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龙灯作文

时间:2025-01-07 17:40:05 思颖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舞龙灯作文(精选27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是从内部言语向外部言语的过渡,即从经过压缩的简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语言,向开展的、具有规范语法结构的、能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语言形式的转化。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舞龙灯作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舞龙灯作文(精选27篇)

  舞龙灯作文 1

  在我的家乡,每逢正月十五,都有舞龙灯这个节目。每年那个时候,大街小巷都沸腾起来。人们各个兴高采烈,好不热闹!今年,我恰好来到那里,变亲眼见到了舞龙灯。

  到了晚上,夜幕降临,舞龙灯开始了。一时间,锣鼓喧天,一下子出来了四条龙。只见其中一条嘴里含着珠子。它的下巴上哪密密麻麻的胡须,还有身体上红红火火的鳞片,真是极为精致。这条龙在锣鼓声下摇头摆尾,真神气!这时一声哨响打破了平静,那三头龙也开始活跃了。它们和那条龙围成一个圈,紧接着它们快速的分散到四个地方,开始摇头晃脑,赢来一片观众热烈的掌声。突然,四条龙汇聚在一起,摆成十字形,昂首扬尾,神气十足。快结束时,四条龙大步流星的奔下台去。

  看了这次表演,我想知道舞龙灯的由来,便去问爸爸。爸爸说:“舞龙是一种起源于中国的舞蹈。舞龙和舞狮是一年中大型的节目之一,随着华人移民到世界各地,现在的舞龙文化,已经遍布各个华人集中的'地区,成为中华文化的标志。”

  龙就是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它的发明已遍布世界各地,它的科技已领跑于世界前端。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舞龙灯作文 2

  舞龙灯是中国民间热闹又有趣的习俗。

  在寒假春节里,我竟然有一个意外的机会可以亲眼目睹那壮观的龙灯!我的老家在金华,当我在那过完年,快要回绍兴的几天中,龙灯,居然要举行了!按奈不住心中的'那一分激动,我连忙拉上姐姐一起去看。更幸运的是,龙灯还要经过姐姐的同学家,所以我们又可以近距离的观察啦!

  夜幕慢慢降临,抬手一看,时间差不多了。哇!好准时!只见不远处闪现出一道亮澄澄的光,随后一只巨龙“闯”入我的视线!

  长达五十多米的龙灯!我惊呆了!上百盏灯火放在只有一只“脚”的板凳上,整个队伍大约有上百上千个人!走到这儿了,我仔细探前一瞧,每个人的头上都渗出了汗水,看来这大家伙分量可不轻!这时,奇怪的景象出现了:领队的人,抬着龙头走进这位同学家,从龙灯上端下一盏灯笼,点燃了他们准备的蜡烛。只见同学的妈妈还塞给了他个红包!到最后时,抬龙尾的那个人,走到同学家的门口,把龙尾使劲地对大门摇了几下,边摇还边嘀咕着什么,只可惜我没听懂。

  龙灯真是太奇妙!有机会我还要看!

  舞龙灯作文 3

  在我的家乡水吉,每逢正月初十都要舞龙灯。每到那时候,大街小巷都沸腾起来,大家兴高采烈,热闹极了!

  夜幕降临,在锣鼓声中,一条“巨龙”出现了,它穿着一件黄澄澄、亮闪闪的“龙袍”,神气地仰着头。我们伸出手指,数着“巨龙”的节数:“1、2、3、4……”一共45节。“好长啊!”我们惊叹道。“巨龙”为何如此自豪?一定是因为它身后有许多可爱的“龙孩子”。你瞧,一条条“小龙”昂首挺胸,大步流星向前走,每隔一段,就活动活动筋骨:转转圈、打打滚……

  “龙孩子”最拿手的要数“抢龙珠”了。沙沙作响的龙珠飞到上方,“龙孩子”扑了上去;龙珠又迅速地落在地上,“龙孩子”也飞快俯下身去;龙珠又玩“躲猫猫”,滚到“龙孩子”的.身后,“龙孩子”转身紧追不舍。每次眼看就要抢到,可都被龙珠躲开,但“龙孩子”总不肯放弃,依然奋勇向前……

  舞龙灯焕发着龙的精神,激发着人们向上、进取。我喜欢舞龙灯!

  舞龙灯作文 4

  大年初五的晚上,妈妈带我去广场看舞龙灯表演。广场真是人山人海呀!把广场围得个水泄不通。我和妈妈找了一个最高的位置,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向里面望去。

  接着,响起一阵阵的锣鼓声,舞龙灯表演终于开始了。前面一下子跳出来好几条“火龙”,有的摇头摆尾,有的满地打滚,有的跳上跳下,还有的来了个海底捞月。特别是中间那两条红通通的“火龙”显得威风凛凛,神气十足,一双铜玲般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前方。突然,只见那长长的“火龙”扑向前方的龙珠,好像想把它一口吞掉,只见那个拿龙珠的壮汉把龙珠从左手敏捷地换到了右手。“火龙”扑了个空,它似乎没有放弃,继续向龙珠扑去。

  这时只见壮汉来了个左右上下穿花, “火龙”也跟着龙珠穿起花来,火红的龙珠上下飞舞,“火龙’不断地飞呀,扑呀,抢呀,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看的我眼花缭乱,精彩到了极点,好啊!只听见观众的`欢呼声和热烈的掌声。

  随着掌声的安静,表演也结束了,我揣着高兴的心情期待明年的表演。

  舞龙灯作文 5

  正有十月五晚上,我们全家吃完元宵,爸爸妈妈就陪着我去街上看舞龙灯,可是龙灯怎么也不来,我都急死了。可是过了一会儿,随着锣鼓声,龙灯来了,我心里很激动。

  你瞧,那龙头上有很多个灯笼,五彩斑斓,龙身那就更好看了,密密麻麻的龙鳞像拼图一样装点着龙身,五颜六色的彩灯仿佛天上繁星一般灿烂;龙尾上还有四个字——一帆风顺,这时我伸出手来数龙节,一、二、三、四————一共十二节,真长啊!但这时又来了一条“龙”来凑热闹,它俩长得真是太像了,静时像两条蛇,舞起来时全场沸腾了。

  观众们鼓掌、欢呼,连旁边的烟火都给他们打气了,舞龙的`叔叔和爷爷们舞得更欢了,他们一会儿舞出了双龙戏珠,一会儿舞出了大龙卷小龙,一会儿舞出了双龙盘旋,真像活了一样。它们又分又合,却一直没有打结,我佩服舞者的高超技艺!

  舞龙灯结束了,龙灯走远了。我好喜欢舞龙灯,因为它给我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舞龙灯作文 6

  在我妈妈的老家,每年元宵节,都要舞龙灯。今年的元宵节,我就亲眼目睹了这欢乐热闹的场面。

  天还灰蒙蒙的,人们就敲锣打鼓地去迎接龙头,当地人称它为“龙头爷爷”。龙灯中间的身体是人们做的板桥灯组成的.。板桥灯是用一块很长的木板做成的,在一条木板上放着两个灯笼,灯笼中间有花做成的装饰品,非常漂亮。龙头请来的时候,人们就拿着香烛,挑着鸡鸭、猪头去祭拜它,祈求来年五谷丰登,一家人平安健康。我也在一边暗暗祈祷,希望我们全家永远幸福平安。

  中午大家要吃灯饭。吃完灯饭,年轻的小伙子们就把板桥灯背起来,再一桥一桥地接起来,安上龙头、龙尾,拼成一条长长的龙灯。到了晚上八九点钟的时候,人们把龙灯上的蜡烛点着了,再把龙头一圈一圈地舞动起来。龙灯随着人们的舞动在夜空中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光彩,好看极了。围观的人们一边欣赏,一边喝彩,大家沉浸在元宵节祥和喜庆的节日气氛中。

  舞龙灯作文 7

  在很早很早以前,住在深海的龙王巡海归来,觉得腰间像是有针刺一样痛。龙王坚持不住了就去凡间看病。 龙王要变成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头子。老郎中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按住腰,痛得满脸发青,就劝老人看病。

  郎中摸了摸龙王的脉门,吓了一跳,这人的脉门与人不同。龙王如实的说出了是龙王的'事实。 说来也怪,龙王的病一下子就好了。郎中转身就走,可龙王拉住他对他说:“谢谢你,恩人。要不是你,我就性命难保了。”说完龙王一下子钻到海里。一会儿,就带着龙子和龙婆,端着一盘又一盘的海中珍宝向老郎中拜谢。 郎中说什么也不要。他边推边说:“只要龙王保佑人间风调雨顺就好了。”

  龙王想了想说:“好吧!那每年开春,你们人间只要仿我的身子扎成龙,敲锣打鼓叫我。我老龙保证凡是每一年都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年年好气象啊!” 打那后,每到了春节。人们就舞龙灯,敲锣打鼓,以庆来风调雨顺。舞龙灯的习俗也一代一代地传扬到现在。

  舞龙灯作文 8

  大年初三,爸爸带我们一家人去黄山游玩。

  下午,我们来到了宏村,正好赶上那里举办的舞龙灯表演。那里真是人山人海,水泄不通,我拉着妈妈使劲的才挤进人群里,一阵锣鼓喧天,舞龙灯表演终于要开始了。前面一下子跳出金光闪闪的七八条“龙”,有的摇头摆尾,有的满地打滚,有的腾云驾雾,有的遨游海底……。

  我正看的眼花缭乱,身后突然传来震耳的喝彩声。我扭头一看,哇塞!一位壮汉,双手举着龙珠在“龙”的前面逗它。那条“龙”金光闪闪,头和尾巴特别长,一双铜铃般的大眼,显的威风凛凛,神气十足。

  只见“龙”扑向龙珠,只见那位壮汉把龙珠从左手传到右手。“龙”似乎不甘心失败,又扑了上去。壮汉手中的龙珠又迅速的.左右穿了几次,身手敏捷的左躲右闪……好哇!只听见人们欢呼起来。

  锣鼓越敲越响,越敲越急。刹那间,锣鼓声,掌声,欢呼声,喝彩声响成一片。“龙”舞得更加欢快了,红色的龙珠上下飞舞,“龙”不断的飞呀,扑呀,抢呀,跳呀……。这样来来回回好几次,精彩极了。底下的观众更是叫好声不断。

  多有趣的舞龙等表演呀!我还是第一回见过。辛亏爸爸带我们来到宏村,不然,就错过了这么激烈的舞龙灯表演了。

  舞龙灯作文 9

  在中国,有关龙的工艺品、壁画、装饰数不胜数,我家就有关于龙的工艺品——一盏十分精美的龙灯,我十分喜爱它。

  这盏灯笼是我在龙年正月十五那天妈妈给我买的。那天,妈妈带我到小街上去买灯笼,街上的灯,有多边型的灯笼、有圆型的灯笼、有带音乐的灯笼、有会自动吹泡泡的灯笼、有美羊羊的灯笼、还有盘旋的.飞龙、各式各样,让我眼花缭乱。不过,妈妈说龙年要买龙灯,于是妈妈给我买了盏带音乐的龙灯。

  这盏龙灯高十六厘米,宽十八厘米,高高昂气的龙头,脚下踏着祥云,似乎立刻要飞腾。龙有两个圆圆的眼睛,一按开关就会发出红色的光来。它头上有两对触角,十分像鹿角。绿色而细长的两条龙须盘在张开的红色大嘴两边。它的身体是红黄相间的,身上的鳞片,凹凸不平,宽大的尾巴高高地翘起。一副神气的样子。龙的下面还有四个轱轮儿,一按开关就可以跑起来,威风极了。

  望着龙灯,看着看着,它好像变成了一条真龙,它跑了起来、飞了起来,速度真快呀!连风都赶不上它。它盘旋在空中。和小鸟们一起聊天,和云朵玩捉迷藏的游戏、再比比谁的力气大……我好久才回过神來。

  我的龙灯即漂亮,又象征着自由欢腾和完美,我喜欢我的龙灯。

  舞龙灯作文 10

  每个地方过年都有它自己的地方特色,我的故乡江西吉安也不例外,吉安除了过年吃兰花根、晒酱油肉、捣年糕、祭灶神、贴春联、拜年等等一系列标志性的过年活动外,还有舞龙灯活动,这是我最喜欢的过年活动。

  今年爸爸妈妈带着我到爷爷家过年,正月初二,我看了精彩绝伦的“舞龙灯”活动,热情的老乡还让我举了龙头,令我心潮澎湃,兴奋不已。“舞龙灯”也叫舞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人们以舞龙的方式来祈求平安和吉祥。故乡的“龙灯”属于“布龙”,龙身是黄红相间的彩色灯被,前为龙头,后为龙尾,每距五尺置一个灯笼,并拴一个灯把,共有九个灯把。“舞龙灯”是一种完美的艺术表演,那活灵活现的'蛟龙舞起来,飞腾跳跃,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像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

  故乡的舞龙都在白天进行,舞龙灯的"龙"平常供奉在祠堂里,舞龙灯当天村民会敲锣打鼓地把龙从祠堂请出来。令人期待的舞龙开始时,鞭炮噼里啪啦的放个不停。舞龙队由村头舞到村尾,家家燃放喜炮迎接。整个村子里在锣鼓声、鞭炮声中,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

  “舞龙灯”能振奋民族精神,也能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大家都喜爱的民俗活动。我衷心地祝愿故乡的龙灯队万古长青,愿故乡的龙灯文化,溪水长流,代代有传人!

  舞龙灯作文 11

  “咚咚锵!咚咚锵!咚咚咚咚锵咚锵!”咦?这是什么声音呢?原来是农村里又迎来了民间一年一度的舞龙灯。正月初三的夜晚,青田铺村的舞龙队来我们村舞龙灯。

  我们村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迎接舞龙队的 到来。快要轮到我家的' 时候,爸爸包了一个红包放在正堂上面,走出门口,放起鞭炮,迎接龙灯。

  过了一会儿,只见金光闪闪的龙珠滚滚而来,龙珠后面紧随着节节金光闪闪的青龙飞腾而来,龙珠上下左右滚动,青龙盯住龙珠,紧追不舍。青龙也上下左右的翻腾,真是一场十分壮观的青龙戏珠啊!手持龙身和龙尾的每个人,都紧随龙头上下扭动龙身,真是一条栩栩如生的青龙。

  农村舞龙灯是为了图个吉利,保佑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牛气冲天。

  舞龙灯作文 12

  按照家乡的规矩,每年2月13日,便是新的一轮高潮——出灯。这是龙灯的开端,同时也寓意着新的希望到来。

  伴随着烟花的升空,一节节龙身与龙头龙尾对接,一头头巨龙在烟花的绽放中组装完成。

  舞龙也随之开始,栩栩如生的龙头不时摇摆着,身上那一层层的鳞片在灯光的照耀下格外显眼,一闪一闪,好似天空中的星。

  这只龙还时不时地眨巴眨巴它那双大眼睛,它那尖牙,在白光下,显得格外锋利,似乎要咬碎世间恶鬼,给人们带来新的希望。

  前进的龙闪闪发光,旁边围观的人们欢声笑语,这条龙也把头抬得高高的,很是骄傲,尾巴也不自觉地向上翘,神气极了。

  随着欢呼声的上涨,舞得也似乎更加激烈,时而左右摇摆,时而摆出几个帅气的姿势,不时还有人用礼花往巨龙身上喷,可别觉得奇怪,其实这也是舞龙灯的一个习俗,说是喷得越多,舞龙灯的人舞得越欢。

  14日至16日,就是游行,游行的'时候人山人海,观看的人数不胜数,是舞龙灯最热闹的环节,也是此次游行重点看点之一。

  17日便是倒灯,虽说没有出灯与玩灯时的那股热闹劲,但也别具一格,倒灯的传统项目有:穿龙骨,摸龙皮……穿龙骨简单来说就是穿过龙灯的骨架,以此来蹭一点福气,摸龙皮,就是摸龙灯的纸,手沾福气。

  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寄托着我们对未来的期望,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舞龙灯作文 13

  盼望着、盼望着,春节终于来了。打我记事起,在我的老家---金华兰溪,每逢正月,乡亲们都会举办各种舞龙灯,用来祈福新的一年里能够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正月初八那天下午5点左右,我在房间里正专心致志地做着作业,突然听到村头那边传来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我三步并着两步迅速跑到窗边,看到大家都往村头方向跑去,猜想着估计是龙灯来了,便再也按耐不住,也跟着大伙儿一起狂奔起来。

  突然,一个很大的龙头从拐角处窜了出来,真的是龙灯!我兴奋极了,手舞足蹈的看着浩浩荡荡的龙灯队由远及近,慢慢地向我舞了过来。

  近了,近了,伴随着响彻天际的锣鼓声,那条巨龙舞动着它庞大却又灵活的身躯到了我的.面前。我仔细地打量着它,斗大的龙头上一对龙角金光灿灿,一双龙眼瞪得铜铃般大,龙身由各种不同颜色的布编织起来的,龙鳞由很多块红黄相间的布交叉着缝起来,看起来特别精神,特别喜庆。它时而在空中窜来窜去,时而向下俯冲,绕着地面盘旋,一圈一圈的舞着,仿佛真的是一条龙在飞翔,那威风凛凛霸气十足的样子使我着迷,深深的映在我的脑子里。

  舞龙灯是我们村正月里最热闹的,每当这个时候,全村人都会聚集在一起开开心心的,我也希望这项习俗能一直这么传下去。

  舞龙灯作文 14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各民族都有舞龙灯的习俗。

  传说,土家族在很早以前没有舞龙习惯。有一年,久旱不雨,禾苗枯黄,溪河断流,来了一位能算天气晴雨阴旱、人间祸福的鬼谷先生,对土家人说:“大家不要愁,今天午后未时排云,戌时下雨。”。他这话,被治水的金勾老龙听到后心想,凡间有如此能人还要我管什么水?!顿生嫉妒,便赌气将玉皇大帝命他在城内城外的下雨量倒改过来分。结果,倾盆大雨,水淹城内,房屋倒塌,淹死了许多人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后,玉皇大帝把金勾老龙打入天牢,斩首示众。玉皇大帝放阴剑把金勾老龙斩成九节。此后,鬼谷先生又来对土家人说:“老龙被斩,是和我赌气而丧命,但他对民间做了不少好事,他死了,你们要为他烧点香纸。”于是,土家人就制作九节金龙,到各村舞龙灯,叫人们敬奉,求老龙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久之,舞龙亦成为土家族的传统习俗。

  在阿姨家这个习俗也成为了每年的过春节。天一黑从远处传来了隆隆的'锣鼓声和喧闹声。旁边的人兴奋地喊:“龙来喽,龙来喽!”人群顿时人声鼎沸。我们听到喊叫声,连忙踮起脚,昂首东望。

  终于我见到了它的庐山真面目:金黄的龙鳞土黄色的龙身,一个大龙头,上面有一双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嘴巴张的老大老大,锋利的牙齿被露了出来,穿着铠甲的它像是刚才还在战场上欲血杀敌一样,现在像是在庆贺呢!

  跟在后面的是一群人。他们个个托着用板凳支起的花灯,一会儿左摇右摆,一会儿快速奔跑,一会儿横冲直撞,一会儿……花式多的惊人。从屋顶向下看,这些成百上千的花灯组成的就像一条长龙在这儿翻飞盘旋。

  这时,让众多人企盼的老虎来了。它的前爪微微抬起,舌头吐得常长长的,锋利的牙齿让人害怕,好像抓到了什么猎物,正准备大饱口福呢!后面跟着的当然是一个个游人了!有小孩,有老人,有妇女,还有青年们。

  我们站在三楼,默默地看着:龙灯时而左摆,时而右摆,时而向前冲,时而后退。真是让人大饱舞龙灯眼福啊!

  舞龙灯从六点持续到了十二点多,六个小时里这儿依然是人声鼎沸。人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

  龙灯会一直持续了三天,这三天里都分外热闹,郁闷的气氛也随之烟消云散了。

  我喜欢舞龙灯,因为它让人充满了快乐与激情。你喜欢舞龙灯吗?

  舞龙灯作文 15

  过年舞龙灯在中国已有非常悠久的历史了,我家乡孟城过年舞龙灯毫不逊色,这个龙是经过开光的四爪神龙,据说有一定的灵气。还有就是统一的服装尽显威武,精湛的舞龙技术更是让人拍手称快!

  传说我们孟城在地理位置上就形成了双龙戏珠之势,东面和西面各有一条龙状山脉,东山直通长江,西山直通南京绕道长江另一头边上,将孟城夹在其中,形成了双龙戏“珠”的那颗珠子,所以我家乡孟城还有一个别名叫珠城!

  因此,我家乡孟城不仅在人文上有着过年舞龙灯的习俗,更在地理位置上显示着双龙戏珠的格式,遥相辉映,珠城舞龙,龙舞珠城!而我家门前就有一个圆形广场,这地理位置就像孟城的明珠,南北各一条街形似双龙,所以我家门前是每次舞龙时双龙必争之地。因此,我只要站在阳台上就把能把舞龙的全景尽收眼底。

  听!锣鼓声逼近!瞧!一排戴着黄巾,穿着黄衣,举着黄旗的锣鼓手映入眼帘,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一条青龙一条黄龙随着锣鼓声有节奏地翻腾着,活灵活现,一会儿面对面舞动,中间还有一位黄衣人举着一颗珠子引着两条龙上下飞舞;一会儿两条龙又变成两条平行线,对着别人的'家门点头哈腰;一会儿一条青龙刚刚还像波浪一样不停翻滚,倏然间先卷起来,黄龙再从青龙腹下穿过并与青龙交叠在一起,盘了三四圈,最后卷成一个陀螺状,两条龙头却仍并排着左右摆动,尤其是那龙眼珠是亮闪闪的灯珠,熠熠发光,甚是精彩……

  我还发现舞龙时有个小秘密,那就是青龙总是让着黄龙,对舞时,青龙倒退着舞动,黄龙却是行进着舞动,交叠时,也是青龙先盘踞,黄龙后来者居上交叠在青龙上面,为此,我特意问了有经验的老人。原来,它传达了两条精神:相互礼让和敢于担当!因为据说青龙是大哥,不管遇到什么事,他要保护黄龙弟弟,我想这也应该作为我们这些龙的传人应该传承的精神吧!

  舞龙灯作文 16

  今天是元宵节,暂且不说汤圆之美味,街道之绚丽,就来谈谈舞龙灯时那庄重端庄之场面。吃过美味的汤圆,我和老爸一起——踏上了寻龙之路。

  因为我俩去的时候有点晚,所以龙早已不知去向。于是我发出寻龙诀,“啪”的一声,鞭炮在远方高空中用尽了自己全身的'气力绽发出绚丽的色彩!

  我马上跟着鞭炮声走——因为龙来时,大家都会放鞭炮,所以只要跟在鞭炮声走,就一定能找到龙。这就是我的寻龙诀。在寻龙诀的帮助下,我俩终于找到了那我又神圣的龙。

  远看,我见此神龙金光闪闪,周围鞭炮为其助威,宛如南征北战的战神下凡,为我们人间降妖除魔,保我们平安!一想到这里我就慢慢的伸出拳头,再缓缓的举起大拇指赞。

  近看,只见此龙鳞呈皇色,龙头威武至极,两眼炯炯有神,胡须犹如皮筋,好一副帝皇之相。龙飞到岔口了此时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龙头往右边走,龙尾则不听使唤的往左边走起来。我本人以为此插曲会马上结束。可事与愿违,龙尾似乎想知道领头是什么样的滋味于是龙一下,往左一下往右。甚至连观看之人也成了左派和右派。分别喊着“往左往左……”“往右往右……”头和尾的人仿佛也受到了鼓舞。越发用力起来,再这样下去,龙只有被扯断的份。我心中不免焦急起来。只听“呵”一声,龙头齐用力战胜了龙尾。

  龙头和龙尾似乎并没有因为这件事儿发生多少不愉快,只是继续赶路。这时,我看见龙头处有个人手上出血了。我发现他就是平息头尾事件的人。因为受伤了所以我想让他不要举了,并问他举这次龙灯后不后悔,毕竟伤了手。他说不后悔,举龙灯是他的骄傲。我望着那远去的龙灯,心中一片波澜,竟然翻腾起来。——舞龙灯体现的就是这种民族团结一心,为自己骄傲的意义。

  舞龙灯作文 17

  放寒假的时候我和妈妈到大龙去拜年。非常幸运的事:我看到了那里三年一次的出龙。听老人们说,大龙的丹阳湖有一位龙王,他包邮着一方平安。人们每隔三年就要举行仪式来进行祭拜,当地人俗称“出龙”。现在回想起来那场景是非常壮观的,一直到今天我还不由自主的回味着。

  记得那时年初三,我在去大龙的路上就看见一些人穿着演习用的统一服装。听妈妈说这是为了出龙准备的,我更加兴奋,到了晚上,随着爆竹声震耳欲聋的`响声,大家都会站在街道观看出龙。从街头到街尾,人山人海,热闹非凡。在爆竹声中的阵阵逼近,在噼里啪啦的烟花中,你会看到:栩栩如生的两条龙,那两条龙做的跟神话中的龙很相似;大大的眼睛,长长的胡须,有几十个人举着。那些人左晃晃,右摇摇;架子上的龙也左右晃动,就真的像“蛟龙出海”。这时,边有一个人从队伍里跳出来,手举着一个锡纸做的大圆球,上下舞动着。两条龙也随着频率盘旋、翻滚。听当地人说,这叫“二龙戏珠”。在龙的后面还跟着几位菩萨,听说是水里的神;也是这些神保护这里的平安。这些表演完之后,菩萨就开始收贡品了。这也是当地人的一种习俗;每当出龙,大家都会在自己家门口放上贡品:糕片、水果······最重要的还是要插上一柱香。听说这是大家对龙的一种崇拜,一种信仰和尊重;也为了求来年的平安和丰收。伴随着一阵阵的欢呼声和爆竹声,出龙的队伍渐渐地走远了。

  大陇的出龙的确精彩,但我还是觉得幸福和平安是靠自己的双手来实现的。如果没有他们,我们也就看不到这么具有农家特色的活动了。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希望你去看看。

  舞龙灯作文 18

  舞龙灯是一个很古老的风俗,是人们以龙来驱走魔鬼而设的风俗。舞动的方法是前面的一个人摇着手里的龙珠,后面撑着龙灯的人有节奏地跟着龙珠走动,关键是要靠大家的团结和好的配合。所以,往往有时候,舞龙灯意味着团结,也含有大家对美好生活的寄托,愿望和希望。

  我在一年春节中也亲自观看了舞龙灯。我与父母首先来到“龙穴”,刚到,鞭炮便响了起来。我们看见一些人举着龙灯,敲着锣鼓从“龙穴”中缓缓地走出来。爸爸告诉我,这是舞龙灯的'第一步,把龙请出来。我们随着龙灯在村庄中走。我在像潮流一样的人群中朝着鞭炮声最响的地方靠近。我终于看到了龙灯,只见那红色的龙头被做的栩栩如生,眼睛炯炯有神,胡须和毛也被刻画的十分逼真。它的身体上画着鳞片,而且很大,十几个经验丰富的舞龙灯人员正在向村民和观众展示他们娴熟的技术,在锣鼓的伴奏下,仿佛有一条真的龙缓缓地在你眼前飞过。

  龙灯进了家后,父母让我拜一下龙灯,我便跪在地上拜了一拜。后来爸爸告诉我,这样子可以得到龙的保佑。就这样,我们在村庄的每家每户都停留观看之后,我们跟着舞龙灯的队伍来到了河边,驻足观看他们更加精彩的表演。

  人们把龙灯缓缓放下,都跪在地上,有一个人也庄重地点燃了龙灯,在火光下,那条红色巨龙慢慢消失。妈妈叫我许一个心愿,我郑重、真诚地许了一个愿,并希望愿望能在龙的保佑下得以实现。于是,龙把保佑留在了大地上,并把我们美好的愿望一起带上了苍天,舞龙灯就此结束。

  舞龙灯不仅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未来生活的美好向往,作为传统风俗也蕴含着中国代代相传的精神文化为了美好的生活愿意团结一心,一起面对生活的挑战。但是现在这个习俗已经很少了,让我们去珍惜它,保护它吧,愿它像流水一样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一直流淌下去。

  舞龙灯作文 19

  今天是农历13号,我迅速吃完晚饭,把作业两三下搞定,就把我刚买的玩具枪拿到手中,三步并做两步地跑到周新俊家。

  一到周新俊家,我发现他还在吃饭,于是就自己走了。过了一下子我看见周新俊来找我,他也拿了一把枪来玩。突然,在车站的附近放出了五彩缤纷的烟花,于是我和周新俊马上跑到车站去,我们一看牌子,原来是红光的龙。接着我们仔细地数这条龙有几节:1、2、3、4、5、6、7、8……70、71、72。哇足足有72节,好长啊。接着它来到了车站门口,在那里盘了起来,大家都往后靠,龙发出“咯咯”的`声响。接着龙又慢慢地往上走,到了红光路上,慢慢地走进了公安局,我和周新俊马上找了个好位子,把枪拿了起来,用红外线瞄准器,每人对准龙头来了一枪,两个洞就出现了。后来龙走出了公安局,立马“抽筋”,龙头使劲地往前拔,最后还是拔不过龙尾,往后退了下,发出极响的板凳碰板凳的声音。没过多久,龙开始“松”了,龙头开始死命拉龙尾,龙尾拉不过也只好服从了。

  这条龙真有趣啊,我爱家乡的龙灯!

  舞龙灯作文 20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春节舞龙灯一直是中华民族流传许久的民间传统。

  清丽隽秀的江南小镇,是承载着我童年回忆的地方。每逢过年,我最盼望的就是回老家,看舞龙灯,和同龄的玩伴成群结队地吃着冰糖葫芦、举着棉花糖,欢快地挤在一片锣鼓喧天中。换上喜庆彩衣的人们举着龙,轻轻一挥,那龙便活灵活现地随着他们的步伐摆动,一蹲、一起、一跑,就做出了“金龙喷水”的动作;竖起柱子,带领龙身一跃,这叫“双跳龙门”;两条龙交错着追逐彩球,一龙高耸腾跃,一龙低卧盘旋,便是最为经典的“二龙戏珠”……我们跟着龙灯跑着,闹着,大人们围着拍手叫绝,镇上的鞭炮声和人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舞龙的热闹欢快景象从那时起,在我心中留下了美好的、难忘的回忆。

  可是不知从何时起,舞龙的人数越来越少,人们似乎也不再热衷于欣赏舞龙了。少了那支激情澎湃的舞龙队,街上似乎冷清了不少,年味儿也淡了许多。

  “唉,现在谁还玩这个呀……”大伯曾是舞龙队的一员,谈到舞龙,他摇摇头,“我们年纪大了,没力气耍,年轻人又不肯学,可惜了呀。”难道,舞龙的民俗,只能停留在记忆里了吗?

  去年春节,我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的喝彩声和锣鼓声,走近喧嚷的人群中,定睛一瞧,是表哥和一群年轻小伙在排练舞龙!他们配合默契,龙灯在他们手中变得灵动而生机勃勃,只见龙腾翔跃、蜿蜒波动,依旧是那些熟悉的招式,却多了份朝气与活力。这条龙活灵活现,双眼炯炯有神,摇摆中的长长身躯更是气势磅礴。一旁指导的大伯笑呵呵告诉我,“这两年传统文化成了潮流,镇上的年轻人赶着来报名,他们还拍了视频发到网上,世界各地的人都能看我们舞龙啦,听说咱们舞龙队还成了网红嘞……”

  透过大伯眼中闪烁的光芒和舞龙小伙们热情的表演,我似乎看到了小镇人们的`美好生活,看到了民俗的传承和发扬。舞龙的民俗代代相传,岁岁年年传递着人们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华美的龙灯之所以重新散发光彩,是因为年轻的力量用了一种别样的方式,让所有人看到,我们是龙的传人!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舞龙灯,将不再只是回忆。

  舞龙灯作文 21

  元旦晚上,妈妈带我去广场看龙灯表演。广场上真的挤满了人!用水包围广场。我和妈妈找到了最高的位置,踮起脚尖,伸长脖子往里看。

  然后,一阵锣鼓声响起,龙灯表演终于开始了。几条“火龙”一下子跳了出来,有的摇头摆尾,有的在地上打滚,有的`上蹿下跳,还有的在草堆里找月亮。尤其是中间那两条红色的“火龙”气势逼人,神气活现,铜铃般的大眼睛一眨一眨地看着前方。突然,我看到那条长长的“火龙”扑向我面前的龙珠,好像要把它吞掉。我看到拿着龙珠的壮汉把龙珠从左手换到右手。“火龙”扑了个空,它似乎没有放弃,继续扑向龙珠。

  这时我看到一个壮汉上下戴花,“火龙”跟着龙珠戴花,火红的龙珠上下飞舞。“火龙”不停地飞,不停地冲,不停地抢,就这样来来回回了好几次,我眼花缭乱,精彩到了极点。很好!只听到观众的欢呼声和热烈掌声。

  在安静的掌声中,演出结束了,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期待着明年的演出。

  舞龙灯作文 22

  天未黑,灯未亮,操场上站满了人,这儿怎么了?

  原来是宫前要闹龙灯。操场上人山人海,摩肩接踵。还好我的朋友带我来到了一个二楼的小阳台,可以从上向下鸟瞰整个操场。

  天渐渐暗了,突然,灯火点亮了,烟花齐刷刷的点燃了,一条又一条的金龙飞上了天空,在天空中绽放出了美丽的色彩。

  人群中涌出了一波人,向趴在地上休息的龙冲去。宫前的龙是板龙,是在一块长板凳上用竹子制作龙骨,再用纸糊上,内部有一块电池和一只小电灯。

  最特别的是龙头,特别的大个,要四五个人才能抬的起来,前面还有一个人要拉绳子,拿龙珠。

  起龙了,那么大,那么长的.龙从地上爬起,动作是如此流畅。朋友告诉我:舞龙队是民间自发组织的,我惊讶不已。龙起后,不急着走,在操场上绕圈圈。绕着,绕着,龙头被“关”在了中间。我正担心呢,可是,不一会儿,龙头就巧妙的钻了出来。

  过了十几分钟的样子,龙好像累了,停下来一动不动。人群中也开始了聊天。还好,这个现象保持了一分钟,龙就继续绕圈了。

  天完全黑了,龙离开了操场,我们也该休息啦。明年,我们相约一起再来看龙灯

  舞龙灯作文 23

  人人都过年,但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过年方式,有的地方赛龙舟,有的地方吃年糕,在我的家乡是用龙来迎接新年的。

  在我家乡,最让人期待的不是可以收到多少压岁钱,也不是过年的鞭炮,而是那一年一度的舞龙灯表演。

  每在过年的前一天的夜晚,我家乡里的那两条龙就会从村东头和村西头出现,经过每家每户最后来到最热闹的村中心,那里早就已经在日记两边的房子上挂满了灯笼,就像是挂着一颗颗太阳一样,把整个村子照的,比白天还要更亮一些。

  这时只听见隆隆的几声,两边的鞭炮响了起来,街道周围的火花四起,两条龙在万点万花之中汇集到了一起,片刻之后,两条龙突然一跃而起,摇着头,摇着尾巴,影城烟火,两条龙好像遨游在霞光云海之中,又像在东海翻起滔滔巨浪。过了片刻后两条龙几乎同时将龙身如旋涡似的卷了起来,如平地而起的龙卷风,又像是海下的漩涡,好不壮观。突然一个叔叔拿着颗龙珠,小跑来到了中央,只听一声锣响,那叔叔手中的'龙珠,一会儿在空中盘旋,一会儿又落了下来,一会儿往左,一会儿往右,两条龙也跟着那叔叔手中的龙珠,一会儿头往上,一会儿头往下,一会儿往左摆尾,一会儿往右摆尾,一会儿随着龙珠穿过龙身,一会儿又跟着龙珠越过龙身。就这样两条龙在那边抢夺那颗龙珠,可龙77作文网珠一直在跑谁都不给吃。突然又听鼓声一响,两条龙一起喷出了火焰一一(龙嘴里的烟花)就这样,舞龙灯结束了。

  随着表演的结束,我看见那几个表演的叔叔个个都是满头大汗,可见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他们为了给我们带来精彩的表演,是有多么的努力和辛苦。我们不可以只把新年的祝福送给自己的亲戚朋友,我们更应该把祝福送给那些为社会,为他人做贡献的人们。

  舞龙灯作文 24

  说到元宵节,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舞龙灯。在吃元宵,舞狮子等这些习俗中,我认为舞龙灯才是重头戏。

  一条龙分为四部分,龙头、龙身、底灯和龙尾。龙头的工程最大,正月初一就要开始准备了,村委会组织了一支小队专门去画龙头,他们都是多才多艺的老手,他们昏天黑地忙着赶工,制作,虽然很累,可个个笑逐颜开。他们先是清洗,然后糊纸,画龙鳞。眼睛里边是手电筒,晚上贼亮贼亮的,头上挂着一个大灯笼,灯笼边上还挂着虾,螃蟹鱼等美味佳肴。龙头被做得富丽堂皇,古色古香,他们的手艺真让人不得不佩服呀!做完后就有许多人去观望它,欣赏这千古绝唱的杰作。

  初六初七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开始准备龙身,底灯和龙尾也跟龙头一样的步骤:清洗,把来年的灰尘给洗干净,灾难,痛苦,不愉快都没了,留下的是快乐,幸福和美好。装灯、糊纸,画龙鳞……每节都做得那么别出心裁。

  在正月15日的晚上,人们纷至沓来,人多的拂袖成云、摩肩接踵。大家都在静静等待神龙现身,这个夜晚暮色苍茫,月亮怕了躲了起来,星星却胆大包天,不舍离去,想看热闹,便呼朋引伴,照亮了着硕大无比的夜空。万家灯火和星星一起闪闪发光,照亮了这个激动人心的夜晚。几声鞭炮声打断了这夜深人静的时刻,“龙来了!龙来了!”大家急忙点燃了鞭炮,鞭炮声震耳欲聋,响彻整个村庄。一开始龙温文尔雅缓缓前进,后来他又气吞山河,一前一后地跑起来。开始拉龙啦!我家正好是中心,楼下挤满了人,憋得我喘不过气来。只好到房间里去对着窗观望,恨不得把整条龙收入眼帘。他一定是下凡来寻访的,气势雄雄,吞云吐雾。舞龙的人虽然已经大汗淋漓却还是非常有劲,把龙扛得高高的,呐喊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我猜:今晚美丽的嫦娥姑娘大概彻夜难眠了吧?他们虽然累,脸上却依然带着灿烂的笑容。

  神龙不同凡响,且见首不见尾,可见是有多长哇!他的气势着实能把人吓一跳!众所周知,这龙象征着中国定是气势磅礴,威风凛凛的`,不长才怪了呢?

  这会儿龙上山了,在山上盘旋着,像一条翩然而至的彩带,他不紧不慢地往操场走去,在那儿盘成圆圈,接着大家都在祈祷能够藏襁巨万,身体健康,孩子们从龙下钻过,争先恐后地去扯胡须,害得大人们秩序都乱了。哈哈!真让人无可奈何。孩子们出来了,每个孩子的手上都拿着几条又细又长的“胡须”,都可开心了!龙开始绕了,在大操场上绕啊绕,呐喊声和鞭炮声一同向齐,一些较小的孩子都被吓哭了,躲在妈妈的怀里抽噎。天上有无人机在拍视频,不知道有没有拍到我呀,拍的好不好呢?哈哈!耸人听闻如果龙不拉断,村子里就会着火,但从没找过火,想必都只是大家对幸福快乐的渴望吧!

  这个晚上大家都乐不可支,年深日久,元宵舞龙这个传统我想是不会支离破碎的!

  舞龙灯作文 25

  今天是龙年的元宵佳节,妈妈带我去郊区行政中心的广场看期待已久的舞龙灯。

  舞龙灯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活动。听妈妈说,唐代有一年大旱龙王错行云雨淹死了长安不少百姓。玉帝降旨命魏征监斩龙王后龙王阴魄不散夜夜扰闹皇宫吓坏了李世民,所以唐王向群臣问计众臣认为应超度龙王于是民间有元宵节耍龙灯之习。以此,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我们三时十分就来到了广场,天还下着小雨,可广场上已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随着一阵鞭炮声、锣鼓声,来了两条板龙灯。你瞧,那龙的胡须很长,龙头的嘴巴张得很大,好像在向人们问好,嘴里还含着一颗珠子。龙头五彩斑斓,栩栩如生。龙身上密密麻麻的'龙鳞像拼图一样装点着龙身,惟妙惟肖。龙身上还有许多一面面小旗写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五谷丰登……过了一会儿,又来了一条板龙,三条近百米的板龙一起舞动起来,时而在空中飞舞,时而绕着地面盘旋,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忽前忽后,我仿佛看到三条真龙在飞翔。场面非常壮观,顿时全场沸腾了,人们兴奋地叫着、喊着,广场成了欢乐的海洋。

  锣鼓声渐渐变轻,龙渐渐停了下来,人群中立刻响起了阵阵掌声。听说钻龙头、拔龙须是很吉利,小孩们都争先恐后得去钻龙头、拔龙须,我也急着去钻龙头,并抓了一把龙须,心里乐开了花。心想:今年一定是平安幸福美好的一年啊!

  今天的舞龙灯结束了,虽然龙灯渐渐走远了。但龙的精神会激发着我们向上、进取。因为我们是龙的传人!祝愿我们的家乡铜陵也像龙一样腾飞!祝愿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舞龙灯作文 26

  “过春节喽!过春节喽!”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高高的灯笼挂在门前,长长的对联迎接着在外辛苦打拼的亲人们地到来。

  我可兴奋了:“哥哥,哥哥,我们去打篮球呀!”“别烦,等我打完这盘游戏!”“姐姐,我们去玩儿啊。”姐姐大叫着:“别吵别吵,我在抢红包。”“弟弟,弟弟,我们去玩吧。”可麦宝也不理我了,“别叫,我在搭坦克呢。”我一定神,只见大家手上都拿着手机,眼睛瞪得跟铜铃一般大,发着亮光,时不时的还传来声音,“左路偷塔、左路偷塔!小心对面猴子!”

  我纳闷儿了:“到底怎么样哥哥姐姐才会陪我玩呢?”这时,外面传来了声音,“快出来,快出来,龙头到了。”哥哥姐姐们顿时把手机一扔,外套一披,趿拉着鞋子,争先恐后地冲了出来,我可开心了,也跟着往外冲。只听前面拐弯处轰隆隆的传来鞭炮声,左邻右舍也相继着往外跑。几个小朋友窜到马路中间,大叫着:“龙头来啦,龙头来啦!”

  只见那拐弯处,窜出一条巨龙,随着大家的欢呼雀跃,也舞动了起来。那龙一蓄力,一个猛冲往天上飞去。小朋友那边沸腾了:“龙飞啦!龙飞了!”那龙又一收腹,一头直往地上扎去。眼见着就快撞上了,它一个帅气的`360度转身,肚皮贴地,一个鱼打挺,再次起身。旁边的乐队响起来了:“咚咚咚!”。巨龙随着声音时上时下,忽左忽右,分外潇洒,那一个个高难度动作,使人眼花缭乱。

  龙好像是玩累了,舞动地越来越慢,最后停了下来。我有幸和爷爷一起,前去观赏这条巨龙。我原本还有点害怕,缩在爷爷身后,不敢上前。爷爷给我解释后我才明白。原来这条威武的巨龙,竟是由一块一块的粗麻布制成的。那不起眼的粗麻布,一红一黄的排列着,就变成了这条威武的巨龙。

  舞龙灯是我们老家最重要的仪式之一,很多外出打拼的年轻人,也都会回到家乡,与家人一同欣赏这雄伟的巨龙。

  舞龙灯作文 27

  正月十五闹龙灯,是家乡人民的传统节日,今年也不例外。我们一家人早早就吃了晚饭,去看龙灯。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夜空朗朗,月亮明亮的挂在天边,很大很圆。因为是元宵,整个村灯火通明,平时宁静的乡村,此时既生气又繁华。

  我们一家人手拉着手,怀着欢跃的心情来到草坪上,只见这里早已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我一头扎进人群里,随着人流在龙灯前细细地欣赏着。好个龙灯的世界呀:短的长的,圆的方的,三角的,圆柱的,真是应有尽有,看得我眼花缭乱。不过最精彩的还在后头,那就是舞龙灯了。

  一阵锣鼓声响起来了,要舞龙灯了。首先舞的是一条长龙,你看那威武龙头,用灯泡做成的龙眼,炯炯有神。十几个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穿着黄色的衣服,腰里扎着红丝带,一个个显得那么精神。看,他们舞起来了。只见那条“巨龙”在龙灯的指挥下上下翻滚。还不时地嬉戏着一颗红色龙珠。龙珠一会儿被吞进龙嘴,一会儿被喷得老高,逗得小孩拍手称快。灯笼里放射出明亮的光,使漆黑的夜空显得更加绚丽多姿。在烟雾里、彩花中,穿梭往来,时隐时现,看得我眼花缭乱。那些围观的人们把鞭炮扔在他们中间,鞭炮炸开了,他们舞的'更欢了。

  长龙过后,其它的灯也一一上场,精彩的节目一个接一个,看得我们应接不暇。舞动的龙灯,吉祥的龙灯,给乡村的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幸福。古老的风俗,在两个文明建设中,显得更兴旺,更有生机。

【舞龙灯作文】相关文章:

舞龙灯作文(经典)09-11

舞龙灯作文[精选]11-06

(经典)舞龙灯作文07-21

迎龙灯作文08-13

舞龙灯作文09-01

(热门)舞龙灯作文08-05

关于舞龙灯的作文08-05

【优选】舞龙灯作文07-10

迎龙灯作文[合集]10-23

【经典】舞龙灯作文12篇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