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对首批众创空间授牌

时间:2022-02-17 12:43:36 好文 我要投稿

北京市对首批众创空间授牌

  北京市近日对首批11家众创空间进行了授牌,并授予中关村创业大街“北京市众创空间集聚区”称号。“众创空间”这个概念备受关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若干意见》指出加快推进创业孵化、知识产权服务、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的专业化市场化改革,明确支持众创空间发展,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政策措施。目前,北京市各类孵化机构超过150家,国家级孵化机构50家,入驻企业超过9000家。中关村创业大街目前共入孵400多个孵创业团队,获得融资的团队超过150个。

  在这个创业创新的时代,政府官员拜访创新公司倾听学习,鼓励政策紧追市场先锋,为“众创空间”授牌不仅有着官方认可的实至名归意味,更多显示出典型模范的先锋力量。毕竟如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所言,发展众创空间不是大兴土木搞新建设,而是要在研究创客空间、创新工场等孵化模式的基础上搭建平台。创新无定势,这个平台的样貌似乎并没有标准答案,已经授牌的11家机构体现出的扁平管理、低门槛服务和以人为核心的创新氛围值得借鉴,期待以此迸发出更耀眼的创业火花。

  《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拟废止

  2001年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条例》(简称《条例》)拟废止。《条例》实施后几经修改,例如2009年“明确禁止将高新区工业用地改变性质、协议用地补交地价后进入商业性房地产市场,明确禁止转让高新区内以协议方式获得的土地及建筑物”,遏制了高新区以创新开发为名恶意圈地的势头。2014年5月,国务院同意支持深圳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深圳市人大近日公布市科创委提交的《条例》等2014年度法规实施情况报告透露,拟废止《条例》,已起草《深圳经济特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条例》。

  从高新产业园区到自主创新示范区,不是也不能只是名字概念的变化,同一片建筑换个牌子了事。这后面,既有时代需求的转换,也有硬件和理念的更新。创业咖啡兴盛,此前集约化的科技产业分布和自上而下的创业服务需要变化,需要更灵活的组织、更贴地气的服务和更贴近市场的管理。新的规范适应新的要求出现,在法律和服务上为创新创业创造一个更适合的环境。

  天津大学生开网店最高可获50万元小额贷款

  天津市社保局出台专门政策,支持大学生开展网络创业活动。政策主要支持对象是在网上交易平台从事电子商务(网店),经本市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登记注册,并领取营业执照的普通高等院校毕业前2年的在校生和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他们可以申请最高50万元的小额担保贷款,并按照规定享受贷款贴息。对毕业5年以内成功创业的大学生及其所招用的高校毕业生,给予1年的岗位补贴和3年的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标准为本市最低工资标准的30%。

  大学生创业,最发愁资金,政策解了燃眉急。就业季又将来临,在“互联网+”的大旗号召下,这帮充满创造力和干劲儿的年轻人将借助网络平台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再想远一步,如助学贷款的系统发展帮助年轻人圆梦,创业贷款在数量和专业程度上的增加,形成踏实的系统,将带动一代年轻人。

  网店有望在线试衣

  手机淘宝团队透露,有望在今年推出“360°商品展示”、“360°虚拟试衣”功能。卖家用普通的智能手机,围绕商品转一圈拍上20~40张照片,上传照片到淘宝的云端,经过算法分析,即可形成商品的三维模型数据,便于用户从各个角度看到商品的三维细节,仿佛看见实物一般。京东商城2014年初开始推“虚拟试衣间”,可通过上传正面二维照片查看试衣效果,未来计划联合英特尔的“实感技术”加强3D体验。

  电商用快递缩短了距离,用数据云扭转着时空,逼着实体店变成了试衣间,手机变成了身体新延伸。现在,他们正突破虚拟和现实在产业和生活方式上的最后一条防线:商品图和买家秀间的巨壑。看得见摸不着的误差下,模特穿着是韩范儿低领毛衣,买家一拿到拍成了开裆毛裤的悲剧时有发生。如果技术真能达到,那么网络生活能更加透明,网络参与将更加深入,电商山寨的名头似乎也可以摘掉了。

  昨日,记者从江西省人社厅获悉,我省今年将通过系列举措扶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计划引领7200名大学生创业,帮助扶持有志创业的高校毕业生成功创业,以创业兴业带动就业,使每一个有创业愿望和培训需求的大学生都有机会获得创业培训。

  毕业生开“网店” 享受贴息政策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落实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各项政策和便利化措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多渠道资金和场地支持,对在电子商务网络平台开办“网店”的高校毕业生,落实好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政策。

  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工作,加快建设青年创业导师团队,建立健全青年创业辅导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创业交流活动。

  挖掘电商领域潜力 吸纳大学生就业

  据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和失业保险处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会同教育部门主动为毕业生在校期间享受政策提供帮助,向有需求的高校毕业生发放《就业创业证》,落实相关政策;认真做好2015届高校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发放工作,确保在离校前全部发放到位。

  在重点实施中部崛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长江经济带建设和“一带一路”等发展战略中,利用新建产业开发区、工业园区、产业集群等配套服务,挖掘家庭服务业和电子商务领域吸纳就业功能,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岗位,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就业。

  全程帮扶贫困的'就业困难毕业生

  今年我省要推进信息共享的统一数据平台,建立统一规范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信息数据库和衔接共享机制,逐步实现基于信息化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和就业服务。

  扎实开展就业见习工作。对有培训意愿的未就业高校毕业生,重点依托技工院校开展以定向培训为主的就业技能培训;对企业拟录用的高校毕业生,重点开展以定岗培训为主的上岗前培训,按规定落实好培训补贴政策。

  切实做好困难高校毕业生就业援助工作,对零就业家庭、城乡低保家庭、农村贫困户、残疾等特殊就业困难的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提高帮扶实效。

  毕业生纳入免费公共就业服务范围

  各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要将到本地求职的高校毕业生纳入免费公共就业服务范围,对符合条件的落实就业扶持政策。

  针对毕业生不同时期求职就业的需要,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就业服务周等专项活动,突出活动亮点和本地特色,促进供需有效对接。加强面向高校毕业生的岗位信息服务,广泛收集各类企业用人需求,深度挖掘适合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及时向毕业生发布。

  眼下,找工作成为多数大学毕业生的头等大事。某网站近日公布的就业调查统计显示,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不低,在全国调查中,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元—10000元,在重庆,这个比例也接近三成。

  “薪理想”很丰满,“薪现实”很骨感。2014年8月,北京大学市场与媒介研究中心与网站联合发布了《90后毕业生饭碗报告》。这份来自35万余份有效问卷的报告显示,2014年应届毕业生平均起薪每月2443元,其中北京地区平均起薪也仅为3019元。同时,三成以上应届毕业生仍“啃老”,近四成过着“月光”生活。相信今年的平均起薪也不太可能有大的突破。

  首先要提醒的是,年轻人就业不能“只唯薪”,更不是“向钱冲”。可是,如果没有一定的期待,包括“薪期待”,那么大学生也会失去竞争岗位与选择职业的“薪动力”。薪酬就像一块硬币的两面,一面可以释放积极就业或者果断创业的正能量,促进就业创业;另一面也可能潜伏着负能量,让大学生在“唯薪”思想指导下错失就业机会,导致就业路上的畏难情绪与阻力。因此,不要马上给“薪期待”泼冷水,如何兴利除弊才是正视问题与解决问题的关键。

  大学生要在抱负与报酬间寻求“最大公约数”。90后渐成就业主力军,或许,理想与现实、抱负与报酬、书本知识与就业技能等都存在一定的距离,这是客观存在的。“薪期待”可以高一点,“薪起点”不妨低一些,努力寻找适应自己的就业或创业“风口”,先实现顺利起飞,并且在今后的职场生涯中实现个人价值与薪资的比翼齐飞。

  当然,我们要读懂大学生“薪期待”的公平诉求。一个公平的就业市场、创业市场,给年轻人提供“扣好第一颗扣子”的市场,才能更好地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就业季,还是创业潮,都要进一步落实好就业促进法,规范就业秩序,优化就业环境,维护就业公平。唯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根本上告别“啃老”,才能从源头上“断奶”,也才能让市场产生吸引力与鞭策力,引导大学毕业生及早“入市”,接受市场大潮的洗礼,为实现人生出彩积蓄能量。

【北京市对首批众创空间授牌】相关文章:

睡前瑜伽对睡眠有什么好处02-16

班主任想对学生说的话02-16

对情感伤者说的一些话02-16

浅谈为什么唐太宗对魏徵敬畏三分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