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勿露身,小心防着凉

时间:2022-02-18 16:40:35 好文 我要投稿

白露勿露身,小心防着凉

  “一场秋风一场寒”“一场秋雨一场寒”,一次次秋风秋雨,带给人们的是明显的寒意。

白露勿露身,小心防着凉

  长江流域有句民间谚语“白露身不露”,是告诫人们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露体的一句民间警谚。因为“白露”过后,气候逐渐转凉,特别是一早一晚,更添几分凉感。如果这时候再赤膊露体,穿着短裤,就容易受凉。

  《养生论》曰:“秋初夏末,不可脱衣裸体,贪取风凉。”若衣单体露,轻则易患感冒,重则易染肺疾。因秋季主气为燥,燥易伤肺。“白露”过后燥气渐盛,与风相合形成风燥之邪,必首先侵袭肺及肺所主之地(皮毛、鼻窍等)。如因着凉而免疫力下降,无力抵御外邪,则会出现肺及吸呼道疾病,如发烧、咳嗽、支气管炎、肺炎等。若风邪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四肢痹症。

  民间还有一个说法:“白露身勿露,露了冻泻肚。”随着夜间的凉意一天比一天明显,撤掉凉席,关上窗户,换上长袖衣入睡,将薄棉被备在床头,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很容易受凉引起腹泻。特别是病人、老人、体弱者,更要注意随着气温的变化加减衣服。

  眼下,尤其是中青年,追求时尚,喜欢穿着吊带衣、露脐装上街,显示青春靓丽。但是,显示青春靓丽也要量力而行,至少偶尔为之,如果此时将“刻意”露出的后背和肚脐,美其名曰为“春捂秋冻”则会适得其反。

  俗话说:寒从脚下起。对于北方人来说,尤其是耐寒力差的人,白露一过,更要注意足部保暖,以防寒邪侵袭。

  常俗话说:“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气象专家称,“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医生提醒广大市民:要注重耐寒锻炼,预防感冒。

  “白露”时节,大气环流开始调整,由夏半年的夏季风逐渐调整为冬半年的冬季风,北方地区冷空气的侵入也逐渐频繁,加之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南移,北半球日照时间越来越短,白天日照强度减弱,夜间地面辐射散热加快,致使气温下降速度也逐渐加快。气象专家称,“白露”是全年昼夜温差最大一个节气,一般昼夜温差在10℃左右。

  要注重运动锻炼,做到“六防”:

  第一个就是放秋寒。要注重运动锻炼,也要讲究耐寒锻炼。

  第二个方面就要方感冒,要注意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第三要防肠胃病,到立秋之后,要慎食一些瓜类、水果之类的东西。

  第四个就是乱补。比如说我们可以吃一点乌骨鸡汤、蜂蜜、芝麻、花生之类的。

  第五个方面就是防肥胖,到秋天的话天气转凉了,胃口也好了,食欲大增,往往饮食过多。

  第六个就是防伤害,秋令时节我们还是要坚持锻炼,运动时要防受凉感冒、运动损伤和运动过度。

  白露节气,是气候转凉的开始。此时夜间及早晚的气温低,正午时的天气仍很热,是秋天日温差最大的时候。古语说:“白露勿露身,早晚要叮咛”,便是告诫人们白露时节气温转凉,不能袒胸露体,尤其是一早一晚要多添些衣服。

  这一节气中,支气管哮喘病发病率很高,因此要做好预防工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很常见的发作性过敏性疾病,一般分为发作期和缓解期。本病典型发作前,常常有先兆症状,如咳嗽,胸闷或连续喷嚏等,如不及时治疗,就可能很快出现气急,哮鸣,咳嗽,呼吸困难,多痰,患者常被迫坐起,两手前撑,两肩耸起,额部出冷汗,痛苦异常,严重者可见口唇和指甲发紫,甚至窒息死亡。发作持续数小时甚至数日才逐渐缓解。病情缓解后,症状可以完全消失,与常人一样。

  支气管哮喘的诱发因素很多,主要有:

  1.接触过敏原。过敏原种类很多。一般来自体外,如植物的花粉、房屋的`尘土、螨虫、工业粉尘、动物毛屑、鱼、虾、油漆、染料等,都可以发病。

  2.呼吸道感染。肺、支气管、气管、鼻旁窦炎症感染均可诱发哮喘。

  3.气候改变。气候转冷季节发病率增加,有些可以致敏的植物花粉,在春秋二季分布浓度增高;温度、湿度高的时候容易使细菌繁殖;气压低的时候可以使花粉、有害粉尘、刺激性气体等聚集在地面,浓度增加,容易吸人。

  4.精神因素。情绪激动、条件反射可,诱发哮喘。

  本病的预防主要是通过体育锻炼。许多支气管哮喘的病人,由于担心受凉、感寒后哮喘发作,心理上处于紧张状态,而对体育锻炼有所顾虑,结果体质下降,反而发病增多。其实,体育锻炼对本病患者大有好处,病人可以根据自己的体质情况适当选择运动方式。例如每天坚持慢跑、打太极拳、练气功等,经常唱歌也会对此疾病有所控制及预防。因为人在唱歌时,只能采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能增大肺活量,减轻肺部压力。并且,唱歌还能振奋精神,激发体内潜力,使人从静止状态转入活动状态,同时心跳加快,肌肉紧张,有利于控制咳嗽。另外每天坚持用冷水洗脸、洗脚甚至洗擦全身,对此病也有极好的预防作用。

【白露勿露身,小心防着凉】相关文章:

白露的习俗02-17

长痘喝凉茶小心病情加重02-17

夏季如何正确的防02-17

关于夏季防感染复发事项0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