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工作中技术管理的原则和关键

时间:2024-07-02 09:42:12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监理工作中技术管理的原则和关键

  1技术的定义及概念

  技术是为了完成某种特定的目标而协同动作的方法、手段和规则的完整体系。

  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概念:

  (1)技术是人类基于实践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

  (2)技术是以客观自然规律为基础,又是客观自然规律的运用;

  (3)技术是打上人类印记的创造性产品;

  (4)技术既包括工具、机器等物质手段,也包括组织管理和操作方法等非物质因素,还包括技术文化;

  (5)技术不是单个的具体技术,而是指技术的整体和体系。

  2技术管理在监理工作中的地位和核心工作

  2.1技术管理是监理管理的核心

  一般的观念认为,工程监理的主要工作是综合管理,技术管理是施工单位的事情。实际上,监理的“三控两管一协调一履行”等管理工作,都应建立在技术管理的基础上。比如:监理要“协调”某项工作,就必须熟悉施工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和间歇时间;监理要“履行安全职责”,监理人员必须对安全技术方案的可靠性进行审核。没有技术管理,监理的其他管理工作无从谈起。

  2.2技术管理的核心是计算和规则

  2.2.1计算

  几乎所有的技术管理(特别是施工技术)都离不开数学和计算,如:边坡稳定、脚手架校核、大体混凝土热工计算、吊装方案、轴系扬度、电气定值等都建立在严谨计算的基础之上。实际上所谓的计算公式就是人类发现的数学规则,比如傅里叶级数等;同时也是自然界的规律,如电气的谐波就和傅里叶级数是吻合的。当然,数学还有更深层次的拓扑学、数学分析、离散分析等。这些都是专业研究的内容。

  总之,没有严谨准确的计算,技术管理就失去了基础。

  2.2.2规则

  技术管理除了遵循严谨的计算外,还要遵循规则。在施工技术管理方面,规则就是各类规程规范规定的典式和法则。这些规则往往是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来人类进行工程建设积累的经验教训和关键点。比如:吊装钢丝绳规范规定安全系数为6~8倍,而不是常规的1.5倍左右,是因为以前按计算是满足要求的,但实践中屡屡出现问题,所以就要加强,并制定成规则。其他类似的还有脚手架的构造要求(步距不大于1.8m)、屋面防水卷材上翻高度(350mm)、抬吊单机不能超过额定负荷的80%等。

  3监理技术管理的原则

  3.1以技术方案和措施为基础的原则

  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质量和进度,施工方案和措施的准确、完整和可靠性是关键。技术方案不可靠,实施过程就会出现问题,而且技术方案一旦出现问题,就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技术管理者包括监理的责任就非常大。

  3.2技术管理要坚持系统性的原则

  技术管理有它的系统性。广义的系统性范围较广,这里不做描述。狭义的系统性是指技术管理要覆盖施工过程的每个环节,技术管理不能仅关注某个环节或某个点。技术管理的系统性同样适用木桶理论:高度最低的木板决定木桶是不是能装水、能装多少水。

  以吊装作业为例,机具起吊能力可以很高、钢丝绳的直径可以远超最低安全要求,卸扣、吊耳、吊物的生根点同样必须经过校核计算;否则,任何一项不符合要求,形成短板,都会导致整个作业的失败。

  3.3技术管理要坚持预留冗余量的原则

  技术管理必须预留一定的冗余量。目前,市场上的材料、设备规格尺寸大多处于负公差状态,如脚手管直径和壁厚、扣件、可调托撑、钢丝绳直径等。但在参数计算时是取标准尺寸计算的,而实际使用的明显达不到标准要求,所有的负公差累积在一起,就会出现问题;加上现阶段工人作业水平普遍下降,如扣件扭力不足、钢丝绳保养不善等,这就更容易出问题。因此在审核方案时要预留冗余量。比如:对支撑脚手架进行校核时,长细比验算的λ值不能太接近210;抗压强度计算值f不能太接近抗压强度设计值[f]205N/mm.建议预留15%左右的余量。

  3.4技术管理执行“就高(标准)不就低(标准)”的原则

  过程中执行标准的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如:土建专业自身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如大体积混凝土规范和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规范对测温点的要求不同)、土建和安装之间的差异、行业之间标准的差异等。如何执行这些标准,作为监理,原则上应该采取“就高(标准)不就低(标准)”的原则。

  如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2015年3月1日实施)中,对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部分标准进行了调整。如原建设部87号文规定起重量超过300kN及以上的起重的设备安装属于超过一定规模,要组织专家评审;而《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规定起重量超过600kN及以上的起重机械属于超过一定规模,两者标准差异较大。但建议在实施中还是应该按建设部高的标准执行,采用300kN的标准。

  3.5技术管理要充分利用社会技术管理资源

  对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或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技术管理资源。在任何单位和项目部,专业技术管理人员都有其管理的专业局限性。对一些技术要求高、风险大或专业性很强的项目,如果自身没有十分的把握,可以采取邀请专家会审或向专业机构咨询的方法来处理。专家的范围可以来自行业内、高校或科研机构等。通过专家会审可以使施工技术、施工方案更合理、更可靠、更严谨。

  4监理技术管理的要点

  4.1技术管理要抓住工程的特点

  在审查重要的施工方案时,要注意针对相关工程的特点和关键环节,对涉及安全和质量的重点问题进行详细地审核,及时发现方案中的错误及不合理处。

  以顶管和盾构为例,两者工艺相近,但各有特点。

  (1)顶管的特点及关键环节。顶管工艺的特点:顶进设备位置固定;顶进距离越大,顶力越大;如果在方案设计时计算错误或采取的减阻措施不当,将导致顶管失败,无法达到接收井或水体内。因此,顶管施工方案的审查重点是顶力计算和减阻措施。如果计算下来顶力不符合要求,就需要增设中继装置。

  (2)盾构的特点或关键环节。盾构施工的特点:盾构设备是移动的;随着盾构的推进,工具头向前移动;除了前期负环时的推进有些特殊外,正常情况下,盾构工具头仅需克服端部阻力和工具头段侧壁阻力(该阻力的特点是基本固定、数值较小)。但是由于盾构环片是现场拼装的,接缝非常多,任何一个接缝出现大的渗漏,就会出现管涌、流砂现象,都有可能导致盾构失败,头部作业工人的安全也无法保障,后果都不堪设想。

  以1000m长、直径4m的盾构为例,盾构环片宽一般为0.9m,每环有6块环片拼接而成,共有6个纵向接缝,纵、横接缝总长度将达到19933m.也就是说,这近2万m拼缝有一处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灾难性后果。因此对盾构控制的重点是环片间防渗漏处理和相关的应急预案。

  4.2审核技术方案时要注重对基础数据的校核

  监理审核施工单位技术方案时,应注意校核基础数据的准确性。施工单位参数取值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计算书参数直接从类似工程拷贝过来或未仔细核对,一些基础数据是错误的。如:在某工程主厂房脚手架计算时,混凝土板厚的数据为100mm,而本工程设计的实际板厚为120mm,显然是套用了其他工程的参数或没仔细核对图纸。第二种是参数选择错误或弄虚作假。这些参数选用错误,将导致错误的结果,施工中就会出现问题。

  4.3利用软件辅助计算时要注意甄别取舍并进行复核

  目前,各类工程类计算软件应用非常普遍。如:建筑施工安全设施计算软件、脚手架计算软件、边坡稳定分析软件等。但这些软件只能作为参考;在正常进行工程校核计算的情况下,应采用两种以上软件进行独立计算,并在此基础上再进行手工计算校核。如对深基坑支护的稳定性采用启明星等软件计算校核后,还要采用瑞典条分法进行复核,避免有系统性错误,确保校核计算的可靠性。

【监理工作中技术管理的原则和关键】相关文章:

有原则和没原则作文08-23

商场招商谈判的原则和准备03-15

高中的英语作业选择和布置的原则03-06

工作中个人缺点和不足有哪些12-18

工作中的不足及改进方法和措施有哪些03-09

馈赠的礼仪原则04-21

“关键时刻”的作文11-17

人生最为关键的蜕变07-01

仓库货物摆放原则[]10-01

培训价值衡量的关键点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