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奇人作文

时间:2023-09-06 13:08:44 好文 我要投稿

俗世奇人作文(精)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接触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宣泄心中的情感,调节自己的心情。还是对作文一筹莫展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俗世奇人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俗世奇人作文(精)

俗世奇人作文1

  咱们家呀有一位活神仙,人称神腿孙。

  这神腿孙便是我的爸爸了。爸爸姓孙,因为有着一双飞毛腿啊,大家便给他取了这个绰号,在他工作的地方那就别提多有名了!

  神腿孙是一家商场的物业经理,管理大大小小物业方面的事情,工作时经常要走来走去的查看谁在偷懒不干活,或者是有什么安全隐患等等,这一走呐就是一天,但神腿孙从来都不喊累。别不信我说的,看看他手机上的计步器,那可是几万步起头的,夸张点说,那就是根本没人能超越他的。

  这天我很荣幸和爸爸举行了一场竞走赛,我们打赌只要我赢了,他就满足我一个愿望,就算是天上的'星星也给我摘来,这么大的诱惑谁顶得住呀,我便果断地答应了。

  见爸爸穿着他那厚厚的工作服,我却不屑地说:你穿这么厚的衣服啊?老爸,我赢定你了!谁知爸爸也不屑地对我说:那咱们试试?

  爸爸双手背在身后,有点主席的风范,他双脚走得飞快,好似踩在了一朵云上,轻飘飘的,我走两步的距离才是他走一步的距离。

  神腿孙走完了一圈,往后一望,见我还没有跟上,就站在路边等着我,等个半天才能看见我踉踉跄跄的走过来。等我和爸爸站成一条线了再继续往前走。

  走完了第五圈,我的腿变得酸痛不已了,可抬头一见神腿孙,只见他面容淡定,脚步轻快,一点儿累的感觉都没有,甚至还能再蹦个两蹦。我自然是十分惊讶,看来这称号真不是别人乱给的。爸爸见我发怔发傻的样子,笑着说道:认输了吗?我工作了那么多年,腿不快哪能行呐?

  我输得心服口服,再也不敢小瞧爸爸的本事了!

俗世奇人作文2

  《俗世奇人》是冯骥才先生写的一本小说集,内容充满了传奇色彩,语言风趣幽默,讲述的是天津的一些奇怪的人的故事。

  《俗世奇人》有近二十个故事,有三个故事是讲小偷的,其中有一篇我印象最深:

  从前有个其貌不扬的小偷,经常在电车上偷别人的东西,偷术极高。有一次,他偷了一个人的`表链,等到下车后,他发现他偷的那个表链又被那个人给偷回去了。

  看到这里,我突然结合了一个新闻想到了一个新故事:在北京,有一个人,原名叫余候。这余候从小个子矮小,手小脚小嘴小眼睛小耳朵小,所以人们都管他叫“小侯”,打小一路叫过来,反而没人知道他的真名了。

  别看这“小侯”长得其貌不扬,可他小有名气。他可是一个能人,专攻“偷鱼”,技术可谓顶天了。他路过哪条河,哪座湖,他都会知道里面有多少鱼,种类是什么,长得是胖是瘦,是大是小,他全知道。他能把看鱼人当作不存在,哪怕河被围得水泄不通,他也能好似隐形人一般一个猛子下了河,屏着气,打怀里洒出一个网,不一会儿,就收获颇丰。就凭这高超的技术,他使北京的渔业产量大幅下降,于是人们就把他名字的“余”字改成了“鱼”,“侯”字改成了“后”,中间加了个“绝”字,顾名思义:“鱼绝后”。

  但千万不可认为全北京的水塘全是小侯的天下了。

  有一天,夜深人静,小侯路过一个水塘,发现里面养了很多鱼。他想:嘿,这下有福了!他看见远处有一个人影,知道那是看鱼人在巡逻。于是他使用了惯常的一招,屏着气,钻到水底下去,洒下网。不一会儿,就网到了很多鱼。正准备收网的时候,他发现由于自己潜得太深,脚被渔网给缠住了。渔网里装满了鱼,拽着他往下沉,不一会儿,他就沉到了水底,再也动弹不得。这时,一大群鱼游了过来,好奇地看着他在那里徒劳地挣扎。他在临死时想:“唉,这能人就死在能耐上了。”

  过了几天,另一位偷鱼的也来到这个水塘。他发现网里面竟然有一个尸体,并认出那是小侯的,吓得魂不附体,改过自新,一生不再偷鱼。这事传上了新闻,造成了轰动,于是北京的渔业又恢复了正常,再也没人偷鱼了。

  后人评价这件事,若有所思的说:“这事坏就坏在这个外号上了。‘鱼绝后’就是让‘鱼’把小侯给‘绝后’了!”你说奇不奇特?

俗世奇人作文3

  相信许多同学都读过《俗世奇人》这本书吧!其实在生活中,也有不少的“俗世奇人”!

  我心中的“俗世奇人”是参加一次体验活动认识的,那是一个湘绣馆,那儿青砖绿瓦,真是古色古香啊!我真想知道绣师们到底有怎样一双灵巧的手,到底能绣出怎样的一幅画?

  讲解员好像猜出了我的心思,让我们亲自观察绣师们。我们都激动不已。只见工作室里非常干净、整洁和古朴,房间里很安静,只听得到许多细小的`声音,那是绣针从一块块绸布中穿梭的声音。我轻轻走近一个绣师,她聚精会神地绣着一幅山水画。只见她用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轻轻捻住细细的,闪着银光的绣针,右手用大拇指和食指的指肚将细细的线搓平后,又搓到两指的指尖上,要穿针了!只见她微微眯起眼睛,皱起眉头轻轻地把针眼与细线对准了,后灵巧地一穿,呀!真穿进去了!接着她再用线往右手手指上轻轻挽了两圈,大拇指立刻好似行云流水般,配合食指轻巧地一搓,一个小巧的结就打好了。

  开始绣画了,绣师们用两只手朝画上比了一下,再用右手的大拇指与食指小心翼翼地捻起绣针绣了起来。她聚精会神,全然不顾我脸上那惊讶的表情,我只见她手起手落,右手手指灵巧地将一根很细很细的绣针从布上穿下去,右手手指又飞快地从布下面穿了上来。那一根根在空中飘舞的彩色细丝线,就像仙女舞动着的彩带,在翩翩起舞,那熟练程度让我不得不佩服,一会儿,布上的图像,像画画一般跃然跳动——一片片翠色欲流的树林;一朵朵艳丽幽芳的梅花;一群群好像真会冲破画布,展翅飞起的鸟儿,个个都赋有灵性……

  这次活动让我懂得了功夫不是两三天就练成的,看似容易的事情背后其实是要付出许多的,难道这还称不上是俗事奇人吗?

俗世奇人作文4

  暑假里,妈妈给我买了一本冯骥才著的《俗世奇人》,一回家,我就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

  这本书讲得是清末民初天津卫作为一个水陆主要道,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为了生存练就一身精湛的绝活,成为了天津卫的奇人。

  这本书写得非常好,每位奇人独立为一个章节,还配上了插图。冯骥才用了各种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突出了每位人物的神奇、奇异的特点,每读完一个章节后,奇人异事就像放电影般在我的脑海里呈现,作者把人物写得栩栩如生,让人身临其境。

  苏七块是个神医,他给病人看病,眼疾手快,不等人觉得疼,骨头已经接上了,但他有他的规矩,看病时,必须拿出七元钱才能看病,不然的话,他就不管,苏七块就因此得名。但他并不是爱财如命,不然也不会还给华大夫的七块钱还有免掉张四药钱,因为他严守自己立下的规矩不能破。

  在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刷子李,他干活也制定了一套严格的规矩,刷墙时必须身穿一身黑,如果干完活后身上有一个白点,就白刷不用钱。刷子李刷墙的时候,非常的仔细,就是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他还在观察墙面有什么地方刷得不足,被刷子李刷过得墙,不放什么装饰品,呆在房子里,就像神仙一般美。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也要象刷子李一样给自己订一套规矩,必须认真仔细,有不对的地方必须及时改正,做到完美无瑕。

  书中还有捏得泥人栩栩如生的泥人张,还有识别正价的蓝眼以及只会啃书本的宁波人冯五爷……

  作者冯骥才在书中说得好:“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所以我作为学生当前必须好好地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学得一技之长,为我们的将来打好基础。

  

俗世奇人作文5

  这些是天津卫上拥有绝活的人们。天津卫是个码头,人来人往,多得像一波波洪潮,想在人海中有口饭吃,还得看你有没有绝活。天津卫的人喜欢起绰号,像“苏七块”“死鸟”“刷子李”“蓝眼”“泥人张”等等,其中“泥人张”更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奇人”。“泥人张”大名曰“张明山”,捏泥人出了名,要说这名气有多响,还真是惊人!一天下雨,泥人张独坐饭馆喝酒,打外边来了三个阔绰的胖子,其中一个大脑袋,中溜个,挺肚皮,架式倒牛,横冲直撞,店小二一瞅,急忙吆喝招待,吃客们也纷纷怔住,原来是这位“大名鼎鼎”的张五爷,张五爷原名张锦文,钱多如海,又被海仁将军收为义子,排行老五,所以亦有海张五一称。但是,唯有泥人张,没瞧见似的,不管不问,不一会儿海张五那儿就开始拿他找乐子,说坏话了,可人家装没听见,打鞋底抠下一块泥巴,右手吃饭,眼盯着碗,左手便灵巧地摆弄起泥巴来了。

  吃完饭,泥人张起身结账,随手把泥团往桌上一戳就走了。人们伸脖一瞧,呵!真捏绝了!就赛把海张五的脑袋割下来一般。瓢似的脑袋,小鼓眼,一脸狂气,比海张五还像海张五。海张五隔了两丈远就看出是他,嚣张地叫道:“就这破手艺还想赚钱?贱卖都没人要!”第二天,大街小巷的摊子上摆起了海张五的泥人,还加了个身子,大模大样坐着,而且是翻模子扣的,足有两三百个。上头还都贴个纸条,写:“贱卖海张五”大伙都乐了。三天后,海张五花了大价钱买走了所有的`泥人,据说连模子也买走了——泥人张可不是好惹的!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一强就生出各样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

  小说里的人,不奇传不成,一奇就演出各种匪夷所思的事情,但全是真人真事。看完这个故事,我想“泥人张”之所以练出这样的绝活,背后一定也是付出了很多的艰辛。所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如今,我们想要收获,何尝不是要付出艰苦和努力。学习更是如此。

俗世奇人作文6

  我们走在这条热闹的大街上,看见一个戴着眼镜、年龄很大的老人坐在一块陈旧却干净的白布上,布上摆放着各种各样栩栩如生的小动物们,老人正用几根彩色的钢丝,在那儿编着什么。

  我们走近一看,发现还有直升机、机器人、大钢琴、洋娃娃等等,各种各样的编织品呈现在我眼前,多么逼真的作品,真让我大吃一惊!

  我们问那位老爷爷:“老爷爷,这些都是您亲手编的吗?”老爷爷用嘶哑的声音回答我们:“是呀,小的只需要一两分钟,大的至少需要半天。”“那您不吃饭吗?”我好奇地问,老爷爷望着我们,慈祥地答道:“是啊!”我们非常同情老爷爷的辛苦,但是我们又想让老爷爷表演给我们看一次。老爷爷好像看懂了我的心思,老爷爷就拿出了几根彩色的钢丝。

  老爷爷准备动手编一个直升飞机,用了三种颜色,有红、有黄、还有蓝。蓝的`拿了很多根,红的也拿了不少,黄的只拿了几根。拿完之后,就开始编织了。老爷爷先拿出两根蓝色,左一根、右一根,就开始编织主机。老爷爷编得很仔细,手法也十分熟练,就像把钢丝,左边扭向右边,右边扭向左扭那么简单!可是在我们看来,就是比登天还难。主机编织完毕,接下来,就是机头、机尾、机翼。这些全都用红色的钢丝来编,看着简单,其实十分难。最后,只有底下和上面了,这些东西,全都用黄色来编,剩下的就很简单了,只不用3分钟,这剩下的东西就全部做完了。

  望着这架简易却精致的飞机,我不由得生出一股敬佩之情!这可是老爷爷毕生心血的体现啊!他是用了多少年的勤学苦练,才练就了这精湛的技术,才能把这么好的作品带给我们!

  此时,老爷爷坐在地上的身影变得无比高大!

俗世奇人作文7

  前几天,我读完了冯骥才老爷爷写的《俗世奇人》这本书,印象深刻。书中主要写了天津卫这个水陆码头上,居民虽然五方杂处,但是此地为燕赵故地,水咸土碱,因而生出性格迥异,血气刚烈的各种怪异的有才人物。正所谓冯爷爷说的“天津卫码头上的人,不强活不成,强就生出各种空前绝后的人物,但都是俗世奇人。”

  书中共有36个小故事组成,每个故事都以主人公的外号为题,如:“苏七块”“刷子李”“酒婆”等。书中的每个人物都被刻画得栩栩如生,细细品味故事情节,使人深有感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关于医生的三个故事:《苏七块》,《认牙》和《神医王十二》。

  苏七块,骨科医生,性格独特,他给人看病立的规矩谁也不能打破:看病的人无论贫穷亲疏必须先拿七块银元放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但是他就是凭技艺高超,三下二下,就把断骨接上了;牙医华医生医术更顶天,您朝他一张嘴,不用说哪个牙疼,他瞅一眼就全知道。虽然他记性差记不住人,但是却认识自己看的牙,凭这个本领帮侦探抓获了通缉要犯;神医王十二的神之处在于他不仅靠的医术,更重要的是能急中生智地把别的医生没法看的病信手拈来,手到病除。如一个被铁渣子崩进眼睛的铁匠痛得大喊大叫,众人束手无策时,王十二灵光一闪,关键时刻用吸铁石救了铁匠的眼睛。

  这些故事告诉我如果没有平时的勤学苦练,哪来的苏七块的`霸道,华大夫的专一,王十二的机智?他们之所以有这么惊人的能力,就因为他们手中有绝活,他们靠自己的手艺受到了别人的尊重,他们靠自己的努力,创造了不平凡的生活,让这个世界变得这样的美好!就像一句话“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希望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刻苦钻研,努力去创造更美好的世界!

俗世奇人作文8

  一人有一人的拿手好戏,一人有一人的手艺。尘世凡俗,说不准哪里就会发生传奇。这不,在我们小区旁边有一个卖饼小店,一对夫妻,一个小生意,在平凡中演绎出特别来。

  店面不大,店员不多,只要开门营业,门口客人总是里三层外三层,做的饼可谓是供不应求。

  卖饼的是一对夫妇,男的在里屋做饼,女的在外面卖饼。

  小店里面摆设简单,收拾的干净利落,给人一种卫生、放心的感觉。透过特制的玻璃可以看到男的在做饼,有时候看师傅做饼也是一种享受。面是事先和好的,他先取一大块揉好的面饼,铺平抹上油,饼很大很薄抹的时候手心手背并用,随着手的跳动,面饼也在不停发生变化,他速度很快,配料均匀准确。你看,他把饼提在半空,抓一把碎芝麻,撒在上面,然后对折,油的一面朝外,芝麻的一面朝内,这样两面都有油,芝麻被夹在中间,然后再翻转,如此这般,这样芝麻香浸透整张饼。软硬适度,饼形匀称,他把饼提起,用两手把饼,在空中舒展成圆形,最后铺到特制的大锅上,撒上盐和葱。在等待出锅的时候,他又去做下一张饼。当饼烧好时,另一张正好可以放上去。

  女的刀工好,切饼是一绝,男的做好了一张饼,一声吆喝,手起饼出,女的`拿着个盘,顺势一递,饼做了个缓冲,在盘子里打了个转,稳稳当当地停下来。二斤,三块,无论客人报的是重量还是钱数,女人似乎天生就有听而不忘的好习惯。按照客人的要求,她就会把饼切成小块,放在袋子中,再称一下,每一次几乎都不需要添或者减,不多不少,基本上一次就好,有人给她起了个外号,叫“一把抓”或者“一刀切”。她特别会记账算账,同一时间有几个人买饼,她不慌不忙,所有人的钱都记在脑子里,只见她的刀快如闪电,转眼间饼就切好了。有一些买主要加辣椒酱,她也一一记住,辣椒酱的罐子在左手边,刷酱也是一门手艺,若刷得太快,酱即太薄;若太慢,则酱太浓。她食指和拇指将刷子拈起,在饼上来回摆动,使刷子被拖着,刷上的酱既不浓,也不薄,还有些辣椒碎末,看起来很是诱人。

  饼,酥软香脆,中间露出金黄,香气醇厚悠长。做饼的动作娴熟,买饼的嘴甜手快,这一个小店给周围的人带来了浓浓的人间烟火味。

  在匆匆而行的街市上,不经意间就有几个俗世奇人在。

俗世奇人作文9

  衢州不像天津卫,有各种各样的奇人,但就在疫情前后,衢州城忽然冒出几对奇人。

  舒北北与舒爸爸

  这一对,在疫情前就有了,还挺有名气。舒北北这人,既普通又不平凡。怎么普通?他才上幼儿园中班,只是个普通的孩子,与别的孩子没什么两样。又怎么不平凡?人家才中班,就有了自己的公益广告电台,自己与爸爸当上了主播,还称那电台为“玉龙之声”,那叫一个厉害!怎生厉害?自己与爸爸的对话就成了公益广告,礼让斑马线、不乱丢垃圾,数都数不过来。

  再后来,听的人愈发多了,在幼儿园里就成了知名人物,众多老师与同学都加入了,这下“玉龙之声”就不得了了,一下成了著名的公益广播电台,四处获奖,一举成名,便天下皆知!

  现在衢州抗“疫”,舒北北父子俩号召玉龙人发挥了他们的力量,讲解冠状病毒的绘本、讲述防疫小故事、宣讲防疫系列公益广告“做有礼龙宝宝”等等,用声音发起了冲锋号,用声音与病毒斗争,用声音吹响战争号角,为抗“疫”贡献了他们的力量!

  向你致敬

  玉龙幼儿园出了个名人,礼贤小学也没闲着,一下子打出两张王牌,两对父女,先后以原创作品向逆行者致敬。他们都是谁?待我细细道来。

  先讲第一对。三年级郭婉晨,一曲《向你致敬》向所有抗疫英雄致敬,使人深深感动于字里行间对白衣天使与逆行者的敬意。词从何来?全是郭婉晨父亲所作。曲又从何来?全是郭婉晨父亲所作。郭婉晨父亲几日忙碌,才有这首歌,才有了这份敬意,到这儿,我要用他歌词里的话,对所有白衣天使及逆行者们说一句——

  以春天之名,向你们致敬!

  父女快板

  礼贤的第二张王牌,就是一年级的王秋懿。她与爸爸演绎了一段精彩绝伦的'快板表演,《战疫情》一拍出,便深受人喜爱,引得市电视台得都来采访他们。

  这王秋懿爸爸可不简单,怎么不简单?他曾是部队文工兵,退役后,遇上疫情,他用自己的力量为抗疫做贡献,于是创作了这曲快板,父女俩一唱一和,将防疫小常识演将出来,为武汉加油,为中国加油。

  衢州也能出如此之人,真是始料未及!是谓“俗世出奇人”,人人都能为抗疫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的这篇文章,是永远都不会结束的,只能说,更多平凡的抗疫英雄值得记录,英雄事迹辈辈传!

俗世奇人作文10

  见过孙悟空的七十二变吗?是不是很神奇呢?我家就有位神人,就会这项招术,不过不是72变身,她是会各种变心情呢!她就是我妈妈,我给他取了个绰号变脸大师

  知道吗?她的心情变化速度,可比光速都快。无论如何,都绝不能一天脸上就挂着一个表情的。

  一天晚上,妈妈在卫生间上厕所,无聊地掏出手机,坐在马桶上若无其事的看起了新闻。不知何时,她突然毫无征兆地傻笑起来,估计是看到有趣的部分了,那样子比马戏团的小丑还逗。也许是她太过沉迷手机,不知道身后有危险,正在向他步步逼近。没错,那是一只枣红色的大蟑螂,沿着老妈的手臂往袖口爬。这小强两只大须在那摇头晃脑的,很是神气。而我妈呢?愣是没察觉小强的存在,心平气和地盯着已经黑屏的手机发呆,大概在那打盹呢。忽然,老妈觉得手臂一紧,一挠,朦胧中摸到了个大家伙,她把小强捏在手心里,懒散地睁眼一瞧,差点吓了个半死:妈呀,蟑螂啊!这尖叫声惊天地、泣鬼神,把小强也吓飞了,我忙去看个究竟。

  蟑螂灰溜溜地跑了,我得知这个事情经过后,再看看吓成那样的.老妈,实在是好笑,妈妈突然转惊愕为生气,完了,我惹火了她了。我眼睁睁地看着火山在妈妈头顶上喷发,呵斥声来了:咋了?你难道就没有害怕的东西吗?我不就是叫了一声,能有多好笑?激动之余,老妈手里的手机掉落在地上,她慌忙把手机捡起,见手机膜被摔破了一角,又悔恨起来

  用什么词语来形容呢?对,瞬息万变,她这情绪,真是一波三折,我们来梳理一下:我妈先是无聊,然后忽然开始犯傻,接着变得很平静,忽然又吓了大跳,随后又很生气,不知咋的,又后悔了。

  瞧瞧,我妈就是这样的,情绪千变万化,一天当中她只有干一件事是平静的,那就是睡觉。这大师可不是白当的呀,名副其实,孙悟空见了准会拜她为师,上一秒快活如神仙,下一秒愤怒地河东狮吼,前脚风和日丽,紧接着暴风骤雨,24小时让你体验几百种不同的天气,真是神了。

  如此的变脸大师真厉害,怒、喜、思、悲、恐、惊,想看什么表情都能立刻给表演出来,人人都佩服,唉,大师就是大师,我可学不来。

俗世奇人作文11

  我们班有个出了名的大胃王,人送雅称徐大胖,本名徐子言。他走起路来大摇大摆、晃来晃去的,挺着个比足球还大的肚子。但他却总给人感觉身轻如燕的样子,总是在班级里飘来飘去的。

  叮铃铃!叮铃铃!上午最后一节课的下课铃响了,男生们都像脱了缰的野马般冲进洗手间,他们蜂拥而至堵得男厕所水泄不通,没错真的是水泄不通。但徐子言却不紧不慢的收拾好东西准备去洗手。只见他站在人群旁边,眼睛瞪得滴溜圆,找准时机,哧溜一下冲进了男厕所。洗好手他又哧溜一下窜出来。

  说到胖必定有一张停不下来的嘴。对一个爱吃的胖子来说,吃肯定是第一位,每次吃饭他都排在第一个,这技术这绝活,别的男生只有羡慕的'份,学都学不来。

  望着香喷喷的饭菜,排着队想吃又吃不着,眼巴巴的看着盛饭的人还没到,真的是近在眼前,却远在天边呀!每天都会看到徐子言站在饭桶前大喊一声:今天有谁盛饭?来了来了,别急别急!两个女生跑上前去,你又不是没饭吃,猴急个什么呀!徐子言哪有这个闲心思跟她们吵,快点,我都要饿成照片了!徐子言刚拿到饭盆就去盛饭,给自己盛的饭比小山还高。

  吃完后,他又马上一副准备添饭的姿势。只见他,一只脚蹬地,一只脚前伸,身子微微下弯,只等一声令下就冲出去添饭。要添的上去添!,听到这句话,果然,徐子言又排到了第一个。

  吃完饭,徐子言慢悠悠地站起来,又慢悠悠地走到倒饭的地方,他没有倒饭,而是直接把饭盆放在我们的盆子之上。你没有看错,他没有剩菜剩饭,一丁点儿都没有。回到座位上的他还拍拍自己的肚子说:今天吃的挺多的。说完才擦擦自己油腻腻的嘴和桌子,开始写作业。让人忍俊不禁。

俗世奇人作文12

  平凡的世界中,总有一些出奇的人。他们出奇在哪?肯定是——绝技!

  说到做包子,这项手艺,唯我爷爷——包子肖最拿手!

  只见他把刚发酵好的面团发在面板上,双手握成拳头,一拳拳捣在面团上,把面团捣开。拿过乘着实用碱的盒子,右手抓上一把碱,掂量掂量后撒向摊开的面团,再一手压一手揉,开始一把一把的揉面,面团开始变得圆润光滑。这时,只见他拿过一把刀,熟练的把面团划开,再把面团拿起,放在鼻子下闻闻,脸上露出满意的微笑,就说明这个面团碱放得刚好合适。可别小看他这一闻,面团的碱是否多了,或者少了,只要这一闻,就能判断出来,几乎从没失误过。

  从揉好的面团上,扯下一小团,大小刚好。他手上拿着的擀面杖往面团上一滑,手指一转,如打太极一般,擀面杖顺其自然抛了出去,刚好在面团上滑过一条优美的弧线,面团瞬间变成了面皮,巴掌大小,圆润光滑,厚薄合适。

  这时,包子肖把左手的擀面杖一放,用他的大嗓门和旁人聊着新闻、趣事,眼睛看着门外来来往往的人,右手拿起一把勺子,在盛满肉馅的盆里一挑、一甩,一个圆圆的肉球刚好落在面皮的中间,好像还有另外一双眼睛帮他看着,不出一丝差错。只见他将面皮的一侧向中间一拉,面皮一侧成U型,用大拇指将面皮一勾、一提合拢,再一撮,一个圆润的包子就在他眉飞色舞的闲聊中做好了。

  每做完一个包子,爷爷就会把包子放在一个自制的`铁网上,每个包子都是放在两根铁丝交叉的地方,每个包子之间刚好在蒸好还有几毫米的距离,这样让包子有良好的通风,也让包子不会两个触在一起,保持完整的外形。

  包子放入蒸炉中,爷爷就像有神力,不看钟表,准时十五分钟后开锅,一个个香意浓浓的包子就出炉了,看着热气腾腾的包子,他都会微笑的点点头,表示满意。

俗世奇人作文13

  《俗世奇人》这本书不知曾经几时看过,只是依稀记得其中的几个人物,不巧,在考试阅读题上遇到了。假期来临,为了弥补之前的遗憾,我又去翻了几遍,着实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滋味。

  有了前一次的积累,加上故事的简短,我很快读完了一遍。当我合上书本,看到书名“俗世奇人”四个大字时,不禁对书名产生了兴趣,“俗世奇人”意思应该是在平凡的世界里的功夫了得的奇人,虽有一身的本事,却默默无闻地干着平凡的事情,最奢华的名头也就是常人的几句夸赞。

  这让我想到在我们班级中,不也有这样明明与众不同、有独特魅力的同学吗?他们有的`记忆力超强,却只是用来背枯燥的单词、乏味的课文;有的是超级的体霸,却只能在运动会上发光;有的拥有一身韧劲,却只是在钻研题目上体现出来。这样的人,难道不值得我们去学习、去崇拜或去寻找更多的吗?这第二遍读得真是茅塞顿开!

  在我们身边,有这些不凡之人,那我们这些平凡的人呢?难道只是这样吗?我有些疑问,于是,我就再来打开书本。

  这一次,我边看边陷入深思:与其去羡慕他人的不平凡,为自己的平凡而感到自叹不如,为何不自己来当个不平凡的人呢?想到这里,我为自己的想法而吃惊,从沉思中醒来。

  当心情平静下来后,再回头想想: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何一定要去羡慕别人,而不花点时间来提高自己,让自己也能像别人一样的不凡呢?

  几遍读完,深知其理。在这个平凡的世界,生活着许多不平凡的人,我想对身边那些整天浑浑噩噩的同龄人说:人应该有追求,是选择努力学习,还是尽兴玩闹?但是,读万卷书,读书要读出名堂,那么,你若想玩,为何不玩出点名堂来,做一个不平凡的“玩”人呢?

【俗世奇人作文】相关文章:

俗世奇人作文07-10

俗世奇人作文03-26

我身边的俗世奇人作文08-09

俗班奇人作文08-08

《俗世奇人》读后感01-17

俗世奇人读后感01-30

身边的奇人作文07-23

身边奇人作文07-15

我们班的奇人作文07-25

(荐)我们班的奇人作文08-16