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通用15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
读《论语》,不能不注意儒家对“文与质”关系的论述。
《论语·雍也》中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翻译:“朴实多于文采,就未免粗野;文采多于朴实,又未免虚浮。文采和朴实,配合适当,这才是个君子。”
按照我的理解,“文”,顾名思义,是一个人外在的风度,所谓“文采”;“质”,是一个人内在的本性,所谓“气质”。儒家强调一个人外在风度和内在本性的统一,所谓“文质彬彬”,这是非常合乎儒家“道中庸”思想的。
儒家文质并重,是受到道家批评的。《论语·颜渊》中,引述一个叫棘子成的话,这个人问孔子弟子子贡:“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棘子成的思想就是当时流行的道家思想,也就是“重质轻文”的思想。子贡的回答很聪明,他说:“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子贡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文质一体”的思想,而且通过比喻将“文”的价值上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他说:“假如把虎豹去皮,那么它们和犬羊就没有区别了。”言外之意,正因为虎豹的斑纹,使它们区别于犬羊。“文”,怎么可以少呢?
但道家不这样看问题。庄子说,“虎豹之文来畋。”那意思是说,正因为虎豹有漂亮的皮毛,所以遭致杀身之祸。假如虎豹没有漂亮的皮毛,猎人们是不会捕杀他们的。庄子由此引申,做人,也不该有漂亮的纹饰。人有了漂亮的纹饰,就让自己从众人中凸显出来了,而这是很危险的。民间不是有“出头的`椽子先烂”的说法吗?人最安全的状态,是“泯然众矣”的状态,而要做到“泯然众矣”,去掉外在的“纹饰”是重要的手段。
道家讲“明哲保身”,所以反对“文”。还不止此。《庄子·缮性》中,对儒家“重文”导致人心扰乱的事实做了尖锐的批评,他说:“文灭质,博溺心,然后民始惑乱,无以反其性情而复其初。”应该说,道家对儒家“重文”的批评,还是搔着了痒处的。中国人的确因为“重文”,有走向虚伪的倾向。《红楼梦》说王熙凤“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就是这样。庄子认为“文灭质”,也的确不是危言耸听。社会上的确有那样一套,很吃香。一个人,只要外在给人热情如火、礼数周到的印象,他在社会上就会很吃得开,不管这个人内在本性是否很自私很阴暗。我们中国人在为人处世上很“重文轻质”,这一流弊对中国社会造成的伤害很深,所以“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儒家文化遭受到最猛烈的抨击。但是,我们必须明白,原始儒家,是讲“文质并重”的,我们批判儒家,应该指的是被官方化了的、被歪曲了的儒家,而不应该是原始儒家。
《论语》讲“文质彬彬”,那是非常好的。一个人,只有外在的风度和内在的善良、无私的本性有机结合,才可能接近完美。“文”与“质”如何结合?《论语·卫灵公》给出了答案:“子曰:‘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这句话杨伯峻先生译为:“君子对于事业,以合宜为原则,依礼节实行它,用谦逊的言语说出它,用诚实的态度完成它。真个是位君子呀!”
按照我的理解,君子以“义”为质,以“礼、逊、信”为文,从而达到“文质彬彬”的高尚境界。孔子把“义”放在首位,可见在他心目中,“质”还是首要的,然后才是“文”。就像在他心目中,“仁”是首要的,然后才是“礼”。只不过,原始儒家的思想被官方化之后,实在也开始妖魔化,以致最终在社会上演变成了“重文轻质”的东西,走向虚伪,这是很可悲的。所以,我们应该努力恢复儒家的本来面目,让优秀的文化传统得以延续。
今天的中国人,外在的“文”和内在的“质”都有欠缺。就外在的“文”来说,言行粗鲁,不讲逊让,不讲诚信,不讲公共道德,随地吐痰,随地乱扔东西,不排队,随意损毁公物;就内在的“质”来说,以大欺小,以强凌弱,没有同情心,没有自省意识,不是以“义”为质,而是以“利”为质,怎么对自己有利怎么做。所以,在当代社会,重提儒家的“文质彬彬”,讲求“文质并重”,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所以,弘扬儒家“文质彬彬”的思想非常必要。大家可能会有一种感觉,觉得魏晋时代,道家佛家思想居主流,人们不大会重“文”的,酒鬼刘伶不是奉行裸体主义的吗?那个时代似乎应该以“任诞”为主潮,其实不然。举《世说新语》中的一则很能说明问题:“王平子、胡毋彦国诸人,皆以任放为达,或有裸体者。乐广笑曰:‘名教中自有乐地,何为乃尔也!’”
由此可见,即使在魏晋时代,人们还是很反感放浪形骸的人,“名教中自有乐地”,应该代表当时社会中很大一部分的观点。所以,就像英国有所谓“Gentleman(绅士)”一样,中国人,也应该恢复“文质彬彬”的传统。中国社会的和谐完美,实在是需要“文质彬彬”的中国人呀!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2
宋代赵普说:“半部《论语》治天下”。其实,《论语》中也有很多对我们有所教益的小道理。
对父母和颜悦色是孝的最好表达
《论语》这样记载,子夏问孔子什么是孝,孔子说:“色难。”孔子的.意思很明白,不要以为你给父母买了好东西,保证他们有吃有穿就是孝,你还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只有心里对父母很恭敬,才会对他们很和气,父母有什么想法才敢说出来,他们心里才会舒服。这一点,说起来简单,却并不容易做到。待人接物,从对自己的父母和气开始做起。
不勉强别人
《论语》中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句子,意思是说,要用自己的心去体谅别人,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强求别人去做。很多人会都会犯这样的毛病:自己不能做到的事情,自己不愿做的事情,却要求别人做到。如果深刻理解了《论语》中的这句话,就能做到不勉强别人。就算是自己做到了,别人也未必愿意去做。有了这一点通达,就不会因为对别人希望太高而失望了。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论语》中有这样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曾经有人问著名数学家陈省身多年研究数学有何感受,他说:“数学好玩。”这四个字告诉我们,如果一个人对什么事产生了兴趣,就能把许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做这件事情上,乐此就能不疲。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3
在读《论语》之后,我从《论语》之中学到了很多,从而想到了我的“字”。自古有李白字太白,至今也有毛主席字润之,起一个字给自己未尝不好。
我的“字”选自《论语》,第一个字为“敏”,意为“勤敏”,自是希望自己勤奋好学,才思敏捷。此“敏”出自阳货篇的第六则:“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敏则有功”。
第二字则是选自学而篇的`第十则,“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所以,我的这个字就是“让”,意为谦逊,希望能成为一个谦虚好学,不耻下问的人。
这两个字和起来就是“敏让”,以两个普通的字作自己的“字”,虽比不上诗仙青莲居士的脱俗“大白”,却也是别有一番雅致,勤敏谦逊的学习,虽是比不上心无邪念的“无邪”,却也是志存高远!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4
如果说,孔子生前的命运充满了悲剧性的话,那么,他身后的遭遇则充满了喜剧性。几乎所有朝代的统治者,都试图根据自身的需要来解释孔子;这些解释叠加起来,不仅使孔子的面目变得更加模糊,也显得十分滑稽。千百年来,孔子就以这种面目在中国流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而他和他的《论语》,也以这种方式,生存于五花八门的解释之中。究竟哪种解释更接近事物的本质呢?或者说,哪种解释更接近孔子的真实面目呢?人们已经很难回答这个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任何一个“孔子”,其实都是现实的孔子,都是解释者心目中的孔子。这些孔子,更多地不是从《论语》中得到的,但又不得不建立在《论语》的基础之上,介乎于似与不似之间。于是,我们要接近孔子,就显得越来越困难了。
惟一的可能性是回到起点,重新阅读原著。与其从别人的`解释中接受一个孔子,不如在心中造就一个自己的孔子。过去常说一句话,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读《论语》也应该是这样。我最初看到《隐藏的论语》这部书稿时,就很强烈地感觉到,作者在读原著时是下了功夫的。《论语》这部书,是两千五百多年前,由孔子的学生们分别记录下来的老师的谈话构成的,很多都是当时的口语,生动活泼而富有人间情趣,今天我们读起来也并不特别的难懂。倒是后人的许多解释,给《论语》戴了一顶又一顶高帽子,使我们如坠云雾之中,辨不清它的真相了。《隐藏的论语》或者是想恢复《论语》的本来面目,而不局限于前人的任何一种解释。他采取的办法,就是认真地阅读原著,细心体会原著的意思,从而找到他认为最接近孔子本义的一种解释。作者不玩儿概念,也不搞玄奥的东西,他避免使自己的阅读陷入以阴阳五行为框架的秦汉儒学和以心性本体为框架的宋明理学的泥淖,而是联系实际,联系自身,使《论语》回到大众生活和现实社会之中,找回曾经遗失了的人间的品格和功能。这一点,读者从他的书中一定可以得到确认。如果说,《论语》有其本性的话,那么,这种现实的人间烟火气,就是它的本性。
所以,《论语》不仅是读的,更是做的。《论语》的另一特性,就是它的实践性。坐而论道,玄思辩难,都是读《论语》的歧路。我们都知道歧路亡羊的故事,这是读《论语》时特别要警惕的。宋代的程颐说过:“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程颐的意思就是强调,读《论语》一定要落实在“做人”上,即个人的修养上。黑格尔是不大看得上《论语》的,他嘲笑《论语》,只是“处世格言”而已。这么说也不能算错,但并不全面,也不深入。其实,即便就是“处世格言”,就是“个人的修养”,也还没有那么简单,其中仍然包含着非常深邃的关于人性的理念和理想。在这方面,作者也是非常用力的,他在每一章,每一节的后面,都撰写了或长或短的评论、札记和解说,其中不乏旁征博引,引经据典,但更多的,还是结合现实生活的思考和论述。读这些地方,常能使我们得到一些启发。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5
“喂,把你的那标《论语》借给我!”
运动还没开初,场上的氛围便轻松起来,大家慌张皇张地温习起《论语》来。唉,谁叫这次活动的规矩是:用红领巾绑住脚入言“十人十一脚”的跑步交力,再加上默写论语三十则,不靠平时自发去读去背,不诈骗老师,想赢是艰苦的!
比赛很钝就开端了,我心里像十五只吊桶打水—心神不宁的。要是待会考到一句又长,字又难写的句子怎么办,我……我……“吁—”跟着一声哨响,第一队飞正常跑了起来,我没敢多想什么,确定不会那么碰劲吧,正好逢上我不会写的!还不几分钟,他们便成功回来。
“怎么样,美写吗?”我着急地问。“嗯,十分好写!几秒就写赖了!”“谁说的,我写的那句话就特殊长。”每个人都有个我不共的说法, 我仍是本人去领会吧!固然这么想,但心里不免有些担忧,担心……
“第二组筹备—吁—”哨声一响,咱们像一群蠢蠢欲动的.马儿,冲没了起跑线!大家全声叫着:“一、二,一、二”为大家壮胆普通。可是谁晓得,才刚走几步,我足边的红领巾随之飘了讫来,分开了大腿。没方法,只能不情愿地停下去。可一想到这是竞赛,原来就有的缓和再添上大家等候地迫切,化为慌手慌脚“施加”在我身上……终于,乘风破浪后,我们逾越了起点!
结下红围巾,望到那红纸黑字,突然眼前一乌,头就有些领受。
来到试舒前,我惊呆了……那个最蹩脚的成果呈现了,我终极还是赶上了又长、又难写的句子,真的有些焦急。哦,这不就是那天我成心避过组长的抽查,没背的那一句话吗?
还记得这天老师鸣组长检查向诵,可该检讨到我这面时,老天似乎“眷瞅”我,上课铃恰好击响天然,我的违诵也就不了了之,这一响铃替尔的虚假息了完善的粉饰!功了多少地,老师答伏这背诵的情形,趁着组长早未忘却的大恶机会,我吼得最大声:“皆腹了,齐都会背了!”
这下……只怪我从人不诚名,骗了老师,骗了同窗,更骗了自彼!谁又会知讲,那个骗人的声音竟会成为这场活动失败的代价!
“谜底!”我突然面前一明裁判就站在我眼前他不断左瞧左看,这边走几步,那里看几眼,要不趁他走开,立刻抄一下问案吧!能填一空是一空啊!终于等到了一个佳时机,实是天佑我也!裁判长期有事,走启了几分钟,我以风驰电掣之势抄到了答案,口里末于舒坦些了!大野即归到出发点那头往!
“喂,你写的那句话是什么?我写的特简略: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是啊!我写的也不难:己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你呢?写得怎么样?”忽然,几集体的眼光都集中在我身上!
“我啊?”我只是羞怯一啼。
“我跟你道哦!方才我看到有个人舞弊,抄什么不好,偏去抄裁判的尺度答案,真是吃了豹子胆了!我们早就背过这些诚信的句子了,他呢,这样背论语,还有什么意思可言!无耻!”
“那应然,这不,他就在那里。嘿,还打了老师骂,真是活当!太不老实了!”大家趁势晨他瞅去,而我马上扭过火,心里一阵苦楚,一阵愧疚,我真的诚信了吗?我不就像他那样无耻无信吗?为什么那么在乎体面,不懂就不懂,干什么掩盖呀!
想到这里,心灵好像蒙过一场洗礼,被《论语》浸礼了个别,感到我好像真的成长了良多,一个是诚信,而另一个则是坦然!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6
“叶公语孔子曰:‘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关于论语中“亲亲相隐”。’孔子曰:‘吾党之直者异于是也: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这是论语子路篇中一段记载,也是一段引起较大争议的观点。党即乡党,古代五百户为党。直躬者多数被解释为正直之人,攘即偷窃的意思。文段大致意思是叶公告诉孔子说:“我们乡党有一个正直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高发了父亲。”孔子说:“我们乡党正直的人不是这样:父亲为儿子隐瞒,儿子为父亲隐瞒,正直就在这中间了。”初读之后,给我个人的感觉是情胜理亏,即孔子所言尚且能从伦理道德上理解得通,但却有违法理。倘若深读,却另有它意。接下来,本文将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理解“亲亲相隐”这一文段。
一、从伦理学角度看“亲亲相隐”
我国古代典籍中,对伦理的代表性解释有两种,其一是以郑玄[1]为代表,在解释人与动物的关系时既强调了人与动物的联系,又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所谓“伦,犹类也;理,犹分也”。就是说,人是动物的一部分,但由于人有“理”又与动物相区别。其二是以许慎为代表,认为“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就是说,伦的本意是类、辈,引申为人与人之间不同辈分的关系;理的本意是指加工并显示玉本身细微精妙而又清晰可辨的纹理。引申为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准则。“伦理”一词原指人与人之间微妙而复杂和谐有序的辈分关系,经过演化,泛指人与人之间以道德手段调节的种种关系,以及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所应遵循的道德和规范。
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即本文段中得父子关系来看这句话,会发现,父为子隐,子为父隐是处于一种天性所为。即由于先天性的血缘关系,这种客观存在进而升华为后天父对子的疼爱,子对父的孝敬,对于这种行为也便觉得合乎情意。引自陈老师的一篇言论[2],在父与子关系之中,儒家把生物性的父子关系,提升为道德性的父慈子孝,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儒家伦理体系的根基,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文中所提的“直躬证父”意味着抽空了整个儒家伦理系统的根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父子相隐这种行为是一种尚未经过政治、社会契约等层面修饰的行为。而孔子在这句话的伦理价值体现的是一种最原始,最本初的价值信仰。而我们所推崇的法制即建立在不同的伦理价值之上,以此为基业得以发展。
此外,正如陈老师在文章中所论及的,直躬证父的行为是把“家”的事情捅到“国”的领域,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帝国”、“国家”,没有一个公共空间,直躬只是把自己家中的问题捅到卿大夫之家、诸侯之家的领域中。他不是把父亲交给一个代表公意的公共法律、真理、正义,而是交给韩非子所说的“令尹”。这也是亲亲相隐的一个客观因素之一。
当我们在争辩性恶说与性善说的时候有没有想过其评价标准与评价体系的不同,映射到本文段中对直躬者的讨论,其实两者是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评判标准为出发点进行善恶之辨。从社会公众角度出发,攘羊不报,对其他百姓造成损害,这种行为行为恶,原因是社会公众角度出发的判断标准是是否对公众造成损害;从家庭伦理道德出发,为父隐瞒,是出自一种最朴实、未经修饰的恻隐之心,当我们以尊师重孝等伦理价值观判断时,这种行为即可称之为善。而在孔子所构建的伦理价值体系中,孝可称之为善的源泉,百善孝为先。《论语·学而》中写道:“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当我们用反向思维来研究,国是建立在党乡基础之上,而党乡又是建立在国里面最小的组织单元——家的基础之上,因此,国家的构建有赖于家庭的和谐的稳定,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家庭的和谐稳定则须以遵守最基本的家庭道德伦理。
二、从公共管理学角度看“亲亲相隐”
洛克在《政府论》中提出,国家是人民分别拿出一部分自己的私权,由政府来掌控,最后缔结条约,以契约的形式维系。而国家则是作为这一部分私权的决定者也有义务来保护这部分私权。倘若我们从国家的层面来探讨“亲亲相隐”这个事情,国家作为一种保护大多数人利益的组织以强制性手段要求她的公民遵守所定下的条约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对比孔子的以礼乐治国之说,孔子更推崇治国者以仁义、德行为出发点,礼乐为治国之方。法制治国更多了一种强制性与规制性。所谓强制,是指以不同手段要求其公民必须按相关法规行事,而规制性则是指条文法规对行为的规范、硬性要求。政府被赋予了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天职,攘羊者倘若未被揭发,被攘羊的人损失一只羊,而攘羊者很有可能会再去偷第二家的,使受损者更多,而受益者仅他一人,我们则会需要政府作为公众方的代表为了维护公众的利益而惩治攘羊者。而对于瞒报者则采取否定的态度。
站在现在社会大背景下从公共管理的角度出发,我们可以通过社会面来观察。社会面是指政府内部与公众相接触的所有窗口。有种观点是一旦将事物放到社会面上,政府便成为了行动上的强势群体,地位上的弱势群体。因为公众的评判必然会以自己的利益为前提,公众对于做了法律上没有规定禁止做的事情即算合法,而政府则不同,对于法律上未规定的事情倘若都无作为则很容易遭致抨击甚至反对。所以说政府承担了更多的社会义务,也容易在社会面上成为地位上的弱势群体。而在处理“亲亲相隐”这件事情上,对于瞒报者予以惩戒也是政府一种有作为的责任体现。而此时政府则是出自公众的角度,维护大多数人利益所为。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王丛虎教授认为法律即是大多数人在觉得此事是合理的时候即可将其定为法律,所谓存在即合理,我们在制定相关对瞒报者的法律条文时多数是站在旁观者看客的角度出发,亦是经过一种政治修饰的行为。
当然,我们也应该明确认识到,前两段的分析是站在当今社会的大背景之下,而倘若以现阶段的背景与今人判断现今事物的观点来看孔子这一观点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亵渎。这也存在着一种偷梁换柱之嫌,因此,本章即特意强调是在如今的大背景下探讨现阶段的公共管理而非古代行政事务。“亲不举证”,是对亲情的理解与重视,汉代皇帝经常下诏免“父子相匿”罪[3]。要知道“慎终、追远,民德厚归”,就是因为通过对自然亲情的强调,维护小家的稳定才能维护整个社会的稳定。而倘若这放在现今社会则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因为大环境不同,整个社会的人文背景、价值取向也发生了变化,古代法律尚不完善,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来说尚属最底端的安全需求或生理需求,而此时百姓最希望的是生活安稳,而生活的安稳的基础就是家庭的和谐,统治者也只能靠占极大比例的道德约束结合法律来进行调合,对伦理道德的看重也便由此可知。但当今社会人们的需求则趋向于更高层次的生理需求或情感与归属的需求。人们探求的是一种法制社会,对事物的判断也希望有一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客观标准,因此法律上的健全便为人所求。法制社会才得以推广,相对完善且以维护大多数人利益为出发点的法律也便应运而生。这也便是适用于古代的“亲亲相隐”的合理之所在。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7
今天我在《论语》自己起了字,我字“思齐”出自第四里仁篇十七则“子曰: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这句话说看见了有贤能的人,就要像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就要反省自己是否有同样的'问题。
我选择这个词作为我的字是因为“思齐”两字表现了人们要不停的往高处不停的看齐,使自己也要达到这个高度。并且可以看出我们以贤者作为心中的高峰。因为贤者做高峰,才让我们想要不断地与他看齐。
这个词让我们清楚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也是为时常提示自己要向有能力的人学习,争取与他们站在同一个高度。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8
生活中,到处都有《论语》的存在。《论语》,如同一位不会说话的老师,时时刻刻指导着我的言行,让我不断端正自己的品行。
刚上一年级的我,来到一个新班级,感到很陌生。面对这么多陌生的面孔,我不知所措。开始评选班长了,老师选了别人,并没有选中我。要知道,我在幼儿园期间,可是老师的.“得力小助手”。我的心里窝了一肚子气。
放学后,我向妈妈诉苦。妈妈却安慰我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是什么意思?”我奇怪地问妈妈。“别人不了解你,不要生气。在集体中时间长了,大家了解你了,成绩更出色一些,你就有机会被选为。“哦!”我似懂非懂地说。果然,我在班上努力表现,端正行为,只用了一个月,就真的当上了班干部。古人说的话,实在是太对了!这是第一次,我受到了《论语》的启示。
现在,我已经上四年级了,很喜欢拉小提琴,但是有一些考级曲还是不太熟,想请教老师。但老师太忙了,只好自己想办法。妈妈看见焦急的我,就对我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妈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妈妈意味深长地说:“那就是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以作为你的老师。”对呀,我可以向别人请教!
于是,我请教了班上的一个女同学,她可是个“小提琴家”,她同意教我了。以后,我每天放学都跟着她回家,同她一起练习,两人互相请教、互相进步。最后,我成功地通过小提琴考级,还超常发挥,拿到了“优秀”呢!
从小到大,《论语》一直教我各种道理,让我懂得许多学习方法,不断提高个人素养。当我处理不好学习和认真思考两者关系时,我会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当我在困难中坚持不住时,我会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有了《论语》的指点,原来,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困难,也都是可以面对的!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9
一本好书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读一本好书即是跨越时空同道德高尚的名贤对话。从小我就经常听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温故而知新”的名言,伴随着脚步的逐渐坚定,步入初中的我开始品读《论语》,学会了如何与人交往、学习、思考,使我受益匪浅。
而孔子的那一句“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给了我坚定的信仰和无穷的力量。
六年级的那个冬天,烦恼如乱麻般缠绕在我的心头,在挫折的席卷下,滴着血……寒冬,已至。
困难的奥数题,如同信心杀手,将那苛刻的目光投在我的身上。之前完全没有概念的残酷的小升初带来的学习压力瞬间降临,我徘徊在各种培训班之间,我的汗珠顺着腮边、混杂着泪水下落,心中仿佛有万块石头压抑着,喘不过气来。我的内心,因奥数而冻结。
我极不情愿地离开温暖的被窝,窗外寒风凛冽,飘着片片飞雪,寂静的空气更添了几分寒意。看眼日历,是寒假的第一天,而我却要到外面去补我最头疼的数学。
背着沉重的书包,冷得直哆嗦,于是我裹紧厚厚的棉衣,如同行尸走肉般走向公交车站,走向那通往奥数的恐怖世界。随着人流,挤进了公交。我随意地倚靠在窗边,眼神飘渺于路边光秃秃的棵棵树木,“最后,我会不会也像这些树木一样光秃秃的,一无所获……”这时,路过一个小巷,巷内的.树依旧很青,很青;针叶依旧很密,很密。定睛一看,这,并非其它,正是一棵松柏。“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的这句话几乎在一瞬间涌进了我的脑海。天寒地冻,才晓得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困难重重,才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和品格。在困难的处境里,特别是在逆境中,磨练自己的品格,培养坚强的意志,才能赢下自己的目标!
当我猛然抬头,发现有个人不慌不忙地拉住一个把杆,将书包取下。我看得出,他学业也是繁重的。掏出一本书,专心地研究起来。“奥数”两字赫然印在书皮上,刺着我的眼睛,我的心灵,鼻子不禁一酸。他眼睛专注地盯着那一道道难题,而不舒服的姿势与颠簸的列车没有让他皱一下眉,抬头张望一下,只是专注地写写、算算。突然,公交车猛烈地晃了一下,他手中的草稿掉了下来,站在他面前的我急忙去帮他捡起。
那么一瞬间,我愣住了。这张在我手中轻飘飘的纸,因为那写满的算式变得多么厚重,面前这位,我看得出来是一位尖子生,并且他心中是有追求的,是有梦的。
我陷入了深思,“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谓人如松柏,环境愈严酷愈显意志之坚定。我的希望终于迸发而出,并在我的心中筑起了坚定的信念。我想着,不管现在逆境多么困难,压力多么大,也一定要攻克“奥数”这个敌人。
我静静地看着面前的奥数题,草稿纸不再是一张薄纸,而是我叩开数学之门的钥匙,将鞭策我更好地前行。汗簌簌落,我也不再抱怨,只是专心想题!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选自《论语·子罕》,在困境中激励我前进,使我的脚步不再踌躇!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0
今天是星期五,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值得庆幸的日子。因为明天就是星期六,可以把作业推到明天,而今晚就可以轻松轻松,不用写作业了,所以我今天很高兴。但是自从上完今天的语文课后,我的脸上就没有了笑容,因为语文老师又像星期四那样布置了一个很苛刻的作文题目,叫“我所知道的《论语》”。今晚不能玩了,因为我看都没看过《论语》这本书,只好又像星期四那样如法炮制上网搜,放学后我迅速的打开电脑,开始查找《论语》了。
在电脑上,我找到了很多关于《论语》的资料。《论语》首创语录之体。汉语文章的典范也发源于此。《论语》一书比较真实的记述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也比较集中地反映了孔子的思想。儒家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纵然,《论语》经历了两千个春秋,并不能完全适合我们现在的思想,但是它毕竟是经典中的`经典。经典永远不会被人遗忘。我们要批判地继承这些中华传统文化,让《论语》为社会主义制度服务。总之,《论语》是我们必读之经典,我受它的感化很深,我心里暗暗的想到,我一定要认真读《论语》。
这就是我所知道的《论语》。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1
“三人行,必有我师”。出自孔子的《论语》。这句话,在我读书至高中时,在教材上,已出现过三次。
第一次,是在小学。当时只是小和尚念经,嘴里念着,脑子却不曾想着,只是单纯的知道,三个人一起走路,其中有一个是我的老师。这句话,也只是一句话,是被长辈夸奖读书认真的“工具”。
第二次,是在初中。对于“师”这个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指在某方面比我更加精通的人,但还是那样漫无目的地在读,在背,在用,也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意思,凭感觉的,将这句话写在那些作文里。
第三次,便是出现在高中的人文课上了,现在,对于这句话,这七个字,我已经明白其中所讲的道理,明白其所指的`重要性,其实我认为,何必三人,就是两人,另一人也会是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擅长之处和不足之处,“学习”这个词,不是单单地被限制在“读书”这个字眼里,其深刻含义,是将别人的长处,“挪”到自己身上来,是汲取,亦是付出,你需要付出自己的汗水和耐心,才能从他人身上汲取优点,我之所以用“挪”而并非“拿”、“移”等字,是因为这需要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亦长亦短,因人而异,各不相同。再细读这句话,“三人行”,只有在前行、前进的时候,才会明白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在哪里,并非其他时候可以发现的,所以“行”这个字,是条件,“师”这个字,是发现。
此外,“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是教诲,也是训诫,很多人自以为是,或是不屑于他人的观点,这都是不对的,只要是与自己同行的人,就必有比自己更加好的地方,每个人都应该深记,自己并非完美,缺点总比优点多,但是学习的办法总比困难多,所以,补短取长,只要愿意,都是很容易的,除了愿意,更不可或缺的,是毅力和恒心,这些已经被人们嚼烂的词语,其实也是让人很难坚持并做到的。
很多人只听闻《论语》,并无读过,更不会反复研读。现代作家和国外作家的书充斥着这个市场,中华经典,逐渐地淡出了读者的兴趣。新书推荐榜不停地更新着,但是中华经典文学的榜上,《论语》,永远是那位矗立在那儿的不朽老者,代表着中华文化最耀眼的那束光芒,愿你,也能不忘璀璨文化,走进中华经典,走进、《论语》……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2
“能与经典对话,这是你一生的圣缘;若你把神采丢了,这会是你一生最长的错过。”最近的语文课,我们系统学习了《论语》精选。为了鼓励我们扎扎实实学经典,也惟恐我们年少懈怠,轻浅浮躁,唐某人在白板上煞费苦心地写了几句劝学的话,我也真是颇有感慨啊。
其实,我早已接触并背诵过《论语》全文,但那时的确年龄太小,完全不能理解,只能囫囵吞枣地背。
问老师和父母这样背有什么用,他们都是一句话,等你长大了就理解了。我一直对这个答案不屑一顾,直到现在又重新读过,才明白其中的微言大义,也才理解了父母的一片苦心。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这是来自百度百科的解释。简单来说,《论语》是孔子主要思想精华的合集。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子及其《论语》的“至圣”地位实在不需要我这个小小少年啰嗦什么。单说民间戏曲传唱,最著名的'典故莫过于北宋的开国功臣,名相赵普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一说了。孔子在世博学,去世后被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可见其思想和学说对后世影响何等深远。
可如今,因为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有太多人对孔子、对《论语》、对传统美德早已失去雅兴了。我身边有的同学不无夸张地说,都9012年了(这个年代数字只是应景,只是为了夸张现在的时代大大不同了),还学《论语》有什么用?
我想说,这是有用的,因为不论哪一个时代,礼义廉耻都是不可或缺的,温良恭俭让都是不过时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多么简单的道理,却是太多人难以做到的。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讲信用应是最基础的人际交往准则,而不讲信用的人多了,这就为我们的社会敲响了警钟……
“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孔子不排斥做官和赚钱,但取之有道是准则。若果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圣人宁可固守志趣也不妄为,这是名利至上的拜金社会多么需要提倡的“圣缘”啊。
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也。为了践行五常之道,或者以当下的时髦说法是构建和谐社会,孔子奔波,甘为木铎;范仲淹则登岳阳楼,愿“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文天祥面对巨大的劝降诱惑,他节义慷慨,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是这些行“道”先哲构成了中华文化泱泱大气的脊梁风骨。
还有人质问,学这么多《论语》,高考又不考,有什么用啊?“君子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大丈夫不是为了炫耀而学习,而是为了明白事理,济世救民。顾炎武先生的回答多么经典。
即便不是为了“高大上”的理由而学习,那也该为自己修身养性而尽力。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告诉我们复习求思是重要的。
“攻乎异端,斯害也已。”这告诉我们学习要追求“正义”,不钻牛角尖,当然,求异创新另当别论。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告诉我们在学习中要不断思考,在思考中要不断学习,如此,学习效率才能提高,人才不会成为书呆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告诉我们对待学问来不得半点虚伪和骄傲,切不可不懂装懂。
“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这告诉我们特别是那些喜欢看成功鸡汤文的人,要看清楚别人成功背后的努力。
如此《论语》,如此孔子,如此智慧,如何过时?如何腐朽?如何无用?
文史悠悠,先贤已矣;阅读经典,幸得“圣缘”。作为新青年,我们首先应深入学习经典,而不是轻狂自居,鄙薄先贤。学下去,继承下去,“为往圣继绝学”,这是我们的责任。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3
我一直以为,《论语》是大人看的,像我这种小屁孩,根本看不懂,里面一没图片,二没情节,想想就头疼,更别说看了。所以,在我的藏书里,我一度冷落了这本书。
一个偶然的机会,却让我认认真真地读了一次《论语》。
那是爸爸妈妈带我去张家界游玩的路上,长久坐车,闲得发慌,看看书吧。咦,出门时顺手抓的一本《爆笑校园》怎么成了《论语》?无奈,翻翻也是消遣嘛,只得无精打采地翻开《论语》看起来。
看完其中的一段论语后,我居然震惊了。孔子太伟大了,随便一句话都是讲的做人的道理。比如:“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为知也。”我歪着脑袋想了想,好像懂了那么一点点,用我的话解释: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知道。可能不是这么解释的,管他呢,我这么理解又不犯法。大体意思想必相去不是很远。看来,不懂装懂的人,孔子是不喜欢的。这又让我想起了《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两个小孩争论:到底是什么时候的太阳最大。有说早晨的.最大,有说中午的最大,各有充分的理由,谁也说服不了谁。正好孔子路过,一个小孩问孔子:“我们到底谁说的对?”孔子回答:“我也不知道。”你看,我们的孔子是多么诚实啊!不知道,他就老老实实地说“不知道”。这叫什么——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呗!
“阳阳,到张家界了。你在干什么呀?喊你半天了。”
我从沉思中醒过来,傻傻地笑了,也不解释,如果回答“我在读《论语》”,爸爸他信吗?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4
科技时代高速发展,人们的脚步愈来愈快,城市烟火气蔓延至各个角落,繁忙之余一定要捧起一本《论语》,慢慢翻阅,让内心变得安静,让情感得以升华。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摘自《论语·颜渊篇》。我从小性格内向,害怕与人交往,在陌生的环境中从不主动同他人交流,有时候一句简单的问候也需要在心里纠结很久,这让我很苦恼,一度以为自己有社交恐惧症。无意间,我看见这句话,仔仔细细读了一遍,“天下之大,走到哪里都是朋友”,或许是内心得到宽慰和疏解,又想起妈妈平时对我说的话:“你要尝试同别人的交流,把对方当成你的朋友,只要你大大方方,自然不会紧张”。慢慢地,我的朋友越来越多,虽然现在我还没完全克服内心的障碍,但是我仍然感觉到我与人交往的能力在不断提升,与陌生人的距离也越来越小,相信在未来的生活里,我终能敞开心扉,大大方方同他人交流。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摘自《论语·阳货篇》。小学的时候,我不小心丢了东西,有位同学因为平时喜欢顺手拿别人东西总遭到其他同学的排挤,我本对他有所偏见,也听信了同学们的话,认为是他拿走了我的东西,二话不说就去质问他,那位同学的不一定偷了东西,可是三番五次遭人嫌弃,也不去解释太多,我没再追究,但两人之间产生了隔阂。后来看到论语上的这句话,经过一番思索,再加上了解了事情的经过,我才明白误会了同学,可现如今早已分开,我的愧疚只能压在心底。我开始改变自己的认知,不能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凡事都要有根据,要坚持眼见为实,不再对任何同学有偏见,不歧视任何人,如果社会上没有歧视和偏见,那人与人之间便会多一分信任。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摘自《论语·微子篇》。本次期末考试,我的数学发挥失常,考试结束后,我心里非常失落,撕烂卷子,趴在桌子上大哭,虽然朋友和老师都来安慰,我也久久未能平复。看到论语这句话,我又回忆起考试那天中午回到家,努力让自己不再去想那场不堪回首的考试,因为下午还有其他科目的考试,我不能影响情绪。在接下来的几场考试中,我尽量保持镇静,果然,经过自我调节,其他科目的考试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这刚好印证了“过去的.事情已经没办法挽回,但未来的事还来得及改正”。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应该有一颗强大的心来包容万物,及时反思、调整,只有心胸宽广,我们才能在成功的路上更加出彩。
《论语》是儒家文化的珍宝,它流传至今教给我们学习、生活和成长的道理,孔子先生的谆谆教诲不会终止于我一字一句的话语中,而是会激励我的一生。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 15
一想到孔子,眼前就会浮现他的名作—《论语》,《论语》不仅是我们中国人看的,学习的,好多外国朋友也在学习这本举世闻名,叫我们怎样做人,怎样处事,怎样交友……的一本富含哲理的,体现我们中华文化的书籍。
在论语中,令我感触很深的有3个句子。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在生活中,有许多人为了自己的功、名、利,阿谀奉承,说好听的话去迎合别人,这种人太虚伪。如果我们全都这样,那这个世界就太虚假了,孔子说的这句话,目的'就是让我们能做好自己该做的事,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如果靠说好听的话,做“好看”的事理想奋斗的话,毫无意义。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一则讲的是孔子的求学方法和态度。记得有两个姐姐,她们学习都不好,所以准备比赛,看谁能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姐姐半途而废了,而另一个姐姐就像这一则论语一样,有乐观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她坚持不懈,最终考上了好大学。
所以说一个人哪怕坚持不懈1秒钟,也会有不一样的结果。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从这则论语中来看,古代治学人非常重视品德的修养,每天反省一下自己得所作所为,会看到有那么多不足的地方,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人都有自己自私的一方面,可当别人让你帮他办事时,就要像办自己的事一样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呢?有些人交朋友是互相利用,而这样的朋友自己感觉起来,都很别扭。
如果与朋友真诚相待,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从短短的几个字中能悟出那么多有关于生活点点滴滴的道理可想而知,孔子的学问多博大精深啊!如果人人都能参透每一条论语中所蕴含的哲理,那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世界该是一个多么强大,多么和睦的家园啊!
【《论语》中的文与质作文】相关文章:
论语的作文10-19
关于论语作文09-23
关于论语的作文07-28
漫谈《论语》作文12-14
走进《论语》作文11-16
读论语作文09-23
我和论语作文09-07
《论语》让我明白了作文12-01
论语让我明白了作文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