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高考语文原创押题预测卷:01(江苏卷)(解析版)
语文I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文化可以把什么东西都牵进来。比如说我们的餐饮,全世界 ,光是那些古怪的字眼,就连中国人自个儿都说不清楚。比如炝炒和爆炒有什么区别?这中间的分别极其 ,中国的烹饪 能写满满一本书。这,就是中国的文化。
A.独树一帜 微妙 术语 B.独树一帜 奇妙 术语
C.一枝独秀 微妙 熟语 D.一枝独秀 奇妙 熟语
【答案】A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时下因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可谓愁云密布,我国政府也积极采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
B.焚烧圆明园的烈焰腾起,远远地照见沙漠深处的莫高窟,正悲叹似地泄露出唐五代和北宋的傲世余光。
C.企业给员工发放高额年终奖有几种考虑,不但间接满足了客户的更高需求,而且提高了员工的满意度,这是一种隐性收益。
D.微信的头像对于微商来说非常重要。做微商,最好的头像应该是自己真实的头像,因为我们要为自己代言。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A项,成分残缺,“采取”后面缺少宾语中心词,在最后加上“……的政策”。B项,偷换主语,前一句的主语是“焚烧圆明园的烈焰”,而“泄露出……”的主语是莫高窟。C项,语序不当,“不但……而且……”这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递进不当,应把“不但”“而且”后面的内容调换一下。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城市,眼看着扑过来了。古老的村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 , 。 , 。 。 ,唐朝的杜甫也是在这样的篱笆前招待客人,招待诗。
①鸟儿们常常在上面歇息,跳跃,梳理羽毛,叽叽喳喳说着原野见闻
②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就是个柔软的装饰
③“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④要说有什么防御,
⑤从古到今,村庄都有这样的篱笆
⑥也就是家家门前菜园周围用竹子、葛藤、葫芦蔓搭起的篱笆
A.④③⑥①②⑤ B.④⑥②①⑤③
C.⑥①②⑤③④ D.⑥②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性。首先借助横线前面的“没有任何防御体系”这一内容,确定第四句作为开头;“也”字将第六句和第四句连到一起;第二句中的“这些篱笆”“这些防御体系”紧承四、六句,按照这样的顺序即可排列出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诗句中不含借代的一项是 (3分)
A.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B.又恐春风归去绿成阴,玉钿何处寻。
C.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D.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答案】C
考点: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图是“亚投行”的徽标,对其寓意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徽标选择红色,融入了世界的传统元素,而锦红相较于大红,颜色暗一些,更含蓄深沉稳重,“锦”也寓意前程似锦,有一种大气之美。
B.椭圆外形象征着地球,彰显出亚投行成员国的全球性。
C.流动而不封闭的弧线象征着国家和区域间的开放包容、多边合作、互联互通,也象征着中国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核心,塑造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战略。
D.“A”是Asian(亚洲)的缩写,也是Accept(接受)的缩写,象征着开放的亚洲。此外,A在西方古典文明中起源于“耕牛”的象形符号,象征着劳动与财富。
【答案】A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鲍泉,字润岳,东海人也。父机,湘东王谘议参军。泉博涉史传,兼有文笔。少事元帝,早见擢任。及元帝承制,累迁至信州刺史。太清三年,元帝命泉征河东王誉于湘州,泉至长沙,作连城以逼之,誉率众攻泉,泉据栅坚守,誉不能克。泉因其弊出击之,誉大败,尽俘其众,遂围其城,久未能拔。世祖乃数泉罪,遣平南将军王僧辩代泉为都督。僧辩至,泉愕然,顾左右曰:“得王竟陵助我经略,贼不足平矣。”僧辩既入,乃背泉而坐,曰:“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因出令示泉,锁之床下。泉曰:“稽缓王师,甘罪是分,但恐后人更思鲍泉之愦愦耳。”乃为启谢淹迟之罪。世祖寻复其任,令与僧辩等率舟师东逼邵陵王于郢州。
郢州平,元帝以长子方诸为刺史,泉为长史,行府州事。侯景密遣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之。方诸与泉不恤军政,唯蒲酒自乐,贼骑至,百姓奔告,方诸与泉方双陆,不信,曰:“徐文盛大军在东,贼何由得至?”既而传告者众,始令阖门。贼纵火焚之,莫有抗者,贼骑遂入,城乃陷。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后景攻王僧辩于巴陵,不克,败还,乃杀泉于江夏,沉其尸于黄鹄矶。
初,泉之为南讨都督也,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觉而告之。后未旬,果见囚执。顷之,又梦泉著朱衣而行水上,又告泉曰:“君勿忧,寻得免矣。”因说其梦,泉密记之,俄而复见任,皆如其梦。
泉于《仪礼》尤明,撰《新仪》四十卷,行于世。
(选自《梁书列传第二十四》有删节)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页是 (3分)
A.世祖乃数泉罪 数:责备
B.乃为启谢淹迟之罪 淹:拖延
C.泉为长史,行府州事 行:执掌
D.后未旬,果见囚执 见:看见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D项中的“见”表被动,被。这句话的意思是“没过十天,鲍泉果然被拘捕”。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义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僧辩既入,乃背泉而坐 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觉而告之
B.因出令示泉 因说其梦,泉密记之
C.锁之床下 执方诸及泉送之景所
D.其友人梦泉得罪于世祖 撰《新仪》四十卷,行于世
【答案】B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8.根据文本,说说方诸和鲍泉失败的原因。(3分)
【答案】(1)不恤军政,整日玩乐;(2)盲目轻敌。(一点1分,答出两点得满分。)
【解析】
试题分析:解题时应抓住与答案有关的关键语句,文中有的关键句如观点句或抒情议论句如果吻合题意,可以直接摘录;如只出现关键词,那还需要去改写。如题目要求用自己的话概括的,文中的重要句子就必须翻译。二是句意(层意)提取法:就是需要概括的内容在文章或文段中并无明显的中心句,读者要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感受、体会、把握和提炼大意,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泉因其弊出击之,誉大败。(3分)
(2)鲍郎有罪,令旨使我锁卿,卿勿以故意见期。(4分)
(3)稽缓王师,甘罪是分,但恐后人更思鲍泉之愦愦耳。(3分)
【答案】(1)鲍泉又趁他疲困出击,萧誉大败。
(2)鲍郎有罪,令旨让我锁拿你,你不要因为旧友的情意而怀有希望。
(3)延缓了王师进攻,服罪是甘心的,只是担心后人想到的是我鲍泉的糊涂。
考点: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鲍泉字润岳,是东海人。父亲鲍机,是湘东王谘议参军。鲍泉博览史传书籍,有韵无韵的文章均写得好。年轻时侍奉元帝,很早就被提拔任用。元帝继承皇位后,累迁至信州刺史。太清三年,元帝命鲍泉去湘州征讨河东王萧誉,鲍泉至长沙,布置毗邻诸城逼迫萧誉,萧誉率众兵攻鲍泉,鲍泉据栅栏坚守,萧誉不能攻克。鲍泉又趁他疲困出击,萧誉大败,鲍泉俘获他许多兵士,于是包围城池,但久攻不下。世祖就数说鲍泉的罪过,派平南将军王僧辩代鲍泉任都督。僧辩至军,鲍泉很惊讶,对左右人说:“得到王竟陵助我经略,不用费力就能平定贼寇。”僧辩入室,便背对鲍泉而坐,说:“鲍郎有罪,令旨让我锁拿你,你不要以旧友的情意而怀有希望。”于是拿出令旨让鲍泉看,将鲍泉锁在床下。鲍泉说:“延缓了王师进攻,服罪是甘心的,但恐后人更想的是的泉的糊涂。”于是僧辩上奏请原谅鲍泉用军迟缓的罪过。世祖不久恢复他的职务,令他与僧辩等人率舟师从东面郢州进逼邵陵王。
平定郢州后,元帝让长子方诸任刺史,鲍泉任长史,执掌府州事务。侯景密遣将领宋子仙、任约率精骑袭击郢州,方诸与鲍泉不考虑军政,只是赌博酗酒自乐,贼骑兵至,百姓奔告,方诸与鲍泉在博戏,不信,说:“徐文盛的大军守在东面,贼怎么会来?”接着传告的人很多,才令关城门,贼纵火烧城,没有人敢抗拒,贼骑兵得以入城,城失陷。执捕方诸及鲍泉送到侯景所。后来侯景在巴陵攻王僧辩,没攻下,失败而还,便在江夏杀了鲍泉,将尸体沉入黄鹄矶。
当初,鲍泉去任南讨都督时,他的朋友梦见鲍泉得罪了世祖,醒后告诉鲍泉。没过十天,鲍泉果然被拘捕。不久,又梦见鲍泉穿着红色的公服在水上走,又告鲍泉说:“君勿忧,不久可免罪。”将梦说给鲍泉听,鲍泉密记此事,不久再被任用,都应了梦中所说。
鲍泉最懂《仪礼》,编撰《新仪》四十卷,在世上流传。
三、古诗词鉴赏(11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11分)
云梦故城秋望
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1)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赏析之。(5分)
【答案】作者运用对仗和衬托(动静结合、有声衬无声)的手法,(2分)描绘了一幅迷蒙凄冷的秋晚图。断鸿声里,暮色渐起,荆门一带的树色也因为秋天的到来而染上深色。作者寓情于景,寄托愁绪。(3分)
【解析】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是考查诗歌的意境。首先应抓住诗句中的意象,描绘画面,然后用两个词语概括画面的特点。比如本题,“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主要的意象有“鸿鸟之声”“荆门树色”,整个画面迷蒙凄冷。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2)诗歌的情感内涵颇为丰富,概括之。(6分)
【答案】①对故国衰亡的感慨,②旧游不在的思念,③物是人非的沧桑之叹,④对故乡的思念。(每点2分,答出三点得满分。)
考点: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
(1) ,子无良媒。(《诗经氓》)
(2)蟹六跪而二螯, ,用心躁也(《荀子劝学》)
(3?
相关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