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实验优选15篇
有趣的实验1
星期五的班队课上,吴老师手中拎了一个袋子,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同学们见了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都不知道吴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吴老师走上讲台,神秘兮兮地对大家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做一个实验,好不好?”说罢,老师便从口袋中拿出许多东西来,有:一个铁架台,一盏酒精灯,一张纸和一盒火柴。同学们见了,高兴极了。这时,吴老师又清了清嗓子说:“自古以来,人们都是以铁当锅,而我现在要以纸当锅,把水来烧开。”老师的话音刚落,同学们便纷纷议论起来,教室里一下子像点燃了炸药包似的,嘈杂起来,气氛也活跃了起来。有的同学说:“这怎么可能呢,水还没烧开,‘锅子’就要被烧着的。”有的同学说:“这也是可能的,我以前就看过这种实验的.!”还有的同学反驳道:“这根本就不可能,谁不知道火会把纸烧着的?”“好了,同学们,我们要用事实来证明,不能凭空瞎说。”一旁耐心听我们辩论的吴老师终于开口了。顿时,争论不休的我们又立刻安静了下来,教室又变得鸦雀无声了,恐怕连根针掉下去都能听见。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迅速用纸折成一个‘锅子’,再把少量的水小心翼翼地倒入‘锅中’再把它放在铁架台上,然后用火柴点燃了酒精灯。火苗“呼”的一下子串了出来。同学们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看着,生怕错过了哪一个细节。还有的同学呢,则是掌心相对,默默地祈祷道:“小心啊,老师,千万别烧着了啊。”还有的同学竟然跳上椅子,站得好高,担心把精彩的地方给错过了。不一会儿,一个淡淡的焦味扑鼻而来。
我立刻低下头一看,呀!不好,“锅底”已经被烧黑了。我想:“锅子”会不会烧着啊?正在这时,老师用手只测了测水温对我们说:“水已经热了。”大约又过了两三分钟,“锅中”冒出了缕缕白烟。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水开始冒泡了,啊水竟然烧开了。这真是不可思议啊,同学们见了个个都惊得目瞪口呆。实验结束了,老师问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听罢,同学们各抒己见,小红首先发言:“水可以抗火,所以纸不会被烧着。”小刚又站起来发言:“纸的质量好。”早已迫不及待的小华也站起来说:“水在保护‘锅子’。”老师听了,笑眯眯地说:“同学们的想法只是种种猜测,真正的原因是:谁的最高沸点是100度,而纸的着火点是183度,烧水的时候,水不断地从‘纸锅’上吸收热量,是‘纸锅’永远达不到着火点。所以,水沸腾时‘纸锅’不会被烧着。”听完老师的话,同学们恍然大悟,犹如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似的。通过这次实验,我明白了:做任何事,我们不能凭空想象,胡言乱语,而是要有科学依据。所以,我们现在一定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探索大自然中无穷的奥秘。
有趣的实验2
“妈妈,快,马上帮我煮个鸡蛋吧!”我从客厅向厨房连蹦带跳地跑去,激动地对妈妈喊道。妈妈吓了一跳,不解地问:“怎么了?宝贝,饿了吗?”我见状,对妈妈做了一个鬼脸,兴奋地妈妈说:“妈,莫慌,我不饿,我只想变个魔术给您看,嘻嘻……”“哦,到底是什么魔术?还要用到熟鸡蛋?”妈妈好奇地问。“等会儿您就知道了!”我一脸神秘地说道。
趁着妈妈煮鸡蛋的时间,我迅速地找来了一个玻璃瓶,一个盘子,端来了两杯刚煮开的热开水。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妈,鸡蛋好了吗?”我焦急地催促到。“好啦,好啦!要剥皮吗?”“要,我来剥!”我拿着滚烫的鸡蛋,小心翼翼地剥了起来。不一会儿,一个光洁的鸡蛋就出现在我们面前。
“妈,看好了哦,我要开始变魔术了!您猜,这个鸡蛋它能自己从小瓶口钻进瓶子里吗?”妈妈听了,连连摇头:“不可能,瓶子那么小,我塞也塞不进,更别说自己钻进去了。”“妈,那您千万不要眨眼睛,看好了!见证奇迹发生了哦!”我先端起一杯热开水,小心翼翼地倒入瓶中,摇晃几下,又小心翼翼地把水倒出来,然后把剥了皮的鸡蛋竖着放在瓶口处,得意地看着妈妈说:“奇迹要出现了,看清楚了。”话音刚落,就发生了神奇的一幕:只看见鸡蛋像被施了法一样,呲溜一下,自己钻进去了瓶子里,稳稳当当地落在底部,好像在对我做鬼脸一样。
妈妈惊讶极了,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哇,怎么那么神奇?你怎么做到的?它为什么自己钻进瓶子里去了?”“妈,是不是很神奇?莫慌,我还能让它走出瓶子,你相信吗?”“你真的可以做到?”妈妈的脸上写满了无数个问号。“看好啰!”我拿来了那个盘子,然后把装有鸡蛋的瓶子对着盘子,用一个钳子夹住瓶子,隔空地“倒立”着,最后把一杯热开水冲着瓶底慢慢地倒。神奇的一幕再次上演:水还没倒完,鸡蛋就自己走出来了。“哇!你实在太厉害了,你是怎样做到的?跟妈妈说说是什么原理?”这时,我便化身为一个“小小科学家”,滔滔不绝地讲起这个小实验的.科学原理来:“因为玻璃瓶里的气压和外面的大气压会把鸡蛋压入瓶子里面,鸡蛋就自己跑到瓶子里。再后来,我又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让瓶子冷却后,倒过来用热水浇在瓶底,给瓶子加热,鸡蛋便自己走出来了。”“你好棒,子竣!我为你自豪呀!请问你哪学的?”我得意地笑了笑,说:“我是从有关科学的书籍中了解到的知识。”
是呀,科学书籍就像我的好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科学小知识,上面的小试验可有趣了。我有空还要做更多有趣的试验呢!
有趣的实验3
预备铃打响,我抱着科学书飞奔到了科学教室,一头冲进实验室,哇——看见摆满一一讲台的实验器材,我不禁热血沸腾了,大步走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汪老师正在调着,我揉了揉眼睛,饶有兴趣地盯着器材。“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做一个试验,那就是区分淀粉,蛋白质和脂肪,下面我告诉大家试验过程······” 汪老师发话了,大家带着激动的心情听着,我的同桌兴奋得直搓手,恨不能马上“大显身手”。“请每组同学上来领材料。” 同桌一个箭步冲了上去,就在我还没回过神时,器材已经“端”上了桌。
我扫了一眼器材,有酒精灯,火柴,小铁夹,络合碘,一张纸,一小块鸡蛋,一颗花生米和一块生土豆,我们都摩拳擦掌,做好了准备。
我拿出一根火柴,想将它点燃,而它却落在了地上。王志雄不耐烦地夺过了火柴,一擦,温暖的小火苗缓缓升起,而王志雄却开始手忙脚乱了。李思眼疾手快地拿开酒精灯的盖子,我接过火柴点燃酒精灯。坏了,火柴要烧到手上了,我赶紧把火柴扔到地上,谭珂眼疾手快一脚踩灭了火柴,大家都暗暗松了一口气,这或许就是我们合作小组的默契吧!
李思拿起花生米,用力在纸上按压起来,平时看她那么文静,实际上蛮力还是很大的.,只见不过五秒,一颗花生米都快成一堆烂泥了。这个小迷糊,怎么能用这种方式去检测花生有脂肪呢?我实在看不下去,便把她放在下头的那张纸抽走,对着光一照,有些透明,“花生米有脂肪。”记录员赶紧把试验结果记下来。
紧接着,我用小铁夹夹起那一小块鸡蛋,放在酒精灯上烤,只见谭珂表情有些怪异,凑过去一看,络合碘不小心滴在她手上了,只见她淡定的擦擦手,之后把络合碘潇洒地滴在了土豆上,土豆由黄变蓝又渐渐变成紫色,王志雄念道:“当络合碘遇到淀粉时会变成紫色。”谭珂马上抽出笔,在纸上写第二项试验结论:土豆里有淀粉。
突然,王志雄吸吸鼻子,问:“什么香味?”之后眼睛盯住了我手里的鸡蛋,本来淡黄的鸡蛋变成了金黄色,发出了浓郁的香味,李思一个饿虎扑食般抢走了我手里的鸡蛋,边塞进嘴里,边嘟囔着说:“鸡蛋里有蛋白质,地球人都知道!”我和谭珂笑着摇摇头,低头记下第三项试验结论。
这时,抬头看其他的小组,试验也基本尘埃落定,正在整理桌子,准备听老师总结。
汪老师见我们试验完了,便开始总结:“同学们,不光土豆中有淀粉,米饭中也有,肉类食品都有脂肪,有蛋白质的就更多了。”顿了顿,汪老师问:“同学们,通过试验你们明白了什么?”
“生活中处处有科学,要学会用科学指导我们的生活。”
“络合碘和淀粉和其他的物质会发生化学反应,可以用来检测物质的成分。”
“平衡膳食,吃饭要注意合理搭配。”
“哈哈……”这是谁?回答这么无厘头?大家不禁笑了,汪老师也笑了,说:“学以致用,品味科学之乐,探索奥秘生活,人生一大乐事也!”
笑声中我们心满意足的结束了这节科学课。
有趣的实验4
上周上科学课的时候,老师嘱咐我们这周再来上课的时候,要带上几样东西:蜡烛、几粒玉米粒还有一个铁勺子。这个小组至少要准备一份。
我们大家都很好奇为什么要带着几样东西,这次上课之前,大家都叽叽喳喳十分的兴奋。上课铃声响起来以后,老师微笑着进入了教室,走上讲台对我们说:“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老师先在讲台上给我们做展示,她先把蜡烛点燃,然后把几个玉米粒放在小铁勺中,然后用手一直架在上边,等待着。我们大家也都屏息凝神的看着这几个小玉米粒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过了大概七八分钟左右的时间,有个同学突然叫了一声:“玉米粒裂开了”我们大家都围上去看,果真,陆陆续续几个玉米粒都裂开了,就像是平常炸爆米花一样的效果。真是太有意思了。
之后我们就分成小组自己动手做实验了,大家在实验的过程中都十分兴奋,做完实验以后,还有人拿起来“试验品”尝了尝味道,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是还是有一些甜味的`。真的是一次有趣的实验啊。
有趣的实验5
今天第四节是实验课,我认真地听着,快要下课的时候,老师布置作业,让我们在家里做一次海底火山实验,我想,海底火山那么大,怎么做啊?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火山非彼火山,做这个实验需要准备以下材料:一个中等大小的杯子,食用油一勺,色素少许,还有必不可少的泡腾片。准备就绪,我的实验之旅开始了!
我先把色素倒进清水里,水一下子变得浑浊起来,然后我把食用油倒进里面,最后放进泡腾片,刚开始,里面什么变化也没有,我激动的心稍微有点儿失落!可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杯子里慢慢有一些气泡冒了出来,这些泡泡越来越多,越来越大,就像海底的.火上爆发了似的!啊,成功了!我高兴地跳了起来!
可是,杯子里为什么会有泡泡呢?我百思不得其解,爸爸告诉我,泡腾片放进水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把含有色素的水迅速推到油层上面,油水不相容,就又落下来,如此反复,就产生了火山爆发一样的景象!
科学实验真有趣!我爱上科学课!
一次有趣的实验600字我,也像爱迪生一样迷恋光学实验,不过,我却没有爱迪生那样专业,拥有一千零九十三项发明专利技术,我只是做些课本上简单而有普通的小实验而已。
突发奇想,圣诞节快到了,我自己做彩灯。妈妈帮我买回了几个小功率灯泡和几根超级细的电线,我要把所有的小灯泡串联起来,做成小彩灯。
首先,我小心翼翼地把灯泡固定在灯座上,然后把金属导电片安装在塑料电池盒里,最后安装电线,这也是最难安装的,因为电线极细,要露出里边的铜丝,绑在导电片的小凹槽上,就要把外边的绝缘层剥开,但它很容易剪断,不小心就会越剪越短。上次实验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越弄越糟,结果实验失败了。今天,我吸取了教训,格外小心地安装电线,终于,电线安装好了。我按了一下开关,灯泡竟然没有亮,我反复按开关,突然,电池盒的金属导电片与电线的接头处发出“咝——咝——”的声音,还冒出了白烟,跟着闻到一股焦臭味儿,糟了,短路了。我急忙检查了一番,去没有发现问题出在哪儿,难道电压超标了吗?我绞尽脑汁也想不出问题在哪儿,只得问妈妈,妈妈瞥了一眼,得意地说:“小傻瓜,你看看你的电池吧。”原来我忽略了最简单的问题,把电池装反了。纠正了错误,轻轻一按开关,耶!灯亮了。
看着这些灯都一个颜色,太单调了,我来把它们打扮一下,做成漂亮的彩灯。可是,不管我怎么涂,灯光的颜色始终没什么变化,可为什么在纸上涂色却那么鲜艳呢,而玻璃就不行呢?我猜想:把纸放大100倍,应该会有无数个小坑,纸之所以能充分留住颜色,就是因为颜料填入小坑里,干了后,就不会掉了。而颜色不能长时间留在玻璃罩上,是因为玻璃表面太光滑了,百分之九十的颜料都流失了,所以颜色不明显。
这个实验很有趣,因为它环环相扣,错了一个环节,就前功尽弃。
有趣的实验6
上个星期五,班主任刘老师拿着一个鸡蛋走进了教室,神秘地对我们说:“同学们,这节班队课,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我们听后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更掩盖不住激动,迫不及待地问刘老师:“刘老师,您拿来一个鸡蛋做什么?莫非这节课我们做的实验和鸡蛋有关?”刘老师笑着摸了摸我的头,答道:“是的。这个实验就是:鸡蛋能不能被握碎?”几个力气大的同学信心满满,而几个力气小的同学忐忑不安,生怕老师会叫到自己,让自己上来捏鸡蛋,在同学们面前出丑。大家各怀心态,等待着游戏的开始。
接下来,刘老师向我们简单地介绍了实验规则:每一个同学轮流上来握鸡蛋,谁能把鸡蛋握碎,谁就是我们班的“大力士”。要知道,“大力士”在我们班中有着一定的威信,何况是刘老师“亲封”的呢!听到这,连我这个女生都跃跃欲试了。
首先,刘老师请到了我们班的“病号先生”。他瘦瘦小小,面黄肌瘦,同学们赐予他“病号先生”的称谓。只见他迈着小碎步,心惊胆战地走上讲台,接住鸡蛋,将全身的力量都汇集到手上。他咬着嘴唇,脸涨得通红通红,鸡蛋还是没有碎裂开来的痕迹。他只好灰头土脸地走下了讲台。
同学们在台下议论着,有的说:“要是我走上讲台去握鸡蛋,肯定可以把它握碎。”有的女生则面露恐慌,惴惴不安地说:“那个鸡蛋好难握碎的样子,等会儿我们上去的.时候会不会出丑啊?”我信心满满得想:要是我上去,一定能把鸡蛋制服的。“病号先生”的力气那么小,我应该比他强。
接下来,刘老师请了力气比较大的郑浩东来握鸡蛋。只见他把腿摆成“人”字形,开始用力。一秒,两秒,三秒……两分钟过去了,郑浩东的眉头皱得都可以夹死一只虫子了,脸红红的,额头上也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可鸡蛋还不肯轻易“就范”,郑浩东只好灰溜溜地走下了“擂台”。
……
终于轮到我上来握鸡蛋了。我把鸡蛋握在手心,开始“发功”,过了一会儿,鸡蛋还是无动于衷,我跺了跺脚,手心也冒出汗来了,心想:鸡蛋啊,你就给我点面子吧!可鸡蛋还是“不肯服输”,一点儿面子也不给我,我只好像只斗败了的公鸡,遗憾地走下了讲台。
“叮铃铃……”下课了,我问刘老师:“刘老师,鸡蛋为什么不能被握碎啊?”“薄薄的鸡蛋壳之所以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是因为它能把受到的压力均匀地分散到蛋壳的各个部分,建筑师根据这种‘薄壳结构’的特点,设计出了许多既轻便又省料的建筑物,如:人民大会堂、北京火车站以及其他很多建筑。”刘老师解释道。听到这,全班同学才恍然大悟。
你说说,这节班队课有趣吗?
有趣的实验7
“哇!咦?……”——这是哪里传来的声音?原来是快乐作文在上一堂有趣的科学实验课。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只见老师准备了这些实验用品:一袋盐、一枚鸡蛋、一根筷子、一把勺子和一个装了半杯水的透明玻璃杯。老师一边把这些实验用品摆在讲台上,一边说:“这是今天实验的道具。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今天的实验过程,重点注意鸡蛋在不同浓度的盐水里的位置变化。发现鸡蛋浮沉的原因。”同学们互相看了看,小声说:“鸡蛋放在水里一定会沉下去的!”我也同意大家的说法。
实验开始了:只见老师用左手端起水杯向右倾斜了一下,用右手拿起那枚淡黄色的`鸡蛋小心翼翼的放在水杯里。鸡蛋入水的一刹那,“扑通!”我似乎听到鸡蛋响了一声,顿时感觉自己的心脏“砰砰”地跳起来,似乎要跳到嗓子眼来了——我真担心鸡蛋被摔坏了!然而它却完好无损地慢慢落到水杯底,一动不动了。老师问大家:“现在水杯里的水加盐了吗?”同学们大声说:“没有!”随后,老师告诉我们没有加盐的水叫淡水,没有浓度。
接着,老师往水杯里加了一勺盐,鸡蛋没有动静!老师往水杯里又加了一勺盐,搅拌了两下,鸡蛋还是没有动静!同学们窃窃私语起来,有的说:“鸡蛋还是没有变化!”,有的说:“鸡蛋肯定会浮起来的!”老师又告诉大家——放了一小部分盐的盐水叫淡盐水,淡盐水的浓度低,鸡蛋放在这种淡盐水中不会有明显变化。老师再次往水杯里连续加了四勺盐,并拿起杯子轻轻摇晃了几下,然后把它放在了讲台上。这时,水杯里的鸡蛋朝上跳了一下,转眼又静静的沉到了水底,一动不动了!同学们纷纷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老师,似乎老师的眼睛里有他们想要的答案!
老师请最前排的一位女同学来到讲台前,让她拿起筷子迅速地搅动水杯里的水,没想到沉在水底的鸡蛋慢慢从水底浮上来了!后来鸡蛋竟然浮在了水杯的中间位置!看到这个神奇新现象的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说:“太有意思啦!”;有的说;“鸡蛋居然能在水里游泳!”;还有的说;“会是什么原理呢?”
老师微笑着为大家揭开了谜底;原来,鸡蛋在盐水中浮起是因为盐水的密度随水里盐量的增加而变得越来越大,从而盐水的浮力也逐渐增大。当浮力达到一定程度时,鸡蛋就会慢慢浮上来,变成“游泳健将”啦!
通过这节有趣的实验课,我懂得了:当鸡蛋的重量大于水的浮力时,鸡蛋就沉在水底;当鸡蛋的重量小于水的浮力时,鸡蛋就会上浮。同时,当我们往水里加盐时,水的浮力也会慢慢增大。当浮力的增大到鸡蛋的重量之后,鸡蛋就浮起来啦。
看来,真的是“生活处处皆学问”!只要拥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和一颗善于学习、思考的心灵,随时都能发现生活中的“学问”!
有趣的实验8
星期一下午,第三节课时科学课,科学老师带着我们走进实验室。实验室里有好多东西,我们坐在座位上,等着上课。
“叮铃铃”上课了,老师先给我们分组,之后在每组中选一个小组长、一个记录员、一个实验员、一个计时员。我所在的组是六组,组长是孟欣,他负责实验;田雯是记录员;张生是观察员;马怀森是计时员。然后老师让小组长到前面拿做实验所需要的东西。
今天做的实验是“摆的秘密”。组成一个“摆”需要两个东西——螺丝帽和一根绳子。首先把绳子的一头系在螺丝帽上,再把另一头系在准备好的铅笔上,再把铅笔固定在一个铁架上。在实验开始之前,老师给每个小组发了两个大螺丝帽、两个小螺丝帽、两根长线、两根短线和一块橡皮泥。老师问我们:“你们说这个摆的快慢与什么有关系?”张安琪说:“可能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王光龙说:“可能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孟欣说:“可能与线的长短有关系。”老师说:“如果想要试验摆的快慢与物体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做?”张安琪说:“应该准备两个一样长的绳子,一个大螺丝帽和一个小螺丝帽。把弄好的两个‘摆’系在铅笔上,摆的高度一样,同时放手,在10秒内摆几次,如果一个摆的次数多,一个摆的次数少,就说明与物体的轻重有关系,如果摆的次数同样多,就和物体的轻重没有关系。”老师说:“对,请坐!
那么,如果想实验与摆幅的大小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做?”王光龙说:“做这项实验应该准备两个一样的摆,一个摆幅大一些,一个摆幅小一些,同时放手,在同一时间内看摆的次数,如果次数一个多一个少,就说明与摆幅的大小有关系,如果次数一样多,就和摆幅没有关系。”老师说:“好,请坐!
那如果想证明与物体的轻重有没有关系,应该怎么做?”孟欣说:“准备两个一样长的绳子,两个不一样大的螺丝帽,幅度一样,时间一样,两手同时放开,如果与线的长短有关系,摆的次数就不一样,如果没关系,摆的次数就一样。”
实验开始了,老师说:“由于时间的关系,每个组只选两个。”我们组选的是摆的`幅度和想的长短。马怀森先把时间定到十秒,他说开始,孟欣松手。首先我们实验摆的幅度,“开始”我们在一边看,十秒过后是十二次;我们开始试验与线的长短有没有关系,“开始”我们等都瞪大了双眼,只见绳子短的摆是十四次,绳子长的是十二次。最后我们的出了一个结论——摆的快慢于摆幅的大小没有关系,与线的长短有关系。
在这短暂的三十分钟里,我学到了好多好多的知识,真是应了那句话——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有趣的实验9
今天,在作文培训课堂中,张老师给我们做了一个非常有有趣的实验。
张老师首先拿出一个红色的盆,盆中装着贝壳、小球、石头、大米和u盘;接着张老师又拿出了一个大玻璃被和一个小玻璃杯,这时张老师很神秘地问我们:“同学们,你们看大杯子的容量是小杯子容量的几倍?”
“二倍!”大家异口同声地答道。
“好,那让我们通过实验来证明吧。”张老师说。
只见张老师熟练地拿起小玻璃杯,把大玻璃杯中的石头、小球等材料装进小玻璃杯,不出所料,正好是小玻璃杯的二倍。张老师又把两小玻璃杯中的材料全倒进大玻璃杯中。我心想:张老师又要干啥呢?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张老师又引导我们细心观察,并问我们:“看,这里还可以装东西吗?”这时,大家议论纷纷,意见各不相同。有的.同学说说不能,有的同学说能,还有同学半信半疑地说:“有可能吧?”课堂上立刻沸腾起来,大家的兴趣特别浓厚。张老师见我们争论不休,就又拿出点大米,慢慢地把红盆里的大米都装进大杯子里大杯子里。大家惊呆了,你望望我,我望望你,简直不敢相信。张老师还是不罢休,又拿起杯子问:“同学们,这里还能装下东西吗?”大家沉思了一会儿,有的同学回答说能,有的同学说还可以装些石灰、沙子和水……
张老师笑眯眯地把水倒进了小杯子里,又把小杯子里的水倒进大杯子了。“天哪!竟然还没有满。”有个同学惊讶地叫出了声。张老师说再倒一点吧,就这样,大杯子终于装满了。
可张老师又问:“同学们,这里还可以装东西吗?”我们再也不能相信还可以装东西了,但大家都在低头苦思冥想,可没有一个想出来的。张老师又启发我们:“请大家回忆一下,刚才老师都放进了哪些东西?”
我们争先恐后地答道:“有米、沙子、水、U盘……”“这个4G的U盘里至少可以装一千张数码照片,两部大电影。随着科技的发展,这个U盘可以是10个G的,20个G、30个G等,那么这杯里到底能存放多少东西呢?”听了张老师的话,大家才知道张老师做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什么?张老师又问我们:“你们从这实验中体会到什么呢?”
岳天宇说:“有些物体是不能只看表面的,要经过实际评估,才能确定这一物体的实际情况。”张老师又说:“同学们,如果把这个杯子比作是我们的大脑,那么我们的大脑可以装多少东西呢?有的同学说那肯定很多了,数也数不完。张老师说:“大脑到底能装多少东西,的确谁也不知道,但是要相信自己,你的潜力肯定是无穷的!”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我们大脑的潜力就是无穷的,我们的大脑就是一个“智慧的大工厂”!
有趣的实验10
喷泉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是由罗马人发明,当时,为了解决缺水问题,古罗马人修建了12条水道,用来引入活水,并逐渐从饮用水发展成了装饰性的喷泉。在18世纪,西式喷泉传入我国,并在我国的古典园林中得到了应用。现代化的喷泉,集齐电、光、声、水、力等于一体,妆点着我们的城市生活。每一次,看到公园里、广场上的喷泉,我便非常的兴奋,情不自禁的跑过去玩耍,在音乐旋律的变化下,喷泉变换出了各种优美的水姿。尤其是在夜晚灯光的照射下,喷泉的景色更是美不胜收。
某天的实验课上,老师为我们讲解了“小喷泉”的制作程序,经过一系列的制作后,完美的“小噴泉”诞生,真是神奇不已,于是,在回家后,我迫不及待的来尝试,希望能够制作出像老师在课堂上展示的小喷泉。
要成功制作出“小喷泉”,光靠自己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于是,我发动了爸爸妈妈一起参与,实际上,“小喷泉”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利用水柱之间的压力差,让水在上升之后,再流入到低处,由于大气压力不同,水就会从压力大的一边流向到压力小的一边,直到容器中的水高度相同,便会停止流动。
我们先制作出了外盒,外盒的制作方法非常简单,我和爸爸一起用锯子制作出了三块长木块,长度为1550cm,再分别举出一块1510cm、1515cm、1540cm的木板,虽然制作过程简单,但是却累的`我们满头大汗,将木板组装在一起,就成功的制作出了外盒。为了让“小喷泉”更加漂亮,我们在木板上涂上了红色的油漆。
在爸爸妈妈的帮助下,我准备好了制作“小喷泉”需要的3个瓶子(分别为A瓶、B瓶、C瓶)、3个橡皮塞、硬管、剪刀等。我先将A瓶的底部剪掉,3个橡皮塞,每个钻出两个孔,确保硬管能够顺利通过,组装橡皮塞,在完整的硬管中,塞入橡皮塞,再将剩余硬管剪成适宜的长度,塞入2个剩余橡皮塞孔中,裁剪硬管,在剩余橡皮塞孔中,分别塞入一根硬管。最后,将橡皮塞组装起来,长软管部分,连接橡皮塞宽头硬管。在B瓶中装水,C瓶设置于距离B瓶高度40cm以上的地方,在A瓶中倒入水,于是,一个“红色的小喷泉”就这样诞生了。虽然实验花费了3个多小时才顺利完成,但是看到自己的成果,我内心深处充满了成就感。
在这次精彩的“小喷泉”实验中,我收获良多,要确保实验成功,实验前的理论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弄清楚理论,才能够将其顺利的应用到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一样,要取得理想的成果,必须要将课堂学习和课后的巩固结合起来,学会举一反三。
有趣的实验11
今天,于老师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走进教室,对我们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做个小小的试验。”一听到这句话,同学们就议论起来,什么试验呀?怎么做呀???
于老师笑而不答。掏出了一个小小的回形针说:“今天,我们做的试验就是要让回形针浮在水面上。”“去,这么简单,随便放一下就可以成功了,回形针那么轻!”同学们说道,只见高老师手中捏着回形针,慢慢地放进水里。“唉!”同学们有点失望,“试验失败了!”于老师睁大了眼睛,有点惊讶,“怎么会这样!”于老师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但又只能无可奈何地进行第二次试验。
老师第二次做试验的时候比第一次更紧张了,似乎手在打颤儿。于老师小心翼翼地把捏着回形针的手慢慢地靠近水面,瞄准了时机,一松手,“唉!”回形针又沉到了水里。我不禁为于老师叹了口气,于老师也无奈地摇摇头。
俗话说:“失败乃成功之母”。于老师又开始了第三次的挑战。这次,于老师耍赖了,从口袋里拿出一张餐巾纸,把餐巾纸平放在水面上,然后迅速而又小心地把回形针放上去。往水桶望去,只见餐巾纸在慢慢下沉,而回形针,却仍然悠然地浮在水面上。啊,成功了!我们为于老师的成功而高兴!
于老师对我们说:“刚才我做试验成功了,现在让你们来做,看谁也能成功。不过每人只能试两次!”同学们胸有成竹,好象必胜似的,跃跃欲试。于是,于老师就拿了好几个装水的杯子,让同学们上台试试。
试验开始了,我望了望正在做的那位同学,只见他双眼成了“一线天”,眉头紧皱着,好象挑战的不是水,而是老虎。看着他们,我不禁地笑出声来:“那么容易的事,用得着这么紧张吗?”
看着一个个同学都挑战失败,退下阵来,我心里也没了底了。
轮到我了,我第一次试验时,有十成的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行。可能是我太大意了,第一次试验失败了。第二次试验时,一丝的恐惧穿进了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会不会又失败了呢?这时,我学着于老师的样子,也拿了一张纸垫底。可结果我和于老师不同,我把回形针放在纸上,总想玩出点新花样来。只见纸沉了下去,回形针还浮在水面上游泳!刚想叫“我成功了”,没想到,回形针和我开了个玩笑,在水面上只转了一圈,就来了个“蛙泳”,“命丧水中”了。
最后,于老师揭示了这个物理试验的.原理:“原来,水是有张力的,如果我们破坏了张力,那么回形针就不能在水面上漂浮。相反,没有破坏张力,回形针就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回想起来,今天的试验真有趣!不但懂得水有张力的道理,还丰富了课余生活。今天真高兴!
有趣的实验12
“咦?手绢怎么吗,没有被燃烧呢?太神奇了!”教室里传来一声又一声的疑问,嘿!知道我们在干什么吗?哈哈!我们在做实验呢!
下午上作文课时,王老师拿来一瓶酒精一条手绢和一张纸,还有一个打火机和一本书。“王老师,你这是要干什么啊?”同学们自言自语地说。还有几个淘气的孩子说:“王老师可能要放火烧房子吧!我们快跑吧,哈哈!我可不想当一只烤全羊!”
王老师见我们小小年纪,好奇心不小,就告诉我们说:“今天我们要做一个实验。”可同学们又议论起来了。“老师要做什么实验啊?”“大家看,这是什么?”老师拿出一条手绢来。“不就是一条软软的手绢吗?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可不是一般的手绢哦!这是一条不会燃烧的手绢!”“不会燃烧的手绢?不可能!老师,你在给我们开玩笑的吧!”我们叽叽喳喳,更有些不相信了。
还没等我们说完,王老师便把酒精倒入了杯子里。“喂!喂!王老师,你要喝这种饮料啊!这大冷天的,用不用兑点热水呀!”我们禁不住叫了起来。不一会儿,教室里已到处弥漫着浓浓的酒精味。而后,王老师又把手绢放到了杯子里,撕下了一块纸片,拿打火机点着,放到了杯子里,转眼间,红蓝相间的火苗很快从杯子里窜了出来。我们一看,吓得嘴张成了“○”形,只见老师不慌不忙地拿起那本书盖到了杯子上,我们被吓坏了,生怕老师的.书被烧着了。奇怪的是老师把书拿下来之后,火苗竟然熄灭了。这样反复做了三次后,我们的好奇心更大了。
“手绢现在是否还安然无恙呢?为什么书不会被烧着呢?为什么火是红蓝相间的呢?为什么火会灭呢?这些都是为什么呢?”我们怀着一颗巨大的好奇心来探索这个谜底。
老师告诉我们说:“书不会被烧着是因为书的燃点低。火燃烧时呢,需要氧气,我一盖火不就灭了吗。火苗蓝白相间是因为这是酒精燃烧的火焰啊。大家都明白了吗?”
“明白了!”我们自信地大声回答。原来酒精燃烧的火焰会变蓝啊,可是老师还没有告诉我们手绢到底怎么样了,正说着,老师用笔把手绢捞了出来。
“大家看,这就是那条手绢。”“哇!不可能啊!手绢竟然完好无损,真是不可思议!”我们更加疑惑不解了。
老师又给我们解释道:“其实,这只是一条普通的手绢,之所以不会燃烧不是因为手绢的神奇,而是因为燃烧的火焰之烧到了酒精,所以手绢才不会被烧坏。”这时我们大家才恍然大悟。
通过这个实验,我不但明白了很多科学知识,而且懂得了在人生的道路中,还有很多科学道理和知识等着我们去发现,只要认真观察,善于思考,一定会有大收获,大丰收!
有趣的实验13
这节是语文课,我们坐在座位上等待着老师的到来。令我们奇怪的是,这次老师并没有拿课本来,而是带了一些生活中常用到的东西:酒精、手帕、一盆水、打火机和一根玻璃管。我真想快点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难道是想教我们打扫吗?
过了一会儿,老师大喊:“安静!”全班立刻变得鸦雀无声。老师又发话了:“这节课,我们做一个实验,名叫‘烧不坏的手帕’。”一听要做实验,我们六(2)班整个就沸腾了,有的同学相互讨论:“有没有烧不坏的手帕呢?”“难道老师施了什么魔法?”有的同学还“串门”去讨论。
下面,老师就开始做实验了,老师先帮手帕洗个澡,再在手帕上倒点酒精,然后用玻璃管把手帕挑起,最后用打火机点燃手帕。台上的老师手中的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神秘,台下的我们从来都没有过的认真使我们眼睛都不敢眨一下。过了一会儿,手帕上冒出一点蓝色的火苗,这时我心里很得意,心想:哈哈!露陷了吧,还说烧不起来呢,看,都已经有火了。接着,手帕上有一股热气扑面而来,再加上酒精的那种气味,太难闻了。渐渐地,火越来越小,我刚才的高兴劲很快就没了。而我还是越想越奇怪。为什么手帕沾了酒精,点了火却燃烧不起来呢?后来,还是我班的天才——吕鹏,咕噜咕噜说了一大堆,而我们却一句也没听懂,最后还是老师告诉了我们答案:原来,手帕沾了水,酒精燃烧后先把水蒸发掉,而手帕一直被水保护着,所以没有燃烧。
如果没有亲眼看到这个实验,我还天真的认为沾有水和酒精的手帕,点了火一定会燃烧起来,而这个认为完全是没有经过实验猜测出来的`错误判断。
说起实验,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我在书中看到的一个小故事:一天,一位11岁的小女孩来到蜜蜂场玩,她想起《十万个为什么》中说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出的声音。但她发现有些蜜蜂的翅膀没有振动,却仍然嗡嗡的叫个不停。她便去问老师,老师认为书上说的不可能有错。可是,她还是想知道答案。于是,她就决定一定要弄个明白。她第一次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沾在木板上,第二次用剪刀剪去它们的翅膀。她用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42次,每次用去48只蜜蜂。结果和书上的大相径庭。最后她发现蜜蜂双翅的根部有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就是从这里发出声音的。这位小姑娘以顽强的探索精神、坚定的信念才获得了成功。我相信实践出真知,光学书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中才会获得真正的知识。书上的内容是“死的”只有探索大自然的奥秘才是“活的”。
通过这两件事,我更进一步地了解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着句诗的深刻道理。
有趣的实验14
作前准备:
观察小蚂蚁的生活习性,以及用樟脑丸做一些小实验,《一次有趣的实验》教案(六年级下苏教版)。
教学要求:
1.初步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习惯,增强持续观察的意识;
2.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推理、表达,在语言表达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3.激发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把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具体地写下来。
教学难点:能按照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记叙实验的经过,并能写清楚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变化。
一、激趣入题,引导探究乐趣。
我们在科学课上,已经做了许多实验,相信大家还记忆犹新吧,你们做过哪些实验,还记得吗?谁愿意说给其他同学听。
二、组织活动,摄取习作素材。
1.我们现在到外面去做一个小实验,愿意吗?
2.组织学生到门口选好的树下找一只小蚂蚁,用樟脑丸在蚂蚁的前面划一道线,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做实验时动作怎样?(先……再……后……)
教师实验时说了哪些话?提了哪些疑问? 如果蚂蚁穿过这道“防线”,就在蚂蚁前面再划一道线,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等小蚂蚁跑累了,就在它的周围划一个圈,这个圈呀稍微大一点,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把圈子逐渐缩小,比一角钱的硬币还要下,你又会发现什么现象?
整个实验时,同学们的言行、神态及你自己的心情变化是怎样的?
3.教师做实验,指导学生观察。
三、创设情境,交流活动发现。
1.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回到教室,教师采访学生:小摄像师们,你们刚才都看到了什么?(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2.反馈、。
①小组代表针对三个问题发表自己意见。引导针对一个问题作适当的'描写。
②师生共同评议。
3.口述练习,随机指导。
四、自主表达,拟定个性文题。
1.自主拟题。
如果以这次实验为题,怎么拟订?
如果以你的心情变化为题,怎么拟订?
2.学生自由习作,放手试写全文,教师对习作基础差的同学进行指导。
五、互批互改,提高习作素养。
一、同组交流习作。
1.指名读完成的初稿,师生共同讲评。
2.引导学生分别就实验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具体,就是否写出师生的言行、神态及心情变化等方面发表自己的建议。 学生完成习作草稿后,各自朗读一遍,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议修改。
二、文后指导。
1.推荐优秀片段或者全文,教师相机指导。
2.学生各自修改——同桌互提修改意见——自己再次修改。
三、修改。
四、学生誊文。
有趣的实验15
嗨,你们喜欢做实验吗?我是一个热爱科学的人,遇到什么有趣的现象都想去实验一下。下面这次不经意的经历就引发我做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
记得有一天,我在家里玩乒乓球,突然想去看看妈妈在厨房里干什么。我拿着乒乓球小心翼翼来到了厨房门口,只见妈妈正在洗着碗。我想给妈妈来个恶作剧,于是我对准了妈妈洗碗的水盆,使劲将乒乓球扔了过去,只听到“嗖”的一声,乒乓球落到了水里,可是乒乓球并没有溅起水花,反而被水龙头急速的流水给吸了过去。
我惊讶极了,而妈妈却被突如其来的乒乓球吓了一跳,我趁妈妈没有生气,疑惑地问道:“妈妈,乒乓球为什么没有被水流冲走呢?”妈妈这才缓过神来,紧皱的眉头有些舒展:“臭小子,考妈妈是吧,你呀去科学书里翻翻,做做实验吧!”
我转身向书房走去,边走边想:“乒乓球这么轻,一阵风都能吹动,可是流水却冲不走,太神奇了吧!”
为了验证一下刚刚碰到的“怪事”,我找到了《趣味科学实验》一书,对照上面的例子,开始动手做起了实验。我拿了一个脸盆,放在水龙头下面,装了些水,并把乒乓球放进了盆子里。然后打开了水龙头,可是在水流到盆里的时候,并没有看到刚刚的现象,乒乓球还是被水流给冲走了,我又把水放大,放小,反复尝试,可是每次都没有看到乒乓球被水吸住。我百思不得其解,都有些灰心了,百般无奈下我又打开书去寻找答案,原来,实验没有成功的原意是因为我太着急,没有注意到需要把乒乓球放到水流的落点处实验才可能会成功!我又开始了尝试,这次,我特意把乒乓球放到了水流的正下方,果然,奇妙的现象再次发生了,水流无论多大都吹不走一只小小的乒乓球。原来,刚刚在妈妈洗碗的水盆里看到的现象,碰巧乒乓球落到了水流的`落点处,才没有被水冲走!
可是我还是有些纳闷:“难道水真的有吸引力?或者乒乓球有什么法力,哎,别瞎想了,还是赶紧查查书上怎么解释吧!”我把书打开,找到了实验原理:贴近乒乓球的水流速度快,力量大,压强小;而乒乓球外层的水流速度小,压强大,并且四周的压力基本相等,所以它能在那个落点处不断翻滚,却不会被冲出来,除非关闭水龙头。我终于明白了乒乓球没有被水冲走的奥秘了,一种快乐感油然而生!
一次小小的恶作剧,却引出了一次有趣的科学实验,原来实验是源于生活的。虽然前几次实验没有成功,但是亲自动手尝试做实验却带给了我许多乐趣,我也明白了一个道理:做实验也许不是一次就能成功,需要不断尝试,就像牛顿一样,通过不断的实验,最终发现了万有引力。在一次次的实验中总结经验,体会科学道理的同时,同样会体会到实验带来的乐趣。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爱上科学实验,去体验实验的乐趣吧!
【有趣的实验】相关文章:
有趣的实验08-24
有趣的实验作文03-21
有趣的实验作文03-03
(优秀)有趣的实验08-29
【推荐】有趣的实验作文04-08
有趣的实验作文【实用】07-17
【优选】有趣的实验作文07-18
(精)有趣的实验作文07-12
[精品]有趣的实验作文07-10
(热)有趣的实验作文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