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中怎样预防差生的逆反心理

时间:2024-08-16 05:30:18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物理教学中怎样预防差生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一旦产生了,对物理学习的消极态度和厌恶情绪也会随之产生,有的甚至产生严重的对立情绪。这种逆反心理是物理学习的大敌,必须坚决消除。那么,如何预防差生的逆反心理呢?

物理教学中怎样预防差生的逆反心理

  一、差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差生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与这些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二是与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有关。

  物理学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逻辑性、严密性和实践性,表现在:文字叙述比较严谨,学生有时能读通文字,但并不理解其含义,从而对教材的理解产生困难;探究物理问题时,不仅要从实验出发,学生的学习程序也未必都遵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这些探究的方法,学生开始学习时很不习惯,自然感到物理难学;抽象思维多于形象思维,动态思维多于静态思维,学生对思维方式不易跟上,产生思维上的困难,分析、解决问题时,要从多方面、多层次来探究和研究。物理教学方法运用好坏也是差生产生逆反心理的主要原因之一。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对于有较强独立思考能力的人,容易导致逆反心理。

  二、对差生逆反心理的对策

  1、培养差生的自信心

  良好的自信心是成功的一半。关键在自身,但教师的外因作用也不可忽视。

  对差生来说,他们非常需要教师的悉心教导和热情鼓励。所以平日在课堂上和课外活动时应经常鼓励这些差生,帮助他们树立“我能学好物理,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具体做法是:降低标准,分层要求,创设条件,让他们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增强自信心。

  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差生学习兴趣

  大凡对物理学习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对物理教师均有较深的成见或误解。这样,物理教师有义务帮助化结。一般来说,差生存在一种自卑心理,平日少受表扬,对批评较为敏感,若物理教师在课堂上动辄讽刺、挖苦或滥加训斥,必定会增强其逆反心理,?人为地把他们推向教者的对立面。所以,首先应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尊重他们的人格。课堂上实施微笑教学、鼓励教学,使其感到有一种亲切和谐的气氛。对他们作业中出现的疑难点要注意个别辅导,多面批、多激励。

  每次考试尽量当面讲评,每个实验逐步地进行指导。这样,通过教师热情的教学态度去熔化学生逆反心理的坚冰,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同时,他们也会把对教师的好感迁移到物理学习上去。

  3、充分利用逆反心理的正效应

  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差生的逆反心理也不例外,应当在指出其负效应的同时,分析其另一侧面——正效应,对此教师要很好的保护并加以利用。正效应主要有:(1)思维批判性。他们不再像小学生那样把教师当作至高无上的权威,甚至连科学知识也敢于怀疑。这样的心理品质,教师应悉心保护、正确引导,有利于他们独立性的发展。

  (2)好胜心。表现在他们不再是听话、顺从,而是勇敢、有闯劲,这种好胜、敢闯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形成开拓,积极进取的个性。

  (3)求异思维。书本知识是这样的,而具有逆反心理的差生却偏偏认为是那样的,虽然有时不免钻牛角尖或失之偏颇,但更多地却是学生求异思维、独辟蹊径,从第二角度观察和分析问题,它有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应给予积极引导,或许能使这些学生有更大的创新和进步。

  其次,得体有效地利用逆反心理来消除逆反心理也是十分有效的方法。例如:在讲波的干涉、衍射时,可向学生介绍光也能产生干涉和衍射现象,通过以下简单的实验即可观察到:在一块干净的玻璃片上均匀地涂上一层墨汁,待干后,划一条狭缝或靠得很近的双缝,通过狭缝看太阳,即可看到美丽的单缝衍射和双缝干涉现象(不过此实验难度较大,分划得很细,现象才能清晰,一般同学不易做成功)能激发有逆反心理的学生的兴趣。

【物理教学中怎样预防差生的逆反心理】相关文章:

怎样消除客户的逆反心理11-14

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意识03-03

怎样帮新妈妈从抑郁中走出11-16

“差生”不差作文11-30

怎样在工作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绪12-07

在工作中怎样融洽上下级关系02-21

差生的自述作文12-09

关于中学生逆反心理如何控制11-10

在学校心理辅导中应怎样建立良好的帮助关系06-21

怎样在一日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幼儿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