都高兴出来玩耍!它们是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2、(出示多媒体图画)谁来介绍一下?有那些小动物?它们各有多少只?

  (二)探索新知,构建“倍”的概念。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能不能用一句话来说一说小猴子和小鸭子的只数关系。比较两个数除了“求和”、“比多少”的关系,还有另外一种关系叫做“倍”。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倍的认识”

  2、构建“倍”的概念。

  体会“倍”的意义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3个教学层次,层层递进帮助学生体会“倍”意,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1)第一层教学:初步体会“倍”含义。

  同学们!刚才通过数一数,我们知道猴子有几只?鸭子有几只?如果我们用圆片代替猴子数和鸭子数,猴子摆几个圆片,鸭子呢?学生回答,老师在黑板上摆。(分2行,第一行摆猴子,第二行摆鸭子)

  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老师在黑板把表示3只猴子的圆片画一圈),鸭子的只数有这样的几份呢?(先让学生说一说,再让个别学生到黑板分一分)

  接着要求全体学生用圆片代替小猴子和小鸭子摆一摆、分一分、想一想,说一说。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去体会,如果把3只猴子看作一份,小鸭的只数有这样的2份,算式是: 6÷3=2,老师引导学生说: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倍”的含义,我给学生设疑:鸭子数是小猴子数的2倍,是把什么看作一份?再什么有这样的几份?目的让学生明确如果用“倍”来描述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首先要知道以谁为标准,也就是说把谁看作“一份”,再看与它比较的量有多少个这样的一份。

  (2)第二层教学:加深对“倍”的认识。

  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摆一摆、分一分发现“鸭子数是猴子数的`2倍”,“小鸡数是松鼠数的几倍呢?”(老师把问题板书在黑板)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并说出理由。

  先要求学生画小圆圈表示小鸡数和松鼠数,圈一圈、填一填,数形结合体会“小鸡数是小松鼠数的几倍”,然后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3)第三层教学: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

  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对“倍”有了初步的认识,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下面请同学先算一算,填一填,再说一说

  (4)请你再提出一个可以用除法解决的问题,并尝试解答。

  让学生初步体会应用“倍”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乐趣,提升解决问题的灵活性,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

  (三)运用“倍”的知识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根据课本的练习编排,我设计了闯三关练习,让学生带着兴趣,玩中学,学生在轻松而又带有竟争性中解决有关倍的数学问题。

  1、第一关“比速度”。

  2、第二关“比高矮”。

  3、第三关比记忆。

  同学们每天都看天气预报吗?还记得最近的天气吗?看图理解,寻求要解决的问题。

  《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会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数据的过程,所以本环节试图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数学来源于生活。

  (四)全课总结。

  说一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老师归纳:当两上数在比较时,如果把一个数看做一份,而另一个数是有这样的几份,就是它的几倍。

  通过讨论交流后,学生自己试着归纳来完成的,培养了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让学生回忆了这节课的学习历程和研究的成果,这样做更体现了“过程”。整堂课的设计,由生活情境导入,在具体情境中认识“倍”,再通过动手操作理解“倍”,解决有关“倍”的知识,最后到生活中寻找倍,层层递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探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效果预测。

  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的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本课时中,“倍”这个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显得比较抽象。那么如何突破这个教学上的重点呢?在教学时,在具体的情况中摆一摆、圈一圈的操作活动中探索新知。在操作活动中突破难点时,我设计了3个层次。

  (一)帮助学生理解“倍”含义。

  在这个环节上,首先由学生在情境图中收集数学信息,并根据收集的信息用小圆片代表小鸭、猴子来摆一摆。这些环节学生们都是可顺利完成的,但在揭示“倍”的含义时,就需要老师来帮一帮。这时我就通过和学生一同摆一摆、圈一圈来到确定如果把代表猴子的3个小圆片看成1份,那么代表小鸭的6个小圆片就可以看成这样2份,从而推导出小鸭数是猴子的2倍。

  (二)辅助学生加深对“倍”的认识。

  在上一个环节,学生对“倍”的含义有了一些了解,那么要求小鸡数是松鼠的几倍时,我就引导学生先独立用画小圆圈代表松鼠数和小鸡数,然后圈一圈,与同桌说一说,集体反馈时,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算式中各个数字的含义。

  (三)放手让学生寻找倍数关系的问题。

  有了前面两个环节的动手操作,此时就可以让学生尝试从动手操作活动中走出来,让他们在情境图中直接寻找用除法解决问题。设计了这样3个层次的教学,对于“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后,相信学生一定会突破这个学习的难点。

  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 篇8

  一、情景引入

  1、计算比赛

  (1)男生和女生比赛,比一比哪队算的又对又快.

  (2)小组内交流.

  2、看图列式(12页练习1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与小组交流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填写.

  3、完成13页练习3题)

  (1)都有哪些人来买票,你还知道什么?(说图意)

  (2)你想帮助笑笑买给谁票?应收多少钱?你是怎么想的?

  (3)与小组同学交流.

  4、全班汇报.

  5、完成课本13页练习4题。

  6、揭示课题

  二、探究新知

  1、介绍乘法口诀的'历史:学生读收集的资料.

  2、教学 例题

  看图用乘法口诀计算叶子的总数.

  3、学习例2.小熊数图形个数是5个5个数的,你能帮它用一个乘法口诀算出图形的总个数吗?

  4、二年一班老师带领8名同学去公园游玩,每张门票6元,超过6人每张门票5元,你能老师用一个乘法口诀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

  5、学生自学例4.明明家住在五楼,他每上一层楼要上8个台阶,你知道明明从一楼到家要走多少个台阶吗?

  6、全班交流汇报。

  三、巩固练习

  1、每支铅笔5角钱,红红要买4支铅笔要用多少钱?买9支呢?用乘法口诀计算.

  2、判断题:

  (1)每公斤苹果5元,买3公斤苹果用的钱数为5×3=15(元) ( )

  (2)5个5的和是20.( )

  (3)2个5加上7个5的和是55.( )

  (4)6个5减去1个5是5个5,用乘法表示是:5×5.( )

  四、全课总结

  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2、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二年级数学上说课稿】相关文章:

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1-08

二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11-08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的说课稿03-10

二年级数学上《我们赢了》说课稿06-26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的说课稿02-19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说课稿04-16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说课稿11-30

二年级数学上册统计说课稿11-30

二年级数学上册认识乘法的说课稿11-18

二年级数学上册《分苹果》说课稿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